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鱼类的移殖驯化_第1页
经济鱼类的移殖驯化_第2页
经济鱼类的移殖驯化_第3页
经济鱼类的移殖驯化_第4页
经济鱼类的移殖驯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经济鱼类的移殖驯化本章内容第一节引种与驯化的概念第二节国内外引种工作和成果第三节引种鱼类的依据和条件第一节引种与驯化的概念一、引种〔introduction〕二、驯化〔acclimatization〕三、引种工作的目的种〔Species〕是水产养殖的物质根底,是根本生产资料,是获得鱼类新品种的方法之一。一、引种〔introduction〕引种:是指将国外或外地区的现有优良品种引入到本地区的水域。大水面鱼类的养殖就是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水体的空间和饵料根底,而许多天然水域的鱼类区系组成,达不到这一要求。根据渔业开展需要,引进能适应当地需求的新品种,在一定范围里定向改造鱼类区系组成,对提高水域鱼类的产量和质量以及水体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二、驯化〔acclimatization〕驯化:引入种在新的水域中不但能存活、生长,而且能繁衍后代,叫驯化。〔一〕单生命周期:指鱼类在新的水域中完成一个生命周期。1.存活阶段:引入种在新的水域中能够存活。有许多种类虽然能够存活,但不能繁衍后代。如四大家鱼等2.繁殖阶段:引入种在新的水域中存活、生长,到达性成熟时,能够顺利地繁衍后代。3.后代成活阶段:繁衍的后代能够成活。〔二〕多生命周期:指鱼类在新的水域中完成多个生命周期。引入的种类在新的水域中顺利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并不等于驯化成功或完成。只有通过种群的不断扩大和增长,形成较大生物量,具有捕捞价值的种群数量,才能算是完成驯化。有些种类〔如银鱼〕,在引入的水体中虽然能够完成一个或几个生命周期,但不能形成较大捕捞种群,特别是大银鱼在华中地区的引种大多就是如此。三、引种工作的目的〔一〕引种的目的和意义1.引种的意义由于地壳的变动,山河的变迁,使得各水域的鱼类不能交换,造成地理隔离,所以除了少数海水鱼类外,世界性的鱼类种类很少。鱼类引种的意义:就在于充分开发和利用世界不同地区优良的天然种类资源。2.引种的目的:通过扩大经济鱼类的分布来到达增产的目的。〔1〕作为水产养殖新对象由于某种鱼类的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技术较成熟,可以作为新的养殖对象,如鲤鱼新品种,虹鳟等。〔2〕提高水域鱼产量水域中原有鱼类不能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因此,该水域的鱼产量远远低于它所能提供的鱼产量。通过引入新种类,充分利用现有饵料资源,提高鱼产量。如湖泊、水库放养鲢、鳙鱼,银鱼,鲴亚科鱼类等。〔3〕替代原有种类由于水域中原有种类经济价值不高,渔业经济效果不好,引入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来代替或局部代替原有鱼类,提高水体经济效益。如我国青藏高原的淡水湖泊,引进鲑鳟鱼类。〔4〕提供饵料鱼为某些经济价值很高的肉食性鱼类提供饵料鱼。〔5〕恢复水域原有种类湖泊或水库因干涸而重新蓄水后,从其它水域移入原有种类,以恢复原有水域鱼类的种群和数量。〔二〕引种的要求被引种的对象不但要经济价值高,而且要在引种的水域中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和自然繁殖。从渔业的观点来看,引种对象还必须在所引种的水域中形成有经济意义的可捕捞种群,并对原有经济鱼类无不良影响或弊小利大。第二节国内外引种工作和成果一、国际引种状况二、我国引种现状一、国际引种状况〔一〕引种的起始:公元416~1640年,欧亚大陆之间的鱼类引种。〔二〕大规模时期:19世纪中叶〔三〕高潮时期:20世纪50~70年代。到1985年为止,全世界有237种水产生物被引种到140多个国家,其中引种最多的是鲤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虹鳟三种鱼。鲤鱼原产欧亚大陆,是人类最早作为养殖鱼类和引种对象的鱼类种类。19世纪中叶以后,被全世界广为引种,成为全球性养殖对象。虹鳟原产北美洲,开始在欧美引种养殖主要是作为游钓对象。以后才作为商品养殖对象,目前是世界主要养殖鱼类之一。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非洲南部,该鱼最早是被引到热带国家,由于它适应能力强,繁殖力强,在热带地区一经引种,就会遍地开花。由于尼罗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在许多地方已替代莫桑比克罗非鱼。另外,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获95%左右的雄性个体,可控制其过度繁殖。二、我国引种现状我国自解放以来,从国外引进了50多种鱼类,有的种类在生产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罗非鱼、虹鳟、白鲫、斑点叉尾鮰、匙吻鲟等。我国淡水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经济价值比较大的有40~50种。我国对鲂属鱼类、鲴亚科鱼类、银鱼和某些名特鱼类的引种和驯化取得了显著效果。团头鲂和三角鲂是长江中下游湖泊中常见的草食性鱼类。20世纪60年代初,对团头鲂进行了人工驯养,现已成为全国性的养殖鱼类。20世纪70年代初,又对三角鲂进行驯养,并获得成功。团头鲂和三角鲂肉质好,抗病力强,虽然生长速度不及草鱼,但群体产量要比草鱼稳定可靠。团头鲂由野生变为家养是我国鱼类引种与驯化和扩大养殖品种成功的典范。细鳞鲴、银鲴、黄尾密鲴、圆吻鲴等鲴亚科鱼类原是江河中的野生鱼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在不同地区进行引种驯化,获得成功。鲴亚科鱼摄食有机碎屑和固着藻类,不与主养鱼类争食,群体产量高。在湖泊水库中可以自然繁殖,形成优势种群。银鱼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的重要鱼类。虽然个体不大,但整个鱼体均可食用,是我国名贵鱼类之一。虽然在其它少数国家也有银鱼分布,但能够形成规模生产,具有出口能力的国家只有我国。因此,银鱼也是我国所特有的和重要的出口鱼类。我国银鱼种类较多,有20多种。它们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饵料可塑性大,易捕捞等特点,是大中型湖泊、水库引种增殖的优良种类。1979年春,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进行了将太湖产太湖新银鱼移植到云南滇池的实验,并在当年和次年见到了成熟的亲鱼和幼鱼,后经云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强化移植,获得成功,为我国大水面银鱼的增养殖开了先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全国进入了银鱼大规模移植的高潮。其间,太湖银鱼先后移植到了云南、江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北京、内蒙古、四川、湖北、福建、河南等省、市和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州蚕桑专科学校将大银鱼移植到内蒙古、北京、河南、山东等北方省、市和自治区,获得成功。据统计,1996年太湖新银鱼和大银鱼在全国已移植到18个省区,各地引银鱼受精卵6.05亿粒,移植水面达33万公顷,银鱼年总产量8,000吨,创汇6.5亿元。所以银鱼是我国目前移植面最广、效益最好的种类。但是,我国银鱼引种和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各水体银鱼产量一直不稳定,起伏较大;虽然引种面大,但成功的比例小。目前仍不知道什么样的水体适宜银鱼引种,什么样的水体不适宜银鱼引种,引种的盲目性比较大。池沼公鱼是一种小型鱼类,营养丰富,清香味美,食用方便,国内外畅销。1938年~1942年从朝鲜引入中国,以后在我国东北三省开展起来。1984年在我国各地开始引种推广。1989年已引入全国17个省市区的100多座水库、湖泊,面积174万亩,其中已在13个省市区安家落户。1989年全国引种的池沼公鱼产量达600吨,1990年有了较大开展,仅官厅水库捕捞的增殖池沼公鱼就达1000多吨。池沼公鱼为北方地区大水面增殖的优良品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对鱼产品需求的转变,对鱼的品质、品味有了更高的追求,使得名特鱼类的开发利用有了长足的开展。先后驯化成功了鳜鱼、南方大口鲶、中华鲟、鳇鱼等名贵经济鱼类,目前已成为全国推广的种类。虽然我国从国外引进了50多种经济鱼类,能在全国推广和取得明显效果的品种却不多,能在大水面推广的种类几乎没有,因此,我国鱼类的引种和驯化应该立足国内的品种。第三节引种鱼类的依据和条件一、鱼类的引种的依据二、鱼类引种的条件一、鱼类的引种的依据鱼类的引种牵涉到许多学科,如鱼类学、鱼类生态学、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等等。所以引种并非是盲目引进,而是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引种依据的总的原那么是:第一、引种对象对水体中原有经济鱼类无不良影响或弊小利大;第二、经济效益高,能增加产量,提高鱼产品的质量;第三、保持原地区的生态平衡。二、鱼类引种的条件1.本地区水域的自然资源或生态系统未被充分利用。包括:一是原有的自然条件未被经济动植物充分利用。如水域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过剩,可以引入滤食性、杂食性鱼类,缺乏中、上层鱼类可引入银鱼等,水草过剩可引进草鱼、团头鲂等。二是原水域中虽然有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但缺乏根底饵料生物,可以引入水草、浮游生物等。在饵料生物的引种方面前苏联作了许多工作。2.现有水域中的生物群落或生态关系需要改善或改变。如水域中鱼类的经济价值不高,需要用比较优良的种类来取代或局部取代,以改善原有的生态关系。3.原有的水产资源遭到消灭性破坏,需要恢复的水域。如拦河筑坝,改变了生态环境或水域干涸。4.外地或外国有适宜本地区水域增养殖的优良品种。第四节鱼类引种的具体实施一、引种水域的调研二、确定引种对象三、确定引种材料四、引种方式一、引种水域的调研对引种水域的形成史和生态条件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包括对引入水域的地理学、生态学和水文学的调查研究。二、确定引种对象根据引种水域的生态条件,引入品种或物种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本地人民生活需求以及引种对象不破坏原生态平衡来确定。三、确定引种材料可视不同水域特点和技术条件,选择受精卵、仔鱼、幼鱼或亲鱼作为引种材料。1.引入受精卵或仔鱼技术简单,本钱低,带进病原体的危险性较小,而受精卵或仔鱼正处于生物发育的早期阶段,比成体的可塑性大,更易于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但是,卵或仔鱼容易被敌害消灭,而且到第一次性成熟的时间较长。对于生命周期短的鱼类,如银鱼、池沼公鱼等,可将受精卵或仔鱼作为引种材料。2.引入亲鱼虽然能提早繁殖,形成自然种群,受凶猛鱼类侵袭的危害性也较小,但是往往难以运输,而且检疫比较困难。对生命周期长的鱼类,如鲟鱼等,可采取引种亲鱼。3.引入幼鱼虽然能减小被敌害消灭的危险性,但仍存在着检疫的困难,从幼鱼到初次性成熟也需要较长的时间。生命周期不长也不短的鱼类,如鲤鱼、鲫鱼、虹鳟鱼等,可采用引入幼鱼的方法。四、引种方式先试点后推广,选点要有代表性。〔一〕直接方式将处于任一发育期或生长期的个体由输入水域直接引进到新环境。这种个体通常较难于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生存,例如银鱼,只能直接引入其受精卵或仔鱼。〔二〕养殖方式将引种对象首先移入到养殖场、苗种场,放入池塘,以便繁殖孵化、生产苗种、培育亲鱼群体等。采取这种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