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含部分答案)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含部分答
案)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综合考研真题
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知识综合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首都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真题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72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769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考研真题
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6年首都师范大学世界通史考研真题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考研真题
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
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考研真题
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考研真题
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第一部分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
合考研真题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
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三家分晋
2.五德终始说
3.秘密立储
4.《讨粤匪檄》
5.西原借款
6.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7.苏美尔文明
8.阿拉伯帝国
9.重商主义
10.海地革命
11.国际联盟
二、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2.论述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
3.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相比,西欧中世纪(11~14世纪)盛期,社
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4.评述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三家分晋
答: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
件。春秋战国之际,晋国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贵族之间、各新兴地主阶
级之间互相斗争。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起来灭掉智伯,
分别建立起三个封建政权,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晋被赵、韩、魏三家
所分,君主成为附庸。奴隶制的晋国也转化为封建制的赵、韩、魏三
国。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因此韩、赵、魏三国
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
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2.五德终始说
答: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
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
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
迁、王朝兴衰作解释。按他的说法,黄帝是土德,夏禹是木德,商汤是
金德,周文王是火德,而将来代周的一定是水德。因为木胜土,土胜
水,金胜木,火胜金,水胜火。后来秦始皇就采用这个说法,把秦朝定
为水德。这种学说把王朝的更替和五行作荒谬的比附,并说成是无限循
环的。这既是神学,也是神秘的历史循环论,但它又说明,任何一个王
朝或时代都不是永恒的。
3.秘密立储
答:秘密立储制度是清代皇帝雍正在废弃公开建储制后而建立的皇
位继承人选择制度。雍正元年八月,雍正皇帝废弃了公开建储制,宣布
实行秘密建储,雍正帝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共议秘密建储
制,诸王大臣均无异议,雍正帝遂将密封的写有继位人姓名的锦匣收藏
于“正大光明”匾后。选立继位人之权全由皇帝一人掌握,选立继位人不
以嫡、庶、长、幼为条件,而以是否具有统治才能为原则,这是对皇帝
制度的重大改革。秘密立储与公开建储相比较,避免了皇子之间为夺取
皇位而发生的残酷争斗,对稳定政局有一定的作用。。
4.《讨粤匪檄》
答:《讨粤匪檄》是1854年2月湘军首领曾国藩发表的讨伐太平军
的檄文布告。1854年,太平军西征在湖北获得辉煌胜利后,攻入湖南,
曾国藩发表了此檄文。在这篇檄文里,他攻击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
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
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昕痛哭于九
原”,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
以动员一切反动势力起来镇压太平天国。此檄文旨在号召一切势力镇压
太国运动。
5.西原借款
答:西原借款是1917~1918年间段祺瑞政府和日本签订的一系列公
开和秘密借款的总称。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
项,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1.45亿日元,这笔外债就叫“西原借
款”。为取得这笔款项,段祺瑞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等
一系列中国主权,出卖给日本。通过向中国借款,日本所攫取的政治、
经济特权甚至超过于“二十一条”。段祺瑞则利用这一借款,建立起“参
战军”,进一步加强了皖系军阀的实力,但“参战军”的指挥权在日本手
里,这笔借款为日本后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
6.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答:第一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指1951年秋到1952年秋在中国
开展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
广大知识分子的学习热情很高,他们要求了解新社会、了解中国共产
党。共产党在知识分子中广泛组织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党的方
针政策的学习,采取各种方式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教育。此项运动总的
来说适应了知识分子重新学习的要求和国家的需要。清除了残存在知识
分子中间的旧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小资产阶级思想。但因运动过程
中操之过急,要求过高,方式简单粗暴,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感
情,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7.苏美尔文明
答:苏美尔文明是对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文明的统称。在公元前3500
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
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从而在美索不达米
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代文明。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
独立的城市国家,此时的苏美尔是一个城市(城邦)文明。苏美尔文明
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文化之一,苏美尔文化对古代西亚
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阿拉伯帝国
答:阿拉伯帝国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632~1258
年)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封建军事王朝。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
有四大哈里发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形成
之后,哈里发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满足阿拉伯人对商路和土地的要
求,掀起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扩张运动。通过不断地对外征战,他们建立
了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举世无匹的庞大帝国,鼎盛时期领土达到
1339万平方公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
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9.重商主义
答:重商主义是16~17世纪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该理论认为已过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
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重商主
义者认为,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
张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等。重
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
系。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
书中提出来。
10.海地革命
答:海地革命是指1790~1804年海地黑人奴隶和黑白混血种人反对
法国、西班牙殖民统治和奴隶制度的革命。1790年10月,海地混血种人
领袖奥热领导700名混血种人和自由黑人为争取公民权在海地角附近举
行武装起义,因未发动黑人奴隶参加,很快被镇压。1791年8月22日,
海地奴隶举行武装起义。1801年7月1日海地颁布第一部宪法,宣布永远
废除奴隶制度,居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私人财产不可侵犯,提倡贸
易自由。海地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推
动了美国和英国殖民地的奴隶解放运动。。
11.国际联盟
答:国际联盟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简称国
联。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
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其存在的26年中,国联曾协助调解某些国际
争端和处理某些国际问题。不过,国联缺乏军队武力,要依赖大国援
助;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美国没有加入国
际联盟,更使其丧失了坚定稳和的支持力量。1945年在二战废墟上成立
联合国是取代国际联盟成为当代最大的主权国家组织,其档案全部移交
给联合国。
二、论述题
1.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
转移过程分三个阶段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隋唐
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
一步大发展;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1)过程
①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经济
逐渐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
给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
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
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
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
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②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
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
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
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
③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
在这一时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
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
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
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
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
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
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
位。
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
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
(2)原因
①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
会环境。
如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
火不断。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以
及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北方人民不断遭受战争。而南方则一直保持
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战争很少。
②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
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
例如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开始,北方南迁的农民达九十万之多,占北
方总人数的八分之一。这就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南
迁的北方人民还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地区从火耕水
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用粪来作肥料,牛耕得到推广。
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南朝时,南北方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了大量良
田。水稻栽培种植技术有了提高,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
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南宋时,水田增加,产量提高,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当时的手工业和海外贸易都有很大的发展。从此,南方的经济发展超过
了北方。
④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
越。
南方光照强,水力充足,平原众多,自然条件优越。海外贸易发
达,引进了大量的农作物新品种。这也是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重要条
件。
综上所述,中国古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在封建国家得到统一时所呈
现的程度,不如处于分裂或封建割据的状态下明显和突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经济重心南移都比较明显,中国古代
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中国古经济重心南移对淮河流
域、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都产
生了深远影响。
2.论述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
答:中国近现代海疆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面临的东南沿海
地区的海洋国土的边疆问题。主要包括近现代历史中历次战争和威胁。
鸦片战争以降,西方殖民势力东侵,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由原来的封建
社会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急促转型的影响,特别是
西方强势主导的海洋秩序的强烈冲击,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开始缓慢地形
成,并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嬗变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近代海疆
观念的形成萌发于鸦片战争以后,真正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发展与延
续至清末,形成极其艰难和痛苦。
(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英国殖民者先后攻击和侵略
广东珠江口和浙江、定海、宁波等地,引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海
疆危机。鸦片战争令清朝“东南壁垒倾塌”。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一些地方官员和有识之士痛定思痛,纷纷检讨战争失败的缘由,阐发自
己的海防观念。林则徐提出了“以守为战”的海防观念,魏源则提出“师
夷长技以制夷”的海防观念。尽管决策者对这些近代海防观念漠然视
之,但它们毕竟对中国传统海疆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近代海防
观念的萌发初现端倪。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中国沿海的两大港口广州和天津,
再次引起人们对海疆防御的重视。随后因1874年琉球流民在台湾遇害事
件的影响,清政府与日本关系开始骤然紧张。中国的国家安全同时面临
着来自“塞防”与“海防”的双重威胁,形势的发展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作出
重大的战略调整。1874年,以“筹饷”为导火索,清政府爆发了“塞防与
海防”之争。经过激烈的辩诘,清政府的边疆观念不得不进行调整,国
家的战略中心不得不开始向海疆倾斜。由鸦片战争所萌发的中国近代海
疆观念,经过洋务运动的不断发酵,到这时才真正开始形成。
(3)中法战争
1883年,清政府在中法战争中失败,海防建设遭受了沉重打击。这
更加刺激了清政府积极主动地加强海军建设的决心。于是各地纷纷建立
学堂,积极选拔人才,鼓励有识之士学习海军。同时,向国外派遣留学
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清政府终于将海防建设纳入到国家安全
体系的日常运作中来,鸦片战争以前传统单一的海疆观念慢慢向近代意
义上全方位、整体性的海疆观念转变。
(4)中日甲午战争
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两次海战中均告失败。尤其是在黄海海战
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促使国人对中国传统海疆观念进行更深刻的反
思。时人评论说:“盖自朝议停购船炮,复取海军专款为园苑建筑之需,
自隳绸缪牖户之计。日本乘此时机,上下协力,造舰修械,奋发图强,
侵蚀朝鲜,迤及神州,致海军计画左、沈诸贤数十年积铢累寸之功一朝
而尽,参之肉不足食也。”晚清统治者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把并不宽
裕的海军军费挪作修缮皇家园林之用。由于军费支绌,致使海军建设处
于停滞状态,最后北洋水师的失败也就可想而知了。中日甲午海战后,
在一些官员的大力呼吁下,清政府又从西方添置军舰,恢复了北洋水师
的建制。但由于经费拮据,进展非常缓慢。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909年广东水师李准巡视西沙群岛。魏源《海国图志》卷3的《东
南洋沿海各国图》将西沙群岛的一些岛礁以舆图方式标示出来,并注明
隶属于海南岛万州管辖。光绪二十年(1894)马冠群《中外舆地汇钞》第
四页《东南洋沿海岛岸国图》中,在东经112度、北纬16度附近绘有“万
州礁他岛”等岛屿。该图已明确地把西沙群岛列入我国版图之内,并注
明属于海南岛万州所辖。这些舆图的标注是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扞卫
领土、领海管辖权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清晰地表明南海诸岛隶属于大清
帝国版图的事实,具有有效的行政与法律效力。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人民对近代海疆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传
统单一的海防观念,而且还涉及海洋资源、海洋国土、海上交通线、海
洋贸易、海外侨民等多层次的问题。他们还针砭时弊,对中国传统海疆
观念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认为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重陆轻海”等
海疆观念是延缓和桎梏中国近代海疆观念形成的最深层次原因。晚清时
期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向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时期,也是近代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启蒙时期,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无疑对近代中国社会思想
观念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3.与古希腊罗马时代相比,西欧中世纪(11~14世纪)盛期,社
会经济的重大变化。
答:古希腊罗马时代,人们处于奴隶制社会,其经济主要以贸易经
济为主,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不是特别发达。社会生活也由于奴隶主贵
族共和制的存在,相对比较宽容,文化发达。与希腊罗马时代相比,西
欧中世纪(11~14世纪)盛期,社会经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1)经济
①农业发展的新特点
a.农村人口逐渐集中在土地肥沃的地区,农业从粗放向集约过
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了新起点,更多地种植有肥田功效的豆科
植物;
b.铁制工具越来越多,犁铧一律包上铁片加固,行走较快的骡马
被普遍用于拉犁,因而可能耕地数遍以耙松土壤;
c.重犁装有犁板,能在耕地时开出畦沟,解决了春季潮湿土地的
排水问题;
d.农业开始同比较发达的畜牧业结合在一起。
②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a.从9世纪末起,城市逐渐增多,11世纪中叶以后新城市大量出
现,旧城市也增加了人口、扩大了规模;
b.乡村成为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阵地,乡村商业的发展
突出地表现在乡村市场的密集分布;
c.大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是乡村经济日益卷入市场的重要促进因
素;
d.农村的畜牧业作为农民的重要副业仍在发展,牲畜数量较以前
增多,畜产品更多地进入市场;
e.具有专业化倾向、主要面向市场的畜牧业在少数地区也开始发
展起来,为毛纺织业提供羊毛。
③封建庄园和农奴制
a.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这些农民有不
少是农奴,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
b.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份地的所有权也归封建主,
农奴子弟继承份地要向封建主交纳继承金。
c.9世纪的王室庄园和大修院庄园面积很大,9世纪以后的庄园一
般都比较小;
d.典型的庄园主要集中在法国中部和英格兰。
(2)社会
西欧在中世纪大部分地区进入封建社会。教会和封建主控制了欧洲
大部分土地和政权。因此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基督教神学有很大的权利,通过思想,政治,税收等手段控制人
们,神权同俗权相结合。一方面神权和教权相互支持,另一方面神权和
教权相互斗争,争夺权利,都试图控制对方以谋求自己的利益。人们的
思想受到封建神学的深刻影响,被神学所控制,文学作品大多以神学为
体裁,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阻碍。
综上所述,西欧封建社会经济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
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
般的封建等级制度。这个制度有两根主要支柱——封建庄园和教会神
权。封建庄园是经济支柱,教会神权是精神支柱。在整个中古时期,罗
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
庭抗礼,在社会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
正是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经济、社会的影响深远重大,以至于
以后西欧中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
不与教会有关。
4.评述学界关于冷战起源的研究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冷战是指二战后形成的各自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
治、军事集团之间除采取直接交战方式以外的全面对抗。它始于二战后
初期,终于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四十多年。东西方冷战是战后国际关
系的主旋律,对世界各国乃至整个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大深远影
响。冷战的影响,至今余波犹存。
(1)下面将对冷战起源的研究情况加以论述。中外学者、政客围绕
着在冷战起源中各大国应负何种责任,起何种作用;谁是主动挑起者,
谁是被动应战者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五种观
点。
①美国霸权论
持此观点者多为苏、中学者,也有部分西方学者。
a.苏联学者
苏联学者认为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建立世界霸权,积极推行反苏反
共的政策,一手导演了冷战。
b.中国学者
中国学者认为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
者。
第一,竺培芬认为,“美苏之间爆发冷战是二战后期两国在波兰问
题和德国问题上利害冲突的延伸。战后美国实力雄厚,处处盛气凌人,
为冷战的发起者,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
第二,张宏毅、董宝才指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
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
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
c.美国学者
美国修正学派史学家认为美国应对战后美苏关系的破裂负主要责
任,阿尔佩罗维茨、霍罗维茨、威廉斯和费波等为其代表。
②苏联扩张论
此观点流行于西方政界与学界,特别为美英史学家与政客所乐道。
西方学界配合政客的需要,大力抨击苏联,把冷战的责任一股脑推
到苏联头上。西方传统学派表现尤甚,他们指出:“战后斯大林的对外
政策是追求和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企图通过世界革命使苏联式的共产
主义统治整个世界,认为苏联是冷战的发动者,美国仅仅是对苏联的扩
张做出必要的反应,以防止极权主义的蔓延,从而保障自由世界之安
全”。其中,美国传统学派围绕具体问题又分成三个流派:一派为保守
主义者,他们谴责罗斯福和杜鲁门没有明确认识到并采取果敢的行动以
制止苏联征服世界;自由主义学派则为美国冷战政策辩护、喝彩;现实
主义学派同样把冷战的根源归因于苏联的扩张。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
70年代,西方主要在美国修正学派否定传统学派的观点,修正学派的观
点遭到各方的批评。
③美苏共振论
a.中国学者
我国学者认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
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
第一,沈志恩指出,“冷战并非美国独家制造,而是美苏共振互动
所致”。
第二,叶江认为“冷战的爆发在相当程度上源于超级大国决策者们
对战后世界形势和对方行为的误判”。
第三,王玮认为“二战后敌对状态的产生源于两种原则门户开放原
则和势力范围原则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
第四,张盛发分析了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在冷战形成中的举措,以
此说明苏联与美国一样对冷战的爆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五,杨铮认为,“美苏在战后都打算利用时机调整和配备力量,
确定范围,以各自为核心组建新的国际体系,因此美苏为划分势力范围
而引发了冷战”。
第六,高明振则认为,“冷战是由美苏对雅尔塔协定的不同解释引
起的”。
b.美国学者
第一,美国著名冷战史学家约翰易斯和加迪斯在70年代认为,“无
论美国或苏联,都不能单独对冷战负责,斯大林应比杜鲁门承担更多的
责任,因为他比杜鲁门更摆脱反对派的束缚,但承认美苏应共担责任是
无疑的”。
第二,J.斯帕尼尔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冲突从根本上讲,
主要是由于国家体系的性质和在力量分配上出现两极制,是每个国家都
把其他国家看成是对自己安全的主要威胁,冷战无论从组织上还是从制
度上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展开具有一种希腊悲剧的特色”。
④英国主动论
a.中国学者
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一般强调美国的作用而忽视英国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第一,刘建飞认为,“就西方国家来说,冷战的主力是美国。但
是,没有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的积极响应、配合、推动和促进,美国也
是孤掌难鸣的,因为毕竟冷战的主战场是在欧洲。从某种意义上说,美
国是被西欧国家请来打冷战的。在整个冷战形成过程中,英国工党政府
起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充当美国的政治导师,鼓动美国走上冷战道
路;二是在美国举起冷战帅旗前担任临时主帅;三是在冷战开始后做冷
战的急先锋”。
第二,程佩璇认为“英国不仅是实行对苏遏制政策的急先锋,而且
是西方遏制苏联的促成者;战后美国对苏联实施强硬外交以及西方集团
遏制苏联,英国均起了重要作用对此不应低估”。
第三,黄亚红指出,“英国早在1946年上半年就形成了联美反苏的
冷战政策。1946年夏季的土耳其事件就是英国这一政策的体现”。
b.英国学者
英国学者认为“在推动与苏联的对抗过程中,英国与美国起了同样
重要的作用。在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推出后,贝文及其助手在使美
国的新政策具体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贝文将具有充分重要性和紧迫
性的欧洲反应,魔术般地变为马歇尔建议的实质内容,苏联分道扬镳在
更大程度上是贝文外交的结果”。
⑤综合作用论
此说认为以美苏争夺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
果。
a.时殷弘指出,“冷战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导致冷战的一
些重要因素是,美苏在战时的军事合作本身就包含着冲突种子;冷战的
一个基本原因是美国政府旨在支配世界的全球主义;战时苏联在租借援
助和第二战场等问题上对美国的猜疑妨碍了它争取战后同美国和平共处
的积极努力”。
b.白建才认为,“冷战深深根植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
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抗争,直接产生于苏联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称
霸全球战略的碰撞”。
c.苏格则从三个层次剖析了冷战的缘起指出:“从国际层次上看,意
识形态的差异和战后地缘政治因素逐渐使东西方形成战略对峙,双方互
感安全威胁。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
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强硬政策。从决策者个人
层面看,政治现实主义理论家的政策建议则是促成华盛顿选择遏制道路
的重要因素”。
d.张小明认为“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间的冲突与对抗创造
了条件;美苏意识形态信仰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得两国迎头相撞,
冲突和对抗不可避免;两国领导者或者决策者对对方的认识与处理外交
的方式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因而,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
综合上述五种观点,又可分为两大类:可以避免论和不可避免论。
前者认为冷战是可以避免的,后者则认为冷战是不可避免的。前者一般
属西方学者的观念,如美国新左派史学家认为,“如果美国能与苏联采
取更随和的态度,共同享有原子能知识、为苏联的重建提供经济援助、
接受俄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承认苏联要求确保安全利益的合理性,那
么冷战,至少从其最坏的方面考虑,是可以避免的”。但以J.斯帕尼尔为
代表的西方史学家和中苏学者都坚持后一种观点。
(2)我的看法(略)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回忆版)
中国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侨置郡县
2.绍兴和议
3.奏折
4.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5.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世界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法老
2.幕府政治
3.神圣同盟
4.柏林会议1884~1885
5.热那亚会议1922
二、论述题
1.试比较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8世纪古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的特
征。
2.试论述一战爆发的原因。
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回忆版)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中国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侨置郡县
答:侨置郡县是我国古代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
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而形成郡县。永嘉南渡的北方人口被
称为侨人、侨户。为了控制侨人,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
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称侨州、侨郡、侨县,是为
侨置。南方原来的郡县称为“土郡县”。初置侨州侨县时,规定侨人有户
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方人和鼓励登录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侨置设立后引发了许多的严重问题,诸如户籍混乱等,影响了财政收
入。后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采取土断,将侨人户口编人土郡县。
2.绍兴和议
答:绍兴和议是1141年南宋与金签订的停战合约。顺昌大捷后,南
宋准备与金议和。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和议,主要内容有:
南宋向金称臣;皇帝由金册封;宋每年向金输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
万匹;以淮河至大散关为两国分界线。此约是在两国力量大致相当的形
势下签订的,此后双方基本上维持了比较稳定的对峙局面。
3.奏折
答:奏折是清代重要官方文书之一。它始用于康熙年间,后来被普
遍采用,乾隆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奏折按
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等四类,其公文程式各有
不同,奏折形式一般为素纸,封、底有折,故曰奏折。奏折制度为后人
留下了一批丰富的档案遗产,具有极高的文献研究价值、文物保存价值
和市场收藏价值。
4.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答: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制定的约法。1914年3
月,由政治会议建议设立的约法会议召开。根据袁世凯提出的“修改约
法大纲七条”,约法会议很快就炮制出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5月1
日,袁世凯正式将其公布,同时废除《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有:改责
任内阁为总统制;撤消国务院,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作为办事机构。
5.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答:《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
政府就对日作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解决双方争议问题的一个条约。根据
条约换文,中华民国政府允许将依公正的公民投票的结果决定外蒙古是
否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人民在外蒙当局的监视和控制下进行公
民投票,结果显示97.8%的公民赞成外蒙古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根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的换文规定﹐《中苏
友好同盟条约》失效。
世界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法老
答:法老是对古埃及国王的尊称。它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其
象形文字写作,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
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
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法
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
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
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
2.幕府政治
答:幕府政治是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称武家
政治。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在日本,最初指
近卫大将住所,后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府邸,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
央政权为幕府。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经室町幕府,至1867年江
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3.神圣同盟
答:神圣同盟是1815年俄奥普三国君主在维也纳会议后缔结的同
盟。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俄奥普三国君主于同年9月在巴黎
签署《神圣同盟宣言》,宣布:三国属于上帝统治下的同一家庭的三个
分支,三国君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
同盟。19世纪20年代,神圣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
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列强间矛
盾加剧,l822年后名存实亡。
4.柏林会议1884~1885
答:柏林会议(1884~1885年)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柏林召开的瓜分
非洲的会议。会议在1884年11月15日召开,至1885年2月26日结束。英
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奥匈帝国、丹麦、荷兰、
俄国、西班牙、瑞典、挪威、土耳其和美国等15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
议,召集者为德国首相俾斯麦。会议原定议程仅是解决刚果河(今扎伊
尔河)流域的归属问题,但实际上是集中讨论和制定列强瓜分非洲的一
般原则。柏林会议制定了列强分割非洲领土共同遵守的原则,签订了
《总决议书》。
5.热那亚会议1922
答:热那亚会议是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
际会议。会议实质上就是一战后英国对苏政策演变的产物。英国的真正
意图在于借苏俄因经济困境亟待外援之机利用热那亚会议以外交手段迫
使苏俄回归资本主义阵营,从而实现全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的重建和复
兴。前提是苏俄承认并偿还其战前及战时沙皇政府所借的外债。结果由
于苏联提出反赔偿建议而不欢而散,唯一的结果是苏联和德国在会议外
达成两国互免债务,互相承认的拉巴洛条约。
二、论述题
1.试比较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8世纪古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的特
征。
2.试论述一战爆发的原因。
答:一战爆发的原因
(1)德意志帝国的崛起打破了原因的欧洲平衡,19世纪,德国借助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契机,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二号资本主义强
国,同时经过统一战争,德意志帝国势力空前膨胀,对原有的老牌资本
主义国家构成了威胁,英德矛盾不断尖锐;
(2)美国农业出口和工业崛起,使得各国开始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加剧了矛盾;
(3)主要工业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需要扩大市场或消灭对方的
产能;
(4)一些国家,尤其是德国,出现社会帝国主义的特点——采取对
外强硬政策来确保国内稳定;
(5)巴尔干地区,俄国与奥匈帝国矛盾激化——斯拉夫人的骚动,
民族主义兴起,大国已经难以控制危机;
(6)法国与德国的矛盾长期存在;
(7)19世纪末期存在着所谓的“中等强国的危机”——两极格局的加
速推进,使得中欧集团不得不冒险挽回局面。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14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及详解(含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向戌弭兵
答:向戌弭兵是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公
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晋、楚、齐、秦、鲁、宋、
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确认晋、楚两国为盟主;又商定齐、秦两国不
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
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
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比较少。
2.算赋口赋
答:算赋口赋是秦汉时期政府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国家
按丁、口索取的一种财政收入,按照纳税者的年龄不同,口赋可分为口
钱和算赋。口钱是向儿童征收的人头税,汉初规定7~14岁儿童,不论
男女,每口每年交20钱。算赋是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15~56岁的成
人,不论男女,每人每年向国家交纳120钱,称为一算。商人和奴婢加
倍。汉惠帝时规定女子年15岁以上到30岁尚未出嫁者,要分五等加征,
每等加一算。算赋的主要用途是支付库兵车马的支出,是汉代军费开支
的重要来源。
3.心学
答:心学是南宋陆九渊创立的与程朱理学相对立的学术派别,明代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字伯安,人称阳明先生,浙江绍兴
府余姚人,首次提出了“心学”的概念。他曾在贵州、江西、浙江等地聚
徒讲学,后来其门徒将他的著述编纂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传习
录》和《大学问》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
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明便是天理”,提倡“致良知”与“知行
合一”。王守仁的学说在明后期广为流行,几乎有取代程朱理学的趋
势。王守仁学说被称为王学,其学派被称为阳明学派或姚江学派。
4.北洋通商大臣
答: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是晚清管理涉外事务的官职。
1861年,清政府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下设立三口通商大臣,驻天津,
主管天津、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三口的通商、交涉事
务。1870年改称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隶总督兼任,主管直隶(今河
北)、奉天(今辽宁)、山东的通商、交涉事务,兼管海防、外交等事
务。
5.善后大借款
答:善后大借款是民国时期袁世凯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
团举借的巨额债款。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于1913年4月以办理“善后”为
名向帝国主义银行团借款,阴谋取消国民党势力。袁未经国会通过,派
人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
款,款额2500万英镑,八四折扣,年息五厘,47年内还清,计本息达
6780多万英镑,以盐税、海关税作保抵押。中国盐政自此被列强操纵。
6.二月抗争
答:二月抗争是文革时期一批党中央老干部对文革左倾错误的抗
争。1967年2月,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
碰头会。会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李富春、李先
念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军委领导人,对“文革”的错误做法提出了批
评。会议围绕“文革”要不要党的领导,应不应将老干部统统打倒,要不
要稳定军队等重大问题,同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等反对派展开针锋相
对的斗争。不久,毛泽东批评了在怀仁堂会议上提意见的老同志,被林
彪、江青等诬为“二月逆流”。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中共
中央正式宣布为“二月逆流”平反。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两个问题,共30分)
材料一:
风闻东海王源,嫁女与富阳满氏。源虽人品庸陋,胄实参华。……
昊郡满璋之,相承云是高平旧族,宠、奋胤胄。……窃寻璋之姓族,士
庶莫辨。满奋身殒西朝,胤嗣殄没,武秋(满奋字武秋)之后,无闻东
晋,其为虚托,不言自显。王满连姻,实骇物听。……臣等参议,请以
见事免源所居官,禁锢终身。
——选自《文选》卷四〇,沈约《奏弹王源》
材料二:
王元规字正范,太原晋阳人也。……八岁而孤,兄弟三人,随母依
舅氏往临海郡,时年十二。郡土豪刘瑱者,资财巨万,以女妻之。元规
母以其兄弟幼弱,欲强援,元规泣请曰“姻不失亲,古人所重。岂得苟
安异壤,辄婚非类!”
——选自《陈书》卷三三《儒林·王元规传》
1.材料一中,吴郡富阳人满璋之被沈约指为“士庶莫辨”,解释这
四个字。富阳满氏的姓族疑问反映了宋齐时期的什么现象?(10分)
2.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婚姻现象,略述东晋南朝士
族社会的婚姻取向及其原因。(20分)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试论述隋唐至明清时期中枢政治体制从三省制到军机处制度的
演变(30分)。
答:(1)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是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内史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
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诏令,驳正违失;尚
书省是执行结构,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分割权力,互相
牵制。
②六部分别是:吏部:负责官吏的任免考核。度支部:掌管户口赋
税,财务出纳;后改户部。礼部:掌管礼仪与科举。兵部:主兵事。都
官部:执掌全国刑狱,后改刑部。工部:主管工程营造。
(2)唐代沿用了三省六部制
在中央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中书主起草诏令,是决策机构;
门下主审议诏令,有“封驳”、“涂归”的权力;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辖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贯彻各项诏敕和政策。三省长官为
宰相,另选官员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衔,参加政事堂会议,同为宰相。
(3)宋朝对宰相权力的分割
宋朝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削弱宰相行政权。设置枢密院,分割宰
相军权。设“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设审刑院,分割宰相的司法权。
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对政权的直接控制。
(4)元朝对中央机构的调整
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由皇太子充
任,是中央最高的行政机构。
(5)明朝中书省制度的废除和内阁制度的形成
明承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1377年,设通政使
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1378年,朱元璋下令凡奏事不得先“关白”中
书省。1380年,朱元璋借丞相胡惟庸专权谋反事件,废中书省及丞相,
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太祖仿宋制设立诸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成祖挑选大
学士参与机务,正式设立内阁。宣宗时,阁臣有票拟权,英宗时,内阁
票拟成为定制。
(6)清朝的中央制度
①内阁
内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由入关前的内三院发展而来,设大学士
满、汉各二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学士满六人、汉四人。内阁
在清代并不掌实权,掌实权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后被南书房、军机处
分权。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前期特设的中枢权力机构,是满族上层贵族
共同议政的形式,体现了氏族军事民主制的遗风。清初,议政王大臣会
议被称为“国议”,其成员概由旗人贵族组成,汉人不得参与,凡军国大
政均由其决定。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着实际最高权力,导致皇权不稳。
康熙时限制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雍正时另设立军机处分其权,至
乾隆末年正式取消。
③军机处
雍正初年,因对西北用兵需要,特设军需房作为临时最高军事指挥
部门,后改为军机房,又改为军机处,战后仍保留为常设机构。
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汉大臣组成,设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
等官职。主要职责是恭撰上谕。上谕分为明发和寄信,另外负责传递奏
折。军机处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分离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职
权,后总揽军政大权,成为真正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军机处的设立,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内阁和议政大臣会议的权力被彻底地削
弱,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④六部
包括吏、户、礼、兵、刑、工,是中央政府的执行机关。各部设
满、汉尚书以及左、右侍郎。
2.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0
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
1.汉谟拉比
答: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登上王位后,即着
手进行统一两河流域的战争。他在位时(约公元前l792~前l750年在
位),除亚述和埃什嫩那未被最后征服外,基本上统一了两河流域,使
巴比伦逐渐强盛起来。此外,他还颁布了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
对后世立法具有重大影响。汉谟拉比去世后,古巴比伦逐渐衰落。
2.索贡巡行
答:索贡巡行是公元9世纪末基辅罗斯国家初期大公向人民征收取
贡物的方式。每年冬初,大公率领新兵在其辖区内向居民征收毛皮、蜂
蜡、粮食等贡物,甚至掠夺人口。大公把索取的贡物分给他的亲兵,以
维系大公与其臣属的关系。这种制度构成罗斯国家早期对内统治的主要
特征。由于对索取的贡物没有数量上的规定,大公及其亲兵对人民一征
再征,往往激起人民的反抗,11世纪被地租制所取代。
3.《洛迦诺公约》
答:《洛迦诺公约》是1925年英、法、德、比、意、波、捷七国在
洛迦诺签订的以西欧安全和边界为主要内容的公约。公约的主要内容
有:①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维护《凡尔赛条约》所规定的德法
和德比之间的边界现状;②德国分别同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
相约凡外交上不能解决的争端,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法庭裁决;③法
国与波、捷分别签订防备德国进攻的相互保证条约。但是洛迦诺公约并
不能保证西欧安全,1939年被废除。
4.斯大林模式
答:斯大林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
理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具体表现为:①在政治上,限制、取消党内民
主,强化苏共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绝对控制,以苏
共中央取代中央政府职能;②在经济上,中央拥有统一管理权,中央对
地方、上级对下级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成为主要的管理方
法。斯大林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以执行命令迅速地调动全国的
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力量,集中于某一部门或某一重大项目,有利
于大型建设项目,但这一模式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
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5.甘地
答: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1893年后,他曾在南非进行
反种族歧视斗争,首创“非暴力主义”。1924~1934年、1940~1941年,
甘地担任印度国民大会党主席,使“非暴力主义”成为该党指导思想。他
主张宗教化的真理观;印度自治论;非暴力学说与不合作的斗争策略;
提倡废除印度“贱民”制度;竭力主张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团结一致,反对
教派斗争。他曾多次发动对英国殖民政府“不合作”运动,号召印度教徒
和穆斯林团结反英;主张社会改良和提高贱民地位,奉信禁欲和苦行。
1948年1月,甘地被右翼教派组织爱国社的暴徒刺杀,他的思想被称
为“甘地主义”。
五、史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请认真阅读下面两段史料,并尝试回答文后的问题
材料一:罗马城的繁荣
地中海周边是遥远而宽广的大陆,它们将无尽的商品流向你处。每
一块陆地,每一片海洋,无论有何出产,都会在各个季节给你(即罗
马)送来;每块土地、每条河流、希腊人的、外国的手工产品,都不例
外。因此,任何希望看到所有这些产品的人,要么旅行全球去观看这些
产品,否则就到这座城市来。因为每个民族种植和生产的东西,在这里
肯定总是充盈有余的,带着世界各地的产品和各种出产在各个季节到这
里来的商人如此之多,让这里好像是世界共同的仓库一般。人们可以看
到来自印度的众多产品,如果他愿意,还可以看到来自阿拉伯—费尼克
斯的商品,其数量之大,会让他猜测那里的树上可能早就光秃秃了,无
论那里的人们需要什么,都得到这里来求购他们自己的产品。巴比伦的
服装以及蛮族国家的奢侈品被运到这里的数量要大得多。而且比人们从
那克索斯或库特诺斯航行到雅典运输他们的任何商品都要更加容易。埃
及、西西里和阿非利加的文明地区是你的农场,船只的进出从来不会停
止。因此,大海,更不用说港口了,居然能容纳如此之多的商船,真是
让人吃惊。……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
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
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材料二:特列马奇奥的宴会
如果这种酒使你不感兴趣,我就换。我无需去买,感谢老天爷。凡
是这里使你垂涎三尺的东西都是我自己乡下产品之一,我虽还没有看过
那些土地:但是他们告诉我,那是在往塔拉奇纳和塔林敦去的路上。我
已经有意把西西里也加到我另一小份财产中,如果万一我要到非洲去
时,我就能沿着我自己的海岸航行……谈到白银,我是个行家;我拥有
的酒杯,大如酒罐。……我还有1000只碗,系由目米乌斯留给我保
管……有一个圆盘,周围刻着十二富的符号,每一个符号上都放着一种
与之完全相配的事物。牡羊大巢菜放在白羊宫上,牛肉放在金牛宫
上……未生产过的母猪胎盘放在处女宫上……在天平宫上,天平的一边
盘子里放着馅饼,另一边则是糕饼……4位舞者随着音乐的节拍走了
来,揭开盘子上的盖子。下面……填了馅的阉鸡和母猪的肚,中间是一
只野兔。四角上,是4个玛息阿的人形,从他们的囊袋中喷出浓郁的调
味汁,洒在游动的鱼上……接着另一只盘子端了上来,里面装的是一只
野猪,猪牙上吊着篮子,篮子里装满了枣子,盘子四周,是用点心做成
的吃奶的子猪……当切肉者用刀刺入野猪的腰部时,画眉鸟随着流出
来,每个客人一只。
问题:帝国时代罗马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怎样的?请结合这两段
史料加以说明。(20分)
2.看图并回答问题
问:(1)该图反映的二战后初期什么样的历史情况?(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以及这一局面在战
后的历史演变。(16分)
六、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地理大发现对西欧经济与商业的影响。(30分)
答:(1)地理大发现给西欧带来的经济回报
新航路开通后,黄金、白银、香料等源源不断运回欧洲,葡萄牙、
西班牙、英国等西欧国家获得了巨大的财富。1493~1600年间,葡萄牙
从非洲掠取了黄金276吨,仅在18世纪就从巴西掠夺了价值10亿美元的
黄金和金刚石。到16世纪末叶,西班牙已拥有当时世界贵金属开采量的
83%,墨西哥、秘鲁、智利、玻利维亚等地盛产的金银被大量运往西班
牙。在3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夺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
斤的白银,约值60亿美元,仅1800年运往西班牙的金银就值4000万美元
(当时世界上接近一半的黄金流入西班牙)。英国的弗朗西斯·德雷克
1577年的一次南美之旅,载回的满船金银、财宝和香料估计价值就达50
万英镑,几乎等于王室一年的收入。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末,全欧洲黄
金储量由55万公斤上升到119.2万公斤;白银储量由700万公斤上升到
2140万公斤。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里斯本、塞维尔、伦
敦、阿姆斯特丹等城市成了商业中心和海上贸易中心,连小小的渔村朴
茨茅斯也成了大港口。在达·伽马开辟了新航线后的一段时间内,葡萄
牙垄断了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进行强制性贸易。在非洲用不值钱的小
商品骗取黑人的象牙、宝石和珍珠,从印度和东南亚廉价收购棉织品、
珠宝、米、糖、丝和香料运往欧洲高价出售。16世纪初的前5年中,葡
萄牙的香料交易量从22万英镑迅速上升到230万英镑。1602年成立的荷
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荷兰在东方殖民地的一切权益,公司的收益极大,
有时付给股东的红利竟然超过了股本的金额。
(2)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的物种传播,玉米、
棉花、花生、辣椒、菠萝、香子兰、西红柿、马铃薯、可可、甘薯、烟
草、小麦、大麦、水稻、萝卜、白菜、莴苣等作物得到广泛种植,特别
是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玉米和马铃薯的栽培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
力,对于缓解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饥荒作用十分明显。地理大发现带来的
全球性商贸活动,使得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促进了现代经济管理
模式的诞生。在合伙制进一步推广的同时,出现了特权公司、特许公
司、股份公司等新兴经济组织形式,现代经济的发展从此开始了新纪
元。总之,地理大发现是西欧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
物,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以及
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影响了世界
生产力的分布。
(3)地理大发现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科学
技术的进步。由于航海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很
大的发展。到17世纪,科学的中心已从中世纪商业繁荣和文艺复兴的文
化中心德国和意大利北部,转移到受地理大发现好处的大西洋沿岸地
区,如法国、荷兰和英国南部。
(4)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
达的地方为本国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
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
=5.92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西
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后,争议又起,再次
订立条约,西班牙独占巴西以外的美洲全部,葡萄牙则将亚洲、非洲至
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之后,荷兰、英国、法国接踵而至,几乎将欧
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尽。由于新大陆的瓜分,导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
杀,非洲黑人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运回欧洲。(世界上
接近一半的黄金流入西班牙)
2.试析工业革命的历史后果。(30分)
答:(1)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
阶级
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
然经济,手工工厂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工业革命及其了资本家扩
大再生产的野心,他们用低廉的价格得到了大量农牧民的土地,大量的
农民失去土地,迫使他们不得不进入工厂做工。这使得机器生产和工厂
生产逐步代替了工厂手工业,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引
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最终形
成。
(2)拉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困
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
距.
(3)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工业革命是一个开发新能源,运用新能源的过程。工业革命之前,
人类所需要的绝大多数能量是由动物界和植物界提供的,环境污染的情
况较少。而在使用新能源的过程中,比如煤,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就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总之,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造成资源浪费和枯竭.工业化和
科技的发展,在带来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分配的不公.但
不可能停止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让人类服从自然,问题的本质是如何正确
地利用自然资源.只有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并建立公平
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
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洛阳伽蓝记》
答:《洛阳伽蓝记》是记述北魏洛阳城内外伽蓝(佛寺)盛景及豪
门权贵、僧侣地主之骄奢的书籍。该书共5卷,由杨衒之撰写,内容涉
及政治、人物、地理、传闻、风俗、艺术、苑囿建筑等,并记述了当时
繁盛的商业、贸易及外商活动情况,载有尔朱荣之乱。该书所引用的
《宋云家记》是研究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后世的注本颇多,以清代
吴若准集证校本为佳,近人周祖谟、范祥雍均有校注本,考证颇精详。
2.一条鞭法
答:一条鞭法是指明后期改革赋役制度的措施,即总括省府州县之
赋役,并为一条,量地计丁,一条审编,一条科征,一条解运,一归于
田。明朝中期,大量田地迅速向地主手中集中,商品经济在迅速发展。
万历年间,张居正主持改革,将一条鞭法推行全国。清初承明制,继续
推行一条鞭法。雍正年间在此基础上正式改行摊丁入亩。一条鞭法将力
役部分推入田赋,加强了力役由户丁转向土地的趋势,同时,折银制度
和雇役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
弛。此外,由于赋税折银征收对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
起了促进作用,从而更加繁荣了城乡经济。一条鞭法改变了历代赋和役
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
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3.军机处
答:军机处是雍正设立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1729年,因与
准噶尔部作战,为了处理西北紧急军务,雍正设立军机房,挑选内阁中
书办理机密事务,1732年改称军机处,乾隆以后,成为定制,并渐渐成
为最高中枢机构。军机处设有军机大臣,由皇帝从内阁大学士、六部尚
书、侍郎中挑选任用,还设有军机章京,满汉两班,轮流担任缮写诏
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等具体工作,又有军机行走,入值办事。皇帝
通过军机处把机密谕旨直接寄给地方督抚,称为“廷寄”。各地督抚将重
大问题径寄军机处交皇帝审批,称为“奏折”。自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
大臣会议被废止,其地位和作用超过了内阁,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
到了顶点。
4.保国会
答:保国会是戊戌维新时维新派组织的初具政党雏形的政治团体。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引起瓜分中国危机,1898年4月,由康有为
发起,保国会在北京组建。该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即保国
家政权、领土不丧失,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不失。同时议定章程
30条,在京、沪设总会,各省府州县设分会,推进维新运动。因顽固派
胁迫,集会三次后自行解散。
5.“四行二局”
答:“四行二局”是国民政府直接控制的六大金融机构,是国家金融
体系的核心。“四行二局”包括: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
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银行于1928年11月1日
在上海成立,发行兑换券、铸造及发行国币。与此同时,国民政府采用
增加官股和派遣人员的办法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
和发展全国实业之银行。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国农民银行条
例》,将l933年成立的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改组为中国农民银行,有
发行兑换券及农业债券的特权。同时,国民政府还设立了以经营进口军
火为主的中央信托局和从事小额储蓄、储金汇兑的邮政储金汇业局,以
垄断全国的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这样,“四行二局”便成为国家资本
金融垄断的中心。
6.“四清”运动
答:“四清”运动又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1963年至1966年先后
在农村和少数城市工矿企业及学校等单位开展的一次清政治、清经济、
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该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
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过分重视阶级斗争,使不少基层干部受到打
击。1965年1月,党中央对“四清”运动中的某些“左”的偏向作了纠正,
却又错误地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顿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这些观点和口号,成为文革把矛头指向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理论根据。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包含3个问题,具体分值见材料下面的提
问,共30分)
自高宗永徽以後都督带使持節者始謂之節度使然猶未以名官景雲二
年以贺拔延嗣為凉州都督河西節度使自此而後接乎開元朔方隴右河東河
西諸鎮皆置節度使及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
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之兵共起誅贼其後祿山子慶緒及史思明父子繼起
中國大亂肅宗命李光弼等討之號九節度之師久之大盗既滅而武夫戰卒以
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於内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
猶兼三四故兵驕则逐師師強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捨由於
士卒往往自擇将吏號為留後以邀命于朝天子顧力不能制則忍恥含垢因而
撫之謂之姑息之政
——《新唐書·兵志》
1.在答题纸上按繁体字抄录材料,并加标点。(10分)
2.简要介绍《新唐书》。(5分)
3.材料中叙述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什么?请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简要论述该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影响。(15分)
答:1.自高宗永徽以後,都督带使持節者始謂之節度使,然猶未
以名官。景雲二年,以贺拔延嗣為凉州都督、河西節度使。自此而後接
乎開元,朔方、隴右、河東、河西諸鎮皆置節度使。及范陽節度使安祿
山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之
兵共起誅贼。其後祿山子慶緒,及史思明父子繼起,中國大亂。肅宗命
李光弼等討之,號九節度之師。久之,大盗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
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於内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
猶兼三四,故兵驕则逐師,師強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
或取捨由於士卒,往往自擇将吏,號為留後,以邀命于朝。天子顧力不
能制,則忍恥含垢,因而撫之,謂之“姑息之政”。
2.《新唐书》是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写的纪传体断代史书。全
书共二百二十五卷,包含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
十卷。该书与《旧唐书》相比,事增文省,增加了许多新史料,首创
兵、仪卫、选举三志。该书以新增各表为特色并为后世人赏识,但本纪
与部分列传过于简略,其所保存的原始史料也不如《旧唐书》,故与
《旧唐书》并行于世。吴缜撰有《新唐书纠谬》二十卷,指出了《新唐
书》的讹误,清代沈炳震撰有《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王先谦撰
有《新旧唐书合钞补注》二百六十卷。
3.材料中叙述的重要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
①均田制遭到破坏,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
重,无主荒地减少,国家控制的土地锐减,农民授田不足。均田农户减
少,租庸调制难以为继,出现财政危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发展,田
庄遍布,剥削严重。
②建立在均田制上的府兵制终结,军事格局发生变化。唐朝中后
期,均田制崩溃,府兵兵源枯竭,士兵地位低下,逃亡严重。749年,
政府停止征发府兵,实际上宣布废除了府兵制度,并以募兵制相代。募
兵制下,士兵由边地将帅长期统率,逐步形成了将帅专兵的局面,边防
重镇的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形成地方割据。府兵制下“内重外轻”的军事
格局已被“内轻外重”所代替,唐王朝丧失了拥重兵居关中以驭天下的军
事优势。
③711年,睿宗始设节度使,以后逐渐推广,节度使权利膨胀,除
领兵之外还把持地方民政、财赋,至开元年间形成十镇割据的局面。
④天宝年间出现社会政治危机。唐玄宗后期怠于政事,奢侈腐败;
不愿纳谏,任奸弃贤;苛征暴敛。
(2)安史之乱的影响
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人口锐减,边防空虚,周边
少数民族政权趁机对唐进攻,唐朝由进攻转为防守。安史之乱打破了唐
王朝的统一局面,藩镇割据势力强大,削弱了中央集权。安史之乱成为
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西汉前、中期统治思想从“黄老无为”到“霸王道杂之”的演
变轨迹。(30分)
答:(1)汉初的黄老思想
西汉初年,长期战乱之下民生凋敝,统治者吸取暴秦二世而亡的教
训,以黄老思想为指导,推行了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与民休息的政
策。
黄老学说是指黄帝之学与老子之学,两派均属于道家学说,在汉初
融合为黄老学说。该学说在政治上肯定新的封建统治秩序,主张“以道
统法,无为而治”,“约法省禁,刑不厌轻”。汉初统治者在此思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2025年专项发展规划
-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游戏动态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挑战与对策
- 专业基础知识(给排水)-2021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基础》真题
- 毕业生代表大学毕业典礼发言稿
- 读书心得体会范文:《追求卓越》
- 二零二五年度高科技企业股份代持保密合作协议3篇
-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期市场营销推广合同
- 辽阳市小升初英语试卷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钢构楼板合同范例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第11课 嘀嘀嗒嗒的秘密 说课稿
- 2024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电与磁(含解析)
- 物流管理概论 课件全套 王皓 第1-10章 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 - 物流系统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00题带答案
- 2024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参考答案
- 医疗组长竞聘
- 2024年业绩换取股权的协议书模板
- 颞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外科学课件)
- 工业自动化设备维护保养指南
- 2024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英译汉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