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1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2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3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4页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邳州市农村小学为例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问题提出2二、概念界定2三、文献综述3四、研究对象与方法3五、校园文化概述4〔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4〔二〕小学校园文化的功能41、德育功能42、美育功能53、实践功能5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6以邳州市农村小学为例6〔一〕、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61、校徽校旗以及校服62、教学设施63、墙壁文化74、图书馆7〔二〕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81、制度不健全82、操作性不强83、评价制度滞后9〔三〕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01、“一训三风〞不标准102、满足教师精神需求的条件缺乏103、无视思想道德教育10七、邳州市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11〔一〕校园文化建设意识的淡薄11〔二〕无视校园文化的功能12〔三〕顽固的应试教育观念12八、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12〔一〕转变观念,以素质教育构建校园文化12〔二〕因地制宜,合理定位校园文化13〔三〕物质文化建设方面131、校徽校旗及校服142、教学设施143、墙壁文化144、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15〔四〕制度文化建设方面151、以师为本,唤醒教师激情152、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成长16〔五〕精神文化建设方面171、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建设172、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建设18九、结语19致谢20参考文献21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邳州市农村小学为例[摘要]校园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学校在长期开展过程中沉积并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它通过熏陶、标准和管理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产生影响,进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校园文化在影响学生全面开展的过程中,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本文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根本要素、主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对现今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农村校园文化问题对策问题提出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局部,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它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学校环境、组织制度、舆论风气、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独特的作用。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大局部时间是生活在校园文化的气氛中,无论课内、课外、个体活动还是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总在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然而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校园文化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没有被充分发挥或被充分重视的现象极为普遍。甚至在有些农村小学连校徽都没有,因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难以形成,更无从实现内在力量的凝聚,学生整体素质的开展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正面引导和促进。本文基于上述现状,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要素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二、概念界定文化是中国语言中古已有之的词汇,长期以来“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差异甚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涵盖面非常广泛,因而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可统称为“文化〞。与广义“文化〞相对的狭义“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局部,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本文主要从狭义文化的角度进行论述。校园文化的界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社会文化的一局部。它的根本性质和功能与社会大文化具有共性,又因为校园文化是社会中的一个特区,即学校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因此,它同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校园内,经长期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环境与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教学教研设施、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和校园环境;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教学、教研、生活模式和管理制度;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历史传统、教风学风、人文精神等。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根本信念和行为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一种精神气氛与物质环境,每个师生员工都生活于其中,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这种精神气氛和物质环境的建造与变革,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文化气氛的陶冶、引导和塑造。三、文献综述近年来研究校园文化或校园文化建设的国内专著比拟多,主要有王邦虎主编的《校园文化论》、高占祥的《谈校园文化》、唐为民的《校园文化新视角》、陈国强与林日清合著的《和谐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等。这些著作中,作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校园文化或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如王邦虎主编的《校园文化论》,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有较强的理论性,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论文也很多,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伍小青的《对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曹小平与龙旭的《关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汪宏林的《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素质教育功能》,廖进碧的《浅议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等,他们有关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等观点给本文的写作以巨大启发。尽管目前校园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但是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国内对于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较为广泛,但是对于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者为数甚少,这就使得农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小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环境,小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时期。然而目前对于小学校园文化研究的不透彻,造成许多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容易走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这对小学生以及学校本身都是长期的消极影响,本课题将基于该现象存在的普遍性以邳州市农村小学为例展开实践调查研究。四、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邳州市农村小学。研究方法:课题准备阶段以及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阶段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邳州市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阶段,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五、校园文化概述〔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开展的根本,有着长远的促进作用。学校的办学目标能否达成,主要取决于校园文化这种无形的力量。校园文化的开展需要适应并且引领社会文化的开展,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校园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引导、标准、熏陶师生的重要作用。民族优秀文化的振兴需要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开展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军事以及综合国力等均有很大增强,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文化更需要丰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振兴。小学是民族文化孕育的起始点,优秀的小学校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学校品牌的彰显和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教育开展条件的改善,小学的竞争也已从物质环境竞争转向校园文化理念竞争。学校的品牌是一所学校个性品质长期积淀的结果,它由诸多要素构成,其中独特的校园文化是主要要素,校园文化是学校品牌的灵魂,展现了学校品牌的魅力。当一所小学经过校园文化的长期建设,必然会培育和形成蕴涵于学校内部,难以被其他学校模仿的独特的竞争优势,也就是形成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小学文化建设是实现全体成员高层次需要的保证,小学是一个文化团体,主要任务是传递和创新文化。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说,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在一个学校中多数的人都追求自我实现,并且这个学校具有良好的系统,那么这个学校就会朝向健康的方向前进,这也更促进了师生最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二〕小学校园文化的功能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短效的,也不是可直接接触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可以感受得到。学生置身于校园环境之中,受校园文化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的人。1、德育功能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润物无声的作用。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景致鸟语花香,教育设施文明健康等,都会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尤其是对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优美环境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带给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低俗文化和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言行具有标准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标准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标准学生的行为,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的不良行为会自动消失。2、美育功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审美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特殊阶段,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缺乏区分美的能力,难免会常把新奇当做美的现象,认为只要外表漂亮的事物就是美的。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校园环境的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安闲美丽的校园建设、漂亮整洁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在悄无声息中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甚至是创造美。3、实践功能竞争力在现今社会尤为重要,学校可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并提高竟争能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也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阵地。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丰富的活动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也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特长及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今后踏入社会奠定根底。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邳州市农村小学为例邳州市位于徐州市东,隶属于江苏徐州,相对于省内其他县市,经济状况属偏下水平。邳州市有24个镇,现有农村小学数十所。在校教师多为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大多年轻的新教师在分配时不愿到农村小学任教,由于师资的缺乏,学校只能聘用临时代课教师,或者是一名教师身兼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相对来讲较低。〔一〕、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校徽校旗以及校服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徽和校旗是极其重要的标识物,但有的学校并没有正规的校徽和校旗,这就很难让学生和教师形成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校徽校旗就好比一个国家的国徽国旗,再小在贫穷的国家也有自己的国徽国旗,这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也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态度。但就笔者了解的几所小学来看,只有陈楼镇果园小学有稍像样的校徽,设计为大写字母“C〞和“L〞的字样,“C〞相对较大,置于“L〞的转折处,整体像是一个老式扩音器,据了解是“时代的呐喊〞之寓意,然而关于校旗,目前的状况是一所学校也没有。另外,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学生的校服有着举足轻重的表达校园文化的作用,但由于学校订制校服的盲目性和专断性,邳州市农村小学的校服几乎一样,均是以绿色作为主色调的运动服,不具有识别性,单单从校服来看,并不容易区分出学生来自哪所小学。而且,学生校服的穿着率很低,大多需要在学校的压制之下才会穿。笔者发现经常有同学在早操后〔学校要求早操必须穿着校服,否那么扣班级分数〕进了班级就将校服脱掉的现象,课后问过五年级一名女学生〔兼代五年级一个班的思想品德课〕:“一进教室怎么就把校服脱掉了呢?〞,学生答复:“不想穿〞,我说:“刚刚做完早操就脱衣服,容易感冒〞,学生答复:“不会的,校服我就上操的时候穿一下〞。2、教学设施配备齐全的教学设施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的教学设施主要包括根底设施、教学媒体、实验仪器以及体育器材。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配套且齐全的教学设施。学校虽现存一些必要的教学设施,如录音机等,但由于配套磁带的未及时更新其他限制性原因,这些教学设施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发挥,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学校实验仪器很少,且比拟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几乎不会使用,通过调查了解到,需要使用实验仪器的科目一般都是自然科学课,又因为该门学科是个“不重要〞的学科,因而老师和学生并不重视,更不会在课上大费周章的做实验。问到教自然科学的教师,他有些无奈:“没方法,科学课是副科〔邳州当地的说法,一般语数外称为“主科〞,科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称为“副科〞〕,副科学的再好有什么用啊,学生作业也多,还是留点时间给学生写作业吧,学校也是这样的意思〞。体育器材相对单一,一般都是篮球、排球、跳绳、单双杆等老几样,据了解学校体育课的内容一般是跑步、跳绳和仰卧起坐等简单工程,就算是集体比赛活动,也通常是排球和篮球比赛。其实,这样的现状本质不是体育活动单一,用不到太多体育器材,而是体育器材单一制约了体育工程的多样化。3、墙壁文化学校走廊及教室墙上多数为名人警句的挂图,且全部由市场上购回,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名言警句较为成人化,与大学校园中使用的挂图并无两样,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选用挂图时并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也无法到达预期的教育效果。中午休息时间在镇南小学拉到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指着墙上一幅挂图,是巴金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问他:“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看了看,说:“老师,这太难了吧。〞我又问:“那这走廊上的画儿,你能看懂哪一个啊?〞,他不好意思的咧咧嘴:“我都不知道上面写的什么,没看过。〞4、图书馆图书馆的资料是小学生最重要的课外阅读来源之一,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拓展视野,了解历史文化和科普知识,但从了解到的几所小学来看,大局部的图书馆形同虚设,其中有的图书量与规定数量相差甚远,且几乎常年无更新。在访谈中问几名学生:“你们经常去图书馆借书吗?〞,他们大多摇头,有个四年级学生甚至说:“没听说学校有图书馆。〞由此看来,图书馆仅仅作为一种虚设,而且据了解学校每年投入的图书资金也几乎用于增添教师用书,真正用于小学生书籍的资金少之又少。〔二〕制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制度不健全经过了解,农村小学大局部规章制度均由校长说了算,而且多为口头传达,贴在墙上的一些制度表反而沦为了装饰。制度建设比拟全面的仅有个别小学,将学校各项制度归纳起来,如陈楼镇左庄小学,主要包括:每周一次的例会制度、政治学习制度等,教师管理方面的考勤制度、值周制度、备课制度、班主任考核方法、上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考试制度、奖惩制度等。学生管理方面的德育实施细那么、升旗制度、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平安管理制度、周评比制度等。部门管理方面的校长职责、教导主任职责、教研组长职责、班主任职责等。问题的关键是大局部小学仅有其中的几项制度,许多教学常规要求只是口头宣传。个别学校仅仅有部门规章制度和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方法。2、操作性不强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有利于科学合理、标准有序地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而笼统模糊、抽象、只讲原那么的管理制度,落实起来比拟困难。比拟典型的表现为挂在墙上的制度表,虽然面面俱到但操作性不强,例如:镇南小学教学工作检查制度a、学校领导要深入备课组和教研组,尽可能参加各学科教研活动以及集体备课活动,定期检查集体活动纪录,催促教师按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b、每学期三次抽查教师备课笔记,特别是新教师的备课笔记,备课是否认真,教案是否标准,发现用老教案上课或无教案上课的教师要及时批评教育,做好检查纪录。c、每学期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活动,进一步提高备课的质量。d、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听两节课,教研组长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教师每周互相听课至少一节。e、认真做好听课笔记,提出教学意见或建议,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f、每次考试后教师都要填写质量分析表,作出成绩统计及试题分析,汇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提出改良教学的对策,反映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g、学校领导要仔细阅看教师的质量分析表,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了解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以促进教师更好的教学。这些制度看似非常的细仔,实际操作起来不好把握,比拟抽象。3、评价制度滞后评价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可以发挥鼓励、教育、信息反应等功能。但是,农村小学的评价制度在很大程度相当落后,对教师、学生的管理依然盯着陈旧的细节。下面的一些管理制度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反映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镇南小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纪律局部〕〔一〕、出勤〔10′〕1、迟到一人,扣0.5分2、无故旷课,扣1分。〔二〕、课间操〔10′〕1、进场不排队,扣0.5′。2、整队时纪律吵闹,扣1′。3、课间操音乐响起时整队尚未完毕,扣0.5′。4、做操期间推搡、打闹,扣1~2′。5、课间操退场无秩序,扣1分,情节严重扣2~4′。6、班主任未到场,扣1′。7、无故不上操,次扣1′。〔三〕、行为习惯〔20′〕1、未佩戴红领巾,扣0.5′。2、学生穿拖鞋、男生留长发穿,扣0.5′。3、攀爬围墙及树木,扣2′。4、随地吐痰、随地丢果皮纸屑,扣2′。5、携带危险性玩具进校园,扣1′。6、吵架、打架,扣2分,情节严重扣3~5′。〔如果是无故挨打者不要扣分。〕7、损坏公共财物,破坏花草树木,扣1′。〔四〕、课堂〔10′〕1、早读秩序混乱,扣1′。2、不遵守课堂纪律,扣1′。3、课堂秩序混乱或公然顶撞老师,扣2′。从以上制度的制定可以看出,没有突出以人为本,而是以罚为主,消除学生的积极性,与学校的制度文化长期开展不能保持协调一致。〔三〕精神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一训三风〞不标准“一训三风〞作为精神文化建设重要组成局部,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核心作用和导向作用。可是在调查中发现,仅有陈楼镇果园小学提出了较完整的“一训三风〞,有的小学没有具体的规定,有的甚至对“一训三风〞的概念都很模糊,比拟标准的只有一所小学。陈楼镇果园小学:校训一一“实事求是〞校风一一“勤奋、求实、严格、创新〞教风一一“因材施教,倡导创新〞学风一一“严谨治学〞尽管如此,该校校训并没有自己鲜明的个性,非常群众化。2、满足教师精神需求的条件缺乏小学教师作为一个文化人群体,精神需求是多样化的,又因为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在认知和情感态度各方面正处于形成和开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强烈的向师性特点更是对教师的一言一行、工作态度、内在情绪、价值观等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农村小学教师人数少,分担的课多、备课量大、授课任务重、批阅作业多等现状,教师的课余时间很少有参加专业进修、教学理念学习等时机。因此,小学教师的内在激情的低迷是小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3、无视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过程。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校仅仅认为上思想品德课就可以了,没有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师的传授知识结合起来,没有有意识地将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取向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融于课本知识之中,重视教书,无视育人。七、邳州市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确实存在许多与教育改革与开展不相适应的一面。如果不很好的总结、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那就将会耽误教育事业。我们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来搞清楚这些问题产生、存在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笔者认为农村小学文化建设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校园文化建设意识的淡薄实习期间,笔者在课余与镇南小学的老师交谈时刻意问了些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如“什么是校园文化建设〞,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开运动会、组织文艺汇演等这些内容。由于地理原因,农村小学之间距离较远,除了开会其它时间都忙于自己学校的事,外出学习的时机比拟少,校园文化建设也只能是闭门造车。另外,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实践由于理论上的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目前学校领导心目中,有方案、有目的营造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作用的意识还不强,主动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实践工作的还不多,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工作力度不够。许多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是不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学校教师更没有人来专门研究此项工作,因此,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也就无从谈起。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整体上看,物质文化建设多,精神文化仍局限在德育工作层次上。学校精神的集中表达是校风,可许多学校却不重视校风建设与培养,校风的建设与培养取决于校训的制定,校训往往是凝聚几代校园人思想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理念,是学校办学开展和特色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它需要几任领导甚至几代人的探索研究才能形成稳定的、内涵丰富的、具有特色的校训。赵中建.校园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然而,邳州市目前的农村小学校训在内容上几乎是一样的,什么“团结拼搏、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勤奋求实〞等,到处可见。这种情况说明邳州市小学的办学理念盲从现象极其赵中建.校园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二〕无视校园文化的功能绝大多数农村小学都将校园文化的功能看作是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娱乐方式,将校园文化建设当成德育工作中的附属品,没有意识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励志、标准和管理等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进行。反思学校的工作,不难发现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的只有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教学教研质量、学生行为标准等因素,缺少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校园文化的研究。无视校园文化功能现象还表达在精神文化偏差严重、制度文化陈旧老化、师生文化缺乏人性化,总体看来,就是学校办学没有特色、学生开展缺少特长、教育管理功能低效。目前,从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状况看,对校园文化建设缺少指导性的、系统的理论认识,即使有有价值、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在实践中也缺科学、有效的实践过程,这是导致精神文化偏差所的主要原因。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教育培养目标和学校开展定位的高度上认识。〔三〕顽固的应试教育观念在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是应试教育,在农村学生们被灌输最多的思想就是“不好好学习就在家种地〞,因此,哪怕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也被迫背负繁重的作业,体育课被语文数学课强占的例子数不胜数,说到底这都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带来的后果。要想使校园文化建设顺利进行,正确认识教学“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的理念刻不容缓。我国教育改革提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应该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和谐的空间,以素质教育作为根底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是一直包含各方面教育因素在内的教育资源。八、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一〕转变观念,以素质教育构建校园文化加强小学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对于深化教育改革,进行素质教育,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和繁荣小学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此项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上级部门要重视和支持校园文化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素质。其次,加强科研力量。教师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到他们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要坚持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贴近学校实际和学生文化开展研究。学校可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校园文化理论,开展论文评比和经验交流活动。再次,农村小学应加强与城区小学的联系,积极参加相关的交流会议,多向校园文化建设较好的学校学习并反思,同时借鉴和引用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科学理论成果,来加强校园文化理论研究,使校园文化建设摆脱闭门造车的局面。〔二〕因地制宜,合理定位校园文化农村小学与市区小学有很大差异,如农村小学周边有土地、农田、牲畜,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各学校应该结合周边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和人文优势,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校园文化定位上,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山川地貌,风因地而异,还可应充分挖掘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学校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使之形成有别于其它学校的人文特色。如邳州港上镇盛产桃花,田园庭院,到处栽种着大大小小的桃树,且每年还有桃花旅游节,港上的小学就可以借助桃花“春天和希望〞的寓意,将这种欣欣向荣的精神作为本校校园文化的根本出发点。总之,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创造性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展示本校的特色。可以创作自己的校歌,制作独特的校旗和校服,在校园内建造特色雕塑,修建独具匠心的花园、草坪,栽种有地方特色的花草树木。校训等也不要千篇一律的都用“求实,创新〞这类词语。办自己的校报、校刊、播送站,创造性地开展各种独具特色的课外文体活动。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局部,受社会文化的制约,但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应该而且必须立足校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师生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形成校园文化的特色,繁荣校园文化。所以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的特色,开展自己的特色。建设校园文化,要从学校自身的实际出发,努力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这种特色文化,既包括学校的荣耀历史、杰出校友的奉献,也包括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特点。特色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学生一进入学校就能受到它的感染熏陶,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其中并努力丰富它,而且学生毕业后,还会将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气质带到社会,给社会以影响。〔三〕物质文化建设方面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物质文化的存在是必须的,它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如建筑、设施、设备、资料等,是校园文化兴旺程度的外部标志。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中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此,一个学校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如果比拟成功的话,往往会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的建设应确定为重点。1、校徽校旗及校服由于对校园文化理论上的不了解,校徽校旗的空缺在农村小学并不罕见,但由于校徽校旗所具有的独特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各个学校应根据自己既已定位的校园文化,设计并使用能表达自己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徽校旗,学生在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一种归属和信仰,这也就是校徽校旗潜移默化的作用。校服作为学校的特殊标识物,特有的设计,统一的穿着,能够极其有效地表达该校校园文化,因此要想到达表达校园文化的效果,就要充分考虑校服的设计与本校校园文化的贴合,同时,征求学生的意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学生才是校服穿着的主人,只有得到学生认可的校服,才能使学生从心里愿意穿着校服。2、教学设施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齐全的教学设施。但由于配套资源的跟进不及时、主科副科的应试教学观念,导致有些既有的教学设施都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更何谈增加更多的教学设施呢?教学设施是必须的,但没有合理的利用,再多也是枉费。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将既有的教学设施利用起来,比方学校的录音机,由于学生听力水平差,所以英语听力考试都是由教师来念,但这样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听力提高不了,更是用不了录音机。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使学生习惯使用录音机来听写。当然,这也是要建立在教师教学观念改变的前提之下的。3、墙壁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可见墙壁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在举足轻重,但针对上述标语无趣、陈旧以及成人化等问题,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由学校确定宣传的主题,在学生中进行广泛征集,围绕主题挑选学生推荐的或是自己撰写的又不失教育意义的内容;在宣传形式上要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张贴学生身边典范的事迹和照片,宣传标语做到图文并茂,可爱的卡通造型等;宣传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做到常换常新。相信因为有了学生的参与,因为有了常换常新的内容,因为有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宣传形式,势必会提高宣传内容的关注度。4、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学校的图书馆为建设学校的读书气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学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使图书馆投入使用和管理,定时增加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努力提高借阅的流通率,让学校图书馆真正发挥效劳作用。同时,学校还可以建设班级图书角。学校可先拨出图书专用经费到各个班级,由各个班级根据学生的需求购置一定数量的图书,同时开展图书交换的活动,号召学生每人带一定数量的图书来校,充实每班图书角的图书数量和种类,鼓励班级与班级、年级和年级之间定期进行交换。内容丰富图书角,将会使学生在课内学习之余,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四〕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制度文化建设是调动起学校成员的非智力因素,使学校成为和谐的精神家园。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要将其落到实处,使学校中的一切事物都人性化起来。1、以师为本,唤醒教师激情在过去的年代里,我们过多的强调了教师的奉献精神,正因为如此,教师的需要经常被无视,特别是作为一个文化团体特殊的精神需要。有些学校即使意识到满足教师需要的重要性,多数也是采取物质奖励,其实物质奖励激发的激情很短暂,只是满足了教师的低层次需要。当今的小学教师早已不再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孩子王的形象,他们的需求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采取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那么。精神鼓励主要是满足教师的高级需要,如自我价值实现等需要,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唤起教师的激情。教师内在激情的唤醒,首先要求校领导具有高度的人文精神,尊重和赏识每一位教师。教师都有一种希望自身工作价值得到他人积极认同的心理,尊重和赏识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积极评判,将会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朱延江.新时期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N],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朱延江.新时期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N],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例如在制订管理制度时,校长决不能专断,而应让全体教师参与制度的制订及修改。这样,学校制订的管理制度符合教师开展的需要,是一种主动追求,教师自然能够自觉遵守。“终身学习〞是现今社会越来越被认同的一种观念,特别是在校园这个文化团体里,引导教师确立的观念,请优秀教师来开展实际指导,给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时机,而不是从形式上靠一些死板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该有的热情,从而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著名教育人士魏书生曾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辉和声音。〞这应该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职业素养和追求,教师只有拥有了激情和创造的欲望,才能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寻求新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态度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他们形成好学深思的品质,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有利于唤醒教师激情的人性化规章制度无疑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举足轻重的构成要素。2、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成长小学文化建设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开展,培养成高素质的人。关注每个小学生的开展成长,首先要真正尊重每个学生,以公正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智能,发现他们每个人的闪光点,引导他们追求自己的正当权利,学会自我评价,实现自我价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也要彻底改变,把小学生真正引导到一种平等、理解的师生关系之中,把他们当成一个有思想的人来倾听他们的内心,保障他们休息的需要、游戏的需要、隐私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让他们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全面开展自己。这种新型师生关系在有些城区已经能够初步形成,但在农村小学还有很大的距离,大局部还是唯师是从,这也正是农村小学改革最迫切的任务。例如针对学生不愿穿校服的现象,“不穿着校服就扣班级的分数〞这样一种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其实是在无形中将学生不愿穿着校服的心理更推进了一步,学生均有逆反心理,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他们有自己个性化的追求需要,学校越是规定要惩罚的条款,学生越是要对着做。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学生领取的校服并不是他们喜欢的,千篇一律个的校服是学生认为校服仅是一种将他们统一化的工具,根本不能理解校服对于彰显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学校订制校服的初衷是有积极意义的,但由于盲目和专断,没有顾及征求学生的意见,所以结果差强人意。如果学校能够在订制校服时通过采取问卷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需求,那么满足学生意愿的校服学生自然乐意穿着,“不穿就扣分〞的评比制度用“穿戴整齐的班级加分〞来取而代之,会将原来制度的消极影响变为积极影响,原来的约束和惩罚以一种奖励的形式存在。此外还有三好学生评比制度、优秀班干部评比制度、学习标兵评比制度等,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可采取自评、集体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甚至可以发动家长参与评价。在奖励时,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通过向家长颁发喜报、集体播送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潜在动力。这些人性化的措施如能真正落到实处,必能使校园文化建设的效率和效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的能使学生在充满民主、和谐气氛的校园里得到全面健康开展,能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生活在这种气氛之中,为自己是这样的集体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五〕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师生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灵魂,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标准与原那么,而其他层面的文化建设都是它的外在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把建设重点放在师生核心价值观上,才能真正凝聚起全校力量,指引校园文化及学校开展的方向,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与活力。“学校价值观建设从具体的方面说,就是要解决学校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既包括批判那些错误的价值观,也包括解决不同人群的价值分歧与冲突问题,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形成适合时代开展要求、反映时代进步趋势的新的学校价值观。〞赵中建.校园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赵中建.校园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1、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对于教师来讲,在进入学校成为教师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做事都有自己的原那么,教师原有的价值观可能会与学校的核心价值观相融,也可能是互斥,针对教师价值观与学校冲突的现象要加以调控和引导,使科学健康的价值观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校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人物,要当好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者,并首先使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成为自己本人身体力行的过程,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校长更不能武断地以学校核心价值观抑制教师个人的个性开展的倾向,而是要注意到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将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提倡什么和要求什么区别开来,切忌形式主义和一刀切,既要重视主流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宣传,也不能无视一般价值观,对于教师中存在的多元的非主流价值观,应解读其存在价值、适用范围及影响程度,正视它、研究它、把握它,有包容之心。另一方面,校长必须把积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细化成教师的岗位标准、规章制度、道德意识,人性化地引导教师明确文化理念和价值倡导,将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正确的效果。另外,可以利用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活动,如进行贴近教师教学生活实际的师德培训、可操作性和参与性强的校本教研以及开展沙龙论坛等方式让教师不断践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在不断的磨合中产生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认同。2、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形成初步的科学人生观和方法论是小学生价值观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具有崇高的理想、自信心、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