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政学第一章绪论市政的含义和特征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01-市政的含义和特征市政的含义市政的沿革市政的特征第一节市政的含义和特征市政的含义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谁来管理、管理什么、怎样管理三个基本问题,具体涉及到市政主体、市政客体、市政目标、市政体制等。市政主体,是谁来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问题;市政客体或市政对象,是市政主体管什么、管哪些事务的问题;市政目标、市政体制涉及到市政主体怎样作用于市政客体的问题。对市政主体和市政客体范围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市政主体范围的不同理解,出现了不同含义的市政。市政的含义:市政的含义广义的市政认为,市政主体包括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既包括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也包括城市非国家权力政治系统。此外,广义的市政认为,与市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关的各项公共事业和公共事务都是市政对象,市政客体既包括城市各种公共事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还包括城市各类公共事务的管理。因此,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全部政治系统为了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广义的市政:市政的含义中义的市政认为,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机关,具体包括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权关、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我国就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监察委员会、市人民法院和市人民检察院。因此,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机关对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中义的市政:市政的含义狭义的市政认为,市政主体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在我国,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包括市人民政府和市辖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和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不设区的市和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市政客体主要是城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所承担的各项职能。因此,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狭义的市政:市政的含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市政是指城市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显然,这属于广义的市政,其内涵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1.市政主体是城市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2.市政目标是实现城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要运用各种市政管理手段来实现市政目标。4.市政客体是城市各类公共事务。近代市政现代市政传统市政市政的沿革传统市政
从整个城市发展史来看,在中世纪末叶以前没有产生过单纯的城市政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在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加强,独立的城市政府的产生具备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城市自治政府由此出现,它代表着严格意义上的市政的发端。
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的罗马时代,这一时期,市政官的职责比较简单,主要是负责监督市场和街道饮水工作。11世纪,一大批新兴的城市它们逐渐被国王赋予相当的自治权,发展成为城市自治政府。这是西欧封建时代自治城市的萌芽,是西欧大陆“城市自治”的原型,是传统市政的发端。
中世纪的英国,市制还未出现,市的法律地位并未得到完全的确认,市的权力仅限于司法和租税事务的范围内。1215年英国颁布的大宪章,规定了城市的地位,承认其拥有自治权。。近代市政1688年英国革命是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1894年,英国又修订了《地方政府组织法》,规定郡级政区的下级政区建制包括非郡级自治市、市区、乡区(教区)。这样,市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化,近代英国市政也发展到了成型阶段。法国大革命是法国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1884年,法国对市的法律地位作了全面规定,规定市议会为地方自治机关,享有地方自治权,这标志着法国近代市政进入成型阶段。从殖民地时代到19世纪中叶,是美国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20世纪以后,市的法律地位、市政体制都由市宪章规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出现了市委员会制、市经理制、强市长议会制等多种市政体制形式。至此,美国市政发展到了成型时期。现代市政20世纪20-30年代以后,特别是二战以后,市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市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市政管理体制上,由过去的单一、封闭走向多样、开放,城市行政机关在市政体制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市政职能上,由过去的传统的、内向的、消极的、简单的市政职能,转变为现代、内向与外向相结合、消极与积极相结合、复杂的市政职能;在市政过程上,由以往的单轨、慢节奏,转变为多轨、快节奏,市政管理实现了法治化、民主化;在市政机构设置上,由以往的少而杂,转变为当今的多而专,市政管理机构复杂多样;地域范围上,由以往单纯管辖城市市区,发展到管理包括周围广阔的乡村地区,出现了“城乡共治”局面。现代市政中国的市政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1909年1月,清政府制定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第一次创立了城镇的规范,划城镇建制独立于乡村而实行城乡分治,拉开了近代城市建制的序幕:第一次规定了城镇自治之组织,标志着中国近代城市管理组织的诞生。1911年11月,江苏省临时省议会制定了《江苏暂行市乡制》,是中国市制的开端。1921年2月,广州政府颁布了《广州市暂行条例》,广州市成为中国近代行政区域建制意义上的第一个市。1921年7月,北洋政府颁布了《市自治制》,创立了全国性的城市行政区划制度。这一时期是中国市政的初创阶段。公共性系统性动态性历史性双重性综合性市政的特征-02-市政的研究对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节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234市政主体市政客体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市政手段市政规律市政学的研究对象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市政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权,市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国家政权。城市国家政权是整个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两者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政治学所研究的有关国家政权与政权机构、国家制度与国家体制、政治过程与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对市政学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作为政治学分支学科的市政学,既要以政治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城市国家政权与国家的中央政权、地方政权所共有的一般规律,又要研究城市国家政权和城市管理方面的特殊规律,以丰富、拓展和加深政治学相关内容的研究,这是市政学研究对象的重点所在。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市政学与行政学的关系。从学科历史和学科发展来看,市政学与行政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最初的市政学是以城市政府及其有关管理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从学科历史和学科发展来看,市政学与行政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市政学是行政学有关理论在城市管理中的展开和运用,行政学所揭示的科学原理对市政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这两门学科的区别也是明确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市政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综合性上。市政学的研究只能以行政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着重研究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特殊问题,不能把市政学变为行政学的城市缩微版。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市政学与城市科学的关系。城市科学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这些学科分别把城市某种现象、某类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城市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形成既相互关联、又有严格区别的独立的专门学科。市政学也是以城市的某种现象、某类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因而也可归类于城市科学。它们在城市科学的统一旗帜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合作,为着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这个共同目标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市政学同政治学、行政学、城市科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政治学、行政学和城市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市政学诞生于政治学和行政学领域,市政学的发展既得益于政治学、行政学基本理论的指导,又借助于城市科学而得到迅速发展,市政管理的科学化离不开城市科学的发展。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03-市政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市政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研究市政学的意义第三节市政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1234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市政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研究市政学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市政学,是我国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管理科学化之需要,也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市政管理人才之需要。1.学习和研究市政学是我国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2.学习和研究市政学,是我国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3.学习和研究市政学,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第二章城市概述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镇化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城市体系-0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的含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城市发展的阶段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从城市的起源看,城市是“城”与“市”的统一体,其中“城”是指以一种永久性的高墙围起来、扼守交通要道、具有防卫意义的聚落,简言之,“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永久性建筑物。“市”指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就是“城”与“市”的结合体,是筑有防御设施的交易场所。地理学、统计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政治学等,分别从各自学科属性角度对城市下了不同的定义。综合起来看,一般可以把城市定义为: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城市的含义: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是一定范围内社会经济网络的一个质点,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变化发展的一个质点或发展极。其次,城市是绝对多数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地。城市与乡村的显著不同,表现在各种产业人口的分布比例上。产业革命以后农业人口越来越多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于是非农业人口的多少,成为区别城市和乡村的主要标志之一。总体上讲,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占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最后,城市是一个行政区域。城市的含义: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智慧城市是信息时代的城市新形态,是信息技术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它通过将各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的规划、建设、治理和服务之中,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政府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化感知、分析与集成,促进城市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为市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服务,为企业创造更便利的营商环境,为政府赋能高效、精细、精准的城市运营与治理机制。智慧城市的概念:系统性开放性复杂性高度的聚集性社会性经济性
第一节城市与农村相比有以下本质特征: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是一个居民点。首先,聚落是一个作为聚居地的物质实体,它占有一定的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上劳作和休息;作为支撑,这个空间必须有各类建筑物,有各种活动场所和各类生产用地。这些都是聚落空间的组成要素,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其次,聚落是一种社会实体,是一个社区,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场所。聚落的含义: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聚落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是人类在地表集聚的空间组织形式。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由低级走向高级,形成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居民点,构成聚落体系。聚落体系从低级到高级一般有:小自然村、村庄、镇、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城市带。其中,小自然村和村庄为典型的农村型聚落;城市、大都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带为典型的城市型聚落;镇为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交界点,在中国,镇被分为集镇(乡镇、村镇)和建制镇,集镇属农村聚落,建制镇为城市型聚落的最低层次单元。聚落的含义: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1.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2.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3.最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中世纪城市现代城市近代城市早期城市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发展的阶段: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早期城市主要是指史前时期到公元4世纪前(封建社会初期)的城市。早期城市主要分布在利于农业灌溉和便于向周围征集农产品的地区。早期城市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城市规模小,城市数量少,城市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城市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处于从属地位。第二,城市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聚居区,大部分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第三,城市功能单一,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别微弱,而政治功能、军事功能以及宗教色彩突出。早期城市: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中世纪城市主要是指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在中国是指自秦汉以来至20世纪初长达2300年的封建时期,在西方大致从公元476年罗马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1000多年间。中世纪城市有以下一些新特点:第一,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改变了早期城市单一的政治功能和军事功能的状态。第二,城市形成的途径开始多元化,城市数量增多。第三,个别城市的规模日趋扩大,但绝大多数城市的规模仍较小。第四,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未能成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第五,城市的消费性和城乡分离。中世纪城市: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近代城市是指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至20世纪初的城市发展。近代城市有以下一些新特点:第一,大工业城市迅速成长,城市数量猛增,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第二,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三,城市集中了巨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生产力,城市真正成为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发展中心。近代城市: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第四,城市公用设施得到了普遍发展。第五,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第六,“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近代城市: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现代城市有两种含义。就城市发展的阶段而言,现代城市是指从20世纪初开始,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普遍城市化时期的城市,简言之是进入“城市世纪”的城市。就城市本身的功能、作用、设施、运转等而言,现代城市通常是指20世纪50年代后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是具有高经济效率、高管理水平、高质量环境的城市。现代城市:第一节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第一,城市发展呈现多样化。第二,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第三,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第四,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第五,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智慧城巿的发展。现代城市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02-城镇化城镇化的概念和形态城镇化的决定因素城镇化的基本规律管理第二节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第二节城镇化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是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引起城乡关系转型的过程。首先,城镇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次,城镇化涉及的领域和包含的内容是多元的,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最后,城镇化是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因而是城乡关系转型的过程。城镇化的概念和形态: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第二节城镇化我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测度城镇化的指标:第二节城镇化积极型城镇化也可以称为同步型城镇化,是指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同步协调、相互促进,城镇的数量和规模增长适度,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同步上升。消极型城镇化是城镇化的进程与经济发展相脱节,具体表现为过度城镇化和低度城镇化。过度城镇化主要表现在过量的乡村人口盲目向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迁移,造成城镇人口增加与城镇就业机会不足的矛盾,造成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下降之间的不相协调,从而产生了众多“城市病”,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低度城镇化是指由于人为政策的限制,城镇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镇工业生产率提高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积极型城镇化和消极型城镇化:第二节城镇化集中性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是社会经济活动从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空间上的集中状态发展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集中性城镇化实质上是城市的基本性质即密集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的不断提高,是一种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向心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初级阶段的主要形式。扩散性城镇化是城市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外扩散的社会经济过程,是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基本功能向外扩散并将周围的非城市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扩散型城镇化实质是一种从城市中心向外离心扩展或扩散的离心型城镇化,具体有城市郊区化和逆城镇化两种类型。集中性城镇化和扩散性城镇化:第二节城镇化第一,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第二,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第三,第三产业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第四,市场化是城镇化的直接动力。第五,制度安排和变迁对城镇化有推动和阻滞作用。第六,交通是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此外,世界人口剧增也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城镇化的决定因素:第二节城镇化1.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双向互促共进规律。(相互促进关系:经济发展推动和加快城镇化的步伐,城镇化推进经济发展。)2.城镇化阶段性发展规律。(城镇化进程大致分为初期、中期、后期阶段。)3.城镇化发展非均衡性规律。4.大城市超前发展规律。城镇化的基本规律:第二节城镇化中国城镇化是在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推进的,这决定了我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第二节城镇化第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第二,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第三,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第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第五,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第六,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深远意义:第二节城镇化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动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第二节城镇化第一,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注重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增强制度衔接、任务协同和政策配套,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第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各地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考虑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找准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各自发展定位,实施有针对性的任务举措,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把握以下工作原则:第二节城镇化第三,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市群一体化、城市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第四,稳妥有序、守住底线。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确定时序和步骤,划定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保护延续历史文脉,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强公共安全保障,优化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把握以下工作原则: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的空间布局和形态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第二节城镇化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03-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城市结构城市功能城市类型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城市结构是指城市各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由于城市是在一个地域空间内经济、社会、自然在人的作用下结合而成的。因此,城市结构包括以下具体内容:第一,城市的经济结构。第二,城市的社会结构。第三,城市的空间结构。第四,城市的生态结构。第五,城市的设施结构。城市结构的含义及内容: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功能是指某一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城市功能也称城市职能,是由城市的各种结构性因素决定的城市的机能或能力,是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城市功能的含义:03020104共同功能主导功能特殊功能综合功能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城市功能的类型: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条件、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行政区划。城市功能有三个发展规律:第一,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第二,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第三,功能升级增量规律。城市功能优化的基本途径是: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城市功能的优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现有社会经济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调整原有城市功能中的不合理部分,建立合理的城市功能结构和高效的城市功能运行方式,以取得较高的城市社会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功能优化的基本途径是: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城市功能的优化: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城市分类是指根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划分城市的类属,以示城市之间的区别。众所周知,通过分类可以更深入具体地分析各类事物的质的规定性,了解各类事物在各方面的区别,掌握各类事物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因此,分类是认知和研究客观事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样,城市分类也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分类有利于我们分析研究城市的共性与个性,以及城市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掌握各种类型城市的发展规律,正确地分类管理和指导城市的发展。城市类型的含义: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城市分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经济分类的要求与行政分类的现状相结合;城市体系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与城市功能现状相结合;功能、规模、隶属和地域分类相结合。城市分类的原则: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根据城市性质或功能的不同,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综合性城市、工业城市、矿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商业金融城市、风景旅游城市、科学文化城等。根据城市行政地位的不同,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按照城市人口规模的不同,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城市类型:第三节城市的结构、功能和类型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沿海城市、内地城市和边境城市。按照城市结构的不同,城市可分为单中心城市和多中心城市、封闭式城市和敞开式城市、集中式城市和分散式城市。按照城市辐射范围的广度和辐射力的强度,城市可分为国际性城市、全国性城市和地区性城市。此外,按照城市发展历史的长短,城市可分为新兴城市、古老城市;按照城市外观形态的不同,城市可分为团状、带状、环状、放射状、组团状、星座状城市等。城市类型:-04-城市体系城市体系的形成和类型中心城市经济区第四节城市体系第四节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的城市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城市体系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层次性、重叠性等特点。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的三个条件:互补性、中介性、可输性。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原则: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城市体系:金字塔型网络型多核型带状型第四节城市体系城市体系的类型:第四节城市体系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就是中心城市。根据中心城市综合影响力的大小,中心城市一般可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省区中心城市。中心城市一般是在一定地区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运动及其相互关系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中心城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是国内外市场形成和扩大的结果,是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产物。此外,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是中心城市形成的基础。中心城市:第四节城市体系中心城市的作用有: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枢纽,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先导,中心城市是调节市场经济活动的枢纽。中心城市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第一,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第二,城市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第三,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中心城市:第四节城市体系城市与区域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关系是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和焦点,即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基础,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制约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规模。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来看,城市与其所在区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地域空间联结的关系,而且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密切联系能促进城市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前提,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是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的基础。城市与区域的关系:第四节城市体系所谓经济区,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经济布局、经济结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自然形成的网状式的地域经济综合体。经济区一般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城乡间、城际间的分工协作和经济文化交往为基础。经济区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经济中心。第二,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第三,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第四,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经济区:第四节城市体系经济区的特点是:第一,经济区是建立在较为发达的地域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的,是依靠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自发结成彼此依存的关系,是内在经济力量的地区结合。第二,经济区是建立在平等协作、等价交换、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从而组合为比较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成员间共存共兴、俱损俱荣。第三,经济区没有明确的地域界限,经济区之间往往犬牙交织,相互渗透,重叠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且经常变动。第四,经济区在组织形式上以网络的形式存在和维持。经济区:平等竞争互利共赢生态独立突出特色依托中心统一规划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第四节城市体系经济区的运行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三章市政组织与市政体制城市政党组织及其合作城市国家机关市民和城市社会组织市政体制-01-城市政党组织及其合作中国共产党组织民主党派组织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节城市政党组织及其合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党的正确有效领导,中国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各级领导机关,构成了一个由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组成的完整的组织系统。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的党组织属于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组织市委员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市委常委市党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组织市级组织机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中国共产党是城市政权的领导者,要坚持党对城市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共市委的领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决策的领导;思想领导,即意识形态、舆论导向方面的领导;组织领导。市委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政治领导是首要的、是核心;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保证。市委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主要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组织我国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我国目前共有8个民主党派,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密战友,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维护我国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民主党派组织:民主党派组织1.有计划地稳定地发展组织3.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骨干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领导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2.大力吸收德才兼备的青壮年人才进入领导班子,逐步实现新老合作与交替。4.在配备领导班子和吸收新成员时,把好政治关。民主党派组织新时代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方针:积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为城市现代化建设出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巩固爱国统一战线民主党派组织民主党派组织在城市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政党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的党组织同民主党派基于共同的政治目标,就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直接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的党组织同民主党派开展政党协商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共市代表大会、中共市委员会的有关重要文件;有关重要法规的制定、修改建议;城市国家政权机关领导人建议人选;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年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关系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等重要问题;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重大问题;其他需要协商的重要问题。城市政党协商:城市政党协商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市政协,是城市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组成的政治联盟,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市政协是在中共市委领导下和政协全国委员会指导下,实现多党合作的形式,也是城市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市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凡参加政协市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和履行政协章程的义务,也有声明退出的自由。第二,政协市委员会与政协上级委员会是指导和与被指导的关系,但对于政协上级委员会的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决议,政协市委员会必须遵守和履行。第三,政协市委员会的议案,应经全体委员的过半数通过。常务委员会的议案,应经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通过。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原则: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政协市委员会各参加单位在市政协会议上,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对市委员会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有通过会议决议和充分发表各种意见的权利,有参加讨论国家大针方针和市的重大事务的权利,有对城市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的权利等。第五,参加政协市委员会的单位和个人,如果严重违反政协章程和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的决议,由市政协常委会根据情节给予警告处分,或者撤销其参加政协市委员会的资格。受警告处分或撤销参加资格的单位或个人,如果不服,可以请求复议。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原则: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高举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拥护祖国统一和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团结起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市政协工作。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工作的原则: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02-城市国家机关城市权力机关城市行政机关城市监察机关第二节城市国家机关城市司法机关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城市的行政区域内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市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城市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接受其监督。市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行使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地方立法权。市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集体行使上述职权。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召集。市人民代表大会议进行选举和通过决议,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城市权力机关:城市权力机关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和其他需要设立的专门委员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需要,可以设法制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城市权力机关市人大常委会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城市国家权力的机关,对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大常委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大会常委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代表中选举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市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市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市人大常委会辞去常委会的职务。直辖市、市、市辖区人大常委会每届任期为五年。城市权力机关:城市权力机关第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第二,领导或者主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召集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第三,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城乡建设、民政、社会保障、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和项目等。第四,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和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本级决算,监督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审查监督政府债务等。市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城市权力机关第五,在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决定副市长的个别任免;在市长、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市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的时候,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从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副职领导人员中决定代理的人选;决定代理检察长,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和人大常委会备案;根据市长的提名,决定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科长的任免,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等。第六,制定地方性法规。市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城市权力机关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作为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市人民政府对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市长、副市长、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局长、科长等组成。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由本级人大主席团或者代表联合提名后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直辖市、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五年。城市行政机关:城市行政机关市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第一,执行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第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第三,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城市行政机关:城市行政机关第四,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和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等事业和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财政、民政、社会保障、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人口与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第五,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报国务院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第六,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城市行政机关:城市行政机关第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保障少数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帮助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第八,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第九,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城市行政机关:城市行政机关专业管理部门社会管理部门内务管理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城市行政机关市政府的工作部门: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是指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城市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行政事务的职能机构,称为局、委员会、科、办公厅(室)等。由于不同行政层次的城市人民政府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权限的不同,因而所设的工作部门有差别。即使是同一行政层次的城市政府,由于各城市具有特殊情况,因而工作部门的设置也不完全一致。但是,城市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构,有许多相同的工作内容,因而有许多性质相同的工作部门。市政府的领导体制:城市行政机关市监察委员会是城市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直辖市、市、市辖区设立监察委员会。直辖市、市、市辖区监察委员会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直辖市、市、市辖区监察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任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副主任、委员由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直辖市、市、市辖区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直辖市、市、市辖区监察委员会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城市监察机关的性质、地位和组成:城市监察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市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市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市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市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市监察委员会的职权:城市监察机关市监察工作要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权责对等,严格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市监察工作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市监察工作的原则:城市监察机关市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中国共产党城市机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市人民政府、市监察委员会、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城市监察机关:城市监察机关1.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法院是城市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市人民法院的任务是: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决民事、行政纠纷,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城市司法机关:城市司法机关市人民法院根据城市的行政地位设置。直辖市设市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设区的市设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设立基层人民法院。市人民法院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可以设必要的专业审判庭;法官员额较少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设综合审判庭或者不设审判庭;可以设综合业务机构,法官员额较少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可以不设综合业务机构;可以设必要的审判辅助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市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由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审判员等人员组成。市人民法院的设置:城市司法机关市人民法院是城市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所谓审判权,是指依法审理和判决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经济案件、行政案件等。市人民法院从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产生,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上级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受理上诉、抗诉、申诉等渠道监督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对于市人民法院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和裁定进行提审或指令市人民法院再审,纠正错误判决和裁定。市人民法院的职权:城市司法机关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独立审判原则。第二,平等审判原则。第三,公正审判原则。第四,司法公开原则。第五,权责统一原则。第六,监督原则。第七,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第八,允许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城市司法机关2.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院是城市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独立行使检察权。市人民检察院根据城市行政地位的不同分别设置。直辖市设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分院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设区的市设市人民检察院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不设区的市设市人民检察院。城市司法机关2.市人民检察院市人民检察院行使下列职权:第一,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第二,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第三,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免予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第四,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第五,对于刑事案件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城市司法机关市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活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检察独立原则。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第三,司法公正原则。第四,司法公开原则。第五,权责统一原则。第六,监督原则。第七,双重领导原则。第八,互相配合原则。城市司法机关1.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城市的行政区域内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市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城市国家机关中处于首要地位,城市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都由它产生,并对它负责,接受其监督。2.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作为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市人民政府对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城市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城市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3.市监察委员会是城市的监察机关,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市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市监察机关在工作中需要协助的,有关机关和单位应当根据市监察机关的要求依法予以协助。4.市人民法院是城市的审判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市人民法院从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产生,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城市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城市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5.市人民检察院是城市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独立行使检察权。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和报告工作,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市人民检察院作为一级地方法律监督机关,必须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城市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城市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03-市民和城市社会组织市民和市民参政市人民团体城市公益性组织第三节市民和城市社会组织城市自治组织市民,又称城市居民,通常指常住在城市、具有城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市民不是指所有居住在城市的人,而是指具有市民权的人,也就是说所谓的市民必须是具有身份自由、享有充分权利的城市共同体的正式成员。从历史的角度看,市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凡是有权参与市政活动的城市居民就是市民。第二,无论社会职业、政治派别和经济状况如何,市民之间的关系是平等自由的,任何市民都有自由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第三,市民作为一个整体,所代表的是一种独自的精神和素质,或者说是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市民:市民和市民参政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市民群体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城市政治生活,影响市政体系的结构和运行的行为。市民参政是市民实现其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对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民参政有利于实现城市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有利于把市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有利于建设廉洁和服务型城市政府。市民参政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保障,市民参政的主要条件有:透明的市政过程、市民素质及市民参政素质的提高、有法律保障的多元化参政渠道、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较低的参政成本。市民参政的概念及其意义:市民和市民参政透明的市政过程有法律保障的多元化参政渠道市民素质及市民参政素质的提高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较低的参政成本市民和市民参政我国市民参政的条件有: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协商政治表达市民和市民参政我国市民参政的主要渠道有:03020104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市工商联市人民团体市人民团体主要包括:市总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代表会员和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城市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市总工会的性质及组成:市民团体市总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市总工会在维护全市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市总工会的职责:市民团体市妇联是城市各族各界妇女为争取进一步解放与发展而联合起来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城市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市妇联的领导机构是城市妇女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执行委员会。直辖市,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妇女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同级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召集。市妇联执行委员会由同级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妇联常务委员会是市妇联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的领导机构。市妇联的性质及组成:市民团体第一,团结、动员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代表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制定,第三,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倾听妇女意见,反映妇女诉求,向城市各级国家机关提出有关建议,要求并协助有关部门或单位查处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行为,为受侵害的妇女儿童提供帮助。市妇联的任务:市民团体第四,教育和引导广大妇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第五,关心妇女工作生活,拓宽服务渠道,建设服务阵地,发展公益事业,壮大巾帼志愿者队伍,加强妇女之家建设。第六,巩固和扩大各族各界妇女的大团结,加强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妇女、妇女组织的联谊,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市妇联的任务:市民团体市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市委员会,团市委是在中共市委和上级团委领导下负责全市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机关。团市委根据工作需要,设立适当的工作部门,一般有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文体部、青工部、大学中专部、中学部等。市共青团的性质及组成:市民团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市共青团的基本任务:市民团体市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面向工商界、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市工商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会员大会),市工商联代表大会(会员大会)由执行委员会召集,大会期间由选举产生的主席团主持会议。市工商联的执行委员会,在代表大会(会员大会)闭会期间,是市工商联的最高领导机构。市工商联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组成,每届任期与执行委员会相同,在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行使执行委员会职权。市工商联的性质及组成:市民团体改进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参与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协助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协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反映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利益诉求,维护其合法权益。参与经济纠纷的调解、仲裁;依法加强会产的管理和保护。市工商联的职能和任务:市民团体市志愿者协会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城市公益性组织城市公益性组织包括:市红十字会是全国红十字总会的地方分会,是在城市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市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协助政府开展人道领域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认红十字会章程并缴纳会费的,可以自愿参加红十字会。市人民政府对市红十字会给予支持和资助,保障红十字会依法履行职责,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市红十字会协助市人民政府开展与其职责有关的活动。市红十字会可依法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城市红十字会的性质:城市公益组织第一,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第二,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开展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第三,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第四,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第五,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第六,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市人民政府委托事宜。第七,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城市红十字会的具体职能:城市公益组织市慈善总会的宗旨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市慈善总会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以社会救助为中心”的工作方针,主要业务范围是:筹募善款;赈灾救助;扶贫济困;慈善救助;公益援助;交流与合作;举办符合市慈善总会宗旨的非营利机构,并开展其相关的业务活动,筹措慈善资金;开展慈善宣传和业务培训,普及慈善意识,进行慈善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等。市慈善总会的宗旨和方针:城市公益组织筹募善款;赈灾救助;扶贫济困;慈善救助;公益援助;交流与合作;举办符合市慈善总会宗旨的非营利机构,并开展其相关的业务活动,筹措慈善资金;开展慈善宣传和业务培训,普及慈善意识,进行慈善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对市慈善总会单位会员的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促进城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总结慈善工作经验,推广典型,表彰先进慈善工作集体和个人;反映城市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城市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提供咨询性意见。市慈善总会的业务范围:城市公益组织市志愿者协会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组成的全市性社会团体,是经市民政局批准登记,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依法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市志愿者协会是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载体,是形成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社会风尚的重要力量。市志愿者协会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可以申请成为市志愿者协会的团体会员。市志愿者协会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市志愿者协会的性质:城市公益组织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和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负责志愿者招募、培训、考核、表彰等管理工作,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接受、使用和管理志愿服务的资金、物资;制定志愿服务计划,指导单位和个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的经验总结和推广,开展志愿服务的宣传活动;开展与海内外志愿者组织和团体的交流;履行志愿者协会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市志愿者协会的主要职责:城市公益组织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城市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开展工作。城市居民委员会的任务是: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等。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任务:城市自治组织-04-市政体制市政体制的内涵和作用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中国的市政体制第四节市政体制狭义的市政体制是对城市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权力划分、职能配置、运行机制等的系统化制度安排;中义的市政体制是对城市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权力划分、职能配置、运行机制等的系统化制度安排;广义的市政体制是对各种市政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化安排,涉及市政组织的结构、机构设置、权责配置、运行机制等问题。这里采用广义的市政体制。市政体制的内涵和作用:市政体制的内涵和作用市政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城市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第二,城市代议机构、行政机构、监察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第三,市级政党组织、国家机构与其上下级政党组织、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市政体制的内涵和作用市政体制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市政体制有利于巩固国家政权。城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国家政权的巩固取决于城市政权的巩固。第二,市政体制有利于确保市政管理活动的顺利和有效开展。由于市政体制的性质是由城市政权的统治和管理职能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城市政权统治和管理职能,就有什么样的市政体制,因此,市政管理活动必须适应城市政权行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需要。第三,市政体制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合理、权责明晰的市政体制,能够理顺各种关系,有效缓和各种社会矛盾,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市政体制的内涵和作用第一,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实行城市自治。第二,市政体制的形式灵活,类型多样。第三,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由选举产生,代表所在政党的利益执政。第四,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市县分离。第五,众多利益集团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政治。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具有以下特点: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1.市议会制,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的市政体制,即市议会就是市政府。2.议会市长制,是城市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但市议会在与市长的关系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市政体制,美国称其为弱市长制。3.市长议会制,它的议决机构和行政机构分设,分别行使议决权和行政权,但市长和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的地位。4.市委员会制,是指市委员会兼行市的议决权和行政权的市政体制。5.市经理制,是指市议会聘任一位市经理,把行政权授予市经理行使,市经理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专业化管理。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所谓大都市区,是指中心城市与周边市镇具有内部关联、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连带景观的巨型地域综合体,其主要特征是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由周围市镇环绕的网状结构。西方大都市区的市政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少数大都市设立市辖区。第二,市政府与市镇缔结联盟。第三,市政府与周边市镇政府的合作。大都市市政体制: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异:在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城市的政治地位具有很大差异。在联邦制的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法定分权,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州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早在1835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了《市自治团体法》,以法律形式赋予城市自治权。法国的中央集权色彩浓厚,市镇须接受中央和上级政府的行政控制,自治权相对较小。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异同点: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同:一般来说,西方国家的城市自治具有以下特点:通过立法形式赋予城市自治机关自治权;市自治机关由市民直接选举产生;市政府负有自主治理和执行全国性法律的双重职责;市政府有权通过法律手段抵制联邦(中央)政府的越权干预等。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具体形式灵活,类型多种多样。西方国家允许利益集团向市议会和市政府开展游说活动,因此在市政体制中存在着大量的利益集团,它们为了维护和谋取自己的特殊利益,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政党和城市国家机构。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异同点: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中国的市政体制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第一,城市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第二,市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第三,市人大选举产生城市的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和检察院,它们对市人大负责,向市人大报告工作,接受市人大的监督。第四,市辖区、县的中共区委、县委、国家机构受中共市委、市级国家机构的领导。第五,市民和社会团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城市政党组织、国家机构进行利益表达。中国的市政体制:中国的市政体制异:西方国家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地位,实行城市自治。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具体形式灵活,类型多种多样。市长反而拥有若干监督市议会的权力西方国家的市长、市议员一般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在西方国家,除了极少数大城市辖区外,绝大多数城市都不辖区和县。众多利益集团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城市政治。中国的市政体制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城市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市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中西市政体制异同点:中国的市政体制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中国的市政体制是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城市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市人大选举产生城市的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和检察院,它们对市人大负责,向市人大报告工作,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市辖区、县的中共区委、县委、国家机构受中共市委、市级国家机构的领导。中共市委领导中共市辖区委、县委的工作,中共市辖区委、县委统一领导市辖区、县国家机构的工作。第五,市民和社会团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城市政党组织、国家机构进行利益表达。中国市政体制和国家政体的关系:中国的市政体制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具有同一性建制市具有双重性质,实行城乡合治城市的行政地位具有不同的等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市政体制中国的市政体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第二,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权力,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推动城市国家机构、政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第三,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水平,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提高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水平。十八大以来中国市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国的市政体制第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支持和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第五,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队长工作计划模板5篇
- 废旧轮胎低温真空裂解无害化及资源化节能与环保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产5万吨弹簧扁钢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销售经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7篇
- 取水趸船建造合同范本
- 软件服务合同培训条款
- 散养牛场请人看管双方协议范文
- 高中数学教师学年度总结5篇
- 商务合同条款案例
- 大三学生学习计划范文(9篇)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三基选择题(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21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DBJ53/T-39-2020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PPT模板
- 实验五 PCR扩增课件
- 马拉松运动医疗支援培训课件
- 中医药宣传手册
- 不良资产处置尽职指引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23张PPT)
-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使用台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