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_第1页
浅谈家庭教育_第2页
浅谈家庭教育_第3页
浅谈家庭教育_第4页
浅谈家庭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家庭教育——在2021-2021学年〔下〕家长会上的讲话〔2021年4月30日下午3:05〕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校德育处主任于永康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我是学校德育主任于永康。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家长在百忙中挤出珍贵的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今天,我想和同志们就家庭教育的有关问题交换意见。在我们讨论家庭教育这个话题之前,我有几个请求:一、请同志们将设为振动或静音;二、请同志们把手中的烟灭掉;三、请同志们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把您使用的纸杯或身边的垃圾带走,放入学校的垃圾桶中;四、假设有衣冠不整者,请下次参加家长会时改正。谢谢大家的合作!下面讨论这样四个问题: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家庭教育的误区;家庭教育的方法。我的时间不超过25分钟。*一、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是正确分清二者责任的前提。

首先要分清“主要教育责任〞,一定要认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由家长承当,而不是学校。学校是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机构〔因为家长的知识不全面〕,而我们不少的家长的观点却不是这样,他们认为,我把孩子交到学校,学校就该把孩子教育好,相反,孩子要是没有教育好,那就是学校的责任,这中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要看清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时间上存在着不同:1、学校与家长的“具体教育目的〞有所不同: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的共同点的“共性教育〞〔也叫普遍教育〕,这种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标准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确实学生在某一阶段都到达某一个标准。但是我们知道,孩子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每个孩子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外貌有不同,同时也表现在内在的心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自立于社会,而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来进行“个性教育〞〔也叫特殊教育,如相关素质、能力、技能的培养〕,特点是“个性化〞。

2、学校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由于学校教育是“普遍教育〞,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有如下特点:从教育时间来讲,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全程教育,只能负责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讲,由于是针对群体的教育,所以必然要以“上大课〞的教学方式为主;从教育内容来讲,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全部教育,它主要涉及课内知识和根本的道德教育;从精力来讲,学校和老师也不可能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教育;作为教育效果来讲,只要保证大局部学生到达标准,而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家庭教育是针对自己孩子特点的“特殊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教育形式就表现为:不可选择〔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不能以现有的水平上下对孩子进行选择〕、必须成功〔不能像学校那样计算升学率、成功率〕、没有考核指标〔没有任何单位对家长的教育效果进行考核〕、非系统化〔没有时间和方案安排〕、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潜移默化〔教学形式非正规化〕、内外结合〔家教与参加培训班相结合〕——在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方面,学校的普遍教育无法满足每个家庭的需求,只有家庭教育才能完成——因为只有家长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老师的责任在于:在一段时间内,帮助尽可能多的孩子在某一阶段到达尽可能高的标准;那么家长的责任就在于: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中,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尽可能完美结合,帮助自己的孩子在每个阶段到达尽可能高的标准。具体说就是: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的普遍教育下出现了漏洞和差距,家长就要负起自己的责任,就要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如果认不清这一点,处理不好这两种教育的关系,就很容易出现“放弃教育〞的失误。

由于家长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整天在孩子面前愁眉苦脸,使得孩子自己也放弃了努力〔觉得在这样的条件下自己再努力也没用〕,最终结果必然是学习成绩不好,品行表现下滑。

那么,当家长把孩子送进了一个满意的学校、赶上了一个富有经验的老师的时候,一般会有什么心理呢?

会觉得满足,觉得“我可算是省心了〞,把教育孩子的事全推给了老师。在外界条件满足了自己之后,家长踏踏实实地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其结果也必然造成孩子的成绩不断往下降,品行表现下滑。

我们决不否认老师的重要作用,许多“好老师〞实际上是为家长承当了一局部家庭教育的责任,因此有的孩子对老师说:老师,您要是我妈该多好啊!做家长的应该仔细去品味孩子这句话的含义。

赶上一个好老师是我们希望的,但是,决不能作为放弃对孩子教育的理由。相反,家长如果对孩子现有的好的条件不满足,继续拼搏;对差的条件不埋怨,而是积极地去配合、补充,就会使自己的孩子不断前进。

其实,社会上许多教子成功的例子都说明了:家长如果能够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完美结合,担负起自己应当担负的责任,就可以保证孩子获得成功〔既成人又成才〕。

所以,我们希望家长们接受“全员参与〞的观念,接受“充分利用现有学校的条件,帮助孩子在现有程度上获得最大的提高〞的做法,不要去讨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因为那样做既耽误时间,又没有好结果〔偏重一方,必然伤害另一方〕。同时还要明确,“家庭教育〞是自己的事情,是在给自己干,不是在给别人干,因此不能提条件。不能“等靠要〞,不要失职,不要用“没时间、没精力、没能力〞为理由,推卸家庭教育的责任,要积极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否者,孩子将来会埋怨我们的。

所以,我认为,成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负有不可推卸的首要责任,是在家庭教育中实行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的“个性化佳育教育系统〞的首要因素。第三,我们要明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一种合作关系。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很多家长也明白这一道理,但落实在具体的实施中,又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个人素质、工作性质的不同等,差异较大。所以说,家庭教育做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它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的指导,而沟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那么是班主任。具体说来,班主任通过家庭教育这个渠道,来开展一系列工作。我们看几个事例:事例一:开学初,某学校进行了“中学生行为标准教育〞效果明显,两周后发现本班一条椅子腿被损坏,同学们都不愿说出实情,后在班主任的发动下,说是一男孩所为,该男孩在初中小学就很“霸道〞没人惹得起。有一次与班级的一名学生发生纠纷,该生的父亲便来到学校,象入无人之境,将另一名同学殴打,由此,学生都惧怕他。后就该生在班级的一些表现请来家长,第一次会面家长态度较诚恳,说孩子在小学初中就如此,请家长是常事,希望老师能严加管教,老师认为该生在学习上根本不是很差,又很聪明,希望家长配合,去掉不良习惯,提高学习成绩。又经过缺乏一个月时间,该生一天中午不到一点钟便来到学校,登上二层楼顶,被打更师傅发现,经该师傅劝说而下楼,班主任批评后,怒恨打更师傅,并在校大厅礼堂漫骂打更师傅:“老灯泡,多管闲事〞等,第二天早会被学校点名,该生家长当这学生的面,认为不公平,〔家长不是引导孩子找自己的错误,而是认为三人上房,只一人点名,由此产生怨气,〕从此,无论学校有任何活动便一概不参加,该生由于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认为反正有家长顶着,致使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品行也越来越差。事例二:该生性格内向,遇到任何事〔很小的〕便一蹶不振,常常不完成作业,后经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得当〔……〕;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想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进行家访,家长很感动,学生也明白家长、老师的用心。但这种关心和爱不是无原那么的,而是严字当头,及时给予鼓励。事例三:就我校现在一在校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点都不好,当然,老师少不了与家长联系,但每次家长都以各种理由拒绝来学校,甚至,老师屡次发现家长有意替孩子撒谎,孩子在学校吸烟,家长称,不就是在学校吸了一支烟吗?孩子中午、晚上连续不回宿舍,在外游玩,结果家长说,那有什么,不就是两次没回宿舍吗?值得你们那么大惊小怪的?老师打给母亲,母亲说,我身体不好,没法来学校;老师打给父亲,父亲说,我要上班,老师再找学生,学生说,这些事你找我爸妈,我不管!就这样,老师一点方法都没有,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越来越差,在课堂上天天睡觉,堂堂课睡觉,老师叫醒又睡,学习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现在家长也着急了,可是,还有什么用呢?晚啦,船已经下滩了!通过以上三个事例不难得出:无论经过怎样精心筹划的学校教育制度,都不能替代充满亲情与爱的家庭教育。*二、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必须清楚:没有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家庭教育只不过是社会教育或者说是学校教育在家庭中的延伸。这必将家庭教育置于名存实亡之地!由于缺乏家庭核心价值的支持和肯定,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势必受外界左右,受其父母影响,此种境地下的孩子往往只在意外界评价而不在乎他们的父母。当他们背负外界压力寻求父母支持而不得时,就会感到缺乏家庭温暖。结果造成这些孩子不懂尊重父母、缺乏家庭观念。不少家长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只怕老师不怕父母,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总是跟着学校教育的标准后面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观点、没有相对稳定和特殊的评价体系〔核心价值〕。于是,在校老师说好〔有时只是成绩好〕孩子在家必被赞赏;在校老师说差,孩子在家往往得不到好的脸色。我曾亲眼目睹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小孩上课讲话,班主任将他的父亲找来,当着众人数落孩子的不是。当父亲听说自己的小孩简直狗粪不如的时候,羞愧难当的他竟当众狠狠扇了小孩数记耳光。我至今仍记得孩子眼里流露出的恐惧、委曲与愤怒的神情,我想那个时刻,他不仅仇视着社会,他更在仇视着自己的父亲!那位家长不知道,他的一记耳光不仅扇去了孩子的尊严,更扇去了孩子对他仍至对家的信赖与尊重,这样的孩子如果没有强烈的逆反甚至叛逆心理才是怪事!但凡问题少年往往缺少家教,这倒不是说这些家庭不负责任、不教育孩子,也不是说教育的时候只知使用暴力,不会苦口婆心。我要强调的是,没有核心价值的家庭教育往往名存实亡,没有它也许更好。*那么我们该如何确立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呢?我的一名同事谈到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说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品质第一,能力第二。不少人都觉得他说得好,我也很认同。但一位老同志却说,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第一、健康第二、品质第三、能力第四。他的话一出口,我便深觉惭愧!因为我在期望孩子的时候竟将最应期待和祈求的抛到了九霄云外!就像纪伯伦所言: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一个腿残疾的孩子的家长说,只要我的孩子能象其他孩子一样能正常走路我就心满意足了,一个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孩子的家长说,要是今年我家孩子能考上攀大该多好啊!一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孩子的家长说,要是今年我家孩子能考上川大该多好啊!一个学习成绩上中等的孩子的家长说,要是今年我家孩子能考上北大该多好啊!大家听听我们家长的心声,我们的期望总是永无止境的,这给我们的同学造成多大的压力呀!家长要有一颗平常心这件事对我们的启发极大,最起码让我们知道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离开对人生的思考!香港妇委会曾委托香港大学作过专门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家庭把自力更生、有节制、老实、孝顺、互相尊重、有礼貌、关心保护家人、忍耐、爱好和平、负责任、独立自主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发现,这些价值观绝不像某些社会评价〔如成功、名利、地位等〕对人生只能产生暂时性、阶段性的影响。恰恰相反的是,它们对人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可见,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应首先具备一生性的特点。其次,家庭核心价值的建立与传递受父母影响深远。父母在子女社会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本身的行为和价值观对其子女的态度和价值观产生重大的影响力。父母不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不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年青一代。但时下我们有不少家庭,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偏偏存在这样一个致命问题:父母有病却让孩子吃药!就是说,父母自己不懂人生,却让孩子承当责任。这样的家庭不可能培养出核心价值,即使有也是错误的。最后,家庭教育核心价值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孩子一生的快乐!我们应经常反问自己:为什么要教育子女?这个问题看似不值一提,但却不至让我们忘记就应走的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子女一生过得快乐、幸福!我们必须成认,孩子的快乐对家庭快乐至关重要,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所以,家庭教育应紧紧地围绕孩子并以孩子的健康、乐观、自信为目标。我们要学会对孩子做出客观的评价,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提出合理的期望值,培养孩子形成客观的自我价值感〔这是一个人的人格灵魂〕,进而在归因方式、人际交往、自我悦纳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孩子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一定要记住,我们有义务珍惜与孩子相处的缘份,把美好的品质与快乐的态度传递给他们,让他们感受人生的美好与快乐并因此学会感谢与珍惜。要用一颗欢喜心对待孩子,用一颗平常心要求孩子。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别人如何待他,家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家里永远都有爱的信赖,爱的期待、爱的力量,它不拘泥于眼前而关注人的一生;它不停留于急躁、虚无的人生外表而照顾人内心的平衡与幸福;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这是其它教育所没有的,也是其它教育所无法代替的。*三、家庭教育的误区

教育是人类社会对其新生代从事教化培育的一种事业。在这一事业中,实施教育的机构,除学校外还有家庭和社会组织。特别在当代,家庭教育愈显重要,家教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可以说,孩子成人成才与否,关键在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能否取得最正确的配合。尤其对孩子成长进步造成不利影响的社会消极因素我们尚无法控制、排除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那么更加“任重道远〞。现在引起教育界有识之士警觉并关注的“道德教育‘5+2=0’现象〞就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对青少年的负面感染之大之烈。该现象意指:学校坚持道德的高标准,但与社会、家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严重丧失道德的行为形成强烈反差;老师从周一至周五五天的谆谆教诲,往往被学生在一个周末两天所见到的社会现象全部抵消。不难想象,在社会正面教育功能弱化之际,家庭教育如果再得到不加强,其结果绝不美妙。为父母者,一般都重视子女的身心开展及学习状况,很多家长对孩子期望值高,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为了到达这一目标,他们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知识素养,学习、吸收现代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优化家庭教育手段,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孩子的认知、情操、意志、行为全人格的开展。但也有局部家庭因其不良的生活环境的影响或以错误的教育方式施教,导致孩子学业不振,品行不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究其最初原因,主要是没有培养起孩子一定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孩子对学习不是抱自觉、主动、积极、认真、喜欢的态度,而是持被动、消极、应付、马虎、厌恶的态度;其次,没有树立起孩子正当的伦理道德行为标准。一般说来,家庭不良环境或教育方法不当有十种类型。〔一〕溺爱型。这类家庭多为“四二一综合型〞家庭,他们不懂关爱子女的方式方法,父母视孩子为“小皇帝〞、“小公主〞、掌上明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包括七大姑八大姨,为啥?几家人才一个男孩或女孩呀〕也娇宠溺爱,百般顺从,不惜一切供应高档玩具,精良食品,华美服饰,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而不管要求是否合理。父母就象保姆一样什么事都替孩子代劳,为他们想好、做好,帮他们解决一切问题,孩子自幼便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平时对孩子不良行为表现和过失,既不严加责备,也不严肃对待,甚而不温言劝戒,孩子变坏了,反而袒护纵容,怨天尤人,指责学校和老师。虽说父母关爱是儿童人格开展的基石,但过度关心,过分保护却使孩子个性偏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开展的轨道,缺乏独立性,懦弱无能,自信心较低,意志也很薄弱。一旦离开家庭,稍遇困难,便一筹莫展;遭受挫折,那么不知所措,社会适应困难;他们还外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和创造欲望;情绪易冲动,任性自私缺少爱人之心,对人不尊重无礼貌。〔二〕打骂型。这类家庭望子成才心切,管教孩子“严〞字当头,有过必惩,信奉“不打不骂不成才〞,“棒下出孝子〞的信条,往往把对孩子的要求演变成严厉惩罚。每遇子女考试成绩差或犯错便恨铁不成钢,轻者骂声不绝,重者拳脚相加。家长对待孩子态度生硬,方法简单,骂孩子时言语粗鲁,两代人缺乏感情交流,孩子自然压而不服,阳奉阴违,嘴上卖乖,心里不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造成孩子心理自卑消沉,性格压抑被动,时常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往,遇事唯唯诺诺,态度消极畏缩,生活目标模糊且有厌倦心态。另一方面他们可能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逃课、逃学、出走,继而步入歧途。长大后在个性上如同父母一样、粗鲁、冷酷、没有教养。报载某中学一高中生,其父一贯管教较严,一日因家中600元现金遗失,疑心是子所为,便拷打问讯,后又捆吊令其成认,在万般无奈之时,该生用铁锨砍死其父,写下遗书后服毒自杀。*〔三〕波浪型。这类家庭多为工人之家,对子女教育时紧时松,总趋势呈波浪型。学校召开家长会后,或者期中期末考试孩子成绩不理想,才深感问题不小,育人责任重大,这期间相应对子女要求严格,紧抓一阵,但平时只顾自己尽兴,嫌麻烦,对子女在校表现,成长事宜很少过问,即便顾及,也是浮光掠影式的。简言之,这类家长大都属于“秋后算帐〞派,重视考试结果轻视忽略学习过程。岂不知,家庭平时从严要求,精心教育,持之以恒,子女就会学有进步,成绩上升,这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四〕参照型。这类家长行为细节不检点,贪图吃喝玩乐,醉心花天酒地,生活无度甚至放纵,经常看一些低级庸俗内容不健康的影视、录像、书刊,家内寻常设酒场、赌场,猜拳喝酒有时让孩子代饮,以麻将聚赌孩子耳濡目染亦通此道,三缺一时拉其入伙。或者家长为人外世不老实不正直,奸诈狡猾,如做卖买短近少两,以次充好,欺宰顾客,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参照仿效其家长的言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校时便惯于抽烟,喝酒、赌博,出校后少有品行端正,正道直行的。〔五〕默许型。有些家庭,因其文化素养低,目光短浅,爱贪小廉价,对子女小偷小摸不及时制止,加以引导,反以孩子尚小自我抚慰、默许其行。这些家长的孩子法制观念冷淡,不满于劳动所得,容易养成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天长日久,恶习难改,难免不滑入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小市民习气重的家庭,极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品德的变化,给孩子经常灌输遇事占上风不吃亏的思想,对孩子欺辱他人的行径和霸道作风反而认为是有本领予以默许、首肯,或者为孩子护短;当孩子吃了亏那么一哄而上,得理不让人,不检回廉价不罢休。以这种方法教养的孩子,个性粗野蛮横,好争强斗狠,有市侩习气。〔我们学校现在也有这样的家长哦〕〔六〕迁就型。有局部家庭,因其家长自身受教育较少,做生意赚钱观念根深蒂固,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认为孩子读到小学或初中毕业〔最多高中毕业〕能识文断字计数会搞小本经营就可以了。他们在孩子未入校时跑前跑后,孩子一进校交给老师就像送进了保险柜,从此不闻不问,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是老师的事。当得知孩子课程理解困难,文化成绩低时,借口推脱他们不懂数学、语文,没法辅导子女,推卸教育责任;当子女违犯校纪被惩办或在校表现恶劣要求家长来校,一阵打骂教育便了事,再也无可奈何,只盼着子女不出“事〞,混到初、高中毕业。这种学生多为学校“双差生〞,生活没理想,心中无志向,属于“混世派〞。个别学生在学校抽烟、喝酒、打架斗殴,到社会上更是野马脱缰、盗窃、伤害、吸毒、耍流氓无所不为。〔这类学生我们学校还没有〕〔七〕分裂型。这类家庭不是说不重视家庭教育,而是夫妻两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步调不一致,不能达成共识,自以为是,都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指导子女的学习生活,对孩子的行为表现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往往有时因看法意见相左夫妻二人先发生冲突乃至吵架,子女那么乘机钻空,谁向着自己谁的方法对已“有利〞就倒向谁,就听谁的。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亲对子女管教较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却袒护包容,孩子受“委曲〞后就往爷爷奶奶外公姥姥那儿跑,祖辈居处成了“避难所〞,祖辈们成了“保护伞〞。孩子在那儿甚至几天不来,诉苦告父母状,老人们反过来又给孩子父母施加压力,这样一紧一松,一宽一严,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一那么笑话:儿子犯错,老子要“打〞儿子,儿子告诉爷爷,爷爷说:“孙子别怕,你爸是我儿子,他打儿子,我也打儿子〞。〕〔八〕依赖型。这类家庭多为高收入领导干部家庭。有些干部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严重腐败的影响,为谋一已私利,热衷于请客送礼,走后门,拉关系,投机钻营,自己小有权势便搞权钱交易。他们一方面无暇顾及子女教育问题,另一方面又隐隐约约透露出可利用手中权钱为子女找出路觅工作的信息。许多这类家庭子女于是在心理上依赖父母,在生活上好逸恶劳,在学业上不思进取,学习动机减弱,错误地认为当今社会有权有钱就是老大,他们爸妈手中的“印把子〞、“钱袋子〞会为他们换来“天上掉的馅饼〞,他们信奉“读书无用论〞,从小崇尚权势,崇拜金钱,迷信“关〔官〕系网〞。同时也学会了办事找关系,遇事托人情,心往邪处想,足往歪处走。须明白,诸行无常,世事多变,权钱并非万能物,它们也有靠不住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家长不可以过分依赖权钱,子女不可以过分依赖家长。〔这类学生和家长我们学校还是有的〕〔九〕干预型。有些家长能对孩子从严约束,但严而不当,严而过分,他们制定许多禁令,画框框,定调调,时时处处限制孩子的言行,不允许做这做那,〔搞得孩子无所适从〕孩子一有过失便训斥责备,他们必须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这样不仅使孩子缺乏思维的批判性、逆向型,也使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思想被禁锢被局限,做事没主意,容易听信别人,人云亦云,缺少灵气,严重影响了孩子将来的创造力。这类家庭有少数子女对父母的言语态度会产生反感,且滋生逆反心理,暗地里和父母交劲,亲子关系出现裂缝,一遇较大刺激便离家出走。〔十〕认命型。这类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未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当孩子经常不理解课业、学习不振、厌学逃学时,他们总是拿家庭情况与其相似而学业优良的别人家的孩子做比拟,最后认定自己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于是对孩子失去信心,不愿在家庭教育方面多想方法,也再很少去学校找老师咨询,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凭孩子能学多少算多少,把学校当成幼儿园。甚而迎合子女不想读书的心意而让孩子小学或初中未毕业就提早辍学,给孩子找份事干赚钱或参加劳动,尚自以为“知命〞,有“先见之明〞。此外,双亲不和、祖母与母亲不和且经常吵嘴的家庭,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包括离异、单亲〕家庭,父母一方长期不在家和重组家庭,重利轻才的家庭,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的家庭等都可能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渊薮。其实,更多的家庭教育之所以走向末路是由于家长的教育方法属于混合型,是上述十种不当教育方法中其中数种的杂揉。〔请同志们在家长会之后可以思考家庭教育的问题,但不必对号入座哦〕那么,如何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呢?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曾对北大、清华的60名高考状员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状元家长都属于温和、理解、民主型的。民主宽松的家教给学生心理和人格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开展。民主式的家长也对孩子的开展提出建议,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高考状元员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主要表达在四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二是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三是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为此,有的家长不看电视甚至少说话〔家长爱的付出〕;四是这些学生从小到大,因都没有或极少挨过父母打骂,故多自信少自卑。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春兴研究发现,威信型父母能对子女进行最理想的管教,其家庭教育的根本态度是“严而不苛〞。他们对子女明确订定合理的标准,而且要求子女遵守〔如父母要求十二岁的女儿每天放学后按时做完当天的功课,否那么不容许带她周末去游乐园〕。他们善于跟子女沟通、交换意见,对子女的过失及时纠正,对子女的建设性行为给予鼓励,考虑子女的需求与意见,合情合理的承诺并落实;对子女的教育有方案。按照以上合于教育原理的举措施教,其子女行为特征是:自信心较强,情绪表现能自我控制,个性较活泼,与同学朋友关系良好,较能应对挫折,有好奇心,兴趣较广,生活有目标,读书用功,具有学业成就倾向。张春兴认为,从子女本身成长的主观需求看,为父母者必须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对子女的行为施以适当的管教。为此,他建议如下:〔1〕对孩子要求是他做得到的。〔注意循序渐进〕要求孩子做好他能力所及的事,他努力做到之后会感到父母要求合理,会更加信赖敬重父母。努力之后的成功,将提升他继续追求成功的动机。〔2〕对孩子的关爱是他所需求的。一般父母提供应孩子物质上的享受远多于精神上的关爱,须知现社会新生代心理上的最大困扰,绝大多数是由于物质生活之外其他需求不能满足所致。因此,为父母者在对子女表示关心时,必须了解孩子的需求;属于情感的需求,绝不可用物质〔如金钱〕代替,否那么有害于亲子关系。〔3〕对孩子奖惩是他所理解的。奖惩的教育价值,是藉由明确的奖惩标准,使孩子的行为由他律上升到自律。假设孩子受奖惩后不知是何原因,奖惩就失去教育意义。*四、家庭教育的方法家庭教育是一门课题,也是一门艺术。掌握娴熟者宛如春风细雨,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孩子,使之茁壮成长;方法不当者,那么有可能如狂风暴雨,使孩子止步不前。家庭教育的得当与否,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因而,掌握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很多身为人父、人母的人所迫切需要的。下面,就家庭教育的方法谈几点的我的看法:第一、家庭环境熏陶法。家庭是社会的天然细胞,家庭环境是中学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局部。对学生而言,生活的家庭对他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心理上、思想上的或是在直接的学习上,家庭的环境对他们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效应。作为家长应该营造一个良好家庭育人环境,要求学生做到的家长更应该带头做到;家庭成员处于平等地位,家庭的重大决策也让学生参与……。这样就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假设对自己、对学生有两套不同的行为标准:晚上回家,学生必须做功课,而自己那么以看电视、打麻将为主;孩子绝不可以撒谎、骂人,而自己那么可以天马行空、出口成“脏〞……。或是独断专行,学生在家庭仅处于服从,等待。然而,影响学生的不仅仅是父母直接对学生的谆谆教导,更重要的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和自然流露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通常,我们刻意地、有意识地要求、培养孩子的种种努力,会被自己不经意间的自我放纵而轻易抹去。因而,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人生态度所产生间接的积极影响,是极其深刻而久远的。问一句不太礼貌的话,今天有家长衣冠不整吗?那么在孩子面前,父母应当表现出那些优秀素质呢?1.爱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一两件玩具礼物。但父母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呢?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跟他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我爱你〞。同时,也让孩子传递这种爱,让他们爱父母,爱他人。总之,把爱具体化。2.纪律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便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父母应当做遵守纪律的表率,并把遵守纪律的行为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共同遵守,养成习惯后做到自觉遵守。再问一个问题,今天家长都是在15:00之前赶到教室的吗?3.以身作那么你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语言方式来到达的。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此为楷模。因而身为父母的要时时提醒自己,孩子正在观察自己。尤其是3~6岁正是孩子的好奇期,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便会像“录像机〞那样,将其他人的一言一行完全拷贝下来,存档处理,并在适当时机表达出来。在这段时期,孩子相处最多、接受最多信息的,是来自于父母的言行。因此,家长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要想为你的孩子树立一个好的典范,父母必须做到以身作那么。4.自尊孩子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体罚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冷嘲热讽或试图改变他的个性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尊重孩子,就必须将孩子视为独立人格的人,允许他开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即使孩子的开展与家长为他设计的目标并不一样,或者他的有些表现家长很难理解,但也应该尊重他的个性。关心孩子,并不是什么都替他做主,应鼓励他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让他知道家长随时都在关注着他。5.良好的健康习惯尽早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健康习惯。要到达这一点,父母的行为是很重要的。父母坚持刷牙、健身或注重饮食健康,都是在给孩子无意中灌输一种观念,要照料好自己的身体。再问一个问题,走读同学的家长大多数时候早晨都亲自给孩子做早餐吗?6.多跟孩子在一起即使生活再忙再累,家长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尽量努力在用餐、周末和节假日与孩子在一起〔少打麻将,少些应酬〕。7.学习动力所有那些肯学习的父母都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典范,但也应该注意不要拔苗助长,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8.幽默感与孩子一起欢笑,能让他看到事物轻松和愉快的一面。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9.尊重孩子的伙伴关系从两岁开始,孩子就需要同龄玩伴,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开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不要限制孩子与同龄人的接触,家长所要做的是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指导。第二、言传〔教〕与身教法。在家庭教育中,言传〔言教〕就是通过语言对子女进行教育。它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方法之一。言传〔教〕有很多具体的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