滇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滇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滇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滇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滇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53/TXXXX—2020滇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滇黄精林下栽培的产地环境、种子生产、实生苗生产、林下种植、采收及产后初加工。本文件适用于滇黄精林下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DB53/T902滇黄精种子和种苗质量分级DB53/T873滇黄精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滇黄精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以根状茎入药,其药材称为“滇黄精”或“黄精”,俗称“大黄精”。3.2林下栽培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的林下种植业。林地资源特指人工经济林地,如核桃、桃树、苹果树、梨树和猕猴桃等果树林或人工松树林地。3.3根状茎亦称根茎,指水平生於地下的植物变态茎,具有横生的肉质茎,明显的节和节间,先端生有顶芽,并常生有不定根。4产地环境4.1适宜产区适用DB53/T873标准产区适宜条件,最适宜区海拔1000m~2500m。2DB53/TXXXX—20204.2环境质量适用DB53/T873标准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规定二级以上标准要求,农田灌溉用水质量符合GB5084规定二级以上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规定二级以上标准和GB9137要求。5种子生产选择优质高产的品种,3年~4年生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滇黄精植株作为采种母株留种。5.2采种9月下旬以后,滇黄精植株上的果实由绿色变黄绿色时开始采收,可根据成熟情况,分期分批进行采收。5.3采后处理将采收后的果实堆捂,除去果皮,室内阴干,每天翻动3次~4次,待种子含水量低于13%时,除去杂质,收集储藏在布袋中。5.4贮藏将种子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自然贮藏或沙藏处理,贮藏时间不宜超过一年。5.5种子质量要求种子质量参照DB53/T902,要求种子质量达到三级以上标准,种子含水量低于13%。6实生苗生产6.1圃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质殖,排水和保水性能好的壤土作圃地。6.2苗床准备按苗床宽120cm,高25cm,床间距30cm,整平作床。在苗床上撒约3cm厚的过筛腐殖土。6.3种子处理将种子室温下浸泡24h后捞出晾干备用。6.4播种2月至3月,按行距12cm~15cm开挖播种沟,沟深2cm,条播,将种子均匀撒播到沟内,覆土约1.5cm使种子不露出土面,并覆盖2cm~3cm厚的松针或秸杆,喷淋水,播种量每666.67m2播10kg左右。6.5苗期管理3DB53/TXXXX—2020播种后,在苗床搭建高50cm的塑料小拱棚,小拱棚上保持透光率30%~40%;小拱棚昼开夜覆及时通风,等苗高3cm时,逐渐撤除小拱棚;适时浇水、防旱、排涝;苗期人工拔草2次~3次;待苗高5cm~8cm时间苗,去弱留强,按每株间隔6cm~7cm留苗。6.6起苗幼苗培育2年即可移栽到林下种植。6.7种苗质量要求实生苗质量参照DB53/T902,要求种苗质量达到三级以上标准,根茎最低重量为10g以上。7林下种植7.1林地选择选择25度以下阳坡地,透光率30%~40%的人工林地或经济林地最为适合。生产上常选择松树林、板栗、核桃、桃树、苹果树、梨树和猕猴桃等林下种植。土壤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质殖,排水和保水性能好的壤土,重粘土、盐碱地、低洼地和干旱瘠薄的林间地块不宜种植。7.2林地清理清除林内杂灌草、藤本植物并移出林外处理;保持林地透光率30%~40%。7.3整地作床林下土壤翻耕,深度约30cm,捡出石块和灌草残茬,移至田外火烧灭虫灭菌处理,晒土15d后,每666.67m2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kg,均匀撒在土面上,翻入土层中,细碎耙平,整理种植床,规格为宽100cm~120cm,高25cm,床间距30cm。7.4栽种时间春季2月底至3月栽种,秋季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栽种。7.5栽种方法按行距20cm,开5cm~6cm深沟,将种苗放入沟内,理顺须根,芽头向上,覆盖细土5㎝~6cm,轻度压实,上盖约2cm厚松针或桔杆,浇透水。根据不同的种苗等级,株行距可选择20cm×20cm,25cm×20cm或30cm×20cm。7.6栽后管理7.6.1浇水排涝保持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夏季多雨及时排水。7.6.2中耕除草每年6月至7月中耕培土一次,并及时除草。7.6.3秋冬季管理4DB53/TXXXX—2020每年秋冬季,地上部分茎叶10%左右开始枯黄时,割除地上部分茎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集中到林外销毁。每666.67m2施1000kg腐熟农家肥均匀撒在墒面,保持松针或自然落叶2cm~3cm厚,天旱适时浇水。7.7病虫害防控主要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和炭疽病,主要虫害有蛴螬、小地老虎等。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原则。农药应选择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化学诱抗剂以及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滇黄精林下栽培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8采收及产地初加工8.1采收移栽后4年~5年采挖。每年10月下旬至12月滇黄精地上部分茎叶枯萎后采挖。8.2产地初加工滇黄精采挖后,清洗,稍晾干,分拣出茎叶、杂草等杂质,将病根、受损伤根茎及健全根茎分别堆放,健全根茎按大小分级。5DB53/TXXXX—2020A(规范性附录)滇黄精林下栽培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表A.1给出了滇黄精林下栽培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表A.1滇黄精林下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表病原一:叶点霉属(phyllostictasp.),半知菌亚门,多发生于夏秋病原二:为链格抱属(Alternariasp.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由播,进行初侵染和再次侵染。一般于7月初新植株发病初期,喷施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每隔病原主要为镰刀菌属(Fusariumsp.),属半知菌亚门。主要侵染根茎,发病初期根茎产生水渍状褐色坏死斑,严重时整个根茎内部腐烂,仅残层。由于根茎腐烂病株易从土中拔起。发病植株随病害发展,地上部生多液灌根。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的配制,即用20kg水将1kg生石灰化成1kg硫酸铜溶解成稀硫酸杆病原菌主要为刺盘抱属真菌(Colletotrichumcircinans(Berk.)发病初期,喷施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每隔6DB53/TXXXX—2020表A.1(续)根茎、茎形,每1.3~2.7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