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xx—XX—xx
普通混凝土配制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ixproportiondesignandproductionof
ordinaryconcrete
201x—xx—xx发布201x—xx-xx
实施
云南省住房和建设厅发布
目录
1.总则..................................3
2.术语和符号.................................................4
2.1术语....................................................4
2.2符号....................................................6
3.基本规定....................................................8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4
4.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14
4.2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5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和确定............................22
5.1试配...................................................22
5.2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23
6.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6
6.1抗渗混凝土.............................................26
6.2高强混凝土.............................................27
6.3泵送混凝土.............................................29
6.4大体积混凝土...........................................30
6.5喷射混凝土.............................................32
6.6抗冻混凝土.............................................34
备注:本标准未标注参考标准部分为参考JGJ55-20U《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斜体字部分为老版标准原文部分,其余参考标准的均已标注,加灰
部分为条文说明。
1.总则
1.0
1.0.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利用原材料,加强混凝
土的配制和质量控制,根据现行国家、行业规范标准,结合我省地区特点制定本
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用普通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和
质量控制。
1.0.2条文说明:为进行本规程修订,做了大量的混凝土试配,强度从CIO〜
C60,混凝土的堆密度的范围取2400^SOOkg/cm3。
1.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遵照国家、行业现行有关
规范标准,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ordinaryconcrete
干表观密度为2(X)()kg/m3〜2800kg/n?的混凝土。
2.1.1目前我国普通混凝土的定义是按干表观密度范围确定的,即干表观密
度为2000kg/n?〜2800kg/m3的抗渗混凝土、抗冻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泵送混
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等均属于普通混凝土的范畴。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
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
2.1.2干硬性混凝土stiff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2.1.2用维勃稠度(s)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
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一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等级划分
等级维勃时间(s)
V0231
VI30~21
V220^11
V310~6
V45~3
2.1.3塑性混凝土plastic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flowing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highflowingconcrete
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2.1.3-2.1.5用坍落度可以合理表示塑性或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坍落度
等级划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划分
等级坍落度(mm)
S110^40
S250^90
S3100~150
S4160~210
S52220
2.1.6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concrete
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6本条特指设计提出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
2.1.7抗冻混凝土frostresistantconcrete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2.1.7本条特指设计提出抗冻要求的混凝土,F50是混凝土抗冻性能划分的最
低抗冻等级。
2.1.8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concrete
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2.1.8引自JGJ/T218《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2.1.9泵送混凝土pumpedconcrete
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2.1.10喷射混凝土shotconcrete
利用压缩空气或其他动力,将按一定配比拌制的混凝土混合物沿管路输送至
喷头处,以较高速度垂直喷射于受喷面,依赖喷射过程中水泥与骨料的连续撞击,
压密而形成的混凝土。批注UU:GB50086-2001《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上支护
工程技术规范》
2.1.11大体积混凝土massconcrete
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
凝土。
2.1.12胶凝材料binder
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3胶凝材料用量bindercontent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2.1.14水胶比water-binderratio
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2.1.15矿物掺合料掺量percentageofmineraladmixture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6外加剂掺量percentageofchemicaladmixture
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2符号
fi一一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fie——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MPa);
人用一一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i----第i组的试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外加剂用量(kg/n?);
ma,,——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外加剂用量(kg/m3);
mb一一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n?);
mbo一一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kg/n?);
me——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n?);
mo一一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n?);
mc1,----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rrP);
mj一一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m?);
mj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m)
mfu——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m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rr?);
mso一一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m)
ms一—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m)
ms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n?);
m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kg/m?);
m1,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m'一一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
量(kg/nP);
n——试件组数,n值应大于或者等于30;
P,——6个试件中不少于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MPa):
P一一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
W/B——混凝土水胶比;
a一一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
0a、cn,——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公式中的回归系数;
P——外加剂的减水率(%);
fia——外加剂的掺量(%);
/if--矿物掺合料的掺量(%);
A——砂率(%);
r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Yj——粉煤灰影响系数:
Ys一一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
8-混凝土配合比校正系数;
pc---水泥密度(kg/nr,);
Pe.e——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
一一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kg/m3);
pt一一矿物掺合料密度(kg/nP):
pg——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n?):
p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nP);
pK----水的密度(kg/nP);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3.基本规定
3.0
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及其他力学性能、拌合物性能、
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
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1和《普通混
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082的规定。
3.0.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仅仅应满足配制强度要求,还应满足施工性能、
其他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要求。强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耐久
性能要求,这是本次修订的重点之一。
3.0.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所采用的
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2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通常采用骨料的干燥状态作为基准,因为这
是一种平衡状态,此时骨料既不从浆体中吸收水分也不会释放水分到浆体中。
3.0.3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
3.0.3控制最大水胶比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手段,而水胶比又是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参数。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对不同环境条件的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作了规定。
3.0.4除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外,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应符合表表3.0.4的规定。
3.0.4在控制最大水胶比的条件下,表3.0.4中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是满足混凝
土施工性能和掺矿物掺合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胶凝材料用量下限。
表3.0.4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
最大水胶比
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0.60250280300
0.55280300300
0.50320
W0.45330
3.0.5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最大用量宜满足表3.0.5的规定:
表3.0.5混凝土的最大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用量(kg/m3)
C25
C30400
C35
C40
450
C45
C50480
NC55500
注:1表中数据适用于最大骨料粒径为20mm的情况,骨料粒径较大时宜适当降低胶凝
材料用量,骨料粒径较小时可适当增加:
2引气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与非引气混凝土要求相同;
3对于强度等级达到C60的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最大用量可增大至530kg/m3.
3.0.5根据耐久性的需要,单位体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能太少,但过
大的用量会加大混凝土的收缩,是混凝土更加容易开裂,因此应控制胶凝材料的
最大用量。在强度与原材料相同的情况下,胶凝材料用量较小的湿凝土,体积稳
定性好,其耐久性能通常要优于胶凝材料用量较大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由于工
作度的需要,允许适当加大胶凝材料用量。
3.0.6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
硅酸盐水泥时,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6-1的规定,预应
力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6-2规定。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
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采用掺量大于30%
的C类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以实际使用的水泥和粉煤灰掺量进行安定性检验。
3.0.6规定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矿物掺合
料在混凝土中的实际掺量是通过试验确定的,在本规程配合比调整和确定步骤中
规定了耐久性试验验证,以确保满足工程设计提出的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当采用
表306-1和表3.0.6-2给出的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时,全盘否定不妥,通过对混
凝土性能进行全面试验论证,证明结构混凝土安全性和耐久性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后,还是能够采用的。
表3.0.6-1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最大掺量(酚
水胶比
类采用硅酸盐水泥时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
《0.404535
粉煤灰
>0.404030
粒化高炉矿渣W0.406555
粉>0.405545
钢渣粉—3020
磷渣粉—3020
硅灰—1010
W0.406555
复合掺合料
>0.405545
W0.403525
石灰石粉
>0.403020
注:1采用其他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
掺合料;
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
合料的规定。
表3.0.6-2预应力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最大掺量
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
采用硅酸盐水泥时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
W0.403530
粉煤灰
>0.402520
粒化高炉矿渣W0.405545
粉>0.404535
钢渣粉一2010
磷渣粉—2010
硅灰—1010
W0.405545
复合掺合料
>0.404535
C0.403020
石灰石粉
>0.402515
注:1采用其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
物掺合料;
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最大掺量;
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
掺合料的规定。
3.0.7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3。7的规定,其测试方
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
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的规定。
3.0.7本规程按环境条件影响氯离子引起钢筋锈蚀的程度不同将环境条件简
明地分为四类,并规定了各类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中氯离子最大含量。本规程采
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的方法,与测试硬化后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方法相比,
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配合比设计和质量控制。表3.0.7中的氯离子含量是相对混
凝土中水泥用量的百分比,与控制氯离子相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相
比,偏于安全。
表3.0.7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环境条件(%,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素混凝土
干燥环境0.30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的环境0.20
潮湿但含有氯离子的环境、盐
0.100.061.00
渍土环境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质的腐蚀
0.06
环境
3.0.8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
用引气剂。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应符合表3.0.8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3.0.8掺加适量引气剂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尤其对于有较高抗冻要求的
混凝土,掺加引气剂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引气剂掺量要适当,引气
量太少作用不够,引气量太多混凝土强度损失较大。
表3.0.8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混凝土最小含气量(%)
骨料最大公称粒径
潮湿或水位变动的
(mm)盐冻环境
寒冷和严寒环境
40.04.55.0
25.05.05.5
20.05.56.0
注:含气量为气体占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3.0.9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映设计要求的工程,宜掺用适量粉煤灰或其
他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kg/m%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
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粒化
电炉磷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3.0.9将混凝土中碱含量控制住3.0kg/cn?以内,并掺加适量粉煤灰和粒化高
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对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中碱
含量是所测的混凝土各原材料碱含量计算之和,而实测的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
粉等矿物掺合料碱含量并不是产生碱-骨料反应的有效碱含量,因此,对于矿物
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取
实测值的1/2,粒化电炉磷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已经被混凝土工程界采
纳。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1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1.1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I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cu.oNfcu,k+1.645。(4.1.1-1)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的等级值
(MPa);
6—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fcu.o>(4.1.1-2)
4.1.1混凝土配制强度对生产施工的混凝土强度应具有充分的保证率。对于
强度等级小于C60的混凝土,实践证明传统的计算公式是合理的,因此本规程
中仍然沿用传统的计算公式;对于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传统的计算
公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修订后采用公式(4.1.1-2),这个公式早已经在现行行
'也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中体现,并在公路桥涵和建筑工程等
实际工程中得到检验。
4.1.2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当具有近1〜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且试
件组数不小于30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循按下式计算:
式中:(7——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fcu,i——第,•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MPa);
mfcu——n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试件组数。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不小于3.0
14
MPa时,应按式(41.2-1)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3.0MPa
时,应取3.0MPa。
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小于C60的混凝土,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
不小于4.0MPa时,应按式(4.1.2-1)计算结果取值;当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
值小于4.0MPa时,应取4.0MPa。
2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标准差。可
按表4.1.2-1取值。
表4.1.2T标准差offi(MPa)
混凝土强度等级值WC20C25〜C45C50〜C55
4.05.06.0
4.1.2根据实际生产技术水平和大量调研,本规程中适当提高了按公式
(4.1.2-1)计算的强度标准差取值,并给出表4.1.2的强度标准差取值,这些取
值与目前实际控制水平的标准差相比,是偏于安全的,也与国际上提高安全性的
总体趋势是一致的。
4.2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4.2.1水胶比
1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混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算:
W/B=aafb(4.2.1-1)
fcu,o+aaabfb
式中:W/B——混凝土水胶比:
%、Ob---回归系数;
fi,—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MPa),可实测,且试验方法应按
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执行:也
可按本规程第421.3确定。
2回归系数a,和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1)根据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试验建立的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
系式来确定;
⑵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按表421-1选用。
表4.2.1-1回归系数(aa、ab)取值表
料品种
碎石卵石
0a0.400.49
ab-0.410.13
3当无胶凝材料28d抗压强度实测值时,公式中的/U直可按下式确定:
fb=YfYsfce(4.2.1-2)
式中:〃、力——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可按表表421-2选取;
fee——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MPa),可实测,也可按本规程第四
条确定。
表421-2粉煤灰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力)
粉煤灰影响系数〃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在
01.001.00
100.85-0.901.00
200.75-0.850.95-1.00
300.65-0.750.90-0.95
400.60〜0.650.85-0.90
50——0.75-0.85
注:1采用I级、II级粉煤灰宜取上限值;
2采用S7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下限值,采用S9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上限值,
采用S10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可取上限值加0.05;
3当超出表中的掺量时,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4当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g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fce=Ycfce,g(4.2.1-3)
式中:及一一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发
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421-3选用;
fees---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表4.2.1-3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
水泥强度等级值32.542.552.5
富余系数1.121.161.10
4.2.1为了使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公式更符合实际情况以及普遍掺粉煤灰和粒
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的技术发展情况,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对0.29~().68
水胶比范围,采用掺矿物掺合料、使用云南地方机制砂的混凝土强度进行回归分
析,调整了表421-1的回归系数,并参考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规程》JGJ55,给出了掺合料影响系数及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验证试
验覆盖全省代表性的主要材料,参加试验的单位有: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云
南建工商品混凝土部,中建商混云南分公司和广泰混凝土有限公司。
4.2.2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
1每立方米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可按表422-1和表42,2-2选取;
(2)混凝土水胶比小于0.40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表4.2.2-1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公称粒径(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mm)
项目指标10.020.040.016.020.040.0
16-20175160145180170155
维勃稠度
11-15185165150185175160
(s)
5-10185170155190180165
17
表422-2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拌合物稠度卵石最大公称粒径(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mm)
项目指标10.020.031.540.016.020.031.540.0
10~30190170160150200185175165
坍落度35-50200180170160210195185175
(mm)55-70210190180170220205195185
75-90215195185175230215205195
注:I本表用水量是采用中砂时的平均取值,采用细砂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可增
加5kg~10kg,采用粗砂时则可减少5kg~10kg;
2掺用矿物掺合料或外加剂时,用水量应相应调整。
3水胶比小于0.4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表4.2.2-1和表4.2.2-2是未掺加外加剂的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经多
年应用,证明基本符合实际。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也可以参加外加剂,参加外加
剂后的用水量可在表422-1和表422-2的基础上通过试验进行调整。
2掺外加剂时,每立方米流动性或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w。)可按下式计
算
mw0=m;v0(l-0)(4.2.2-1)
式中:mw0——掺外加剂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m?);
m'w0——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实际坍落度要求的每立方
米混凝土用水量(kg/n?),以本规程表4.221中90mm坍落度的用
水量为基础,按每增大20mm坍落度相应增加5kg/nP用水量来
计算,当坍落度增加到180mm以上时,随坍落度相应增加的用
水量可减少:
P——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混凝土试验确定。
3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ma。)应按下式计算:
ma0=mbQfia(4.2.2-2)
式中:ma0——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kg/m)
mb0——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nP);
18
计算应符合本规程第4.2.3的规定;
0a——外加剂掺量(%),应经混凝土试验确定。
422-2本节中的外加剂特指具有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本条具有指导性作用,尤其对于缺乏经验和试验资料者更为重要。在实际工
作中,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将满足混凝土性能和节约成本作为目标,结合
经验并经试验来确定流动性或大流动性混凝土的外加剂用量和用水量。
4.2.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
I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加四)应按式(4.2.3-1)计算,并应进
行试拌调整,在拌合物性能满足的情况下,取经济合理的胶凝材料用量:
mbo=(423-1)
423对于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掺量增加会使水胶比相应减小,
如果取用水量不变,按公式(423-1)计算的胶凝材料用量也会增加,并可能不
是最节约的胶凝材料用量,实际采用的胶凝材料用量应按本规程第4.2.1-3条调
整,经过试拌选取一个满足拌合物性能要求的、较节约的胶凝材料用量。
2.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四。)应下按式计算:
mf0=mbopf(4.2.3-2)
3
式中:mz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kg/m);
Pr——矿物掺合料掺量(%),可结合本规程第3.0.5条和第4.1.1跳
的规定确定。
3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加的)应按下式计算:
mc0=m(l0-mf0(4.2.3-3)
式中:mc0―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kg);
3
mb0——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kg/m);
计算矿物掺合料用量所采用的矿物掺合料掺量是在计算水胶比过程中选用
不同掺量经过比较后确定的。计算得出的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的用量还
要在适配过程中调整验证。
4.2.4砂率
1.砂率(ft)应根据骨料的技术指标、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参考
既有历史资料确定。
2.当缺乏砂率的历史资料时,混凝土砂率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坍落度小于1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应经试验确定;
(2)坍落度为10mm~6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可根据粗骨料品种、最大公
称粒径及水胶比按表表424-1选取;
(3)坍落度大于60mm的混凝土,其砂率可经试验确定,也可在表表4.241
的基础上,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砂率增大1%的幅度予以调整。
表4.2.4-1混凝土的砂率(%)
水胶比卵石最大公称粒径(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mm)
(W/B)102040162040
0.429~3628~3528~3433飞832~3830~35
0.533~3932~38303636~4135~4133~38
0.636~4136~4134飞939~4438~4436'42
0.739~4438~4437~4240~4539~4539、44
注:1表中数值是中砂的选用砂率,对细砂或粗砂可相应地减少或增大砂率;
2只用一个单粒级粗集料配制混凝土时,砂率应适当增大;
3采用人工砂配制混凝土时,眇率可适当增大;
本节对砂率的取值具有指导性,经实际应用,证明基本符合实际。在实际工
作中,也可以根据经验和历史资料初选砂率。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影响较大,
可调整范围略宽,也关系到材料成木,因此,按本节选取的砂率仅是初步的,需
要在试配过程中调整后确定合理的砂率。
4.2.5粗、细骨料用量
1.当采用质量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粗、细骨料用量应按式(425-1)计算,
砂率应按式(425-2)计算。
mf0+mc0+mg0+ms0+mw0-mcp(4.2.5-1)
ft=ms°X100%(4.2.5-2)
mgo+西。
20
式中:mg0——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kg);
ms0——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细集料用量(kg);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kg),可取
2350kg/m3-2450kg/m:!.
区——砂率(%);
2.当采用体积法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粗、细骨料用量按(425-3)式计算:
为+也+酗+为+3+o.oia=l(4.2.5-3)
PcPfPgP$Pw
式中:Pc——水泥的密度(kg/np);
pf——矿物掺合料的密度(kg/n?);
3
pg——粗集料的表观密度(kg/m);
ps——细集料的表观密度(kg/nP);
3,
pw---水的密度(kg/m),可取IOOOkg/m:
a—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a可取为1。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常采用侦量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骨料变化宜采用体积法,可视具体技术需要选用。与质量法比较,体积法需要测
定水泥利矿物掺合料的密度以及骨料的表观密度等,对技术条件要求略高。
21
5.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和确定
5.1试配
5.1.1混凝土试配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
凝土试验用搅拌机》JG244的规定,搅拌方法宜与施工采用的方法相同。
本条提及的搅拌方法的内涵主要包括搅拌方式、投料方式和搅拌时间等。
5.1.2实验室成型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B/T5OO8O的规定。
本条规范了试配过程中试件成型的基本要求。
5.1.3每盘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表5.1.3的规定,并不应小于搅拌
机公称容量的1/4且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
表5.1.3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拌合物数量(L)
W31.520
40.025
如果搅拌量太小,由于混凝土拌合物浆体粘锅因素影响和体量不足等原因,
拌合物的代表性不足。
5.1.4在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应进行试拌。计算水胶比宜保持不变,并应通过
调整配合比其他参数使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然后修正计算配
合比,提出试拌配合比。
5.1.4在试配过程中,首先是试拌,调整混凝土拌合物。在试拌调整过程中,
在计算配合比的基础上,保持水胶比不变,尽量采用较少的胶凝材料用量,以节
约胶凝材料为原则,通过调整外加剂用量和砂率,使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及和易
性等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提出试拌配合比。
5.1.5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I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5.5.1的第四条确定的
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5,用
22
水量应与试拌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2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拌合物性能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3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每个配合比应至少制作一组试件,并应标准养护
到28d或设计规定龄期时试压。
5.1.5调整好混凝土拌合物并形成试拌配合比后,即开始混凝土强度试验。
无论是计算配合比还是试拌配合比,都不能保证混凝土配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混凝土强度试验的目的是通过三个不同水胶比的配合比的比较,取得能够满足配
制强度要求的、胶凝材料用量经济合理的配合比。由于混凝土强度试验是在混凝
土拌合物调整以后进行,所以强度试验采用三个不同水胶比的配合比的混凝土拌
合物性能应维持不变,即维持用水量不变,增加和减少胶凝材料用量,并相应减
少和增加砂率,外加剂掺量也作增加和减少的微调。
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混凝土强度试件在28d龄期进行抗压试验;当规
定采用60d或90d等其他龄期的设计强度时,混凝土强度试件在相应的龄期进行
抗压试验。
5.2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5.2.1配合比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I根据本规程5.1.5条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宜绘制强度和胶水比的线性关
系图或插值法确定略大于配制强度对应的胶水比;
2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用水量(嵇。和外加剂用量(%,)应根据确定的
胶水比计算得出;
3胶凝材料用量(mb)应以用水量乘以确定的胶水比计算得出;
4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叫和机,)应根据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进行调整。
5.2.1通过绘制强度和胶水比关系图,或采用插值法,选用略大于配制强度
的强度对应的胶水比作进一步配合比调整偏于安全。也可以直接采用前述3个水
胶比混凝土强度试验中一个满足配制强度的胶水比作进一步配合比调整,虽然相
对比较简明,但有时可能强度富余较多,经济代价略高。
5.2.2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和配合比校正系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合比调整后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23
pc.c=mc+mf+mg+ms+mw(5.2.2-1)
式中:Pc,e---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计算值(kg/m3);
3
m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
mf---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用量(kg/nP);
mg—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客运服务品牌-促进客运企业发展
- 2025年中国运动鞋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药用玻璃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机械产品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工程施工临时用电供应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市政工程廉政承诺协议3篇
- 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
- 中国味浓浓腊八节
- 运营部个人工作总结
- 教育教学年终工作汇报
- 户外儿童乐园规划方案
- 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MDR医疗器械法规考核试题及答案
- 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科学试题
- 女装行业退货率分析
- 领导沟通的艺术
- 纯视觉方案算法
- 道士述职报告
-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作文题目及范文汇编
-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2023年生产运营副总经理年度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