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赏析语言艺术【知识导图+提分必背】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4节 赏析语言艺术【知识导图+提分必背】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4节 赏析语言艺术【知识导图+提分必背】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4节 赏析语言艺术【知识导图+提分必背】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节 赏析语言艺术【知识导图+提分必背】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小说第4节赏析语言艺术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层含意: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风格,即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体会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但在实际考查中,“体会语句含意”和“品味语言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语句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题型一:赏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语句含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人物语言应该是个性化的语言,要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叙述人物语言,即作者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评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体会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挖掘其深层含意需要“三抓”:1.抓句子的关键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意的关键性词语,这些关键性词语,可以是主干,也可以是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2.抓句子的地位小说中重要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着关键作用。赏析时要注意从全文情节出发,弄清楚这个句子处在情节发展的哪个阶段,出现在矛盾冲突或者人物性格、心理发展变化的什么过程中,然后联系主题做整体思考,才能体会出深层意义。3.抓句子的手法这些手法,既可以是人物描写手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也可以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等。对含有手法的句子的理解,应从手法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题型二:品味语言艺术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关键在于确定语言特色。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艺术特点。这里的艺术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说话的语言风格不一样。有的幽默,有的庄重;有的委婉含蓄,有的直来直去;有的简洁,有的啰唆;有的羞羞答答,有的大大方方;有的粗野,有的文雅。一、赏析小说语言艺术的角度1.用语特点角度用词特点词语的搭配感情色彩是否鲜明,是褒还是贬语体色彩文言词、口头语、书面语、方言效果词的使用运用叠词、精练的动词形容词、准确的副词以及其他特色词造句句式特点排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的使用,整散句的搭配,长短句的使用修辞手法九种修辞手法的判断与运用2.语言风格角度豪放景象境界开阔、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抒情大多激越昂扬柔婉对象纤巧细致、情感细腻缠绵、画面色调柔和直露表达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含蓄借助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段,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质朴(平实)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华丽(典雅)多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多比喻、引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庄重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诙谐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简洁多用短句,语势流畅细腻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另外特殊的三个:地域(方言、俚语)特色、时代特色、语体(口语、书面语)特色二、品味语言艺术的关注点1.聚焦动词,选点切入“动词”具有两个特点,那就是“形象化”“动作化”。2.注意“双关”解读词语或句子时可从“双关”方面入手。因为一般“精彩”或“重要”的词句,大多具有“虚实”两重含意的特征。3.要弄清特殊含意富有特殊含意的句子,其特点是:运用修辞手法,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排比,或对偶,内涵随语境而变化;或用象征、类比手法,使句子具有特殊含意。4.要确定句子的作用语言是为塑造形象服务的,品味语言艺术一定要注意这些句子对人物特定心理、性格特征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甚至主题的表现作用。5.体察语境,还原分析探究“语句的丰富含意”,更要注重具体语境,对具体词语的语境进行“四问”,即“时间”“地点”“对象”“环境”四个方面,同时将答案代入分析印证。赏析小说语言3角度1.描写技巧分析语言在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地描摹人物动作、神态与内心世界,表现出独特个性特征这一方面的魅力2.语言运用的手法分析语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锤炼、句式(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与散句的运用等)特点及效果3.语言风格分析语言的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绚丽华美等特点【必背清单】1.常见现当代作家的语言风格鲁迅:犀利辛辣、凝重洗练、冷峻深刻。巴金:热烈、明快、朴素的,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青春激情的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以《家》为代表;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老舍:语言风格风趣幽默、俏皮洒脱、生动活泼、简洁朴茂、雅俗共赏。其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沈从文:语言格调古朴,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诗意、含蓄、唯美的语言形式,又成就了他健康、高雅的美学追求。赵树理:通俗化,大众化,诙谐幽默。孙犁:诗化小说。淡雅聪俊,清新隽永,优美洗练,“质以传真”,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王安忆:清丽单纯,素淡粗朴,冷峻理智,细腻平实。铁凝:语言风格是诗意、温情、风趣。以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性和诗意的语言,用中国传统的创造意境的手法以呈现,营造空灵、淡远、含蓄的艺术境界。宗璞:其语言如诗般优美,有诗般韵味,明朗而有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字字锤炼,句句经营。汪曾祺:清新自然,韵味悠长,散文化的语言风格,语言与人物的身份贴近。冯骥才:描绘市井风俗的“津味儿”。贾平凹:简练隽永传神,间或掺以陕南方言,形成文白杂糅、雅俗兼具、以拙见巧、晓畅可读的语言风格。莫言:奇诡而涌动着勃勃生机,不拘一格。池莉:她的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汉味小说”的代表。刘震云:辛辣,荒诞,凝重,不拘一格,朴实多变。2.作品语言风格举例幽默诙谐《马裤先生》、辛辣讽刺《套中人》、平实自然《边城》、夸张变形《套中人》、典雅庄重《素芭》、含蓄凝练《安东诺夫卡苹果》(诗意化)、简练明快《桥边老人》、生活化(民俗化、口语化《骆驼祥子》)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石碑无声安谅①井冈山云遮雾绕,细雨绵绵。我们从茨坪镇红军南路出发,沿山路逶迤而下,车行约4公里,就到了半山区地势较低、海拔400多米的一个平坦洼地,这就是五井中的“小井”了。②云雾缭绕之中,群山环抱之间,满目峰峦叠嶂。有溪水淙淙流过,令这一片天地更显秀美。蓦地,就见到前方一栋古色古香的楼房了,坐北朝南,全木结构,质朴得如同普通山民的居屋,但又有一股子庄重的特质,令人肃然起敬。③那是1928年的秋天,红四军在三湾整编之后,与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战斗频繁而激烈,伤病员自然也增多。为此,毛泽东决定在小井建造一座医院,经过红四军党代会审议通过后,就开始了兴建工作。红军官兵纷纷倾囊相助,他们的钱款是自己的零用钱,还有从每天菜金结余中分得的本来就微薄的部分,当时就叫作“伙食尾子”。费用不够,大家都投身建设工作,用心出力,就地取材,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把一个大约900平方米、上下共两层的楼房迅速建成了。这就是红军第一所正规的医院。就是这样一个狭小、潮湿、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成百上千的红军伤病员在此疗伤。④有一张年轻人的相片,挂在屋内的墙壁上,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走近一看,虽然影像略显模糊,但相片里的年轻人抿着嘴唇,目光坚定,英气逼人。这活脱脱一个小帅哥!还来不及想象,相片下方简短的文字,已让我们屏气凝神,什么话都说不上来了。及至讲解员生动地述说后,我们的眼眶已满含热泪。这位毛泽东极为赏识的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叫张子清。他作战英勇,有才有识。在一次战斗中,脚踝部中了弹,由于毫无医疗条件,子弹不仅没能及时取出,伤口也发生了严重的溃烂,他不得不住进了红军医院,设法治疗。但当时缺医少药,特别是消炎用的药水一滴都找不到了。医生用竹镊取夹他骨肉深处的子弹,也没有一点麻药,他紧咬着牙,浑身衣裤都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不吭一声。最终,子弹还是未能取出,伤口仍如刀割一样的痛。有战友来探望,给了他一小包食盐。他舍不得用,把食盐包珍藏在自己的枕头底下。在伤口痛得实在难以忍受时,他才用手去摸一摸盐包,手指象征地再轻抚一下伤口。他知道食盐太宝贵了,他不想自己就这样用掉了。⑤果然不久,有重伤员被送进了医院,手术时急需食盐消毒。张子清二话没说,就从枕头底下掏出了这包食盐,坚决地塞进了医生的手里。医生看着他已严重感染的伤腿,不忍接受。他沉下了脸:“抢救重伤员要紧!”执意让医生拿走了食盐。⑥张子清的伤口进一步大面积感染,最终危及生命,他停止了呼吸。那一年他还不到而立之年。面对他安详的面容,被抢救过来的重伤员哭了,医生护士们哭了,红军战士们都哭了……而此刻,面对他年轻英俊的面容,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大的这些人,怎能不心有触动,心怀感动呢?他还只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呀,却为了信仰和事业,早早地献出了生命!人和人,究竟怎么比?人的生命,究竟又用什么来衡量?⑦步子沉重,心更沉重,站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墓地前,我又一次经受了心灵的震撼。这墓地90多年前还是一片稻田,这里面竟埋葬了130多位红军战士的忠魂,虽然,遗骨并不完全,130多位战士,也只有18人如今还有名有姓。大多数人,无名,甚至无骨,永远长眠在这片红土地上。⑧事情发生在1929年1月29日。在战斗中失败的敌军,买通一位当地游民,由他作向导,偷偷绕过黄洋界哨口,直奔小井进行突袭。红军医院的重伤员和医护人员手无寸铁,仍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敌我力量悬殊,伤员们被驱赶到了这片稻田里,敌军烧了医院,还对伤员们严刑拷打,威逼利诱,让他们说出红军的去向。寒风凛冽刺骨,敌军的蹂躏也无所不用其极,但红军战士昂首挺胸,像一尊尊不倒的铜像,怒视着敌人。敌军气急败坏,竟然架起了机枪,向他们拼命扫射。在这最后关头,战士们还用尽全身力气,齐声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鲜血染红了小溪,染红了大地,映红了树木,也映红了天空。⑨讲解员娓娓讲述着,哽咽着,晶莹的泪水在脸上流淌。我们的热泪也从眼眶溢出,滚落在双颊。我想起了来小井之前读到的一首当地歌谣:“要吃辣椒不怕辣,要当红军不怕杀。茅草过火不断根,春风一吹万万千。”想起了仅仅两年多时间,在井冈山牺牲的4万多位烈士。还有那位可敬可亲的母亲曾志,她就在红军医院工作过。她一生历经磨难,但从未失去过对党的忠诚。她说:“我对我选择的信仰至死不渝,我对我走过的路无怨无悔!”临终前,她还再三叮嘱:“(我的)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火化……”她的坟墓就在小井红军医院附近的山坳上,她是魂归小井呀!⑩我们站在墓前,向先烈们充满崇敬地三鞠躬,又缓缓走近墓地,虔诚地献上了一枝枝洁白的花朵。⑪同行中有人问这位名叫姚王珍的讲解员:“你天天在这里讲解,天天这样动情吗?”⑫她扬起脸,坚决地说道:“是的!因为他们是最有信仰的人,我也是红军的后代!”⑬苍松挺立,烈士无名,石碑无声。⑭小井是多么安宁。我听得见自己的心脏在怦怦跳动。从山涧里蜿蜒奔泻的小溪,仿佛在述说着什么,是的,它告诉了我们许多许多。⑮阳光乍现,云雾正在散去,雄伟奇峻的井冈山愈显峥嵘……(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坐北朝南、全木结构的红军医院,虽然看起来与普通山民的居屋一样质朴,但其内在气质却庄重,令人肃然起敬。B.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的快速建成,体现了红军官兵甘于奉献、不畏艰苦的精神,也体现了军民团结、官兵平等的红军风尚。C.张子清作战勇敢,有才有识,舍己为人。他身负重伤,疼痛难忍,仍然将战友给他的一小包食盐留给了更需要它的战友。D.“苍松挺立,烈士无名,石碑无声”抒写出“我”的强烈感受,表达了对烈士们为了信仰不惧牺牲的精神的赞美和敬仰。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井冈山的云雾,这样写既衬托出井冈山的雄伟奇峻,也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完整。B.文章在叙写张子清的故事时,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特别是细节描写,令其形象栩栩如生,感人至深。C.文章借助语言描写,表达了可敬可亲的母亲——曾志——对党的忠诚,彰显了她坚守初心、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高贵人格。D.文章以“我”的游踪为线索,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将“我”在小井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组织在一起,脉络清晰。【分析语句含意及作用】3.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文章第⑧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1.B2.D3.①三个问句的使用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②人和人比,要比精神信仰;③人的生命价值要由其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4.①从讲解员的视角讲述,使所叙之事显得更加客观、真实;②使文章的选材做到了点面结合,突出了红军的群体形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③这一历史事实再现了当年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体现了军民团结”错误。红军第一家医院的快速建成,“红军官兵纷纷倾囊相助”,没有提到民众的参与,不能体现“军民团结”。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按照空间转换顺序”错误,还有时间的转换,转换顺序应为“时空”。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划线句是作者知道了张子清为救重伤员不惜自己生命最后牺牲的事迹后引发的深沉的感慨和思考。“我们在新中国长大的这些人,怎能不心有触动,心怀感动呢?”这是两个反问句,引发人们对张子清故事的思考,思考他生命的价值;“他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小伙子呀,却为了信仰和事业,早早地献出了生命!”张子清走时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小伙子,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价值是无限的,永恒的。所以,这些内容已经回答了后面的问题:人和人,究竟怎么比,人的生命,究竟又用什么来衡量?人和人比,要就像张子清那样,比精神信仰;以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来衡量生命价值的高低。就像张子清,以他的贡献永远为世人铭记和敬仰,那才是生命价值所在。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从叙述角度分析,讲解员是红军的后代,她的讲述让事件更加客观、真实,她讲解时的外貌描写“哽咽着,晶莹的泪水在脸上流淌”也增强了事件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从内容来看,这些牺牲的人只是红军英勇牺牲的全体人员中的少数,但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代表了红军群体的顽强不屈的精神,这样文章的选材点面结合,突出了红军的群体形象,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从主题来看,这一历史事实,再现了当年红军战士的艰苦卓绝与英勇顽强,彰显了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有滋有味朱士元村庄后边那个大汪塘已有百年历史了,它的面积跟两个篮球场差不多大,中间的水深点,两头浅些,塘里的水在干旱年份也没断过。这个塘还和其他的塘不一样,里边没有生长芦苇,倒是四周长了一围子柳树。春天发芽时,柳枝在阳光下随风飘拂,酷似一幅画。到了夏天,树荫蔽日,分外凉爽,知了在树上一个劲儿地唱着歌,给村上的人带来一片欢乐。每到端午节前后,这个塘里的水几乎接近干涸,村上的人就会选个日子一起跑来逮鱼。所选的日子,一定是太阳暖烘烘的,人们可以脱掉身上的衣服,只穿个裤衩就可下水了,那样一点儿也不会感觉水有多凉。“下塘逮鱼了!下塘逮鱼了!”刚吃过午饭,有人开始吆喝起来。听到喊声,跟着嚷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声音,很快传遍整个村子。有人还没吃完饭,就放下碗筷赶过来了。没有逮鱼的网,有的拿着柳箧,有的拿着提篮,有的拿着笆斗,有的拿着木桶,有的拿着脸盆,一起向大汪塘涌来。孩子们拼命地跟在大人后边跑,嘴里发出的笑声似银铃般响成一片。大强子第一个冲进水里,他跑到最深的地方试了一下,也就大腿深,正是逮鱼的好时机。他招了招手,示意大家赶快下来。看到他招手示意,三牛子、二毛子、小狗子和大人们争先恐后地跳进水里,一起用力在水里搅了起来。每个人都知道,只有水搅混了,鱼儿没法呼吸,就会把头抬到水面上,那可就好逮了。将柳筐埋进水里的大强子,当鱼儿游到他的柳筐上面时,他把筐向上一抬,三条鲢鱼一起落进了他的筐里。鱼儿在筐里跳来跳去,已无回天之力。大强子笑着用手划着水往塘边走,大强子的老婆忙着用手去接鱼筐,一不小心滑到水里,笑得岸上的人前仰后合。村里人都知道,大强子最怕老婆,老婆指东他不会往西,老婆指南他不会往北。他每天都要想着法儿讨好老婆,不然就要遭受老婆白眼。不过,他也有扬眉吐气的时候。大强子的老婆爱吃鱼,还能把鱼烧得有滋有味,不爱吃的人都能吃上几块。大强子老婆吃鱼时,大一点儿的被她吃得不剩一点儿肉,小一点儿的连刺都被她吃掉了。提起她的吃法,村上没人不佩服的。喜欢逮鱼但从不爱吃鱼的大强子,怕鱼刺扎在嗓子里拔不出来。他听说有人为拔一根鱼刺,到医院花了好几十块钱呢,不如不吃好。他乐意逮鱼给老婆吃,路过小沟小渠时,也能逮些鱼带回家。老婆见大强子逮了鱼回来,变得可听话了。大强子叫她倒茶,她赶紧去了。大强子叫她去舀水洗脸,她很快把水端了过来。大强子见人就说,众人听了只是笑了笑。“大强,大强,快过来,这里来了个浪头大的,肯定是条大鱼。快过来呀!”大强子的老婆大声叫道,听到老婆的喊声,大强子赶紧过来。他轻轻地跟着水浪,将筐埋进水里,用力一抬,然后往筐里一看,是只大蛤蟆,随之哈哈大笑起来说:“老婆,你看,你快看,是条大的呀!”老婆看了,边笑边骂道:“怎么逮个晦气东西!”那天,大强子家来了两位客人,是大强子老婆的闺蜜,过来想吃大强子老婆烧的鱼。已近中午了,到哪儿去买鱼呀?想了好大一会儿,大强子老婆突然想起让大强子去大汪塘里钓两条,肯定来得及。不过,瘸叔——“瘸叔哇,我来跟您协商个事,家里来了老婆的两个闺蜜,要吃她烧的鱼,现在到哪里去买呀,我想来这里钓两条,以了下她们的心愿。”“大强啦,你是我们本村人,这大汪塘也有你的份儿,钓两条鱼不碍事的。你是知道的,我也不拿大家三瓜两枣,我是自愿照看的,就是不让外人来插手。”瘸叔回答道。“正因为这样,我才不好意思来呀。感谢您哪,瘸叔!”“不用谢我的。”鱼拿到家里,把大强子的老婆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是好,不知不觉中亲了一下大强子的脸,说:“我老公不愧叫大强!”“那你也要听我的话呀,可不能再像皇帝似的。”大强子又亲了老婆一口。“你说的全是废话,你哪回逮到鱼,我不是任由你指挥呀!”“是!是!”看着他们的亲热劲儿,两位闺蜜都有点儿嫉妒了,忙说:“你们是在做示范还是在演戏呀?”哈哈哈,笑声弥漫了整个小院。“逮得差不多了,都上来吧,留点明年再逮呀!”瘸叔在岸上喊道。听到喊声,大家纷纷上了岸。那些小鱼儿直向汪塘四周边上快澄清的水中游去,越游越带劲儿。看着自己的收获,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好多人说:“今年逮的可比去年多多喽。”坐在岸上的瘸叔,一直是一动不动,他呆呆地看着大伙的高兴劲儿,嘴角不时流露出点点笑意。他们的高兴,也有自己的一份苦劳哇。看着瘸叔,大强子不声不响地走过来说:“瘸叔哇,这两条鱼是送给您的。”“不用,不用,我一个人哪吃得了这么多呀?”瘸叔赶紧站起来说。“吃得了,吃得了。要不是您照看,今年的鱼哪会比去年多呀!”“我没什么事,照看点儿我乐意。”随后,又有些人把鱼送到瘸叔面前,瘸叔没有推辞。晚上,他喊了好多人到他屋里吃鱼,还贴了两瓶酒。鱼,是大强子老婆烧的,满桌人吃得有滋有味。瘸叔说:“明年哪,还让大强第一个跳进水里,到时——”“再来个有滋有味!”大伙儿的笑声,划破了夜空。(选自《安徽文学》2022年2期)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了大汪塘的周围环境在不同季节展现出的不同特点,目的是渲染大汪塘的优美景色,为下文书写逮鱼的欢乐气氛做铺垫。B.村里的人都知道大强子最怕老婆,他每次都要变着戏法讨好自己的老婆,可见当今时代的农村,男女地位也慢慢发生了转变。C.小说在叙写的过程中,一共出现了好几次“笑”或者“笑声”,整个故事一直都在笑声中进行,意在表现村民们的快乐。D.小说除了语言外,也善于用细节来表现人物,如用“轻轻地”“埋”“一抬”“一看”“哈哈大笑”等写出大强子逮鱼时的认真与快乐。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刻画大强子老婆的形象时,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手法,笔墨虽然不多,但个性表现的很鲜明。B.小说通过描写大汪塘村民有滋有味的和谐生活,充分展现农村生活质朴的人情美,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大主题。C.小说以顺叙的方式来叙写大汪塘村民的捕鱼生活,其中还补叙了大强子招待妻子闺蜜去找瘸叔钓鱼的事情。D.小说以“有滋有味”为题,不仅仅是说大汪塘村民吃鱼吃得有滋有味,更是说他们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7.群像描写是指小说中对一群人物形象的描写。请你结合文本分析一下小说中的群像形象。【品味语言艺术】8.乡土文学的语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请你谈谈这一特点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5.B6.C7.①小说刻画了一群以大强夫妇为代表的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友爱互助的村民形象;②这群人家庭和睦,邻里和乐,懂得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从大强夫妻的关系以及他们招待朋友的情节中、大伙在大强的带头下送鱼给瘸叔的情节中可知;③这群人懂得尊重,懂得感恩,对大汪塘从不滥捕滥逮,从不用捕鱼的网,做到捕获有度。8.①从叙述语言看,作者抓住农村日常生活当中的细节进行叙述。比如抓鱼的场面“有的拿着柳筐,有的拿着提篮,有的拿着笆斗……”;再如“三牛子、二毛子、小狗子和大人们争先恐后地跳进水里……”作者选取充满乡土味儿的语言对农村生活进行叙述,具有乡土气息。②从人物语言看,作者刻画的人物语言真实、质朴,具有乡村特色。比如大强子老婆看到他逮住一只蛤蟆,于是边笑边骂道:“怎么逮个晦气东西”;再比如大强子老婆亲了他一口说:“我老公不愧叫大强”。这些语言虽不是方言俚语,但符合人物身份,客观反映真实的农村生活,体现乡土气息。【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可见当今时代的农村,男女地位也慢慢发生了转变”错,由大强对老婆言听计从推断当代农村男女地位发生转变,这个推断过于牵强,而且两者之间也不存在本质联系。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大强子招待妻子闺蜜去找瘸叔钓鱼的事情”非补叙,是插叙。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①小说以端午节前后村民在大汪塘捕鱼为线索,刻画了一群以大强夫妇为代表的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友爱互助的村民形象。②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如家庭关系,刻画了大强夫妇,大强所谓的怕老婆正是爱老婆的体现,老婆爱吃鱼,大强不爱吃鱼,但他“乐意逮鱼给老婆吃,路过小沟小渠时,也能逮些鱼带回家”,而大强老婆看到大强逮到鱼“变得可听话了。大强子叫她倒茶,她赶紧去了。大强子叫她去舀水洗脸,她很快把水端了过来”,写出了夫妻和睦的关系;如邻里关系,瘸叔自动为大家看守鱼塘,“要不是您照看,今年的鱼哪会比去年多呀!”“我没什么事,照看点儿我乐意”;逮鱼时“大强子第一个冲进水里,他跑到最深的地方试了一下,也就大腿深,正是逮鱼的好时机。他招了招手,示意大家赶快下来。看到他招手示意,三牛子、二毛子、小狗子和大人们争先恐后地跳进水里,一起用力在水里搅了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并不自私,也不争抢,而是一起逮鱼,邻里和乐;文中还描写了大家一起捕鱼的欢乐,“‘下塘逮鱼了!下塘逮鱼了!’刚吃过午饭,有人开始吆喝起来。听到喊声,跟着嚷起来的人越来越多。声音,很快传遍整个村子。有人还没吃完饭,就放下碗筷赶过来了。没有逮鱼的网,有的拿着柳箧,有的拿着提篮,有的拿着笆斗,有的拿着木桶,有的拿着脸盆,一起向大汪塘涌来。孩子们拼命地跟在大人后边跑,嘴里发出的笑声似银铃般响成一片”;还有大强带头送鱼给瘸叔,“瘸叔哇,这两条鱼是送给您的”“随后,又有些人把鱼送到瘸叔面前,瘸叔没有推辞”,而瘸叔却拿出好酒请大家到他家吃鱼,“鱼,是大强子老婆烧的,满桌人吃得有滋有味”。总之,这群人家庭和睦,邻里和乐,懂得互相尊重、互相关爱,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③这群人懂得尊重,懂得感恩,一是表现在对瘸叔的感激,送鱼给瘸叔吃,更主要的是对自然的尊重,“‘逮得差不多了,都上来吧,留点明年再逮呀!’瘸叔在岸上喊道。听到喊声,大家纷纷上了岸。那些小鱼儿直向汪塘四周边上快澄清的水中游去,越游越带劲儿”,他们对大汪塘从不滥捕滥逮,从不用捕鱼的网,做到捕获有度。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①从叙述语言看,作者抓住农村日常生活当中的细节进行叙述。比如抓鱼的场面“有的拿着柳筐,有的拿着提篮,有的拿着笆斗……”,三个“有的”都是口语词汇,还有工具“柳筐”“提篮”“笆斗”都很富有乡村气息;再如“三牛子、二毛子、小狗子和大人们争先恐后地跳进水里……”,人物的名字乡土气息浓厚,“争先恐后”“跳”也很质朴。作者选取充满乡土味儿的语言对农村生活进行叙述,具有乡土气息。②从人物语言看,作者刻画的人物语言真实、质朴,具有乡村特色。比如大强子老婆看到他逮住一只蛤蟆,于是边笑边骂道:“怎么逮个晦气东西”;再比如大强子老婆亲了他一口说“我老公不愧叫大强”;大强去找瘸叔商量钓鱼时说“瘸叔哇,我来跟您协商个事,家里来了老婆的两个闺蜜,要吃她烧的鱼,现在到哪里去买呀,我想来这里钓两条,以了下她们的心愿”;还有瘸叔推辞不要鱼的时候说“不用,不用,我一个人哪吃得了这么多呀?”这些语言虽不是方言俚语,但符合人物身份,客观反映真实的农村生活,体现乡土气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个危险的人物王鲁彦夏天的一个早晨,惠明先生的房内坐满了人。这是因为子平,惠明先生的侄子,刚从T城回来,所以林家塘的邻居们都走过来和他打招呼。他离家很久,已有八年了。他穿着一身洋服,走起路来,脚下的皮鞋发出橐橐的声音,庄重而且威严。他在许多中学校、大学校里教过书,不但不能以孩子相看,且俨然是许多青年的师长了。林家塘这个村庄是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村屋接连不断,绵延到碧绿的田野中,一脉线似的小河明亮亮地蜿蜒着。整个林家塘都被围在丛林中,一年到头开着各色的花。一天下午,林家塘的明生和仁才正在半山里砍柴。他们看见子平循着山路从山脚行地走上山去,在一株大树下歇了半天,拿出一瓶酒,呆望着远方,一口一口喝着,坐了许久,又行地往山顶走。明生和仁才好奇心动,便都偷偷地跟着走去。一到山巅,子平便狂呼着来回地跑了起来,跳了起来。奇异的事还有。子平忽然丢了酒瓶,猱升到一株大树上。他坐在桠杈上,摇着树枝,唱着歌。他玩了许久,便又跳下来喝酒,一会儿,便躺倒在大树下,似乎睡熟了。“不要再看这些难以入目的丑态!”明生和仁才摇着头,往半山里走去。炎热之后,壁垒似的云迅速地从山顶上腾了起来,一霎时便布满了天空。雷声如从远的海底滚出来一般,愈响愈近愈隆。接着大雨便狂怒地落着。这时,林家塘全村仿佛是恶涛中的一只小艇,簸荡得没有一刻平静。村中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躲在屋中,不敢走出门外。就在这时,住在村尾的农夫四林忽然听见屋外大声呼号的声音。他从后窗望出去,看见一个人撑着一顶纸伞,赤着脚,裤脚卷到大腿上,大声地唱着歌,往山脚下走。那是子平。不久,田间正是一片黄色,早稻将熟。忽然一天,林家塘来了一个贴告示的人。大家都围着去看,只见:“……农夫栽培辛勤……租谷一律七折……县农民协会示……”“娘的!这样好的年成,要他多管事!”“什么叫做农民协会!狗屁!害人的东西!”……林家塘做生意的人最多,种田的没几个。有一种不堪言说的疑惑,同时涌上了大家的心头:觉得这件事情似乎是子平在其中唆使,加上平时的鄙视,便生出了仇恨。炊烟在各家的屋上盘绕,结成了一个大的朦胧的网,笼罩着整个村庄。夜又从不知不觉中撒下幕来,使林家塘渐渐入于黑暗的境界。不久,奇异的事发生了。有人看见头上有无数的小星拥簇成一堆,上窄下阔,发出极大的光芒。这叫做扫帚星,是一颗凶星。它被发现时,必有王莽一类的人出世,倾覆着朝代,扰乱着安静。恐怖充满了各人的心中,显然这个人已出现在林家塘了。这消息像电似地立刻就传遍了林家塘。有几个人便相约去讽示惠明先生,探他的意见。邻居们走后,惠明先生非常地生气。他怒气冲冲地叫女仆把子平喊来。“你知道农民协会吗,子平?”他劈头就是这样问。“知道的。”子平毫不介意地回答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不平等。不种田的人有饭吃,种田的反而没有饭吃。”惠明先生一肚子的气愤。烟越吸越急,怒气也愈加增长起来。自己家里隐藏着一个这样危险的人,他如做梦似的到现在才知道,林家塘人的观察是多么真确。七八年来,他在林家塘是一个最有名声的人,他像一个阎王,一句话说出去,怎样重大的案件便解决。他几十年心血所争来的名声,眼见得要被这畜生破坏了!新的思想随着他的烟上来。他在夜间请了村中几个地位较高的人秘密商量许久,写好一张报告,由他领衔,打发人送到县里。第二天早晨,这消息便已传遍了。大家都觉得心里有点痒痒,巴不得这事立刻就发作。第三天早晨,浓厚的雾笼罩了整个林家塘。炊烟从各家的烟囱中冒了出来,渐渐混合在雾里,使林家塘更沉没在朦胧中。太阳只是淡淡地发着光,似不想冲破雾的网,给林家塘人一个清明的世界一般。阿武婶拿着洗净了的一篮衣服回来,忽然听见一阵橐橐的皮鞋声。她回头细看时,那人已隐没在雾中了。林家塘没有第二个人穿皮鞋,她知道那一定是子平逃走了。她急忙跟着皮鞋声追去。路上遇到了明生,便叫他跟去,因为她自己是小脚,走不快的。雾渐渐淡了起来,隐约中,脚步声忽然没有了,子平已走入小路。“哼!看你往哪里逃罢!”明生喃喃地说着。忽然树林中起了一声狂叫,吓得他连忙站住了脚步。对面的山谷猛然又应答了一声。他看见子平捻着拳头在那里打起拳来了。他不由得心里突突地跳。雾已完全敛迹,太阳很明亮地照着。明生忽然看见对面来了十几个人。前面走的都背着枪,穿着军服,后面的是林家塘的邻居们,为首的是惠明先生,他们似已知道子平逃走,追了来的。“逃走了,逃走了!”大家都大声地喊了起来,“快去,快去!怕有手枪呢!”那些兵很快地卸下刺刀,装上子弹,往树林包围了去。子平似已觉得,飞步往树林外逃去。突然间,一阵噼啪的枪声,子平倒在田中了。大家围了上去。有几个兵士跑到他的屋子搜查。证据是一柄剑。溪流仍点点滴滴地流着,树林巍然地站着,鸟儿啁啾地唱着快乐的歌,各色的野花天天开着,如往日一般。即如子平击倒的那一处,也依然有蟋蟀歌唱着,蚱蜢跳跃着,粉蝶飞舞着,不复记得曾有一个青年凄惨地倒在那里流着鲜红的血……呵,多么美丽的乡村!1927年(选自《鲁彦作品集》,有删改)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生、仁才用“难以入目的丑态”评说子平,阿武婶听见子平逃走的皮鞋声便急忙追去,林家塘人的种种言行表明了其对子平的抵触心理。B.“浓厚的雾笼罩了整个林家塘……太阳只是淡淡地发着光,似不想冲破雾的网,给林家塘人一个清明的世界一般”,渲染了压抑的环境,暗示了子平即将遇害的下场。C.兵士跑到子平的屋子搜查到的证据是一柄剑。实证的取得说明子平参与了不可告人的事件。D.面对雷雨,村中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躲在屋中,不敢走出门外,暗示了林家塘和鲁迅笔下的鲁镇一样,都具有封闭性、聚居性。10.下列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存在着很多的“空白点”,如:像闺阁姑娘似的躲着不出来;莫名跑到山里去喝酒狂啸等。这些空白点引发了读者的想象,增加了文章的神秘感。B.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了子平在林家塘受关注、被猜疑直至死亡的全过程,拉开了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更客观灵活地展现了林家塘的人情冷暖。C.小说穿插了大量的环境描写,有明有暗,综合运用拟人、比喻、叠词等修辞,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D.小说运用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丰富饱满。如惠明先生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批评子平,表明他对子平理解却不支持的矛盾心理。11.小说群像的刻画往往能显示群体“共性”。请概括林家塘人形象的“共性”。【品味语言艺术】12.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案】9.C10.D11.①愚昧保守(答“迷信”“落后”亦可)。②麻木冷漠(答“爱看热闹,煽风点火”亦可)。12.①运用拟人、反衬的修辞,小说选取“跳跃”“歌唱”着的鸟儿、野花、蟋蟀、粉蝶等生机盎然的自然生灵,衬托了子平凄惨的命运。②反语,“呵,多么美丽的乡村!”,揭示了受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陈规陋俗所侵害的社会环境,讽刺了村民麻木冷漠的群体形象。③悲剧性的结尾,引人深思,更好地揭示了主题。④“依然”“如往日一般”“仍”等副词的运用,起强调作用,强化了封建礼教的根深蒂固。【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实证的取得”和“说明子平参与了不可告人的事件”错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真相是无关紧要的证据——一柄剑,却以子平惨死为代价,恰恰具有反讽意味。故选C。10.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的能力。D.“表明他对子平理解却不支持的矛盾心理”错误,原文“自己家里隐藏着一个这样危险的人,他如做梦似的到现在才知道,林家塘人的观察是多么真确”,表明惠明先生不理解甚至非常痛恨子平的举动。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林家塘这个村庄是一个风景很好的地方。村屋接连不断,绵连到碧绿的田野中,一脉线似的小河明亮亮地蜿蜒着。整个林家塘都被围在丛林中……林家塘全村仿佛是恶涛中的一只小艇,簸荡得没有一刻平静。村中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躲在屋中,不敢走出门外……林家塘做生意的人最多”,林家塘是农村,是封闭、聚居性的小地方;惠明先生亲自告发了儿子,林家塘人认为……“一颗凶星。它被发现时,必有王莽一类的人出世,倾覆着朝代,扰乱着安静”,这些情况表明他们有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迷信思想,陈规陋俗。结合“只有一件,邻居们不以为然。那就是子平的衣服,他把领子翻在肩上,前胸露着一部分的肉。外衣上明明生着扣子,却一个也不扣……‘不要再看这些难以入目的丑态!’明生和仁才摇着头,往半山里走去……村中的人都战战兢兢地躲在屋中,不敢走出门外……有人看见头上有无数的小星拥簇成一堆,上窄下阔,发出极大的光芒。这叫做扫帚星,是一颗凶星。它被发现时,必有王莽一类的人出世,倾覆着朝代,扰乱着安静。恐怖充满了各人的心中”“一阵噼啪的枪声,子平倒在田中了。大家围了上去”,林家塘人不能接受新事物,面对自然现象没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解,人云亦云,林家塘人透露着蒙昧、无知、麻木,面对子平的流血,众人只是看热闹,透漏着冷漠。1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点点滴滴”“唱着”“不复记得”赋予自然里的生物以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跳跃”“歌唱”着的鸟儿、野花、蟋蟀、粉蝶等生机盎然的自然生灵,呈现大自然的美好和乐,反衬出了子平凄惨的命运。“呵,多么美丽的乡村!”运用反语,在表面美丽的乡村里,一个无私、正直的青年殒命,一群村民愚昧、麻木、冷漠……一次揭示了受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陈规陋俗所侵害的社会环境,讽刺了村民麻木冷漠的群体形象。“有一个青年凄惨地倒在那里流着鲜红的血”,故事以悲剧性结尾,把美好毁灭给人看,引人深思,更好地揭示了主题。“溪流仍流着”“各色的野花天天开着,如往日一般”“依然有蟋蟀歌唱着”,“依然”“如往日一般”“仍”等副词的运用,起强调作用,强化了封建礼教的根深蒂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红三月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只是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春是来了,街头的白杨树蹿着芽,拖马车的马冒着气,马车夫们的大毡靴也不见了,行人道上外国女人的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又复活在行人道上。商店为着快快地传播春天的感觉,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那是布置着公园的夏景。我看得很凝神的时候,有人撞了我一下,是汪林,她也戴着那样小沿的帽子。“天真暖啦!走路都有点热。”看着她转过“商市街”,我们才来到另一家店铺,并不是买什么,只是看看,同时晒晒太阳。这样好的人行道,有树,也有椅子,坐在椅子上,把眼睛闭起,一切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这一切把自己完全陷进去。听着,听着吧!春在歌唱……“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有谁还记得冬天?阳光这样暖了!街树蹿着芽!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挪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唱这样难听的歌。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大概又是情书吧!”郎华随便说着玩笑话。她跑进屋去了。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流浪人的音乐,日本舞场的音乐,外国饭店的音乐……七点钟以后。中央大街的中段,在一条横口,那个很响的扩音机哇哇地叫起来,这歌声差不多响彻全街。若站在商店的玻璃窗前,会疑心是从玻璃发着震响。一条完全在风雪里寂寞的大街,今天第一次又号叫起来。外国人!绅士样的,流氓样的,老婆子,少女们,跑了满街……有的连起人排来封闭住商店的窗子,但这只限于年轻人。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像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来混在这些卷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她和另一个也和她同样打扮漂亮的、白脸的女人同走……卷发的人用俄国话说她漂亮。她也用俄国话和他们笑了一阵。中央大街的南端,人渐渐稀疏了。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那边,还望得见那边快乐的人群。还听得见那边快乐的声音。三月,花还没有,人们嗅不到花香。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1936年5月13.简析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品味语言艺术】14.简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点。15.请你说说文章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标题的理由。【分析语句含意及作用】16.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答案】13.①环境描写,写出春天到来,天气和暖,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②由物及人,写出天气和暖后,街上行人的热闹和欢笑。③结构上,生机热闹的春天气象,为后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做铺垫。④主题上,和暖温馨的春天与下文悲惨世界构成强烈的反差,为表达作者悲悯主题服务。14.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写出春天的舒适和令人沉醉。或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听着,听着吧”,强调作者听到的声音,自然引出下文对声音的进一步描写。②以短句式为主,语调轻快,传达出作者的喜悦之情。③运用动作描写,“坐”“闭”“陷”,写出我对和暖春到来的喜悦和享受。(这样和谐的春天的氛围和下文苦难的歌唱声形成鲜明反差和强烈对照。)④多非主谓句或省略句(省略主语),使语气急促,表达对春的欣喜之情。15.①富有诗意,引发人们对美好春天的想象。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③一语双关,既指春天的和暖和盎然生机,同时“春意”又具有象征义,和文章主题相契合,表达作者对人世间的温暖春天的向往,期盼人们能够摆脱苦难。16.①“快乐的人们”,如汪林等人,生活富裕,不计冷暖;爱情甜蜜,不知苦涩;激情满怀,抗衡四季。他们的快乐是不分季节的。②“哀哭的人们”,如叫化子,一个寒冬足以使其陷入饥饿和死亡,即便是日渐和暖的春天也温暖不了他们。他们的苦难是周而复始的,逃不开四季的。③写出作者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和对人们悲苦生活的感伤。【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简析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主题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抓住“春末了,关外的人们才知道春来”“蹿着芽”“冒着气”“脚又从长统套鞋里显现出来”“笑声,见面打招呼声”“传播春天的感觉”“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等分析,写出春天到来,天气和暖,街上行人的热闹和欢笑,到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一段环境描写的内容。写春天到来时春意盎然的景象,结构上是为了衬托下文不幸的人的悲惨。结合“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后文“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分析,都是表现那些不幸的人们的痛苦。和暖温馨的春天与下文悲惨世界构成强烈的反差,为表达作者悲悯主题服务。14.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语言,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分析语言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此外需要注意表达技巧的分析。抓住“春的梦,春的谜,春的暖力……”分析,运用排比修辞,写出了春给人们带来的舒适感。抓住“听着,听着吧”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结合后面内容“‘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等分析,引出下文对声音的进一步描写。结合“坐”“闭”“陷”等分析,这是动作描写,写出了我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这样和谐的春天的氛围和下文苦难的歌唱声形成鲜明反差和强烈对照。多用短句,省略主语,使语气急促,表达对春的欣喜之情。15.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本标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你说说文章以‘春意挂上了树梢’为标题的理由”,可以从表达效果、写作手法、内容主旨等方面分析标题的妙处。特别是对运用了比喻或象征手法的文题既要答出它的表层含义,更要答出它的深层含义。而且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来探究文题的妙用,这样答来,角度才全面,答案才规范。文中用了多情的笔触描摹北方三月的春天美景,富有诗意,引发人们对美好春天的想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以“春意挂上树梢”为题,就是让人们感悟到春意只是自然界略有春意而已,是挂着的,是飘渺的,我们的现实社会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引起人们思考我们社会的前途,国家的前途,不幸人们乃至我们整个中国人们的前途命运的思考。当时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际,在中国的国土上出现许多不合的有悖于国家民族的丑陋现象,就是外国的入侵。标题含蓄蕴藉,有力地突出文章中心,而且发人深省,耐人寻味。16.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原因。结合“汪林在院心吸着一支烟卷,她又换一套衣裳。那是淡绿色的,和树枝发出的芽一样的颜色。她腋下夹着一封信,看见我们,赶忙把信送进衣袋去”“香烟的烟缕在门外打了一下旋卷才消灭”“夜,春夜,中央大街充满了音乐的夜”“也有的同唱机一样唱起来,但这也只限于年轻人”“这好像特有的年轻人的集会。他们和姑娘们一道说笑,和姑娘们连起排来走。中国人来混在这些卷发人中间,少得只有七分之一,或八分之一。但是汪林在其中,我们又遇到她”等分析,“快乐的人们”,如汪林等人,不计冷暖,激情满怀,抗衡四季。他们的快乐是不分季节的。结合“‘大爷,大奶奶……帮帮吧!……’这是什么歌呢,从背后来的?这不是春天的歌吧”“那个叫化子嘴里吃着个烂梨,一条腿和一只脚肿得把另一只显得好像不存在似的。‘我的腿冻坏啦!大爷,帮帮吧!唉唉……!’”“手风琴在隔道唱起来,这也不是春天的调,只要一看那个瞎人为着拉琴而挪歪的头,就觉得很残忍。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墙根,转角,都发现着哀哭,老头子,孩子,母亲们……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等分析,“哀哭的人们”,如叫化子,一个寒冬足以使其陷入饥饿和死亡,即便是日渐和暖的春天也温暖不了他们。春天虽已至,但并非是人人都能感受到春的气息。它还喻指北方的人们依旧生活在冬天,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写出作者对世态人情的洞察和对人们悲苦生活的感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萨勒玛[芬兰]爱诺·考洛斯①萨勒玛,奴隶的岛……②广漠的牧场,辽远的草原;夏天的时候,家畜都在那里吃草。向太阳展开着,那广阔的平坦荒原;向光热拧缩着,那干灼的繁乱草丝;向大地凹掘着,那干裂的凹凸硬泥。一场倾盆大雨也无法渗入的这干皱得如同老人皮肤一样的泥地。雨后,皱纹旁背着房子爬行的蜗牛,显露着这倦乏皮肤上的一丝微弱活力。③在仲夏之前,一切的草木都凋败了;只有桧树仍然坚执地把根伸到太阳晒硬了的地里去。然而,一群群饥饿的羊,在它们经过的地方,不留下一片叶子,甚至损坏了桧树的枝条。羊群在这些矮树的四周咬着,渐渐地把树咬成了绿色的大圆丘的样子,一堆一堆地在平坦的地上排列着。它们像是种植在洛可可式的花园中的,由于一位熟练的园丁修剪而成的装饰。有的像圆球,有的又像葱,有的又像俄国教堂的圆屋顶。在这些桧树林之间,只有山楂能够生长,一朵微小的红花,它的火一样的卷曲的花球,在凋残的绿色中闪着红光,像一阵火花。④风景渐渐地好看起来——低矮的山岗横着,像是一排想要挡住那不停进攻着的大风的盾;风的本意好像是要吹走了它吧,然而却只是从山顶扫起一大片白色的飞沙。⑤萨勒玛的农村和小屋也就看到了,在大路的两边,也有在一边的,掩藏于树丛中,或者四散在零落地铺着石子的平地上,或是聚拢了成为五六家一簇的小小的村子。这些很粗陋,铺着草、泥或麦草的斜矗的屋顶遮着墙,像是一顶帽子,一直拉下了,遮着眼睛。这些屋子尽量地贴近地面,似乎为了不至引起一丝的注意,它们的永远灰色的色彩,几乎难于与四周的泥土区别。即便聚成了村子了,它们仍然是胆怯且惧怕的,像是恐怖已经将这些小屋赶在一起,以作一致的防御似的,暗黑而又破败。住屋,打谷仓,牛栏,都惊惶无措地局促于屋顶之下,这屋顶似乎要将下面小屋中的一切生命都给窒息而且压榨出去。随处有的是风磨,在圆圆的石墩上,用了它的灰色的翅子缓缓地削着空气。⑥萨勒玛保存了很多的历史,但是萨勒玛自己却正是它的最无偏见的历史家。七世纪的奴隶的史实都在它的景色上记录着了。⑦萨勒玛的岩石简直也反映出了奴隶的灵魂,永不成为一座高山,永不与天空挑战,只退避到地上,把威吓藏在心里,像奴隶一样。那些长在草野里,很难被看出的荆棘,会暗暗地刺伤了你的手或脚。在你看来,那些太卑下了,不值得去罚;甚至于也不必因之而停止,你仍然向前走去,想着:“荆棘的复仇,正不过是奴隶的复仇呀!”⑧萨勒玛的花时也很短促而且浮华,像奴隶们的假日。在仲夏之前,只有两个礼拜,生长得繁盛的、高高的草田波动着色彩之海。于是,这就正如波罗的海的温室,充满着风,吹来了在寒冷的北方很少人知道的稀罕的花朵。镰刀已经预备好了,磨刀声在家家的屋子里响了起来,刀片在小屋的角落里闪着光——到了明天或是明天的明天,这可爱的闪变的色彩就没有了。这里是对于荒芜的牧场与饥饿的草原的补偿。圆石砌成的栏边,野蔷薇将灰土的干燥的路装点为新鲜的玫瑰园,猫一样地在红的花蕊下藏起了它们的刺。浸着水的低地上波动着遮盖在面上的白色的绵草,像刚落下的雪片一样地柔软。喷泉旁,开放着的相思花,永远是近在水边的,也许是为了可以洗净它们的蓝眼睛吧。地主们所在的街巷里,随处都有从叶丛中探出来的七叶树的白花,在枝条上直立着,像是一串点着的蜡烛。在沙风冈与石栏之间的窟窿里,甚至于在盖着草的屋顶的罅裂里,有黄的佛甲草密贴地生着,层层叠叠地像黄的地衣。⑨这是萨勒玛,奴隶的岛……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景物描写,丰富而细腻,运用象征、比喻、比拟、排比等多种手法。B.文章全部采用了第三人称,这样可以让叙述更客观,更真实,更具说服力。C.文章结构安排颇具特色,“萨勒玛,奴隶的岛……”首尾呼应,回环往复。D.文章立意构思新颖,“萨勒玛,奴隶的岛……”作者开宗明义,既写景,又写人。【品味语言艺术】18.请赏析文章第二段的语言特点。19.作者为什么说萨勒玛是奴隶的岛?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17.B18.①用词贴切,富有表现力。(需举例说明,如“拧缩”“凹掘”等)②运用比喻(或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萨勒玛的荒凉与衰败。③句式整散结合,富于变化。④语言风格凝重苍凉。19.①萨勒玛是奴隶们生活的地方,是他们苦难命运的最客观的见证者。②岛上的景物特点与奴隶的特点相同。③萨勒玛的荒凉、衰败,就烘托出奴隶们悲苦的命运和地位的卑微。【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干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B项,“文章全部采用了第三人称”的说法太绝对,而且以偏概全。从原文第七段“那些长在草野里,很难被看出的荆棘,会暗暗地刺伤了你的手或脚。在你看来,那些太卑下了,不值得去罚;甚至于也不必因之而停止,你仍然向前走去”的文字可看出是第二人称。故选B。18.此题考查赏析语句,品鉴语言艺术的能力。赏析语言可以从五方面考虑:

①语句的含意和作用。②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④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⑤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本题要求赏析文章第二段的语言特点。这个段落是描写句,描写牧场、草原的风情。其语言特点是散句多,同时整散结合,富于变化。比如“向太阳展开着,那广阔的平坦荒原;向光热拧缩着,那干灼的繁乱草丝;向大地凹掘着,那干裂的凹凸硬泥”是个排比句,很有整齐的气势,但接着“一场倾盆大雨也无法渗入的这干皱得如同老人皮肤一样的泥地”便是散句。第二个特点是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子富有表现力。比如将干皱的泥地比作老人的皮肤,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里的干旱。而作者用词是非常精当的,有倒装的意味。比如:“向太阳展开着,那广阔的平坦荒原;向光热拧缩着,那干灼的繁乱草丝;向大地凹掘着,那干裂的凹凸硬泥”,整体看是个排比句,但每一个小句子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那广阔的平坦荒原,向太阳展开着;那干灼的繁乱草丝,向光热拧缩着;那干裂的凹凸硬泥,向大地凹掘着。倒装使得笔下描述的对象更加突出,这里分别突出了草原、草丝、硬泥。而“拧缩”形象地刻画出“干灼的草丝”严重缺水的特点;“凹掘”一词具体生动地写出“干裂的凹凸硬泥干旱的样子。总之,第二自然段,作者用富于变化的句式,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精准传神的词语,描写了草原牧场久旱无雨的苍凉、枯寂。更加凸显了这里劳作的奴隶们的不幸和悲惨。19.此题考查把握作品的结构和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概括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概括思路。本题要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说萨勒玛是奴隶的岛原因。结合文本可知:文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大量描写,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奴隶命运的同情。萨勒玛岛上的自然环境本身是作者的写作对象之一,是文章不可缺少的内容。萨勒玛历史上是奴隶生活的地方,文章通过对萨勒玛环境的细致描绘,刻画出岛上荒凉、死寂的环境,来烘托奴隶的悲苦命运与卑微形象。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小腿疼闹社房赵树理小腿疼是五十来岁一个老太婆,家里有一个儿子一个儿媳,还有个小孙孙。本来她瞧着孙孙做做饭,媳妇是可以上地的,可是她不,她一定要让媳妇照着她当日伺候婆婆那个样子伺候她——给她打洗脸水、送尿盆、做饭、端饭……不过要是地里有点便宜活的话也不放过机会。例如夏天拾麦子,在麦子没有割完的时候她可去,一到割完了她就不去了。又如摘棉花,在棉桃盛开每天摘的能超过定额一倍的时候,她也能出动好几天,不用说刚能做到定额她不去,就是只超过定额三分她也不去。她的小腿上,在年轻时候生过连疮,不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治好了。在生疮的时候,她的丈夫伺候她;在治好之后,为了容易使唤丈夫,她说她留下了个腿疼根。不过她这“疼”疼得有点特别:高兴时候不疼,不高兴了就疼;逛会、看戏、游门、串户时候不疼,一做活儿就疼;入社以后是活儿能大量超过定额时候不疼,超不过定额或者超过的少了就又要疼。乡里的医务站办得虽说还不错,可是对这种腿疼还是没有办法的。吃不饱一进门就说:“大婶呀!有人贴着黑帖子骂咱们哩!”小腿疼听说有人敢骂她好像还是第一次。她好像不相信地问:“谁写的?”“杨小四那个小死材!”“他这小死材都写了些什么?”“写得多着哩:说你装腿疼,留下儿媳妇给你送屎尿;说你偷麦子;说你没理占三分……”吃不饱又加油加醋添了些大字报上没有写上去的话,把个小腿疼说得腿也不疼了,挺挺挺挺就跑到社房里去找杨小四。这时候,主任王聚海、副主任杨小四、支书王镇海三个人都正端着碗开碰头会,小腿疼一跑进去就把个小会给他们搅乱了。小腿疼一进门一句话也没有说,就伸开两条胳膊去扑杨小四,杨小四从座上跳起来闪过一边,主任王聚海趁势把小腿疼拦住。杨小四料定是大字报引起来的事,就向小腿疼说:“你是不是想打架?政府有规定。不准打架。打架是犯法的。不怕罚款、不怕坐牢你就打吧!只要你敢打一下,我就把你请得到法院!”又向王聚海说:“不要拦她!放开叫她打吧!”小腿疼一听说要出罚款要坐牢,手就软下来,不过嘴还不软。她说:“我不是要打你!我是要问问你政府规定过叫你骂人没有?”“我什么时候骂过你?”“白纸黑字贴在墙上你还昧得了?”王聚海说:“这老嫂!人家提你的名来没有?”小腿疼马上顶回来说:“只要不提名就该骂是不是?要可以骂我可就天天骂哩!”杨小四说:“问题不在提名不提名,要说清楚的是骂你来没有!我写的有哪一句不实,就算我是骂你!你举出来!我写的是有个缺点,那就是不该没有提你们的名字。我本来提着的,主任建议叫我去了。你要嫌我写得不全,我给你把名字加上好了!”“你还嫌骂得不痛快呀?加吧!你又是副主任,你又会写,还有我这不识字的老百姓活的哩?”支书王镇海站起来说:“老嫂你是说理不说理?你认为哪里写得不对许你驳他!不能这样满脑一把抓来派人家的不是!谁不叫你活了?”“你们都是官官相卫,我跟你们说什么理!我要骂!谁给我出大字报叫他死绝了根!叫狼吃得他不剩个血盘儿,……支书认真地说:“你实在要不说理要这样发疯,这么大个社也不是没有办法治你!”回头向大家说:“来两个人把她送乡政府!”看的人们马上跳出五六个人来把她围上,其中有两个人拉住她两条胳膊就要走。这时候,主任王聚海却拦住说:“等一等!这么一点事哪里值得去麻烦乡政府一趟?”小腿疼见真要送她走,已经有点胆怯,后来经主任这么一拦就放了心。她定了定神,看到局势稳定了,就强鼓着气说了几句似乎是光荣退兵的话:“不要拦他们!让他们送吧!看乡政府能不能拔了我的舌头!”王聚海认为已经到了收场的时候,就拉长了调子向小腿疼说:“老嫂!你且回去吧!没有到不了底的事!我们现在要布置明天的生产工作,等过两天再给你们解释解释!”“什么解释解释?一定得说个过来过去!”“好好好!就说个过来过去!”杨小四说:“主任你的话是怎么说着的?人家闹到咱的会场来了,还要给人家陪情是不是?”小腿疼怕杨小四和支书王镇海再把王聚海说倒了弄得自己不得退场,就赶紧抢了个空子和王聚海说:“我可走了!事情是你承担着的!可不许平白白地拉倒啊!”说完了抽身就走,跑出门去才想起来没有装腿疼。1958年7月14日(摘自《“锻炼锻炼”》,有删改)2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吃不饱”来向“小腿疼”告密,还加油加醋添了些大字报上没有写上去的话,可见她善于煽风点火,拨弄是非,也是一个落后的农村妇女形象。B.“小腿疼”知道有人写了公开批评她的大字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问题,反而觉得是杨小四有意骂自己,所以要找他算账。C.“小腿疼”偷奸耍滑、好逸恶劳撒泼闹事,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教育部分农民的艰巨性和清除小农意识的长期性。D.“小腿疼”的腿“疼”与“不疼”的对比,揭示了她自私自利、逃避劳动、爱占便宜的个性。她从年轻就如此,为了不干活装病,还让别人伺候她。2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农村合作化运动为大背景,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既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鲜明的地域色彩。B.“小腿疼”“吃不饱”是小说中人物的外号,这也是小说的艺术特色之一,既能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又能充满智慧地表现生活,很容易被农民接受。C.小说以浓墨重彩来写人物,综合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表现手法来描写人物,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D.赵树理巧妙地运用了“光荣退兵”这个褒义词,幽默地讽刺了“小腿疼”在社房里的无理取闹,不仅有利于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运用反语的手法,增强了作品语言的风趣性。22.王聚海、杨小四都是基层干部,在处理“小腿疼”闹社时方式不同但各有优点,请结合文本分析两人的可取之处。【品味语言艺术】23.赵树理为代表的文学流派被称为“山药蛋派”,结合本文和《小二黑结婚》概括“山药蛋派”小说的语言特点。【答案】20.D21.A22.①王聚海能把握群众的性格,工作方式温和,易被群众接受。他对群众亲切温和,即便“小腿疼”来者不善,也一直称她“老嫂”,他极力消弭干群之间的对立情绪,将最激烈的冲突化解掉。②杨小四敢于直面农村工作的问题,并且勇于解决问题。他贴大字报批评落后群众,面对“小腿疼”的无理取闹丝毫不退缩,打击了她的嚣张气焰。23.①叙述语言完全口语化:无论是讲述故事还是评论人物、事件,都使人觉得像一位质朴的农民在说话。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②语言诙谐风趣,轻松幽默:如对“小腿疼”外号由来的叙写等,表现出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③使用方言进行创作,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血盘儿”“过来过去”等。④人物语言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充分表现了人物性格。【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D.“她从年轻时就如此,为了不干活装病,还让别人伺候她”说法绝对,“小腿疼”年轻时让丈夫伺候她,开始时不是装病,她那时确实生了连疮。故选D。2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A.“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错误。小说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故选A。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艺术形象特点的能力。王聚海在处理工作时,对群众亲切温和,“王聚海说:‘这老嫂!人家提你的名来没有?’”,即便“小腿疼”来者不善,也一直称她“老嫂”,他极力消弭干群之间的对立情绪,将最激烈的冲突化解掉,可以看出他能把握群众的性格,工作方式温和,易为群众接受;杨小四在处理工作时敢于直面农村工作的问题,并且勇于解决问题。如他贴大字报批评落后群众,面对“小腿疼”的无理取闹丝毫不退缩,“杨小四料定是大字报引起来的事,就向小腿疼说:‘你是不是想打架?政府有规定。不准打架。打架是犯法的。不怕罚款、不怕坐牢你就打吧!只要你敢打一下,我就把你请得到法院!’又向王聚海说:‘不要拦她!放开叫她打吧!’”,打击了“小腿疼”的嚣张气焰。据此可以看出杨小四敢于直面农村工作的问题,并且勇于解决问题。2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山药蛋派”的语言特点,再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山药蛋派”的语言特点:乡土气息浓厚,亲民,有生活气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口语化的写作特点,追求生活的真实。文中的叙述完全口语化,如“本来她瞧着孙孙做做饭,媳妇是可以上地的”“不过她这‘疼’疼得有点特别:高兴时候不疼,不高兴了就疼;逛会、看戏、游门、串户时候不疼,一做活儿就疼;入社以后是活儿能大量超过定额时候不疼,超不过定额或者超过的少了就又要疼。乡里的医务站办得虽说还不错,可是对这种腿疼还是没有办法的”,无论是讲述故事还是评论人物事件,都使人觉得像一位质朴的农民在说话,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从“吃不饱又加油加醋添了些大字报上没有写上去的话,把个小腿疼说得腿也不疼了,挺挺挺挺就跑到社房里去找杨小四”“小腿疼怕杨小四和支书王镇海再把王聚海说倒了弄得自己不得退场,就赶紧抢了个空子和王聚海说:‘我可走了!事情是你承担着的!可不许平白白地拉倒啊!’说完了抽身就走,跑出门去才想起来没有装腿疼”可知,这篇小说的语言诙谐风趣,轻松幽默;从文中“小腿疼”“吃不饱”两个外号可知,这篇小说的语言特别富有民间气息,“小腿疼”的外号来源也完全符合当时部分农民的性格特征,“她的小腿上,在年轻时候生过连疮,不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治好了。在生疮的时候,她的丈夫伺候她;在治好之后,为了容易使唤丈夫,她说她留下了个腿疼根……”,表现出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从“满脑一把抓来派人家的不是”“叫他死绝了根!叫狼吃得他不剩个血盘儿”“一定得说个过来过去”等方言的使用可知,使用方言进行创作,不仅使文章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使人物语言具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落难寻母口李准李麦和长松等十几家人,来到寻母口时,已经入秋了。虽然赤杨岗离寻母口不到一百里地,他们在路上却走了一个多月。黄河发水后,遍地都是支流,再加上涨涨落落,木筏根本无法走。出来没几天,他们就把木筏卸了,用木料在当地换了点粮食,开始从旱路走。一路上也不知蹚了多少条河,过了多少渡口,到了寻母口时,各家的家具、衣服差不多在路上都被变卖光了。到了寻母口后,他们把小车、挑子扎在一座破龙王庙里。这里是难民聚集的地方。李麦他们来到时,这里已经住着几十家往西待渡的难民。天亮先到渡口打听了一下。听撑船的说:渡口上已经半个月不让过难民了。船都忙着运货物,船价高得吓人。一个卖馍的从西岸来到东岸,就要花两块钱。船只虽然是拨来接送难民的,却被河防军队霸占着走私运货。小孩子们向街上跑着,他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他们看着街上那些黄焦的油条和雪白的包子,嘴里馋得几乎要长出一只手来。李麦上街转了一圈,她看着人来人往像流水一样,商店里到处都是货物。心里想:看来这里还能混,当下顾嘴要紧。她转到一家旅店门口。看见十几个跑单帮的商人,骑着满载布匹和棉纱的自行车来到门口。旅店的掌柜热情地向他们招呼着:“住店吧!到里边!到里边!有茶水,有洗脸水!”那几个跑单帮的商人,进到旅店里看了看却又出来了。只听他们说:“太脏了!被子跟卖油条盖的一样!”旅店掌柜忙解释着说:“不脏啊,那都是浮灰,拍拍就掉了!”几个跑单帮的也没理他。他们说:“走,到河沿看看!”说着都骑上自行车一溜烟走了。旅店掌柜看着生意跑了,眨巴眨巴眼睛说:“才赚了几个钱,还讲究哩!”李麦这时走过来说:“这位掌柜的,我想打问个事,你这里边拆洗被子不拆?”旅店掌柜打量她一眼问:“你是哪里人?”李麦说:“我们是逃荒过来的难民,专门管拆洗被子。当天拆洗当天做好,不耽误您的生意。您要拆洗了,我们就来拿。”旅店掌柜听说当天能送来,就动了心。他说:“拆一条被子多少钱?”李麦说:“您随便。我们这都是逃荒出来的。您权当行好。给多少我们都不争。被子拆洗好您看就是了。”旅店掌柜看她说话实在,就说:“这样吧,一条被子二斤面。洗五条被子再给一条肥皂。你看行不行!”李麦说:“行。你说多少都行。我们明天来取被子吧!”旅店掌柜想了一下说:“你现在就捎走五条吧!天黑前送来。”李麦把被子扛回龙王庙,把情形和杨杏、王跑家、凤英等讲了讲,大家都高兴地拆起被子来。李麦交代她们一定要把被子洗干净,活做好。她说:“咱们到一个生地方,头三脚难踢,全凭一个实在。”几个妇女在河滩里把被子洗好晾干,拣了八条干净席子铺在地上套了套,晌午过后就给旅店送了去。旅店掌柜看她们把被子洗得雪白,心里高兴,给她们称了十斤面,又让她们背回十条被子。龙王庙里有了这十斤面,各家的锅底下又冒烟了。妇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