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突发事件_第1页
城市燃气突发事件_第2页
城市燃气突发事件_第3页
城市燃气突发事件_第4页
城市燃气突发事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预案编号:ZJJZXYA/(QSHZ)A/1预案编号:ZJJZXYA/(QSHZ)A/1预案版本号:(2023版)城市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政府湖北省宜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目录32321总则 3183141.1编制目的 3148751.2适用范围 3150851.3编制依据 4101341.4工作原则 5271891.4.1统筹安排,协调配合 5181061.4.2预防为主,长效管理 5188021.4.3依法规范,减少危害 6102721.5燃气事故分类

621761.6相关预案衔接关系 88021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9274992.1救援组织体系 9276722.2办事机构 10141332.3咨询专家组 11150073响应启动 12239523.1预警和预防机制 1268793.1.1信息监测 12101113.1.2预防预警行动 12202623.1.3预警程序 12240714应急处置 1452684.1信息报告 14105764.1.1报告责任主体 14235934.1.2报告形式 14250624.1.3报告时限和程序 14249694.1.4报告内容 15115204.2分级响应 15134814.2.1Ⅳ级响应 15173954.2.2Ⅲ级响应 15138154.2.3Ⅱ级、Ⅰ级响应 1621034.3信息发布 16165784.4安全防护 17206544.4.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17240484.4.2群众的安全防护 175244.5应急终止 17269405善后处置 17213936保障措施 1896226.1通信与信息保障 18272466.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9249266.2.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 1924546.2.2应急队伍保障 1944916.2.3交通运输保障 19165796.2.4医疗卫生保障 19171546.2.5治安保障 1974186.2.6司法保障 19316566.2.7物资保障 20117286.2.8经费保障 20125276.2.9社会动员保障 2036486.2.10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20266106.3技术储备保障 20217217宣传培训演练 21295387.1宣传教育 21118987.2培训演练 2196738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 21163939附则 2217134液化石油气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283780天然气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314451煤气(人工)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34PAGE23城市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全面提升宜城市应对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燃气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城市安全运行,特编制本预案。1.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宜城市突发天燃气、液化石油气、LNG等燃气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1.2.1地震、洪灾、滑坡、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导致气源输送受阻、管道燃气上游、中游、下游各站址、CNG汽车加气站、LNG储灌站毁损影响大面积区域供气;1.2.2气源、输配、应用设施设备以及辅助设施等倒塌、严重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1.2.3主要供气和输配气系统管网发生干管断裂或发生严重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1.2.4燃气运输车辆发生车祸导致燃气严重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1.2.5调度、自控、营业等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1.2.6战争、破坏、恐怖活动等突发事件导致燃气停止供应或发生上述事件情况。1.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21〕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2007〕第69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8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373]号2009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国务院令〔2019〕第708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3]第591号)《湖北省燃气管理条例》2007年7月28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20)《宜城市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2022版)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预案,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预案。1.4工作原则城市突发燃气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明确各相关部门、燃气企业等职责,根据城市燃气事故影响人口、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的情况报告、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并落实燃气行业突发事件应急责任机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1.4.1统筹安排,协调配合城市突发燃气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坚持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原则。以燃气企业为主体,积极利用先进的监视、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等技术及装备,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指挥水平,各部门在认真履行本部门职责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信息共享、形成合力。1.4.2预防为主,长效管理突发燃气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坚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原则。以保障我市燃气安全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强化政府监管与企业规范经营相结合的长效管理原则,确保市供气设施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1.4.3依法规范,减少危害突发燃气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置,坚持整合资源,协同应对原则。建立和完善市突发燃气事故、事件应急体系,整合市现有应急资源,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有机整合,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1.5燃气事故分类

1.本预案所称的燃气事故,指燃气(含天然气、人工煤气和液化石油气)在生产、输配、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等环节中发生的事故,包括燃气工程安全运行和管理事故以及因其他突发事件衍生的燃气事故。2.参照住建部制定的《城市供气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按照燃气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本市突发燃气事故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1)Ⅰ级(特别重大)燃气事故。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Ⅰ级(特别重大)燃气事故:①死亡30人以上(含本数,下同)或严重中毒60人以上,或由于管线损坏造成中心城区交通中断48小时以上;②燃气管线、附属设施等事故原因的损坏,造成家庭用户10万户以上;③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2)Ⅱ级(重大)燃气事故。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重大)燃气事故:①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造成30人以上、60人以下燃气中毒;或由于管线损坏造成本市中心城区交通中断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②燃气管线、附属设施等事故原因的损坏,造成家庭用户3万户以上10万户以下;③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3)Ⅲ级(较大)燃气事故。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较大)燃气事故:①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燃气中毒;或由于管线损坏造成本市中心城区交通中断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下;②燃气管线、附属设施等事故原因的损坏,造成家庭用户2千户以上、3万户以下;③直接经济损失在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4)Ⅳ级(一般)燃气事故。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Ⅳ级(一般)燃气事故:①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10人以下燃气中毒;或由于管线损坏造成本市中心城区交通中断2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②燃气管线、附属设施等事故原因的损坏,造成家庭燃气用户2千户以下;③直接经济损失在200万元以下。1.6相关预案衔接关系(1)本预案是宜城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支持性文件,遵循总体应急预案规定原则编制,落实执行总体应急预案相关要求。(2)本预案与湖北省、襄阳市有关《城市燃气突发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和配合。(3)与下级预案的关系本预案是指导宜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所属单位、乡镇办事处在处置燃气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指导性文件,城市燃气突发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应与本预案保持衔接和配合,协调、指导城市燃气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4)本预案与宜城市石油天然气长输管线事故应急预案为平行预案,预案相关现场处置、后勤保障措施互补与配合。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救援组织体系宜城市人民政府设立宜城市突发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燃气应急指挥部),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住建局局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司法局、市卫健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消防大队、街道办事处、乡镇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当发生城市燃气事故时,指挥部成员必须按照指挥部指令迅速到达指定岗位,指挥部成员未在本市或有特殊情况不能到岗的,由所在部门按职务排序递补。宜城市城市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成员名单与联系方式序号单位名称姓名电话备注1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朱晓林151710001232市住建局局长刘海涛137975837773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志伟137072776304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学军139722948835市公安局局长张雪峰137977111116市司法局局长张晓东135072772307市卫健局局长龙彩葆153915887898市交通局局长刘斌138716501129市生态环境局宜城分局张赟1587229599910市消防大队党委书记李传继1379769000711鄢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廖祥成1361720895812龙头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彭晓挥长: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指挥长: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副指挥长:市住建局局长、市应急管理局局长成员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卫健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消防大队、街道办事处、乡镇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必要时相关部门、单位宜城市城市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图2.2办事机构2.2.1市燃气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燃气应急办),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住建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市住建局分管副局长、市应急管理局分管副局长组成。(办公室应急电话2.2.2其主要职责:a.负责与市政府应急机构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了解燃气事故、事件最新信息,并及时向市燃气应急指挥部汇报;b.组织编制、实施城市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计划;c.指导事发地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抢险队伍开展城市供气设施的应急检修、抢险、修复和恢复重建等工作;d.根据市燃气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相关的技术、通讯、交通、物资等保障工作。2.3咨询专家组市燃气应急指挥部下设专家组,专家组由城市供气设施的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维护、检修及消防、特种设备、宜城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组的主要职责:a.参加指挥部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b.应急响应时,按照市燃气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研究分析事故信息和有关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或建议;c.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d.受市燃气应急指挥部的指派,对燃气企业的供气设施发生的事故实施技术支持。专家组成员名单与联系方式序号单位名称姓名电话备注1城市燃气供气设施的设计李春江138862829492城市燃气项目施工单位游涵180622528623城市燃气项目施工监理谢海红182712009974城市燃气运营单位毛前进189720738585城市燃气维护、检修单位刘威138862710816消防单位1197特种设备管理单位郭辉138716721628宜城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杨学军135086626673响应启动3.1预警和预防机制3.1.1信息监测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对全市城市突发燃气事故信息进行接收、监控、存储、常规分析处理、事故信息跟踪,并负责对发生在市外,但对我市城市供气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信息进行收集与传报。3.1.2预防预警行动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应强化城市供气的安全管理,定期进行燃气供应、使用专项安全检查,及早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效果。建立通畅的信息流通渠道,及时收集可能导致城市供气系统事故发生的因素,及时向相关单位、部门通报并督促整改完善。3.1.3预警程序经各种渠道接到城市燃气事故报警后,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对事故的真实性、发生时间、地点、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将相关情况报告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市燃气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情发展态势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启动燃气事故应急救援相应应急预案,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相关人员在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按职责分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听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并做到:(1)及时抢救生命。凡事故现场发生人员伤亡,救援保障组应首先组织力量全力抢救伤员,送入就近医院抢救。(2)做好警戒与疏散工作。事故现场需紧急疏散人员或物资时,应在最短时间内划定警戒范围,组织引导人员、车辆和设备的疏散。如发生燃气泄漏,现场应禁止所有火种,关闭通讯工具,人员应向逆风方向疏散。(3)制止事故发展或及时消除隐患。如事故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要积极组织人员、设备或物资,尽快制止事故发展并及时消除隐患;如发生燃气大面积泄漏或爆炸,应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再次发生人员伤亡。(4)做好现场保护。事故处置结束,应保护好现场,为事故调查、分析提供直接证据,待事故调查组有明确指令后,再决定清除事故现场。如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员签字,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必要时应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进行录像或拍照。(5)联系外界求援。因处理事故超出宜城市应急处置能力范围时,由市燃气应急指挥部或应急办公室统一协调、调度、落实外部救援力量。4应急处置4.1信息报告市燃气应急指挥办对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和早期发现的隐患进行核实、分析、评估,必要时组织专家、相关部门进行会商后认为引发城市燃气事故可能性很大的,应在1小时内(特殊情况0.5小时)向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管理局报告。4.1.1报告责任主体a.责任报告人包括:供气单位相关人员。b.责任报告单位包括:供气单位和管理部门。c.居民有义务在发现燃气事故、事件时,应第一时间向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供气单位或相关部门报告报告。4.1.2报告形式各级燃气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级报告燃气事故、事件险情;其他责任报告单位和个人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向当地燃气主管部门报告。(见附录3、附录4)4.1.3报告时限和程序供气系统事故发生后,现场人(目击者、单位和个人)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燃气企业应急组织机构电话报告。燃气企业应急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指令相关部门派员前往现场初步研判,确认是否属于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一经确认,燃气企业应急组织机构须立即向市应急管理局、市燃气重大事故应急组织机构报告,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特别重大事故直接上报市燃气应急指挥部。燃气企业应急机构电话:0710-425455896517(值班)4.1.4报告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性质、事故是否造成人员伤亡、已采取的控制措施、事故报告的单位和个人、联系方式等,并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及时续报。4.2分级响应4.2.1Ⅳ级响应(1)一般城市燃气事故发生后,由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城市燃气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调查、确认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城市燃气事故情况,提出启动城市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建议,执行、实施上级相关部门决定、决议。4.2.2Ⅲ级响应(1)较大城市燃气事故发生后,由市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城市燃气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和指挥城市燃气事故应急处置工作。(2)市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立即了解城市燃气事故情况和所造成的灾害程度,及时报告宜城市人民政府和上级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抄送市相关部门(单位),并立即开展城市燃气事故先期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3)市住建局立即进行调查确认和分析评估,并根据评估确认结果,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城市燃气事故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毗邻或者可能受影响的城市周边相关部门(单位)通报有关情况;指导、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落实各项应急措施。4.2.3Ⅱ级、Ⅰ级响应重大、特别重大城市燃气事故发生后,由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城市燃气事故应急预案,配合省、襄阳市燃气主管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市人民政府按照省、襄阳市燃气主管部门建议与要求,做好燃气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工作。4.3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工作依照相关法规规定,由各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会同新闻管理部门组织,及时利用短信、应急广播等发布有关信息,做好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要做到及时、主动,准确、规范、有序,注重社会效果。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在未经过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情况下,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发布虚假相关信息。4.4安全防护4.4.1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在处置种类燃气事故时,应急救援人员可能受到燃气事故危害,在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应急救援任务之前,必须给应急处置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应急装备和防护装备,明确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程序,以确保应急人员在现场处置过程中的安全。4.4.2群众的安全防护根据燃气易燃、易爆、有毒等特点,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应督促各相关单位制定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方案。事故应急处置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制定群众医疗救助、生活救助、疏散撤离方式、程序,组织、指挥以及疏通撤离的范围、路线、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计划并组织实施。4.5应急终止燃气事故危险因素消除,现场处置、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市燃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确认无次生、衍生、耦合灾害发生时,提出应急响应结束的建议并报告市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批准,由市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应急响应终止命令。5善后处置5.1.整理和审查所有的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5.2.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情况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5.3.应急终止后,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及时做出书面报告。5.4.形成燃气事故调查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应严格遵守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的各项规定。5.5.统计上报在应急救援行动中物资与人员劳务的征用补偿;统计上报应急救援行动中应急资金的使用情况及应急物资的损耗情况,应急资金及应急物资的损耗,市财政应及时从应急经费中予以补充。6保障措施6.1通信与信息保障6.1.1建立以市燃气事故应急响应为核心的包括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组的通信系统,建立完善相应的通讯能力保障制度,并定期更新,以保证应急响应期间通信联络的需要。6.1.2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由市应急指挥部通知市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加以解决。6.2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6.2.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保障城市燃气事故发生后,可能要使用的现场救援与工程抢险应急常用设备,由燃气企业负责落实,并造表列出其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报市住建局备案。6.2.2应急队伍保障市住建局督促各燃气企业建立健全应急队伍,定期开展培训与训练并在事故状态下服从市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统一调配。6.2.3交通运输保障由市交通运输局归口管理并组织车辆运送城市燃气抢险应急物资,组织转移受灾害人员所需的交通工具。6.2.4医疗卫生保障由市卫健局归口管理并组织医疗急救和卫生防疫队伍,定期开展燃气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的培训、抢救伤害人员救治;对事故区域人员伤害进行紧急现场救治。6.2.5治安保障由市公安局归口管理并组织公安民警维持事故区域的警戒、治安及生活秩序,依法查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6.2.6司法保障由市司法局归口监督律师、法律援助、司法鉴定、公证、仲裁及法律服务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普法宣传工作,承办本预案涉及案件符合条件的法律援助工作。6.2.7物资保障根据本预案的职责分工,各成员单位应准备相应各种必要的应急支援力量、物资和救援器材,以保证应急响应时能及时调用,提供资源支援。6.2.8经费保障由市财政设立专门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应急装备、用具保障和应急处置等所发生的费用支出。6.2.9社会动员保障由民政局负责指导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应对突发灾害的日常管理工作,必要时,负责组织开展全市社会捐赠活动,做好款物管理和发放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置工作。6.2.10紧急避难场所保障由市住建局、规划局、城管局等相关部门具体予以规划、建设和管理。6.3技术储备保障成立市燃气事故应急处理专家组,并与相关科研机构联系,建立相应的技术信息系统。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城市燃气系统事故预警、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研究,补充完善相应的技术储备,全面提升市应对燃气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7宣传培训演练7.1宣传教育市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燃气使用安全基本常识、使用规范的教育、宣传工作,重点做好燃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及发生城市燃气事故的应对处置方法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对有关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开展专门的应急处置能力教育培训。7.2培训演练市燃气事故应急指挥部每年对本市燃气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一次演练,根据演练相关记录、现场处置操作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完善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8表彰奖励与责任追究各地、各有关部门对防范和应对燃气突发事故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在应急处置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为烈士。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对在突发事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置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依纪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9附则9.1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9.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23年7月12日附录:(1)名词术语、定义与说明燃气:即符合国家质量要求,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生产作燃料用的公用性质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燃气设施:即由城镇供气管道及其附件、门站、储配站、灌瓶站、气化站、混气站、调压站、调压箱、瓶装代供应站、运输设施(火槽、汽糟)、用户设施和用气设备所组成。燃气企业:燃气企业指城镇燃气供应单位,即城镇燃气经营单位和城镇燃气自管单位。抢修:燃气设施发生危及安全的泄漏以及引起中毒、火灾、爆炸等事故时,采取紧急措施的作业过程。运行:从事燃气供应的专业人员,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对供气进行巡视、操作、记录等常规工作。应急:是指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故发生或者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有时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2)市直有关部门值班电话市委府市场监管局应急管理局0710-4222329市卫健康局消防救援大队:119报警电话:110医疗急救电话:120(3)宜城市燃气突发事故报告突发事件快报表事故快报填表时间:年月日时分填表人:突发事件单位:突发事件类型突发事件时间:年月日时分突发事件地点:伤亡情况:死亡人,重伤人,轻伤人初步估计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突发事件简要经过:初步原因分析:目前处理情况:突发事件单位/部门负责人签字:(4)宜城市燃气(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表)信息编号:(单位简称)信息〔20XX〕××号事件详细情况现场基本情况1.突发事件、事件发生的详细过程2.初步估算损失情况3.对周边的影响、程度及范围4.有无造成环境污染及有关情况5.其他情况突发事件原因初步分析应对处置情况1.现场抢险、抢修情况2.现场环境、人员及媒体控制情况3.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介入情况4.预计现场恢复情况5.下一步拟采取的主要措施领导批示落实情况信息报送情况1.单位主管部门报送情况2.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送情况3.有关部门报送情况单位应急组织情况应急职务姓名联系电话移动电话总指挥现场指挥信息联络报告单位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分信息报告人电话(手机)签发人电话(手机)信息接收部门接收人电话领导批示(5)应急抢险机具装备配置清单序号设备/机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一、通风设备1防爆轴流风机SF4-4R台1二、电焊设备2电焊机QX6-250-2F台13电熔焊机套2三、照明系统4防爆手电筒把4四、消防设备5灭火器手提/推车台1306灭火毯1m*1m件27消火栓套88消防沙池个2五、排水设备9潜水泵台2六、交通运输设备10应急抢险车江陵JX6546BM台111应急抢险车庆铃牌皮卡台212应急抢险车江陵JX6501T3台113应急抢险车江淮QL10307GDSC台1七、检测设备14激光甲烷检测仪安耐捷台115手持检测仪安耐捷台3916四合一检测仪台117乙烷辨识仪安耐捷台118浓度分析仪DZT-888B-Ⅱ型台1八、通讯设备19防爆对讲机摩托罗拉GP328台6九、警示设备20警示架个521警示牌70cm*45cm个6十、封堵设备22空压机台123夹扁器台2十一、发电设备24柴油发电机组套125汽油发电机台2十二、其他26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台227低温防护服套228防毒面具副229警用防刺服套130防爆头盔顶131防暴盾牌面132防暴钢叉根133橡胶警棍根234雨鞋双635铁锹个436防爆工具防爆铜扳手、铜锤等套337全身式安全带标准型套238阀门杆个839阀门井钩个1040放散架套141风向标套1液化石油气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由石油加工过程中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主要组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氢等杂质。不溶于水。熔点-160~-107℃,沸点-12~4℃,闪点-80~-60℃,相对密度(水=1)0.5~0.6,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2.0,爆炸极限5%~33%(体积比),自燃温度426~537℃。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民用燃料、发动机燃料、制氢原料、加热炉燃料以及打火机的气体燃料等,也可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或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点火源会着火回燃。【活性反应】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健康危害】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液化气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咳嗽、食欲减退、乏力、失眠等;重者失去知觉、小便失禁、呼吸变浅变慢。职业接触限值: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100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1500。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避免泄漏,工作场所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生产、储存、使用液化石油气的车间及场所应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场所浓度超标时,建议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可能接触液体时,应防止冻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储罐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充装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在充装站内按工艺流程进行。禁止槽车、贮灌、或大瓶向小瓶直接充装液化气。禁止漏气、超重等不合格的钢瓶运出充装站。(2)用户使用装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时:不准擅自更改钢瓶的颜色和标记;不准把钢瓶放在曝日下、卧室和办公室内及靠近热源的地方;不准用明火、蒸气、热水等热源对钢瓶加热或用明火检漏;不准倒卧或横卧使用钢瓶;不准摔碰、滚动液化气钢瓶;不准钢瓶之间互充液化气;不准自行处理液化气残液。(3)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在首次投入使用前,要求罐内含氧量小于3%。首次灌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先开启气相阀门待两罐压力平衡后,进行缓慢灌装。(4)液化石油气槽车装卸作业时,凡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槽车应立即停止装卸作业,并妥善处理:——附近发生火灾;——检测出液化气体泄漏;——液压异常;——其他不安全因素。(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2)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照明线路、开关及灯具应符合防爆规范,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防静电胶垫,管道法兰之间应用导电跨接。压力表必须有技术监督部门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储罐站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站内严禁烟火。进站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穿带钉鞋。入站机动车辆排气管出口应有消火装置,车速不得超过5km/h。液化石油气供应单位和供气站点应设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专用钢瓶库;建立液化石油气实瓶入库验收制度,不合格的钢瓶不得入库;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并应设置明显标志。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液化石油气储罐、槽车和钢瓶应定期检验。(4)注意防雷、防静电,厂(车间)内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槽车运输时要用专用槽车。槽车安装的阻火器(火星熄灭器)必须完好。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4)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液化石油气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液化石油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与液化石油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液化石油气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的规定。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静风泄漏时,液化石油气沉在底部并向低洼处流动,无关人员应向高处撤离。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天然气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特别警示极易燃气体。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无味气体。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分子量16.04,熔点-182.5℃,沸点-161.5℃,气体密度0.7163g/L,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0.6,相对密度(水=1)0.42(-164℃),临界压力4.59MPa,临界温度-82.6℃,饱和蒸气压53.32kPa(-168.8℃),爆炸极限5.0%~16%(体积比),自燃温度537℃,最小点火能0.28mJ,最大爆炸压力0.717MPa。主要用途:主要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危害信息【燃烧和爆炸危险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危险。【活性反应】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健康危害】纯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只有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皮肤接触液化气体可致冻伤。天然气主要组分为甲烷,其毒性因其他化学组成的不同而异。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严防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在生产、使用、贮存场所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穿防静电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手套,接触高浓度时应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佩带供气式呼吸器。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天然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2)生产区域内,严禁明火和可能产生明火、火花的作业(固定动火区必须距离生产区30m以上)。生产需要或检修期间需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配气站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物,站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应有事故排风装置。(3)天然气配气站中,不准独立进行操作。非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配气站。(4)含硫化氢的天然气生产作业现场应安装硫化氢监测系统。进行硫化氢监测,应符合以下要求:——含硫化氢作业环境应配备固定式和携带式硫化氢监测仪;——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硫化氢监测仪报警值设定:阈限值为1级报警值;安全临界浓度为2级报警值;危险临界浓度为3级报警值;——硫化氢监测仪应定期校验,并进行检定。(5)充装时,使用万向节管道充装系统,严防超装。【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2)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3)天然气储气站中:——与相邻居民点、工矿企业和其他公用设施安全距离及站场内的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天然气储气站内建(构)筑物应配置灭火器,其配置类型和数量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的相关规定;——注意防雷、防静电,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设置防雷设施,工艺管网、设备、自动控制仪表系统应按标准安装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检测。【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3)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时要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4)采用管道输送时:——输气管道不应通过城市水源地、飞机场、军事设施、车站、码头。因条件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输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测试桩;——输气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输气管道管理单位应设专人定期对管道进行巡线检查,及时处理输气管道沿线的异常情况,并依据天然气管道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保护管道。应急处置原则【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煤气(人工)安全措施和应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