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言征文-心清闻书香_第1页
读书感言征文-心清闻书香_第2页
读书感言征文-心清闻书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读书感言征文:心清闻书香

读书感言征文:心清闻书香

最能致远是书香。据说古有好书者,只要闻一闻纸上文字的香臭之味,即可知文字的好坏高下。这虽然不可全信,但书的确是有香味的:很多爱书如命的古人爱把芸草夹在书中,对其飘散出的缕缕香气称为"书香'。着名的天一阁藏书楼,图书号称"无蛀书',就是由于每本书里都放了芸草。就连古代的校书郎,也有个雅称芸香吏。

中国人的书香情怀,可谓根深蒂固。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那么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刘禹锡分明家徒四壁,就由于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心满足足而做《陋室铭》,自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读书于他们,不是消遣,而是最宝贵的精神享受和人生追求。

记得同学时代,晚上十点寝室准时熄灯。此时,有路灯的楼道间便喧闹起来,或结伴而坐,或面对一隅,随处可见散坐在楼梯各处读书之人。那时的我正痴迷于古文阅读,韩非的冷峻,庄子的放纵,柳宗元的内敛,苏轼的伸展,张岱的清亮字字珠玑,无不让我击节而叹。至今回想起来,那昏黄的灯下,好像真有一抹书香围绕四周,让我氤氲沉醉书中,不能自拔。

上学的日子是清贫的,买不了多少书,就喜爱常去书店"蹭'书看。每每走进书店,翻着一本本精致的书,闻到那一缕假设有假设无的油墨和纸张混合的芳香,总能让我心生感动。随意找个地方坐下没地儿了,站着也无妨轻轻地翻开第一页,嘈杂的人声和诸多的苦恼好像一下子都离我远去了。就在那方寸纸页里,可谒孟子、可访太白;可观十里荷花、可赏三秋桂子;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可踯躅于江南雨巷等到觉得双腿发麻,偶然抬眼一望,早已经是"高楼目尽欲黄昏'。笼着一身书香,揣着满心的充盈和高兴,一边走,一边还回味着刚才书中的精彩之处读书之美好,真为妙不可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工作以后,好像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间或拿起书,却再也无法捕获到那缕芳香。作为一个老师,长时间不读书,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教育者。是什么,让我找不到那份趣味和享受了?或许,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都充斥了太多的功利、欲望,它们和内心深处的抱负隔得太近,堵塞了视听,浑浊了心情,以至于无法辨别书香罢?以前曾倾慕有人家中坐拥书城,书香盈鼻,四顾皆书,其乐何穷!如今唾手可得的教育杂志难得一动,学校图书室近在咫尺也不思探寻。我重新端详自己:这样的我,能去教育我的同学吗?能用一片纯洁的心去守住孩子们的精神净土吗?

于是,我重新捡起心情,学习着静坐书前,从容品读。窗外已经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而我看见,那桥边踟躇走来的黛玉,满目春色中听见杜丽娘在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而一个人断然神伤。我又看见,春风中梁祝身化蝴蝶,崔张终成眷属。我还看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是早春的喜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江南的雨巷;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