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态系统阳光下的植物科学知识1.简单了解植物的二歧分类,加深理解认识植物的多样性。2.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知道绿色植物能制造养分、产生氧气。科学探究1.可以利用植物某个器官的差异不断进行二歧分类,根据这些差异认识植物和辨别植物。2.通过科学家关于植物研究的科学史资料,体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提炼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体会蕴含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在探究活动中积极参与交流和思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体会到科学家在研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悉心观察、记录、科学严谨分析实验现象。1.认识二歧分类的过程,更加体验到植物的多样性。2.从光合作用的科学研究史中,提炼分析科学家研究过程,关注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通过光合作用的科学史,体验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复习导入主要师生活动1.谈话:据估计,现存大约有350000个植物物种,它们可以被分为各种不同的种类。2.出示教材6张植物图片,说一说他们的茎、花等形态特征有哪些相同或不同,想办法给它们分类。3.交流:展示学生想法。根据学生的一次分类结果,继续根据相对应的明显不同特征分类。这是二歧分类法,可以看到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所有植物分完,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分类的,这种分类法有什么优点?2.练习:你能不能也用二歧分类来把这几种植物分一分呢?学生任务单探究植物生长的秘密植物生长的营养是哪儿来的呢?植物长在土壤里,是不是全部是根吸收的土壤中的营养呢?2.出示科学史资料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科学家是怎么做的。海尔蒙特、普里斯特列、英根豪斯、梅耶、萨克斯等一些科学家的实验过程。3.学生思考:从中梳理、整理出关键信息,完成任务单2。植物生长需要的外部条件是?(阳光和水和二氧化碳)通过这些科学家的实验,我们发现绿色植物有什么作用?(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关于们对植物的这些研究过程,是否从中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可贵的品质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歧分类,选择一对明显能将动植物的生存从单一的食物关系扩充到与生存环境诸多因素的复(一)教学导入(1)课件展示教材P5上方图。(2)说一说:上图中的草原上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学生自由发言。(4)小结并揭示课题:图中有青草、兔子和狼,兔子吃草,狼吃羊。(二)新课学习(1)讲解:上面三种生物的食物关系,我们今天要换一种方式表达。(2)分组讨论:你还知道草原上哪些吃与被吃的关系?(3)汇报发言:粮食被鼠吃,鼠被蛇吃。植物被蝗虫吃,蝗虫被小鸟(4)小结:像这种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叫作食物链。(5)介绍: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够自己制造营养物质,称为生产者。微生物能把动植物尸体分解,称为分解者。食物链通(6)想一想:上面的图中,谁是生产者?谁是消费者?谁是分解者?(7)小结:青草是生产者。兔子、狼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8)练习:活动手册,完成池塘中的食物链。(9)想一想,你还能写出自然界中其他的食物链吗?(10)思考:分析一下,如果食物链中某一环的生物消失了,对这条食(11)小结:如果食物链某一环的生物消失了,那么链条上以这种生物2.认识食物网(1)课件展示教材P6上方图。(2)分析上图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能构成几条食物链?用箭头标(3)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评一评,哪一组写得又多又准确。(4)小结: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作食物(5)继续探究:再分析一下,如果食物网中某条食物链某一环的生物消失了,又会怎样?(6)小结:在某个环境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物越能(1)说一说,草原为食物链中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哪些条件?(2)小结:像草原这样,能够满足生物的生存繁衍需要,能够提供食(3)搜集资料,了解不同生物的不同栖息地,以及这些栖息地为它们(4)汇报展示。(5)小结:生物与其栖息地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我们把生物与4.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它们生活在多种多样的栖息地中,生物及(2)课件展示教材P8六幅生态系统图。(3)说一说这些生态系统是如何构成的?(4)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生态系统,与同学交流。(三)整理,下课。1.激发学生的兴趣(5分钟)2.学习生态平衡的概念(15分钟)个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从而引出生态平衡的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20分钟)以生态系统食物链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之结这些依存关系形成了什么样的生态平衡。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模拟生态系统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预测可能对其它环节、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何种4.总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5分钟)通过回归到刚才引出的问题,让学生总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唤起他们5.总结和评价(5分钟)科学知识学会从食物链角度,安排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了解生物与环境依存的关科学探究观察封闭的生态系统原型,理解其目的和功能,制作封闭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存在的状况,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和解释预测能力。科学态度、STSE体验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的乐趣,感悟自然的魅力,增强对地球家园的热爱。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艰难过程,形成生态意识。观察封闭的生态系统原型,理解其目的和功能,制作封闭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存在的状况,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和解释预测能力。学会从食物链角度,安排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了解生物与环境依存的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人类未来探测月球、火星,需要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这项技术在实际应用到空间之前,需要在地面构建地基模拟实验验证系统。这时,月宫一观看视频:什么是月宫一号月宫一号物质循环1.提问:人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月宫一号内部,这三样不可或缺的物质是怎么得到的呢?2.观看视频。3.认识空气、水等进行的物质循环。4.小结:在这样一个密闭的空间,要满足几人长达一年多的生存需求,最重要的是要把舱内资源物尽其用,减少费料。并且,空气和水的循环利用设计生态瓶1.提问:需要考虑什么问题?要用到什么材料?里面放什么?放多少?要先有设计图。也有同学说,要能像月宫一号一样,让生物存活时间长,让物质循环。2.看其他同学的作品。3.讲解制作过程。4.观察记录,分析原因。回顾总结这节课,我们以人工闭合生态系统月宫一号为原型,设计了生态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保持生物种类、数量稳定,促进物质循环利用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第二单元水的循环知道云和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许多小水珠和小冰晶漂浮在空气中的现象;通过对雾和云成因的探究;知道高空中的气温更低。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模拟雾、雨的形成。具有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能根据“白气”的成因推想云、雾的成因。通过学习知道雾和云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学生通过对雾和云成因的探究与类推,知道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存在因果关系。初步建立“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规律的”科学观点。1.知道雾和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珠和小冰晶漂浮2.学生会做观察“白气”的实验,能通过分析“白气”的成因类推出雾学生初步学会类推,能通过雾的形成类推云的成因。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回忆蒸发现象,提问:蒸发后的水蒸气跑到哪里去了?水蒸气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2.出示“白气”图片提问:图片中的“白气”是水蒸气吗?3.出示图片(多种“白气”产生地)提问:图片中“白气”产生的共同点是什么?小结:它们的共同点是水都受热了。4.提问:“白气”和水蒸气的关系是什么?“白气”是水蒸气变成的吗?水蒸气又遇到了什么变成了“白气”?5.提问:雾和云看起来也像一团团的“白气”,他们也是水蒸气变成的吗?探究“雾”的成因1.出示图片(雾)讨论:雾是什么样子的?讲解:雾是一团团的白气,飘浮在空气中,一吹就散,湿漉漉的。2.交流:推测雾的成因:(1)雾的形成可能和气温有关(2)雾的形成可能离不开水(3)雾多发生于近地面3.提问:雾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吗?雾又是如何由水蒸气变为能看到的“白气”的?5.学生观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学生任务单1。6.通过分析实验,推测雾的成因:雾是由水蒸小结:云飘浮在高空、大多数时候是白色、能够移动……5.讨论:高空中,也有水蒸气吗?高空中的水蒸气又来自于哪里呢?7.提问:高空处的水蒸气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云呢?谈话:同学们,你们有在高山上感到寒冷的经历吗?高山登山者为什么高度增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1)一般情况下,云形成于高空。(2)水蒸气受热会上升。(3)高空中的温度更低。思考:根据已有知识梳理、归纳,类推“云”的成因,完成任务单2。10.分析归纳,类推“云”的成因:云和雾都是由水蒸气遇今天这节课我们回顾了“蒸发”现象,并通过已有知识和模拟实验推测了云和雾都是由水蒸气遇冷后凝结成的很多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1.知道雨、雪、露、霜、冰雹都是自然界中的降水形式。2.通过对雨的成因实验探究,知道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达到空气托不住时就会往下降落形成雨或雪。学生通过类比实验和推理,能推测出雨和雪的成因,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知道雨、雪、霜、露、冰雹等都是自然现象,理解自然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通过人工降雨等实例,体会人类敬畏自然、掌握自然规律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1.知道雨和雪都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或小冰晶聚集后2.知道当低空中的温度高于0°C时,高空中凝结成的小水珠降落形成了雨,当低空中的温度低于0°C时,高空中凝结成的小冰晶降落形成了雪。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当水蒸气聚集增大到空气托不住时会往下降落,以此探究推测雨的成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复习导入1.阅读单元页小诗,初步感知“雨和雪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降水现象。”2.出示“雨”的图片,聚焦问题:雨是如何形成的?探究“雨”的成因1.出示下雨前、下雨时图片,提问:下雨前和下雨时一般是什么样子?小结:下雨前和下雨时都有云;下雨前有闷热感。2.讨论:云和雨的关系,什么条件下才会下雨?小结:有雨时一定有云,有云时不一定有雨。3.知识补充:云是如何形成的?“云是水蒸气遇冷变的。”4.观察:下雨时的云和不下雨时的云有什么区别?小结:(1)云层里的水蒸气多了,就会更重,托不住便掉下来。(2)若云层里的水蒸气少,那么就不会掉下来。5.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雨的成因。6.观看实验:模拟雨的形成,思考以下问题:(1)你准备怎样模拟水的蒸发?(2)你准备怎样模拟水蒸气遇冷凝成小水滴?7.学生观看实验,思考问题,填写实验单:实验用品烧杯中的水模拟自然界中的水盛有冰块的小碟子酒精灯提示:实验中各环节的作用,帮助学生分析理解。8.分析实验,推测雨的成因:当空中的水蒸气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增大。当小水滴或小冰晶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的时候就会向下9.出示图片增雨火箭、碘化银药粉,讲解人工降雨小知识。类推“雪的成因”1.谈话:雨和雪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降水现象,雪又是如何形成的?它和雨的形成有什么共同点?2.推测讨论观点梳理:(1)下雪和下雨一样都有云;(2)雪的形成大概和温度有3.小结:下雨和下雪的区别在于温度不同。4.出示吉林省长春市往年初雪资料图,提问:你发现了什么?5.出示提示资料:雪是固态水的一种形式,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及其聚合物(雪团)组成。6.提问:根据以上资料,请你说说雪的成因。学生思考,根据已有知识梳理、整理,类推雪的成因,完成任务单2。7.通过分析整理,类推雪的成因:云中的水汽可以直接凝成小冰晶或小雪花,当这些雪花增大到相当程度,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就会从云层里降落下来,成为雪。自然界中其他形式的一些降水请大家课后阅读教材22页,了解自然界中其它形式的降水。3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用箭头和简单的文字表示自然变化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界里是不断变化和运动的,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科学知识通过分析水的三种状态互相转化以及有关的自然现象,使学生认识水在在自然界中,水的形态有哪些变化?二.活动—----“朋友”对对碰1.活动前人员组织全班60人,分为12组;每组有冰、水、云雾、露5种角色,每人按其2.游戏奖惩规则:做对每人奖一颗星,做错罚一颗星,看哪组星最多,评为最优活动小组。3.游戏过程: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互相找“朋友”在找的过程中,要说出找“朋友”的理由来;第二过程是找“家”,在地面上画三个圆圈,分别写上“气态”“液态”“固态”最后由持“条件”板的同学找到自己站的位置,并说明理由。4.学生游戏。5.小结:把游戏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下来:(气态)(加热)(受热)(遇冷0℃以下)(遇冷)(遇冷0℃以下) (液态)(固态)三.活动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1.说一说:哪一些地方有水?2.思考:江河湖海里的水从哪里来?地下的水从哪里来?天空中的水从哪里来?植物的水从哪里来?3.学生观察图:你能说一说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吗?第三单元能量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1、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山坡上的岩石、运动的汽车、熔炉里的钢、煤和苹果)、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最好是图文并茂的)。全一样)。2.提问:上面都有哪些景物?根据我们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能从“能量”的角度想想它们之间有些什么联系?(要求说出推测的理由)。1、学生看第1张图片。4、教师出示实物(上了发条的小闹钟、压缩了空气的玩具唧筒)并演示。5、过渡:想知道有什么感受吗?让我们动手适一适吧!(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这种形式的能量?把自己找到的能量(2)教师补充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对学生活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1、厨房工作的场景图、瓦特改进蒸汽机的科技史资料等(有条件的可以制成课件,没有条件的可以用挂图或者就用书中的插图)。2、供全班交流时使用的教材第55页的大记录表。全一样)。2、提问:图中哪一些对象在工作?是什么能量使它们工作起来的?2热能转换科学知识1.热能可以转化为动能。2.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科学探究1.根据热蒸汽推动壶盖的史实和热膨胀使橡皮塞喷出实验,说明热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推断出热能可以转化为物体运动的动能。2.根据橡皮筋能发热实验和各种取火方法介绍,说明其他形式的能可以通过热能转换的科学史实和实验,养成相信科学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知道热能与其它形式的能相互转换在生产生活中有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展示图片,回顾复习图片中的物体具有什么能量。活动1:“冲动”的橡皮塞演示实验“冲动”的橡皮塞,学生观看实验并记录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思考橡皮塞“冲动”的秘密是什么?说一说能量是怎样转换的?活动2:分析热能转换装置的工作原理讲解科技史“空心汽动圆球”,分析它是怎样“汽动”的和能量转换过给出装置“蒸汽动力小船”,学生自行分析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其他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吗?的。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动能转换为热能。活动2:野外生火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提问:在没有火柴和打火机的情况下,怎样得到巨大的热能从而点燃干柴呢?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热能转换。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热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转换为热能。我们就说,热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所用的电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产生的,发电机、电池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装置。2.知道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用电器是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科学探究1.能从阅读文字资料和科学图片、自制电池的活动中,获取电能产生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的相关信息。推断多种形式的能可以转换为电能。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2.能根据观察电动玩具的结构和运行情况,判断运行时是怎样能量转换的。推断出电能可以转换为多种形式的能。培养学生解释预测能力。3.经历自制电池活动,培养设计、制作、实验、评估反思能力。培养技术思维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科学态度、STSE1.引领学生对电源装置、用电器、电动玩具等电能转换装置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2.培养大胆质疑,从不同角度分析电能转换装置、电能转换方式的思路,能接受别人对自己作品的批评意见,培养自我反思评估的习惯。3.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促进作用。意识到应用能量转换的科学技术可以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意义。从追问电能的来源中,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4.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意识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师生活动出示生活中的常用电器电风扇、电烤箱。提问:它们是怎样工作的?能量是如何转换的?导入学生回答,电风扇是电能转换成动能,电烤箱是电能转换成热能。【设计意图】知道日常生活离不开电,电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广泛使用的能量。科技史:电从哪里来?科技提问:发电机是如何工作的?能量如何转换?法拉第发电机:机械能转换成电能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其他能转换成电能的方式?2.科学探究斯特的发现。能自制电磁铁,观察电磁铁产生磁学习奥斯特善于观察细节并持续研究获得发现的科学精神。愿意合作研究电磁铁,互相启发,积极思考。1课时(一)教学导入(1)谈话引入:1820年一天,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电磁学的时候,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根导线放在源的瞬间,无意中发现一个能证实自己猜想的现象。究,设计了几十种不同的实验,都证实了自己的猜想。(2)课件展示教材P37上方图片。(3)猜一猜,他发现了什么?(4)学生自由发言。(二)新课学习(1)介绍器材。电池、电线、小灯泡、小磁针(2)交流实验方案。想一想,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模仿实验呢?(3)提示: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上方。然后接通电流,观察通电时小磁针指向有什么变化。(4)学生模仿奥斯特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5)实验后交流:说一说实验中看到的现象。(6)小结:导线通电后,原本与之平行的小磁针会发生偏转。(7)讨论:你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8)小结:电流可以产生磁。在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后,人们发明了(1)提出问题:通电导线产生了磁性,那它能吸引铁吗?(2)学生作出推测。(3)介绍器材。电池、细导线、熟铁钉、铁屑、回形针、图钉、硬币。(4)制作指导:课件展示插图,照图把一根约1米长带有绝缘皮的细导线,沿一个方向紧密绕在一枚熟铁钉上,至少绕30圈。将细导线与电池连成电路,一个电磁铁就完成了。(提醒:不要长时间通电!注意发热!)(5)学生自制电磁铁。并用自制电磁铁接触回形针、图钉、硬币等物品,观察到什么现象?断开电源,有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6)汇报交流。(7)小结:用自制电磁铁接触回形针、图钉、硬币,具有铁磁性的物体都能被电磁铁吸引。断开电源,电磁铁失去磁性,不能吸住这些物体。(8)应用举例:课件展示教材P38下方的三幅图。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这些装置中的电磁铁有什么作用?(三)整理,下课。2.学生通过“小球转动”模拟实验,说出因引力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3.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感受科学家的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学生通过阅读“牛顿的苹果”资料,说出地球不需要接触物体就可以对人人皆有,天地之间,探索奥妙。同学们,从对神奇宇宙的探索,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课,地月系。2.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在不停地转动。每当夜幕降临,你抬预设1:月球为什么不像流星一样坠落下来?预设2: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和流星不一样。预设3:月球没有逃离,是有什么力量抓住了它吧1.聚焦问题:是什么让月球紧跟地球“不离不弃”呢?2.作出猜想:同学们你们的想法和他们一样吗?你们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遇到这个问题,会做出怎样的猜想呢?预设:月球与地球之间一定有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牵引着月球。(1)手握细绳的一端时:沙包会垂下来,而且不会像流星一样坠落下(2)手握住细绳使沙包围绕手旋转时:沙包围绕手转动,没有坠落,(3)沙包围绕手转动,松开绳子时:沙包逃离了,不再围绕手转动了。4.得出结论:月球与地球之间确实存在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牵引着月球1.牛顿简介: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他经(1)牛顿作出猜想:拉住月球使它不能逃离地球的力,和拉住物体使我们把因引力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将牵引月球做旋转运动所需的力和地表的重力作比较,发现6.阅读资料,了解月球并不是真的“不离不弃”。测出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3.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将牵引月球做旋转运动所需的力和地表的重力作比较,发现了天地间共同的自然规律一1.学生在太阳系模拟图中,准确指认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3.学生关注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新闻,初步感受太阳系的学生在太阳系模拟图中准确指认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相对位置。一、聚焦生活,提出问题2.回忆生活中看到的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大小师谈话:我们生活在太阳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真实的相对大小和位置吗?3.介绍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真实大小(1)师谈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手段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能够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出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直径与距离。这是一组有关太阳、地球、月球直径大小和距离的真实数据。请你看一看,感觉怎么样?(2)出示真实数据。(太阳、地球、月球的直径和日地距离、月地距离)(3)学生思考:数值太大,无法想象。题:如果把太阳想成一个1米的大球,地球和月球分别是什么?1.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如篮球、乒乓球、玻璃球、豆子……2.建立模型,模拟相对大小和相对位置(1)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太阳、地球、月球相对大小模型。(2)生活中的实物模拟。(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模型,想象它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停地围绕太阳转动,那么在太阳的周围还有像地其他天体吗?2.出示八大行星相对大小比例图,有序指认八大行星的相对位置。(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3.通过关注我国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实时新闻,感受太阳系中天体距离遥远,太阳系的庞大。4.阅读资料,认识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如:小行星、彗星……四、搜集太阳系相关资料,制作资料卡1.介绍制作资料卡的方法主题:太阳系中各种类型的天体。要点:图文并茂、文字简洁易懂,突出特点。2.学生自制太阳系资料卡,与同学进行分享。一、填空题。1.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环绕其赤道的巨大星环。其星环主要是由和混合在一起的碎块构成的。2.太阳系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A.水星与金星之间B.金星与地球之间C.火星与木星之间2.太阳系中赤道上有巨大光环的行星是()A.天王星B.土星C.木星3.我们在夏天晴朗的夜晚,偶尔抬头会看到()划破夜空,一闪而过。A.流星B.恒星C.彗星3灿烂星空1、学生能够说出猎户座和大熊座是根据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和动物来命名的。学生尝试通过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的位置。2、学生说出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人们肉眼看到的银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宇宙中的银河系。3、通过了解大麦哲伦星云(星系)和仙女大星系等河外星系,学生知道宇宙中有无数星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感知肉眼可见的只是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宇宙。引导学生由看得见的银河系星空向看不见的河外星系过渡,建立宇宙空间概念。教学过程一、回顾已知,强化学生已有的空间概念1、地月系的巨大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有384404千米,感知距离遥远。2、太阳系的宏大壮观将地月系放入太阳系做比较。二、从太阳系到银河系,突破学生已有的空间认知(一)建立模型想象,从视线到视野观察太阳系1、猜想:在太阳系中,我们站在地球上,能不能用肉眼看到其它七颗大行星呢?2、问题:行星这么大,但为什么看起来却极为渺小呢?在你面前时——离你有一段距离后——距离更远了——几乎看不见了——完全看不见了得出结论:视力所及有限,有看不到但是却存在的地方。(二)引入天文单位描述银河系(1)观察俯视和侧面视角的银河系图片(2)与太阳系建立联系(3)感知银河系的直径大小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5万——20万光年3、小结:我们的太阳系就在银河系里,银河系里恒星的总数在1500亿-4000亿颗。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银河星云、星际气体和尘埃。我们(三)观测星空,寻找北极星及辨认方向(1)出示星空亮星图,学生观察联想(2)简介猎户座及北斗七星(3)感知星空变化3、利用北极星可以辨认方向三、从银河系到河外星系,感知浩瀚宇宙的广阔无垠(一)了解河外星系2、简介大麦哲伦星云和仙女大星系目前人类所观测的宇宙深度已达到了150亿光年。(二)课后拓展,尝试观星活动观星活动:选择晴朗的夜空去感受星空的灿烂。安全提示:注意安全,要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1.我们的祖先们根据北斗七星有规律的变化来定四季,“斗柄东指,天3.星座名称是根据亮星组成的,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4.夜间在野外行走可以利用找到北极星,能够辨别方向。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A.头部B.尾部尖端C.尾部中端A.大熊B.小熊C.飞马A.150一200B.15万一20万C.10万一20万4.人类所观测的宇宙深度已经达到()光年。1.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高单位。()2.斗柄南指,天下皆秋。()3.银河系从侧面看像一个大风车。()4.仙女大星系是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集团,称为河外星系。()4宇宙畅想曲1、学生按从古至今的顺序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技史,理清人类宇宙探秘不断进步的脉络,感受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2、学生能够根据已知大胆推测未知,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针对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等问题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根据已知大胆推测未知,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针对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等问题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提问:很久以前的古人,他们会在哪里进行呢?二、遵循科技发展历史,展现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梦想的过程(一)人类的“看”在公元1279年,为了编制历法,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天文测量的建议。河南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27个观测地点之一。1961年,观星台被我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2、敦煌星图:敦煌星图为世界现存古星图中星数较多而又较古老的一幅。它的总长约4米,星图上按圆圈、黑点和圆圈涂黄三种方式绘出了1300多颗星星的位置。展示了从古代中国可见的整个北天星空。3、伽利略的望远镜: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通过这台望远镜,伽利略首先成功观测到了月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他还发现木星有四个易见的小点,即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2019年5月,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哈勃遗产场”(HLF),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图谱,由哈勃在16年间拍摄的7500张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约265000个星系,其中有些已至少133亿岁“高龄”,对这张照片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家深入了解更早的宇宙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中国载人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我国空间站包括核心舱、独立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调度下协调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我国在贵州山区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它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作为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在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二)人类的“探”1、“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1977年“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探测器先后发射升空,接连探测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1989年“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升空,1995年12月进入环木星轨道。它绕木星飞行了34圈,获得了有关木星大气层的第一手探测资料,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了7年多的探测。3、“勇气”号火星探测器2003年6月10日“勇气”号火星探测器发射、2004年1月4日着陆火星表面。首次对火星土壤进行了取样分析,获得了不少重要发现。在其着陆区发现了火星上过去可能有水的证据。4、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升空,计划在到达火星后实现火星环绕、火星表面降落、巡视探测三个任务。到达火星后,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工作90多天,除了要进行探测作业,还会将它在亿万公里之外的所见所闻传回地球,帮助我们认识火星、了解火星。5、小结: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的天文台和太空探测器将人类太空事业已经延伸到了15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但仍然没有找到宇宙的边界。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求真,是科学不断进步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三、依据已有探索成果,猜想是否存在外星生命1、提问:至今科学家还没有找到外星生命,难道在浩瀚的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才有生命吗?2、引导思考:围绕生命存在的需求展开3、搜集资料,作出猜想4、科学辩论会:按不同的观点分成正方(认为有外星生命存在)和反方(认为没有外星生命存在)四、课堂作业一、填空题。1.公元700年左右的星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星图之一。2.很久以前,人类用肉眼只能看到至颗星.3.2018年7月,欧洲航天局的研究员称,火星上发现了米深、直径约千米的一个液态地下4.我国2016年建成了全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1609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制作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A.伽利略B.哥白尼C.布鲁诺2.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大熊座星系群距地球()光年。.3.“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儿歌中所说的星星大多是()。A.行星B.卫星C.恒星.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求真,是科学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2.400多年来,各种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最重要的工具。()第五单元我们来造桥一、单元目标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来造桥”。安排了“1.桥梁招标”“2.桥梁投标”“3.建造桥梁”3课共8个活动,旨在让学生从工程系统的角度设计并制作一个桥梁,体现“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使科学课堂学习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整合了科学、技术与工程,融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本单元实现以下四个维度的目标,为建构“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三个概念打好基础。(一)科学知识1、了解一项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2、了解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能根据现实的需要能够利用文字实物等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构想。(二)科学探究1、从工程系统角度设计并制作一个桥。能根据生活需求(造桥投标)设计时考虑桥的结构(原理)、成本(经济效益)、选材(可利用的资源)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解决问(三)科学态度1、明白“人工世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2、初步体会自然界与人工世界要和谐发展。第五单元“我们来造桥”,教材模拟工程建设的“招标→投标→验标”流程,编排了相应的三课“桥梁招标”“桥梁投标”“建造桥梁”,用“桥告召开招标会作出评价,进而引领学生按照设计方案以“制作和改进桥梁,生的设计、制作、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技术和工程,是对已有知识和资源的利用,世界发生变化,创造出一个满足人类需求的“人工术,它在设计的过程中都要受到客观条件的约束,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设计的这个产品可以干些什么,最终产生这个产品的目标和功能是什么;再虑所有的限制因素,并且要找出合理的折中方案,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和技能,设计出一座满足人们需要的“桥梁”。1桥梁招标(1)知道桥梁建造一般都有招投标的过程,以确定桥梁的设计和施工。(2)知道投标之前先要看清招标通告,做好相应准备才能参与投标。(3)知道常见的拱形桥、悬索桥、钢桁架桥等桥梁的结构特点。2.科学探究(1)能针对桥梁招标通告进行分析,明确各项要求。(2)能搜集资料考察了解各种桥梁的结构特点,为参与投标做好知识(1)对建造桥梁的任务有兴趣,积极分析任务要求,乐于搜集相关资(2)懂得桥梁建造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和变化。1课时(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1)大声朗读:建设工程要建桥,发出信息大家瞧。我们人小心气高,也来参与“招投标”。仔细考察设计好,巧用材料把桥造。(2)谈话引入。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桥(二)探究学习,获取新知(2)介绍流程:在进行桥梁建造时,一般都要通过(3)阅读招标通告。课件展示甲方桥梁招标通告,学生整体阅读,争(4)集体交流,明确具体要求。说一说,这份招标通告是设计招标还是施工招标?通告中包括了哪几部分,各部分提了哪些要求?(5)小结:这是一份设计招标通告,通告中包含了设计要求和设计方(6)思考:要参与投标,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2.考察桥梁(1)交待任务:下面探讨各种桥的外形和结构,为我们的桥梁设计做(2)介绍几种常见桥梁类型及其结构特点。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悬索桥,又名吊桥。指的是以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两岸(或桥两端)的缆索(或钢链)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其缆索几何形状由力桥面和吊杆之间常设置加劲梁,同缆索形成组合体桥。上层为公路,下层为铁路,主桥为三联连续梁,引桥为钢筋混凝土梁。主桥为钢桁架形式,引桥桥身则是采用拱的形(3)交流:说一说这三种桥的结构特点。(4)思考:想一想,你打算建什么样的桥?(5)课后任务:考察身边的桥梁,搜集各种桥的图片,画出一些桥梁造型的简图。写出这些桥梁的主要特点。(三)课堂小结,总结提升一桥”美誉。武汉长江大桥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于1957年7月1日完成主桥合龙工程,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铁路双线轨道、四座桥头堡以及各立交匝道组成,主2.设计理念:武汉长江大桥主桥为钢桁架形式,引桥桥身则是采用拱的形式,钢架在形式上和材质上都形成了鲜明代桥梁上使用普遍,采用拱形便于引起人们对于这样用了中国传统的重檐四坡攒尖顶。在细节的处物和植物作为造型素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用最具民族特色的镂空剪纸手法进行塑造,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和谐的铸铁艺术品。刻的剪纸雕花图案,每幅剪纸雕花图案间由横祥云图镶嵌在圆柱中间,每根圆柱中间有一个小幅美丽和谐的中国工艺美术长卷,给人以无限美感和遐想。3.设计参数:武汉长江大桥共计8个桥墩,总长1670米,其中,主桥长1156米,共3联9孔,每孔计算跨度为128米;左岸引桥长303米,共17孔,每孔跨度为17.2米,右岸引桥长211米,跨度共2种,分别为17.2及16.0米。大桥共2层,其中下层铁路桥宽14.5米,上层公路桥宽22.5米,桥头堡共7层,桥头堡起平面尺寸为15x32米,高35米。桥上层公路人行道边缘石间宽18米,两侧人行道宽2.25米;铁路复线量轨道中线的间距为4.1米。2桥梁投标(1)知道桥梁设计需要符合甲方要求、可以试验、编好投标书才能参(2)知道我国桥梁建造专家茅以升的先进事迹。2.科学探究(1)能够针对招标通告的要求进行桥梁设计,分析可利用的资源,系(2)能将集体智慧的成果以桥梁设计投标书的形式完整、准确、清晰(3)能根据甲方通告中的标准客观评审各种设计方案,评估其可行性,(1)桥梁设计时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善于从不同(2)评估方案时保持客观公正,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师准备:竹棍、乳胶等桥梁试验材料,教学课件。(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做好了桥梁投标的相关准备,本节课我们(2)交待任务:投标前,我们要按照甲方招标通告要求,勘察城市地形环境,结合已有桥梁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制订桥梁设计方案。(二)探究学习,获取新知(1)分组讨论:桥梁设计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桥的外形和结构、成本等)(2)材料及成本提示:长15厘米竹棍,10根一捆,2元;长10厘米的竹棍,10根一捆,1元;乳胶一小袋,1元;线绳(1米)0.2元;热熔胶棒一根,1元;硬纸板一块,1元;胶条一卷,1元。(3)分组设计,设计时允许试验,以便完善设计方案。同时,教师巡(4)班级交流设计方案,然后呈现桥梁设计投标书的示例。(从“桥梁设计图、结构选型、设计构思、桥梁规格、承重算”等方面予以呈现指导)(5)各组完善设计,并编写桥梁设计投标书。2.桥梁投标会(1)召开投标会:根据招标通告中的标准,对乙方(各组)递交的方(2)投标会流程:选出三名评委;每组派代表讲述方案中,桥梁设计示招标通告和活动手册中的评分表)(3)统计各组分数,看看哪些组的桥梁投标书符合甲方要求,哪组得分最高,对比自己组的投标书,修改、完善投标书。(1)介绍:20世纪30年代,茅以升临危受命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面对种种困难,茅以升和他的工友们废寝忘食,化大型桥梁,最终打破了国外专家的断言,结束(2)课后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茅以升是怎样解决建桥中的技术难(3)课后任务2: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购买材料,为下节课做准备。(三)课堂小结,总结提升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主持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始建于1934年8月8日;分别于1937年9月26日和11月17日铁路桥、公路桥建成通车;于1937年12月23日被炸毁;于1948年5月成功修复。于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钱塘江大桥北起上城区二龙山东麓,南至滨江区浦沿街道联庄村上沙埠;全长1453米,公路桥宽9.14米,铁路桥宽4.88米;桥面上层为双向两车道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单线轨道铁路,设计速度120钱塘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铁路杆拱。北岸引桥西邻六和塔,北接虎跑山谷,引正桥桥墩均系钢筋混凝土空心桥墩,以气压沉箱法下沉,自北起第1至第6号墩墩底在基岩上,第7至第15号墩墩底深入到冲刷线以下3-4米,置放在27-30米长的木桩上。木桩每墩160根,均深达岩层。桥的上层为双车道公路和人行道,以悬臂对称伸出钢梁,铺层为标准轨距单线铁路,每孔钢梁两侧设有避车台。在钱塘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茅以升和施工人员攻克了几大技术难题:打桩: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桩,木桩立于石层之上。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使原来一昼夜只打1根桩,提高到可以打30根桩。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架设钢梁: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涨时用船将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省工省时,进度大大加快。1.科学知识(1)知道我们制造桥梁模型模拟了桥梁施工,我们的桥梁验收则模拟(2)知道桥梁建造是一个多系统的工程。能按设计方案制作桥梁,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认知,能及时发现不足并予以改进,增强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乐于参加桥梁制作活动,积极合作,并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2)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学生准备:准备好的建桥的材料,记录笔、活动手册。(一)激活经验,引入新课(1)复习。根据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任务,学生分享查阅的资料,说一(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补充:建桥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打桩。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桩,木桩立于石层之上。茅以升从浇花壶水把土冲出小洞中受到启发,采用抽江水在厚硬泥沙上冲出深洞再打桩的“射水法”,使原来一昼夜只打1根桩,提高到可以打30根桩。建桥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水流湍急,难以施工。茅以升发明了“沉箱法”,将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箱子口朝下沉入水中罩在江底,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使沉箱与木桩逐步结为一体。沉箱上再筑桥墩。第三个困难是架设钢梁。茅以升采用了巧妙利用自然力的“浮运法”,潮涨时用船将钢梁运至两墩之间,潮落时钢梁便落在两墩之上,省工省时,(3)交流。听了茅以升建桥的事迹,说一说你的感受。(4)揭示课题。(二)探究学习,获取新知(1)按照自己组的设计方案,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建桥材料。(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建桥?建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怎样分工?(3)班级交流,教师提示。(教师提醒:使用工具注意安全!部件之间连接牢固可以增大桥的承受力。)(4)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5)自我改进,完善作品。2.验收我们的桥梁(1)各组展示桥梁模型。(2)交流、评审各组建造的桥梁是否符合招标的要求。并说出理由。(3)评选出达标桥梁、最佳最佳承重桥梁等。(1)调查讨论:调查了解在实际建造桥梁时,工程师要考虑哪些因素。(2)小结:桥梁建造是一个多系统的工程。(3)说一说我们建造桥梁的过程和心得。(三)课堂小结,总结提升1.西安灞桥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建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灞桥全长386米,有64个桥洞,自古就是连接古都长安以东广大地区的交通要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一种特灞桥已焕然一新,周围的风景也更加动人。2.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建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是世界桥的设计有许多独到之处:50多米长的赵州桥,桥面坡度非常平缓,十分便于车马、行人上下;桥拱两肩上的四个小拱洞桥的重量,还加大了洪水的流量。这些精心的设计赵州桥至今十分坚固。赵州桥不但是中国古代建筑工名的桥梁。卢沟桥全长260多米,桥两侧200多根护栏石柱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501只石狮子,那些很难数清的石狮,是卢沟桥上最有趣的景致。4.富平津桥为杜预于西晋武帝太始十年(274年)九月建造。杜预“造舟为梁,连舟为桥,构通南北,便输天下。”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年)末,东晋与前秦在淝水决战,秦兵大败。次年春,阳桥、杭州西湖九曲桥、苏州宝带桥及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等。1、学生通过学习流线型的启示与发明,知道自然界的事物可以给人们启示,人们通过探究其原理从而可以进行发明。2、学生通过了解更多事例发明原型从而知道人类进行的创造发明大都能从自然界找到原型。3、在探究流线型原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设计对比实验。4、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对发明产生一定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流线型启示及发明教学难点:流线型对比实验的设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小诗中关注了哪两种动物(一)了解流线型的启示及发明1.探究鱼和鸟的外形:出示描述鱼和鸟的运动词汇,从词汇中发现它们运动速度快。2.从外形上分析鱼游得快,鸟飞得快的原因。观察鱼的外形---描述鱼的外形观察鸟的外形---描述鸟的外形外形对比---总结特点概括出流线型3.设计探究流线型实验4.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方法介绍流线型在流动空气中的阻力实验介绍流线型在水中的阻力实验概括出鱼和鸟是飞机、潜艇等运动物体外形的发明原型(二)了解更多发明的原型1.了解锯子的发明原型2.了解雷达发明的原型3.搜集更多发明原型资料,制作资料卡人们可以从自然事物的启示中发明物体,已发明的物体也常常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北京客运资格用什么练题最好
- 2024年嘉兴申请客运从业资格证2024年试题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精美课件
- 吉首大学《风景园林树木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十
- 2024年供销社房屋转让协议书模板
- 2024年多页瓷砖订购合同范本
- 吉林师范大学《学前儿童卫生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大棚销售居间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4年大工地保洁合同范本
- 论隧道施工对周围桩基的影响与控制
- 如何打造狼性团队
- 行为矫正治疗记录单
- 装载机零件目录(以徐工lw500kn为例)
- 泵盖铸造工艺课程设计
- 无损检测Ⅱ级人员超声(UT)锻件门类专业知识试题及详解
- 销售大户监管办法
- 小型装配式冷库设计(全套图纸)
-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 审计工作手册
- 防蛇安全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