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期中复习提纲_第1页
九年级物理期中复习提纲_第2页
九年级物理期中复习提纲_第3页
九年级物理期中复习提纲_第4页
九年级物理期中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的化学

性质最小粒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固态物质,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

用力,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粒子间的

作用力比固体小,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确定的形

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分子间距很大,粒子之

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有很强的流动性。

4、原子结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

和中子组成

5、纳米技术:是纳米尺度内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

一小堆分子或单个原子、分子。

二、质―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

2、单位:国际单位制:_k£L,常用单位:tgmg

对质■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鸡蛋50g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曳一只鸡约2kg

3、质・不随形态、状态、位量、温度改变,质■是

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⑴日常生活常用的测■工具:室祗_细、

杆秤等,实验室常用的测■工具天壬。

⑵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清天平的称■及分度值。

②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处。

③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

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镣子向右盘从大到

小依次加减硅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

平衡。

⑤被测物体的质■等于硅码质■加游码的质・

⑥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天平的称・

Y

一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C要用镜子夹硅码

⑶方法:A、直接测■:固体的质■

B、特殊测■:微小质■<,

二、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

2、公式:_m变形v=-m—m=PV

_P

3、单位:国际单位制:应付,常用单位g/cm3。这

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换算关系:

1g/cm3=103kg/m3水的密度为LOxICPkg/nN,演与

1.0x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

的水的质量为1.0x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物质,p不变,数值上等于质■和体积的比值,

m与V成正比;密度p与物体的质■、体积、形状

无关,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但密度会随温度、压强、状

查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二同。

⑵不同物质,质■相同时,密度越大,体积越小;体

积相同时,密度越大,质■越大。

5、图象:右图所示:p甲邛乙

6、测体积一■筒(・杯)

⑴用途:测用液体体积,也可

间接的测固体体积。

单位:1毫升(ml)=1厘米3(彘)

1升(1)=1分米3(dm3)

⑵使用方法:

①认清■程、分度值。

②放在水平台上。

③如果■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世

面的底部相平。

m

7、测固体的密度:原理^=-

T目生平

CP大于水

形-诟具-(•量筒L水L细绫)----------------------

「不Y方法: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

则必;2、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

p小于水

总体积V2,(物体体积V=N『V\)

A、针压法(工具:量筒、水、大头针)

形状规则

具:刻度尺

8、测液体的密度:⑴原理:p=m/V

⑵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筒中一部分,读出

■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p=(mi-m2)/V

9、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

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用公式变形m=pV算出它的质■

⑶求体积:用公式变形V二m/p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参照物:为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作为标准的假

足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

题的方便而定。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

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和静止的情况隹荏不

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

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理国性。

二、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物变化叫做机械运

动。

1、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自然界的一切物

体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2、速度:⑴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

⑵时间相同,路程长,运动快

⑶路程相同,时间短,运动快

⑷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

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一二变形t=;,S=Vt

单位: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两单位中

m/s单位大。换算:1m/s=3.6km/h。

人步行速度约,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

步行时1秒中通过的路程为1.1m.

s

速度图象:I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匀

I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

L是个恒量,与路程s

r"^/;时间t无关

t

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一(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

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常见速度:人步行速度1.1m/s,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大O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x108m/s

实验中数据的记录:

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练习

中长跑测验中,小明跑1000m小红跑800m,测出他

两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分10秒和三分20秒,

请设计记录表格,并将他们跑步的路程、时间和平均

速度记录在表格中。

跑步时间平均

路程速度

小10004分104m/s

明m秒

解:表格设计如下:小800m3分204m/s

红秒

三、长度的测■:

1、长度的测■是物理学能基至测■之一,长度测■

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m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3m1m=10dm1dm=10cm

1cm=10mm1mm=103pm1m=106pm

1m=109nm1pm=103nm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驹”课桌高0.7m、篮球

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咽、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手掌宽度1dm、墨水

瓶高度6cm

5、特殊的测■方法:

A>、测■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常

用累积法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由

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

终点,然后拉直测■)

O、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龌选(用已知周长的

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

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根据实随超要选择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

它的零刻度线、■程、分度值。

B、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平行于被测边,刻度线

要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

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D、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E、测・结果由数字和望位组成。

7、误差:测■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1)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

仪器。

(2)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乏,而错误是由于丕遵身

测■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

的。

五、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条件:①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②物体

间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

力,,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工并作

用在不同物体上卜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

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

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

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

⑴测力计:测■力的大小的工具。如:弹簧测力计(实

验室常用X握力计。

⑵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

成正比(或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b

B、使用方法:看清量程;

调零;读数。

C、注意事项:不允许超过■程,使用前要轻拉几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

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

长。

六、惯性和惯性定律

1、探究实验:

⑴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

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时速度相同。

⑵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的越远,速度减小的

越慢。

⑶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

度永远运动下去(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经我睦的基础上,通过

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型来直接证明牛

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

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

线运动.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丕强要力,力不是产生

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的性C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剧一切物体在任

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有关,

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均

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思挂,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

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

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惯性危

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

距车。

七、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蚯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赞止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C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

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物体运动状态说明

静止]

不受力、力不是产生

>合力为0、运动状

(态不变

受平衡9匀速运动(维持)运

动的原因

运动快慢改更

受非平衡力1运动状力是改变物

运动方向改变,态改变

合力不为0J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

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

力越大。

2、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3、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相互挤压产生弹性形

4、常见的弹力有拉力、压力、支持力

二、重力

⑴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

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蛆。

⑵通常把重力大小称为重置。计算公式G=mg其中

g=9.8N/kg(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它表示质量

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物体受到的重力

与其质■成正比。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锤线检查墙是否

竖直。

⑷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

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

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落回地面;②水不会由高处向

低处流

三、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

甦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

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静摩擦

摩擦力Y

动摩擦『滑动摩擦

J1滚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平行于接触面,与物

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时起阻力作用,有

时起她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滑动摩擦力:

⑴测.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

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

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鲤[变重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

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

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

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6、应用:⑴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

粗糙程度。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磁

悬浮}

第十三章《压力和压强》复习提纲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⑴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

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

力,即F=G=mg

⑵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

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GF+GG-

FF・GF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

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强与压力和受

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法。

和对比法

(3)公式p=F/S其中各■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

(Pa);F:牛顿(N)S:米2(m21

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

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是两物体相接触

的部分)b

特例:对于放在水平面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

方体、长放体等),压强p=F/S=pgh

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

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

压强约为:1.5x104pa。它表示:人站立

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