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广东专版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12)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_第1页
高三历史广东专版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12)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_第2页
高三历史广东专版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12)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_第3页
高三历史广东专版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12)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_第4页
高三历史广东专版一轮复习阶段验收评估(12)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阶段验收评估(十二)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淮北模拟)《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中心.其开篇为“人之初,性本善”。与此观点相反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C.荀子 D.老子2.2012贺岁片《饭局也疯狂》有这样一句台词:“上下几千年,成功之路,离不开老庄孙子!”这句颇具搞笑意味的话涉及中国古代三位大思想家。下列言论不属于上述三人的是()A.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B.治大国若烹小鲜C.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D.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3.(2013·三明模拟)在研究性学习中,某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学制系统图》该学制图所属的朝代应是()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C.西汉 D.明朝4.《史记·儒林列传》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子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儒学开始处于独尊地位B.教育为儒学所垄断C.儒学家参政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D.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西汉设立了太学5.新《水浒传》第83集中,阮小二临去追方腊前对其兄弟说:“若俺有什么闪失,日后回石碣村好好赡养老娘,告诉你们嫂嫂,俺不许她改嫁,让她为俺守寡.”上述言论不能反映()A.封建纲常观念 B.传统孝道观念C.理学已深入民间 D.黑暗的社会制度6.(2013·开封模拟)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A.应彻底抛弃宋明理学B.对儒家思想、理学进行批判C.孔孟之道与理学都有可取之处D.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7.下面是沈括的《梦溪笔谈》在介绍中国古代一项科技成就时,所选配的插图.根据所学知识,该科技发明()A.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B.开世界印刷之先河C.促进了远洋航行,开启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D.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8.感冒是一种疾病,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只有辨清了感冒的症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这一诊治原则()①最早见于《黄帝内经》②是辨证施治的方法③促进了中医临床学的发展④是明朝李时珍首创的A.①②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③9.(2012·扬州模拟)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评价某诗词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下列作品,与之风格一致的是()A.《离骚》 B.《雨霖铃》C.《念奴娇·赤壁怀古》 D.《天净沙·秋思》10.(2012·泰安模拟)书画界认为:“宋代理学不仅逐渐占据了思想上的统治地位,而且对那个时代的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绘画作品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是()11.(2012·大同模拟)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说法正确的有()①图1属于民间绘画②图2属于文人画③图1反映了世俗的审美趣味,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④图2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2.(2013·南通模拟)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将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等各个方面结合在一起,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越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的局面B.可以用“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对其进行概括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梅兰芳为京剧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1分,第14题19分,共40分)13.(2012·南京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7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4分)(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6分)14.(2013·盐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宋)辛弃疾材料二明清小说几乎无书不图,插图本的大量存在,是明清小说中一个殊可注意的现象。插图的形象性不仅可提高阅读的兴趣,帮助和引导读者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插图作为版画,其艺术性不断增强,逐渐具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从而又进一步推动了明清小说的传播。材料三“二拍”中《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泛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1)阅读材料一,结合时代背景说明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8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小说的内容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从根本上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答案阶段验收评估(十二)1.选C本题主要考查荀子的思想。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与题干中“人性善"的观点相反,故答案为C。2.选C本题主要考查老子、庄子和孙子的思想。A项是孙子的军事思想;B项是老子的思想;C项是法家的权术思想;D项体现的是庄子的思想。故选C。3.选C本题考查西汉的教育制度和西汉的地方制度,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官学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可知,该朝代建立了完善的教育系统;其次,根据地方官学有“郡国”和“县邑”之分可知,该朝代实行郡国并行制。由此,可知该朝代为西汉。4.选C本题考查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及其影响.公孙弘因为精通儒家经典《春秋》而位列三公,被汉武帝封为平津侯,反映出儒家学者的参政;由“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可知天下学子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成风;C项正确。“独尊”“垄断”“设立了太学”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5.选D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赡养老娘”体现孝道,“不许她改嫁”“守寡”体现纲常观念和理学强调的封建伦理,故A、B、C三项在材料中都有体现.题干材料没有能反映社会制度黑暗的内容,故本题选D。6.选D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顾炎武强调“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即孔孟儒学才是根本。因此答案为D。7.选D本题考查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图文材料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该科技成就为活字印刷术。由所学知识可知,A是造纸术,明显错误;雕版印刷术早于活字印刷术,B错误;C为指南针传到欧洲的影响,显然错误。故选D项。8.选B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医的发展。材料体现了“辨证施治”的中医治病原则,这一原则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其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故本题选B。9.选C本题考查北宋豪放派的词风,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等可知,该词属于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开创者,故C正确。10.选D理学研究“义理”“气节",这使文人注重内心的修养,画风上必然由写实转变为写意,重视意境。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A、B两项;《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具有写实风格,与写意不符合,C项错误.11.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图1具有明显的民俗特色,图2是文人画的代表,由此可判断四个选项均正确。故选D.12.选C本题考查京剧的相关史实,意在考查考生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元杂剧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13.解析:本题围绕儒学思想选取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问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可从材料一中直接提炼;孟子的政治主张结合天下得失的因素即可回答。第(2)问利用材料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目的及西汉时期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这一知识点。第(3)问爱民的关键要依据材料进行归纳,儒学的地位回答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影响即可。第(4)问标准要依据材料回答,主张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归纳,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可用对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评价进行整理。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神化君权;警戒、限制君权,巩固统治。地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14.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成就,意在考查考生对时代背景与文学艺术特点之间的关系的理解。第(1)问,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归纳分析即可.第(2)问,根据“明清小说几乎无书不图”“插图的形象性”等关键信息进行归纳,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第(3)问,结合明清时期专制强化、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来分析。答案:(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感情,抒发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两宋之际,民族矛盾尖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