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总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2.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一边”;1955年5月,他又指出:“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一变化缘于A.两极格局形成 B.全方位、立体化的外交布局C.意识形态的影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答案]D[解析]根据“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以及1955年这一时间,可得出正是此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制,使毛泽东提出中国也可以与西方国家合作,故D项正确;两极格局强调意识形态的对抗,排除AC;B项不符合1955年的阶段特征,排除。2.下面为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时间1952-1955年1956-1957年1958年8月1日至9月10日数据科研项目100项科研项目400项科研成果3406项A.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春天” B.“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 D.“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答案]D[解析]科研项目从100项激增到3406项,明显是体现了大跃进和浮夸风,说明“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D项正确;仅从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新中国迈入了“科技的春天”,排除A项;科研项目的激增已经突破正常值范围,不仅仅是激发科研热情的结果,排除B项;“科教兴国”提出于1995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1985年到1987年,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对生产、管理和供应的指令性计划大幅度减少,这意味着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减少,也说明了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减少,而不是完全放弃,排除A项;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私营工商业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4.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16.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率先跨入小康的见证C.政治体制改革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16.75倍”反映的时间节点的收入,实际上是对社会变迁的见证。故[答案]选A。当时中国没有跨入小康社会,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C与题干无关;市场经济1992年提出,排除D。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变迁的见证5.在一些较为古老的泥板中,1的60倍被写成一个比较大的“1”,但后来被简化成原来的大小,再将数字放在不同位置代表60的不同倍数,带有位值便利性的六十进位法于是诞生。从历史发明的角度看,此处与“古老泥板”有关的应是()A.楔形文字——埃及人 B.象形文字——印度人C.象形文字——希腊人 D.楔形文字——苏美尔人[答案]D[解析]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创制的,因此与“古老泥板”有关的应是楔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故[答案]为D项;古代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排除A项;古代印度人发明0到9十个数字来计数,排除B项;古代希腊人使用字母文字,排除C项。6.“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材料旨在说明A.世界文明的多样性B.希腊文明的包容性C.东方文明的先进性D.希腊文明的民族性[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表明希腊文明在发展形成过程中深受其他地区文明的影响,说明希腊文明具有包容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探讨的是希腊文明,不是世界文明,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东方文明比希腊文明先进,排除C项;希腊文明吸收其他文明成分,不属于民族性的体现,排除D项。7.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下,地产不能随意变卖,但很多人利用技术上的漏洞,脱离此种束缚。名义上不出售,卖方仍自称“领主”,将土地“封”给买方,约为“陪臣”,得价之后只责成他供奉一点名义上的义务,甚至“每个夏天采办一朵蔷薇花”即可。这说明A.当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人文主义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关系变化D.契约制度是维系欧洲发展的根本[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名义上不出售,卖方仍自称‘领主’,将土地‘封’给买方,约为‘陪臣’”可知,地产买卖双方名义上为领主与陪臣的关系,实际上是土地买卖关系,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关系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当时土地不能直接买卖,说明西欧的封建制度仍然在起作用,而不是西欧封建制度已经名存实亡,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文主义发展方向的信息,B项错误;维系欧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契约制度,D项错误。8.“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土产(调)。第三……”据此推断,颁发该诏书的为()A.明治天皇 B.源赖朝 C.穆罕默德 D.孝德天皇[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当时在位天皇是孝德天皇,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D项正确;明治天皇是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首位征夷大将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9.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B.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制瓷技术D.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及所学知识可得,中国的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们的生活,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对东非的影响,没有体现东非对中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东非对中国制瓷技术的态度是积极学习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东非国家是否适宜生产瓷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这反映了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可以判断这是玛雅人活动区域,其对玉米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B项正确;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排除A项;阿兹特克人生活在北美洲南部墨西哥,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生产绿石,排除D项。故选B项。11.据记载,当达·迦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达·迦马此行的目的是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抢占殖民地的信息,排除B;由材料“总数不多,是样品”和“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说明达·伽马东行的目的是希望开拓新的商品市场,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控制印度王室的信息,排除D。12.17世纪初,英国、荷兰、丹麦、法国等纷纷建立东印度公司。其中,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都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进行,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曾一度侵占了中国的澎湖和台湾。由此可知,这些东印度公司A.推动了西欧的殖民扩张B.是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C.是西欧贸易兴盛的根源D.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都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进行”可见东印度公司帮助政府,对外殖民统治,故A符合题意,选A。从材料“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曾一度侵占了中国的澎湖和台湾”可见,东印度公司不是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故排除B。西欧贸易兴盛的根源是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东印度公司只是起推动作用,故排除C。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扩张是对亚洲经济的掠夺,导致了亚洲的长期落后,故D表述错误,故排除D。13.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B.荷兰发达的航运业格局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题中关键信息“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结合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A项正确;材料未直接反映荷兰的航运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14.15世纪中期,意大利的许多城市都颁布了“禁奢条例”,企图限制人们的过度消费,特别是在女性的服饰和宴会的用度方面。但是强烈的虚荣心让人们无视这些法律的存在,每当上流社会大摆筵席或是举办各种社交活动时,宾客们的穿戴总是争芳斗艳,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当时A.人们纷纷追求奢侈与享乐 B.人文主义思潮盛行C.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法律成了一纸空文[答案]B[解析]材料“奢侈消费在(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已经形成一股相当盛行的风气”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文艺复兴的开展等角度得出15世纪的欧洲崇尚奢侈的消费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故选B;文艺复兴运动限于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层,故“纷纷”表述太绝对,排除A;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限于“上流社会”,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法律的效果,排除D。15.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C.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 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可以看出,孔多塞强调人们在用理性批判宗教愚昧和教皇权威之后继续批判政治压迫与君主专制,即启蒙运动中欧洲思想家用平等、自由、法治、天赋人权、权力制衡等思想批判专制制度,A项正确;思想家的目的是批判专制统治,不是纯洁信仰,他们也没有进行教会改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专制王权的批判,而不是对教会腐败的讥讽,排除C项;思想家主要进行思想的启蒙,并没有进行暴力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6.改革前,土地贫瘠的非黑土地区的地主们主张带土地解放农奴,由农奴交付巨款赎买;黑土地区的地主则希望解放农奴时不带土地,或只是赎买少量土地。1861年,沙皇改革法令规定,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据此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A.地主阶级无法达成共识 B.沙皇政府权威严重下降C.统治集团利益得以维护 D.农民并未获得人身自由[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政府综合不同地区地主的主张,颁布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法令,规定农民解放时要高价赎买一块地主划定的份地,反映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了统治集团的利益,C项正确;地主阶级“无法”达成共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农奴制改革使沙皇政府权威严重下降,排除B项;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排除D项。故选C项。第二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共计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见另页)。1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材料二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2)据材料二,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答案](1)目的: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影响:①对盟友:促进了亚太盟友经济的高增长;②对中国:导致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③对亚太: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经济循环的畸形结构,阻碍经济的持久增长)。(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3)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综合国力;国内形势;国际局势。[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遏制中国的烙印”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从盟友、中国和亚太地区三个视角分析回答。(2)依据材料二“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遏制苏联,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等信息提取观点。(3)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综合国力以及国内外形势回答。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大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力度,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能战胜教皇权威的主要条件以及造成的影响。[答案](1)内容: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2)条件: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可知,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根据材料“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可知,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根据材料“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可知,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积极作用:市民阶层反对领主,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部分城市取得自治权,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发挥了重大作用,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2)条件:根据材料“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根据材料“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可知,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是全国卷亮点,也是广大师生最头疼的一道试题。今年的试题一如既往的出乎所有师生的意料,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素材,通过开放式设问,引导考生发现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小说中蕴含的历史现象,为考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空间,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能力上说,在考查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思维过程是,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如“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反映了黑奴贸易;“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座荒岛上……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反映了早期殖民扩张;“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反映了宗教改革等。其次,结合世界近代史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即可。『点石成金』:本题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的相关情节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唯物主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一改观点论述类题目的限定,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出高考求新求变的思想。本题整体难度不太大,让学生感觉比较平和。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语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找出反映的历史现象。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在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1)指出当时俄、中、日各进行了哪些改革。(2)概括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归纳日本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答案](1)改革: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2)表现: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原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进行了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等。[解析](1)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2)表现:根据材料“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可知,经济工业化、军事近代化。原因:从封建势力的力量强弱罚看,日本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根据材料“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可知,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进行了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改革;从国境环境看,当时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等。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选择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组成,总分100分,测试时间75分钟。2.请将试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上,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第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一边”;1955年5月,他又指出:“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一变化缘于A.两极格局形成 B.全方位、立体化的外交布局C.意识形态的影响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答案]D[解析]根据“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以及1955年这一时间,可得出正是此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提出,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制,使毛泽东提出中国也可以与西方国家合作,故D项正确;两极格局强调意识形态的对抗,排除AC;B项不符合1955年的阶段特征,排除。2.下面为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时间1952-1955年1956-1957年1958年8月1日至9月10日数据科研项目100项科研项目400项科研成果3406项A.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春天” B.“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C.“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 D.“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答案]D[解析]科研项目从100项激增到3406项,明显是体现了大跃进和浮夸风,说明“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D项正确;仅从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新中国迈入了“科技的春天”,排除A项;科研项目的激增已经突破正常值范围,不仅仅是激发科研热情的结果,排除B项;“科教兴国”提出于1995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1985年到1987年,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国家对生产、管理和供应的指令性计划大幅度减少,这意味着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减少,也说明了企业自主权不断扩大,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减少,而不是完全放弃,排除A项;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私营工商业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4.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16.75倍。这一账本是上海()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率先跨入小康的见证C.政治体制改革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但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16.75倍”反映的时间节点的收入,实际上是对社会变迁的见证。故[答案]选A。当时中国没有跨入小康社会,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C与题干无关;市场经济1992年提出,排除D。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变迁的见证5.在一些较为古老的泥板中,1的60倍被写成一个比较大的“1”,但后来被简化成原来的大小,再将数字放在不同位置代表60的不同倍数,带有位值便利性的六十进位法于是诞生。从历史发明的角度看,此处与“古老泥板”有关的应是()A.楔形文字——埃及人 B.象形文字——印度人C.象形文字——希腊人 D.楔形文字——苏美尔人[答案]D[解析]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创制的,因此与“古老泥板”有关的应是楔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故[答案]为D项;古代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排除A项;古代印度人发明0到9十个数字来计数,排除B项;古代希腊人使用字母文字,排除C项。6.“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材料旨在说明A.世界文明的多样性B.希腊文明的包容性C.东方文明的先进性D.希腊文明的民族性[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表明希腊文明在发展形成过程中深受其他地区文明的影响,说明希腊文明具有包容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探讨的是希腊文明,不是世界文明,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东方文明比希腊文明先进,排除C项;希腊文明吸收其他文明成分,不属于民族性的体现,排除D项。7.西欧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下,地产不能随意变卖,但很多人利用技术上的漏洞,脱离此种束缚。名义上不出售,卖方仍自称“领主”,将土地“封”给买方,约为“陪臣”,得价之后只责成他供奉一点名义上的义务,甚至“每个夏天采办一朵蔷薇花”即可。这说明A.当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名存实亡B.人文主义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偏差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关系变化D.契约制度是维系欧洲发展的根本[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名义上不出售,卖方仍自称‘领主’,将土地‘封’给买方,约为‘陪臣’”可知,地产买卖双方名义上为领主与陪臣的关系,实际上是土地买卖关系,体现出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关系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当时土地不能直接买卖,说明西欧的封建制度仍然在起作用,而不是西欧封建制度已经名存实亡,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人文主义发展方向的信息,B项错误;维系欧洲发展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契约制度,D项错误。8.“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土产(调)。第三……”据此推断,颁发该诏书的为()A.明治天皇 B.源赖朝 C.穆罕默德 D.孝德天皇[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当时在位天皇是孝德天皇,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D项正确;明治天皇是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走向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首位征夷大将军,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9.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B.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制瓷技术D.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及所学知识可得,中国的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们的生活,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对东非的影响,没有体现东非对中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东非对中国制瓷技术的态度是积极学习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东非国家是否适宜生产瓷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0.如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这反映了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可以判断这是玛雅人活动区域,其对玉米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B项正确;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排除A项;阿兹特克人生活在北美洲南部墨西哥,排除C项;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生产绿石,排除D项。故选B项。11.据记载,当达·迦马航行到印度后,一位印度王公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他回答说“总数不多,是样品”,并请求准予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这反映达·迦马此行的目的是A.加强经济文化交流B.积极抢占海外地盘C.追求丰厚商业利益D.谋求控制印度王室[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抢占殖民地的信息,排除B;由材料“总数不多,是样品”和“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说明达·伽马东行的目的是希望开拓新的商品市场,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控制印度王室的信息,排除D。12.17世纪初,英国、荷兰、丹麦、法国等纷纷建立东印度公司。其中,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都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进行,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曾一度侵占了中国的澎湖和台湾。由此可知,这些东印度公司A.推动了西欧的殖民扩张B.是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C.是西欧贸易兴盛的根源D.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英国在印度的统治都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进行”可见东印度公司帮助政府,对外殖民统治,故A符合题意,选A。从材料“荷兰东印度公司也曾一度侵占了中国的澎湖和台湾”可见,东印度公司不是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故排除B。西欧贸易兴盛的根源是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东印度公司只是起推动作用,故排除C。东印度公司的殖民扩张是对亚洲经济的掠夺,导致了亚洲的长期落后,故D表述错误,故排除D。13.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说,“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黄金像水一样直往口袋里流,挡都挡不住。我打算投资办个工场再赚它一把。”材料主要反映了()A.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 B.荷兰发达的航运业格局C.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价格革命 D.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题中关键信息“1580年,阿姆斯特丹的一位大商人”“不用像以前那样要经常到威尼斯去进货和长途奔波了”结合知识可知,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商业革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A项正确;材料未直接反映荷兰的航运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排除C项;材料未强调世界市场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14.15世纪中期,意大利的许多城市都颁布了“禁奢条例”,企图限制人们的过度消费,特别是在女性的服饰和宴会的用度方面。但是强烈的虚荣心让人们无视这些法律的存在,每当上流社会大摆筵席或是举办各种社交活动时,宾客们的穿戴总是争芳斗艳,琳琅满目。这反映了当时A.人们纷纷追求奢侈与享乐 B.人文主义思潮盛行C.民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法律成了一纸空文[答案]B[解析]材料“奢侈消费在(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已经形成一股相当盛行的风气”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文艺复兴的开展等角度得出15世纪的欧洲崇尚奢侈的消费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故选B;文艺复兴运动限于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层,故“纷纷”表述太绝对,排除A;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限于“上流社会”,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法律的效果,排除D。15.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C.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 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可以看出,孔多塞强调人们在用理性批判宗教愚昧和教皇权威之后继续批判政治压迫与君主专制,即启蒙运动中欧洲思想家用平等、自由、法治、天赋人权、权力制衡等思想批判专制制度,A项正确;思想家的目的是批判专制统治,不是纯洁信仰,他们也没有进行教会改造,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对专制王权的批判,而不是对教会腐败的讥讽,排除C项;思想家主要进行思想的启蒙,并没有进行暴力革命,排除D项。故选A项。16.改革前,土地贫瘠的非黑土地区的地主们主张带土地解放农奴,由农奴交付巨款赎买;黑土地区的地主则希望解放农奴时不带土地,或只是赎买少量土地。1861年,沙皇改革法令规定,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但“具体面积由地主决定”。据此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后A.地主阶级无法达成共识 B.沙皇政府权威严重下降C.统治集团利益得以维护 D.农民并未获得人身自由[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政府综合不同地区地主的主张,颁布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法令,规定农民解放时要高价赎买一块地主划定的份地,反映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维护了统治集团的利益,C项正确;地主阶级“无法”达成共识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农奴制改革使沙皇政府权威严重下降,排除B项;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排除D项。故选C项。第二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4小题,共计52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见另页)。1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材料二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2)据材料二,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因素。[答案](1)目的: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影响:①对盟友:促进了亚太盟友经济的高增长;②对中国:导致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③对亚太: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或导致经济循环的畸形结构,阻碍经济的持久增长)。(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3)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综合国力;国内形势;国际局势。[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遏制中国的烙印”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从盟友、中国和亚太地区三个视角分析回答。(2)依据材料二“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遏制苏联,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等信息提取观点。(3)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综合国力以及国内外形势回答。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中世纪的西欧,称雄一方的封建领主掌握着城市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他们想方设法地加大对城市的榨取和勒索力度,如莱茵河上领主设置的关卡12世纪为19座,13世纪末增加到35座,15世纪高达60座。西欧城市兴起后,很快便展开了反封建领主的斗争。在英王亨利二世同封建领主的斗争中,英国市民坚定地站在了国王一边。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热那亚、威尼斯甚至在取得完全自治的基础上成立了城市共和国。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君主保护市民们不受频繁的战争和封建主任意征收的苛捐杂税的侵害,而市民们则向君主提供财政支援作为报答。随着民族君主的力量日渐增强、国家机构逐渐完备,君主们在动员人力、物力以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后反封建领主斗争的主要内容,并简析其积极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和英国封建君主能战胜教皇权威的主要条件以及造成的影响。[答案](1)内容: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积极作用: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2)条件: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影响: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解析](1)内容:根据材料“在那些国王无力实现统一的国家里,中世纪城市则采用城市同盟的形式与封建领主抗衡”可知,反对封建割据,支持集权统一;根据材料“米兰市民发动了武装起义,将领主米兰大主教及其所属军队逐出了城外,取得了自治地位”可知,反对领主统治,争取城市自治;根据材料“尼德兰的圣奥梅尔以每年支付30镑的代价,从领主佛兰德尔伯爵处,为行会成员和市民换取了在两个港口的免税权。”可知,反对领主任意课税,要求减免赋税负担。积极作用:市民阶层反对领主,冲击了封建势力,推动了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部分城市取得自治权,有利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发挥了重大作用,使市民政治地位上升,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2)条件:根据材料“法国和英国的君主们所拥有的新力量,多半来源于他们与新兴的商人阶级所结成的非正式联盟”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支持封建君主与封建割据势力和教皇势力进行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