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全套课件_第1页
经济法全套课件_第2页
经济法全套课件_第3页
经济法全套课件_第4页
经济法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言第一节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一、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法学是研究经济法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法与社会经济、法、法的其他部门等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经济法的内容及其实现等的一门法学学科。因此,经济法学研究对象的核心为经济法。第一节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经济法学除了研究经济法规范本身之外,还要研究经济法与相应的社会关系、经济制度等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经济法与一国法的整体和法的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经济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过程及其实际效果。第一节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地位二、经济法学的地位从总体上说,一个国家的法作为整体,对该国的社会经济关系概括地发生作用,具有调整和规制的效果。但是具体而言,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有不同的层次和领域,在现代国家里分别受到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知识产权法、刑法等法律部门的调整。第二节经济法学的历史发展和研究现状一、经济法学的形成二、国外经济法学发展概要(一)西方国家的经济法学概况(二)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法学概况三、我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经济法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一、经济法学的指导思想(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法律上层建筑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二)以社会为本位,立足于整体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理念(三)理论联系实际,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的价值观第三节经济法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二、经济法学的研究方法(一)注释方法(二)历史沿革和比较的方法(三)法社会学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四)开卷有益,勤于思考,勇于开拓创新深度阅读1.\[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第一编第一~六章2.\[法\]阿莱克西·雅克曼,居伊·施朗斯著,宇泉译.经济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美\]丹尼斯·特伦.商法与经济法.法学译丛,1986(4)深度阅读4.\[苏\]B

B拉普捷夫主编.经济法理论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第一章5.关怀.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问题与思考1.经济法学研究的对象及学科地位如何?2.一些学者否定经济法的存在,其基本想法就是经济法调整的不过是民事关系、行政关系等,所以经济法充其量只是一个学科或者经济行政法等。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经济法的客观基础是什么?(2)何为经济法现象?经济法学如何以它为研究对象?问题与思考3.有学者、学生希望专攻某些经济法具体制度,却畏惧且止于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范畴、概念等。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经济法基本理论对于经济法研究的意义何在?(2)经济法学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一章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第一编经济法总论本章重点知识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第一节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条件经济法产生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国家被动或自觉地承担起对经济的组织协调职能;同时,社会经济及国家对经济的调整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并形成了相应的经济法学说。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这些基础和条件尚未出现时,经济法是不可能产生的。第二节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一、法律部门形成的一般规律二、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一)社会化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二)社会化导致现代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广泛而深入的介入(三)“无形之手”和“有形之手”的协同并用第二节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和规律(四)纵向经济关系与横向经济关系的平衡结合(五)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的对立统一(六)法和法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七)一定的经济法学说之形成第三节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二)西方国家经济法的沿革1战时经济法2危机对策经济法3自觉维护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第三节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沿革(一)苏联、东欧国家经济法简史(二)中国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1德国和日本经济法形成之初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深度阅读1[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第一编第六章2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深度阅读3刘文华,肖乾刚经济法律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章4[苏]BB拉普捷夫苏联的经济立法见: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苏联经济法论文选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问题与思考1结合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历程,分析经济法对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作用和意义。2关于经济法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古代就有经济法;有的说旧中国就有经济法;早期的教科书说经济法始于1906年雷特在《世界经济年鉴》中首先使用“经济法”概念,而事实上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提出经济法概念;有的说经济法起源于德国,有的说美国《谢尔曼法》标志着西方经济法的产生……问题与思考试问:(1)如何理解经济法?(2)经济法产生、形成的基础条件有哪些?第二章经济法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则第一编经济法总论本章重点知识经济法的含义经济法的调整范围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经济法的含义一、关于经济法概念或含义的多种表述(一)否定经济法的经济法含义表述(1)认为经济法是“研究经济法规运用各个基本法手段和原则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调整的规律”的法律学科。第一节经济法的含义(2)认为经济法是“以经济民法方法、经济行政方法、经济劳动方法调整平等的、行政管理性的、劳动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3)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它与行政法其他部分的区分,是“经济行政法所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兼有行政性和经济性”,“经济行政法在采用传统的行政法调整方法及行政命令方法的同时,还广泛运用其他调整方法,特别是着重发挥经济调节手段的作用”第一节经济法的含义(二)经济法学界关于经济法含义的表述(1)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和各种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认为经济法“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各种经济关系和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管理、监督、奖励或限制的诸种经济法规的总称”,或者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规的总称”第一节经济法的含义(3)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认为经济法是“法在调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制度、法形式和法方法的总和”(5)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作为经济管理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间接宏观调控性经济关系”第一节经济法的含义(6)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管理关系包括“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内部的纵向关系”,以及实际上属于经济管理关系的“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这些关系既可以是强制性的命令和服从、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也可以是非强制性的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7)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过程中和计划指导下的经营协作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一节经济法的含义二、经济法含义小结基于“纵横统一说”,我们对经济法概念的基本定义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第二节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一、经济管理关系经济法调整的经济管理关系,是指公共经济管理关系,主要表现为以国家为管理主体的经济管理关系。经济关系属于物质利益关系。经济管理关系与行政管理关系有相同、相通之处,但它本质上仍属于物质利益关系,是代表全局利益的国家(政府)对代表局部利益、个体利益的企业、个人的管理关系。第二节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二、维护公平竞争关系这是在现代国家为了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及活力,采取相关措施,维护、促进或限制竞争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第二节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三、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其一,国家通过政府机构或设立企业、委托代理人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或经济关系,如进行招标、订(购)货、发包、出让、信贷、担保等活动时发生的合同关系。其二,平等的国家机关或财政主体之间的经济协作关系。第二节经济法的调整范围四、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经济组织内部经济关系不属于前述第一类经济管理关系,而且即使在相当高度社会化的市场经济中,经济组织的内部仍属其自治领地,主要内部关系仍应由其依照章程自律调整。第三节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一、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的本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等;二是指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性质或属性。第三节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一)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三)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四)经济法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五)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第三节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二、经济法的特征(一)经济性或专业性(二)政策性(三)政府主导性(四)综合性第四节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一、平衡协调原则平衡协调是一种价值体现,经济法兼顾公与私,既要保持整个社会范围内的经济秩序,实现整体社会效益的增加和国家关于经济生活的意志,又要保证民法调整范围内的意思自治。第四节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二、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维护公平竞争的要求不仅直接体现在竞争法——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而且在经济法的各项制度诸如发展计划、产业政策、财政税收、金融外汇、企业组织、经济合同等制度,以及具体执法及司法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问题。政府的经济管理和市场操作也应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得违背和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客观法则。第四节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和制度,是通过国家的“有形之手”纠正市场“看不见的手”所生弊端,同时力求使“看不见的手”在最大范围内、最高程度上发挥作用的产物。第四节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三、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各管理主体和公有制经营主体所承受的权(力)利、利益、义务和职责必须相一致。不应当有脱节、错位、不平衡等现象存在。其核心是主体的责权利相一致。第四节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小结经济法的三大原则,鲜明地表达了经济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平衡协调原则体现了经济法力求实现实质正义和社会效益,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表明了经济法对市场精神和经济效益的追求,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则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契合和联结点。第四节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三者协同一致,致力于实现公正、效益、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和经济秩序的统一。由于经济制度及社会制度的不同,后两个原则在资本主义经济法和社会主义经济法中分别作为根本原则,具有不同的地位。经济法的三个原则统一于整个经济法体系,从不同角度体现经济法的本质,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是内在统一的。深度阅读1《中国经济法诸论》编写组中国经济法诸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2刘文华经济法基础理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3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深度阅读4刘文华经济法本源论经济法制论坛2003(12)5史际春论从市民社会和民商法到经济国家和经济法的时代跨越见:探究经济和法互动的真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问题与思考1为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资委于2007年制定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请结合这一事实分析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属性。2简述经济法理念的内容。3简述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问题与思考4苏联有民法学者勃拉图西提出“经济行政法”,我国也有民法学者在《中国经济法诸论》等书中提出“经济行政法”。请讨论:(1)“经济行政法”之提出,主要是针对经济法的,为什么国内国外都是由民法学者提出而非由行政法学者提出?(2)国外与国内的“经济行政法”的主张,其相同、相通之处有哪些?(3)“经济行政法”对经济法的本质、地位有何影响?问题与思考5我国区域经济有了很大发展,长三角地区有城市经济协调会,珠三角地区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首长联席会议,环渤海地区也有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这些区域经济联合组织都是根据中央的统一战略部署,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的区域联合经济组织,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统筹协调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问题与思考请讨论:(1)它们与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是什么关系?其法律主体地位如何?(2)联合组织体中的各省、市、自治区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性质的关系?经济法能否调整?第三章经济法的地位和体系第一编经济法总论本章重点知识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第一节经济法的地位一、关于经济法的地位之争和传统法律部门划分存在的问题二、经济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个“独立”部门第二节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一、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民法本质上是“自由的财产流转法”。它以民事法律行为和意思表示制度为核心,主要调整当事人意思自治,亦即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的财产流转关系,并建立相应的主体制度、物权和其他权利制度;它与刑法衔接,调整较轻微的侵权关系。民商法和经济法在经济关系调整中是相辅相成的。第二节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条款等,是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分界和联结点:一边是经济法以维护宏观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另一边是民商法对在此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的主体行为加以规范;被认定违反了这些弹性条款的行为,即超出民商法调整的范畴,而需由经济法中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经济合同法和各种管理性的法来作具体调整。第二节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除了调整宗旨和作用的不同外,经济法与民商法在调整范围上差别也很大。经济法主要调整公共性经济关系,着眼于宏观的秩序和效益,一般不涉及个人的人格、财产和交易关系;民商法则主要调整平等、等价的产权关系和流转关系,着眼于微观的交易安全,重在保障个别主体的财产及人身权益。第二节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二、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随着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不断精细和技术化,行政法中对“事”管理的内容已经、正在或将要分化出去,成为专门的法律部门或其他法律门类的组成部分,如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环境法、教育法、卫生法、公安法、军事法等。行政法最终将被“纯化”为政府的组织人事和行政救济法,其基本宗旨是依法行政和廉洁高效。第二节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当然,不能认为经济法是因为行政法发生分化而产生的,因为行政法本质上是限制政府滥用权力之法,无论在英国或法国,它都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以判例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的,本来就不关注行政行为之具体社会经济内容。经济法部门的形成与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之间并无内在逻辑联系。第二节经济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联系与区别再有,经济法的内容和范围不限于经济行政,它还包括反垄断、制定和执行产业政策、货币和金融调控、政府参与市场活动等历来不属于行政法范畴的私法公法化的内容;其宗旨或原则为平衡协调、维护公平竞争、责权利效一致等经济内在要求在法律上的直接反映。第三节经济法的渊源法的渊源,依通说是指法的存在或表现的形式,大致分为制定法、判例和司法解释、习惯、政策和学理等。我国法的渊源基本上都是制定法,经济法也不例外。经济法的渊源,主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以及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第四节经济法的体系一、经济法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从广义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就是整个法的体系,不直接调整经济关系的法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第四节经济法的体系但就具体法律关系而言,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可以将法分为不调整具体经济关系、间接调整经济关系和直接调整经济关系等三类。狭义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仅指直接调整经济关系的法的体系。间接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部门,主要是宪法、行政法和刑法。第四节经济法的体系二、我国经济法的体系(一)经济法体系(二)经济法学体系深度阅读1刘文华经济法基础理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2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草案的说明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深度阅读4刘文华从三峡工程看经济合同法学杂志,2001(6)5史际春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与传统法律部门划分理论批判当代法学,1992(3),(4)问题与思考1试分析在《经济合同法》被废止后,我国是否还存在“经济合同法”?2简述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问题与思考31993年11月17日武汉兴松公司(乙方)与武汉市土地管理局(甲方)签订WP93204号“国有土地使用权批租合同”。合同约定,甲方将12000平方米土地出让给乙方开发;乙方向甲方支付每平方米74元/每年,共计6年,总额为532

8万元的土地使用权批租地价。问题与思考合同第4条还规定,乙方承担拆迁户还建安置,2年内完成;第6条规定,批租地块的用途为写字楼商住楼还建住宅,乙方同意4年内完成规划,4年未完成又无正当理由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补充该地块市值地价差价,直至收回该土地的使用权。后因拆迁、资金投入、危旧房改造政策、许可证等落实问题,工程迟迟不能开工。问题与思考武汉市土地管理局于1997年1月发出通知,要求按协议还建安置。后乙方一直未能复工,1997年4月16日,武汉市土地管理局作出处罚决定书,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7条规定,决定无偿收回该合同中批租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兴松公司接到处罚决定后,向湖北省土地管理局申请复议,省土地管理局作出维持武汉市土地管理局的处罚决定的复议决定。问题与思考兴松公司不服,向湖北省高院提起诉讼。湖北省高院根据《合同法》规定解释双方所订合同中的期限,判决武汉市土地管理局败诉。武汉市土地管理局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上诉,理由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属典型的行政合同,不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问题与思考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根据上述暂行条例第17条规定,武汉市土地管理局可以根据兴松公司违反合同的情节作出处罚,直至收回土地使用权。一审判决适用《合同法》不当,应予纠正。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未说明此合同的性质。问题与思考请分析:(1)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土地出让合同是民事合同吗?双方当事人(土地管理局和公司)是平等主体关系吗?(2)如说这一合同是行政合同,则双方应是非平等主体,双方关系应是命令与服从关系。但双方所订合同的内容除监督管理性条款外,大部分是要平等协商确定的,对此如何解释?问题与思考(3)此类合同是否属公、私法交融的经济合同?所确定的关系是否是经济法律关系?由此进一步论证经济法能否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4)据此案分析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联系与区别。第四章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第一编经济法总论本章重点知识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第一节经济法的制定经济法的制定是指狭义的经济立法,也即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的创制活动,与民事立法、行政立法、刑事立法等并列。我国法学界、国家政策和民众多是从经济法规和广义立法活动的角度理解经济立法,外延上与经济的法律调整相同,但实际部门和经济法学界偶尔也在狭义上使用经济立法一词。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一、经济法实施概说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被遵守、适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的过程、方式和手段。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在守法方面,重要的是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每一个公民、企事业团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守法的自觉性。在执法方面,则如前所述,在经济法的实施中,必须强调行政执法者和司法机关的执法义务,同时提高其执法水平和道德水平。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二、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法的实施过程,表现为法的规定经由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形成、变更或消灭一定的法律关系,使法的规定得以正常地或通过一定的救济而得到实现。这也是法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方式或过程。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二)经济法律关系的种类经济法律关系作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形式,依其三类对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经济管理法律关系、竞争法律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法律关系。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经济管理法律关系,在宏观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经济管理职权关系竞争法律关系是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中形成的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法律关系主要是本质上为政府商事合同的经济合同关系,也包括公有主体参与的股东协议等企业关系,以及平等财政主体开展经济协作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等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三)经济法律关系诸要素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1)概说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力)利和承担的义务与职责。第一,权(力)利和利益的内在一体性。一般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包括公有制主体在法律赋予的能力范围内,得自由地根据市场价格、供求等追逐自身利益。第二,权(力)利和义务的一体性。第三,义务的纵横一体性。第四,作为或不作为、履行或违反义务后果之奖惩一体性。第二节经济法的实施(2)经济法律关系的具体内容第一,经济职权和职责。第二,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第三,其他权(力)利、义务。深度阅读1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刘文华运用经济法理论加强经济立法中国法学,1999(3)3史际春制订我国基本经济法新议见:史际春探究经济和法互动的真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问题与思考12013年,我国修订了《公司法》。试分析修订后的《公司法》是如何具体体现经济法属性的。问题与思考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大量的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试列以下几部法律、法规:《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国务院1979年发布,现已失效)、《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国务院1980年发布,现已失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发布,2009年修正)、《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年发布,2011年修订)、问题与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6年通过,1988年第一次修正,1998年修订,2004年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通过并公布,2007年第一次修正,2009年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1992年通过,1995年第一次修正,2001年修订,2013年第二次修正,2015年第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2001年公布,2004年修订)、《关于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投资的规定》(国务院1990年发布)……问题与思考请解析、讨论:(1)这些法律、法规的条款在构成上有什么特点?(2)经济法的“公私交融”“公私结合”的特征在它们的结构、内容方面有无体现?(3)依传统法学观点,它们应归属到哪些法律部门?经济法的认识与之有何基本的不同?第五章经济法主体的一般原理第二编经济法主体本章重点知识经济法主体制度与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异同经济法主体的角色特征及其责任担当第一节经济法主体的含义经济法主体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即由经济法部门所规定和保障的权(力)利、义务关系的参加者,是指在经济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等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力)利、承担一定的义务的当事人。二是指根据经济法的主体制度成立的主体,如根据国有企业法和公司法成立的国有企业或国有公司,直接依法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等。第二节经济法主体体系一、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两类。经济管理主体,主要是指依据宪法和行政法设立的国家机关,也包括根据经济法成立,或经依法授权承担一定管理职能的特殊企业或公司等组织,如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经济活动主体,主要是指依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设立,直接从事生产、流通、服务和经济协作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第二节经济法主体体系二、经济法主体制度经济法的主体制度或者根据经济法(主体制度)成立的主体,基本上都属于法人范畴。人们通常所称的法人制度,正是指民法上抽象地规定法人条件的私法人制度,其要义是关注某一组织或机关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主要是民事流转法律关系时,能否以自身名义享有合法主体资格。第三节经济责任制一、经济法主体与经济责任制(一)经济责任制的概念经济法上的经济责任制,是指在公有制主导的经营管理中,企事业机关单位及其内部机构、成员因角色设置及其实现,而相互承担义务和相应地享有权益的经济法律关系或制度。它是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在经济法的各项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和保障。第三节经济责任制(二)经济责任制的意义经济责任制也是在公有制主导的经济体系中真正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的法宝。第三节经济责任制二、一般经济责任制和特殊经济责任制一般经济责任制,是指由法律一般地规定经济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力)利义务关系,普遍适用于某一类主体或关系,对于法律不作规定的细节或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通过经济管理主体、经济活动主体和司法机关的日常活动加以解决的责任制形式。深度阅读1姚海放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2\[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第一编第七章,第二编第一、六章3\[苏\]B

B拉普捷夫主编经济法理论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第二、三章问题与思考1个人独资企业老板张某办理了税务登记,依法向税务机关纳税,与税务机关之间形成税收征纳关系。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张某作为自然人,是根据经济法取得主体资格的吗?(2)如何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法主体制度、根据经济法主体制度成立的主体这三个不同的概念?问题与思考2某公司国有大股东委派王某出任公司董事,并由股东大会选为董事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同时,该大股东与王某签订责任状,明确经营目标、反腐事宜和罚则若干。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既然有《公司法》,又签订责任状,是否多此一举?为什么?(2)一般经济责任制和特殊经济责任制各有哪些利弊?第六章经济管理主体第二编经济法主体本章重点知识经济管理主体的类别经济管理主体的职权和责任制第一节经济管理主体的概念经济管理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承担管理职能的当事人。它们主要是根据宪法和行政法设立的,由宪法和行政法明确其性质、职能、任务、隶属关系等,承担决策、协调、执行、监督等经济管理职能的组织或者机构,也包括由国家或法律授权、承担某种政府的或社会的经济管理职能的其他组织第二节经济管理主体的类别、地位和职权一、经济管理主体的类别和地位(一)政府及其管理部门(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三)特殊企业(四)经授权的其他组织第二节经济管理主体的类别、地位和职权二、经济管理主体的职权经济管理主体的职权,是指经济管理主体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和行使的权力。深度阅读1姚海放经济法主体理论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1982年发布并实施)3华建敏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2008年3月11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新华网)深度阅读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1979年制定,1982年第一次修正,1986年第二次修正,1995年第三次修正,2004年第四次修正,2015年第五次修正)问题与思考1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经国务院批准于2007年成立,是仿效新加坡淡马锡模式的一个主权投资基金(又称主权基金、主权财富基金)。它对外以外汇储备进行投资,追求外汇资产保值增值;对内代表国家履行国有金融机构出资人职能。问题与思考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中投公司作为特殊企业,其经济管理主体的性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如何认识经济管理主体的职权和职责?问题与思考22003年,山西省黎城县政府与9个政府组成部门、9个乡镇、8个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签订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书,明确考核内容和奖惩办法,对年终考核应获奖励的,由县财政兑现奖金。问题与思考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对经济管理主体实行经济责任制的意义何在?(2)经济管理主体实行经济责任制的要点有哪些?第七章企业概述第二编经济法主体本章重点知识企业、企业法与经济法主体制度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方面市场准入与市场准入规制企业登记管理制度第一节企业和企业法一、企业的概念和分类(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经营性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的某种主体;同时,它作为概括的资产或者资本和人员集合之经营体,也可以作为交易的客体。企业主要不是法律概念,它基本上是一个经济概念。企业的经营性,是指它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进行筹划运作,考虑投入产出,重视经济核算,借以参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活动。经营性也不等于经济性。第一节企业和企业法(二)企业的分类1传统的典型企业(1)个人独资企业(2)合伙企业。(3)公司企业。2传统的非典型企业及其发展3我国企业的类型第一节企业和企业法二、企业法的概念、体系和立法模式(一)企业法的概念企业法是规定企业的法律地位及调整其内外部组织关系的法。它以企业为规范的对象,规定及调整企业的设立、变更、终止,企业的法律地位和能力,企业的资本,投资者相互之间及其与企业的关系,企业内部结构,企业与其他组织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等。所以,企业法是一种组织法。第一节企业和企业法(二)企业法的体系和立法模式1特殊企业法2普通企业法(1)纳入民法典的模式。(2)纳入商法典和制定单行法的模式。(3)制定公司法典的模式。(4)制定法和判例法的模式。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法一、现代企业制度概说一是所有者支配,也即企业切实为其投资者所控制,并服从其意志和利益而进行运作。二是企业及其资本经营的市场化、契约化,使所有者得以从供略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挑选合意的企业经营者,从而保证企业的有效经营管理及投资目的的实现。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法二、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企业制度(一)清末的公司立法(二)民国时期的企业立法(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企业制度三、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一、市场准入与市场准入制度(一)市场准入的概念市场准入(marketaccess),是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规制或制度。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第一,市场准入是一种市场壁垒,一种进入特定市场的法律或政策壁垒,形成壁垒的主体主要是政府。第二,市场准入具有消极性。第三,市场准入具有“门槛性”,主要集中于进入特定市场时的规制。(二)市场准入制度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二、市场准入的方法(一)许可或审批1行为许可和资格许可2一般许可和特别许可3无附加义务的许可和附加义务的许可4排他性许可和非排他性许可5其他许可方法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二)标准(三)行业管理(四)立法特许(五)对企业结合的控制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三、设定市场准入的原则第一,市场准入应当限于市场失灵的范围之内。第二,市场准入应当限于能够弥补市场缺陷的范围之内。第三,市场准入应当限于宏观调控手段不能达到目标的范围之内。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第四,市场准入应当限于合同、奖励、税收、补贴等市场手段或经济手段不能实现或者不能更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的领域之内。第五,市场准入规制手段的运用,还必须限制在规制的收益大于成本的范围之内。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四、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一)我国市场准入制度现状评析1市场准入功能虚化、弱化。2市场准入制度异化、泛化。3市场准入常常被用作“清理整顿”的工具。4法治所要求的权利(力)制衡在市场准入中付之阙如。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二)我国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原则1市场准入与相关规制协调、配合,确保相关政策目标实现的原则。2自由进出为一般,准入控制为特殊的原则。3准入领域严格限定,一般竞争性领域全面开放的原则。4准入程序简便原则。第三节市场准入制度5市场机制用尽原则。6符合WTO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的原则。7准入规制放松和加强相结合的原则。8市场准入法治化原则。(三)适当确定市场准入的适用范围和方法第四节企业登记管理一、企业设立的立法原则(一)许可主义许可主义又称“核准主义”“审批主义”,是指设立企业,除了需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需个别地报请主管的行政机关审核批准,方能申请登记成立。(二)准则主义第四节企业登记管理(三)特许主义这是指根据特别法、专门法规或行政命令设立企业,或由国家领导人特许设立企业。(四)自由主义这是指法律对公司的设立不予规制,当事人可自由设立公司,无须履行任何法律上的手续。第四节企业登记管理二、企业设立的条件1有自己的名称。2制定章程。3有符合规定的资本或与企业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资金。4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5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设施。第四节企业登记管理三、企业名称管理四、企业登记管理(一)概说企业登记管理,是指国家主管机关依法对企业及其有关事项进行审核登记,把登记与对企业的监督结合起来的一种工商管理制度。企业登记从理论上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法人登记,另一种是营业登记。第四节企业登记管理一些国家或地区则将企业法人登记与营业登记分开,其做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在同一登记主管机关内分设不同的登记簿,如德国对资合公司和其他公司、企业分别设立登记簿;另一种是由不同的机关分别登记,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由政府公司注册处进行公司法人登记,税务机关另对公司作商业登记,个人独资和合伙商号则只需直接进行商业登记。第四节企业登记管理(二)企业登记管辖(三)企业登记事项(四)企业设立登记(五)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第四节企业登记管理(六)企业的变更和终止1企业的变更(1)企业合并。(2)企业分立。(3)增设或撤销分支机构。(4)住所变更。(5)企业转业。(6)企业组织形式变更。(7)企业主要登记事项变更。第四节企业登记管理2企业的终止(1)歇业。(2)依法被撤销。(3)行政关闭。(4)依法被宣告破产。深度阅读1史际春企业和公司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第1~5章2李曙峰商业组织法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3张国键商事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804\[日\]奥村宏著,李建国等译法人资本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问题与思考1辽宁足球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下设若干足球队,实行以城市为依托、以产业养球的经营模式。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企业的概念和分类如何?(2)如何理解企业的经营性和营利性?问题与思考2比尔·盖茨是微软的大股东,任公司董事长,并在长时间内同时兼任公司的CEO。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现代企业是否必然“所有”与“经营”分离?(2)就法律方面而言,现代企业制度应当具有哪些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问题与思考3某跨国零售巨头通过“公关”手段,成功规避了外商从事零售业的审批,获得工商行政管理登记,在某市“合法”开业。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企业登记管理的概念及意义如何?(2)什么是企业市场准入制度?(3)如何正确理解企业登记管理与企业市场准入制度的关系?第八章特殊企业和国有企业第二编经济法主体本章重点知识特殊企业的必要性和特殊性国企治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第一节特殊企业和国有企业概述一、特殊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概念二、国有企业暨特殊企业的类别西方学者一般把国有企业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政府及其部门控制的没有独立人格的企业,其财务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预算直接联系;第二种是公法人企业,系指按照专门的法律设立和经营的国有企业;第三种是政府控制的商事公司,即依照私法设立和经营,政府作为股东,依民商法暨公司法参与其决策和经营的企业。第二节特殊企业的存在领域和经营管理一、特殊企业的存在领域1政策性经营或在经营中承担一定的政府或公共管理职能的领域。2非竞争性的合法垄断领域。3竞争性领域和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4国有农场、林场、建设兵团等具有社区性、地域性、政权组织性的某些经营领域。5为完成特殊任务而设立的特殊企业或法人。第二节特殊企业的存在领域和经营管理二、特殊企业的组织和经营管理(一)特殊企业的组织特点(二)特殊企业的经营管理1营业规制2价格控制3经营决策和特别财会制度4监察制度第三节国有企业暨公司法一、我国的国有企业法及其由来和立法现状1《宪法》的有关规定。2《企业法》及其配套法规3《公司法》及其相关法规和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法规4《企业国有资产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5有关特殊国有企业的法规。6与国有企业法密切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第三节国有企业暨公司法二、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1法人财产权是基于投资经营而形成的一种他物权。2出资者或股东对企业法人享有所有者权益,通过选择经营者、为重大决策、享有剩余索取权等方式对企业法人施加控制。第三节国有企业暨公司法3根据所有权或私有权的原则,财产的孳息或收益应归财产的所有者所有,这对于法人财产也不例外。4股权或股东权是投资者实现其所有权或他物权的形式或手段。第三节国有企业暨公司法三、国有企业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一)政府作为国资“总老板”与国有企业、公司的关系(二)政府作为具体“老板”与国有企业、公司的关系(三)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与国企的关系第三节国有企业暨公司法四、国有企业暨公司法人治理(一)厂长(经理)负责制和“老三会”(二)“新三会”与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会1股东(大)会2董事会3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秘书4独立董事5经理6监事会(监事)与外部监事会(三)公司制与责任制深度阅读1史际春企业和公司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第8章2史际春国有企业法论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3史际春等企业国有资产法理解与适用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深度阅读4史际春关注地方财产权——地方能够与中央平等地所有吗?见:经济法学评论第4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5张仲福联邦德国企业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06现代日本经济事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东京:日本总研出版股份公司,1982问题与思考1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国家邮政局关于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方案及该公司章程,成立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该公司适用《企业法》,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在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的基础上提供邮政公用服务,并受国家委托承担机要通信业务、义务兵通信等特殊服务;其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暂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问题与思考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什么是特殊企业?(2)对国有企业暨特殊企业可以怎样分类?(3)特殊企业主要存在于哪些领域?(4)特殊企业有何组织上的特点?(5)特殊企业在经营方面通常要受到哪些规制?(6)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7)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可否设立监事会?其依据和形式是什么?问题与思考2某省政府、另一个省的某市政府和十余个国有企事业单位依《公司法》共同投资设立了某公司。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如何理解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法的概念?(2)何为企业法人财产权?其意义如何?(3)国有企业与国家或政府之间应当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4)何为“老三会”“新三会”?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问题与思考3某国防单位与其委派到某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的王某签订经营责任书,规定了王某的工作目标和基本薪酬、奖惩及其具体方案等。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如何理解公司制与责任制的关系?第九章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第二编经济法主体本章重点知识合作制企业或组织的概念和价值我国合作制企业或组织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完善第一节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概述一、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概念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是指由企业成员或某一集体出资举办,在本企业、组织或者出资集体内实行合作制原则的企业或组织。二、我国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由来及其法的调整第二节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基本分类一、农村社区性合作组织农村社区性合作组织是在村或村民小组的范围内设立的农村基层综合性合作组织,严格地说并不是企业。其前身是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大队或生产队,现存的农村社区性合作组织中有许多就是由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延续而来的,有些则是在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自发解散以后,在村或村民小组自治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第二节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基本分类二、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原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具有社区性,规范性较强,典型的为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另一类是企事业单位或机关团体举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其性质不十分明确,不甚规范。第二节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基本分类三、成员直接所有或控制的企业这是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典型形式,传统的、典型的合作社也属于此类,即群众自愿组织、集资,共同劳动、经营,按合作制原则民主管理,实行按劳或按贡献分配的组织。第三节我国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法的主要内容一、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设立我国对农村社区性合作组织没有统一的法律调整。有的地方制定了规章,其当然适用于由原人民公社体制延续而来的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这可谓法定设立。第三节我国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法的主要内容二、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地位和治理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具备法人条件的,依法取得法人资格;不具备法人条件的,亦不妨成为分厂、分店等法人分支机构或“合伙型联营”等非法人企业,以利于社会交易安全。第三节我国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法的主要内容三、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财产权关系非股份制的投资型集体企业,合作制主体作为出资人外在于企业,其经营管理和财产关系在形式上与传统国有企业无异,并不涉及合作制原则。深度阅读1史际春集体所有权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蒋玉珉合作社制度创新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3杨仕兵论合作社法的法律属性财贸研究,2008(6)4宋刚,马俊驹农业专业合作社若干问题研究——兼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浙江社会科学,2007(5)问题与思考1新旺大队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办了副食品加工、塑料制品等若干企业,改革开放后改为新旺实业总公司,其高管层与村行政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下设或控股各类企业六十余个,年产值逾8亿元人民币。村里还依托集体经济举办了合作医疗、村民养老保险和各项村政建设。问题与思考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怎样理解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概念?(2)农村社区性合作组织及其特征如何?(3)我国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法律调整的现状如何?问题与思考(4)如何按法律关系的性质和财产权行使的特点对我国的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进行分类?(5)社区性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及其法律调整的特点如何?问题与思考2某省电信部门于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劳动服务公司,依托母体的垄断地位,加上本身的努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90年代末改制,其管理层实际未支付任何对价就占有了企业,该劳动服务公司遂从集体企业变成了自然人控股的有限公司。问题与思考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谈谈在成员直接所有或控制的企业中,如何把握资本关系与合作制的辩证关系。问题与思考3李家三堂兄弟联合数十位村民和若干企业成立了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现行法关于合作制暨集体所有制企业或组织的设立、地位、治理和财产权关系有哪些主要规定?第十章市场规制法原理第三编市场规制法本章重点知识市场规制法的含义市场规制法产生的理论基础市场规制法的体系和调整方法保护弱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则产品质量法和价格法广告法和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第一节市场规制法概述一、市场和市场规则体系(一)市场及其调节机制市场的概念虽有多种含义,但是通常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其一,市场是指聚集买卖双方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实际场所。这是最早的,也是传统的市场概念,如农贸市场、家电小商品市场等。第一节市场规制法概述其二,市场是一种交易机制,即参与交易活动的所有买者和卖者之间的频繁交换共同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与交易量的机制。其三,市场营销学上认为,市场就是指某项产品或劳务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这是从企业或卖方的角度对市场的理解。第一节市场规制法概述(二)市场规则体系市场机制要素,如价格、利率、竞争等需要规则的约束,市场行为本身也需要规则的约束,政府机关的市场管理更需要规则的约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要维护市场秩序必须“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第一节市场规制法概述二、市场规制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市场规制法的概念市场规制法是调整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它是经济法体系“一体两翼”中的重要一翼。第一节市场规制法概述(二)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对象1商品生产经营规制关系商品生产经营规制关系是指作为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受国家以质量、价格、计量、标准、广告和特许经营法律、法规标准规制的经济关系。2市场竞争关系市场竞争关系,即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3市场监管关系市场监管关系,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对市场主体是否遵从市场规则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进行的监察、督促和检查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管理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市场执法关系。第二节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一、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市场规制法之中的,人们在市场规制法的立法、执法、守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或者指导思想。它是由市场规制法的目的和调整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第二节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1尊重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依法适度管理的原则2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3保护弱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原则4违法行为法定原则第二节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二、市场规制法的作用一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协调经营者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协调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三是为政府对市场进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规范和约束政府管理市场的行为。四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节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和地位一、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一)商品生产经营规制法1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是调整国家在对生产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进行监管和对消费者产品权益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价格法价格法是调整生产经营者在价格形成和国家在价格监管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三节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和地位3广告法广告法是调整广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广告关系是指国家在对广告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4商标法商标法是指调整商标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计量法和标准化法计量法是调整计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标准化法是调整国家在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三节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和地位6经济合同法合同法是民法和经济法综合调整的反映,而以民法和经济法综合调整市场经济关系则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7产业经营规制法8政府特许经营规制法政府特许经营规制法,是指调整政府授予特许经营者特许经营权,允许其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内进行特许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特许经营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三节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和地位(二)市场竞争法市场竞争法是调整经营者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市场竞争关系就是竞争法的调整对象。(三)市场监管法市场监管法是调整市场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所谓市场监管关系,如前所述,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对市场主体是否遵从市场规则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进行监察、督促和检查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管理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市场执法关系。第三节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和地位二、市场规制法的地位市场规制法的地位,是指其在我国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市场规制法是经济法体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的主要法律制度。深度阅读1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刘文华,徐孟洲主编经济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邢会强走向规则的经济法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5\[日\]金泽良雄著,满达人译经济法概论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深度阅读6\[日\]植草益著,朱绍文等译微观规制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7\[英\]休·柯林斯著,郭小莉译规制合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著,黄险峰,张帆译经济学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问题与思考1市场规制法的特征是什么?2市场规制法的体系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3市场规制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如何划定?4市场规制法的作用是什么?5市场规制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6如何理解市场规制法的地位?问题与思考7案例分析2002年6月16日凌晨2时40分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0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网吧发生火灾。经公安消防部门现场勘查,火灾造成25人死亡,13人受伤。经公安机关调查确认:这场火灾是因两名未成年人泄私愤故意纵火所致。同时,网吧的经营者不仅未办理任何手续就非法经营,而且不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还用铁护栏将所有窗户都封死。问题与思考事发当晚,又将网吧唯一对外通道——大铁门从外面锁住,致使火灾发生时室内人员无法逃生。因此,经营者对此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02年8月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两被告人以放火罪,分别被判无期徒刑和12年有期徒刑;“蓝极速”网吧的非法经营者被判3年有期徒刑。问题与思考北京市市长在火灾发生当天所召开的安全防火和安全生产紧急会议上宣布,要对北京市所有网吧停业整顿,重点整顿网吧以及娱乐场所。一是本市要有效地限制发展网吧,要求政法部门重新修改有关网吧管理、整顿的法规,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二是从现在起,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要对网吧逐个进行拉网式检查。问题与思考三是市文化局、公安、工商等部门和各区(县)政府要迅速行动,集中力量严厉打击“黑网吧”,没收其非法所得和经营工具,对于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将其登入工商信用监督系统;同时,积极发动群众举报“黑网吧”,绝不允许其非法经营。四是网吧及其他公共娱乐场所要符合防火安全规定。问题与思考五是整顿网吧的工作要落实到各区(县)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和各乡、镇政府,要实行拉网式检查整顿,对于“黑网吧”一个都不能漏网。会议还明确提出,今后在北京不鼓励发展网吧,有关部门对网吧不再审批发证。问题与思考2002年6月28日,文化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宣布,从7月1日起,联合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这一行动持续到8月31日,为期2个月。期间要求各地一律停止审批新的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也不得审核批准现有网吧等增添或更新设备。问题与思考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现有2400多家网吧,其中开业手续和证照不全的约2200多家。其中,同时具有文化、公安、工商三部门审批核发的“三证”的合法经营者不足200家。而这种现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根据文化部的记录,目前中国有超过20万个网吧,但只有46000个网吧依法登记。问题与思考请结合本章内容思考:(1)“蓝极速”网吧是一家没有合法营业执照的“黑网吧”,在“蓝极速”网吧所酿成的悲剧当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否负有行政不作为责任?除了肇事者应负刑事和民事赔偿责任外,政府是否也应承担部分经济赔偿责任?受害人能否提出国家赔偿?问题与思考(2)本案中,北京市政府实施三个“一刀切”的做法:所有网吧停业整顿;对网吧不再审批发证;今后在北京不鼓励发展网吧。这是否具有法律依据?请结合本案,分析经济管理主体在市场规制过程中如何做到符合“依法适度管理的原则”?第十一章经济合同法律制度第三编市场规制法本章重点知识经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我国经济合同立法的沿革经济合同的基本制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政府投资项目合同政府协作合同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合同国有企业管理合同第一节经济合同法概述一、经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一)经济合同的概念经济合同是国家实施间接计划管理、实行指导性计划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和重要法律形式,经济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直接或间接地构成国家计划管理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经济关系的纵横结合,体现着经济法的本质。第一节经济合同法概述(二)经济合同的特征一是计划性,经济合同是实现国家计划的工具。二是职责性,经济合同是政府部门、经济组织履行各自职责的形式。三是协作性,经济合同是政府部门、经济单位之间协同完成计划任务的机制。四是财政性,经济合同是国家财政收支的前提。五是民主性,经济合同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参与国民经济管理的依托。六是公益性,经济合同是国家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贫困与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第一节经济合同法概述二、经济合同与民事合同、行政合同的关系(一)市场化与政府职能调整对经济合同的影响一方面,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目标的经济主体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业,大量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开始参与国民经济运行,生产决策更加多元化、分散化第一节经济合同法概述另一方面,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调整,既要采用计划、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对外贸易等宏观调控手段促进总体经济发展,还要采用产业准入、产品标准、价格、消费者权益保护、反垄断等监管手段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二)经济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关系(三)经济合同与行政合同的关系第一节经济合同法概述三、经济合同的基本制度(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制度,是国家规定发展方向、目标、步骤、措施、机制等内容的制度。第一节经济合同法概述(二)经济管理与运行权责制度国民经济有序运行必须依靠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等组织。(三)国家预算制度国家预算是国家计划落实的前提和保障。(四)政府决策程序制度第一节经济合同法概述四、我国经济合同立法的沿革(一)《经济合同法》的颁布及其修订(二)《合同法》的颁布及其对经济合同制度的影响第二节国家规划合同一、规划指标责任合同(一)规划指标责任概述(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责任书是针对规划期内特定社会经济目标的指标责任书。第二节国家规划合同二、国家物资储备合同(一)国家物资储备概述国家物资储备是国家事先储备特定物资以备不测或调控供给的有计划行动。(二)国家粮食储备合同国家粮食储备合同是国家粮食储备活动涉及的合同,包括粮食收购、运输、仓储等合同。国家粮食储备分为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国家粮食储备实行计划管理制。第二节国家规划合同三、政府投资项目合同(一)政府投资项目概述(二)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第三节政府协作合同一、扶助型政府协作合同(一)扶贫协作合同扶贫协作是发达地区帮助、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政府间协作,既有中央层面的扶贫协作,也有地方层面的扶贫协作。(二)救灾协作合同第三节政府协作合同二、互惠型政府协作合同(一)互补型政府协作合同互补型政府协作合同是不同行政区划的政府间为实现优势互补,余缺调剂,依照市场交易原则订立的合同。(二)区域型政府协作合同1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协议。2京津冀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第四节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合同一、国有资源管理合同(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土地管理部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将特定地块的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让渡给土地申请者,申请者按照约定用途有偿使用地块,期满时将地块归还给土地管理部门的活动。(二)取水许可证和取水交易合同第四节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合同二、国有企业管理合同(一)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1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程序。2经营业绩责任书内容。3考核与奖惩。4法律责任。第四节国有资源资产管理合同(二)国有企业监管委托书国有企业监管委托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将其监管的国有企业委托给其他机关或者企业实施监管的管理模式。深度阅读1顾明经济法文集北京:群众出版社,19882刘文华主编经济法基础理论(校注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刘文华主编经济合同法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4[美]莫里斯·博恩斯坦编,朱泱等译东西方的经济计划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深度阅读5宋金波主编经济合同法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宋彪分权与政府合作——基于决策制度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匈]阿季拉·哈尔玛季著,梁启明译经济合同制度的比较研究国外法学,1983(3)问题与思考1什么是经济合同?经济合同有哪些特点?2经济合同有哪些基本制度?3什么是经济合同法?4什么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责任书?5什么是国家粮食储备合同?问题与思考6什么是扶助型政府协作合同?举例说明。7什么是互惠型政府协作合同?举例说明。8什么是水权交易合同?9什么是企业国有产权交易合同?10什么是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第十二章竞争法第三编市场规制法本章重点知识竞争法的客观基础和宗旨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规制反垄断法的主要制度及其内容第一节竞争和竞争法概述一、竞争的概念和功能市场竞争一般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为了取得有利的产销条件而进行的相互争胜活动。第一,竞争应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个体(不是群体)竞争,联合或群体的竞争会削弱市场竞争的强度,甚至消灭竞争。第一节竞争和竞争法概述第二,竞争是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或抗衡。第三,不断争胜获得更大利益或企图摆脱劣势不利地位的努力,使市场保持一种旺盛的活力。第四,商品生产经营者为了逐利,也倾向于伺机采取非正常且损害市场机制的方式开展竞争第一节竞争和竞争法概述二、竞争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一)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竞争法是调整不正当和不适当的市场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竞争法具有高度的政策性。(二)竞争法适用的主体我国竞争法将其适用或规制的主体概称为经营者。《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3款和《反垄断法》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