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1页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2页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3页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4页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5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3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2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1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真题

2015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

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812《文学理论》A卷

适用专业:文艺学等专业

(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一、比较美国诗人威廉斯的《便条诗》,以及近年来国内诗坛相继

出现的“梨花体”、“乌青体”等诗歌,谈谈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30

分)

二、从人类审美感知的特点,具体阐述文学反映生活,是主观、能

动、审美的反映。(30分)

三、结合个人文学创作体会,谈谈灵感的特点,并尝试比较“灵

感”与“直觉”之间的异同。(30分)

四、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文学理论知识,尝试论述文学典型的

艺术魅力。(30分)

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

了。”因为《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

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

物,都是真的人物。”(《鲁迅全集》第九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第348页)

五、结合下列材料,运用文学理论知识,谈谈你对于文学言语的理

解。(30分)

《我那么害怕人们的言语》

(奥地利)里尔克

我那么害怕人们的言语。

他们把一切说得那么清楚:

这叫做狗,那叫做房屋,

这儿是开端,那儿是结局。

我还恐惧它们的意思,嘲弄连着它们的游戏,

将会是什么,曾经是什么,他们什么都知道;

没有什么高山他们觉得更奇妙;

他们的花园和田庄紧挨着上帝。

躲远点:我要不断警告和反抗。

我真欢喜倾听事物歌唱。

你们一碰它们,它们就僵硬而喑哑。

你们竟把我的万物谋杀。

(一八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柏林—威尔默斯多夫)

绿原译

2014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

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812文学理论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

文学

1.谈谈你对文学性的理解。(30分)

2.分析下面两段话表达了何种文学观念。(30分)

近人章炳麟:“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

式,谓之文学。”

韦勒克:“文学研究不仅与文明史的研究密切相关,而且实在和它

就是一回事。在他们看来,只要研究的内容是印刷或手抄的材料,是大

部分历史主要依据的材料,那么,这种研究就是文学研究”。([美]韦勒

克.沃伦:《文学理论》)

3.下面是作家汪曾祺1987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一次笔会上说的

话,请分析这段话的主旨含义(30分)

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

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

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

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

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

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

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

先是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

……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4.《论小说的社会学》一书中,戈德曼着重分析了社会精神结构

和小说结构之间的同源性关系并以之解释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史。例如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作品的主人公往往是努力奋斗的个人主

义者,而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个人奋斗的价值日益丧失,作品的主

人公也越来越失去其作为个人的热情与个性,因而出现了卡夫卡·式的

作品。该如何评价这种研究模式,谈谈你的看法。(30分)

5.下面是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上发言的一部分,分析这段话

的主旨并进行评论(30分)

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

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

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

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

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

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

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

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

家。

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

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

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

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

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

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

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

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

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

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

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

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

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

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

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

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

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

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

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

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

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

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

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

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

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

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

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

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

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

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

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

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

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

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

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

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

2013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

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812文学理论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

文学

1.这是作家汪曾祺1987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一次笔会上说的话,

请分析这段话的主旨含义。(30分)

中国作家现在很重视语言。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

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语言

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

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

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

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

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小说使读者受到感染,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

先是小说的语言。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

……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1)说明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0分)

(2)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艺术分为“机械的艺术”、“快适的

艺术”和“美的艺术”,结合你自己的阅读体验,举例说明这三类艺术的

特点。(30分)

(3)如何理解作家的“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当代作家史铁生因为

疾病,每天坐在轮椅上,不可能像同时代的作家那样深入生活,为什么

他同样写出了许多震撼人的心灵的作品?(30分)

(4)结合最新出现的数字媒介(如网络、手机等),谈谈文学传播

媒介对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0分)

2012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

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812文学理论(A)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

文学

1.谈谈你对“文学”概念的理解。(30分)

2.谈谈你对“文学永恒主题”的理解。(30分)

3.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30分)

4.谈谈“典型”的发展演变史。(30分)

5.谈谈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区别与联系。(30分)

2011年温州大学人文学院812文学理论考研

真题

科目代码及名称:812文学理论(A)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并谈论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划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