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研究_第1页
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研究_第2页
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研究_第3页
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研究_第4页
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综合防灾减灾方面的应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为更好地应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发挥风险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精准防治、减灾资源科学配置、智能化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优势,文章从自然灾害分布、减灾资源配置方面着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提出灾害风险-减灾资源分布地图。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提出灾害精准治理的思路,并依据普查成果地图创新性的提出灾害智能救援权重方程,为防灾减灾向科学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关键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综合防灾减灾;智能决策;精准防治引言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下称普查)工作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为查明我国不同地区的风险隐患类型差异、摸清灾害底数和掌握全国不同地域的防灾减灾能力提供数据支撑。当前,普查工作中清查、调查阶段工作任务已经全部结束,自然灾害、历史灾害及减灾能力数据和佐证资料已经全部整理归档,众多的科研工作者及普查工作者都对普查数据的应用及防灾减灾工作做了相关的研究[1]。张学华等对普查软件系统的构架、功能、作用做了详细的介绍[2];汪明对风险普查的总体技术体系解读,并阐述其工程背景和重要意义[3-7];史斌等根据国外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经验,提出我国城市防灾减灾的问题及应对策略[8];陈其针对我国十四五时期自然灾害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出了新观点[9];邹积亮通过分析国外防灾减灾建设提出我国防灾减灾建设的思路[10,11];巫天豪等从激励理论的视角对防灾减灾进行系统性的研究[12];张磊从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故中提出构建防灾减灾的智能化大数据体系[13];张英对新时代防灾减灾的指导思想进行研究[14];蔡勤禹等对十八大以来我国防灾减灾的新理念做了全新的阐释[15]。但是以上的研究主要在理论上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概念、方法、路径和经验进行阐释,而对于新时期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方法措施以及防灾减灾向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应急救援科学化决策方面并无创新性方法和建议。基于此,本文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普查数据成果应用于防灾减灾中的研判作用,通过建立决策权重方程进行应用性分析,为普查成果更好的应用于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一、研究思路文章从风险普查数据成果的类别和灾害特征入手,建立以普查数据为支撑的自然灾害风险图和以减灾能力为依据的综合减灾水平图,为自然灾害精准防治、科学救灾决策、区域救灾资源配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面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路线图如下(见图1)。二、理论成果(一)灾害精准防治不同的自然灾害在防治手段、防灾资源、救援力量方面存在天然差别。灾害精准防治的基础在于有效掌握灾害种类、地理信息,通过对区域灾害信息的量化统计,结图1研究路线图合地理信息系统形成多种灾害分布图,根据隐患点的多少形成区域内的灾害风险程度分布差异图,能够更加直观地判断在不同的极端条件下区域内不同灾害发生的精确位置,通过分析研判可以提前部署,针对性的对灾害防治和灾后救援精准施策。通过风险普查成果,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地区的灾害情况进行定量化的风险评估,形成全域自然灾害风险种类分布图,为不同类别自然灾害隐患的精准防治奠定基础。(二)减灾能力专业化建设减灾能力建设是在灾害发生前对可能发生灾害的风险点采取防范措施,降低发生概率,在灾害发生后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减灾行动。传统的减灾能力建设是在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有关部门进行救援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这种综合性质的减灾能力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对大部分的灾害事故减灾工作,但是精准性较差,不能针对特定灾种进行有效的减灾。应用风险普查成果可以精准的在地理信息坐标中进行分类别的标识,对减灾能力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比如:洪涝灾害隐患与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森林火灾、海洋灾害在减灾物资储备、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方面明显存在差别。通过应用普查成果可以让地方政府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本行政区域内的风险隐患主要类别和分布情况,对于减灾能力的精准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三)突发灾害科学救援科学决策是突发灾害事故救援的核心要义。在突发灾害事故发生后,高效的救援工作是降低事故損失、削弱事故社会影响的有力举措。比如:如何在发生自然灾害后迅速掌握受灾区域的救灾队伍、救灾物资情况是否能够应对灾害救援;在本地救援力量不足时,附近地区的救灾力量有哪些,调动哪些救援力量更能有效的帮助救灾;在满足救灾需求的基础上协调哪些救灾力量可以少调动其他救灾队伍,降低救灾的协调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是新时期科学救灾的必然要求。三、应用分析(一)灾害精准防治与减灾能力建设如图2所示,在设立A-H8个地域为基础的示意地图基础上,建立以普查数据库为依托的自然灾害风险地图,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在风险地图中可以清晰地辨别不同灾种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和风险程度,为灾害的精准防治和减灾能力针对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如图3所示,通过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灾种的风险程度和危害程度,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灾种的风险程度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让风险防范更加精准、隐患治理更具有针对性,有效解决风险防范点多面广、防治措施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减灾能力建设的时候,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灾种的风险程度,在救灾物资储备、救灾队伍培训、救灾预案设置及应急演练方面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设置,能够极大提升救灾物资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灾害发生前进行精准性防灾减灾具有前瞻性意义。(二)应急救援科学化决策应急救援的科学决策是建立在灾害风险—减灾能力详细统计的基础上。在综合受灾地区的受灾种类、受灾位置、受灾人口、受灾地减灾能力、相邻区域减灾能力、受灾地所需的减灾资源、可以调集的减灾资源到达时间等一系列因素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并根据现实情况做出优化选择。图4为减灾智能决策系统的流程图,在智能救灾系统综合受灾地的各种相关因素后,再根据救灾资源(人力资源和救灾物资)发挥其最优效能的基础上确定应急救援方案,根据要素配置原则拟定出应急救援方案的权重方程。首先设置救灾方案優先级数值为W,所需本地区减灾资源为A,权重系数为k;所需某相邻地区减灾资源数量为B,权重系数为j;协调相邻地区减灾资源次数为C,权重系数为l;相邻地区减灾资源到达受灾地时间为D,权重系数为h,并根据受灾地实际救援情况以及最需要的救援要素拟定救援所需要的各个相关因素的权重系数,得到权重方程W=kA+∑ni=1jiBi+lC+∑mi=1hiDi。图4灾害救援智能决策示意图根据权重方程数值可知,W数值越大反映救灾所需的成本越高,W数值越小救灾所需成本越低。通过要素分析和实际情况,根据权重方程得出救援所需的最优救援方案(比如:救援力量到达时间最短、调动附近救援力量数量最少、所需救援成本最低等),为智能化救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语通过对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进行应用分析,从普查成果在防灾减灾中的前瞻性应用入手,将普查成果在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应用风险普查成果在地理信息坐标中的标识建立数据库,可以让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精准防治变得有据可依,充分利用减灾资源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在优化减灾资源配置中具有现实作用,让科学化应急救援变得精准高效。(2)通过建立不同灾害风险的分类地图,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