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现状_第1页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现状_第2页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现状_第3页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现状_第4页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与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趋势国际产业转移在中国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这种转移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但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的绝大局部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开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兴旺国家在开展中国家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兴旺国家较高开展水平的产业向开展中国家较低开展水平的产业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开展中国家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开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发生影响。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开展中国家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也就是说开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这意味着在开展中国家会出现某些在技术构成上与兴旺国家相类似的产业,我们称这些产业为重合产业。由于开展中国家劳动力价值较兴旺国家低得多,开展中国家重合产业产品具有较低的价值投入,这样,必然产生两种可能性:一是在相同的国际市场价格条件下,开展中国家重合产业拥有更高的利润率;二是开展中国家可以较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销售商品。这两种结果都给兴旺国家重合产业造成竞争压力,面对这种压力,它们不得不对产业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其调整方向无非两个;或是加速重合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其附加值;或是将这局部产业转移到开展中国家去。在他们认为,加速技术进步所增加的边际本钱高于边际收益的情况下,兴旺国家重合产业必然选择国际产业转移的道路。由此可见,国际产业转移实际上是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开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国际产业转移是不同于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一种新质的经济运动过程。它的形式常常采取国际产业贸易和国际产业投资的形式,因此,在实际经济运动中确实难以将它们与国际产业转移区分开来。所以,经济学家常在贸易与投资的命题下研究国际产业转移问题,结果自然是不能正确描述国际产业转移的实际运动,不能科学地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条件、机制与结果。事实上,国际产业转移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国际产业贸易和国际产业投资不同。第一,国际产业转移往往发生在长期的国际产业贸易和国际产业投资之后,只有当通过这两种形式而建立起重合产业之后才会发生国际产业转移;第二,由上述特征所决定,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产业成长往往是渐进的累积性成长,在这种累积性成长到达一定程度时,即重合产业已经是一种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集合时,所发生的产业转移才能引起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第三,这种革命性的转换,不仅发生在开展中国家,而且发生在兴旺国家,这是因为兴旺国家将某些传统产业转移出去,意味着一方面本国传统产业出现萎缩,另一方面将资源转移到新兴产业的开发中去,由此形成新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所以说,国际产业转移是一种新质的经济运动过程。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代表着物质资本运动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而且是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性运动。我们认为,任何一种经济变量的变动,都是由经济关系的动所引起的,而经济变量的变动又会引起经济关系的变动。脱离经济关系的经济变量的变动是没有的,不以经济变量的变动表达出来的经济关系的变动也是没有的。当我们考察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时就会看到,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处于不同产业成长阶段的国家之间不同产业的产品的生产与交换以及由此决定的利益分配关系。这种经济关系的演进,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e。经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大分工,即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产业大分化,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工业国与初级资源产品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现在,国际经济关系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知识密集型产业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之间的关系。本书的分析将说明,在第三、四阶段,国际产业转移赋予这两个阶段的国际经济关系性质以全新的内容。国际产业转移是兴旺国家整个产业的根本构成要素向开展中国家的国际移动,是兴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国际产业转移使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在一种新的国际分工根底之上,形成一种新的贸易与投资的利益分配的国际格局。;国际产业转移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是一个历时与共时兼容的经济现象。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国际产业转移的客观性质、内部结构以及它形成的漫长的时间跨度,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那种瞬时的边际分析和均衡分析,而必须以理论与历史的方法来驾驭这样一个时间跨度漫长和内部结构复杂的研究对象。只有从历史上发生过的各种经济变量的内在联系中,从历史上演进过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中,才能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形成与开展的条件、动力、机制和结果,亦即发现国际经济关系演进的本质规律。开展中世界的产业分化为产业再转移创造了前提条件。产业再转移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既包括经过兴旺国家产业转移而开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向比它们落后的开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产业,也包括兴旺国家把曾经转移到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产业撤退出来并移入到更落后的开展中国家和地区。这里我们先分析前者。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向其它开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产业,萌发于70年代,加速开展于80年代之后。根据资料,1979年之前,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件数为319件,中国台湾为136件;1980—1986年,韩国为335件,中国台湾为115件。①仅6年时间,对外投资件数已经接近或超过前10年的总和。1986年之后,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对外投资进一步加速,尤其香港、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迅速增加。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对开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其次为中东、中南美洲和非洲。?o年代,韩国对外投资的35.9尹J放在东南亚,加上其它开展中地区,所占比重到达72.9%。80年代,韩国对外投资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其对兴旺国家的投资比重上升到48.9%,而对开展中国家的投资降至51.l%。但这种地区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对外投资的目标二重性。从80年代起,美国等兴旺国家对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出口开始奉行保护主义政策,为了保持对美国和其它兴旺国家的出口和获取高新技术,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加强了对兴旺国家的投资。但这并未改变它们对开展中国家投资的根本目的。它们对开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走的是与兴旺国家对它们的产业转移的相同道路:最初是投资于原材料生产产业(如韩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投资),以保证自己国内产业的原材料供应;然后向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如轻纺、鞋类、成衣等产业),利用其它开展中国家的较低劳动力价值投入,生产向兴旺国家出口的商品。这被研究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经济问题的学者们称作“迂回出口〞战略之路。总之,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已经成为其余开展中国家的资本、技术等方面的供应者之一,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额与接受直接投资额之比率,在80年代已经到达30%左右,扮演着既接受产业转移又向外转移产业的双重角色。8.2-2兴旺国家的产业撤退在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向其它开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产业的同时,兴旺国家也将原先转移到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某些产业撤出并转移到其它开展中国家,我们称这种7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经济现象为产业撤退。以日本为例,从1973年度起实施产业撤退,1977—1978年度形成浪潮,每年有100多家企业撤出新兴工业国和地区。80年代每年仍有60、70余家企业从这些地区撤出。从]973--1980年之间共有667家日本制造业投资企业从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地撤出,其中80%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企业不断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安家落户。如斯里兰卡,1977年以前只有15家日本投资企业,而1979和1980年两年就兴办了中日合资企业23家,行业包括制衣、制刷、塑料制品、印刷、陶瓷器、宝石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再转移的深层动因‘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产业再转移的动因在于工资本钱的上升引起利润逐渐下降。从现象方面分析,这个观点不无道理,因为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劳动力价值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这并没有说明工资上升的原因,或者说并未找到本钱与利润率变动之背后的决定因素。在我们看来,产业再转移的动因与产业转移的动因是同一的,然而又有所差异。问题正在于说明这种既同一又存在差异的动因。本书第5章曾指出,兴旺国家产业转移的动因在于利用开展中国家较低的劳动力价值以实现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那里,我们实际上暗含了一个假设:开展中国家之间劳动力价值并无上下之分,只要相较于兴旺国家劳动力价值为低,产业转移便可以发生。现在,需要对此作出更严格的假设,劳动力价值在开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这是由劳动力价值变动的二重趋势决定的。一重趋势是,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价值会下降,剩余价值会上升。但是,这种趋势却受到另一重趋势的制约和阻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成认劳动力价值由生存资料、开展资料、享受资料等构成。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实际上仅由生存资料价值构成,而这一定量的价值往往无法满足生存需要,更谈不上开展需要和享受需要。当经济开展到一定水平,市场经济的平等意识渐成为劳动者的主体意识,劳动者产生了改善生活条件的强烈要求;政府为了扩大市场容量,实现经济稳定、经济进步、经济自由和经济开展,也会主张扩大劳动者的生活资料范围,至少使劳动者得到足够的生存资料,如有可能劳动者还会得到局部开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雇主阶级也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利润率,不得不增加对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由此相应增加劳动者的生存资料和开展资料。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目前正是这种情况。而其它开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开展水平相对低些,劳动力价值或是依然停留在传统经济社会水平,或者说即使有所上升也相对低于新兴工业国和地区。这样,在同一时点上,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劳动力价值高于其它开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值。于是,无论是兴旺国家通过产业投资所建立的移入产业,还是新兴工业国和地区通过产业贸易而建立的移入产业,都会“水往低处流〞,将之再转移到其它开展中国家和地区。8.3产业再转移的效应分析9.3—1产业再转移与产业结构成长产业再转移是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差不多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纷纷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求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赶超美、日、欧兴旺国家。中国台湾省从?o年代实施第六、七期经济建设方案,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本省地区重点开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韩国那么从80年代起,把“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技术立国〞作为根本目标,确立了由三个产业群构成的产业结构思路;实现钢铁、电器、汽车、造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技术升级,培育精密机械、计算机、航空等战略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新兴技术产业奠定根底。实现这个产业结构思路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将轻纺、杂货、鞋帽、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它开展中国家,以便用本国劳动力和资本集中开展上述产业。新加坡〞80年正式实施“第二次工业革命〞战略方案,要求逐步淘汰本国传统产业,重点开展飞机、轿车、自动化仪表、电子计算机、特殊化学药品、医疗器械等产业,力争2000年人均收入赶上兴旺国家。总之,无论是哪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再转移均是它们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成长的重要步骤。·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从,国际产业再转移中得到双重刺激。一方面为兴旺国家继续实施向自己转移其它更高等级的产业留下了空间和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向其它开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创造了利用较低劳动力价值获取超额利润的时机。这和兴旺国家的产业转移一样,可以增加本国的价值盈余,促进产业结构成长。在此经济条件下,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成长起来,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速度也会比以前加快。其它开展中国家通过再转移,也会获得一定量价值盈余,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成长。近几年来,它们的现代经济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现代工业部门雇佣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熟练劳动力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都有程度不同的上升。这些指标的变动当然不能完全作为产业再转移的产物,甚至主要不是产业再转移的结果,因为转移而来的资本占一国投资总额的比率并不高。但是,也应该看到,转移而来的技术一般高于移入国的技术,对提高移入国技术水平和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一定作用。不过,对这种作用不能估价太高,更不能将产业再转移作为开展中国家产业结构成长以至整个工业化的唯一途径。9.1产业转移对开展中国家经济开展的影响9.1—1产业转移:经济开展的动力之一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到此可以对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开展的动力作用作一个大致的归纳。综合而言,它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推动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第一,产业转移可能产生要素转移效应。这有两种形式:贸易转移要素和投资转移要素。贸易转移要素是指开展中国家可以从兴旺国家进口零部件等中间晶和机械设备等资本品,引进相对先进的技术。这是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交换关系,这里发生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因而可称为所有权的要素转移。这种形式的要素转移对开展中国家较为有利,但往往需要付出高额的交易本钱。投资转移要素,是通过兴旺国家在开展中国家直接投资而带入中间产品、资本品和先进技术,因而所有权仍然属于兴旺国家。对于开展中国家,这可能只是一种虚拟式要素转移,其效应只在于通过外资企业雇佣本国人员而获得操作技术、工艺流程、管理经验、市场营销关系。不过,对此不可期望过高,因为某些关键技术工艺和营销渠道,或是掌握在外方人员手中,或是外方让掌握它的开展中国家人员取得双重国籍,必要时移居国外。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子公司不会轻易让开展中国家通过它获得总公司所有的生产要素.第二,产业转移可能产生结构成长效应。如果是开展中国家已有产业获得的贸易转移要素,通常会提高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如果开展中国家通过贸易转移要素而建立了新的产业,那意味着该国的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出现产业升级的趋势。不过,贸易转移的要素的获得是一次性的,还是重复性的,在所费本钱上面有很大的差异。重复性的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可能会加速产业技术成长和产业结构成长的速度,但所费本钱也是巨大的,通常对兴旺国家更有利,而对开展中国家可能支出了不该支出的外汇。由于开展中国家国内尚未形成统一市场,地方分割主义和封锁主义,往往会造成重复性引进,结果是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迅速到达饱和状态,从而不得不寻找国外市场,使出口商品结构发生变化或转移。贸易结构的变化也可能不是发生在国内市场上该产业产品饱和之后,可能发生在获得贸易转移要素的既定目标实现之后,即为出口而引进技术和设备。如果是这样的话,重复引进的本钱仍然会大于一次性引进。一个具有宏观调控能力的开展中国家的中央政府,通常会采取各种调控措施,限制重复性引进,以图通过少量引进、消化、吸收,建立本国的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从而也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产业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迅速成长。至于投资转移要素,可能在开展中国家出现产业技术成长和产业结构成长的现象,就是说从一国内部经济现象上看,或提高一国原有技术水平,或是产生新的产业,这类产业的产品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销售,都有可能打上某开展中国家的字样,给世人造成一种该国具有这类产业的印象。对此,不应评价过高。因为它的产权和管理权,大局部或全部控制在外商手中,所以,这类产业的大局部或全部,对于开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虚拟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可能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通过产业贸易而建立起来的新产业,自然会吸收一定的劳动力就业,或从其它产业流入一定量的劳动力。由于这些新产业通常是从事制成品的生产,因而他们雇佣的劳动力一般会增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就业比重,使一定的农业劳动力或手工劳动者进入工业部门,使一国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其变化的规模与水平取决于贸易转移要素的规模与水平,也可能取决于一国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以形成新产业的规模与水平。某些经济专家认为,由于弓[进的技术通常是节约活劳动的技术,因而并不适合劳动力过剩的开展中国家。他们认为,这样的技术并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就业结构不会发生变化。这种认识并不符合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从产业转移来看,大多数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般而言,增加劳动力就业是可能的,如果这些产业比移入国产业水平和产业等级更高,通常也会促进就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学家对直接投资形成的新产业的就业问题争论更多。但是,通常这类新产业除了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关键工序的熟练操作工来自投资国之外,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练工人那么由开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担任。所以,这类产业也会促进开展中国家的就业人口增加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至于某些经济学家担忧这类就业人口较高工资会引发开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我们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开展中国家的收入调节政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并不密切,一个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总不能因为这种担忧,而要求外国老板压低本国工人的工资吧。第四,产业转移可能提高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无论是从产品周期理论来分析,还是从兴旺国家及其集团对高技术的控制政策考察,或是从近几十年来的实际状况来看,都决定了兴旺国家在产业转移中所移出的产业,一般不会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最高的产业。但是不能据此认为产业转移无助于开展中国家的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开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移入的产业,其资本有机构成通常高于本国其他产业,因而,一般也会提高开展中国家社会资本有机构成。如果移入产业属于机器设备制造产业,且有一定量产品在国内市场上销售,那就会提高国内企业的设备装配水平。如果这类机器设备是用以降低活劳动消耗的,使用他们的企业其不变资本投入和可变资本投入之比就会提高。如果使用这类机器设备的企业到达一定的量,整个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就会提高。第五,产业转移可能加速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新古典主义开展经济学家强调从出口贸易的角度研究其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相关关系。我们批评他们实证研究方法上的缺乏,但并不否认在供求关系及其贸易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出口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作用。然而,当我们从要素转移效应、产业结构成长效应、就业结构变化、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等方面,研究产业转移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意义时,就会发现产业转移不仅会在出口贸易等方面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而且可能在国内市场上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贸易结构变化,可能会有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输出。这些产品的资本有机构成比原先出口的产品高,生产价格与价值的负偏离率小于原先出口的商品,因而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这就是说,一方面会从出口贸易中获得更多的价值盈余,另一方面会通过出口贸易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同样,产业结构升级也会引起国内贸易产品生产能力的扩展,就业人口的增加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它们所引起的劳动力工资的上升,都会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尽管我们不排除个别开展中的小国可能主要依靠国际市场,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来说,通过产业转移而建立起来的新兴工业部门,最大的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大局部产品价值的实现还是依于国内市场,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局部构成和增量还是来自本国市场。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动力的五种可能性,能否转变为现实性,有赖于开展中国家的独立与完整,政治环境的稳定,一个强有力的以经济开展作为实际目标的廉洁、高效的政府及其各种适宜的经济政策的配套实施。应该看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不单纯是开展中国家的事,应该说与兴旺国家很有关系。谁能说殖民地时期开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未能实现经济开展与兴旺国家无关系呢?难道说殖民地本身不正是兴旺国家帝国主义政策的产物吗?但是,即使具备某些条件,并且事实上产业转移也会成为经济上的动力,仍然不排除产业转移具有阻碍经济开展的作用。或者说,单纯依赖于产业转移,开展中国家并不能实现赶超兴旺国家的经济开展目标。’9.1—2产业转移:经济开展的阻力之一如果说推动经济开展只是产业转移所具有的可能性的话,那么可以说阻碍开展中国家赶上和超过兴旺国家的经济开展目标那么是产业转移所固有的属性。这种性质表达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素转移中的固有技术级差。贸易转移要素的技术级差最为明显。许多理论模型和实证材料都说明,兴旺国家一般不可能将最先进的技术卖给开展中国家。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一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到达成熟期时,该项技术才能转让。克鲁格曼技术转让均衡模型,以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中的“时滞〞作用,说明了兴旺国家总是致力于创新和新产品的生产,其劳动力获得较高的工资,而开展中国家总是通过技术转让生产旧产品,其劳动力获得的工资低于兴旺国家。克鲁格曼本想通过这个模型说明技术转让有利于增加世界总的产业水平。但是,根据他的理论模型,人们所得出的却是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在技术水平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开展水平上的永久性差距。韩国经济学家金泳镐所提供的日本向韩国转让技术的实证材料也说明,移出技术的兴旺国家与移入技术的开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存在。韩日在1962—1982年间引进技术1482件,几乎都是成熟期技术,并且其技术熟练程度相当低,一般是销售设备时的附带性的技术转移。埃玛努埃尔称这样的技术为“虚拟技术〞。金泳镐分析了韩国技术引进方面的困难,其中由兴旺国家所制造的困难占48.2%,包括兴旺国家缺乏供应技术的协作占15.3%,回避转移核心技术占32,8%。一般而言,投资转移要素的技术水平高于贸易转移要素,但是其中不同类型的技术转移,其技术水平也不同。首先,在有管理权经营和无管理权经营方面存在差异,前者转移的技术水平高,后者转移的技术水平低些;其次,跨国公司设在开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与兴旺国家中小企业在开展中国家投资方面存在差异,跨国公司向子公司转让的技术通常高于中小企业带来的技术。但是,由于跨国公司子公司根本上依赖母公司提供技术,因而其技术开发能力较弱,这必然形成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技术差异。换言之,由跨国公司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的技术转让依然存在技术差距。为什么产业转移会形成两国之间的永久性的技术差距呢?根据我们在前几章的理论分析,这决定于兴旺国家的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它们之所以实行技术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如果不是这样,不平等贸易也就不存在了,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也就消失了。第二,产业结构成长过程中的固有产业级差。从理论上来说,产业结构成长是缩小产业级差的途径。但是,从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实来看,由于技术转移固有级差的存在,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等级方面的差距也固定化和永久化了。经济学家通常比较注意部门结构和要素结构方面的差距。人们看到,当兴旺国家在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行投资或转让某种农业技术和设备时,往往强化了兴旺国家作为工业国和开展中国家作为农业国的国际分工格局。当兴旺国家开始转让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及其设备时,往往形成兴旺国家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国与开展中国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国的国际分工格局。然而,我们会在今后看到,除了上述国际分工方面存在的产业级差外,生产过程型分工级差和产品差异型分工级差将越来越普遍。通常在某一产品的各个加工工序之间,也存在劳动密集程度、资本密集程度、技术密集程度的差异。最典型的是电子产品,设计关键性的部件需要大量高级技术人员和精密设备,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程度较高,而一般性元件生产和成品组装只需大量熟练工人,劳动密集程度较高。从日本80年代的产业转移来看,一般将设计与关键性的部件生产留在国内进行,而将一般元件的生产与成品组装转移到亚洲的开展中国家。近几年,按照附加值上下作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品差异标准的现象日益开展起来。通常高附加价值产品的生产留在兴旺国家国内进行,而低附加价值产品那么转移到开展中国家生产,由此产生的产业级差也是十清楚显的。第三,就业结构变化中的不平等收入分配。由贸易转移要素建立的产业,因其所有权属于开展中国家,不存在创造的新价值在外国业主与本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进一步说,不存在这类产业所创造的新价值在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不平等问题。但是由直接投资建立的新产业,其移入要素局部或全部归外国投资者所有,该产业创造的新价值便有一个在外国业主与所在国政府及本国被雇佣劳动力之间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暂且不管外国业主投资在开展中国家所获得的与投资在国内而获取的等量的剩余价值,只论外国业主投资在开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费用低而增加的利润局部。我们在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的分析中曾指出,由于开展中国家重合产业具有与兴旺国家相似的技术构成和等量的劳动投入,而劳动力相对于兴旺国家所得到的只是较低的工资,因此,该产业具有超过兴旺国家的较高利润率。外国业主随着产业转移在开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其重要动机正在于因为相对较低的劳动力费用而获得的较高利润。但对于开展中国家的劳动者来说,他们消耗的活劳动丝毫不比兴旺国家该产业的劳动者少,但他们得到的工资及其现代化享受却要少得多。这是就业结构变化中不平等收入分配的最显著表现。由此可见,由于开展中国家劳动力少得的局部利益,正是兴旺国家投资者多得的那局部利益。前者意味着一方面劳动者用于消费的资金缺乏,难以补偿劳动力消耗,造成脑力与体力的衰退,影响劳动力的再生产和再投入i另一方面劳动者如果将大局部工资转为消费资金,也就难以形成大量的投资资金,这又会阻碍资本形成和工业化。后者意味着兴旺国家得到更多的利润,从而形成更多的投资资本,促进本国经济更快开展。这样,尽管产业投资能够促进开展中国家经济的绝对开展,但却造成了永远无休止的相对落后。第四,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固有级差。产业转移的一极亦即兴旺国家因为相对较低构成的产业移出国内,必然使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进一步提高。产业转移的另一极亦即开展中国家,由于移入了比国内产业更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产业,自然也会提高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但是,这并非一定意味着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之间原先存在的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差距缩小了。即使这种差距正在缩小,然而如果单纯依赖于产业转移提高本国资本有机构成,恐怕这种差距永远不会为零。因为,资本有机构成决定于资本的技术构成,而技术水平的差距那么决定资本有机构成的差距。我们在前几章已经证明了两类国家之间的技术构成差距,但由于无法获得各国价值构成差距的数据资料,因而不得不采取间接方法,即从产业级差入手证明资本有机构成的差距。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通常是资本价值投入少而劳动价值投入多的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那么是资本价值投入多而劳动价值投入少的产业;由于兴旺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的比重较大,而开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的比重较大,所以两类国家相比较,兴旺国家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而开展中国家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比较低。只要产业转移不改变其固有的技术级差和产业级差,那么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级差也就永远存在。第五,产业转移引起的价值盈余增长的非均衡倾向。产业转移加快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兴旺国家和开展中国家在产业转移中能够获得与它们的价值投入相应的价值盈余。根据我们上文的分析,在资本有机构成、垄断性与制度结构方面,兴旺国家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具有更多的价值盈余来源:如由不平等交换所引起的价值盈余差额,在贸易与投资中由垄断因素引起的垄断利润,由制度结构差异和国际权力结构所引起的制度利润.加之由于开展中国家急于引进外资,不仅其国内地区间争相出台优惠政策以减免税让利,而且开展中国家之间也剧烈竞争,纷纷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国投资者,最终都是增加外国投资者的资本回报率,而使开展中国家自己获取的直接利益甚少。开展中国家吸引外国投资者的目标,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但是,这些外部效应的获得,取决于移入产业的性质、双方当事人的谈判能力,以及其它各项经济政治条件。“飞地〞现象或“飞镖〞效应,就是这方面的不利于开展中国家的典型现象。第六,污染产业的转移与有害产业的扩散。西方工业化是以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为代价的,这已经成为20世纪下半叶西方人的共识。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严重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企业通过该产业赚得了利润,但给社会造成了损害。社会本钱远远大子私人本钱,社会收益为负,私人收益为正。正因为如此,兴旺国家政府与人民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存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恐惧,他们急欲摆脱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困扰,可是又不愿放弃那些污染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消费,企业主也不愿放弃污染产业所产生的利润,于是寻求一种既能继续获取利润又能继续享受产品消费同时还不污染自己的途径成为全民的欲望。国际产业转移正是这样一种途径。通过产业转移,大批污染产业迁往开展中国家,大批产品却源源不断地输入兴旺国家。尽管兴旺国家的某些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发新技术,采用新设备来治理污染,但本钱投入比较大,如果投入的边际本钱大于边际利润,企业主绝对不可能这样做,更不会为了转移产业而开发有利于净化开展中国家环境的新技术。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有害产业的扩散,如赌博业、色情业、毒品种植与加工业等。如果说污染产业主要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那么有害产业那么是对社会环境的破坏。遗憾的是,某些开展中国家并未认识到这种危害性,甚至把有害产业作为“无烟工业〞来开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润滑剂〞和“兴奋剂〞,作为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9。2产业转移对兴旺国家经济开展的影响9.2—1产业转移:结构转换的契机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兴旺国家的影响是二重的,但从长期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因为归根结底,它为兴旺国家的结构转换提供了绝好的契机。产业转移的条件是兴旺国家重合产业生产中的投入要素价值上升,使该产业产品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实现等量的净产值,也就是说它已经失去了昔日所具有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不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样的产业转移出去,可以为那些附加值高的新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据日本进出口银行海外投资研究所进行的第六次大规模问卷调查,日本制造业在1993年有16.1%的企业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其中50%上的零部件在当地采购。据他们预测,到1998年,日本五大电子公司生产的40甲d将转移到海外生产。目前日本国内市场上83乎。的电视机都是日本海外分厂生产然后返销日本的。日本这些企业转移出去了,国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用于何处呢?据日本通产省公布的1995年开展状况报告,通讯信息产业将取代汽车工业而成为日本经济的领航产业或新的“火车头〞。日本通讯信息产业中市场规模较大的产品是计算机、移动电话、半导体、液晶显示屏、卫星导航系统等。由于移动电话对其它产业的涉及效果最大,从而增加了对电子、机械、电力等产业的需求,使相关产业同时扩大设备投资。这意味着,在日本将电视机等产业移向海外生产的同时,日本加大了开发与生产高附加值的通讯信息产品的生产,使日本进入了战后又一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转折与升级之中。这一推论已由日本进出口银行的调查得到证明。据他们调查,日本企业应付日元升值战略选择是:国内战略中,短期战略首先“削减制造本钱〞,长期战略首选“加强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研究〞;海外战略中,短期战略首选“加强面向东道国市场的通用产品生产〞,长期战略首选“加强面向世界市场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9.2—2产业转移:关于负效应的假设干观点兴旺国家在向海外转移产业方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关于负效应的认识:第一,国际产业转移影响国内就业水平。这是从以下这样一种现象出发的:随着重合产业移向海外,到海外工作的只是少数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且随着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本地化,本国到海外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使得本国重合产业就业人口失业或劳动力过剩。尤其是大量的廉价的同类产品返销国内,使国内重合产业无力竞争,引起该产业劳动力失去工作。无庸置疑,这些情况是存在的,特别是从短期看,也许局部劳动力会失去饭碗。但这是产业结构转移与升级中带来的不可防止的现象。工人们唯有加强学习,提高技术,开展多种技能,在新的产业中择业才能渡过难关。不过,实际情况并没有这样严重。日本进出口银行的调查说明,只有24.9%的企业认为产业转移“会使国内出现劳动力过剩〞,有43.6%的企业认为产业转移“会使一局部劳动力过剩,但可以通过开展新的高附加值产品吸收过剩劳动力〞;还有21.5%的企业认为产业转移“对国内就业无影响〞,后两项相加达65.1%,这意味着多数受调查企业在这一问题上持向前看的积极态度。第二,国际产业转移影响本国企业技术竞争力。确实,国际产业转移意味着包括技术在内的所有必备生产要素转移到国外去生产。但是,笼统而论什么技术优势散失是没有道理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技术控制相当严密,东道国根本上就无从掌握这些技术。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海外工厂数百家,但有哪个东道国人士知道其饮料处方的秘密呢?就日本海外企业来说,技术控制一般比欧美企业严格。为了控制技术,日本海外企业很少实现干部本地化。日本在马宋西亚设立的企业中,78甲f以上的工厂厂长、60%以上的部门主任以及所有的公司副总裁都由日本人担任,当地雇员很少有人提升到中层以上职务。凡涉及到技术转移的种类及数量等重大问题,往往由国内企业总部决策。在不得不向海外分公司提供技术时,往往仅放行陈旧的技术,并且控制在满足生产的最根本需要的程度,以至一位在泰国工作的日本管理人员说:“泰国人不要梦想技术会从天上掉下来,他们要学从前的日本人——到外面去偷〞。所以,日本受调查企业47.1%。的人认为,“是有一局部技术会流向国外,但重要技术将留于国内〞,还有42.2%的企业认为,“即便生产技术流失了,仍能在国内积极开发更高水平的新技术〞,这说明高达89,3尹d的企业认为国际产业转移不会影响企业的技术竞争力。二是如果技术控制较少,东道国也只是掌握三、四流的技术,充其量也不过是二、三流的技术,根本就无法与兴旺国家竞争。因为我们在本书的前几章就已经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性质决定了产业级差特别是技术级差的存在。如果说有竞争的话,那也只是和兴旺国家重合产业竞争,根本不可能和高附加值产业竞争。这种竞争的性质对双方都有益:不仅提高了开展中国家的东道国重合产业竞争能‘力,而且促进丁兴旺的母国产业转换与升级的能力,第三,国际产业转移会造成兴旺国家产业“空心化〞。我们应该明确指出,这是一种“虚拟现实〞。本书提供的材料及其分析表明,产业成长是一个连绵不断的历史长河。人类由狩猎走向种植业,由农业走向工业,由采掘工业走向加工工业,由轻纺工业走向重化工业,由劳动密集型走向资本密集型,由技术密集型走向知识密集型,由船舶工业走向汽车工业再走向宇航工业,当今方兴未艾的通讯信息产业还会走向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人类赖以生存的产业开展是无限的,不能以为某一个国家不再从事某种产业的生产,该国就会出现产业“空心化〞。中国人民有句俗话:西方不亮东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只要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一国就不会出现产业“空心化〞。80年代以来,日本两次因为日元大幅升值而加速加大对海外尤其是亚洲的产业转移,它的国内出现产业“空心化’’了吗?没有!相反,它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及其附加值增长远远超过本世纪70年代。1995年,仅通讯信息产业对其它信息产业的涉及效果就增加了4.3万亿日元,并推动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o.4甲d。9.3产业转移与世界经济的几个问题0.3-1产业转移:世界经济开展的动力纵观本书的上述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国际产业转移会推动世界经济的开展。这是因为,国际产业转移具有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考察:第一,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可以降低全球商品生产中的价值投入。假设A国重合产业生产1单位商品X消耗10单位价值,其中包含4单位生产资料价值,3单位劳动力价值,3单位货币价值,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在相同的生产函数或技术构成条件下,月国重合产业生产l单位商品x消耗7单位价值,其中包含3单位生产资料价值,2单位劳动力价值,2单位货币价值。将A、B两国重合产业产品生产的价值投入相比较,X商品在月国生产比在A国生产每单位降低3单位价值投入。显然,如果X商品全部移入月国生产,将使全球资源消耗大大减少。第二,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可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一方面,移入国由于开辟和扩大了重合产业生产,使本来未曾利用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利用;另一方面,移出国由于将投入在重合产业中的生产要素,重新投入到新的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也使之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开发与利用。9.3—2产业级差:全球贫富分化的技术根底当代世界经济明显地并存着两类分化现象:一是产业分化,二是贫富分化。一方面,那些没有移入或较少移入现代产业的最不兴旺国家,相较那些最兴旺的产业移出国,其产业级差日益增大;同时由于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人为地阻碍先进技术的转让,移入国与移出国之间的产业级差出现了“固定化〞的趋势,甚至出现了日益增大的趋势。另一方面,据联合国开发方案署1992年?入口开展报告?称,在20世纪60年代,富国比穷国富30倍,到了90年代,富国比穷国富150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剧烈的贫富分化?贫富分化与产业分化是何关系呢?经济学家乃至政府部门通常用收入的多少衡量人们的生产水平或富裕程度。收入是什么?收入不过是用货币表示的财富。财富最根本的形式是产品和效劳,你所消费的产品越多,品质越好,档次越高,你就越富裕。难以想象,一个头顶瓦罐运水的国家,能够与一个把超纯水作为饮用水的国家比较谁穷谁富。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一个国家所能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档次,标志着这个国家的贫富程度。而产品的种类、数量、档次,决定于这个国家技术开展水平以及由它所决定的产业开展水平。那些连现代工业部门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国家,怎么可能生产并消费奔驰低银行过高的存款率,减少间接融资、增加直接融资(如发行股票、债券等),培育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开展有助于其它要素市·场的开展,因为企业家有了资本,就能够去购置其它生产要素,包括雇佣劳动力,从而实现新的生产组合。所以,市场培育的关键是创造有利于现代产业部门开展的各种条件。在国内市场的培育与开展的过程中,开展起来的民族工业如何占领本国市场,如何适当控制外国商品占据本国市场主导权,是一个既复杂又困难而且关系到民族工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研究近30、40年来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过程,我们发现有些国家的经验值得其它国家借鉴。例如韩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与保护本国工业同时并行,在经济实力增强之后再逐步减少自我保护,有序地扩大开放幅度;既重视抑制外来冲击,更注意培育本国工业的竞争能力,实行积极的保护;同时,十分重视提高全民保护本国工业的意识。这样做的结果是:韩国工业在30多年时间里迅速开展壮大,涌现出现代、三星、大宇、LG等世界著名跨国集团,培育出钢铁、造船、电子、汽车等一批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产品。与韩国不同的是,有些开展中国家尽管培育和开展了一个广阔的国内市场,但似乎这一切都是为别国企业和产品准备的。这些国家开放无序,多头引进,重复建设、争相合资,肥了洋人,亏了自己,丢掉了自己的品牌,丢掉了本国市场,更谈不上开拓国际市场。值得反思的是,受外国商品冲击而不能保住本国市场的起初并不是高新技术产业,而是一般技术水平的产业。也就是说,开展中国家并没有能够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目标,外国公司主要利用开展中国家不成熟的开放战略,实行自己成熟的开拓国际市场战略。我们无法预测开展中国家今后的经济开展能否会具备中国台湾和韩国在战后所处的那种有利的国际经济条件,也无法指望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能在21世纪初期前后得到较大改善,因此,其开展需要有比中国台湾和韩国更加独立自主的战略。如果说韩国在1953—1984年期间外国资本占国内总投资的比率仅为1/3左右,出口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尹d以下,那么,其它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的经济开展中所能引进的国外资本恐怕会比上述比率低得多,它们的贸易依存度恐怕也会比韩国低。对于技术的引进,可能在早期开展阶段较多地依赖于兴旺国家,但世界上10多个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也为其它开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提供了新的途径。随着经济的开展,开展中国家应该增加自己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正如80年代以后,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为了缩小兴旺国家拒绝转让尖端技术而留下的技术级差,所作出的自我开发的技术创新努力。我们相信,只要开展中国家在独立自主和集体的自力更生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完全能够实现经济开展的辉煌目标。10.3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宏观政策与微观策略10.3—1产业转移的成功条件:宏观政策对于开展中国家,国际产业转移的正负效应是并存的。如果客观经济政策设计得当且不发生政策扭曲,正效应可能会大于负效应;如果政策不当或政策扭曲,负效应可能会大于正效应。开展中国家在制定有关国际产业转移政策时,需要考虑如下几点:(1)强化中央政府:发动与集中产业成长资源。开展经济学家一直为“经济开展中的政府作用〞争论不休。新古典主义主张“自由市场理论〞或“模拟市场理论〞。结构主义或其它流派经济学家那么主张“管理市场理论〞或“驾驭市场理论〞。本书不想介入这样的争论。但是,我们不能不正视一个事实,开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资源缺乏的问题,如果让所有产业及其背后的利益集团无限制地开展,恐怕这个国家绝大局部现代产业部门无法开展起来。开展中国家在其开展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两个制约国家总体开展的群体意识;即地方利己主义和企业利己主义。每个地方都试图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时机开展地方经济。每个企业也试图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增强自己企业竞争力。本来,这也无可厚非。但是,由于产业转移的谈判过程中常出现“一对多〞的局面,即外国资本只有一家企业,而本国那么有多个企业或多个地区同时争取与这一家外国企业谈判,于是内外方的“两方博弈〞成了内部的“自相残杀〞,外方那么“渔翁得利〞。由此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在产业转移前国家总体利益已受到重大损失;二是国内竞相移入同一产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如何克服地方利己主义和企业利己主义?唯一的途径就是强化中央政府权威。集中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制定国家总体产业政策,采用适当的产业转移方式,用最小的本钱建立涉及效应和收益最大的现代产业部门。当然,这需要市场政策的配合。根据东亚“四小龙〞经济开展经验,开展中国家中央政府在实施产品市场自由化的同时,要加强对要素市场的培育与管理,引导投资结构的改变,驾驭内外资本的组成与流向。(2)防止寻租行为:实现权力运作的制度化与透明度。强化政府作用,意味着政府拥有较多的权力与资源,由此可能导致利用权力寻租的现象。寻租是指利用某种权力寻求额外收益。一项正常的经营活动,没有政府权力的介入,一般会产生一定量的利润。然而,某些企业和个人并不满足于这种正常利润,他们试图采取各种合法与非法的手段,使权力以及由权力制订的市场规那么向他们倾斜,使他们能够获得高于正常利润的额外利润。在制度规那么不健全的开展中国家,对寻租行为简单地予以性质判断是不明智的,因为它可能成为突破或改革旧体制和旧规那么的“先锋行动〞。但是,如果所有企业和个人都试图通过寻租行为获得额外收益,那么统一的宏观政策就无法实施,从而导致经济生活的无序。如何防止寻租行为?可行的方法是实现权力运作的制度化与透明度。所谓制度化,就是任何权力都只能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之中运作\任何个人不能超越这个制度框架,除非国家立法机构改变这个制度框架。所谓透明度就是一切权力运作过程与结果都必须置于公开的监督之下。没有监督与制约,个人权力‘就难免不越出制度框架。(3)加速产业成长:实施产业转移的全程控制。移入一种新的产业,有一个引进、消化、创新与扩散的过程。国家制定产业政策之后,就必须据此选择移入产业,确定谁来引进,通过什么方式引进,引进多少,如何集中精兵强将消化这些技术,如何在人家技术的根底上力求改造与创新,如何扩散经过创新的技术,在哪些地方布点,如何形成规模,如何迅速占领本国市场,如何开辟国际市场,从引进到成为国家支柱产业大约用多长时间,何时让外国同类产业向国内投资和输入产品,如何引导本国企业在与外国厂商竞争的过程中壮大自己,本国产业何时能够成为国际一流的产业,国家还需要采取何种政策和资源支持,等等。能否实施产业转移的全程控制,这是一国能否加快产业成长的关键。日本之所以被欧美人称作“国家资本主义〞或“通产省+股份公司〞,其内核就在于此。韩国人也深谙此道,因此,他们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遗憾的是,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仍然在“黑暗中摸索〞,即使那些拥有强大政府资源的国家,也未能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4)浇注产业支柱:形成寡头垄断的上层结构。开展中国家要使现代产业部门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必须建立几个大型或超大型企业集团。这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面对开放国内市场的外部压力和开辟国际市场的内在动力,中小型企业根本无法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二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够相应降低单位本钱。许多产业都有一个“最小最正确规模〞问题,即只有到达一定规模,单位本钱才能降到最小。例如汽车工业,据英国人马克西估算:一条汽车组装生产线的最小规模是年产6万至10万辆,发动机生产线为50万台,冲压设备为年产100万套,最正确本钱批量为40万至60万辆。美国汽车公司总裁乔治·罗慕尼主张,一辆车型的组装线最正确规模为每小时62.5辆,每日一班生产年产18万至22万辆,每日两班生产年产36万至44万辆。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一个开展中国家不可能建设无数个年产几十万辆的汽车厂,因为它受到市场规模的制约;也不可能建设无数个年产几辆、几十辆的汽车厂,因为它的单位本钱太高。这就是说,一国汽车工业只能建立几家大型或超大型的年产百万辆的汽车厂,相对于成百上千万的零部件加工厂,它是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上层结构。推而广之,一切可以实现规模经济的现代产业部门,都可以通过形成几个寡头垄断型企业,来支撑和带动整个产业及其整个市场。(5)重建产业根底:形成自由竞争的下层结构.除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工艺要求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行业,凡需大型设备、资本密集度高、大量生产单一产品的行业,都可以由少数寡头企业构成市场的上层结构,而由中小型企业构成市场的下层结构。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多级承包〞,二是“系列企业〞。我们仍以汽车工业为例。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有一级下承包企业168家,二级下承包企业4700多家,三级下承包31600家,四级下承包企业那么多得无法统计。“多级承包〞使丰田公司成为世界著名的“低本钱大批量生产〞的典型。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下承包企业以相同规格的高质量零部件竞争供货权,保证了上层结构企业的规模效益,从而增强了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另一种系列企业,是指大企业通过技术、资金、管理、指导、监督等方式将中小企业纳入本企业系列之内。企业系列化的形式,大致分为原料的糸列化,生产的系列化,商社的系列化.这种形式显然比“下承包〞形式更紧密一些,但系列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如承包企业。(6)控制市场准入:实现对外开放与对内保护的均衡。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开展中国家政府最难处理的棘手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对外开放和对内保护的均衡问题。开放过度那么可能冲击民族工业,保护过度那么可能无法吸引外资。这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如何控制市场准入。它包括两个方面:资本市场准入问题和商品市场准入问题。资本市场准入主要是处理好内外资关系、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关系、投资产业选择等问题。一般而言,要以本国厂商投资为主、外商投资为辅,先以外商间接投资为主,逐步放开外商直接投资;优先开放国内已具竞争力或外商不具竞争力的产业;保护“幼稚产业〞,减少对国内产业的冲击;设置较长的开放保存期,以保护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商品市场准入主要是保持好市场的开放节奏,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加强事后补救,采取多种保护手段等。所谓市场开放节奏,即在开放之初采取直接控制手段保护进口,然后以关贸总协定和乌拉圭回合协定所允许的间接控制手段渐进开放进口。所谓实行区别对待政策,是指针对不同的商品实行不同的市场准入政策。如对国内产品竞争力很强和必须依赖进口的商品优先开放;对国内需求很少、国内企业不可能开展的商品尽早开放;对有助于提高相关产业竞争力的商品积极开放;对国内已形成市场垄断的商品率先开放;对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商品,那么或控制开放或加以抑制。所谓加强事后补救,是指在进口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和冲击国内产业的时候,采取紧急限制进口、产业冲击调查以及相应补偿、原产地标示制等措施保护本国产业。所谓多种保护手段,包括关税与各种非关税壁垒政策,如开放之初通常采用的进出口联系制、配额制等,开放中期通常采用的弹性关税、进口监督、数量限制以及贯穿开放过程始终的“国货宣传活动〞。对已经开放进口的商品,必要时,通过特别立法、行政指导、进口多边化、通关检查、检疫等加以限制。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导向,形成保护本国工业的社会气氛,也是控制市场准入的重要手段。如韩国,一方面通过大力宣传推广使用国货,规定政府部门必须使用国货;另一方面,在宣传本国著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的同时,将外国产品的瑕疵进行曝光,引导人们信赖和使用国货。在韩国,举目皆是韩国车,外国车难觅踪影。正是这种人心所向,构成了保护本国工业最牢固的屏障。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新特点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国际资本流动都采取了自由放开的政策,尤其是广阔开展中国家都逐步减少了对外资进入的限制,甚至提供优于本国投资者的待遇来吸引外资。在这样的国际政策环境下,国际资本流动的范围、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大,同时,国际直接投资的开展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1、投资格局的多元化日益加剧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国际投资主要由兴旺国家一手垄断。到了八十年代,开展中国家在国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开始上升;尤其是新兴工业国的对外投资额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主要兴旺国家。与此同时,许多兴旺国家的对外投资额增长缓慢,甚至出观了倒退。1997年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的对外投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一段时间,欧美国家由于新经济的带动,对外投资有大幅度增长。图1、1990-1998年世界局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额自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转移就在不停的进行中。迄今为止,世界制造业中心因为国际产业转移就至少发生了三次变化。综观经济开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上两个世纪中,一国发生产业结构的改变和升级主要是由于以下五个因素: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力提高、原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状况改善、经济政治制度改革促成企业开展、战争等因素导致国际市场需求增大以及外国政府援助。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又有了新的动因,那就是由国际直接投资在决定国际间产业结构转移上起到了主导作用。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是对直接投资流入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流出国产业结构的影响。首先,由于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载体,从而能够直接深入到投资流入国的产业结构内部。跨国公司通过在东道国进行生产,及从本国进口设备和中间产品,对东道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接投资能够使受投资国的劳动力素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从而促进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跨国公司的投资对受投资国本国的民族资本会产生挤出效应,对东道国经济的开展又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其次、直接投资导致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后,会成为投资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对手,引起投资国国内该产业的收缩。因为这个原因,许多公司在进行跨国投资时总是把核心技术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部门留在国内,不进行转移。从图7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后发生的四次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中,美国与亚洲地区间发生的梯度转移的过程。通过对东亚区域内的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已能看出它在形成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性成长中的作用。而直接投资和贸易的开展必然伴随产业转移和传递。战后,从东亚经济开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作为形成区域结构整体性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转移和传递,既与国际性的产业调整与传递浪潮相衔接,又在域内的产业转移中形成相互依存、互相追赶的态势。因而,为较全面地认识东亚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这一事实,还需对上述问题作出实证分析。5。3-1战后四次国际性的产业调整与传递浪潮和东亚域内的产业转移战后以来至99年代前期,国际上曾掀起四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传递的浪潮,使东亚各国和地区逐步地卷入这一浪潮。由于每次参与的国家(或地区)和传递、调整的内容不同,因而自然地形成整体范围不断扩大,并呈现多层次追赶整体性成长的态势。1.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战后,作为东亚区域的隐性成员,美国在科技和产业开展水平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因而首先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成为第一次国际性产业调整浪潮中的主角。美国在率先进行的产业调整中,一方面积极开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吸收已失去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进行海外投资和资本、技术输出,援助和扶植日本等当时处于中等工业发展水平的国家。而东亚区域的日本那么有效地把握住了这次发展良机,大量引进来自美国为主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一方面大力开展纤维、食品等出口导向型轻纺工业,以进一步积累推动工业化的资本;另一方面那么积极扶植面向国内市场的进口替代工业,如钢铁、化工等资本密集型工业和一局部耐用消费晶工业,以适应和满足国内扩大生产所需设备的生产和居民的消费需求。据统计,从1950年至1959年间,引进的最新外国技术达2332件,并从1955年开始扩大更新设备,而且最新设备在全部机械设备中所占比重迅速超过当时欧美兴旺国家。如1955年末至1964年末,美国全部机械设备中,使用年限达10年以上占64%,其中20年以上占23%;日本同期使用年限6年以下由42.8%下降到27%,而仅仅使用3年的最新设备.从43.3%飞跃到56.2%,(o这使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迅速壮大起来。2.20世纪60年代的第二次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由于前一时期以美国为中心的产业调整和传递带动了日本的产业调整,进入60年代,日本已和美国一起,充当第二次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的主角,并且以后日本一直在东亚区域充当结构调整和传递的发源地,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结构调整和连锁型变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美、日集中力量开展钢铁、化工、汽车和机械等出口导向型资本密集工业,同时重视开展局部技术、资本密集型进口替代工业,如电子工业、机器人和航天工业等,而把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逐渐转移到开展中国家。亚洲“四小〞经过50年代的进口替代,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有了相当程度的开展,并且在劳动力的素质和低廉上较之其他开展中国家具有绝比照拟优势。因而抓住这一国际性产业调整和传递的机遇,及时转向开展出口导向型轻纺工业,如纺织、服装、食品、杂货等。由于“四小〞不仅具有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且具有优良的地理位置,因而也成为美、日转移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理想场所。同时,“四小〞中的韩国和中国台湾还在这一时期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积极扶植开展钢铁、化工、民用机械和家电等进口替代型重化工业。至于东盟四国也逐渐在这第二次浪潮中受到涉及,开始参加产业结构调整行列,但根本上四国都采取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战略,因而“四小〞是这次调整和传递浪潮的主要得益者。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战后的“日本经济奇迹〞,也造就了“四小〞腾飞的“启动机制〞。3.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70年代曾发生过两次“石油危机〞冲击,1973—1975年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西方工业兴旺国家耗能较多的重化工业,迫使他们对产业结构进行第三次大调整,开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局部粗放型重化工业向海外转移。同时,亚洲“四小〞因经济迅猛开展而弱化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加之兴旺国家对轻纺工业产品进口采取限制政策,促使“四小〞抓住国际经济给它们提供的第三次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及时地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大力承接和引进美、日等兴旺国家转移进来的某些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化工和造船等工业;另一方面开始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一局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移植到东盟四国,以此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级化。这一时期,东盟四国也积极参与产业调整行列,马来西亚和泰国率先把这以前面向国内市场的轻纺工业,迅速扶植成面向出口的主导工业,实现了工业化开展战略转换,接着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也在这次调整浪潮中实现由原先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战略的转换,使东盟四国在这次调整后,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得到长足的开展。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四次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美元贬值。随着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不仅给日本而且给整个国际经济以强烈冲击,从而掀起战后以来的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传递浪潮。日本作为东亚区域调整的源头,一方面开发和普及创造性技术与知识密集型工业,与美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争夺“制高点〞,并以微电子最新技术改造原有传统产业,以适应国内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进一步把失去比较优势的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局部低附加价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尤其是“四小〞和东盟,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就地生产然后返销或向第三国出口。这次转移的产业除了一局部附加值较高的轻纺工业外,还包括汽车、电子等已经实现技术标准化了的资本密集型和一局部技术密集型工业,因此这次转移和传递对东亚区域,尤是对四小和东盟四国具有更大的辐射影响。根据以上考察和图5.1所示可以看出,战后以来四次国际性产业调整和传递浪潮中,东亚各国(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东亚产业结构整体性演化的影响。作为亚太地区的兴旺国家,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其经济实力走向顶峰。在战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美国与东亚区域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关系。美国所提供的资本输出(经援与投资)、技术转让及人才培养,对东亚区域的经济开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庞大而又相对开放的市场,使东亚区域在工业化过程中,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地区)在战后相当长时期内依赖于美国市场。因而在国际性产业调整;传递浪潮中,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首先带动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开展和产业调整,使日本以后成为和美国一起在东亚区域发挥产业调整与传递浪潮源头的作用。直到80年代中期,美国从供求两方面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开展和结构调整的作用才有所削弱,在一定程度上被日本所取代,但作为结构调整源头的作用始终存在。日本作为东亚区域唯一的兴旺国家,经过50年代和60年代的两次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到70年代已和美国一起充当东亚区域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的“火车头〞,在东亚区域经济开展中主要发挥资本、技术、中间产品供应基地的作用。一方面出口资本晶和中间产品,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东亚区域的工业化和结构转换;另一方面也逐渐开放国内市场,充当东亚区域开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市场吸收器〞。这种作用在1985年9月1日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后进一步得到加强。直到进入90年代,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这种作用才有所削弱。早在60年代,亚洲“四小〞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大量优质廉价的劳动力,成了美、日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想场所。不久,“四小〞采取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开展战略,其劳动密集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取代美、日因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而造成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空缺,并迅速推进了工业化和结构演进。到70年代中期,随着美、日资本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和开始推向海外,“四小〞再次吸收过来,建立重化工业和较高附加价值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把一局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东盟四国以及本区域的其他开展中国家转移。可以看出,亚洲“四小〞在东亚区域处在美、日和东盟四国等开展中国家之间,在国际性产业调整和转移浪潮中充当中介和“二传手〞的角色,既吸纳、接受美、日转移出来的产业,同时又向东盟等东亚开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并且,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不仅这种作用得到强化,而且越来越具有替代日本的一局部作用,直接推进东亚区域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不仅成为东亚区域新的“市场吸收器〞,而且加强了对海外的直接投资。因而不仅继续充当“二传手〞,而且起了“推进器〞Q)的作用。地处太平洋至印度洋交界地带的东盟四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成为东亚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国家从60年代末以后逐步卷入东亚区域的产业调整和传递浪潮,成为吸纳日本和亚洲“四小〞转移出来产业的重要地点,也是日本和亚洲“四小〞的主要投资地点之一。应当指出,上述东亚各国(地区)在战后国际性产业调整和传递浪潮背景下,在域内充当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并非孤立,而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作为调整、传递源头的美、日在不断进行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存在能及时承接、吸纳美、日历次调整中转移出来的产业的国家(地区),否那么难以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美、日转移出来的产业所造成的该产业国际市场空缺等,是亚洲“四小〞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同样,亚洲“四小〞要实现产业升级,其转移出来的产业也必须有存在能及时吸纳的国家,反之,亚洲“四小〞如不让出轻纺工业产品的国际市场,东盟四国等开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产业调整就会遇到困难。正是这种相互作用的机制,使东亚区域在域内产业转移与传递中,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得以形成相互依存的整体性成长。这种相互依存的整体性结构,随着东亚区域国际分工的不断开展,内部各层次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追赶的开展机制。从图5.1可以看出,一方面,美、日首先把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四小〞,“四小〞在该领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追赶美、日;接着美、日把逐步丧失竞争优势的重化工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传递给“四小〞,“四小〞和美、日(一局部未转移完的)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传递给东盟四国。这样“四小〞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追赶美、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