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r_第1页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r_第2页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r_第3页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r_第4页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r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标准Specificationforinstallationofhydraulic-turbineandgeneratorunits

GB8564-88目

录1

总那么2

一般规定3

立式还击式水轮机安装4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安装5

冲击式水轮机安装6

调速系统的安装与调试7

立式水轮发电机安装8

卧式水轮发电机安装9

灯泡式水轮发电机安装10

管路及附件安装11

蝴蝶阀及球阀安装12

水轮发电机组电气试验13

水轮发电机组的试运行及工程验收附录A

移交资料〔参考件〕附录B

设备涂漆要求〔参考件〕附录C

标准用词说明〔补充件〕附录D

机组甩负荷试验记录表〔参考件〕附加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关于颁发?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标准?国家标准的通知〔88〕水电技字第33号中国标准化研究所,各电管局,水电部情报所,水利电力出版社,水电规划设计院,水电建设局,各水电工程局,水电部地勘所,有关制造厂,机械委情报研究所,机械委标准化研究所: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标准?经水利电力部和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批准,并经国家标准局编号,现予颁发,自1988年7月1日起实施。标准编号为GB8564-88。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水利电力部标准?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标准?〔SDJ81-79〕作废。

标准的出版发行,由水利电力出版社负责。

1988年4月12日

1

总那么1.0.1

本标准适用于水电站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及验收:

a.单机容量为3000kw及以上;

b.其水轮机为混流式、冲击式时,转轮名义直径1.0m及以上;

c.其水轮机为轴流式、斜流式、贯流式时,转轮名义直径1.4m及以上。

单机容量为35万kw及以上;或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名义直径6.Om以上。

抽水蓄能可逆式机组和小型水轮发电机组可参照执行。1.0.2

机组的安装应根据设计单位和制造厂已审批的机组安装图及有关技术文件,按本标准要求进行。但制造厂因改良设计而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制造厂有关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凡本标准和制造厂技术文件均未涉及者,应由施工单位会同制造厂及有关单位拟定补充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执行,重要者报部备案。1.0.3

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包括本标准〕和订货合同规定,应有出厂检验记录和合格证件。设备到达接收地点后,应在与制造厂商定的期限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箱、清点、检查,并按“水轮发电机组包装、运输、保管条件〞执行。1.0.4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所用的装置性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对重要部位的主要材料,必须有检验或出厂合格证明书。1.0.5

安装场地应进行统一规划。要采取措施使安装场地能防风、防雨、防火,并保持清洁和有足够的照明。受温度影响的部件及设备,其安装场地的温度,不宜低于5℃;对湿度有要求的设备,其安装场地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75%。1.0.6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完成后,应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起动试运行,检验机组质量并进行验收。

2

一般规定2.0.1

设备在安装前应进行全面清扫、检查,对重要部件的主要尺寸及配合公差应进行校核。具有制造厂保证的整装到货设备可不分解。2.0.2

设备根底垫板的埋设,其高程偏差一般不超过-mm,中心和分布位置偏差一般不大于10mm,水平偏差一般不大于1mm/m。2.0.3

埋设部件安装后应加固牢靠。根底螺栓、千斤顶、拉紧器、楔子板、根底板等均应点焊固定。埋设部件与混凝土结合面,应无油污和严重锈蚀。2.0.4

调整用的楔子板应成对使用,搭接长度在2/3以上。2.0.5

设备安装应在根底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值的70%后进行。根底板二期混凝土应浇筑密实,一般宜使用微膨胀水泥。2.0.6

设备组合面应光洁无毛刺。合缝间隙用O.05mm塞尺检查,不能通过;允许有局部间隙,用0.10mm塞尺检查,深度不应超过组合面宽度的1/3,总长不应超过周长的2O%;组合螺栓及销钉周围不应有间隙。组合缝处的安装面错牙一般不超过0.1mm。2.0.7

部件的装配应注意配合记号。多台机组在安装时,每台机组应用标有同一系列号码的部件进行装配。

同类部件或测点在安装记录里的顺序编号,对固定部件,应从+X开始,顺时针编号;对转动部件,应从对应于转子磁极两引线中间的位置开始,除轴上盘车测点为反时针顺序外,其余均顺时针编号;与这规定不一致的制造厂标号应注明。2.0.8

细牙连接螺栓安装时应涂润滑剂;连接螺栓应分次均匀紧固;有预紧力要求的螺栓应测量紧度,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0%。采用热把合工艺紧固的螺栓,紧固后应在室温时抽查20%左右。螺栓、螺帽、销钉均应按设计要求锁锭或点焊牢固。

各部件安装定位后,应按设计要求钻铰销钉孔。2.0.9

机组安装用的X、Y基准线标点及高程点,测量误差不应超过±1mm。中心测量所使用的钢琴线直径一般为0.3~0.4mm,其拉应力应不小于1200MPa。2.0.10

现场制造的承压设备及连接件进行强度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为1.5倍额定工作压力,但最低压力不得小于0.4MPa,保持10min,无渗漏及裂纹等异常现象。

设备及其连接件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时,试验压力为1.25倍实用额定工作压力,保持30min,无渗漏现象。

单个冷却器应按设计要求的试验压力进行耐压试验,设计无规定时,试验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两倍,但不低于0.4MPa,保持60min,无渗漏现象。2.0.11

设备容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至少保持4h,应无渗漏现象;阀门进行煤油渗漏试验时,至少保持5min,应无渗漏现象。2.0.12

单根键应与键槽配合检查,其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成对键解合后,平行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0.13

轴承安装后,在转动部件上进行电焊时,应把电焊机地线直接联到要焊的零件上,并采取平安保护措施,保证电焊飞溅物不掉入轴承。2.0.14

水轮发电机组各部件,均应按要求涂漆防护。其颜色可参照附录B。假设与厂房装饰不相称时,除管道涂色外,可作适当变动。

涂漆应均匀、无起泡、皱纹现象。

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部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涂漆:

a.发电机定于、转子、励磁机等的线圈和引线,应按设计要求喷涂绝缘漆。

b.机组各部位的油槽,油罐内壁,应涂耐油漆。

C.发电机、调速器暴露在主厂房地面以上局部的外外表,应腻平喷漆。

3

立式还击式水轮机安装3.1

埋入部件安装3.1.1

吸出管里衬安装,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要求。3.1.2

转轮室、根底环、座环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3.1.3

分瓣转轮室、根底环、座环组合面应涂铅油或密封胶,组合缝间隙应符合条的要求。为防止漏水,过水面组合缝可封焊。3.1.4

支柱式座环的上环和固定导叶安装时,座环与根底环的方位偏差的方向应一致,为保证导叶端部间隙符合设计要求,还应严格控制根底环顶面至座环安装面高度尺寸,考虑混凝土浇筑引起座环下沉,应增加一个变形值。3.1.7

蜗壳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行时不得漏水。5.1.2

机壳安装时,与机组X、Y基准线的偏差不应大于1m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2mm,机壳上法兰面水平偏差不应大于O.O5mm/m。5.1.3

对布置在发电机两端的双轮卧式机组,两机壳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1mm;中心距应以推力盘位置、发电机转子和轴的实测长度并加上发电机转子热膨胀伸长值为准,其偏差不应超过-mm。5.2

喷嘴及其接力器安装5.2.1

喷嘴、接力器应按条的要求作严密性耐压试验。5.2.2

喷嘴和接力器组装后,在16%额定工作压力的作用下,喷针及接力器的动作应灵活。在接力器关闭腔通入额定工作压力,喷针头与喷嘴口间应无间隙,用O.O2mm塞尺检查,不能通过。5.2.3

喷嘴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喷嘴中心线应与转轮节圆相切,径向偏差不应大于2mm,与水斗分刃的轴向偏差不应超过±1mm。

b.折向器中心与喷嘴中心偏差,一般不大于4mm。

c.缓冲弹簧压缩长度对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1mm。

d.各喷嘴的喷针行程的同步偏差,不应大于设计行程的2%。5.3

转轮安装5.3.1

转轮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转轮水斗分刃旋转平面应通过机壳上装喷管的法兰中心,其偏差不大于2mm。

b.轴水平或垂直偏差不应大于0.02mm/m。

c.转轮端面跳动量不应大于O.05mm/m。

d.转轮与挡水板间隙,一般为4~1Omm。5.3.2

卧式水轮机轴承装配,应符合8.1、8.2及8.4条的有关要求。5.3.3

止漏装置与主轴的间隙应大于轴承间隙O.3~O.5mm。安装后各间隙与实际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的±4O%;其排水孔应畅通。5.4

控制机构的安装与调整5.4.1

控制机构各元件的中心偏差,不应大于2mm,高程偏差不应超过±1.5mm,水平或垂直偏差不应大于0.1Omm/m。安装后动作应灵活。5.4.2

调整折向器与喷针行程的协联关系,使之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喷针在任意行程时,折向器开口都大于该行程时射流半径3mm,但不超过6mm。各折向器动作应同步,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2%。绘制调速器开度与喷针行程、喷针行程与折向器开口的关系曲线。5.4.3

作紧急停机模拟试验,记录喷针和折向器自全开至全关的动作时间,其数值应符合设计要求。6

调速系统的安装与调试6.1

压油装置的安装与调试6.1.1

集油槽、漏油箱应进行注水渗漏试验,保持12h,无渗漏现象。

6.3.4

事故配压阀关闭导叶的时间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值的±5%;但最终应满足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6.3.5

从开、关两个方向测绘导叶接力器行程与导叶开度的关系曲线。每点应测4~8个导叶开度,取其平均值;在导叶全开时,应测量全部导叶的开度值,其偏差一般不超过设计值的±2%。6.3.6从开、关两个方向测绘在不同水头协联关系下的导叶接力器与轮叶接力器行程关系曲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随动系统的不准确度,应小于全行程的1.5%。6.3.7

检查回复机构死行程,其值一般不大于接力器全行程的0.2%。6.3.8

在额定油压及无振荡电流的情况下,检查电液转换器差动活塞应处于全行程的中间位置,其行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活塞上下动作后,回复到中间位置的偏差,一般不大于0.02mm。6.3.9

电液转换器在实际负载下,检查其受油压变化的影响。在正常使用油压变化范围内,不应引起接力器位移。6.3.10

在蜗壳无水时,测量导叶和轮叶操作机构的最低操作油压,一般不大于额定油压的16%。6.4

调速器电气局部的检查与调整6.4.1

电气柜应进行以下检查:

a.检查所有元件有无碰伤及损坏,固定螺丝及端子接线是否松动。

b.检查变压器、电感和电位器等可调元件的调整位置是否符合出厂标记。6.4.2

系统各回路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绝缘测定和耐压试验,应按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标准?第十七篇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篇有关要求进行。6.4.3

检查稳压电源装置的输出电压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输出电压变化一般不应超过设计值的±1%。6.4.4

调速器电气装置各单元回路特性,如制造厂有要求或按条检查中发现异常现象,那么根据需要进行有关单元的试验调整,使其特性符合设计要求。6.4.5

检查电气调节器的输入频率与输出电流的关系曲线,其死区、放大系数、线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5

调速系统整体调整和模拟试验6.5.1

接入振荡电流,检查电液转换器〔包括电液伺服阀结构的〕活塞的振荡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振幅不应小于0.005mm;检查电液伺服阀的零偏,一般不应大于线圈额定电流的5%。6.5.2

录制电液转换器的静特性曲线,其死区和放大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6.5.3

测定反应送讯器的输出电压与接力器行程关系曲线,在接力器全行程范围内应为线性。6.5.4

按设计要求调整开度限制机构、频率给定、功率给定电位器的行程接点,并测量其电动机全行程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6.5.5

调速器应进行手动、自动切换试验,其动作应正常。6.5.6

校验永态转差系数和暂态转差系数的方向应正确。6.5.7

缓冲装置特性应为指数衰减曲线,线形应平滑,时间常数偏差和两个方向输出值的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6.5.8

录制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曲线,其试验方法和特性要求〔转速死区、非线性度、永态转差系数〕应符合?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6.5.9

对有起动线圈的电液转换器,应调整起动电流,使之符合设计要求。6.5.10

模拟调速器各种故障,保护装置应可靠动作。6.5.11

以手动、自动方式进行机组开机、停机和紧急停机模拟试验,调速系统的动作应正常。

7

立式水轮发电机安装7.1

机架组合7.1.1

机架组合后,检查组合缝间隙,应符合条规定。

承受轴向荷重的机架,支臂组合缝顶端用0.705mm塞尺检查,局部不接触长度不应超过顶端总长的10%。7.1.2

挡风板、消火水管与定子线圈及转子风扇的距离,只允许比设计尺寸略大,但不应大于设计值的20%。

消火水管喷射孔方向应正确,一般可采用通压缩空气的方式进行检查。7.1.3

分瓣式推力轴承支架组合后,检查轴承安装面的平面度,偏差不应超过0.2mm。合缝面间隙及合缝处安装面的错牙应符合条要求。7.2

轴瓦研刮7.2.1

推力轴瓦应无裂纹,夹渣及密集气孔等缺陷;轴承合金局部脱壳面积总和不超过瓦、面的5%,必要时可用超声波检查。

轴瓦温度计、高压油顶起软管接头及水冷瓦冷却水管接头应试装检查。

镜板工作面应无伤痕和锈蚀,粗糙度和硬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应按图纸检查两平面的平行度和工作面的平面度。7.2.2

推力轴承的研刮应符合以下要求:

a.瓦面每1cm2内应有1~3个接触点。

b.瓦面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不应大于轴瓦面积的2%,但最大不超过16cm2,其总和不应超过轴瓦面积的5%。

c.进油边按设计要求刮削,无规定时,可在10mm范围内刮成深0.5mm的倒圆斜坡。

d.支柱螺栓式推力轴承瓦面的刮低,可在支柱螺栓周围约占总面积1/3~1/2的部位,先刮低约0.01~0.02mm,然后再缩小范围,从另一个方向再刮低约0.01~0.02mm。

无支柱螺栓的轴瓦可不刮低。

e.双层瓦结构的推力轴承,薄瓦与托瓦之间的接触应符合设计要求。轴瓦的研刮应采用盘车刮瓦的方式,接触点与接触面积亦应满足本条a、b的要求。

f.机组盘车后,应抽出推力瓦检查其接触情况,如发现连点现象时,应加以修刮。7.2.3

导轴瓦的研刮,应符合3.6.l条有关要求。7.3

定子装配7.3.1

分辨定于组合后,机座组合缝间隙用0.05mm塞尺检查,在螺栓周围不应通过。

a.组合缝间应符合条要求。

J.磁轭叠装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整其圆度。7.5.3

制动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制动器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持续30min,压力下降不超过3%。弹簧复位结构的制动器,在压力撤除后,活塞应能自动复位。

b.制动器顶面安装高程偏差,不应超过±lmm,与转子制动闸板的间隙偏差,应在设计值的±20%范围内。

c.制动系统的管路,应按设计要求进行严密性耐压试验。7.5.4

定子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定子按水轮机实际中心线找正时,测量上、中、下3个断面,各半径与相应平均半径之差,不应超过设计空气间隙值的±5%。定子按转子找正时,应符合本条C项的要求。

b.按水轮机主轴法兰盘高程及各部件实测尺寸核对定子安装高程,应使定子铁芯平均中心线高于转子磁极中心,其高出值,不应超过定子铁芯有效长度的0.4%,但最大不超过6mm。

c.当转子位于机组中心线时,检查定子与转子间上下端空气间隙,各间隙与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平均间隙值的±10%。7.5.5

转子吊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转子吊装前,调整制动器顶面高程,使发电机转子吊入后,推力头套装时,与镜板保持4~8mm的间隙;推力头在水轮机主轴上的结构,制动器顶面高程的调整,只需要考虑水轮机与发电机间的联轴间隙。

b.转子吊装时,检查测量磁轭的下沉及恢复情况。

c.无轴结构的伞式发电机,在转子落在制动器上之前,应按标记找好方位;吊入后止口应入位,销钉螺栓孔或键槽应对正。

d.发电机定子按转子找正时,发电机转子应按水轮机找正,两法兰盘中心偏差,应小于0.05mm,法兰盘之间不平行值应小于O.O2mm。

发电机定子中心,假设已按水轮机固定局部找正,那么转子吊入后,按空气间隙调整中心。7.5.6

推力头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推力头套入前,镜板的高程和水平,在推力瓦面不涂润滑油的情况下测量,其水平偏差应在0.02mm/m以内;高程应考虑在荷重下机架的挠度值和弹性油箱的压缩值。

b.推力头热套时,加温温度以不超过100℃为宜。

c.卡环受力后,应检查其轴向间隙,用0.03mm塞尺检查,不能通过。间隙过大时,应抽出处理,不得加垫。7.5.7

用盘车方法检查调整机组轴线,并符合以下要求:

a.盘车前,机组转动局部处于中心位置,大轴应垂直。

b.调整靠近推力头的导轴瓦或临时导轴瓦的单侧间隙,一般为O.O3~O.05mm。

C.盘车前,推力瓦面应涂上无杂质猪油〔室温高于25℃时,可用牛羊油〕或二硫化钼润滑剂。

d.推力轴承刚性盘车前,各瓦受力应初调均匀,镜板水平一般符合条a项的要求。轴线调整完毕后,机组各部摆度值,应不超过表23的要求。

e.液压支柱式推力轴承的弹性盘车,应在弹性油箱受力调整合格后进行。上下导轴瓦间隙调整至0.03~0.05mm.盘车时镜板边缘处的轴向摆度应不超过表24的要求。

验,在0.5、0.75及时性倍反向工作压力下各停留10min,均不得渗漏。

d.在工作压力下,调整各瓦节流阀油量,使各瓦与镜板的间隙相互差不大于0.02mm。此时转子顶起高度,应在0.03~0.06mm范围内。7.5.16

导轴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机组轴线及推力瓦受力调整合格。

b.水轮机止漏环间隙及发电机空气间隙合格。c.分块式导轴承的每块导轴瓦在最终安装时,绝缘电阻一般在50MΩ以上。

d.轴瓦安装,应根据主轴中心位置并考虑盘车的摆度方位和大小进行间隙调整,安装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对采用弹性推力轴承的发电机,其中一部导轴承轴瓦间隙的调整可不必考虑摆度值。

e.分块式导轴瓦间隙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02mm。

f.油槽安装应符合条的有关规定。7.5.17

空气冷却器在安装前,应按条要求作耐压试验。

机组内部容易产生冷凝水的管路,应有防止结露的措施。7.5.18发电机测温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测温装置的总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5MΩ。有绝缘要求的轴承,在每个温度计安装后,对瓦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25之7的要求。

b.走子线圈测温装置的端子板,应有放电空气间隙,一般为0.3~0.5mm。

c.轴承油槽封闭前,测温装置应进行检查,各电阻温度计应无开路、短路、接地现象,信号温度计指示应接近当时轴承温度,测温引线应固定牢靠。

d.温度计及测温开关标号,应与瓦号、冷却器号、线圈槽号一致。7.5.19

励磁机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分瓣励磁机定子在工地组合时,铁芯合缝处不应加绝缘纸垫;机座组合缝间隙,一般符合第条要求。

b.检查主磁极和换向极铁芯的内圆,各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不应大于设计空气间隙的±2.5%;各磁极中心距〔弦距〕偏差,不应大于2mm。

c.励磁机定子,在机组及电枢中心找正后再调整定位。

主极和换向磁级的各空气间隙与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平均空气间隙值的±5%。

d.电刷在刷握内滑动应灵活,无卡阻现象;同一组电刷应与相应整流子片对正,刷握距整流子外表应有2~3mm间隙,各组刷握间距差,应小于1.5mm。

电刷与整流子的接触面,不应小于电刷截面的75%;弹簧压力应均匀。

e.整流子各片间的绝缘,应低于整流子外表1~1.5mm。

f.励磁系统线路用螺栓连接的母线接头,应用0.05mm塞尺检查,塞入深度不应超过5mm。

g.不同极性的电枢引线及转子励磁引线,应成对并列穿过励磁机定子。

h.励磁机,集电环有关电气试验,应按条要求进行。

i.机组盘车时,整流子和集电环的摆度,应符合条的有关要求。

j.集电环安装的水平偏差一般不超过2mm。7.5.20

永磁发电机应与机组同心,各空气间隙与平均间隙之差,不应超过平均空气间隙值的±5%。机座装配后,对地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0.3MΩ。

8

卧式水轮发电机安装8.1

轴瓦研刮8.1.1

轴瓦按条要求进行检查。其研刮工作,一般分两次进行,初刮在转子穿入前进行,精刮在转子中心找正后进行。8.1.2

座式轴承轴瓦研刮,应符合以下要求:

a.轴瓦与轴颈的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顶部间隙为轴颈直径的〔0.3~1〕/1000〔较大的数值适用于较小直径〕,两侧间隙各为顶部间隙的一半。两端间隙差,不应超过该间隙的10%。

b.下部轴瓦与轴颈接触角,一般为60℃左右,沿轴瓦长度应全部均匀接触,每平方厘米应有1~3个接触点。

c.采用压力油循环润滑系统的轴承,油沟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合缝处纵向油沟两端的封头长度不应小于15mm。8.1.3

推力瓦研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接触面积应达75%,每平方厘米应有1~3个接触点。

b.无调节螺栓的推力瓦厚度应一致,同一组各块瓦厚度差不应大于O.O2mm。8.2

轴承座安装8.2.1

轴承座的油室应清洁,油路畅通,并应按条的要求作煤油渗漏试验。8.2.2

根据水轮机固定局部的实际中心,初步调整两轴承孔中心,其同轴度偏差,不应大于0.1mm;轴承座的水平偏差,其横向一般不超过0.2mm/m,轴向一般不超过O.1mm/m。8.2.3

有绝缘要求的轴承,安装后对地绝缘电阻,一般不小于

0.3MΩ。绝缘垫板应使用整张的,厚度一般为3mm,四周应凸出轴承座10~15mm,轴承座与根底板间各组合面间隙,应符合条要求。8.3

转子和定子安装8.3.1

转子主轴法兰按水轮机主轴法兰找正,其偏心不应大于0.04mm,倾斜不应大于0.02mm。8.3.2

定子与转子空气间隙应均匀,每个磁极的间隙值应取3~4次〔每次将转子旋转90°〕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各间隙与平均间隙值之差,不应超过平均间隙值的±10%。8.3.3

定子与转子的轴向中心调整,应使定子相对转子向励磁机端偏移1.O~1.5mm。8.3.4

主轴联接后,盘车检查各局部摆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各轴颈处的摆度应小于0.03mm。

b.推力盘的端面跳动量不应大于0.02mm。

c.联轴法兰的摆度应不大于0.1mm。

d.滑环、整流子处的摆度应不大于0.2mm。8.4

轴承各局部间隙调整8.4.1

轴线调整后,盘车检查轴瓦的接触情况,并符合以下要求:

a.主轴与下轴瓦的接触面,应符合条b项的要求,不合格时应讲行修刮。

b.推力瓦与推力盘的接触面,应符合条a项的规定要求,不合格时应进行修刮。

8.4.2

轴颈与下轴瓦的侧面间隙。轴颈与上轴瓦的顶部间隙应符合条a项的要求。轴瓦两端与轴肩的轴向间隙,应按主轴每米热膨胀O.5mm考虑,保持足够间隙,以保证运

行时转子能自由膨胀。8.4.3

推力轴承的轴向间隙〔主轴的窜动量〕,一般为0.3~0.6mm〔较大值适用于较大的轴径〕。8.4.4

轴瓦与轴承外壳的配合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圆柱面配合的,上轴瓦与轴承盖间应无间隙,且应有0.05mm紧量;下轴瓦与轴承座接触严密,承力面应达60%以上。

b.球面配合的,球面与球面座的接触面积为整个球面的75%左右,且分布均匀,轴承盖把紧后,瓦与球面座之间的间隙一般为±0.03mm〔即有紧力或留有间隙〕。8.4.5

密封环与转轴间隙,一般为0.2mm左右;安装时,其分半对口间隙不应大于0.1mm,且无错牙。8.5

风扇安装8.5.1

风扇片和导风装置的间隙应均匀,其偏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的±20%。8.5.2

风扇端面和导风装置的端面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不小于5mm。

9

灯泡式水轮发电机安装9.1

主要部件的组装9.1.1

分瓣定子组合,除机座合缝间隙要求按设计规定外,其余应符合条的要求。9.1.2

定子组合及机座焊接后,分8点测其铁芯圆度,应符合设计规定。9.1.3

机座的焊接,应采取严格的工艺措施,以减少变形,并保证焊缝符合设计要求。9.1.4

现场整体叠片组装的走子,按制造厂要求进行。9.1.5

定子的吊装方式及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按立式水轮发电机定装配有关要求进行接缝处下线工作和枯燥耐压。9.1.6

转子组装时,其组装要求与立式水轮发电机转子装配相同。9.1.7

顶罩组合缝需要焊接的,应采取严格的工艺措施,保证焊缝符合设计要求。9.1.8

顶罩各段组合焊接后,各联接法兰的圆度,分八点测其直径,与设计值的偏差,一般不超过设计直径的±0.1%,但最大不超过5mm。9.1.9

顶罩组合面采用O型密封圈时,沟槽尺寸适宜,密封圈粘接良好,组合间隙应符合条的要求。9.1.10

顶罩某一段兼作循环水的冷却套时,冷却套内应清洁,无杂物,水路畅通,并按条要求进行严密性试验。9.2

发电机正式安装9.2.1

发电机机架及轴承装配应符合~4.2.5条的要求。9.2.2

径向轴承高压油顶起装置的安装、调整可参照条的要求进行。9.2.3

主轴联结后,盘车检查各局部摆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各轴颈处的摆度应小于0.03mm。

b.推力盘的端面跳动量不应大于O.05mm。

c.联轴法兰的摆度应不大于0.10mm。

d.滑环处的摆度应不大于O.2Omm。9.2.4

调整定子与转子的空气间隙,使各间隙与平均间隙之差,不超过平均间隙值的±10%。9.2.5

顶罩与定子组合面密封应良好,由于灯泡体重量引起定子上游侧的下沉值应测量并记录。9.2.6

支撑结构的安装,应根据不同结构型式按制造厂要求进行。9.2.7挡风板与转动部件的径向间隙与轴向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不应大于设计值的20%。9.2.8

总体安装完毕后,灯泡体应按设计要求作严密性试验。

10

管路及附件安装10.1

管子的弯制10.1.1

管子的弯曲半径,热煨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径的3.5倍;冷弯管时,一般不小于管径的4倍;采用弯管机热弯时,一般不小于管径的1.5倍。10.1.2

管子加热时应均匀,热弯温度一般应为1050〔橙黄色〕~

75O℃;加热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10.1.3

弯制有缝管时,其纵缝应置于水平与垂直面之间的45°处。10.1.4

管子弯制后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无裂纹、分层、过烧等缺陷。

b.管子截面的最大与最小外径差,一般不超过管径的8%。

C.弯曲角度应与样板相符。

d.弯管内侧波纹褶绉高度一般不大于管径的3%,波距不小平4倍波纹高度。

e.环形管弯制后,应进行预装,其半径偏差:一般不大于设计值的2%;管子应在同一平面上,偏差不大于40mm。10.2

管路附件的制作10.2.1

管子切口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切口外表平整,局部凹凸一般不大于3mm。

b.管端切口平面与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一般不大于管子外径的2%,且不大于3mm。10.2.2

Ω形伸缩节,一般用一根管子煨成,并保持在同一平面。10.2.3

焊接弯头的曲率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径的1.5倍;90°弯头的分节数,一般不少于4节;焊后弯头轴线角度应与样板相符。10.2.4

焊制三通的支管垂直偏差一般不大于其高度的2%。10.2.5

锥形管制作,其长度一般不小于两管径差的3倍,两端直径及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超过设计直径的±1%,且不超过±2mm。10.2.6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焊接管件,应采用封底焊。10.3

管道焊接10.3.1

管子接头应根据管壁厚度选择适当的坡口型式和尺寸,一般壁厚不大于4mm时,选用1型坡口,对口间隙1~2mm,壁厚大于4mm的,应采用70°角的V型坡口,对口间隙及钝边均为0~2mm。管子对口错牙应不超过壁厚的20%,但最大不超过2mm。10.3.2

焊缝外表应有加强高,其值为1~2mm;遮盖面宽度,Ⅰ型坡口为5~6mm;V型坡口要盖过每边坡口约2mm。10.3.3

焊缝外表应无裂纹、夹渣和气孔等缺陷。咬边深度应小于0.5mm;长度不超过缝长的10%,且小于100mm。10.3.4

焊接的工艺要求及焊缝内部质量应符合GBJ236-8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的规定。10.4

管道的安装10.4.1

管道安装时,焊缝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直管段两环缝间距不小于100mm。

b.对接焊缝距弯管起弯点不得小于100mm,且不小于管外径。

c.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小于50mm;穿过隔墙和楼板的管道,在隔墙和楼板内不得有焊口。

d.在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如必须开孔时,焊缝应经无损探伤检查合格。10.4.2

管子对口时应检查平直度,在距接口中心200mm处测量,允许偏差1mm;全长允许偏差最大不超过10mm。10.4.3

管路的埋设,应符合以下要求:

a.管路的出口位置偏差,一般不大于10mm,管口伸出混凝土面一般不小于300mm,管子距混凝土墙面,一般不小于法兰的安装尺寸,管口应可靠封堵。

b.管路不宜采用螺纹和法兰连接。

测压管路,应尽可能减少拐弯,曲率半径要大,并考虑排空,测压孔应符合设计要求。

排水、排油管路应有同流向一致的坡度。

C.排油管路一般采用埋设套管的方法。

d.管路过混凝土伸缩缝时,其过缝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10.4.4

明管安装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管子安装位置〔坐标及标高〕的偏差,一般室外的不大于15mm,室内的不大于10mm。

b.水平管弯曲和水平偏差,一般不超过0.15%,且最大不超过20mm;立管垂直度偏差,一般不超过0.2%,最大不超过15mm。

c.成排管应在同一平面上,偏差不大于5mm,管间间距偏差应在0~+5mm范围内。

d.自流排水管和排油管的坡度应与液流方向一致,坡度一般在0.2%~0.3%。10.4.5

法兰联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a.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存在;密封垫的材质应与工作介质及压力要求相符。垫片尺寸应与法兰密封面相符,内径允许大2~3mm,外径允许小1.5~2.5mm;垫片厚度,除低压水管橡胶板可达4mm外,其他管路一般为1~2mm,垫片不准超过两层。

b.法兰把合后应平行,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1.5/1000,且不大于2mm,螺栓紧力应均匀。

c.管子与平法兰焊接时,应采取内外焊接,内焊缝不得高出法兰工作面,所有法兰与管子焊接后应垂直,一般偏差不超过1%。

d.压力管路弯头处,不应设置法兰。10.4.6

油系统管路,不宜采用焊接弯头。10.4.7

管螺纹接头的密封材料,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带或密封膏。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密封材料挤入管内。10.4.8

管子、管件及阀门安装前,内部应清理干净。调速系统油管路必须严格清洗干净,用白布检查,不应有污垢。安装时,应保证不落入脏物。安装后如有必要,应按GBJ235-8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金属管道篇〕有关规定进行吹扫和清洗。10.5

管道及附件的试验10.5.1

工地自行加工的承压容器和工作压力在1MPa及以上的管件,应按条要求作强度耐压试验。工地自行加工的无压容器按6.1.1条作渗漏试验。10.5.2

工作压力在1MPa及以上的阀门和1MPa以下的重要部位的阀门,应按条要求作严密性耐压试验。10.5.3

埋设的压力管路,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按条要求作严密性试验。10.5.4

风、水、油系统管路安装后,一般应进行通气、通水或充油试验,试验时逐步升至工作压力,应无渗漏现象。11

蝴蝶阀及球阀安装11.1

蝴蝶阀安装11.1.1

轴承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11.1.2

橡胶水封装入前,通0.05MPa的压缩空气在水中作漏气试验,应无漏气现象。11.1.3

阀壳各组合缝间隙,应符合条的要求。

组合面橡胶盘根的两端,应露出阀壳上、下游法兰的盘根槽底面

1~2mm。11.1.4

阀壳与活门组装后,应符合以下要求。

a.活门在关闭位置与阀壳间的间隙应均匀,偏差不应超过实际平均间隙值的±20%。

b.在活门关闭位置,橡胶水封在未充气状态下,其水封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应超过设计间隙值的±20%。在工作气压下,橡胶水封应无间隙。11.1.5

蝴蝶阀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蝴蝶阀上、下游侧的压力钢管或蜗壳管口。露出混凝土墙面的长度,一般不小于500mm。

b.蝴蝶阀安装时,沿水流方向的中心线,应根据蜗壳及钢管的实际中心确定;横向中心线〔上、下游位置〕与设计中心线的偏差,一般不大于15mm;蝴蝶阀的水平和垂直度,在法兰焊接后测量,其偏差不应大于1mm/m。c.为便干检修时将蝴蝶阀向伸缩节方向移动,根底螺栓和螺孔间应留有足够距离,其值不应小于法兰之间橡胶盘根的直径。d.停机后检查机组各部位,应无异常现象。13.3.7

机组的自动起动,应检查以下各项:

a.记录自发出开机脉冲至额定转速的时间。

b.检查轴承高压油顶起装置的动作和油压应正常。

c.电液转换器、转速继电器和自动化元件的动作情况应正常。13.3.8

录制励磁机空载特性曲线,并测定强励顶值电压。有条件时,测定并计算励磁机电压响应时间〔同一型式只作一台〕。13.3.9

在发电机短路升流情况下,应检查试验以下各项:

a.逐步升流,各电流回路不应开路,各继电保护装置接线及工作情况和电气测量仪表指示应正确。

b.录制发电机短路特性曲线。在额定电流下测量发电机轴电压。

c.在发电机额定电流情况下,跳开灭磁开关,其灭磁情况应正常。有条件时录取发电机灭磁示波图,并求取时间常数。

d.励磁机整流子碳刷的换向情况应正常。

e.进行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复励及调差局部的调整试验。13.3.10

按条的要求,确定发电机是否需要枯燥或停止枯燥。枯燥时,定于绕组温度应符合7.3.14条要求,其热风温度不超过70℃。13.3.11

机组自动停机,应检查以下各项:

a.记录自停机脉冲发出至机组停止转动的时间。

b.当机组转速降至规定转速时,轴承高压油顶起装置应能自动投入。

c.当机组转速降至规定加闸转速时,转速继电器的动作应正确。

d.停机过程中,调速器及各自动化元件的动作应正确。13.3.12

发电机定子在必要时可按条表29之4的要求进行检查性的直流耐压试验。13.3.13

发电机的升压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在额定转速下测量发电机残压。

b.分阶段升压至额定电压、发电机及发电机电压设备带电情况均应正常。

c.二次电压回路的电压、相序及仪表指示应正确。继电保护装置工作应正常。

d.在50%、100%额定电压下,跳开灭磁开关,其灭磁情况应正常。录取发电机在额定电压下的灭磁示波图,并求取时间常数。

e.在额定电压下测量发电机轴电压。观察励磁机换向情况应正常。

f.机组运行摆度、振动值应符合13.3.l条d、e项的规定。13.3.14

在额定转速下,录制励磁机负载特性及发电机空载特性,当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升至额定值时,测量定子最高电压。

对有匝间绝缘的电机,最高电压下持续时间5min。13.3.15

发电机空载情况下励磁调节器的调整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a.具有起励装置的可控硅励磁调节器,起励工作应正常。

b.检查励磁调节器系统的电压调整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

c.测量励磁调节器的开环放大倍数。

d.在等值负载情况下,录制和观察励磁调节器各部特性。对于可控硅励磁,还应在额定转子电流情况下,检查整流桥的均流系数和均压系数,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均流系数一般不小于0.85;均压系数一般不小于0.9。

e.检查励磁调节器投入,上下限调节,手动和自动互相切换〔以额定励磁电压的10%为阶跃量作干扰〕,带励磁调节器开停机等情况下的稳定性和超调量。其摆动次数一般为2~3次。超调量,电机励磁一般不超过20%;可控硅励磁一般不超过10%。调节时间一般不超过5s。

f.改变转速,测定发电机端电压的变化。频率每变化1%时,自动励磁调节系统应保证发电机电压变化符合以下要求:

对半导体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0.25%;

对电磁型,不超过额定电压的2%。

g.可控硅励磁调节器应进行低励磁、过励磁、断线、过电压、均流等保护的调整及模拟动作试验,其动作应正确。

h.对于采用三相全控整流桥的静止励磁装置,还应进行逆变灭磁试验。13.3.16

发电机应作单相接地试验及消弧线圈的补偿试验。13.4

机组并列及负载下的试验13.4.1

机组并列试验应具备以下条件:

a.发电机对变压器高压侧经短路升流试验应正常。

b.发电机对变压器递升加压及系统对变压器冲击合闸试验应正常。

c.用相同的一次电压检查同期回路应正确。

d.与机组投入有关的电气设备的一次和二次回路均已试验合格。13.4.2

以手动和自动准同期方式进行并列试验应正常。13.4.3

根据设计和电力系统要求进行自同期并列试验,记录系统周波、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变化及发电机的冲击电流,并观察励磁系统的工作情况应正常。13.4.4

机组带负荷试验,有功负荷应逐步增加,各仪表指示正确,机组各部位运转应正常。观察在各种工况下尾水管补气装置的工作情况。13.4.5

机组负载下励磁调节器的试验,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在各负载工况下,励磁调节器的调节范围,应满足运行需要。同时,观察调节过程中负荷分配的稳定性。

b.测定并计算发电机电压调差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调差率整定范围分档数不小于10点,调差特性应有较好的线性度。

c.测定并计算发电机电压静差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对半导体型,不应大于0.2%~1.0%;对电磁型,不应大于1.0%~3.0%。

d.可控硅励磁调节器应分别进行各种限制器及保护的试验和整定。13.4.6

机组甩负荷试验,应在额定负荷的25%、50%、75%、1O0%下分别进行,按附录D所示表格形式记录有关参数值。

观察励磁调节器的稳定性和超调量。甩去100%负荷时,发电机电压超调量不大于15%~20%。额定值,调节时间不大于5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