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简述课件_第1页
印度电影简述课件_第2页
印度电影简述课件_第3页
印度电影简述课件_第4页
印度电影简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印度电影起源二、印度电影的特点三、当下印度电影

课程内容印度电影的票价较低,平均票价约15卢比,仅相当于21美分,合人民币3元。这样的票价,还不到中国电影票价的十分之一,自然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起的。

而且直到今天,看电影仍然是印度最普及和最廉价的娱乐方式。即使是在孟买、新德里等大城市,每张电影票价约为60到80卢比(约为12到16元人民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张电影票则是15卢比。如此低廉的价格,保证了电影院中平均每天都有2000万到2500万的忠实观众,也成就了令人艳羡的电影神话。在印度,虽然也有最新出品的好莱坞大片,但是印度人最追捧的还是本土电影,大多数印度人每个月看电影的次数不少于2次。所以,印度电影院全年电影的票房收入是很高的,也正因如此,印度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宝莱坞的电影海报。印度也是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2010年产量为1274部),以应付国内庞大的需求。一、印度电影起源

1896年卢米埃兄弟,将影片带到印度放映,并拍了印度记录片,开启印度电影的历史,如今印度电影,已过百年。1912年印度照相师与制版师法尔奇在法国见习,创办印度斯坦影片公司。1913年,拍出印度第一部电影《哈里许昌德拉国王》,大受欢迎。于是法尔奇成了印度电影之父!《哈里许昌德拉国王》剧照第一代萌芽期印度电影1913-1920印度无声电影繁荣期1921-1930印度有声片的开启1931-1947印度电影的分水岭1948-70年代末艰难期80年代新发展90年代至今

1913到1920年共推出20部电影,其中兴都斯坦电影公司的评价颇高;还到伦敦放映,英国的观众也为之肯定;从此奠定印度电影的市场地位。第一代萌芽期印度电影(1913-1920)这十年间印度推出将近200部电影。1922年,印英混血女星帕天古伯演的PatiBhakti出现亲吻镜头,成为印度的初吻。1922加尔各达开征娱乐税。印度无声电影繁荣期

(1921-1930)1931有声片AlamAra阿拉姆-阿拉,是部幻想故事片,它的场景瑰丽多彩,片中歌舞很多,对话全部使用通俗易懂的印度兴地语,引起印度观众的极大兴趣。该片首映之日,剧场内外观众十分拥挤,欣喜若狂,出动警察维护秩序。片中共有7首歌曲,其中一首以《真主的名义赐给我爱情》,大为流行,是印度第一首电影歌曲,此片也成为印度歌舞片的典范。印度有声片的开启

(1931-1947)

到20世纪40年代,印度的电影内容产生质变,以现实和历史为题材的影片居多。《不可接触的人》就是一部反映印度社会问题的杰出作品,它抨击了印度的贱民制度。影片尖锐地指出,解决印度亿万贱民问题的办法,决不是把他们送进教堂,变为基督教徒而已,是为争取他们的合法权利,如贱民也可以自由出入寺庙、饮用公用饮水……《烈士》《强制》SatyajitRay阿普三部曲BimalRoy的《两亩地》拉兹·卡布自导自演的《流浪者》《章西女皇》《哑女》《改革》《不负责任的伴侣》《仇敌》印度电影的分水岭

1948-70年代末宝莱坞Bollywood电影制片厂成立200多公顷印度每年超过800部的出片记录,近半数是在宝莱坞制作

宝莱坞(Bollywood)位于印度孟买,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数十亿观众。宝莱坞和印度其他几个主要影视基地构成了印度的庞大电影业,每年出产的电影数量和售出的电影票数量居全世界第一。宝莱坞对印度以至整个印度次大陆,中东以及非洲(尤其是南非)和东南亚的部分流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通过南亚的移民输出传播到整个世界。

融合情、歌、舞于一体,以喜剧结尾的特色,着重突出了对宗教、伦理道德和家庭观念的歌颂,出色的歌舞、细腻的表演、曲折的剧情等,又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时尚的气息、紧凑的节奏、轻松幽默的表演。

宝莱坞的电影通常是音乐片,几乎所有影片都至少有一段歌舞场面。歌舞、三角恋、喜剧再加上惊险场面——一起混和在一部三个小时的华丽铺张的表演之中。影片里面有很多公式化的成分,比如命运不佳的情侣,愤怒的父母亲,腐败的官员,绑匪,心怀阴谋的恶人,沦落风尘的善良女子,失散已久的亲人和被命运分开的兄弟姐妹,戏剧性的命运转折和巧合。往往以大团圆为结局。

本片藉由一对年轻貌美的男女的爱情故事控诉种姓制度,汇集华丽、激情、悲剧于一身,获2003年MTV亚洲电影大奖。让人眼花缭乱的服装、漂亮的女演员、美丽绝伦的歌舞表演,成就了这部豪华的宝莱坞经典。主演:沙鲁克·罕,玛德胡瑞·迪克西特,艾西瓦娅·雷。《宝莱坞生死恋》与《芝加哥》(美国)、《红磨坊》(美国)同被列为新世纪影史上最绚丽的三大歌舞片。宝莱坞生死恋(2002)

印度传统电影大都根据民族历史改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以迷人的歌舞、深奥的哲理、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传统反映民族风俗文化,成就了美轮美奂的MTV式商业巨片。民族音乐的流行化,现实生活化倾向,广阔的歌舞展现空间,真实细腻的情感,灿烂的古印度文明,造就了绚丽多彩的印度电影。传统电影8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进入步履艰难的时期。虽然电影业仍然规模庞大,其年产量还居世界之首,但它的名声却在世界影坛中一落千丈,电影观众减少,票房收入降低,只有5%的国产影片获利.艰难期80年代《阿育王》《宝莱坞生死恋》《Taal》《荣耀之役》《火》《卡马书札》新时期90年代至今

1921年出生于加尔各达,1992年去世。1947年组织了孟加拉邦电影爱好者协会。1951年看见让·雷阿诺在加尔各达郊外拍摄《河》,决心献身电影事业。1952年当上编剧与导演,1954年摄制《道路之歌》。与黑泽明齐名的亚洲电影大师,印度新电影运动的创始人。1989年雷伊获法国最高荣誉奖励——荣誉勋章,1963年被美国《时代》周刊列为世界十一位最杰出的导演之一,1992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一生共导演37部电影,大部分由自己编写或改编剧本,在戛纳、威尼斯、柏林均得过大奖。萨蒂亚吉特·雷伊1.阿普三部曲:《大地之歌》(1952)、《不屈者》、《阿普的世界》(1959)2.中产阶级三部曲:《森林中的日日夜夜》、《仇敌》、《不负责任的伴侣》(1971)3.其他:《道路之歌》(1955)、《音乐室》(1958)、《大河之歌》(1960)、《征服》(1962)、《大都市》(1963)、《遥远的雷声》(1973)代表作品雷伊电影的最大特色是一种舒缓的诗意和被这种诗意包裹的悲剧感。“现实主义”并不是艺术电影的标准,在雷伊的影片中,人物在崇高和卑微、信仰和诱惑、苦难和幸福中走过,他尽可能用充满诗意的电影语言去呈现。影片多反映印度社会和政治问题,寓意深刻、见解独到、手法细腻、抒情优美,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深受观众好评,在国内国际多次获奖。由于早年的美术经历,其画面感觉非常敏锐。雷伊的电影在表演、摄影音乐的水准位居世界前列。雷伊电影在国内成绩并不好。印度观众觉得“他的电影不娱乐。”影片特点

植根印度文化的电影以影片《阿育王》就是以印度本地的历史人物阿育王的传奇经历为题材,追求现实主义,堪称一部绮丽而悲情的印度史诗。影片主角为古印度历史上最强大的孔雀王朝的王子之一阿育王与其情人公主卡瓦奇。编剧:萨可·苏达贝

导演:萨多·思万

主演:沙鲁克·汗、卡林娜·卡珀

阿育王(2001)沙鲁克·罕,印度著名影星,宝莱坞领军人物,同时也是电影制片人和电视主持人。电影处女作是1992年的《疯狂》。从那以后,他的多部电影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其充满个性的出色表演得到评论界的广泛赞誉。沙鲁克汗至今共获得14个最佳男演员其中8次称帝。2005年,因其为印度电影所作出的非凡贡献,印度政府颁发他“卓越贡献奖”。主要作品有《勇夺芳心》1995,《怦然心动》(1998),《加油印度》(2007),《再生缘》(2007),《天生一对》(2008),《有时快乐有时悲伤》(2001),《爱,没有明天》(2003),《爱无国界》(2004)和《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沙鲁克·罕

本片记录了印度圣雄甘地史诗般传奇伟大的一生。1893年,24岁的甘地(本•金斯利饰)前往南非任律师,在当地带领印度移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抗议活动,并因此入狱。出狱后甘地回到祖国,加入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独立运动,宣传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理念。导演兼制片阿顿伯罗为这部影片筹划二十年,最后用三年的时间,雇佣八十名英国演员和一百名印度演员并完成了这部巨片本片获198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等八项大奖。男主角:本.金斯利

导演:理查德.阿顿巴勒

甘地传(1985)

当前,印度电影在题材和风格方面日趋多样化。虽然印度的很多商业性电影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的戏剧性事件或恐怖故事而展开的,但印度电影从来就不乏表现民族正气的或非常高雅的艺术片。此外,印度电影也吸收了好莱坞电影的某些元素。现代电影

1957年出生于印度奥里萨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少年时代的她是印度激进实验剧场及街头剧场的演员。1976年,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并开始爱上电影制作。学生时代她拍摄了一系列关于当代印度社会的纪录片,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米拉·奈尔是拍纪录片成名的,她认为纪录片是“她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剧场与生活的婚姻。”1988年她拍摄了第一部剧情片及将她推上国际舞台的《孟买,你好》,获当年戛纳“金摄影机奖、观众奖。其后拍摄了《密西西比马萨拉》、《爱经》等倍受关注的影片。2001年《季风婚礼》夺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巩固了其印度最有声望的世界级导演的地位。米拉·奈尔项塔兰Shantaram(2009)艾米莉亚Amelia(2009)纽约,我爱你NewYork,ILoveYou(2008)同名同姓TheNamesake(2006)名利场VanityFair(2004)神经性失明HystericalBlindness(2002)季风婚宴MonsoonWedding(2001)欲望和智彗KamaSutra:ATaleofLove(1996)密西西比风情画MississippiMasala(1991)早安孟买SalaamBombay!(1988)米拉·奈尔代表作影片通过一场新德里的婚礼突出了两代人的代沟,处理了一个热点问题: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在传统习俗与现代信仰,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融撞击中,人们如何寻找身份认同,涉及性解放问题。该片从传统印度电影吸取特点,在叙述上则好莱坞化。多线发展的故事结构和众多人物角色酷似美国著名导演罗伯特·奥特曼的风格,但更多了些浪漫与温情。导演大胆使用手持摄影机拍摄,体现出生活化角度。歌舞场面并不宏大,但乐曲欢快轻松,色彩华丽,令人赏心悦目。恰到好处地渲染出气氛,令影片生机勃勃。季风婚宴印度与中国国情相似,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也具有很多相似的社会问题,如教育问题。反映教育问题的电影:《三个傻瓜》《地球上的星星》反映社会问题本片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法兰(马德哈万饰)、拉杜(沙曼·乔希饰)与兰乔(阿米尔·汗饰)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波曼·伊拉尼饰),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卡琳娜·卡普饰)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兰乔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奥米·维嘉饰)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乔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三个傻瓜阿米尔·汗(AamirKhan)印度宝莱坞著名演员、导演、制片人,1965年出生在一个阿富汗血统的穆斯林家庭,是电影世家。父亲是著名的电影制片人,而叔叔身兼演员导演制片数职。2001年正式开始筹备《抗暴英雄》,自己担任主演;2002年第一次担任制片人的《印度往事》成为2002年亚洲唯一的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2006年《芭萨提的颜色》获得最佳男主演大奖,引发强大的芭萨提效益,鼓舞一代印度青年承担责任关注社会;2007年,导演了第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获最佳导演奖;2008年的《未知死亡》及2009年的《三个傻瓜》均获得极大成功。阿米尔·汗洗衣坊DhobiGhat(2010)河边的男洗衣工(2010)三个白痴ThreeIdiots(2009)未知死亡Ghajini(2008)地球上的星星TaareZameenPar(2007)抗暴英雄TheRising(2005)印度往事(2001)大地Earth(1998)冷暖人间QayamatSeQayamatTak(1988)主演作品

地球上的星星

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也许影片要诠释的正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一部类似于《我的左脚》的励志电影,讲述了一个患有先天性阅读困难症的男孩,在老师的悉心照顾和培养下,逐渐摆脱自己的生理缺陷,迎接美好人生的故事。《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著名男星阿米尔汉自导自演的首部作品,推出后很快获得热烈响应,获得印度本土电影奖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故事三项大奖,并代表印度出征奥斯卡。

1962年出生,印度电影导演、编剧和剪接师。获得过印度国家电影奖、印度电影观众奖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有名的作品是2009年的喜剧片《三个傻瓜》,为全球票房最高的印地语电影。类似美国罗伯特·泽米吉斯的导演,讲故事的真正高手。《三个白痴》有《肖申克的救赎》酣畅淋漓和《美国往事》引人深入的两种感觉。执导电影:《黑帮大佬医生梦》2003《黑帮大佬和平梦》2006《三个傻瓜》2009拉库马·希拉尼印度电影善于学习好莱坞的叙事风格、类型元素和剪辑方式,融入本民族特色,开创了独特的印度好莱坞式电影。《未知死亡》《亲密有罪》《我的名字叫可汗》《印度教父》《时尚》《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好莱坞式电影

电影《贫民富翁》加入了爱情作为线索,故事设计更为紧凑。主人公Jamal被警长严刑逼供,指着他参加印度“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节目录像要他坦白作弊的细节。审讯过程与Jamal的成长经历相互穿插,每一个问题都是Jamal生活中的离奇一章,有的让人哈哈大笑,有的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还有的让人深深叹息,叹社会的不公,叹信念的伟大,叹人性的坚韧。

导演:丹尼·鲍尔

主演:戴夫·帕特尔芙蕾达·平托

奖项:在美国时间2月22日举行的第81届奥斯卡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八项大奖受到热捧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电影《贫民富翁》几乎是Jamkhed成功计划的反例!电影带观众看到了孟买赤贫阶层生活的细节,触目惊心的大垃圾场,孩子们肮脏却纯真的笑脸,飘满垃圾的河道,泥泞水坑边一块块绚烂的莎丽铺满黄土场。美与丑的强烈对比,苦难与欢笑的平行存在,这样的文化让人皱眉,迷惑,心酸,又迷恋。表象的喜剧故事下是赤裸的哀痛,是控诉,是怒吼,也是叹息。再美好的结局也不能抹去童话中藏匿的真相,笑容中的眼泪,希望后的绝望。

但DannyBoyle最终并没用绝望结尾。《贫民富翁》是悲剧式的喜剧,明知虚假,也要一歌到底;而对苦难的深切同情,决定了形式上的喜剧反而是必要的——绝望中我们必须看到希望,必须,哪怕声音微弱,绝唱也终将继续。悲剧的残缺更让人思考,它既是故事的终结,又是新一层精神王国的起点。上映日期:2010年9月3日语言: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北印度语制作成本:16.5亿卢比(约3500万美元)全球票房:44.2亿卢比(近1亿美元)宝莱坞机器人之恋(2010)影片受到了印度电影圈的广泛好评,电影成功地将高科技电影特效和印度元素结合起来,打造了一部有着“印度风”的好莱坞大作,牢牢揪住了印度观众的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印度各大影院上映的第一周,拿下了近1.95亿卢比(约合350万美元)的极佳票房,并创下20世纪福克斯影业在印度首周上映的第二好成绩,仅次于《阿凡达》。1.什么都信,才看得见奇幻之美,纵末日亦无惧。2.蓝鲸涌出海面如此之美,迫于抢救食物的派却无暇欣赏。3.即便抛开3D,这照样是个美妙的故事,李安再商业也会有光辉。4.对视深海一幕派与虎合而为一。5.浮尸岛的昼与夜,美与恶。6.同一故事两种讲法,照应梦境与现实。7.人生到头来就是不停地放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二、印度电影的特点很多印度电影的故事剧本灵感都来自《罗摩衍那》和《摩呵婆罗多》两大史诗的情节和宗教传说,宣扬报恩复仇、惩恶扬善的主题。印度电影的最大特点是简单明了,有时几近程式化的地步,即一个主题,三段舞蹈,六个插曲,最后是大团圆收场。

一个主题:印度电影多为浪漫爱情片。其经典剧情是,一个正直的小伙子遇见美丽善良的姑娘,两人相爱了,不料却被一个恶棍阻挠。结尾通常以小伙子用拳脚或武器击败恶棍将故事推向高潮。三段舞蹈:一般说来,宝莱坞的电影都可以被看作是歌舞片。印度电影歌舞以色彩华丽的民族服装、动人的音乐、浪漫的故事情节、婀娜多姿激情浪漫的歌舞、节奏明快的旋律,气势恢宏的场景,倾情演绎高水平的印度宝莱坞歌舞。此外,每部电影不能少于5首歌。最令人佩服的便是女歌手拉LataMa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