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法学(习题卷4)_第1页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法学(习题卷4)_第2页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法学(习题卷4)_第3页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法学(习题卷4)_第4页
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法学(习题卷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科目: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法学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法学(习题卷4)PAGE"pagenumber"pagenumber/SECTION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军队文职人员招聘法学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单选题]1.W国人约翰涉嫌在我国某市A区从事间谍活动被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关于本案诉讼程序,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约翰可通过W国驻华使馆委托W国律师为其辩护B)本案由A区法院一审C)约翰精通汉语,开庭时法院可不为其配备翻译人员D)给约翰送达的法院判决书应为中文本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最高法解释》第402条第1款规定:?外国籍被告人委托律师辩护,或者外国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自诉人委托律师代理诉讼的。应当委托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资格并依法取得执业证书的律师。?故A项错误。从事间谍活动属于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故B项错误。《最高法解释》第401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涉外刑事案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应当为外国籍当事人提供翻译。?故C项错误。《最高法解释》第401条第2、3款规定:?人民法院的诉讼文书为中文本。外国籍当事人不通晓中文的,应当附有外文译本,译本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以中文本为准。外国籍当事人通晓中国语言、文字,拒绝他人翻译,或者不需要诉讼文书外文译本的,应当由其本人出具书面声明。?故D项正确。本题选D。[单选题]2.根据《选举法》的规定,关于选举机构,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A)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B)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C)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D)选举委员会对依法提出的有关选民名单的申诉意见,应在3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答案:B解析:本题为选非题。《选举法》第8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根据《选举法》第8条第1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的规定,选项A说法正确。根据《选举法》第8条第3款中的?指导?二字,选项B?领导?说法错误。根据《选举法》第8条第2款?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的规定,选项C说法正确。《选举法》第28条规定:?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申诉人如果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人民法院的判决为最后决定。?根据该条中?选举委员会对申诉意见,应在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的规定,选项D说法正确。[单选题]3.我国现行《宪法》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年由全国人大修正。A)2009B)2018C)1982D)1954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单选题]4.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机逃走,但刚跑到监狱外的树林即被抓回。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主观上是过失,乙是故意B)甲、乙是事前无通谋的共犯C)甲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D)乙不构成脱逃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犯罪故意和过失。AD项,武警甲擅离职守,造成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其主观方面是过失。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乙趁看管松懈逃离看守所,其主观方面是故意。根据《刑法》第316条第1款的规定,乙构成脱逃罪。故A项正确,当选;D项错误,不当选。B项,甲、乙二人对脱逃事件事前无通谋,也无事中共谋,且一方为故意,一方为过失,不成立共同犯罪。故8项错误,不当选。C项,根据《刑法》第400条第2款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成立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故C项错误,不当选。[单选题]5.甲将房屋出租给乙,书面约定租期3年,租金月付。未经甲的同意,乙又擅自将房屋转租给丙。丙人住后,擅自打通了房屋客厅与阳台的隔墙。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于知道转租事宜后的第3个月提出异议,甲有权解除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B)甲于知道转租事宜后的第9个月提出异议,甲有权解除甲、乙之间的租赁合同C)如果甲同意转租,则就丙打通隔墙的行为,甲有权要求乙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D)无论甲是否同意转租,就丙打通隔墙的行为,甲有权要求丙承担侵权责任答案:B解析:本题涉及房屋转租的效力问题。《合同法》第224条第2款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城镇房屋租赁合同解释》第16条第1款规定: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但在6个月内未提出异议,其以承租人未经同意为由请求解除合同或者认定转租合同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题中,乙、丙之间的房屋转租合同为非法转租,甲于知道后的6个月内提出异议,甲有权解除甲、乙之间的出租合同。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合同法》第224条第1款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乙因第三人丙的行为对甲构成违约,根据《合同法》第121条、第224条第1款的规定,甲有权请求乙承担违约责任,故选项C正确。第三人丙损坏房屋,甲作为房屋所有权人有权请求丙承担侵权责任,故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单选题]6.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可以()。A)提前释放B)减刑C)暂予监外执行D)假释答案:C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65条第1款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单选题]7.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于民族自治县,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B)经国务院批准,可开辟对外贸易口岸C)县人大常委会中应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D)县人大可自行变通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据此,A项表述正确,不选。《民族区域自治法》第31条第1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据此,B项表述正确,不选。《宪法》第113条第2款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据此,C项正确,不选。《民族区域自治法》第20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六十日内给予答复。?据此,县人大变通或者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必须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D项?自行?的表述错误,应选。[单选题]8.甲与乙女恋爱。乙因甲伤残提出分手,甲不同意,拉住乙不许离开,遭乙痛骂拒绝。甲绝望大喊:?我得不到你,别人也休想?,连捅十几刀,致乙当场惨死。甲逃跑数日后,投案自首,有悔罪表现。关于本案的死刑适用,下列哪一说法符合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理念?()A)根据《刑法》规定,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其严重?时,可判处甲死刑B)从维护《刑法》权威考虑,无论甲是否存在从轻情节,均应判处甲死刑C)甲轻率杀人,为严防效尤,即使甲自首悔罪,也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D)应当充分考虑并尊重网民呼声,以此决定是否判处甲死刑立即执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死刑的适用。A项,依据《刑法》第48条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所以,只有当甲的杀人行为被评价为?罪行极为严重?时,才可以被判处死刑。故A项正确。B项,刑法权威和社会主义法治权威都不能靠死刑的适用来维护。同时,在存在相应从轻情节之时,要对相应量刑予以考虑,决定是否判处死刑。故B项错误。C项,刑罚一般预防的功能应该受到一定限制,在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之下,不允许在个人罪不至死的情况下,为达到一般预防的目的,对甲判处死刑。故C项错误。D项,定罪和量刑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生效规定,如果社会舆论的意见与法律是相符的,那么判决既符合法律,也同时满足了舆论呼声;如果相悖,那么法官必须依据法律作出判决,而不能违背法律顺应舆论。再者,网民的意见并不等同于民意,用网民意见来决定犯罪人生死,本身就是对法治的破坏。死刑适用有关被告人生命权的剥夺问题,必须慎之又慎。故D项错误。[单选题]9.关于货币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包括在国内流通的人民币、在国内可兑换的境外货币,以及正在流通的境外货币B)根据《刑法》规定,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据此,行为人伪造美元,并运输他人伪造的欧元的,应按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C)将低额美元的纸币加工成高额英镑的纸币的,属于伪造货币D)对人民币真币加工处理,使100元面额变为50元面额的,属于变造货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犯罪。A项,依据《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的规定,以正在流通的境外货币为对象的假币犯罪,成立刑法上的货币犯罪,伪造正在流通的各种货币的,都成立伪造货币罪。故A项正确。B项,行为人伪造货币后,对伪造的货币进行运输、出售的,依照《刑法》第171条第3款的规定,依照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但是必须伪造的对象与运输、出售的对象是同一的,才会出现法定的事后不可罚情形。如果运输、出售的对象与伪造的对象不同一,应该数罪并罚。故B项错误。CD项,变造货币是对真币进行各种形式的加工,改变真币的价值或形态,不改变货币同一性的行为。对人民币进行加工,改变其面额的,无论价值升高还是降低,都是对货币公信力的损害,成立变造货币罪。但是若改变货币的同一性,即改变货币的币种,就超出了变造的范围,应评价为伪造货币罪。故CD项正确。[单选题]10.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澳门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关于中央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全国性法律一般情况下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渊源B)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法官的任命和免职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C)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D)《澳门基本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反映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的意志答案:B解析:《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8条第2款规定:?全国性法律除列于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凡列于本法附件三的法律,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据此,全国性法律一般情况下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渊源,故A项错误。该法第87条第4款规定:?终审法院法官的任命和免职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故B项正确。该法第17条第2款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据此,C项错误。我国宪法在特别行政区也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故D项?《澳门基本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的说法存在瑕疵。《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体现了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故D项?反映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的意志?的说法错误。[单选题]11.?当法律人在选择法律规范时,他必须以该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为基础,也就是说,他必须对该国的法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他要选择一个与他确定的案件事实相切合的法律规范,他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字面含义,还要了解和掌握法律背后的意义。?关于该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A)适用法律必须面对规范与事实问题B)当法律的字面含义不清晰时,可透过法律体系理解其含义C)法律体系由一国现行法和历史上曾经有效的法构成D)法律的字面含义有时与法律背后的意义不一致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构成的体系,反映一国法律的现实状况,它不包括历史上废止的已经不再有效的法律,一般也不包括尚待制定、还没有生效的法律。故C项错误。[单选题]12.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李某欲注册一家公司,但不知如何办理,遂翻阅相关法律手册,终于知道了办理公司注册的程序并开始准备相关资料,这反映了法的指引作用B)小王认为,网络财富也属于财物。因此,小张窃取自己网络游装备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这反映了法的评价作用C)林某因犯抢劫罪被判刑三年,出狱后非常悔恨,表示以后要遵纪守法,好好做人,这反映了法的教育作用D)法院从某建筑企业银行账户上划走了10万元,用来支付其拖欠的农民工工资,这反映了法的预测作用答案:D解析:考查法的作用。李某通过查阅法律手册知道了法律的要求,并按照法律规定去行为,这是法的指引作用的体现。因此,选项A中的说法是正确的。小王根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对小张窃取网络游戏装备的行为进行了法律评价,这属于法的评价作用。因此,选项B中的说法是正确的。林某出狱后真心悔改,这正是法的教育作用的体现。因此,选项C中的说法也是正确的。法院从建筑企业账户上划走10万元,这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因此,选项D中的说法是错误的。题目是问不正确的选项,故选择D。[单选题]13.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要排除犯罪的成立,至少符合下列4个条件:①被害人对被侵害--的具有处分权限②被害人对所承诺的--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③承诺出于被害人的--意志④被害人必须有--的承诺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A)法益--事项--现实--真实B)事项--法益--现实--真实C)事项--法益--真实--现实D)法益--事项--真实--现实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被害人承诺。被害人承诺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阻却行为的违法性:(1)承诺者对被侵害的法益具有处分权限(承诺范围)。即一个人只能向他人承诺自己有权处分的利益。(2)承诺者必须对所承诺的事项的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承诺能力)。缺乏对事项的正确理解能力的人所作出的承诺无效。(3)承诺必须出于被害人的真实意志。戏言性的承诺、基于强制或者威压所作出的承诺无效。(4)必须存在现实的承诺。被害人确实作出了承诺,行为人想象中的承诺不能成立被害人承诺(可能是推定的被害人承诺)。故ABC项错误,不当选;D项正确,当选。[单选题]14.甲团体是X国反政府一方,其与X国政府已发生全面武力敌对行动,内战状态已经形成。甲团体已经控制了X国领土的相当大部分,并对其控制的部分实施了有效管理,并且甲团体遵守了国际法的相关规则。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其他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可以承认甲团体为交战团体B)其他国家的任何承认行为都是违反国际法不干涉内政原则的C)其他国家对甲团体的承认改变了甲团体的性质D)其他国家不论承认甲团体为交战团体还是叛乱团体都是一种法律承认答案:A解析:对交战团体的承认是在一国发生内战时,其他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承认反政府一方为交战团体的单方面行为。实践中,被承认为交战团体的反政府一方应满足下列条件:(1)其与政府已发生全面武力敌对行动,内战状态已经形成;(2)其已控制了领土的相当大的部分;(3)其对控制的领土实施有效管理;(4)遵守战争法相关规则。因此,其他国家可以承认甲团体为交战团体。其他国家对甲团体的承认并未改变其性质。叛乱团体的承认是指某一反政府的武力行动还没有发展到内战的规模和程度时,其他国家的一种权宜行为。对交战团体和叛乱团体的承认都是一种事实承认。A正确。[单选题]15.某小区五楼刘某家的抽油烟机发生故障,王某与李某上门检测后,决定拆下搬回维修站修理。刘某同意。王某与李某搬运抽油烟机至四楼时,王某发现其中藏有一包金饰,遂暗自将之塞入衣兜。(事实一)王某与李某将抽油烟机搬走后,刘某想起自己此前曾将金饰藏于其中,追赶前来,见王某神情可疑,便要其返还金饰。王某为洗清嫌疑,乘乱将金饰转交李某,李某心领神会,接过金饰藏于裤兜中。刘某确定王某身上没有金饰后,转身再找李某索要。李某突然一拳击倒刘某,致其倒地重伤。李某与王某随即逃走。(事实二)后王某建议李某将金饰出售,得款二人平分,李某同意。李某明知金饰价值1万元,却向亲戚郭某谎称金饰为朋友委托其出售的限量版,售价5万元。郭某信以为真,花5万元买下金饰。拿到钱后,李某心生贪念,对王某称金饰仅卖得1万元,分给王某5000元。(事实三)请回答第题。关于事实二的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查看材料A)李某接过金饰,协助王某拒不返还他人财物,构成侵占罪的帮助犯B)李某帮助王某转移犯罪所得的金饰,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C)李某为窝藏赃物将刘某打伤,属事后抢劫,构成抢劫(致人重伤)罪D)王某利用李某打伤刘某的行为顺利逃走,也属事后抢劫,构成抢劫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王某将财物从抽油烟机内拿出,塞入衣兜,使得被害人一时难以发现的,已经成立盗窃罪的既遂。李某在王某盗窃罪既遂后为王某掩饰、隐瞒赃物的,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李某对刘某使用暴力的行为,因为李某没有实施先前的盗窃行为,因而对李某不能适用《刑法》第269条的事后抢劫条款,如果李某给刘某造成轻伤以上后果,则按照故意伤害罪处罚。故B项正确。[单选题]16.执法的效率原则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会实行组织和管理的过程中,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取得最大的执法效益,关于执法的效率原则的具体要求,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执法主体应当及时地处理行政相对人的诉求,保护公民和国家的权利,及时准确地运用自由裁量权来处理相关事务B)行政机关在执法时要尊重科学,考虑客观规律,作必要的可行性分析,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最大效益,并降低执法成本C)效率原则必须在合法与合理原则限制的范围内进行D)有名言说?迟来的正义就不是正义?,因此执法主体可以为追求行政效率适当忽视法律规定和执法的正义性答案:D解析:考查执法的效率原则。执法主体不能为追求行政效率而忽视法律和牺牲执法的正义性。[单选题]17.下列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人民陪审员的人选应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出,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B)人民陪审员在审判中只负责事实认定,不负责法律适用C)基层法院应当在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参加合议庭审判的人民陪审员D)李某是某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不可以担任人民陪审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民陪审员的条件、权利。《人民陪审员法》第11条第1款,因审判活动需要,可以通过个人申请和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团体推荐的方式产生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经司法行政机关会同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进行资格审查,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第19条第1款,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应当在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第6条下列人员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1)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2)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3)其他因职务原因不适宜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员。因此D项错误。[单选题]18.我国法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陈满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错案,相关受害人及家属可以申请()。A)国家保险B)国家赔偿C)国家保障D)社会救济答案:B解析:B项,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应给予的赔偿。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陈满案等均是由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当事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重大刑事冤假错案。因此,相关受害人及家属可以申请国家赔偿。ACD项均表述错误。[单选题]19.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六年后又犯杀人罪。甲成立累犯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累犯。A项,根据《刑法》第65条第1款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指主刑执行完毕,不包含附加刑的执行。所以甲在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情况下,在有期徒刑刑满释放之日起5年之内又故意犯罪的,就可以成立累犯。并不是剥夺政治权利刑满后才可以成立累犯。故A项错误。B项,根据《刑法》第65条第2款的规定,成立累犯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2年刑期,则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5年内再故意犯重罪,可以成立累犯。故B项正确。C项,根据《刑法》第65条的规定,甲的杀人罪成立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5年之外,没有满足成立一般累犯的期限要求。根据《刑法》第66条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都以累犯论处。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在徒刑执行完毕后又犯杀人罪,后罪不符合第66条的要求,因此甲也不能成立特别累犯。故C项错误。D项,根据《刑法》第65条第1款的规定,累犯应当从重处罚,此处用语为?应当?,即必须从重处罚,法官没有选择适用的权力,所以?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故D项错误。[单选题]20.甲与乙是邻居,因生活上的纠纷发生口角,甲情绪很激动,声称不让乙好活,并立刻去小卖部买了一把水果刀。乙担心甲会加害自己,便在甲回来的路上打伤甲,导致甲手臂和腿骨骨折,一个多月没法行走。对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乙根本没有面临正在发生的侵害,因此是故意伤害。[单选题]21.在女方怀孕、分娩后1年内或终止妊娠后()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A)6个月B)1年C)9个月D)3个月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在女方怀孕、分娩后1年内或终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单选题]22.2009年1月,甲(1993年4月生)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11年3月20日,甲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杀人后逃跑,6月被抓获。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本案不适用《刑法修正案(八)》B)对甲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甲在审判时已满18周岁,可以适用死刑D)甲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刑法的时间效力、刑事责任年龄、死刑的适用。AD项,《刑法修正案(八)》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甲前后两罪都发生在2011年4月30日以前,原则上应该适用《刑法修正案(八)》之前的刑法的规定,但是在2011年5月1日以后(6月被抓获)审理此案,行为时的法律与审判时的法律不一致,依据?从旧兼从轻?原则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2011年4月30日以前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前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但是,前罪实施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是否构成累犯,适用修正后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由此,按照原《刑法》第65条的规定,成立一般累犯并没有年龄的限制;而按照《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不成立一般累犯。因此,本案应该适用《刑法修正案(八)》,不按照累犯处理。故AD项错误,不当选。B项,《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甲在故意杀人时不满18周岁,因此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B项正确,当选。C项,《刑法》第49条第1款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甲在故意杀人时不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故C项错误,不当选。[单选题]23.下列哪一行为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A)甲驾车在公路转弯处高速行驶,撞翻相向行驶车辆,致2人死亡B)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C)丙醉酒后驾车,刚开出10米就撞死2人D)丁在繁华路段飙车,2名老妇受到惊吓致心脏病发作死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以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之外的其他手段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成立此罪的行为必须是与放火等相当,具有随时造成多数人或者不特定人死亡、重伤的可能性。ABCD四个案例中的行为都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客观特征。从中识别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要依据是主观上是否有故意以及是否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AC项,行为人甲和丙都涉及违规驾驶(超速与醉驾),但是没有更多证据表明行为人对于危害社会的结果是故意的,所以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更为合理。故AC项错误。B项,行为人乙驾驶越野车在道路上(公共场所)?横冲直撞?,表明了行为人对于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有放任的态度,最终?撞翻数辆他人所驾汽车,致2人死亡?,应该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B项正确。D项,依据因果关系认定的客观归责理论,行为实现的结果超出了法律的保护目的,行为不是归责的原因。丁飙车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但是飙车吓死他人的,却超出了道路交通管理法所保护的范围,即道路交通管理法禁止飙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撞击事件发生,不是为了保护他人不受惊吓。此时行为和结果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行为人不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只为飙车承担责任,成立危险驾驶罪。故D项错误。[单选题]24.关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B)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C)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律?不限于刑事法律D)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过失犯。A项,依据《刑法》第15条的规定,行为人因为过失?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即过失犯罪的成立以发生危害结果为必备要件。故A项正确。这也表明,过失犯罪不处罚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等犯罪未完成形态。B项,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此时行为人并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即?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这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所在。间接故意中,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故B项正确。C项,《刑法》第15条第2款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表明刑法以惩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惩罚过失犯罪为例外。由于犯罪只能由刑法规定,过失犯罪也只能由刑法规定,这里的?法律?不包括非刑事法律。故C项错误。D项,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对应的刑事责任重,过失犯罪的行为人主观恶性小,在相同的法益侵害性下对应的刑事责任轻。故D项正确。[单选题]25.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缔约国,甲国拟向乙国派驻大使馆工作人员。其中,杰克是武官,约翰是二秘,玛丽是甲国籍会计且非乙国永久居留者。依该公约,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国派遣杰克前,无须先征得乙国同意B)约翰在履职期间参与贩毒活动,乙国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刑事审判与处罚C)玛丽不享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D)如杰克因参加斗殴意外死亡,其家属的特权与豁免自其死亡时终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外交人员的其他特权与豁免,外交人员特权与豁免的人员范围,外交人员特权与豁免的时间范围。A项,使领馆馆长、武官、特别使团及不具有派遣国国籍的人在派出之前须征得接受国同意,杰克是武官,A错误;B项,约翰是外交人员,外交人员享有绝对的刑事管辖豁免,B正确;C项,玛丽是使馆中的行政人员,不属于外交人员,不具有接受国国籍,也不享有接受国永久居留资格,享有外交人员的一般特权与豁免,但有一些限制,C错误;D项,外交人员家属的特权与豁免止于离境或给予离境的合理时间结束时终止,D错误。[单选题]26.张明15岁,系神童,其智商高于常人,且自理能力强。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他是()。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案:C解析:《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题干中,张明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单选题]27.甲公司于5月10日致函乙公司,愿意以单价1200元购买乙公司生产的型号为7411的手机1000部,乙公司也于同日致函甲公司,欲以每部1600元的价格向甲公司出售型号为7411的手机500部。双方收信后,均未给对方回复。1个月后,乙公司向甲公司发货,甲公司拒绝收货、付款。本案中甲公司与乙公司的关系应如何认定?()A)合同关系未成立B)合同关系成立C)合同关系成立且生效D)合同关系成立但未生效答案:A解析:本题涉及要约更改的问题。我国《合同法》第30条规定,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本题中,乙公司的回复属于对甲公司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是新要约。既然甲公司未再回复,则甲乙之间不成立合同关系。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单选题]28.关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的父亲乙身患绝症,痛苦不堪。甲根据乙的请求,给乙注射过量镇定剂致乙死亡。乙的同意是真实的,对甲的行为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B)甲因口角,捅乙数刀,乙死亡。如甲不顾乙的死伤,则应按实际造成的死亡结果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因为死亡与伤害结果都在甲的犯意之内C)甲谎称乙的女儿丙需要移植肾脏,让乙捐肾给丙。乙同意,但甲将乙的肾脏摘出后移植给丁。因乙同意捐献肾脏,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D)甲征得乙(17周岁)的同意,将乙的左肾摘出,移植给乙崇拜的歌星。乙的同意有效,甲的行为不成立故意伤害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被害人承诺、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A项,经被害人承诺的行为只有符合承诺的所有要件时,才排除犯罪的成立,承诺者虽然对被侵害的个人法益具有处分权限,但存在一定的限度。一般认为,对于生命法益的承诺是无效的。所以,对于被害人承诺的安乐死,我国刑法理论仍然认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故A项错误。B项,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结果,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甲捅乙数刀,能够认识到对方伤害的必然性,也能够认识到对方死亡的可能性,甲如果事前对乙的死亡没有明确的追求,则按实际造成的死亡结果认定甲构成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故B项正确。C项,乙承诺的法益的内容不仅包括健康,还包括法益的最终转移目标,甲欺骗乙,使得乙处分法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乙的承诺内容不同,属于法益错误,被害人承诺无效,甲成立故意伤害罪。故C项错误。D项,依据《刑法》第234条之一第2款,摘取不满18周岁的人的器官,构成故意伤害罪。故甲摘取未成年人乙的器官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故D项错误。[单选题]2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监视居住可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2日折抵刑期1日B)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发现在决定和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控告或举报C)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24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D)对于可以指定的居所的具体条件予以明确,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不得在看守所、拘留所、监狱等羁押、监管场所以及留置室、讯问室等专门的办案场所、办公区域执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监视居住。只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一般监视居住不可以折抵刑期,故A项错误。[单选题]30.甲公司欠乙公司200万元无力偿还,乙公司经过调查发现:丙公司与甲公司之间存在担保合同,丙公司向甲公司抵押的房产已符合抵押权的实现条件,但甲公司一直未提出履行请求;甲公司与丁公司之间存在租赁合同,丁公司租用甲公司的大型机器设备但一直未支付租金。乙公司拟通过诉讼采取下列措施,能够得到支持的是:()A)以自己名义请求丙公司向自己办理房屋权属转移手续B)以甲公司代理人的名义请求丙公司办理房屋权属转移手续C)以自己名义请求丁公司向自己返还机器设备D)以自己名义请求丁公司向自己支付租金答案:D解析:本题涉及债权代位权的问题。根据《合同法》第73条第1款和《合同法解释(一)》第13条第1款的规定,债权人代位权的客体应为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对于所有权和财物债权均无权主张代位权。本题中,丙公司所负债务为财物债务,乙公司不得代位,故A选项错误。乙公司并非甲公司的代理人,故B选项错误。根据甲公司与丁公司之间的合同,甲公司有权解除合同,取回机器设备,但对丁公司主张返还所有物不属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债权,乙公司无权代位行使,故C选项错误。甲公司有权请求丁公司支付租金,该债务可以代位,D选项正确。本题正确选项为D。[单选题]31.关于法的效力,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如果法律溯及既往,就是以今天的规则要求昨天的行为,就等于要求某人承担自己从未期望过的义务,所以所有的法律均不溯及既往B)我国停泊在境外的船舶上发生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C)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出现新法与旧法冲突时,适用新法而使旧法事实上被废止为法的默示废止D)按照保护主义原则,即使侵害本国利益的行为人的国籍和地域不在本国领土内,也要受到该国法律的追究答案:A解析:考查法的效力。在刑法领域,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构成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新法。被称为?有利追溯?,它同样具有其正当性或合理性基础。A选项错误。[单选题]32.王某所在的部队受领非常艰巨的作战任务时,恰逢王某马上就要与未婚妻举行婚礼。王某不愿意作战,恰好下楼时不小心摔伤自己造成腿部骨折(重伤)。王某遂向部队提出请求回家结婚。对于王某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故意伤害罪B)不构成犯罪C)战时自伤罪D)过失致人重伤罪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时自伤罪。因为不小心摔伤自己。不是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故不构成战时自伤罪,也不构成故意伤害罪。因为王某的过失行为伤害的不是他人的身体,故也不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在本题中,王某的行为无罪。[单选题]33.甲在国家机关任职,乙有求于他的职务行为,给甲送上5万元的好处费。甲答应给乙办事,但因故未办成。乙见事未办成,要求甲退回好处费,甲拒不退还,并威胁乙如再来要钱就告乙行贿。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受贿罪B)诈骗罪C)敲诈勒索罪D)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受贿罪的具体适,用。参见《刑法》第385条受贿罪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是受贿罪。[单选题]3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下列行为中构成违宪的是:()A)某县共有人民代表500名,经其中的101名代表提议,临时召集本届人大会议B)某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依法罢免该市某一失职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C)全国人大常委会撤销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D)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对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并要求限期修改答案:B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第101条。[单选题]35.关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猎户甲合法持有猎枪,猎枪被盗后没有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甲构成丢失枪支不报罪B)乙故意破坏旅游景点的缆车的关键设备,致数名游客从空中摔下。乙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C)丙吸毒后驾车将行人撞成重伤(负主要责任),但毫无觉察,驾车离去。丙构成交通肇事罪D)丁被空姐告知?不得打开安全门?,仍拧开安全门,致飞机不能正点起飞。丁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A项,《刑法》第129条规定的丢失枪支不报罪要求主体必须是?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猎户不属于此罪主体,不能成立本罪。故A项错误。B项,缆车是景区运载游客的常见公共交通工具,属于电车的一种。乙破坏缆车的关键设备,致使数名游客从空中摔下,已经发生缆车倾覆、毁坏的结果,该行为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故B项错误。C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2款第1项的规定,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对事故承担主要责任,致1人重伤的,成立交通肇事罪。故C项正确。D项,丁的行为并未对飞机实施物理性或者功能性的破坏,并且在飞机尚未起飞时打开安全门也不能危害公共安全,所以不能成立破坏交通工具罪。故D项错误。[单选题]36.关于宪法的分类,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英国学者J,蒲莱士1884年提出的宪法分类B)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成文宪法C)英国是典型的柔性宪法国家D)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是协定宪法答案:D解析:考察宪法的分类。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属于钦定宪法。[单选题]37.下列选项中涉及的继承人,没有丧失继承权的是:()A)甲为了获得其父在二环内的房产,在其父茶水中下毒,后其父被家中保姆送往医院急救,并未死亡B)乙为了独占其父亲的遗产,雇凶杀死了其哥哥大乙C)丙长期虐待其卧病在床的父亲,经社区法治教育后,丙感到无比后悔,尽心照顾其父并获得其父谅解D)丁为独占其父遗产,将其父拟定好的遗嘱销毁并伪造新遗嘱答案:C解析:《继承法》第7条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4)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同时,《继承法意见》第13条规定,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或者遗弃被继承人的,如以后确有悔改表现,而且被虐待人、被遗弃人生前又表示宽恕,可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故正确答案为C。[单选题]38.国家工作人员甲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后有人扔进一个包就跑。甲发现包内有20万元现金,推测是有求于自己职务行为的乙送的。甲打电话问乙时被告知?不要问是谁送的,收下就是了?(事实上是乙安排丙送的),并重复了前几天的请托事项。甲虽不能确定是乙送的,但还是允诺为乙谋取利益。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没有主动索取、收受财物,不构成受贿罪B)甲没有受贿的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不可能构成受贿罪,故甲不构成受贿罪C)甲允诺为乙谋取利益与收受20万元现金之间无因果关系,故不构成受贿罪D)即使认为甲不构成受贿罪,乙与丙也构成行贿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受贿罪、行贿罪。甲明知乙有请托事项,也认真地认识到可能是乙送的财物而收受的,是间接故意的受贿。乙、丙二人成立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贿罪。A项,受贿罪既可以是主动索取,也可以是被动收受。故A项错误。B项,受贿罪是故意犯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包括在内。故B项错误。C项,受贿罪的成立只需要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财物时有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意图,并不需要事实上为他人谋取了利益,所以认定受贿罪不需要考察收受财物与谋取利益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因果关系?或者?无因果关系?都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故C项错误。D项,行贿罪有自己独立的行为构成,不取决于对向犯是否成立受贿罪,因而乙、丙的行为不论对甲如何评价都成立行贿罪。故D项正确。[单选题]39.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凡购买100元商品均送80元购物券。对因促销活动产生的纠纷,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刘女士在该商场购买了1000元商品,返回800元购物券。刘女士持券买鞋时,被告知鞋类商品2天前已退出促销活动,必须现金购买。刘女士遂找商场理论,协商未果便将商场告上法庭。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认识是正确的?()A)从法律的角度看,?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是一种学理解释权的宣称B)本案的争议表明,需要以公平正义去解释合同填补漏洞C)当事人对合同进行解释,等同于对合同享有法定的解释权D)商场的做法符合?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答案:B解析:某商场促销活动时宣称的?本商场有最终解释权?,其中?最终?二字,表明其解释优于其他任何人的解释,显然是宣称某商场自己具有解释权,且其解释具有最终效力。这很显然是一种?正式解释权?的宣称。故A项错误。哪些商品以及这些商品何时参加促销,某商场与刘女士约定不清而发生争议。若任由某商场确定,显然有损刘女士的权益,故需要以公平正义去解决双方的纠纷,故B项正确。所谓法定解释,是指具有解释权的人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当事人当然不享有此种解释权,故C项错误。?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要求当事人享有权利时,必须履行与此相关的义务,不能仅行使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商场拒绝刘女士持券买鞋,显然是不履行促销义务,故D项错误。[单选题]40.乌日,男,蒙古族,56岁,原任内蒙古自治区某研究所所长。2005年,乌日多次利用职务之便,将掌握的国家秘密文件非法倒卖给境外组织,情节较轻。经法院审理查明,乌日构成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其情节较轻,应判处有期徒刑3年。但其恰巧在案件审理结束宣判前突发心脏病死亡,则此时人民法院应作出何种处理?()查看材料A)裁定撤销案件B)判决乌日有期徒刑3年C)裁定中止审理D)裁定终止审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根据?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刑诉解释》)第241条第(9)项的相关规定,被告人死亡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对于根据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认定的证据材料,能够确认无罪的,应当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单选题]41.已经被羁押的被告人王某因为盗窃罪被起诉,某区人民法院一审对其作出免除刑事处罚的判决,对于王某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宣判后将王某立即释放B)判决生效前人民法院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C)判决生效前将王某继续羁押D)判决生效后将王某释放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判决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60条的规定,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单选题]42.民警黄某在处理一起因交通事故纠纷引发的打架事件中。发现已批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付某也在围观的人群中,遂将其抓获并押于派出所留置。派出所所长莫某于当晚10时许指使看管人员将犯罪嫌疑人付某放走,致使付某至今未被抓获归案。对于莫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B)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C)应以私放在押人员罪论处D)应以滥用职权罪论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具体适用。参见《刑法》第400条之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单选题]43.国际法院就甲、乙两国的争议作出裁决后,甲国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依《国际法院规约》的规定,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乙国可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诉,请求由安理会作出建议或决定采取措施执行判决B)乙国可向甲国国内法院申请强制执行C)乙国可申请由国际法院强制执行D)乙国可由联合国法律委员会决定采取行动执行判决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国际法院。A正确,国际法院本身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利。根据《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院规约》的有关规定,如有一方拒不履行判决,他方得向安理会提出申诉,安理会可以作出有关建议或决定采取措施执行判决。BCD错误。[单选题]44.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机关中有权处理县与县之间行政区域边界争端的是:()A)县人大常委会B)县人民代表大会C)县人民政府D)县民政部门答案:D解析:考查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解决。我国《行政区域边界争议处理条例》第6条。[单选题]45.A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被告人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没有抗诉。该案经B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判决生效后,被害人某甲不服,提起申诉。如果判决确有错误,下列哪一司法机关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A)A市检察院B)A市中级人民法院C)B省高级人民法院D)B省检察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提起再审的主体和理由。《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对于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本案中,该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经B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生效,因此,作出发生法律效力的最后判决的机关是B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述规定可知,B省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同时,B省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即最高人民检察院也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据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单选题]46.法与政策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整手段,在当代政治和法律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法与政策的区别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党的政策是党的意志的体现B)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政策主要依靠宣传教育和纪律保证实施C)法律具有较大稳定性,政策则具有较大灵活性D)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要比政策广泛得多答案:D解析:考查法与政策的区别。一般而言,政党政策调整的社会关系和领域比法律为广。[单选题]47.甲、乙预谋修车后以假币骗付。某日,甲、乙在某汽修厂修车后应付款4850元,按照预谋甲将4900元假币递给乙清点后交给修理厂职工丙,乙说:?修得不错,零钱不用找了?,甲、乙随即上车。丙发现货币有假大叫?别走?,甲迅即启动驶向厂门,丙扑向甲车前风档,抓住雨刮器。乙对甲说:?太危险,快停车?,甲仍然加速,致丙摔成重伤。请回答题。甲、乙用假币支付修车费被识破后开车逃跑的行为应定的罪名是:查看材料A)持有、使用假币罪B)诈骗罪C)抢夺罪D)抢劫罪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持有、使用假币罪、共同犯罪。甲、乙用假币作为真货币支付修理费,是将假币当作真币纳入流通领域,成立持有、使用假币罪。使用假币的过程本身也是诈骗的过程,同时满足诈骗罪的要求。但是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成立诈骗罪,?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即诈骗罪与其他犯罪出现法条竞合时,特别法优先,不再按照诈骗罪处理。故A项正确。第2部分:多项选择题,共51题,每题至少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多选题]48.下列遗嘱中,无效的是:()A)李某临终前立下书面遗嘱,将自家耕地的所有权留给儿子李甲B)16岁的小明立下遗嘱,死后将自己的手机留给同桌小丽C)林某仅有一个儿子在外留学,其邻居王某欺骗林某其儿子在国外赌博成瘾,林某遂立下书面遗嘱将全部遗产留给邻居王某D)黄某死前留下遗嘱将所居住房屋留给其女儿黄梅,其儿子发现后私自将遗嘱内容改为将房屋留给黄某儿媳黄梅丽答案:ABCD解析:本题涉及遗嘱无效的问题。《继承法意见》第38条规定,遗嘱人以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遗嘱的这部分,应认定无效。耕地,即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故A选项中的遗嘱无效。《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故BCD选项中的遗嘱均为无效。正确答案为ABCD。[多选题]49.甲、乙合谋杀害丙,计划由甲对丙实施砍杀,乙持枪埋伏于远方暗处,若丙逃跑则伺机射杀。案发时,丙不知道乙的存在。为防止甲的不法侵害,丙开枪射杀甲,子弹与甲擦肩而过,击中远处的乙,致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丙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依具体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没有故意B)丙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依法定符合说,丙对乙的死亡结果具有故意C)不论采取何种学说,丙对乙都不能构成正当防卫D)不论采用何种学说,丙对甲都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故意犯罪的事实认识错误。AB项,对象错误和打击错误是两种不同的事实认识错误。对象错误,是行为人主观上所认识的对象和其行为在客观上侵害的对象不一致,是主观认错了对象所致。打击错误(又称方法错误、行为误差),指行为人打算侵害某一对象,因为实行行为的失误或方法使用上的不当导致另一对象受害,错误的结果是由行为方法等客观因素造成。本案中,丙开枪射杀甲,子弹与甲擦肩而过,击中远处的乙,致乙死亡。显然丙的错误是杀人行为的失误所致,属于打击错误,此时,按照具体符合说的观点,丙向甲开枪时对甲没有杀人故意,仅具有防卫意图,丙对乙的死亡也没有故意,只有过失。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丙对乙的死亡结果属于偶然防卫。偶然防卫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施了防卫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客观条件,但主观上没有防卫意识。丙向甲开枪时对甲具有防卫意图,但丙没有认识到乙的存在,对乙没有防卫意图,却打死了乙,正好制止了乙对自己的杀害行为。按照通说观点,正当防卫的成立要求防卫意图,偶然防卫中没有防卫意图,因而成立犯罪,丙对乙的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按照另一观点,成立正当防卫不要求防卫意图,偶然防卫成立正当防卫。虽然丙主观上对乙的死亡有过失,但客观上确实制止了乙杀自己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故C项错误。D项,甲对丙实施砍杀,丙基于防卫意图(主观上没有杀人故意)对甲开枪射击,即使造成甲死亡,也属于正当防卫(特殊正当防卫),况且丙没有实际造成甲死亡,当然成立正当防卫,不构成故意杀人未遂。故D项正确。[多选题]50.关于国际法基本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国际法基本原则具有强行法性质B)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是指禁止除国家对侵略行为进行的自卫行动以外的一切武力的使用C)对于一国国内的民族分离主义活动,民族自决原则没有为其提供任何国际法根据D)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间在发生争端时,各国都必须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决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国际法基本原则A项,国际法基本原则,指被各国公认的,适用于国际法所有领域,构成国际法基础并具有强行法性质的原则,故A项正确。B项,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指各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但该原则并非禁止一切武力的使用,两种情形下的武力使用是允许的:(1)国家对侵略行为进行的自卫行动;(2)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下的武力使用(即安理会授权动武),故B项错误。C项,民族自决原则,指被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民族具有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民族自决原则中独立权的范围,只严格适用于殖民地民族的独立。对于一国国内的民族分离主义活动,民族自决原则没有为其提供任何国际法根据,故C项正确。D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是指国家间在发生争端时,各国都必须采取和平方式予以解决,争端当事国及其他国家应避免任何使争端或情势恶化的措施或行动,D项正确。[多选题]51.魏某受恐怖活动组织的指派潜入内地进行恐怖活动,先后杀害3人,绑架1人。魏某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犯罪?()A)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B)故意杀人罪C)绑架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和绑架罪的具体适用。参见《刑法》第120条第2款数罪并罚的规定。[多选题]52.甲采用武力威胁的方法,胁迫乙同其一道盗窃丙。乙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在甲实施盗窃的过程中帮其望风。甲在盗窃的过程中,被丙觉察,甲见事情败露,随手捡起一块大石头向丙头部砸去,致丙当场死亡。案发后,县公安局经县检察院批准,将甲、乙二人逮捕。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于是将甲、乙二人移送县检察院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则以下做法正确的有:()查看材料A)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被不起诉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B)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C)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D)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必须经过复议期限、申诉期限方可释放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不起诉决定的宣布。依据《高检规则》第409条以及《刑事诉讼法》第177条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对被不起诉人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故应选ABC。[多选题]53.某村村民蔡某常年上访,村委会不胜其扰。一次村委会开会时,五位村委会成员甲、乙、丙、丁、戊一致同意杀死蔡某。第二天傍晚,甲、乙、丙、丁、戊五位村委会委员在村口将上访回来的蔡某杀死后埋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村委会构成单位犯罪B)甲、乙、丙、丁、戊构成共同犯罪C)甲、乙、丙、丁、戊杀死蔡某是职务行为D)本案行为人触犯的罪名是故意杀人罪答案:BD解析:故意杀人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单位不能构成此罪。村委会无权决定村民的生死,村委会成员的行为也不是职务行为。[多选题]54.李某被甲市某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一审宣判之后,被告人在上诉期内上诉,二审法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裁定,原判决发生效力之后,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有哪些?()查看材料A)区人民检察院B)市人民检察院C)省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提起再审的主体和理由。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54条第3款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本题中,作出终审裁定的是甲市中级人民法院,所以提出抗诉的人民检察院只能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人民检察院,故选CD。[多选题]55.孟某经营一家旅馆,除正常经营外,还与多个卖淫组织有联系,为卖淫女的卖淫行为提供住所。至案发时,孟某经营的旅馆接纳卖淫嫖娼行为共计千余人次。在公安机关的专项整治社会管理秩序的活动时,孟某为卖淫嫖娟者通风报信,致使部分人逃脱处罚。孟某与一个卖淫组织的主犯较为熟悉,在公安机关通缉该名主犯时,孟某将其藏匿在亲戚的租住房内,且为其提供逃往东南亚的资金,致使该卖淫组织很长时间内没有被完全消灭。关于孟某为卖淫嫖娼者通风报信的行为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查看材料A)构成组织卖淫罪的共犯B)构成容留卖淫罪C)构成包庇罪D)属于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特殊单位的人员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且情节严重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包庇罪的特殊行为方式的认定。根据《刑法》第362条的规定,CD项为正确选项。[多选题]56.宪法性法律是指一国宪法的基本内容不是统一规定在一部法律文书之中,而是由多部法律文书表现出来的宪法。关于宪法性法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指在不成文宪法国家中,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不是用宪法典的形式,而由多部单行法律文书予以规定的法律B)是指在成文宪法国家中,由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C)英国作为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典型,不存在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只存在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D)是指形式意义上的宪法答案:ABC解析:考查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法律是指虽然不包括在宪法条文中,但其内容是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或者由国家立法机关为实施宪法而制定的有关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英国作为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典型,不存在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只存在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因此,AB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宪法性法律不是宪法,而是规定宪法内容的法律。[多选题]57.甲与乙协议离婚,协议中约定儿子丙(时年9岁)由甲抚养,乙每月承担抚养费100元,直到丙18周岁。出现下列哪些情况,丙可以要求乙承担费用?()A)丙10岁时因为要上国际小学,每年需要学费3万元,生活费2万元B)丙12岁时因甲照顾不周患病,花去医疗费10000元,且每月仍需医药费600元C)丙14岁时因为在中学学校与同学打架,需要赔偿受害同学2000元医疗费用D)丙15岁时破格被清华大学录取,当年需要学费12000元和生活费1000元答案:BCD解析:本题涉及离婚后对子女的抚养费问题。依《婚姻法》第37条第2款的规定,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本题中,A涉及的是丙上国际小学,已经超出合理要求,不应当支持:B项中的抚养费虽然是因为甲照顾不周导致的,但属于合理情形;C中虽然涉及校园侵权,但是属于父母的教育范围之内,且甲虽然有抚养权,但乙的法定代理人身份并未因为离婚而消灭,因此乙作为法定代理人仍应当承担责任;D项中属于合理费用。综上,本题正确选项为BCD。[多选题]58.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合同约定:乙借给甲1000万元,借期一年。借期届满时,甲向乙返还本金1000万元,关于利息的支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约定年利率为28%,且甲支付利息240万元,则乙有权请求甲继续支付40万元B)如果约定年利率为28%,且甲支付利息280万元,则甲有权请求乙返还40万元C)如果约定年利率为40%,且甲支付利息360万元,则乙有权请求甲继续支付40万元D)如果约定年利率为40%,且甲支付利息400万元,则甲有权请求乙返还40万元答案:ABC解析:本题涉及借款合同利息支付的问题。《民间借贷规定》第26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上述规定,按照约定的?超过年利率24%,但是在36%以下?所计算的利息支付义务,系自然债务。债权人请求履行的债务人有权抗辩,但是债务人自愿履行后不得反悔。债务人自愿给付后,不成立不当得利,债务人不得请求返还。故选项A错误,选项B错误。?超过年利率36%?所计算的利息支付义务无效,已经支付的构成不当得利。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ABC。[多选题]59.关于鉴定意见,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鉴定意见可以当作证据B)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C)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申请进行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D)被害人也可以提出申请进行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鉴定意见的告知及异议的处理。《刑事诉讼法》第148条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意见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所以本题选ABCD。[多选题]60.根据1967年《外空条约》和1972年《责任公约》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A)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对地面造成的损害,应当负绝对责任,失败发射不包括在其中B)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对发射国国民造成的损害,也适用该责任公约C)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地球表面之外的地方对另一国或第三国的空间实体的损害,由发生过失的实体发射国单独或共同承担损害赔偿的过失责任D)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发射的实体,造成的损害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答案:CD解析:根据1967年《外空条约》和1972年《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对地面造成的损害,应当负绝对责任,失败发射也包括在其中,A错误。根据《责任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对发射国国民造成的损害,不适用该《责任公约》,B错误。根据1967年《外空条约》和1972年《责任公约》的规定:(1)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发射的实体,造成的损害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2)发射国对其发射的空间实体在地球表面之外的地方对另一国或第三国的空间卖体的损害,由发生过失的实体发射国单独或共同承担损害赔偿的过失责任。所以CD正确。[多选题]61.《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关于该条文,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规定的是责任自负原则的例外情形B)是关于法律解释方法位阶的规定C)规定的是确定性规则D)是体现司法公正原则的规定答案:AC解析:责任自负原则其主要涵义包括:(1)违法行为人应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无责任人受到法律保护,即不枉不纵,公平合理。该条规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补偿责任人是可能加害人,而非实际加害人,显然是责任自负原则的例外情形,故A项正确。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文法解释、立法者的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体系解释、客观目的解释等。所谓法律解释方法位阶,就是各种法律解释方法之间的优先性关系。该条显然未规定此种优先性关系,故B项错误。按照法律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规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该条已经明确规定了补偿责任的承担条件和承担主体,故属于确定性规则。C项正确。民事补偿责任一般是根据公平原则,由行为人或受益人依据各方情形等因素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故该条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但并非体现?司法公正?原则。法律公正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