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1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2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3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4页
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考点击破+真题体验+冲A行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堂演练 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比较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性质不同:前者是统一战线组织形式,后者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职能不同:前者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后者是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3)产生方式不同:前者由协商决定,后者由选举产生。2.全面认识建国初期的政治制度(1)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与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议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领导下,各少数民族建立自治机关,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力的自治制度。(4)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民主制度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3.《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新中国的宪法文件;都确认了相同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基础;都提出了工业化目标。(2)不同点:①历史条件不同,前者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后者是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②性质不同,前者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宪法,后者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③经济建设方针不同,前者允许多种成分并存,后者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民主党派参政。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只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3.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区别:香港、澳门问题属于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和英国、葡萄牙之间的问题。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4.“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5.“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例1】(2011·江苏学测)刘少奇同志在一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从1953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制定“这样的宪法”的大会应该是()A.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例2】(2011·江苏学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①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②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例3】(2012·江苏学测)周恩来总理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例4】(2011·江苏学测)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右面两幅图片所示两个特区最主要的区别是()A.文化传承不同B.政治体制不同C.经济模式不同D.生活方式不同【例5】(2012·江苏学测)20世纪90年代,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台湾当局授权它为“处理涉台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为了便于与之联系、商谈,大陆随后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当时这两个组织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A.两岸确立“和平统一”的方针B.两岸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促成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D.两岸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点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1949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向宋庆龄发出邀请电报:“中国革命胜利的形势已使反动派濒临死亡的末日……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是指()A.筹建新中国B.召开人民代表大会C.召开中共七大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2.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最早见于()A.《资政新篇》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民主人士张澜在一次发言中讲道:“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它”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3: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中国内地公映的影片《建国大业》,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筹备为主线,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过程。下列事件不可能出现在影片中的是()A.重庆谈判B.七届二中全会C.北平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5.中国近现代史上先后出现了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部宪法都体现了()A.“人民主权”思想B.“三权分立”理论C.卢梭“社会契约论”D.向社会主义过渡考点7: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6.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三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一系列的差异。因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三个地区实施的内容不完全一样。其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归祖国后都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B.我国要对三地恢复行使主权C.都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都不能单独享有国家主权考点9: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7.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回归祖国A.“中英较量”B.“屈辱中国”C.“跨洋交接”D.“冰释雪融”考点10:了解《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以及海基会和海协会的交流情况8.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填“A”,错误的填“B”。9.1954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0.“一国两制”规定,港澳台地区统一后享有同样的自主权。()11.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我国彻底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12.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全国人大委员会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13.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14.“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诗人邱逢甲的《春愁》材料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材料三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向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胡锦涛“十七大”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诗人所说的“去年今日割台湾”指的是什么事件?台湾人民是如何面对“割台湾”的?(2)导致材料二中台湾和大陆长期分离的历史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一国两制”方针的含义是什么?这一方针在解决什么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例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根据题中时间“从1953年起”可以排除A、B两项。制定宪法的权力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能行使,因此,排除了D项。【例2】A解析:本题考查对少数民族自治制度的理解。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不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排除④。【例3】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原因。材料中周恩来总理的话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在分布上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例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理解。“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行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而经济特区则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例5】B解析:本题考查“九二共识”以及海基会和海协会的交流情况。A、D两个选项不符合事实,C项两岸“三通”的完全实现是在2008年。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第4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