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1页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2页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3页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4页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1.(10分)我会拼写。

本学期,我们看到了老舍笔下无忧无虑的小猫以及jǐngjiè心强的母鸡;跟随叶圣陶先生欣赏了山上盛开的dùjuān花和双龙洞内洞里的shísǔn;跟随巴金先生观看了cànlànduómù的海上日出;了解到nángyíngyèdú的车胤和mǐnjié的小英雄雨来;认识到nàmǐ

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天然sōngzhīqiú形成的琥珀;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在hùnluàn中维持zhìxù的镇定自若。

2.(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模样(mó)召开(zhāo)窥视(kuì)允许(yǔn)

B.叫嚣(xiāo)擦拭(shì)春晖(huī)语塞(sè)

C.屏息(bǐng)包揽(lán)间隔(jiān)派遣(qiǎn)

D.祈求(qǐ)绮(qǐ)丽即便(jí)浏览(liú)

3.(2分)下面书写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慰籍照例一丝不苟B.推测屋檐前府后仰

C.海滨逼近别有风趣D.头颅狂吠点晴之笔

4.(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堂上我们要专心听课,不能左顾右盼。

B.从监控上看,小偷偷了东西扬长而去。

C.突然,狂风大作,我们只能回到屋子里。

D.李旭头脑灵活,做起事来总是墨守成规。

5.(2分)下面句子加点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那么请做自己的伯乐。

B.他的吝啬程度都快赶上葛朗台了,简直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C.你看他那巴结样,真像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D.因为他是个百灵鸟,老板说的话他都附合。

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贯串全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顺序。

B.《乡下人家》全文围绕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来介绍。

C.《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D.《“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只有五十九人得救,哈尔威船长随船沉没。

7.(2分)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A.木板窗关起来后,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B.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结队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C.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唱着好听的歌儿。

D.桃花绽开粉红的笑脸,向我们点头微笑。

8.(2分)下列诗歌题目、诗人和诗句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江畔独步寻花》杜甫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B.《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C.《独坐敬亭山》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9.(2分)以下是某同学写的《游莫高窟》中的句子,按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只见洞窟连绵十几里,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

②汽车在戈壁上一路颠簸。

③登上塔楼的顶层,雄伟壮观的景象让人赞叹。

④一进窟,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震撼了。

⑤走出洞窟,我们来到了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塔。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④①⑤③D.②①④③⑤

10.(10分)我会改写。

(1)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叫起来。(改为拟人句)

(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笛。(缩句)

(3)这次探月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改为反问句)

(4)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表演了精致的节目。(修改病句)

(5)舅舅对我说:“现在太冷了,你夏天来我这里玩。”(改为转述句)

11.(10分)我会积累。

(1)中国诗词四季皆美:“儿童急走追黄蝶,。”是春日孩童活泼之美;“,麦花雪白菜花稀。”是夏日色彩缤纷之美;“,平明送客楚山孤。”是秋日送别情感之美:“已是悬崖百丈冰,。”是冬日梅花品格之美。

(2)“,”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勤奋学习的苦,到变老的时候才知道后悔没有读书。《论语》中的“,”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孟子》中的“而”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12.(4分)森林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展开一场小小新闻发布会,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新闻材料。

近日,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北京世园会园区,10辆色彩艳丽的“生态花车”首次亮相彩排。记者从北京世园局获悉,将为游客献上180场花车巡游表演,以“一车一故事十车一长卷”讲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中国故事

4月17日,中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1号基地”于甘肃金昌市开营。该基地整体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5平方公里,民众可体验沉浸式火星主题的生活乐趣。

你搜集到的新闻是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吧!

(1)我搜集到的新闻:

(2)我对这则新闻的观点是:

13.(8分)课内阅读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指挥——浸没——

反义词:惊慌失措——舍己——

(2)选文中的加点词语“须臾”的意思是,我从中感受到。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船长为了让大家脱险,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的那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十分高大。

B.刚刚逃离险境的人们满怀感激和惋惜的心情,告别英勇的船长,这时候连薄雾也显得“阴惨惨”的。

C.环境描写衬托出哈尔威船长死得很惨,由于惊吓过度,哈尔威船长呆呆地等着死神的降临。

(3)选文中把船长比作一尊,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他在灾难面前。

14.(12分)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最棒的玉米

①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在屋后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②玉米地里,那个最大的、颗粒饱满的玉米高兴地说:“收获那天,老婆婆一定先摘我

③收获那天到了,老婆婆拄着拐杖来摘玉米,她只是看了看那个最好的玉米,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虽然有点失落,但还是自我安慰着。

④第二天,老婆婆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自以为很棒的玉米。“明天

⑤第三天,第四天,老婆婆没有来。这以后的好多好多天,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⑥直到一个漆黑的夜晚,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夜晚,眼看躯体就要腐烂,我真是自作自受啊!”它很绝望,它甚至想自行了断,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凄凉夜晚

⑦不知不觉,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棒玉米的脸上,它抬起头来,一下就看到了站在它面前的老婆婆。

⑧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它她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拿它作种子的话明年的玉米一定比今年长得好呦

⑨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不摘它的原因。

⑩正当它想着的时候,这个获此殊荣的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

相信自己,但有时候也需要耐心和韧性。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最棒的玉米”的情感变化排序,完成思维导图(只填序号)。

①心灰意冷

②并不灰心

③充满自信

④恍然大悟

⑤绝望悲痛

→→→→

(3)初读文题时,你一定有很多疑问,请你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我的问题:

读完全文,你认为这个问题的解析是什么?

我的解析:

(4)假如老婆婆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15.(30分)题目:特别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许多特别的经历,见过许多特别的东西,如:一次特别的旅行、一个特别的想法、一次特别的学习、一支特别的铅笔……请你选择一项写一写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第一行的中间;②请关注“特别”二宇,想一想这一次“经历”或一样“东西”有什么特别之处;③书写端正,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中心突出,不少于400字。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四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1.我会拼写。

本学期,我们看到了老舍笔下无忧无虑的小猫以及jǐngjiè警戒心强的母鸡;跟随叶圣陶先生欣赏了山上盛开的dùjuān杜鹃花和双龙洞内洞里的shísǔn石笋;跟随巴金先生观看了cànlànduómù灿烂夺目的海上日出;了解到nángyíngyèdú囊萤夜读的车胤和mǐnjié敏捷的小英雄雨来;认识到nàmǐ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天然sōngzhīqiú松脂球形成的琥珀;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在hùnluàn混乱中维持zhìxù秩序的镇定自若。

警戒杜鹃石笋灿烂夺目囊萤夜读敏捷纳米松脂球混乱秩序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故解析为:

警戒杜鹃石笋灿烂夺目囊萤夜读敏捷纳米松脂球混乱秩序

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模样(mó)召开(zhāo)窥视(kuì)允许(yǔn)

B.叫嚣(xiāo)擦拭(shì)春晖(huī)语塞(sè)

C.屏息(bǐng)包揽(lán)间隔(jiān)派遣(qiǎn)

D.祈求(qǐ)绮(qǐ)丽即便(jí)浏览(liú)

B

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

A.有误,“模样”的“模”应读“mú”;样子,指法式;标准,指召唤,指周朝国名。

B.正确。

C.有误,“包揽”的“揽”应读“lǎn”,指隔开。读“jiān”时。中间。

D.有误,“祈求”的“祈”应读“qí”。

故选:B。

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下面书写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慰籍照例一丝不苟B.推测屋檐前府后仰

C.海滨逼近别有风趣D.头颅狂吠点晴之笔

C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慰藉:安慰。

B.有误,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因大笑、站立不稳的样子。

C.正确。

D.有误,点睛之笔:指文章和绘画的传神处。

故选:C。

汉字辨析的方法: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堂上我们要专心听课,不能左顾右盼。

B.从监控上看,小偷偷了东西扬长而去。

C.突然,狂风大作,我们只能回到屋子里。

D.李旭头脑灵活,做起事来总是墨守成规。

D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

A.左顾右盼:左看看,右看看。与语境相符。

B.扬长而去:丢下别人不管,大模大样地离去。

C.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

D.墨守成规: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与语境不相符。

故选:D。

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5.下面句子加点字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那么请做自己的伯乐。

B.他的吝啬程度都快赶上葛朗台了,简直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

C.你看他那巴结样,真像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D.因为他是个百灵鸟,老板说的话他都附合。

D

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意思,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选择。

A、B、C正确。

D.有误,“百灵鸟”形容声音像百灵鸟一样悦耳。用在此处不当。

故选:D。

学习中对于词语的积累,不仅要会写、会读,还要理解其意思,并能熟练应用。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贯串全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顺序。

B.《乡下人家》全文围绕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来介绍。

C.《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D.《“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只有五十九人得救,哈尔威船长随船沉没。

D

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A.《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所写的一篇游记,文中贯串全文的线索有两条:一是游览的顺序。说法正确。

B.《乡下人家》课文讲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养花、养鸡,描绘出一个个自然,展现了乡下人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善于用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不论什么时候,都有一道独特。说法正确。

C.《墨梅》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一首题画诗,最后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表述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D.《“诺曼底号”遇难记》课文记叙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在这次猝不及防的海难中,沉着指挥,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文中写了船上六十人得救。说法有误。

故选:D。

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7.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A.木板窗关起来后,屋子里就黑得像地洞似的。

B.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结队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C.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唱着好听的歌儿。

D.桃花绽开粉红的笑脸,向我们点头微笑。

A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答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黑得像地洞似的”运用夸张修辞;

B.“笋探出头来”拟人修辞;

C.“纺织娘唱着好听的歌儿”拟人修辞;

D.“桃花绽开笑脸,微笑”拟人修辞。

故选:A。

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述效果。

8.下列诗歌题目、诗人和诗句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江畔独步寻花》杜甫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B.《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C.《独坐敬亭山》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D.《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B

考查了作家及其作品。作家及其作品属于文学常识的范畴,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A、C、D正确。

B.有误,“日长篱落无人过。

故选:B。

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9.以下是某同学写的《游莫高窟》中的句子,按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只见洞窟连绵十几里,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

②汽车在戈壁上一路颠簸。

③登上塔楼的顶层,雄伟壮观的景象让人赞叹。

④一进窟,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震撼了。

⑤走出洞窟,我们来到了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塔。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④①⑤③D.②①④③⑤

D

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述流畅,完整通顺。

按照句子地点变换关系排列,先写“汽车在戈壁上一路颠簸”,远远望去像神话中的迷宫,我就被一幅幅精美的壁画和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震撼了,我们来到莫高窟的主体建筑。”最后写“登上塔楼的顶层。

故选D。

将几个语句初步排成了片段,这时要将它们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有,及时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10.我会改写。

(1)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叫起来。(改为拟人句)

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奏起音乐来。

(2)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笛。(缩句)

桃花水是竖笛。

(3)这次探月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改为反问句)

这次探月成功,难道不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吗?

(4)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表演了精致的节目。(修改病句)

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5)舅舅对我说:“现在太冷了,你夏天来我这里玩。”(改为转述句)

舅舅对我说,现在太冷了,让我夏天来他这里玩。

(1)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奏起音乐来。

(2)桃花水是竖笛。

(3)这次探月成功,难道不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吗?

(4)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5)舅舅对我说,现在太冷了,让我夏天来他这里玩。

本题为句子专项训练,考查的项目较多,完成时要注意分析原句的特点,然后结合改写要求进行改写。在改写后,要注意将改写后的句子读一遍,看是否合适,通顺。拟人句要注意写出人的神态、行为,缩句注意找到主干进行缩减,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加上反问词,加上问号,有否定词的去掉否定词,没有否定词的加上否定词。修改病句是搭配不当。

(1)考查了改为拟人句。将“促织娘的叫声”赋予人的行为特点。解析为:月明人静的夜里。

(2)考查了缩句。根据“的(名词)前面的要去除,“三月的”“春天的”要去掉。

(3)本题考查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考查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加上问号,没有否定词的加上否定词,难道不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吗?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读句子可知“精致的节目”用词不当。

(5)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方法如下:把冒号改为句号,把引号去掉。即:舅舅对我说,让我夏天来他这里玩。

故解析为:

(1)月明人静的夜里,纺织娘便奏起音乐来。

(2)桃花水是竖笛。

(3)这次探月成功,难道不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座里程碑吗?

(4)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5)舅舅对我说,现在太冷了。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11.我会积累。

(1)中国诗词四季皆美:“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是春日孩童活泼之美;“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是夏日色彩缤纷之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是秋日送别情感之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是冬日梅花品格之美。

(2)“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勤奋学习的苦,到变老的时候才知道后悔没有读书。《论语》中的“不怨天,不尤人”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孟子》中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告诉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1)飞入菜花无处寻梅子金黄杏子肥寒雨连江夜入吴犹有花枝俏;

(2)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不怨天不尤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考查的归纳点有古诗文默写,有名言警句。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依次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2)“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勤奋刻苦地学习。“不怨天。意思是:不抱怨天。“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出自《孟子》、使人振作和勤奋;安逸享乐使人怠惰、事业的衰败,不能贪图享乐。

故解析为:

(1)飞入菜花无处寻梅子金黄杏子肥犹有花枝俏;

(2)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不尤人死于安乐。

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12.森林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展开一场小小新闻发布会,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新闻材料。

近日,在位于北京市延庆区的北京世园会园区,10辆色彩艳丽的“生态花车”首次亮相彩排。记者从北京世园局获悉,将为游客献上180场花车巡游表演,以“一车一故事十车一长卷”讲述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中国故事

4月17日,中国首个根据真实航天逻辑打造的“火星1号基地”于甘肃金昌市开营。该基地整体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5平方公里,民众可体验沉浸式火星主题的生活乐趣。

你搜集到的新闻是什么?请你来说一说吧!

(1)我搜集到的新闻:近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的朋友圈和群里,流传着一张温馨的照片。照片中,身穿绿色手术隔离服的医生举着手机,屏幕上播放着动画片《小猪佩奇》,患儿躺在手术台上,右眼蒙着纱布,左眼看着屏幕。医生为了缓解患儿的情绪,播放她喜欢的动画片。

(2)我对这则新闻的观点是:这画面真是充满着暖暖的爱意,向伟大的医生致敬!

(1)近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的朋友圈和群里,流传着一张温馨的照片。照片中,身穿绿色手术隔离服的医生举着手机,屏幕上播放着动画片《小猪佩奇》,患儿躺在手术台上,右眼蒙着纱布,左眼看着屏幕。医生为了缓解患儿的情绪,播放她喜欢的动画片。

(2)这画面真是充满着暖暖的爱意,向伟大的医生致敬!

考查了口语交际、新闻,完成此类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写出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及对这则新闻的观点即可。

故解析为:

(1)近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的朋友圈和群里。照片中,屏幕上播放着动画片《小猪佩奇》,右眼蒙着纱布。医生为了缓解患儿的情绪。

(2)这画面真是充满着暖暖的爱意,向伟大的医生致敬!

口语交际训练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联系起来,与观察、思维、想象训练联系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述能力。

13.课内阅读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指挥——领导浸没——沉没

反义词:惊慌失措——镇定自若舍己——利己

(2)选文中的加点词语“须臾”的意思是片刻,时间短,我从中感受到船沉下去的很快。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船长为了让大家脱险,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的那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十分高大。

B.刚刚逃离险境的人们满怀感激和惋惜的心情,告别英勇的船长,这时候连薄雾也显得“阴惨惨”的。

C.环境描写衬托出哈尔威船长死得很惨,由于惊吓过度,哈尔威船长呆呆地等着死神的降临。

(3)选文中把船长比作一尊黑色的雕像,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他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

(1)领导沉没;

镇定自若利己;

(2)片刻,时间短船沉下去的很快;

(3)C;

(4)黑色的雕像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

语段选自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了深渊,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1)本题考查了近、反义词,调度;浸没:没入水中。故近义词为:沉没,失去常态;舍己:将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与应用。“须臾”的意思是片刻。说明船瞬间被淹没。

(3)考查了对写作方法的理解,文中关于“阴惨惨的雾气”的描写是环境描写,烘托了哈尔威船长高大的形象,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可知。从“凝视”这个词语中。故C不恰当。

(4)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把“船长”比作“雕像”、临危不惧。

故解析为:

(1)领导沉没;

镇定自若;

(2)片刻,时间短;

(3)C;

(4)黑色的雕像临危不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般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14.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最棒的玉米

①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在屋后种了一大片玉米,眼看着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②玉米地里,那个最大的、颗粒饱满的玉米高兴地说:“收获那天,老婆婆一定先摘我

③收获那天到了,老婆婆拄着拐杖来摘玉米,她只是看了看那个最好的玉米,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虽然有点失落,但还是自我安慰着。

④第二天,老婆婆又唱着快乐的歌儿收走了其他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自以为很棒的玉米。“明天

⑤第三天,第四天,老婆婆没有来。这以后的好多好多天,玉米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⑥直到一个漆黑的夜晚,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我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夜晚,眼看躯体就要腐烂,我真是自作自受啊!”它很绝望,它甚至想自行了断,在这个暴风骤雨的凄凉夜晚

⑦不知不觉,一缕柔和的阳光照在棒玉米的脸上,它抬起头来,一下就看到了站在它面前的老婆婆。

⑧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它她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拿它作种子的话明年的玉米一定比今年长得好呦

⑨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婆婆不摘它的原因。

⑩正当它想着的时候,这个获此殊荣的棒玉米被老婆婆轻轻地摘了下来……

相信自己,但有时候也需要耐心和韧性。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最棒的玉米”的情感变化排序,完成思维导图(只填序号)。

①心灰意冷

②并不灰心

③充满自信

④恍然大悟

⑤绝望悲痛

③→②→①→⑤→④

(3)初读文题时,你一定有很多疑问,请你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我的问题:老婆婆不早摘走这只棒玉米的原因是什么?

读完全文,你认为这个问题的解析是什么?

我的解析:想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多吸收养分,作为明年的种子。

(4)假如老婆婆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会发生什么样的结局?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假如老婆婆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结果可能是“最棒的玉米”成了一个普通的玉米,成了人们的食物,而成不了种子。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发是:人要相信自己,成功需要等待,付出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立竿见影,这时坚持、耐心最为重要,不要半途而废。

(1)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他,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用他当种子,明年我的玉米一定会长得更好!”

(2)③②①⑤④;

(3)老婆婆不早摘走这只棒玉米的原因是什么?想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多吸收养分,作为明年的种子。

(4)假如老婆婆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结果可能是“最棒的玉米”成了一个普通的玉米,成了人们的食物,而成不了种子。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的启发是:人要相信自己,成功需要等待,付出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立竿见影,这时坚持、耐心最为重要,不要半途而废。

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棒玉米的思想变化历程。文章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相信自己,成功需要等待,付出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立竿见影,这时坚持、耐心最为重要,不要半途而废。

(1)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运用。如果提示语在引语前,说的话用引号。表述感叹的语气用感叹号,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明年我的玉米一定会长得更好!”

(2)考查学生对心理变化的揣摩。阅读文章可知,最棒的玉米充满自信。最棒的玉米以为老婆婆明天一定会把它摘走。可是从这以后的好多天。它有点心灰意冷了,棒玉米才突然感悟到对自己的估量太高了,自己是今年最差的玉米,他悲痛,这时,明白老婆婆为什么不摘走它。

(3)考查学生对提出问题并解决的能力。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读完全文,多吸收养分。

(4)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结果可能是“最棒的玉米”成了一个普通的玉米,而成不了种子,成功需要等待,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立竿见影、耐心最为重要。

故解析为:

(1)老婆婆也在用一种柔和的目光瞧着他,自言自语道:“这可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明年我的玉米一定会长得更好!”

(2)③②①⑤④;

(3)老婆婆不早摘走这只棒玉米的原因是什么?想让他多接受阳光和风雨,作为明年的种子。

(4)假如老婆婆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结果可能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