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前言
乒乓球运动员起源于英格兰,1904年前后乒乓球传入中国,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我
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乒乓球王国”被誉为“国球”。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
项目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Pong”的声音而得名,乒乓球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
一体的运动。它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作为一项全身运动,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
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一、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
了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二、极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
其次由于该项运动极为明显的竞技特点和娱乐功能,在室内外均可行,不受年龄性别、身体
条件限制,又使其成为一项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等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
有效运动。正像一位专家所阐述的:“乒乓球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运动。对于那些希望保持
青春、健美、避免不幸事故发生的人,如果能够提高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将无疑是一
件乐事。”
第二章乒乓球部分基本理论
第一节:球拍的种类与性能
乒乓球是用赛璐珞制成直径40mm;重2.65280克的球型体。
乒乓球台标准尺寸:
长:2740毫米
宽:1525毫米
高:760毫米
网高:1525毫米
球网装置:
(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
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⑶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乒乓球拍:
正胶
也叫短颗粒胶皮,特点是弹性好、速度快、击球稳、不吃转,适合近台快攻,尤其是左
推右攻型打法,是直板快攻型选手最常用的胶皮类型之一,过去庄则栋、李富荣、江嘉良、
谢赛克等一大批世界冠军都采用正胶海绵直拍。当今世界冠军刘国梁也是采用这种类型胶皮。
如果你觉得自己手腕动作灵活,而大臂和腰腹力量不够,那最好正面选择以速度制胜的正胶
球拍。
目前国际市场上还有一种介于短颗粒与长颗粒之间的一种中颗粒胶皮,有不旋攻击的奇
特效果,对手攻来的强烈抽球或下旋球,这种胶皮压根儿就不怕,回过去都是不旋球,而且
飘忽,让对手使不上劲。它被人称作“魔性胶皮”。
•反胶
其特点是击球旋转力强、击球稳定、易控制,适合弧圈型或弧圈结合快攻型打法。由于
击球稳定,控制球好,因此也是初学者首选的类型。对于专业选手而言,又有多种不同性能
的反胶海绵拍供选择,如胶皮粘性强、配套的海绵软而厚,因而有很好的“咬”球及“裹”球特性。
反胶海绵胶皮是直、横拍选手目前最常用的胶皮,几乎100%的欧洲选手均采用此种胶皮,
亚洲选手也有近80%选手使用。因为这种胶皮比较好地兼顾了速度与旋转的要求。
目前国际超一流选手中,绝大部份都使用反胶胶皮。如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瓦尔德内尔、
佩尔森、塞弗、马文革、王楠等,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的盖亭、王涛、孔令辉、邓亚萍、李菊
等,直握拍的马琳、阎森、冯哲等,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是正面或二面均为反胶胶皮。
打反胶的选手都希望胶皮有高裹力,即胶皮面要粘,这样才能有高的摩擦系数。除了专
业运动员有条件打比赛即换胶皮外,业余爱好者恐怕就没有这个条件了,所以要懂得保护胶
皮的粘性。最简单的办法是每次练习以后,用软泡沫海绵沾清水清洗干净,市面上也有专用
的清洁剂出售,使用效果会更好。清洁后用聚脂薄膜复盖上,这样既可防尘又可防氧化。
•生胶
生胶就是颗粒向上、直径大于高度的胶皮。其特点是击球下沉,搓球旋转弱。由于生胶
有减转的作用,因此特别容易控制球。目前一批横拍两面攻选手,为求得击球的变化,采用
了正手反胶(拉弧圈)和反手生胶(快拨及摆短)的搭配方法。当今世界冠军王涛及著名选
手陈静、耿丽娟等都采用反手生胶的打法,韩国及朝鲜女选手对这种搭配方法更是情有独钟。
这种性能的胶皮可作为直拍反打反面贴胶的一种选择。
•长胶
这是一种胶粘细而长的胶皮覆盖在一薄海绵上面而胶皮海绵,是我国在六十年代发明的。
当年张燮林用这种胶皮削出变幻莫测的球,被称为乒坛魔术师。这是因为这种胶皮球在拍面
会产生反常的旋转现象,典型的变化是:对方搓来的下旋球,己方用长胶对搓时,将以上旋
飞回;对方攻来的上旋球,己方用长胶推挡后以下旋飞回;用削球回击对方拉来的弧圈球时
球会更旋,而回削一般拉球时回球则不旋。这些反常的变化常令对方失误或回出高球,对付
不熟悉长胶性能的人打这种球常可轻易取胜。但用这种胶皮打球,不但对方失误多,己方也
不易掌握,大大降低了乒乓球的观赏性和娱乐性。1998年5月,国际乒联在南非德班市召开
理事会,以19票对18票,作出关于禁用使用长胶的决定,并对正胶作出高度与直径之比不
得大于1:1的规定。少年运动员千万不要用长胶,一方面长胶难掌握,另一方面稍有不慎很
容易造成错误的定型。中国乒协早已明文规定少年比赛一律不得使用长胶。
•防弧胶皮
专门对付弧圈球的还有一种叫“防弧胶皮”的反胶海绵胶皮,这种胶皮拍面无粘性,表面
较光滑且轻微发涩,击出球运行牲速度较慢、弧线较短,着台后下沉飘忽,令对手难以按常
规判断,对付弧圈球尤为奏效。如前述当年蔡振华反面贴的就是这种胶皮。
上述各种乒乓球拍面覆盖物中除了注意胶皮特性的选择外,还应注意海绵的选择,即注
意海绵的厚与薄、硬与软。一般来说,厚海绵吃球较深,咬球时间较长,击出的球后劲较足,
在拉球时特点更明显;相反薄海绵吃球时间短,击球快、控球好,但球的后劲不足,不易把
对手打死。至于硬海绵则有咬球时间短、球速快的特点,适合快攻的打法;而软海绵则球速
逊色些,但控制球较佳,一般人打起来比较顺手,也打得比较稳。
除了海绵与胶皮外,用于粘合海绵胶皮的胶水,在当今高科技时代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
位。一种专用的无臭快速胶水,比赛前粘贴能大大发挥“药效”(据说能提高胶皮弹性
20%-30%),如同给球拍吃了兴奋剂。这种奇妙的特性是由匈牙利选手KLAMPER偶然发现
的,当时他比赛输了一局之后,觉得正手的胶皮没粘好,于是重贴,竟然想不到这半干的胶
皮少球使球速提高了不少。如今快速胶己不是什么秘密,但有些人却变得过于迷信它的作用
To
现在不但要求海绵胶皮应符合国际乒联(英文简称ITIF)的规定,如包括粘合剂总厚度
不得厚于4毫米,胶皮的二面必须一面为鲜红色,一面为深黑色等,参加重大比赛还必须选
用国际乒联已批准使用的胶皮及粘贴胶皮用的胶水。目前,国内有多种品种获得批准,其边
缘均有清晰可见的商标型号及国际乒联ITIF的标记。
我的推荐是以双面反胶海绵为主,辅以正面正胶海绵反面反胶海绵。作为专业运动员及
业余选手均能适用的反胶海绵,宜选用粘性强而弹力适中的类型。随着对乒乓球旋转认识的
提高及控球能力的加强,为求得球的变化,还可以正、反手面配置不同性能的海绵胶皮。总
之,在胶皮的选择,正、反面胶皮类型配置上,一定要因人而异。前世界冠军邱钟惠说过,
乒乓球是一项“个性”非常强的运动,胶皮类型、型号千变万化,应理智地从自身条件、技术
特点权衡考虑来取舍。
第二节乒乓球运动常用术语
一、球台术语
端线:球台两端与球网平行的白线称端线,宽2厘米。
边线:球台两侧与球网垂直的白线称边线,宽2厘米。
边线:球台两侧与球网垂直的白线称白线,宽2厘米。
中线:球台中央与边线平行的白线称中线,宽3毫米。
左半台和右半台(又称二分之一台):通常是指出球范围。其左右方向是对出球者本身
来说的。
三分之二台:是指出球范围占球台的三分之二。左侧为左三分之二,右侧为右三分之二
台。
全台:出球时不限落点,出球范围占整个球台。
二、站位术语:
站位:是指运动员出球时,其身体与球台端线之间的距离。可将站位划分为近台、中台、
述台、中近台和中远台。
近台:指站位在离球台端线50厘米范围以内。
中台:70厘米范围左右。
远台:100厘米范围以外。
中近台:近台与中台之间的站位。
中远台:中台与远台之间的站位
三、出球路线:右方斜线,右方直线,左方斜线,左方直线,中路直线,中路直线称追
身球。
四、出球时间术语
上升期:来球从台面弹起接近最高点的这段时间。分上升前期与上升后期。
高点期:来球从台面弹起在最高点附近的这段时间。
下降期:来对从最高点开始下降以后的这段时间。可细分为下降前期和下降后期。拉下
旋来球,一般下降前期出球,削接弧圈球,一般在下降后期出球
五、出球部位
出球时,球拍接触球上的位置叫出球部位。为了说明的方便,将球用表盘的形式标志
12、1、2、3、4、5、6,七个点。
接近12点附近叫上部。1、2点附近叫中上部。3点附近叫中部。4、5点附近
叫中下部。接近6点附近叫下部。
六、拍形
拍形包括拍面角度和拍面方向两个方面。
(一)拍面角度
出球时,拍面与地面(水平面)形成的角度叫拍面角度。拍面角度小于90度时,称为“前
倾”;拍面角度大于90度时称为“后仰”。
(二)拍面方向
出球时,出球拍面所朝向的方位叫“拍面方向
七、触拍部位:
触拍部位是指出球瞬间,球体触及在球拍上面的位置,球拍的
出球拍面可划分为左、右、上、下、中等部位。
八、出球点:
所谓出球点,一是出球时球拍与球体相接触那一点的空间位置。
九、出球节奏、摆速
出球节奏:是指在出球时由于出球时期,发力大小,摩擦球厚
薄等因素而形成在机、击球速度上快慢不同的节奏。
摆速:一般是指在击球中左右两面照顾时,持拍手摆动的快慢。
十、技术术语:
挤:一般是指推挤(侧推)。是用来对付拉过来上旋很强的弧圈球的一项先进的推挡技
术。其特点是回球带侧下旋弧线低、角度大。
拱球:是使用长胶粒和弧圈胶力球拍的运动员,在打搓攻时常用的一种技术。拱球的动
作和一般的推挡很相似,只是球拍触球的部位和推挡不同,它是以拍面触球的中下部将球推
出。用长胶拱球,回球往往会发飘;用防弧胶皮拱球,速度较慢,落台后有些下沉。在接发
球成对搓中突然运用拱球往往能使对手指手不及。
快摆:是对付近网下旋球的一种有效的搓球技术。摆短球大多是在来球上升期前段去击
球,它的动作和手削近网短球很相似,通常是借助来球的反弹力进行回击。其特点是回球弧
线低,落点短,使对方难于抢位抢冲,以压制其攻势。
劈:是一种用类似切削动作,回接台内球的技术。其特点是:回球弧线较直,较低,下
旋力强,且有一定的速度。动作的要点是右脚,身体和手臂同时到达球台右前方。小臂伸进
台内,拍头上提,然后依来球高低和旋转调节拍形和用力方向。如果球较高或没有旋转,拍
形应稍竖,手腕结合小臂向前下方用力将球砍过去;若来球低,或下旋强烈,拍形可适当后
仰,减少向下用力的动作,以向前发力为主。
撇:是一种用正手回接对方右方近网球的技术。它的动作要点是:手腕必须放松,直握
拍者应使拍头下垂,对右手持拍者来说拍面方向略偏于对方左侧(横握拍选手应强调手腕向
外偏);手腕配合小臂,向左向前用力。回球略带左侧旋,落点多在对方的左侧大用度。
挑:是一种将台内下旋球为上旋球的过渡性技术,多用于接发球。其动作要点是,当来
球低且下旋力较强时,拍形可稍后仰,多向上用点儿力摩擦球;若来球下旋力或不转时,拍
形应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用力方向偏于向前。
弹:即在台内或近台出现了略高于网的无旋转,或旋转较弱的球时,手腕迅速向后做一
小动作引指。然后急速向前爆发用力将球弹出,出球时间为高点期,其突出特点是快,横板
反手快拔中,冷不防把手腕一抖,球便向子弹一样弹射出去,动作极小速度极快,常使对手
猝不及防。
第三章乒乓球基本技术
第一节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
一、基本站位:
快攻型:1、左推右攻打法的基本站位(以右手握拍为例),在近台偏反手位处,也就是
球台左三分之一处。
2、两面攻打法的基本站位,在近台中间偏反手位处,也就是球台的二分之一处。
弧型:1、单面拉弧圈打法的基本站位在中近台偏反手位处。
2、两面拉弧打法的基本站位在中近台中间略偏反手位处。
削攻型:1、攻削结合打法的基本站位在中台中间略偏反手位处。
2、削中反攻打法的基本站位在中远台中间略偏反手位处。
二、基本姿势:
进攻型打法的基本姿势:(以右手持拍者为例)两脚开立,比肩稍宽,左脚稍前,右脚
稍后,前脚掌内侧着地,脚后跟略抬起,两膝自然微屈,肩关节放松,持拍手位于身前偏右
处,拍略高于台面。
第二节握拍法
一、直握拍法
1、快攻型握拍法:在球拍的前面,以食指中节和拇指末节扣住拍肩,两指尖相距1-2
厘米,拍柄贴住虎口;在球拍的背面,三指自然弯屈,中指末节顶在球拍三分之一处,其余
两指垂叠于中指之上。(图1-2)
2、特点: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可以在发球时利用手腕动作,发出动作相似而
旋转,落点不同的球;也可变化球的落点。左右摆速较快。
正手拉弧圈球时,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协调用力,球拍背面的中指与无名指略微伸展,以便较
好地保持拍面前倾)
二、横握拍法
1、横拍各种类型打法的握拍方法大致相同。横握拍的一般方法是:虎口贴住拍肩,拇
指伸在球拍正面,食指伸在球拍反面,其余三指握住拍柄。攻击型选手一般握拍较深;防守
型选手握拍稍浅一些。
2、特点:横握球拍照顾范围较大,出球时间便于发力;反手攻击速度快,力量大,落
点变化灵活。缺点是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正手中路球比较难打。
第三节发球与接发球
一、发球技术
1、正手发急(奔)球的动作变领:
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执拍手向右手方引拍。球拍稍竖,拍面垂直,待球从上向
下回落时,上臂带动前臂由右后方向,左前方快速挥摆,在球降落至比网高位置时出球的中
上部。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端成附近。
2、反手发急(奔)球的动作要领:
站位近台,右脚稍前或平站,身体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把球置于前偏左侧。左手在
拍前抛球。抛球不要太高,同时持拍手向左后方引拍,拍形垂直,在球下落时,用小臂和手
腕发力,向前出球中上部。同时,腰部配合向右转动,动作要放松,加速第一落点在本台端
线。出球后,身体动作顺势前送,迅速转换成准备姿势。特点:速度快,弧线低,前进力强,
易于发挥速度上的优势,迫使对方回出便于进攻的球。
3、正手高抛发球的动作要领
发球时,左脚在前,右脚斜后。持球手将球用力平稳地往上抛,球离头部1.5米左右,同时
腰和腿顺势向上稍挺伸,重心在左脚上。待球下降在接近腰部偏右时(离身体15厘米左右)
持拍手臂由腰部右向左前方挥拍击球,身体重心顺势移到右脚,以便为下板做好准备。击球
瞬间,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集中发力摩擦球,其中手腕发力最主要。
4、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动作要领
站位靠近左半台。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当持球手向上轻轻抛起时,持拍手迅速向后上
方引拍,身体随着球拍后而向右转动;发左侧上旋球时,手臂自右上方向左下方挥摆,球拍
从球的右侧中下部向左前上方摩擦球;发左侧下旋球时,手臂自右后上方向左下方挥摆,球
拍从球的右侧中下侧中下部向左侧下部摩擦球。拍触球的一瞬间,手腕辅助发力,以增大球
的旋转。
5、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动作要领
站位靠近左半台,右脚稍前,左脚稍后,略向左转体,收腹。持球手将球抛起后,持拍
手向左上方引拍。引拍时拍面稍后仰,手腕内屈,拍辆朝下;发右侧上旋球时,持拍手由左
上方经身前向右侧一方挥摆拍后仰稍前倾。
触球时拍面从球左中下部向右侧前上方摩擦;发右侧下旋球时,持拍手由左后上方向右
前下方挥摆,触球时拍面从球的左侧中下部方向右侧下部膜、摩擦。随着手腕与前臂内旋,
向右侧前上方挥拍;如发长球,第一跳要在球台端线附近,如发短球,第一跳在中附近。发
球时,发侧下旋球要继续做发侧上旋球的假动作。发侧上方旋转的,小臂放松前送,迅速还
原。
二、接发球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站位的选择
一般情况,如果对方准备用上手在球台的右角发球,按发球的站位在中间偏右;如果对
方用反手或侧身在球台的左角发球,则接发球的站位应在中间偏左一些。
2、准确判断
看清楚触球瞬间的触拍部位,出球部位,用力方向,不被对方的假动作所迷惑。一般情
况,球落台后向前走得慢的是下旋;向前走得快是上旋或不转球。下蹲发的左、右侧旋,从
对方的发球动作上很难判清旋转,而用这种看球落台后弹跳情况的方法就比较容易。
3、果断还击对方的发球一旦出手,必须尽快决定接发球的还击方法。能攻则攻,能
拉则拉;点一板或撇一板都是有效的接发球方法。遵循低拉高打的原则。
4、重视基本技术的练习接发球的方法基本上是由拉、点、攻、挡、搓、撇等各种技
术综合组成。
第四节基本步法
1、单步以一脚为轴,另一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重心也随之跟上。快攻
运动员在回击短期球,削球削追球,常用此步法。
2、跨步以一脚向前、后或左右的不同方向跨出大步,身体重心随即移到摆动脚上,而
另一只脚也迅速地滑动半步跟过来。
3、并步一脚先向另一只脚移动半步,另只脚在移动脚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动。进攻型
选手正手的走动攻或拉,左右摆速,正反手削球等。
4、跳步以来球同方向脚踏地为主。在移动过程中,两脚有短暂的同时离地时间,在来
球较快,角度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5、交叉步;来球距离身体较远,采用并步或跳步仍不能取得合适的出球位置时,可运
用交叉步。
6、步法练习中注意的问题
(一)反应判断要快。(二)脚步移动要灵活(三)出球后身体重心要调整
(四)运动员在训练中必须集中精力,注意盯球,特别要学生会用眼睛盯住对方球拍触
球时的动作。
第五节推挡技术
(一)快推:且有速度快,落点变化灵活的特点。快推一般用运于相持球和对付弧圈球
技术,也可在对攻和相持中运用对推两大角或突出击对方空当,争取主动。(图1-3)
1、身体靠近球台,两脚平站或左脚稍前,两脚间与肩同宽或稍宽,肘关节靠近身体略
前的位置。重心在前脚掌上,拍形基本与台面垂直。引拍时,球拍稍高于球或球同高。
2、视来球情况,即迅速动脚步,取好位置,上臂带动前臂向前迎球。在来球的上升期,
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向前下方推送。手脚配合前臂往前发力,拇指放松,食指用力压拍,
中指顶住拍底,使拍形前倾。身体重心快速落在左脚,上体随手臂发力微向左手转动。
3、球推出后,迅速放松、还原,准备下次击球
(二)加力推挡:回球力量重,球速快,有落点变化。加力推挡适用于对付速度较慢,
旋转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较重的攻击。(图1—4)
4
技术要点:1、站位准备姿势与快推相似。引幅度较大,球拍位置稍高。前臂上提,上
臂后收,拇指略放松,食指压拍,拍形稍前倾。2、来球从台面弹起后,上臂迅速迎球,前臂
快速用力,手腕随前臂发力的同时,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弹击球的中上部。为加大推球力量和
动作的稳定性,要善于运用伸髅和转腰动作,加大手腕发力,并用中指顶住拍背向前用力。
(三)推挤:推出击的球带有侧下旋,弧线低,角度大。主要用于对付弧圈球,也可
在相持中利用改变球的旋转、角度、落点变化,增大对方进攻的难度,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有
利时机。推挤虽然角度大,弧线低,落点较短,但球速较慢,必须与其它技术配合使用,为
自己的进攻创造有利时机。动作要点:
1、来球尚未落台时,手臂向前迎球,球拍高于来球。
2、击球时,触球左侧中上部,向左侧下方用力摩擦推球。
3、推挤加转弧圈球时,球拍应在身体重心的带动下向前迎球,借力摩擦推球。
(四)下旋推挡
其有回球弧线低、落点长、带下旋并且落台后向前滑的特点。主要用于助攻和在相持阶
段中突然变化推挡节奏和旋转变化,拢乱对方以达到主动进攻的目的。
动作要点:
1、持拍手前上提,球拍略高于台面,拍面竖直或稍后仰。
2、击球时,手腕固定,在球的高点期,前臂往前下方用力推切球的中下部。使击球弧
线低且下沉。
3、以前臂发力为主,手腕触球时可配合向前下方用力切球,以增大球的下旋力。
(五)减力推挡且有回球弧线低、落点短(球落台后不向前走)力量轻的特点,一般
在对攻相持中,在加力推或正手发力攻迫使对方离台后使用。加力推和减力挡的结合运用,
是对付中台两面拉弧圈打法有效手段。
动作要点:
1、击球前,不用撤臂引拍,可稍屈前臂调整球拍位置,略高于来球。
2、球刚弹起,手臂向前移动,身体重心略上提,同时向前迎球。球拍在上升期触球的
中上部,整个动作很小。基本不发力,借来球力将球反弹回去。
3、拍触球的刹那间,手臂和手腕要稍向后收。
第六节攻球技术
(一)正手快攻动作要点:
1、站位与准备姿势:离台均50厘米。两脚与肩同宽或稍宽,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
重心在右脚上。
2、引拍动作:击球前,转体摆臂。小臂横摆至体侧。拍面与台面垂直或稍前倾,球拍
成半横状,使拍面正对来球路线。身体重心随引拍动作移至右脚。
3、击球动作:在球从台上弹起时,大臂带动小臂,拍形稍前倾,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向
前上方击球中上部,以小臂发力为主,手腕配合小臂内旋。直握拍者拇指压拍,同时右脚踏
地,重心前移腰、躯手配合转动。
4、击球后动作:球出手整个手臂放松。球拍顺势挥至额前左侧,身体重心随挥击球动作
由右脚稳住左脚,同时迅速调整自己的重心和步法,做好回击下板球的准备。
易犯错误和改正方法:
1、架肘:引拍时大臂僵直,向后拉肘,肩不到于回击半高球影响发力。
改正方法:站位时,右脚稍后,肩要放松,身体略向右转。引拍时小臂也要放松。在台
上多练习离身球,击球点稍远些,从而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2、握拍时手腕过分僵硬,吊拍或撇拍,影响击球的命中率。
改正方法:通过讲授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做挥拍练习,然后再上台练习,逐渐体会动
作要领。
3、拍面后仰,有翻肘动作。击球时容易吃转,对旋转球易出界或下网。
改正方法:使运动员明白动作概念,掌握正确握拍方法,使拍形稍前倾,多练习攻打上
旋球技术。
4、击球时动作僵硬,击球没有弧线,拍触球时没有磨擦球动作。
改正方法:使运动员明白击球原理。多练习打旋转球,注意磨擦球的动作,体会打和摩
的技术动作差别。
5、击球时,手臂与身体配合不好,动作不协调,影响步法快速移动。
改正方法:使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多做挥拍练习,强调重心交换。在单线的技
术练习中,要求每板球必须有重心交换。
(-)正手快拉:是快攻运动员对付削球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技术。也可用来对付力量不
太重的攻球和推挡。
正手快拉与快攻在击球动作上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引拍时身体重心稍下降,球拍略
低于球,拍形稍前倾,触球中部。发力时向上磨擦,力量大于向前打的力量。以小臂发力为
主击球时间在下降期或下降前期。
易犯错误和改正方法:
1、身体重心高,引拍太向后,球拍位置过高,影响向上发力。
改正方法:多做徒手拉球动作,体会拍触球瞬间的手腕动作感觉。上台练习时,以练习
拉下旋球为主,从中体会快攻与快拉的动作区别。
2、拍形过于后仰或前倾。后仰形成把球,容易出界,前倾时遇强烈下旋球时拉不起来
造成下网。
可以多安排一些和削球选手的练习。多体会拉球时的拍形和磨擦球的动作,应根据来球
旋转的不同和高低调节拍形。
(三)正手快点:这是一项用以进攻近网短球的重要技术。
技术要点:1、上身、右脚和前臂在同一时间内到达球台右前方,上身靠近球台,前臂
同时伸进台内举拍稍高。一般击球的最高点向前上方挥动。2、判断清楚来球的旋转、高低
调节好拍形,制造合理弧线。来球下旋强烈,球拍触球时拍面后仰些,触球中下部,摩擦球
时间长一些,手腕配合前臂向前上方挥动;来球略带下旋,拍面基本与台面垂直,触球中部,
摩擦时间短一些,手腕在向前发力的同时稍向上摩擦;来球上旋,拍的位置应稍高于来球或
与来球在同一水平线上,拍面前倾些,触球中上部,手腕向前发力为主,不必摩擦而直接将
球击出。3、在回击近网来球时,角度越大,右脚跨出的步子应该越大。来球若在中线靠右
近网处,左脚应向左前方迈出一步,右脚跟着往左前移半步。
易犯错误和改正方法:
1、不看来球的旋转性能、落点和高低,用同样的动作和拍形攻球,造成失误。改正方
法:善于观察来球的变化,根据来球的性能变化调节拍形。供不同旋转和高低的来球。
2、上身不前移,重心拖后,导致手臂伸得过直,造成控制球能力低,不好发力。改正
方法:先做手练习,强调上身、右脚、前臂三个动作应同时到达球台右前方。采取多球练习,
多供特别短的球。
3、手腕紧张,影响发力,影响击球弧线,导致失误。改正方法:握拍问题,腕关节紧
张,手腕过分上翘或下吊,改进引拍动作。
(四)攻打弧圈球技术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借力打弧圈球技术,常被称为快带技术,
另一种是主动出击,迎前发力攻打弧圈球。
1、快带弧圈球技术:特点是用来从相持或被动中转变为主动的过渡性技术。以速度快、
弧线低、落点变化多来造成对手的失误,或使对手不能连续拉出强烈的弧圈球为主动进攻创
造机会。动作要点:(1)站位近台。拍面稍前倾或台面垂直,手腕固定,向后引拍幅度较
小,球拍位置稍高并靠近身体。(2)击球时,球拍触球的中上部,击球上升期,利用身体
重心和手臂向前的力量,动作要小,在借力中发力。(3)快带中,要强调速度和落点变化。
主要根据来球的旋转强弱决定击球的拍形和发力方向。
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引拍动作过大,站位偏后,贻误了接球时间,造成击球失误。
改正方法:观察优秀运动员的快带动作,体会击球节奏。重点强调站位近台,上升期击
球等要点,然后上台练习反复体会。
(2)手腕太活,拍面角度不固定,容易吃转。
改正方法:明确动作要点,先做手练习,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再到台上练习。
2、正手攻打弧圈球的一种最积极主动的打法,具有速度快、变化多、力量大的特点。
但此项技术难度较大,回击时处理不好,很容易打飞。
动作要点:(1)引拍位置较高,拍形固定稍前倾,在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由上
向前,向下方挥拍。
(2)击球时,以大臂发力为主。借助腰、髓的转动协助配合。触球瞬间前臂有一收缩
动作,击球点在身前。
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引拍偏低,击球点靠后,拍形不固定,击球失误较多。
改正方法:明确攻击弧圈球的动作要点,在徒手挥拍练习中建立动力定型。在实践中多
体会。
(2)击球时间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过晚,影响发力和命中率。
改正方法:从理论上明确攻击弧圈球的击球时间,多观察优秀运动员攻打弧圈球的技术
动作,在台上反复实践。
(五)反手攻球
1、直拍横打技术
动作要点:(1)站位与快拔相同。手腕立起,身体重心略高,击球时,手腕先向后稍转,
然后猛然向前下方用力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间为高点期或上升期,整个动作短促有力。拇
指和中指用力,食指放松。
(2)反面弹打技术的拍形几乎与台面平行,击球时手腕立起,拍形固定,击球时间为
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2、横板反手攻球
(1)反手快拔是横拍进攻运动员常用的一项相持性技术,具有站位近,动作小,落点
变化多,速度快特点。
(2)击球前,右手臂在身前左侧自然前伸,上臂与前臂的角度为90度,前臂与手腕成
直线。
来球从台面弹起时,拍形前倾,击球时间为上升期,触球中上部。手腕固定,前臂为
主向前右方发力,拇指控制拍形和击球弧线。
(3)反手弹击,一般在反手拉弧圈球或对攻中,偶有一板弹击,固节奏突变,常使对
方防不胜防。
第七节弧圈球技术
(一)正手加转弧圈球飞行弧线较高,速度较慢,稳健性好。对来球下旋力较强、
较低或位置不合适时,用加转弧圈球可以较容易地将球拉过去。
动作要点:1、准备阶段: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身体略向右扭转,左肩略
低于右肩,略收腹。手臂自然下垂,球拍后引的幅度较小,球拍低于来球。2、击球阶段:
当球在台面弹起时,用前脚掌着地,以转腰带动肩、上臂、前臂和手腕。由后向前挥动。击
球瞬间,快速收缩前臂,击球中上部,击球点在下降期。拍面稍前倾或与台面垂直,发力方
向是由下向前上方摩擦球。为提高拉球的旋转和速度,在触球前动作要逐渐加快,到触球时,
达到最高速度,手腕在最后瞬间达到最好地擦击力。
3、结束动作:球击出后,球拍顺势挥至头前,身体重心随之移至左脚,此时迅速还原,
准备下次击球。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1、拉球时,击球点找不准,拍形过分前倾,击球时
间晚,容易漏球或擦拍边。改正方法:多做徒手挥拍练习,动作熟练后到台上练习。在拉球
时,每次击球,强调动作的稳定性,找准击球点。先进行单线练习,同时注意调整拍面角度。
2、单纯大臂用力拉球,不会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虽然力量很大,但拉球旋转不强,难于连
续拉。
改正方法:明确拉弧圈球技术,需要身体配合的重要性,每次击球
强调发力要集中,手臂与身体的配合。多球练习效果更好。
3、撞击太多,摩擦太少,球不转。
改正方法:触球时,拍面不能“吃”得过厚,这样撞击多,旋转就弱。但是也不能认为
拍面吃得“薄”球就转。如果过“薄”反而不能产生摩擦力,同样不能产生旋转。只有又打
又摩以摩为主才能增加旋转。
(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前冲弧圈是弧圈打法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具有正行弧线
较低速度。上旋较强,冲力大及球着台后急剧向下滑落的特点。因而可以起到扣杀作用。
动作要点:
1、准备动作与拉加转弧圈大体相似,不同的是,向右后方引拍,球拍与来球同高。身
体重心比拉加转弧圈球时稍高。拍面前倾,重心在右脚上。
2、挥拍击球时,身体重心及上臂带动前臂由右后方向左前挥拍,击球的中上部,击球
点在高点期或在下降前期。击球时,以向前发力为主。此外,直拍选手拉前冲发力时,中指
可在拍后有顶拍动作,横拍选手食指应有一向前边甩的动作。
3、球离拍后,迅速放松,顺势挥拍至头部左侧,用跳步使身体重心还原。
易犯的错误及改正方法:
1、拍面过于前倾,压球易下网。
改正方法:掌握适宜的拍面角度,注意发力方向,强调触球部位在中上部,不要触球顶
部。
2、引拍低,身体重心低,拉球出界多。
改正方法:及时判断对方来球的旋转和落点情况,准确做出相应的拉球动作,在台上练
习时有意提高引拍位置。
3、撞球多。拉球旋转不强,没有弧线,失误多。
改正方法:多做徒手和多球练习,着重体会拍触球手腕发力击球时的感觉。
(三)反手拉弧圈球
反手弧圈球是横板选手的主要技术之一,据有速度快,富于节奏变化的特点。
反手弧圈常用于发球抢冲,接发球及搓中抢冲,退至中台进行反冲和对拉等。
技术特点:1、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左站立。引拍至腹部下方,两膝微屈,重心降低,前
臂自然弯曲,拍面前倾。2、击球时,以肘关节为轴,两脚用力蹬地、伸膝,腰、髓向右转。
前臂带动手腕,同时向右前上方发力,击球的中部。
近台快拉时,击球时间为上升期或高点期,在中台拉强烈下旋球时,击球时间为下降前
期,中远台时对拉弧圈的击球时间为下降期。
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身体站位不当,没有收腹引拍动作小,身体让位不够,不易发力。改正方法:看录
像片,观察优秀运动员拉球动作。再采用打多球的办法,体会反手拉球技术。
2、不会运用蹬地、伸膝、转腰动作等,单纯手臂发力,球不转。改正方法:同正手拉
弧圈球方法。
第八节搓球技术
一、特点:
搓球:是近台还击下旋球的一种基本技术,回球多在台内进行。搓球还是削球打法的入
门技术。
二、搓球动作要点:
(一)慢搓:
动作幅度较大,回球速度较慢。
动作要点:1、站位近台,左脚稍前,两膝微屈,重心稍降低,上臂摆动向左后上方引
拍,拍面后仰。
2、击球时,前臂带动手腕,以肘关节为轴,向前下方挥摆,在来球下降期切击球的中
下部。触球瞬间,手腕辅助发力。
3、击球后,前臂随势前送
(二)快搓
动作幅度小,击球时间较早,回球速度快,主要用来对付对方过来或搓,削过来不出
台的近网下旋球。它即可以搓近网,也可以搓底线击球。
技术要点:
1、站位近台,身体向前迎球,拍形稍后仰。
2、在上升期击球,触球的中上中,手腕配合手臂发力。
3、根据来球的旋转程度,调节拍面角度和用力方向。来球下旋强,向前用力要大些;
来球下旋弱,向下用力小些。
(三)摆短:
其特点是回球的弧线较低,落点短,速度也快。能有效地限制对方抢拉或抢攻。
技术要点:
1、站位近台,身体迎前,注意保护重心的稳定。
2、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手臂要迅速伸进台内,拍形较后仰。在球的上升期触球中下部,
动作幅度较小,主要借助来球的反弹力进行回击。
(四)劈长
劈长,劈力突然,速度快,球弧线长且直,落点往往靠近对方端线,与摆短结合运用,
效果显著。
动作要点:
1、站位,准备安装相似快搓。不同的是,击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手腕、前臂用力向
前下方砍击,手腕固定,发力集中。
2、动作幅度较大,以前臂发力为主,重心迎前。
(五)加转搓球与不转搓球
动作要点:
1、快搓和慢搓均能搓加转球与不转球。区别主要在于触球瞬间的触球拍部位,击球部
位和用力方向。
2、搓加转球时,反手搓球用球拍的右侧偏下部位击球。正手搓球用球拍的左侧偏下部
位击球,拍面后仰,触球的中下部,向前下方用力切击球。搓不转球时,反手搓球用球拍的
左侧偏上部位击球,正手搓球用球拍的右侧偏上部位击球,拍面稍竖,触球的中部附近,多
向前发力推击球。搓加转球与不转球的动作要力求相似,旋转差别要尽可能大
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1、引拍位置不当,击球点过近或太远,搓球失误多。
改正方法:
要求引拍正对来球,动作不能太大,注意身前击球。手腕、前臂紧张,不放松,既难加
转,又易失误。
改正方法:1、先进行徒手练习,体会发力方法,强调手臂放松。
2、搓一板练习,用多球进行效果最好,进一步体会放松时和肌肉感觉。
第九节削球技术
一、特点:削球主要是一种防御性技术。击球稳健,防守中突然进攻是削球的主要特
点。削球站位较远,较多的时间是在下降期击球。因而有较充裕的准备时间。
(一)正手削球
远台削球:主要指用削球对付对方拉过来力量较轻,上旋较弱的球。球速较慢,回球弧
线低而较稳定。动作要点:
1、右脚稍后,身体略向右侧,两膝微屈并收腹。拍形竖立,引拍至肩高,重心放在右
脚上。
2、在来球的下降前期,前臂在上臂的带动下随身体的移动向下,向前挥动。拍形稍后
仰,触球中下部,手腕控制好,拍形并有摩擦球的动作。身体重心随手臂发力削球时转至左
脚。
加转削球时,触球瞬间手腕爆发用力向前下方摩擦球。削不转球时,手腕做一个向下
摩擦球的假动作,触球瞬间给球向前推送的力量。
3、球离拍后,迅速放松,顺势持拍至左膝前,用小跳步重心还原。
近台削球:削球动作小,球速快,主要用于快速逼角。如运用得好。可直按得分。
动作要点:
1、身体距球台端均70厘米左右,两脚开立略平行,两膝微屈并收腹身体重心略上提,
引拍动作较小。
2、击球时,重心移右脚,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拍面稍竖摩擦球的中部,前臂向
左前下方快速发力,身体重心随手臂发力迅速下降。
3、球离拍后,迅速放松,右脚向左距地使重心还原。
(二)反手削球
左脚稍后,身体略向左侧,拍形竖立,前臂在上臂的带动下,在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
腰腹随手臂的挥动协调发力,手腕控制好拍形。
第四章基本战术及对抗
乒乓球的准备姿势
打乒乓球每次击球前必须集中全部注意力,判断清楚来球的落点、速度和旋转性质;然
后迅速移动步法,选择合理的击球位置;采用相应的击球动作,将来球准确有效地回击过去。
这就要求在击球前保持较好的准备姿势。较好的准备姿势应当是有利于快速起动,有利于照
顾全台,有利于采用各种技术回击来球。
准备姿势包括身体姿势和站位两个部分。
(一)身体姿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主要以脚内侧蹬地),脚趾轻
微用力压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弯屈,
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右斜前方,横握拍
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
侧。两眼注视来球。
(二)站位不同打法的人,其站位方式也不同.
直拍左推右攻打法的站位,一般是左脚稍前于右脚,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
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40厘米左右。
直拍两面攻和横拍快攻打法的站位基本同上,但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50厘米左
右。直拍弧圈打法的站位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脚基本位于球台左边线延长线外约25厘
米处。身体面向对方台面的左角,与球台左角的距离约60厘米左右。横拍两面拉打法的站位,
左脚可略前于右脚,或两脚基本平行,左脚位置基本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
台端线的距离约为65厘米左右。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打法)的站位是两脚基本平行,左
脚位置处于球台左边线的延长线上。身体与球台端线的距离约为1米左右。
打乒乓球的握拍法
乒乓球是一项具有多种类型打法的运动项目。由于类型打法不同,其基本技术也有所不
同。
基本技术一般分为单项技术和结合技术两种。单项技术是指各种单个的技术动作,这是
初学者必须认真掌握的,结合技术是指各种单项伎术的结合运用,这是战术训练和运用的基
础。
握拍方法与击球动作有密切关系。每个击球动作,都是由手臂、手腕和手指相互配合用
力来完成的。因此,较好的握拍方法既要适合自己打法的特点,又要不影响手臂、手腕和手
指的灵活运用。
握拍方法有直拍和横拍两种。这两种握拍法又由于打法特点不同而在具体握法上有所差
别。
一、直拍握拍法
(一)快攻类型握拍法
快攻类型(包括左推右攻和两面攻两种打法)常见的握拍方法有以下三种:
1.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
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要适中)。
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球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处,以食指的第二关节压住
球拍的右肩,食指的第一关节自然向内弯屈,拇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肩(拇指与食指
之间的距离要适中)。其他三指自然弯屈斜重叠,以中指第一指节托于球拍背面,使球拍保
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手腕比较灵活。可以在发球时利用手腕动作,发出动作相似而旋转、落点
不同的球;也可以很灵活地打出斜、直线球;对台内球的处理也较为有利,由反手位用反手
击球后再打正手位的来球,以及由反手位用反手击球后进行侧身正手攻球时,有利于正、反
手两个技术动作的协调结合。对中路追身球,手腕可以自然下垂,通过手腕来调节拍形,对
来球进行合理的回击。用这种握拍法进行正手攻球时,拇指与中指协调用力,食指相对放松,
无名指微离中指,指尖轻托球拍背面,以保持发力时球拍的稳定。进行反手攻球或推挡球时,
食指和中指协调用力,拇指相对放松。用手腕发力时(包括正、反手击球),以中指发力为
主,拇指和食指保持拍形的稳定,同时作辅助用力。
2.握拍方法与第一种基本相同,但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钳形较大)。这种握
拍法有利于上臂和前臂的集中发力。因此,中、远台攻球,正手攻球,扣杀球都比较有力。
但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大,握拍较深,对手腕的灵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处理台内
球、转球、推挡球和追身球差。
3.拍柄右侧贴在食指第二、三关节之间,以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压住球拍的左,右
两肩,两指间的距离适中(但比第一种握法要小一些),以中指的第一指节左侧将球拍背面
托住,无名指和小指斜叠在中指之下,用无名指辅助中指托住球拍背面,使球拍保持平稳。
这种握拍法为部分两面攻的运动员所采用,其优点是进行反手攻球时,提起前臂后拍头
朝上,有利于反手高压打球,使打出去的球快速有力。这种握拍法,由于沉手时拍形下垂,
因此在进攻中路迫身球时比较协调。由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较小,手腕比较灵活,因此
易于处理台内球,对突击加转球也较好,其缺点是对正手离身球因拍形下垂而难以高压击球。
同时因手腕比较灵活,拍形不易固定。
(三)弧圈类型握拍法
直拍弧圈型的握拍有两种:
1.握拍与快攻型第一种握法相同。它在正手拉弧圈球时,拇指、中指和无名指协调用力,
中指和无名指略微伸直(不是完全伸直,仍有一些弯屈),以利于出手击球时较好地保持拍
形的前倾。
这种握拍法的优点是手腕比较灵活,正、反手和推挡的结合比较容易,处理台内球也较
好。缺点是拍型不易固定,对正手大角度球和扣杀较高的球较难处理。
2.拇指贴在球拍左侧,食指轻轻扣住拍柄,形成一个小环状。中指和无名指较直地以第
一指节托住球拍背部,小指自然紧贴在无名指之下。这种握拍法,很自然地将手臂、手腕和
球拍联成一条线,拍呈横状,扩大了右半台的照顾范围。在正手拉弧圈球和扣杀时,容易发
挥手臂的力量。正、反手结合运用时,主要靠前臂带动手腕作回旋动作。缺点是手腕不灵活,
处理快攻球、台内球,追身球及反手近台球比较困难。
(三)削球类型握拍法直拍削球型的握拍是拇指自然弯屈,紧贴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
力下压,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托住球拍背面.这种握拍法削球的照顾面较大,正,反手削球时
以手臂的转动调节拍形。削中转攻或推挡时,食指要迅速移到前面,第二指节压住球拍右肩;
拍后三指则改为自然弯屈托住拍底.
二、横拍握拍法
横拍攻击型(包括快攻和弧圈两种)和防守型(包括削、攻结合)的握拍方法基本相同。
但可分为浅握和深握两种。
浅握以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轻贴在中指旁边,食指
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深握与浅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紧贴球拍。
这两种握法,正手攻球时食指要用点力,也可将食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反手攻球或快
拨时,拇指要用点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动一些帮助压拍。正、反手削球时,手指基本不动。
浅握的优点是握拍较松,手腕灵活,对台内球的处理方法较多,既可用拉,也可用“撇”、
“摆短”等方法回击。进攻时,对低球起板较容易。左右结合较灵活协调。削球、搓球,发
球时,搞旋转变化动作小,对方不易判断,缺点是攻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较难全部集中
到手腕上,因而发力略受影响。削球时,因手腕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别是削弧圈球较难
控制。
深握的优点是握拍较紧,拍形比较固定。进攻时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发
力比较集中。拉高吊、前冲弧圈球比较转、凶,扣杀球比较有力.弧圈球比较好控制,加转
削球有力,旋转强。缺点是由于握法紧,手腕不够灵活.对攻时左右结合的灵活性稍差一些.处
理台内球比较困难.正手贴身球比较难打.削球时对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较难处理.削转与不
转球动作差别较明显,易被对方识破.
球的运行弧线,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
要打好乒乓球,从理论上来说,必须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根据规则规定,将球回击到对
方台面上去,即进行有效回击。它要求打球时要有合适的弧线;二是打过去的球要有质量。
这就要求打球时必须有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的变化。没有前者,根本谈不到后者。但只
有前者而没后者,打球时一味求稳,那也是难以取胜的。下面就乒乓球的运行弧线,速度、
力量、旋转和落点分别简介如下:
一、球的运行弧线
乒乓球的运动形式,基本上是按一定的弧线运行的。球在球台上空运行,其弧线受球台
的长度,球网的高度和球台的宽度的限制。合理的弧线起止点的长短,主要是保证打出去的
球既不因弧线太短而不过网,又不因弧线过长而从端线出界。合理的弧高,主要是保证打出
去的球既不因弧线过低而下网,又不因弧线太高而被对方扣杀。合理的弧线方向,主要是保
证打出去的球不会从边线出界。当然,合理的弧线还应当适应战术的需要。
影响乒乓球运行弧线的主要因素有:
(一)弧线的高低弧线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击球时的出手角度和速度。一般说来,出手角
度越大、速度越快,球的运行弧线也越高。出手角度主要取决于击球时的拍形角度、球部位,
发力方向和大小,以及对方来球的旋转性能和强度。出手速度,主要取决于击球的力量。
(二)弧线起止点的长短
在出手角度一定的情况下,一般说来,击球力量越大,球速越快,球飞行的距离越远,弧线
起止点的距离也就越长。反之则短。
(三)弧线的方向
在训练和比赛中,人们常说把球打“偏"了,打''歪”了.指的就是弧线的方向不正。
球运行弧线的方向主要取决于击球时拍面的方向、发力的方向和大小,及对方来球的旋转性
质和强度(主要是左、右侧旋球)。在不同高度、距离、时间、方位,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
不同性能的球拍,回击各种不同旋转的来球时,对制造弧线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技术训练中,
能否制造合理的弧线回击各种来球,按照上述几方面去观察和分析技术,比较容易发现问题,
有利于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训练的质量。
二、球的速度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是“快速多变”。我国近台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快、准,狠、变、
转”,把“快”放在首位。“快”,指的就是速度,可见其重要。
乒乓球的速度,主要包含两个因素:一是球向前飞进的速度;一是击球间隙。比赛中,人们
常用“急如流星”、“快如闪电”来形容快速进攻。所谓“急如流星”,就是球向前飞进的
速度快;所谓“快如闪电”,主要是指击球的间隙短,一板紧逼一板。其目的在于发挥快速
进攻的威力,打得对方措手不及。要想提高乒乓球的速度,必须从上述两个方面入手。尤其
是缩短出球间隙,加快打球的速率,对各种类型打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三、球的力量
力量作用于球,是通过球的前进速度和旋转强度表现出来的。对于快攻,在人们的概念
上,以为力量就是指打球时板头的轻重,而不是快慢问题.其实,力量主要是为了使球获得
更快的飞行速度,对于弧圈球或削球,力量则是为了加强球的旋转.但是,力量对于二者,
都可以用“凶”、“狠”来加以形容.
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击球时挥拍加速度的大小。要想加大挥拍的加速度,必须
发展力量素质,特别是击球时的爆发力和全身的协调用力。
四、球的旋转
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运动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被人们广泛地运
用。其特点是:旋转的强度不断增强,旋转的性质更加复杂,加转与不转的差距越来越大;
而打各种不同旋转球的动作外形,却越来越相似。加之球拍性能的改进,倒板技术的提高,
因而在运动竞赛中,旋转也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威力。
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在旋转上虽然不是一味强调“越转越好”,但“加转”仍然是
打各种不同旋转球的基础.而加大击球力量,并使力量集中作用于摩擦球,则是加强球的旋
转的关键。
五、球的落点
乒乓球的落点是指球的着台点。从击球点到着台点之间的连线,叫做击球路线。研究乒乓球
的落点和击球路线,对于提高击球效果和战术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乒乓球落点的运用,主要
是:
(一)扩大对方移动的范围;
(二)增加对方让位的难度;
(三)紧逼对方的弱点和压制对方特长技术的发挥;
(四)攻击对方判断与移动的相反方向。
乒乓球的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其性质和特点虽然各不相同,但彼此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对提高击球质量,起着相互补充和加强或削弱的作用。例如,速度快,落点刁,在一定
程度上可以弥补力量之不足;又如,落点好,能加强速度快的威力,等等。然而,落点虽好,
如果速度太慢,或是旋转不强,那这种球的威胁性也是不大的,对方还可以从容移动步法进
行还击;反之,落点变化不好,即使速度快、力量大,或是旋转强,同样还是达不到好的效
果。因此,提高综合运用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变化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击球的速度、
力量,旋转和落点的变化,还能起到制约对方的作用。例如“以快制转”、“以转制快”、
“以快制快”、“以转制转”等。它们之间的统一和斗争,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而这
种斗争又以速度和旋转为主要矛盾。因为力量和落点是各种类型打法的共同要求;速度和旋
转,则因类型打法不同而必须有所侧重。
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速度和旋转相互斗争的历史。这种
斗争,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赢得胜利的五要素
要打好乒乓球,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准确的将球击倒对方的台面上,既不出界,也不下
网。这就需要击出的球有一个合适的弧线;而是击中对方台面的球要有一定的质量,这就是
要求击出的球要有一定的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
上述两点包括了乒乓球比赛取胜的我大要素:弧线、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弧线要
素体现的是准,素对药所体现的石块、力量要素体现的是狠,旋转要素体现是转,落点要素
体现是变。在乒乓球比赛中,谁能在技术和战术的运用上合理地体现出以上五大要素,谁将
立于不败之地。以下阐述乒乓球取胜五大要素运用的具体方法。
1.打好弧线
由于球网关系,乒乓球运行必须以一定的弧线形式表现出来。怎样才能打出适当有效的弧线
呢?
(1)好球派的用力方向
1)当来球反弹后比网低时,球拍的用力方向上前方,以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增高,避
免下网。如:拉加转弧圈球、放高球。
2)来球反弹后比网高时,球拍的用力方向应向前偏下方发力,使球的飞行弧度适当减
小,避免出界。如:打半高球、加力推球。
(2)调整好球拍的拍面角度
1)方向相同情况下,如果拍面略前倾,会使球的飞行弧线的高度降低;反之拍面后仰
则会使球的飞行弧线的高度增加。
2)在打出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拍面前倾,再向前用力的同时,要增大向上用力,
以使球的飞行弧线适当增高,才能使球打到预定的落点上;x反之球拍稍后仰时,在向前用
力的同时,要增大向下的用力,以使球的飞行弧线适当降低,才能使球打到预定的落点上。
(3)调整好发力大小
1)向相同情况下,击球力量大,球速快,回击球的飞行弧线会相应增高,打出距离也
会增长。反之,发力小,球速慢,回球的弧线会相应降低,打出距离也会缩短。
2)在打出距离相同情况下,击球时发力越大,球速越快,球的飞行弧度则越低;反之
击球力量小,球速慢,球的飞行弧线则增高。
(4)打好弧线的方法
攻球制造弧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在来球反弹后近网且高的情况下,对回球的弧线要求不高,进攻中只要击球的中上
部,向前下方用力即可。
2)在来球反弹后近网远且高的情况下,要注意给球一个适当的弧度,并注意缩短打出
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习作《奇妙的想象》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备考攻略完美版2024
- 2025年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
- 2025年湖北省省直辖行政单位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14 车动了吗教案
- 急诊重点病种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交流电源防雷插座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乒乓球场地挡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丙纶密目网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PET纳米级母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YY/T 1248-201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 SH/T 1673-1999工业用环己烷
- 重症医学科各项规章制度汇编
- 社会组织培训概述课件
- 三角函数的应用论文Word版
- 平面位置(轴线)测量记录表
- 生物制造国内外状况课件
- 处分通报范文员工处分通报范文4篇
- 幼儿园大班数学口算练习题可打印
- 罚没收缴物品处理管理流程图
- 生命体征监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