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1_第1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1_第2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1_第3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1_第4页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到个别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第4、5课唯物辩证法第7-10课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6课社会历史观第11课价值观人生观整体与局部第十二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核心:唯物论,围绕物质与意识展开核心:认识论,围绕实践与认识展开一、世界的物质性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无论他们看的见看不见,他们都是一种物质现象。都客观的存在着,这些存在我们可能看不见,但有些我们能感觉得到,能检测得到。问题:在自然界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桌椅是物质吗?它与看不见又真实存在的磁场,超声波,红外线有什么共性?一、物质的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质呢?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强调物质的客观性,指它不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的,不管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成认,是否认识,它都一直存在着。不管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还是出现以后,它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即物质具有客观性〔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和意识的唯一区别〕,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注意:客观存在与客观实在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成认不成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问题:桌子是不是物质?不准确,桌子是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属于物质范畴,是一种物质现象。物质的具体形态指各种具体事物,它们既有“客观实在〞这一共性,又有其个性〔形状、色彩各异等〕。什么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动物抽象具体表现具体抽象关系具体物质形态物质区别1.除了具有万事万物的共性(客观实在性),还有自身的个别属性。个性、个别、具体1.概括了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共性、一般、抽象2.可以被改造的,有生有灭2.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联系物质概念是从具体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只能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并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思考:以下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A、日月星晨

B、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C、学习方案

D、生产力、生产关系

E、电、磁场

F、动植物ADEF判断物质的依据不在于它是否有形,只要它具有“客观实在性〞就属于物质范畴1、自然界的物质性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局部.世界是物质的思考: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呢?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开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开展史;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大概已有46亿年了

现在地球处于中年

约还有50亿年寿命!

讨论

人能有意识地制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这是否意味着自然界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物的根底和前提都需要遵循自然物本身属性与规律,不可能凭空创造。②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开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物质性〔客观性〕原理【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开展是客观的【方法论】成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前提。我们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世界自然社会思维是物质的人类的进化史:现代人古猿猿人新人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劳动起决定性作用具有客观性〔2〕从存在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地理环境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表达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劳动者(主导)

生产工具(重要标志)

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专家点评生产方式都是物质的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徐水人民公社颂》,轰动了整个中国,文章竟宣称“茂盛无比〞的小麦亩产12万斤,“花团锦簇〞的山药亩产达120万斤,一棵硕大无朋的白菜重达500斤,棉花的产量也“如卫星般地震动湖海山川〞。当时的报纸上还说,农村的墙壁上到处贴满了宣传画:玉米长到月亮上,惊扰了寂寞的嫦娥小姐;水稻亩产万斤的卫星腾空而起,连太阳也黯然失色;棉花堆成的高山耸入云端,山顶的娃娃笑哈哈地遥指珠穆朗玛峰。有人还编了顺口溜:“一颗芝麻光溜溜,榨成香油发了愁,全国人民吃不完,只好倒到河里头。一只南瓜如地球,结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到大西洋,世界又多了一个洲。〞议一议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想法?人们如果一定要凭主观愿望去选择生产关系,只能以失败告终。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行人民公社化制度,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脱离了当时实际,不仅没有使我们超英赶美,反而使中国倒退了好几年,造成严重的恶果。所以生产方式是客观的,是物质的。世界自然社会思维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世界自然社会思维是物质的依赖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物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开展的产物结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原理,还有以下几种相同的说法:①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世界统一于物质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方法论要求我们:1、自然界是物质的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