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现在已经面世的甲骨卜辞来看,殷卜辞绝大多数是对于神灵的祈祷与贞问,西周时期的彝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礼器的通称)铭文则多载人事,而少言神灵。这客观上反映了()A.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 B.商周政权弥漫着神权色彩C.新生产工具的迅速发展 D.早期国家治理观念在改变【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西周时期的彝器铭文则多载人事,而少言神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彝器铭文多载人事,少言神明,反映了民众生活得到更多的关注,这正是人文观念的体现,古代人神关系出现了重大变化,说明早期国家治理观念在改变,D项正确;仅凭材料内容无法得出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现,错在“开始出现”的表述,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时期的礼器上更多记载人事,而不是神灵,说明西周时期的政权没有弥漫着神权色彩,排除B项;新生产工具是否发展与材料内容无关,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新的生产工具的论述,排除C项。故选D项。2.西周时期,王城规模庞大,大多没有城墙,宫殿、宗庙、工商活动和居民区域零落分布,无明显功能分区。东周时期,王城规模缩小,呈现大郭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套宫城(宫殿和宗庙)结构,宫城和郭城均有坚固的城墙。以上变化反映出东周()A.工商业集镇的规模扩大 B.天子权威与都城营建强化C.礼乐等级秩序逐渐加强 D.军事动荡与社会分化加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周(中国)。根据材料“王城规模庞大,大多没有城墙,宫殿、宗庙、工商活动和居民区域零落分布,无明显功能分区”、“王城规模缩小,呈现大郭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套宫城(宫殿和宗庙)结构,宫城和郭城均有坚固的城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因此王城规模缩小,战争频繁,军事动荡,因此宫城和郭城均有坚固的城墙,城市出现了工商业区和居民区,表明社会分化加剧,D项正确;材料只有王城的规模以及内部结构分区,没有涉及工商业集镇,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东周时期,周天子权威下降,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礼乐等级秩序是在削弱,排除C项。故选D项。3.商鞅在变法中提出了“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论功行赏的赐爵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等措施,这些措施()A.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B.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发生C.强化了基层社会的治理 D.促进了阶级矛盾的缓和【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论功行赏的赐爵制”,改变选官制度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促使军功地主的出现,“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出现,据所学,社会结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阶级结构,所以,这些措施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A项正确;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指的是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材料中的措施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推动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而不是加强对基层的治理,排除C项;这些措施有利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出现,“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反倒激化了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4.秦朝完成统一后,以咸阳为中心,修建了两条驰道,一条向东,通往燕、齐之地,一条向南,直达吴楚旧地。此后又陆续建成咸阳直达九原的直道、西南地区的五尺道、翻越五岭地区的新道。秦朝修建道路的主要目的在于()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经济交流C.巩固国家统一 D.促进边疆开发【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秦朝通过修筑驰道,直道等,建立起连接全国的道路网,贯通了全国的活力,其主要目的在于巩固国家的统一,C项正确;提高行政效率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加强经济交流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项;促进边疆开发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5.如图为中国古代农牧界线变迁图。导致这一变迁的主导因素是()A.政治经济重心转移 B.政府重视经略边疆C.汉匈经济文化交流 D.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材料主要涉及战国和汉武帝时期我国农牧接线的变化,据图可知,汉武帝时期相比战国时期农牧界线向北移动,而且更加靠近少数民族统治区域,说明汉武帝时期,政府更想扩大统治区域,经略边疆,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战国至西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和政治重心都在北方,没有转移,排除A项;材料不仅涉及汉朝,还涉及战国时期,材料也不能体现汉匈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无法体现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D项。故选B项。6.司马迁著《史记》,撰《项羽本纪》《陈涉世家》,而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则将二人编入列传,并直呼其名为《陈胜项籍传》;《史记》未给汉惠帝立纪,而是附在《吕后本纪》中,《汉书》则以帝王为中心,一帝一纪。这些变化反映了()A.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B.外戚宦官当政的现实C.著史规范逐渐形成 D.儒学正统观念的强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班固的做法强化了对帝王中心地位的肯定,弱化了项羽、陈胜的地位,这是儒学正统观念强化的体现,D项正确;材料现象与国家是否大一统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外戚影响力渐趋衰弱“不符合东汉的史实,排除B项;两者的区别不能体现著史是否规范,排除C项。故选D项。7.西汉时期设立的郡大小差异较大。例如今之河南省,包括了汉代河南、汝阳、南阳等6郡;今之山西省,包括了汉代河东、太原、上党等5郡;会稽郡辖区相当于今之浙江、福建省;豫章郡辖区相当于今之江西省。这种状况反映了汉代()A.王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地方行政体制混乱无序C.区域开发和发展不平衡 D.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薄弱【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今之山西省,包括了汉代河东、太原、上党等5郡;会稽郡辖区相当于今之浙江、福建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位于北方黄河流域,今河南、山西等地在汉代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稠密,故设郡较多;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稀少,故设郡较少,C项正确;仅凭材料无法得出王国威胁中央集权的结论,排除A项;西汉时期地方行政体制合理有序,排除B项;西汉时期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排除D项。故选C项。8.魏晋时期,玄学家把老庄“无为”“自然”思想发扬光大,如阮籍、嵇康等认为,无君无臣的“自然”状态才是最美好的。陶渊明的“桃花源”之梦,就是由一群“避秦”者所建成的一个“无君”的美丽家园。据此可知,当时()A.集权体制弱化促进了思想活跃 B.文学创作汇聚百家之长C.战乱割据阻碍了传统文化交流 D.门阀士族垄断文化资源【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魏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玄学家发扬老庄思想,主张远离政治,回避现实,甚至提出建立一个“无君无臣”的社会,这说明了魏晋时期的社会动荡导致专制集权体制弱化,促进了当时思想领域的活跃,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思想领域的活跃,未涉及文学创作,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战乱割据造成专制集权体制弱化,进而促进思想领域活跃,未阻碍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材料反映思想领域活跃,未涉及门阀士族,排除D项。故选A项。9.北魏孝文帝时,铸造太和(孝文帝年号)五铢钱,并大力推行,然而收效有限,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但是,东晋南朝的钱币流通相对广泛。这一现象表明()A.孝文帝改革破坏了北方经济 B.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C.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北方 D.北方陷入割据混战局面【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北方货币难以推行,出现以物易物,南方货币流通较为广泛,这一现象主要是受到政局影响,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所以经济秩序得以维持,B项正确;孝文帝改革是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排除A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排除C项;北魏时期,北方是统一的,排除D项。故选B项。10.唐高宗永淳年间,关中一斗米售价高达三百钱,皇帝出幸东都洛阳,扈从之士中不免有人途中饿死;中宗景龙年间,运输山东、江淮谷物至京师,挽车的牛死者十之八九,朝臣按照惯例,又请中宗到洛阳就食,中宗便发脾气,不愿当逐粮天子。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米价波动影响社会的稳定 B.交通运输关系王朝兴衰C.北宋都城较唐东移的原因 D.关中地区经济一直落后【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高宗、唐中宗时期,关中粮食紧缺,从山东、江淮运送粮食至京师亦无法满足对粮食的需要,就连皇帝也不得不前往洛阳就食,说明此时关中地域已不适宜作为都城,都城东移成为必然,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粮价变化引发社会动荡,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粮食问题而非交通运输,排除B项;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一直落后”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1.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说,唐代科举最重要的两科,进士科重文词,是唐高宗、武则天以来的新学;而明经科重儒家经术,是两晋、南北朝以来的旧学。武则天后,唐代社会大体上推崇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据此可知,唐朝A.门阀势力逐渐衰落 B.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C.儒家正统地位动摇 D.政治“大一统”不断强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社会大体上推崇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可见,科举考试更加注重个人的文学才能,打击了旧的门阀士族势力,A项正确;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B项;儒家正统地位动摇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政治“大一统”不断强化,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12.白居易、元稹等中唐士人发扬了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方式,大力提倡“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的新乐府创作,写下了《秦中吟》《新乐府》等辞质、言直、事核、体顺的作品,希冀以此实现“见之者易谕”、“闻之者深诫”、“采之者传信”的微讽之效。这一做法()A.说明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入人心 B.批判理学空谈并开创了朴实学风先河C.满足了彰显皇家气象的现实需要 D.将儒学复兴与诗文载道功能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隋唐以来,佛道之学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巨大影响的新兴学术思潮,儒学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动摇。如何挽救儒学,对应佛道两家特别是佛教的挑战,成为儒家的重要任务。中唐以后,有一部分文学家开始突破传统经学的束缚,用自己的思想、观点来理解儒学,推动了儒学的复兴。因此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白居易等人将儒学复兴与诗文载道功能有机结合,D项正确;经世致用强调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理学产生于宋朝,排除B项;白居易的诗歌属于现实主义风格,与彰显皇家气象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谏官向敏中上书宋太宗,建议将中书门下的吏房分出,成立审官院负责官员考课。于是,宋太宗设立审官院,负责少卿监以下的官员考核管理。这表明宋代()A.官僚队伍日益庞大 B.官员考核程序渐趋复杂C.宰相职权受到侵夺 D.监察机构地位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太宗时期,原来隶属于中书门下的吏房被分出成立审官院,说明宰相职权被削减,C项正确;宋代科举制录取比例增加,官僚队伍日益庞大,材料并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不属于官员考核程序,排除B项;材料只强调成立审官院负责官员考核管理,无法得知监察机构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4.在宋代,开始出现纸币,坊市制崩溃,夜市、民间借贷、赊买、水运、草市、市镇等更加普遍。这表明当时()A.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 B.城市经济功能有所上升C.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D.商业交易成本有所下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在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商业有了较大发展,如出现了纸币,坊市制崩溃等,可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业交易更为普遍,交易成本自然有所下降,D项正确;根据所学宋代商业交易活动确实不再受官府的直接控制,但材料不涉及,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宋代商业发展的信息,但没有比较不能说明城市经济功能有所上升,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商业有了较大发展,不单纯是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1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隋唐时期,西域的昭武九姓胡人大批东迁进入中原,他们依制纳税并充当府兵,有的人还出任朝廷官员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理与内地一体化B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不利于各民族政权间的文化交融C元朝由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加强D明朝在北部边塞沿长城设置了九个重要军事重镇,史称“九边”不利于长城内外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由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在东北、云南等地设行省,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使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加强,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仅从少数民族内迁及出任政府公职,并不能说明当时对边疆管理与内地的一体化,且当时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羁縻政策,排除A项;少数民族对汉字的模仿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排除B项;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对于防止蒙古入侵及推动长城内外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6.明成祖统治时期,实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不断遣使外出,招徕“四夷”,形成了“四夷来朝”的盛况。明成祖病逝后,继位的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明仁宗这一政策调整()A.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B.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C.冲击了传统的夷夏秩序 D.导致了朝贡贸易体制崩溃【答案】A【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用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代中国。明成祖时期奉行“厚往薄来"及主动对外开拓的政策,大规模的对外活动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而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专注内政治理,会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明仁宗时期并未放弃与外国的交往,B项表述绝对,排除B项;明仁宗调整治国方针并不意味着其放弃华夷秩序观念,排除C项;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的朝贡贸易依然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17.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答案】B【解析】黄宗羲重新解释“古圣王”的“崇本抑末”政策,指出“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是“末业”要抑制,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则属于“本业”,应重视其发展,其旨在以此论证变革传统经济政策的合理性,B项正确;黄宗羲将工商业分为有利于民生和和无益于民生两种,目的不是为了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A项错误;黄宗羲对“崇本抑末”政策的新解释,不是为了宣扬“经世致用”的观念,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黄宗羲为了“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提出区别对待工商业的,D项错误。18.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A.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D.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康乾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东方大国,长期以来,在封建统治者头脑中形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观念,即“华夏文化优越论”,由此形成古代华夷观念。华夷观念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儒家文化的自我评价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华”指华夏族,其主体为汉族;“夷”在古代是对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贬称,如“四夷”、“九夷”、“夷服”等,故华夷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抬高自己,轻视周边各族的心态。随清朝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和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传统的华夷观念,使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且随着西方的崛起和殖民侵略,“夷”开始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故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D项正确;统治者并未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排除B项;材料所述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9.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A.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B.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C.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D.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答案】D【解析】清代时期,两湖地区是重要产粮区,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手工业相对发达,区域分工导致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故D符合题意。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耕经济依然比较发达,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说明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求关系紧张,但不至于供不应求,故C不符合题意。20.如表反映了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单位:万两(银)年代总额地丁银%盐课%关税%杂赋%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3424282382.438811.31223.6912.71724年(雍正二年)3649302883.038710.61353.7992.71753年(乾隆十八年)4266296469.570116.445910.81423.3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4254299170.357413.554012.71493.5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 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中清代财政收情况,虽然各个时期总额和内容不同,但是主要来源是地丁银,体现了比较稳定的经济结构,以小农经济为主,结合此时世界趋势,可知此时世界以资本主义经济为趋势,可见清代此时经济的发展繁荣背后潜藏危机,A项正确;结合表格中总额的数量,此时中国经济仍然在发展,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以雇佣关系为主要特征,而表格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只是反映此时清代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没有反映土地兼并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21.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他提出了设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并对皇帝负责的设想。这反映了康有为()A.政治思想开始成熟 B.务实理性妥协的一面C.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D.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材料表明康有为开始主张开议院,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在中国推行西方式的议会制度会遇到较大阻力,进而才提出设由皇帝擢拔并对皇帝负责的制度局,这体现了康有为务实理性妥协的一面,B项正确;根据所学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是不成熟的,排除A项;根据所学康有为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把改革希望放在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最终导致失败,排除C项;材料中的设议院等是西方政治制度,不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22.有一种科学理论在诞生之初受到宗教界的敌视,但初醒的民族主义者却对其大声喝彩;中产阶级以此为依据反对国家为促进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殖民主义者则用它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这一科学理论应是()A.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B.牛顿的力学体系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截然相反,且为以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也成为殖民主义的理论依据,与材料意思相符,C项正确;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但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A项;牛顿的力学体系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成为整个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但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B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与材料意思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某论文将“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俾斯麦强力推行‘铁血政策'”“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开展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作为重要论据。由此可知,该论文研究主题是()A.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形成 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革命与改革 D.君主立宪制度在亚洲确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俾斯麦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可知,这些事件分别是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971年德国统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结合所学,这些事件都是在两次工业革命冲击下,各国进行的革命和改革,努力扫清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C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形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解放运动内容,排除B项;君主立宪制在亚洲确立,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24.下图所示的一组绘画作品都()A.体现出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B.反映出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C.凸显出作者对人民群众的关切 D.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史(世界)。据图示信息可知《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同属于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凸显出作者对人民群众的关切,C项正确;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体现的是浪漫主义色彩,与图示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无法得出近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排除B项;利用光学的感觉进行绘画的是印象画派,排除D项。故选C项。25.在西方现代派作家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看来,现在人变成了“虫”,肢体不全,住在垃圾桶里吞噬垃圾,而一些人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还在习惯与本能的支配下打发他们屈指可数的日子。这折射出西方社会()A人文精神已荡然无存 B.作家水平大幅度提升C.工业文明已趋于末路 D.深陷空前的精神危机【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人已残缺不全,生活在迷茫苟且之中还不自知,这是从社会和人的角度来说的,注重的是人的精神状态危机,D项正确;西方社会人文精神荡然无存的说法有些夸大其词,排除A项;现代派创作方法颇有新意,不能说作家水平大幅度下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西方人的精神萎缩,从文艺复兴时期高扬的人文主义萎缩到虫,在垃圾中生活,这与工业文明发展固然有关,但得出工业文明趋于末路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注意事项: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二、材料题(50分)26.历代王朝把注重基层治理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摘编自王绍东《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材料二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如南宋初,岳州农民“自来兼作商旅,大半在外”。客户没有田产,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而按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宋代社会因其显著的开放属性与商业属性,而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摘编自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材料三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明成祖朱棣时期一度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乡规条例,赋予乡规民约以法律地位。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下,乡约完全沦为国家控制农村基层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乡民自治内涵……历史上的乡规民约表面上源于乡土,在实际制定过程中却并无底层农民的实质参与,都是在地方精英(地主士绅)的主持下,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宗法礼教的伦理纲常为目的所制定。尽管如此,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周铁涛《村规民约的历史嬗变与现代转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举商鞅变法中“重功利而轻伦理”的政治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从社会关系和基层治理角度,分析宋代呈现出“远远强于前代的流动性与活力”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乡规民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封建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答案】(1)措施:废除世卿世禄制(或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奖励军功;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因素:顺应时代潮流;对秦国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从国家层面推行改革措施;改革方式正确。(2)社会关系: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基层治理:实行主客户制;实行保甲制度;理学向基层渗透,乡约教化乡里;建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规范社会救济。(3)特点: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以国法的形式颁布(或与法律合流,赋予法律地位)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由地方精英主持;以维护纲常伦理为目的;内容沿袭传统。主要目的:征发赋役,维护稳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国(中国)。措施:根据材料“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世卿世禄制,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奖励军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等。因素:根据材料“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材料“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可知,对秦国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根据材料“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可知,从国家层面推行改革措施,改革方式正确。【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朝(中国)。原因:根据材料“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宁静而安定的小农社会秩序已被打破,农民弃耕从商的事很常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秩序被打破,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根据材料“宋朝立法,客户要退佃离开,地主是不可以阻挠的。一些地方,由于‘主户少而客户多,口尤难记’,连户口登记都出现困难。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更多,任何人都可以流入,商人、佣工、流民,如建康府曾为‘留都之地,四方失所流徙之民,往往多聚于此,皆无作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看,实行主客户制,实行保甲制度,理学向基层渗透,乡约教化乡里,建立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规范社会救济等。【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可知,受到统治阶层的高度关注;根据材料“明成祖朱棣时期一度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乡规条例,赋予乡规民约以法律地位。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下,乡约完全沦为国家控制农村基层的工具,失去了原有的乡民自治内涵”可知,以国法的形式颁布,与法律合流,赋予法律地位,而乡约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根据材料“历史上的乡规民约表面上源于乡土,在实际制定过程中却并无底层农民的实质参与,都是在地方精英(地主士绅)的主持下,以儒家伦理为基础,以维护封建宗法礼教的伦理纲常为目的所制定。”可知,由地方精英主持,以维护纲常伦理为目的;根据材料“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可知,内容沿袭传统。主要目的:根据材料“乡规民约的内容仍然以淳朴民风、发展生产、维护治安、稳固秩序为主体,是古代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规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时代加强基层治理的主要目的是征发赋役,维护稳定。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体制,从建立、稳国到裴落,中经六朝动荡分裂,最后重归一统,形成隋唐帝国,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而典型的循环。关于汉唐相似性的考察,进一步确认了“朝代循环”现象的客观存在。汉唐之前的秦隋,在结束长期分裂建立统一王朝后,均二世而亡,西汉建立后,亦经过高祖灭异姓诸侯王,吕氏之乱,景帝平同姓诸侯王之乱的严峻考验后才稳定下来。唐朝在高宗时亦遭遇皇后专权及武周代唐的考验。不仅仅秦汉隋唐,中国历代王朝在开国皇帝之后的第二第三代皇帝统治时,大抵王朝建立后三四十年左右,会出现一次政治危机,或称之为“瓶颈危机”。汉唐历史进程中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又有内在的连续,更有显著的差异。其断续异同之间,在不少方面遮露出秦汉隋唐阔乃至整个帝制时代历史演进的特点及规律。——摘编自牟发松《汉唐异同论》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观点:汉唐的历史进程存在相似性。论述:汉唐都在前代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大一统的王朝,在王朝初期分别继承和发展前朝的制度。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制度;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汉唐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在王朝初期都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都出现政治清明,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兼收并蓄。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和亲政策等)。最后都因政治黑暗、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致使王朝灭亡。综上所述,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相当重要的历史时期,都为璀璨的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示例2:观点:汉唐历史进程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论述:在政治方面:汉朝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时期,而唐朝是官僚政治的成熟时期;汉朝实行察举制标准为德行和才能,到后期演变为门第望族,士族政治开始形成;唐朝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与做官相结合,使士族政治走向衰落。经济方面:汉朝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唐朝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对外贸易海陆并重并范围较广。思想方面:汉初实行黄老学说,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权威受到挑战,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综合上述,汉唐历史发展进程虽然出现差异性,却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示例3:观点:汉唐历史的断续异同体现了朝代循环的历史规律。论述: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先后平定异姓王、吕氏之乱,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方案公司模板六篇
- 播放声音课程设计目录
- 方仲永读后感
- 学生文化艺术节开幕词范文(7篇)
- 熏煮火腿的课程设计
-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 洪水预报课程设计
- 焊接 课程设计
- 武术微课程设计
- 2025年山东淄博淄川区事业单位紧缺人才招聘50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表
- 工程训练(广东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医疗技术行业碳中和战略与实践
- 租金评估技术报告范文模版
-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医学影像技术测试题含解析
- 公司年薪制薪酬管理新规制度
-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位似》(1)教案
- 2024《安全生产法》及《刑法》关于安全生产的38条处罚红线详解培训
-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渝北区人教PEP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英语试卷
- 核算岗年终工作总结
- 造价年度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