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徐祯卿·月》原文赏析_第1页
古诗《徐祯卿·月》原文赏析_第2页
古诗《徐祯卿·月》原文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古诗《徐祯卿·月》原文赏析古诗《徐祯卿·月》原文赏析

古诗《徐祯卿·月》原文赏析

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只自悬清汉,哪知隔凤城。气兼风露发,光逼曙乌惊。何事江山外,能催白发生。

这首诗,诗题为《月》。用一个“月”字来标题,显然是咏月的诗。但这不是一般的咏月,而在咏月当中抒发了怀乡之感,透露出对人生的深沉的感慨。徐祯卿为明代的国子监博士。国子监是封建王朝的最高学府,博士就是里面的教授。博士的地位虽然不低,可不是显赫的职务,它的工作又只是教这个学府里的贵族子弟,在政治上是不能有所建树的,而且它又是一个穷官,是不为显赫者所重视的。就因为这些缘故,感到“人生易老,自己又碌碌无为”,这种深沉的人生感慨,就在《月》这首短短的五言律诗中透露了出来。

写这首诗时,住在北京,在这个秋夜里,他看到的是首都的月。如果他是一个春风得意的人物,带着愉快的心情来赏月,就该从北京落笔,一人手就应该写为“凤城今夜月,皎洁向人明”的。但是任国子监博士的徐祯卿,早就看到了封建王朝的腐败和贵族宦官的横行,自己不在其位,却又无能为力,平时就颇有身世之感,因而在这皎洁的月光下,苍凉的身世之感,怀乡之感向他袭来。(的家乡,在今江苏吴县,与北京远隔千里)所以诗人一开头就写道:“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这是写故园之月的有情。诗人想到:故园的明月啊,你多么有情,今天夜里你又远远地照着我这个异乡的游子,带来了故乡对我的深情厚意。言外之意是:月啊,你哪里知道,我这个失意的异乡游子思乡之苦,怀乡之切?

“只自悬清汉,哪知隔凤城。”这第二联是写故园之月的无情。(这里的“自”指故园之月,“凤城”指首都)诗人想到故园之月,又似无情,它只是自己悬挂在高高的霄汉间运行罢了,这是它自己的运动规律,它哪里意识到与首都远隔千里呢?言外之意是:它哪里知道我这个不得志的异乡游子在怀念抚育自己成长的故乡呢?它哪里知道这时我这个游子正在深情地瞻望从儿时就年年照着自己的故园之月呢?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乡愁。

第三联“气兼风露发,光逼曙乌惊”。是写月的本身,写月的寒气和月的光辉。这是个秋天的夜晚,霜露既降,秋风拂面生寒,这月似乎有一股清冷之气,与风和露的寒意合在一起,发散开来,袭向大地。而月光又是那样明亮,真说得上月明如昼,它照着大地,照在林间,照向枝头。当它透过林阴,照射到巢居枝上的乌鸦时,乌鸦猛然惊觉,以为天晓而鸣噪了起来。这两句是诗中的佳句。上一句一个“发”字就把秋月写活了。下一句是通过典型事例来写月光,写得真切,这种写法由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脱胎而来,却又别具特色。咀嚼这样的诗句,便觉如在月下,感到寒气袭人,月光耀眼,感到自然力的无穷和人生的渺小。诗人的身世之感,就在其中。

“何事江山外,能催白发生。”第四联写诗人对月之感。在秋夜的月光下,他感到人生易老,感到鬓边的白发也生长得快了、多了。是什么东西催人老呢?他首先想到的是隔断故园的江山(这是一个空间因素),它使我产生乡愁,催我衰老,已使我不胜感慨了。为什么运行中时有阴晴圆缺的月(它的运行就是个时间因素),它在江山之外也能使我兴感、催我早衰?诗人感到的催人老的因素究竟是什么?诗里提出了问题,没有作答,而留给读者,让读者去思考、体味。我们也不难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催人衰老的不是外在的时空因素,而是诗人的抑郁之情、深沉的身世之感,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这消息从诗的结尾处的疑问里透露了出来。

全诗句句写月,又句句在写望月之感。写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