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校2022学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八校2022学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八校2022学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八校2022学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八校2022学年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实验室用Ca与H2反应制取氢化钙(CaH》。下列实验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甲乙丙丁

A.装置甲制取出B.装置乙净化干燥H2

C.装置丙制取CaHzD.装置丁吸收尾气

2、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中国科技馆推出“律动世界一化学元素周期表专题展”。已

知短周期元素T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X、W、Z、Y均与元素T相邻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与T同主族,W、Z与T同周期。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元素T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B.元素非金属性强弱:Z>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

D.X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不止一种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B.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D.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单质一定很活泼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已知,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一种5核10电子微粒;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乙为

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B.丙和戊的混合物一定显酸性

C.丁一定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D.原子半径:X<Y<Z<W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1+2H2O+2OIT=2A1O2-+3H2f

B.A1(OH)3溶于NaOH溶液中:A1(OH)3+OH=AKh+2HzO

2+=3+

C.FeCh溶液中通入Cl2:2Fe+Cl22Fe+2C1

D.AlC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1(OH)3

6、下图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II步的离子方程式为Na+NH3+H2O+CO2-*NaHCOji+NH4

B.第HI步得到的晶体是Na2cO3・10H2。

C.A气体是CO2,B气体是N%

D.第W步操作的过程主要有溶解、蒸发、结晶

7、2012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宣布第116号元素命名为^(Livermorium),元素符号是Lv,以纪念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对元素发现作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Lv的非金属性比S强②Lv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③Lv是过渡金属元素④Lv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⑤Lv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vCh

A.①③④B.①②④C.③⑤D.②⑤

8、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

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已知:2KMnO4+16HCI=2KCl+5C12T+2MnC12+8H2O

淀粉K1FcCh+KSCN

NaBr-------KMnO,+浓盐酸

湿润蓝色“蕊试纸/三五7"幺NaOH+醐》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氧化性:C12>Br2>I2

BC处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d处立即褪色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e处变红色还原性:Fe2+>CF

A.AB.BC.CD.D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

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X)<r(Y)<r(Z)<r(W)

B.由X、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没有共价键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弱酸

D.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10、工业上常用水蒸气蒸储的方法(蒸储装置如图)从植物组织中获取挥发性成分。这些挥发性成分的混合物统称精油,

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从柠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柠檬烯。提取柠檬烯的实验操

作步骤如下:柠檬烯;

①将1-2个橙子皮剪成细碎的碎片,投入乙装置中,加入约30mL水,

②松开活塞K。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水沸腾,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气冒出时旋紧,打开冷凝水,水蒸气蒸馄

即开始进行,可观察到在储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储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僧完成

B.为达到实验目的,应将甲中的长导管换成温度计

C.蒸储结束后,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要得到纯精油,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储、蒸储

11、个人卫生及防护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溶胶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的胶体,飞沫是分散剂,空气是分散质

B.饮用水的净化常用到明矶,明矶中无重金属元素,长期使用对身体无害

C.家庭生活中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可以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D.制造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12、在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铝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2mol/L硫酸溶液65mL,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Fe?+能被标准

状况下112mL氯气氧化。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A.5:7B.4:3C,3:4D.9:13

1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A.HCI0的结构式:H—0—ClB.HF的电子式:H+[:F:]-

C.S2一的结构示意图:㈣D.CCI4分子的比例模型:

14、化合物Al。产°)可由环戊烷经三步反应合成:

反应1反应2反应3

O—.X--Y--\_J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1可用试剂是氯气

B.反应3可用的试剂是氧气和铜

C.反应1为取代反应,反应2为消除反应

D.A可通过加成反应合成Y

15、一种治疗感冒咳嗽的药物结构简式是。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在同一平面上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GoHi6。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

D.该有机物与CTCH'CH.CH,H。互为同分异构体

16、Sth不具有的性质是()

A.碱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漂白性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个A1(OH)3胶体粒子的质量为78g

B.常温常压下,2.24LH2含氢原子数小于0.2NA

C.136gCaSCh与KHSO4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的数目大于NA

D.0.1mol・L-iFeCb溶液中含有的Fe3+数目一定小于(MNA

18、萝卜硫素(结构如图)是具有抗癌和美容效果的天然产物之一,在一些十字花科植物中含量较丰富。该物质由五

种短周期元素构成,其中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叙述一定正确

的是()

Y

II

Z

Z\/\/\

H,CX=W=Z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W>X>Y

B.X的简单氢化物与W的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C.萝卜硫素中的各元素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19、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将含有SO2的废气通入BaCL溶液中,

ASO2与BaCL溶液反应生成BaSCh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常温下,分别测定同浓度Na2cCh溶液与

BCH3coONa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HCCh-电离出H+能力比CHjCOOH的弱

pH大于CH3coONa溶液

向Fe(NCh)3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振荡,

C滴加少量盐酸酸化后再滴入KSCN溶Fe(N(h)3溶液中Fe3+部分被Fe还原

液,溶液变红

苯和液漠在FeBm的催化下发生反应,

D将得到的气体直接通入AgNCh溶液中,苯和液澳发生取代反应

产生淡黄色沉淀

A.AB.BC.CD.D

20、下列说法不亚确的是

A.乙醇、苯酚与金属钠的反应实验中,先将两者溶于乙酸配成浓度接近的溶液,再投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观察、

比较实验现象

B.可以用新制Cu(OH)2浊液检验乙醛、甘油、葡萄糖、鸡蛋白四种物质的溶液(必要时可加热)

C.牛油与NaOH浓溶液、乙醇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冷饱和食盐水以促进固体沉淀析出

D.分离氨基酸混合液可采用控制pH法、分离乙醇和澳乙烷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

2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碳碳单键

B.蛋白质的水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C.四苯基乙烯(C=C)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4b

D.化学式为C9Hl8。2且有芳香气味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则符合

此条件的C9Hl8。2的结构有16种

22、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砸的是()

A.从花生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和从石油炼得的柴油都属于烧类物质

B.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高分子材料

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蜂胶是一种天然抗癌药,主要活性成分为咖啡酸苯乙酯(I)。合成化合物I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DRCHO+HOOCCH2COOH+RCH=CH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是;化合物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o

(2)G-H的反应类型是;D的结构简式是o

(3)写出化合物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4)化合物W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所含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且苯环上只有3个取代基,则W可能的结

构有(不考虑顺反异构)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

21:2:1:1:1:1,写出符合要求的W的结构简式:o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CH3CH—CH2和HOOCCHzCOOH为原料制备CH2CH2CH=CHCOOH的合成路线(无

机试剂及毗咤任选)。o

24、(12分)甲苯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既可用来合成抗流感病毒活性药物的中间体E,也可用来合成户分泌调节

剂的药物中间体K,合成路线如下:

<H_____(<«>HCOOII_____((XXHx

BC

(CH)SO,

一定条件

CCKXHt

6—

F

已知:i.RiNHz+Br-R2KgRi・NH・R2+HBr

20

(1)A的结构简式为.

(2)C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

(4)F-G的反应条件为o

(5)H-I的化学方程式为

(6)J的结构简式为o

(7)利用题目所给信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L的流程如下,写出中间产物1和中间产

物2的结构简式:

c—►;中间产物I!——

①r-------------------,CH,O

—►;中间产物2:-

"^(>H........................

②合成L的过程中还可能得到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25、(12分)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I:

试剂:酸化的0.5nwl・L"FeSO4溶液(pH=0.2),5%%0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上述FeSC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H2O2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

溶液pH=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⑴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C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一。

(3)某同学认为,根据“溶液变红”不能说明FeSCh与H2O2发生了反应,又补充了实验II证实了该反应发生。实验H的

方案和现象是一。

实验III:

试剂:未酸化的OSmoHJFeSCh溶液(pH=3),5%出。2溶液(pH=5)

操作现象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

取2mL5%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

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

滴上述FeSCU溶液

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⑷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i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

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zCh,经检验还含有SO4*。

①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的方法是。

②结合方程式解释实验III中溶液pH降低的原因_____o

实验IV:

用FeCL溶液替代FeSCh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IH相同,除了产生与HI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

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5)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过滤,得到黄色沉淀。将黄色沉淀洗净,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经检验沉淀中〃(Fe):〃(C1)=1:

1,写出生成黄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6)由以上实验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至少写两点)有关。

26、(10分)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可用作还原剂、沉淀剂等。某校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利用C2H2气体制取H2c2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的同学以电石(主要成分CaC2,少量CaS及Ca3P2杂质等)为原料,并用下图1装置制取C2H2。

图1图2

①装置A中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的目的是。

②装置B中,NaClO将H2S、P%氧化为硫酸及磷酸,本身被还原为NaCl,其中PH3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杂质气体CL,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⑵乙组的同学根据文献资料,用Hg(N(h)2作催化剂,浓硝酸氧化C2H2制取H2c2O42H2O。制备装置如上图2所示:

①装置D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o

②装置D中生成H2c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从装置D中得到产品,还需经过(填操作名称)、过滤、洗涤及干燥。

(3)丙组设计了测定乙组产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实验。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准确称取mg产品于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的蒸储水溶解,再加入少量稀硫酸,然后用cmol-L-i酸性KMn(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溶

液V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滴定过程中发现褪色速率开始很慢后逐渐加快,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③产品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列出含m、c、V的表达式)。

27、(12分)化锡(SnL)是一种橙黄色结晶,熔点为144.5'C,沸点为364℃,不溶于冷水,溶于醇、苯、氯仿、四氯

化碳等,遇水易水解,常用作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制备四氯化锡的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将一定量锡、碘和四氯化碳加入干燥的烧瓶中,烧瓶上安装如图装置I和

fl

装困I

h的CCL溶液

Sn.碎克片

步骤2:缓慢加热烧瓶,待反应停止后,取下冷凝管,趁热迅速进行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锡。用热的四氯化碳洗涤漏斗

上的残留物,合并滤液和洗液,用冰水浴冷却,减压过滤分离。

步骤3:滤下的母液蒸发浓缩后冷却,再回收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II的仪器名称为,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O

(2)减压过滤的操作有①将含晶体的溶液倒入漏斗,②将滤纸放入漏斗并用水润湿,③微开水龙头,④开大水龙头,⑤

关闭水龙头,⑥拆下橡皮管。正确的顺序是.

28、(14分)由化合物A合成黄樟油(E)和香料F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己略去):

cSRSr<xr^-<xrr

EF

CIKH.MgBrl2)H,O

cm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字母)。

a化合物A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

bCHzBn只有一种结构

c化合物E能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线型高分子

d化合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2)由B转化为D所需的试剂为o

(3)D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o

(4)写出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W有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

是1:2:2:2:3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①ImolW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能消耗2moiNaOH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能发生聚合反应

29、(10分)用将HC1转化为CL,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1(g)+CuO(s)Z^=H2O(g)+CuCl2(g)AHi

反应②生成ImolCL(g)的反应热为A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热用和AH2表示)。

(2)新型RuCh催化剂对上述HC1转化为CL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1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aHa—T曲线如图,则总反应的AH—0(填“>”、

“=,,或"V”)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卜《’.I

250MX)AW4004S0

T.p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ua-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a的有.

A、增大n(HC1)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D、移去H2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h)的数据如下:

t(min)02.04.06.08.0

J

n(CI2)/10mol01.83.75.47.2

计算2.0〜6.0min内以HC1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hnin”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

(4)CL用途广泛,写出用CL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答案解析】

A.装置甲利用稀盐酸与锌在简易装置中制取H2,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选项A不选;

B.装置乙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利用浓硫酸干燥氢气,起到净化干燥H2的作用,实验装置和

原理能达到实验目,选项B不选;

C.装置丙利用纯净的氢气在高温条件下与钙反应制取CaH2,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选项C不选;

D.装置丁是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及氧气进入与钙或CaH2反应,实验原理与吸收尾气不符合,过量氢气应收集或

点燃,选项D选。

答案选D。

2、A

【答案解析】

X、Y与T同主族,且T为短周期元素,则T为硅(Si);再由“X、W、Z、Y均与元素T相邻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可确定X为碳(C),Y为楮(Ge);W、Z与T同周期,则W为铝(Al),Z为磷(P)。

【题目详解】

A.元素Si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A错误;

B.元素非金属性强弱:P>Si>Ge,B正确;

C.因为CO2通入NaAKh溶液中能生成A1(OH)3,所以酸性H2c。3>A1(OH)3,C正确;

D.C与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CO、CO2等,D正确;

故选Ao

3、C

【答案解析】

A.稀有气体形成的分子晶体中不存在化学键,多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中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pH=7的溶液可能为酸性、碱性、中性,常温下pH=7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故B错误;

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可能为极性分子,也可为非极性分子,如甲烷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

D.非金属性强的元素单质,性质不一定很活泼,如N的非金属性强,但氮气性质稳定,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4、A

【答案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离子化合物甲是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阴

阳离子个数比为1:1,阳离子是一种5核10电子微粒,该阳离子为NHJ,则X为H元素;Q元素原子半径是短周期

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Q为Na元素,因此Y、Z、W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阴离子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Na,则阴

离子为碳酸氢根离子,则甲为NH4HCO3,因此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乙为上述某种元素的最高价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甲与乙的浓溶液反应生成丙、丁、戊三种物质,则乙为氢氧化钠或硝酸,与碳酸氢镂反应生成

氨气,碳酸钠和水或硝酸镂、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丁在常温下为气体,则丁为氨气或二氧化碳,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Q为Na元素,甲为NH4HCO3,乙为NaOH

或硝酸,丁为氨气或二氧化碳,丙、戊为碳酸钠或硝酸铉和水。

A.甲为NH4HCO3,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钱根离子、HCO3一中还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

B.丙和戊的混合物可能为碳酸钠溶液或硝酸镀溶液,碳酸钠水解后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

C.丁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XVWVZVY,

故D错误;

答案选A。

5、D

【答案解析】

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B.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

C.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成铁离子和氯离子;

D.氨水为弱碱,离子方程式中一水合氨不能拆开。

【题目详解】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1+2H2O+2OH-=2AKh-+3H2T,A正

确;

B.A1(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1(OH)3+OH=A1O2+2H2O,B正确;

C.FeCL溶液跟CL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Fe3++2Cr,C正确;

1+

D.A1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镂和氢氧化铝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1+3NH3-H2O=

+

A1(OH)31+3NH4,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

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6、A

【答案解析】

A.第U步发生反应NH3-H2O+CO2+NaCl=NH4Cl+NaHCO31,一水合氨为弱碱,碳酸氢钠为沉淀,所以离子反应为

++

Na+NH3•H2O+CO2=NaHCO3;+NH4,故A正确;

B.第II步反应方程式为NH3-H2O+CO2+NaCl=NH4CI+NaHCOjl,过滤是把不溶于溶液的固体和液体分开的一种分

离混合物的方法,从沉淀池中分离沉淀NaHCCh晶体,所以第DI步得到的晶体是NaHCO”故B错误;

C.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碳酸氢钠制备碳酸钠,A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故C错误;

A

D.第W步操作是将晶体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固体,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T,故D错

误;

故选Ao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了侯德榜制碱的工作原理和流程分析,明确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掌握工艺流程和反

应原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7、A

【答案解析】

①第116号元素命名为元素符号是Lv,根据命名得出Lv是金属,故①错误;

②第116号元素命名为是第VL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因此Lv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共有110个,故②正确;

③Lv是第VL元素,不是过渡金属元素,故③错误;

④Lv是金属,Lv元素原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碱,故④错误;

⑤Lv元素是第VL元素,最高价为+6价,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VO3,故⑤正确;根据前面分析得出A符合题

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答案点睛】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

8、D

【答案解析】

A、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说明CL分别与KI、NaBr作用生成L、Bn,可证明氧化性:CL>L,CL>Br2,无法证明L与

B。之间氧化性的强弱,A项错误;

B、c处先变红,说明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后褪色,则证明氯气与水生成具有漂白性物质,B项错误;

C、d处立即褪色,也可能是氯气与水生成酸性物质中和了NaOH,C项错误;

D、e处变红说明CL将Fe2+氧化为Fe3+,证明还原性:Fe2+>C1,D项正确;

答案选Do

9、D

【答案解析】

分析题给信息,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X应为O元素;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应

为F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由原子序数关系可知Z为Na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应为S元素。

【题目详解】

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F)Vr(O)Vr(S)Vr(Na),

A项错误;

B.X为O,Z为Na,由Y、Z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过氧化钠,其分子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项错误;

C.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硫酸,属于强酸,C项错误;

D.非金属性F>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越稳定,D项正确;

答案选D。

【答案点睛】

微粒半径大小的决定因素:

决定因素是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电子层数越多,则微粒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对核外电子的

吸引力越大,微粒半径越小,比较时应综合考虑二者。

10、B

【答案解析】

A.柠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则当储出液无明显油珠,澄清透明时,说明蒸播完成,故A正确;

B.长导管可作安全管,平衡气压,防止由于导管堵塞引起爆炸,而温度计在甲装置中不能代替长导管,且甲为水蒸

气发生器,不需要温度计控制温度,故B错误;

C.蒸镭结束后,为防止倒吸,先把乙中的导气管从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热,故C正确;

D.精油中90%以上是柠檬烯,可利用其中各组分的沸点的差别进行分离,故还需要用到以下分离提纯方法:分储、

蒸播,故D正确;

故答案为Bo

11、D

【答案解析】

A.飞沫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飞沫是分散质,空气是分散剂,A不正确;

B.明研中的AP+对人体有害,不能长期使用,B不正确;

C.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1)混合,会反应生成CL,污染环境,C不正确;

D.聚丙烯是由链节相同但聚合度不同的分子形成的混合物,D正确;

故选D。

12、D

【答案解析】

硫酸的物质的量n=2mol/LxO.065L=O.lmol,所以n(H+)=0.26moL因为其与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氢离子与混合物

中的氧离子生成HzO,说明混合物中含有O.lmolO;n(Cl2)=0.005mol,根据反应:2Fe2++C12=2Fe3++2C广,则溶液中

n(Fe2+)=0.01mol,所以FeO为O.Olmol。设FezCh和AI2O3为Xmol,则0.01+3X=0.LX=0.04,所以金属原子个数

是0.01+0.04x2=0.09,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0.09:0.1=9:1.本题选A。

【答案点睛】

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时,酸中的氢离子与氧化物中的氧离子结合成水,所以可用酸中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金属氧

化物中氧离子的物质的量。混合物的计算通常可用守恒法解题,本题可用氢原子和氧原子守恒、硫酸根守恒、电荷守

恒、电子转移守恒等等,所以本题还有其他解法。

13、A

【答案解析】

A.次氯酸的中心原子为O,HC1O的结构式为:H-O-CI,A项正确;

B.HF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分子中氟原子与氢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H:F:,B项错误;

C.硫离子质子数为16,核外电子数为18,有3个电子层,由里到外各层电子数分别为2、8、8,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f>6)288,C项错误;

D.氯原子的半径比碳原子的大,中心原子的半径小,D项错误;

答案选A。

【答案点睛】

A项是易错点,要特别注意原子与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尽可能使本身达到稳定结构。

14、C

【答案解析】

实现此过程,反应1为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反应2为卤代环戊烷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反

应3为醇的催化氧化。

【题目详解】

A.反应1为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可用试剂是氯气,A正确;

B.反应3为醇的催化氧化,可用的试剂是氧气和铜,B正确;

C.反应1和反应2都为取代反应,C错误;

D.酮可催化加氢生成相应的醇,D正确;故答案为:C»

15、C

【答案解析】

A.饱和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构成四面体结构,最多有三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中标*的碳原子连了三个碳

*

原子,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A错误;

B.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GoHiQ,B错误;

C.该有机物含有的碳碳双键、谈基能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C正确;

D.(『("CH式HCH。的分子式为C10W2O,二者分子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

答案选C。

16、A

【答案解析】

二氧化硫为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与水、碱以及碱性氧化物反应,具有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可形成

酸雨,只有A错误,故选A。

点睛:明确SO2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可与水、碱以及碱性氧化物反应,S元素化合价为+4价

,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另外还具有漂白性,以此解答。

17、B

【答案解析】

A.一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铝的聚集体,故NA个氢氧化铝胶粒的质量大于78g,故A错误;

B.常温常压下,Vm>22.4L/moL贝U2.24LLH2物质的量小于O.lmol,则含有的H原子数小于0.2NA,故B正确;

C.CaSCh与KHSO4固体摩尔质量相同,都是136g/moL136gCaS(h与KHSO4的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ImoL含

有的阴离子的数目等于NA: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铁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18、A

【答案解析】

通过给出的结构式可知,萝卜硫素含氢元素、碳元素,又该物质由五种短周期元素构成可知W、X、Y、Z中有一种是

C,由“萝卜硫素”推知其中含硫元素,结合结构简式中的成键数目知,Z为S,Y为O,W为C,X为N。

【题目详解】

A.原子半径:S>C>N>O,故A正确;

B.C的简单氢化物是有机物,不与N的氢化物反应,故B错误;

C.萝卜硫素中氢元素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

D.Sth的水化物是硫酸,强酸;SO2的水化物是亚硫酸,弱酸,故D错误;

答案选A。

【答案点睛】

Y、Z同族,且形成化合物时,易形成两个化学键,故Y为O,Z为S。

19、B

【答案解析】

A.将含有Sth的废气通入BaCL溶液中,不能生成白色沉淀,弱酸不能制取强酸,故A错误;

B.常温下,分别测定同浓度Na2cCh溶液与CHsCOONa溶液的pH,Na2cO3溶液的pH大于CIhCOONa溶液,说

明Na2cCh的水解程度大于CIhCOONa溶液,水解程度越大,相应的酸电离程度越弱,则HC(h-电离出H卡能力比

CH3COOH的弱,故B正确;

C.Fe与Fe(NO3)3反应生成Fe(NO3)2,再加盐酸,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滴入KSCN

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说明是否部分被还原,也可能全部被还原,故C错误;

D.溪单质具有挥发性,生成的HBr及挥发的溪均与硝酸银反应,观察是否有淡黄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发生取代反应,

故D错误;

答案选B。

20、C

【答案解析】

A.因为苯酚是固体,将其溶于乙醛形成溶液时,可以和金属钠反应,二者配制成接近浓度,可以从反应产生气体的快

慢进行比较,故正确;

B.四种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没有明显现象的为乙醛,出现沉淀的为鸡蛋白溶液,另外两个出现绛蓝色

溶液,将两溶液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剩余一个为甘油,故能区别;

C.牛油的主要成分为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的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应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进行盐析,

故错误;

D.不同的氨基酸的pH不同,可以通过控制pH法进行分离,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但溟乙烷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

水进行萃取分离,故正确。

故选C。

21、D

【答案解析】

A.若5个碳原子形成一个五元环,则有5个碳碳单键,A项错误;

B.蛋白质属于高分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B项错误;

C.由于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四苯基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项错误;

D.化学式为C9乩gO)且有芳香气味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种有机物,则水解

后得到丁酸和戊醇,丁酸一共有2种,戊基则有8种,即戊醇有8种,因此该酯一共可能有16种结构,D项正确;

答案选D。

【答案点睛】

高分子一般指分子量大于10000的有机物,同学们可以自己算一算油脂的分子量,就知道油脂属不属于高分子了。

22、A

【答案解析】

A.花生油的成分是油脂,属于垃的含氧衍生物,石油炼得的柴油为烧类物质,故A错误;

B.增强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

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用CCh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解,实现“碳”的循环利用,防止形成白色污染,故D正

确;

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CH-<HC(X)II

23、对羟基苯甲醛(酚)羟基、酯基、碳碳双键取代反应

(XH,

CHOaX)NaCH-CHCCJOH

(»()▼」i()iiii)、o

(二+2Cu«)H)t+Na()H—*(二

HCMOHH,"\H

(注乩OCH,

(KH,(JCH,CH-C'HC(X)H

ax»i

KC

HHr(VtUM<

CHCHCH一,•CUCIICHIk-(UCHCUOil-CHCH(IK)—*(IICHCl!CHC(X)H

过“化△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