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热点五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课件_第1页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热点五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课件_第2页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热点五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课件_第3页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热点五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课件_第4页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 热点五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五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第二部分中考热点研究背景材料材料一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讲话时指出,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来源:2021年12月14日人民网)材料二

2022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时指出,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紧密团结、艰苦奋斗,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来源:2022年1月31日人民网)材料三

2022年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冬奥会开幕。(来源:2022年2月4日新华社)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运动再度携手,奏响全人类团结、和平、友谊的华美乐章。北京冬奥会会徽名为“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式,将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现代风格相融合,呈现出全新的形象和新时代的中国梦,传递新时代的中国,办好北京冬奥会,圆冬奥会梦,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实现体育强国梦想,推动世界冰雪运动发展,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来源:2022年7月15日新华网)命题规律链接1.说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依据。(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2.冬奥会会徽将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现代风格相融合说明了什么?(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喜爱。(3)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4)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沟通。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必要性。(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包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等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4)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4.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有什么重大意义?(1)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2)有利于学习先进模范人物,弘扬社会正能量。(3)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模范的良好氛围。(4)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6)有利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5.我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2)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6.谈谈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2)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高雅情趣,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有利于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5)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6)有利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7.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们应该如何做?(1)国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执法工作,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积极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开发中保护。(2)社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影、报刊等媒体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公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3)青少年:①应积极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积极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②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③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化建议。④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自觉保护文物,不随手乱写乱画、污损文物。⑤发现有人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积极同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8.青少年如何传承和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2)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3)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质。(4)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创新,勇敢面对挫折与困难。(5)培养集体主义荣誉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6)树立责任意识,勇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7)弘扬中国精神,做自信的中国人。(8)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等等。热点精练1.(2022·广东)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云展播”,结合馆藏文物开发文创产品,不断创新展示和传播手段,让馆藏文物“活”了起来,为文化遗产走近大众、走向国际提供了重要助力。博物馆展示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A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②有利于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③能够推动中外文化的融合与统一④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2.(2022·湖北江汉)由国家文物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龢(读音hé)—中国早期乐器文化”展,2022年5月1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如图为部分展品。本次展览为期3个月,主办方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系列讲座,将乐器背后的技术、文化理念传播给公众。中国早期的乐器文化(

C

)C①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②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优秀文化③代表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④其传播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2022·四川泸州)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顺利通过审议,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其所包含的22个文化遗产点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体现了(

B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优秀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④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B4.(2022·四川南充)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并号召全党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赓续红色血脉。(来源:2021年10月12日人民网)伟大建党精神是(

A

)①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②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奋斗的精神纽带③中国人民在共同的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A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C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③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④中华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物质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6.(2022·湖北黄冈)下列人物的言行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正确的是(

A

)人物言行价值准则①孟晚舟回国后发表感言:“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爱国②顾诵芬作为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的奠基人,对事业要求极严,常常告诉同事必须心无旁骛,干好自己的飞机设计敬业③内蒙古牧民廷·巴特尔毫不保留地将增产增效、科学畜养、生态保护等经验传授给牧民,带领牧民增产增收诚信④2021年12月7日,王明英通过多种途径找到欠款人并归还17年前因为工厂倒闭所欠的1万元款项友善A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家风传承

家事上升国事]材料一

孝(如图),会意字,其古字形如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自古以来,“孝”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孝”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更是将孝亲敬长等传统美德上升到法律层面,用法律为孝心护航。(1)简要回答材料中“孝”文化的演变所蕴含的教材观点。◉答案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孝亲敬长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的法定义务。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材料二

家庭教育不仅关乎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稳定。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与二审稿相比,在部分条款中完善了相关内容:第五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