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专递和稳定性 复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D/36/wKhkGWWuXVWAI2_QAAMGzoHBtOE696.jpg)
![【课件】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专递和稳定性 复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D/36/wKhkGWWuXVWAI2_QAAMGzoHBtOE6962.jpg)
![【课件】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专递和稳定性 复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D/36/wKhkGWWuXVWAI2_QAAMGzoHBtOE6963.jpg)
![【课件】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专递和稳定性 复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D/36/wKhkGWWuXVWAI2_QAAMGzoHBtOE6964.jpg)
![【课件】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专递和稳定性 复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3D/36/wKhkGWWuXVWAI2_QAAMGzoHBtOE6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循环的概念、特点(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2)特点:全球性、循环性。特别提醒理解物质循环的几个要点:(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而不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物质循环及实例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1特别提醒理解物质循环的几个要点:(2)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的循环,生物群落内部不能实现循环。(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指生物圈。(4)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流动。2.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
物质循环及实例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12.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1)碳的流动形式①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O2。②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2)碳进出生物群落的途径①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绿色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物质循环及实例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12.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3)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4)碳的传递方向①碳在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方向:双向。②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方向:单向。(5)海洋对大气中碳含量的调节:当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水圈中的CO2含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大气中的CO2发生局部短缺,水圈中的CO2也能及时进入大气。
物质循环及实例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1
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2.实例:铅、镉、汞等重金属,DDT、六六六等有机化合物以及一些放射性物质3.特点: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因此生物富集具有全球性;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食物链不断升高,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21.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1)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3)能量是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往返的动力。2.二者具有不同的特点(1)在物质循环过程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41.实验原理(1)土壤中生活着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它们数量众多,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2)分解者的作用是将环境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其分解速度与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有关。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42.案例设计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案例名称实验设计分析自变量因变量观测指标实验结论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落叶的腐烂程度落叶的剩余量等土壤微生物对落叶有分解作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
的分解作用是否加入土壤浸出液淀粉的分解程度①加入碘液后溶液的变蓝程度;②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是否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土壤浸出液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51.信息流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2.信息传递的特点(1)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同种生物之内、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3)多数情况下,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5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类型来源传递形式实例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非生物环境、生物个体或群体物理过程光、声、温度、湿
度、磁场等生物体以化学物质为信息载体植物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动物的性外激素等主要是动物动物的特殊行为等蜜蜂跳舞、孔雀开屏等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54.信息传递过程的三要素(1)信息源:信息产生的部位。(2)信道:信息传播的媒介,如空气、水以及其他介质。(3)信息受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如动物的眼、鼻、耳、皮肤,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等。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知识点6实例信息传递的功能
层次海豚的“回声定位”;莴苣种子接收某种波长的光信息后萌发生长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个体植物接收光信息后开花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种群食物链中相邻物种间存在“食”与“被食”的关系信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群落和生态系统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7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1)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2)养鸡时,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刺激鸡卵巢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提高产蛋率。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1)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机械防治。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7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2)防治有害生物举例①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②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③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降低有害动物的繁殖力,减缓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81.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特征:①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②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③收支平衡: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8特别提醒
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3)调节机制——负反馈机制①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②意义: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8特别提醒
生态平衡并不是指生态系统一成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3)调节机制——负反馈机制③示意图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8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①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会遭到严重破坏。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9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概念核心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遭到破坏,恢复原状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9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关系①一般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稳定性的大小呈负相关:②气候条件恶劣的生态系统,如苔原、荒漠等,营养结构简单,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原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低特别提醒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10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稳定的意义: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环境保持稳定。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
用生态系统,如对过度利用的森林与草原,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时再适度利用。(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
构与功能的协调。如为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需要不断施肥、灌溉、控制病虫害;还可以人工建造“生态屏障”。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必备知识知识点11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设计要求相关分析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生物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二、知识辨析1.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在生物群落内部都可以进行循环,这种说法正确吗?不正确。碳循环发生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能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2.各种有害重金属元素沿食物链不断积累的过程就是生物富集吗?不是。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吗?不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二、知识辨析3.草原返青时,“绿色”为植食性动物提供的信息是化学信息吗?不是。草原返青时,“绿色”为植食性动物提供的信息是物理信息。4.某种鸟类在受到惊吓后,会突然飞起并发出尖叫,给同伴传递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这种说法正确吗?正确。“突然飞起”是行为信息,发出的“尖叫”是物理信息。5.信息只能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吗?不是。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的特点,信息既可以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也可从高营养级向低营养级传递。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二、知识辨析6.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属于化学防治吗?不属于。利用性外激素诱杀害虫属于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害虫7.某森林生态系统尽管经常遭受洪涝、火烧、虫害,也遭受人类的砍伐等活动的干扰,但现在依然基本保持着森林景观,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吗?是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二、知识辨析8.我国天津蓟州盘山有一片原始森林,那里树林郁郁葱葱,百鸟争鸣,风景秀丽迷人,当地人称之为“八仙桌子”。科学家去“八仙桌子”调查过,发现那里害虫种类非常多,却从未出现害虫的大爆发,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强吗?是的。该地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各种生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从未出现害虫的大爆发。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二、知识辨析9.在一块牧场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会使该牧场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吗?不会。某种牧草产量提高→其他杂草减少→牧场生态系统结构变得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下降。10.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缸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目,这种说法正确吗?不正确。生态缸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合理配置,并非物种数目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1.确定大气中的CO2库、生产者:双向箭头指向生产者、大气中的CO2库,其中其他所有成分都指向的为大气中的CO2库,另一个是生产者。图中C为大气中的CO2库,A是生产者。2.确定分解者:除了大气中的CO2库之外,有最多箭头指进的为分解者。图中B为分解者。1、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3.确定消费者:除了大气中的CO2库、生产者、分解者外,其余成分均为消费者。图甲中消费者只有D,图乙中消费者有D、E,图丙中消费者有D、E、F。4.理清食物链:图甲中食物链为A→D,图乙中食物链为A→D→E,图丙中食物链为A→D→E
→F。1、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判断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典例
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该生态系统中,A属于分解者B.图中有5个营养级,B属于第三营养级C.图中D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循环D.图中E→C所示过程中,碳以CO2形式进行流动C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1.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来构建(1)分析依据①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往往越多:若几种生物的最大数量有明显差异,一般数量多的为较低营养级(即被捕食者),如曲线图中的“丁”为被捕食者,处于最低营养级。②营养级较低者,先出现波峰:若几种生物数量相当,则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较低营养级(即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较高营养级(即捕食者)。2、食物链(食物网)的构建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1.根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来构建(2)食物链:丁→乙→丙→甲。2.根据不同营养级所含能量来构建(1)分析依据
①能量逐级递减。②相邻两个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若两种生物能量差距过小(小于10%),则很可能位于同一营养级(2)食物网2、食物链(食物网)的构建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3.根据重金属、农药等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沿食物链(网)不断升高来构建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构成,消费者只能以其上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0.00370.00360.0350.0360.342、食物链(食物网)的构建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1)分析依据①重金属(或农药、一些难于降解的物质)随着食物链聚集,营养级越高,含量越高,其含量往往是上一个营养级的5~10倍。②甲、乙中重金属含量差别不大,所以处于同一营养级;同理,丙、丁处于同一营养级。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μg/kg鲜重)0.00370.00360.0350.0360.342、食物链(食物网)的构建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典例1若某湖泊生态系统存在一条仅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这条食物链上三种生物的能量相对值随水深的变化情况如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图可得,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应为丙→乙→甲B.甲在深度大于2.5m的水层基本不能生存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C.甲、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方向只能是甲→乙,不能是乙→甲D.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甲、乙、丙三者之间循环往复
2、食物链(食物网)的构建C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区别来源途径特点范围模式图
联系几乎都来自太阳能食物链、食物网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全球性、循环性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生物或非生物环境有多种往往是双向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区别与联系典例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都能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得以实现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伴随,且两者离不开信息传递C.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D.生态系统达到稳态时,系统内部不再有信息传递D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4、生态系统总稳定性的数学模型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4、生态系统总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典例如图表示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某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x、y的大小可分别作为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的指标B.受到相同因素干扰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y值要小C.TS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越高D.x、y在同一系统内一般表现为相反关系,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
C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三、能力提升5、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比较
负反馈调节正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主持人聘合同(2篇)
- 2025年九年级语文教学年终总结(2篇)
- 2025年云南省鲜花订购合同(三篇)
- 2025年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心得体会模版(3篇)
- 书店装修小型合同样本
- 医疗设施土方清运合同
- 清真寺装修合同样本
- 金华日式屋顶花园施工方案
- 度假别墅装修合同协议
- 医疗药品冷链运输协议
- 新课程关键词
- 光伏电站生产准备大纲全套
- 员工内部众筹方案
- 妈祖重离子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环境影响报告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初中班级成绩分析课件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聪明格练习题(初、中级)
- 20XX年吉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审核备案表
- 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及危重症管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