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1页
英《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2页
英《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3页
英《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4页
英《各具特色的民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四合院第一页第二页,共34页。内蒙古蒙古包第二页第三页,共34页。陕西窑洞第三页第四页,共34页。江南水乡民居

第四页第五页,共34页。无锡民居第五页第六页,共34页。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民居

第六页第七页,共34页。客家围屋第七页第八页,共34页。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第八页第九页,共34页。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第九页第十页,共34页。各具特色的民居第十页第十一页,共34页。

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特点,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34页。闽西南粤东北崇山峻岭

点缀

奇葩偏僻骚扰掺

夯筑橘瓣布局

撼动侵蚀

安然无恙八卦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贮仓秩序井然遮天盖地酷热

竹篾清风徐来蜂拥而至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

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34页。

思考:客家民居与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34页。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34页。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客家民居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34页。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客家民居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34页。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结构文化特征客家民居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34页。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文化特征客家民居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34页。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文化特征客家民居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34页。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客家民居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34页。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傣家竹楼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34页。位置藏在浓绿的竹林中

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傣家竹楼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34页。位置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作用防酷热和湿气材料结构文化特征傣家竹楼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34页。位置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作用防酷热和湿气材料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结构文化特征傣家竹楼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34页。位置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作用防酷热和湿气材料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结构竹楼呈正方形;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但宽敞且别致美观文化特征傣家竹楼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34页。位置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作用防酷热和湿气材料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结构竹楼呈正方形;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但宽敞且别致美观文化特征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傣家竹楼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34页。位置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作用防酷热和湿气材料由20至24根柱子支撑结构竹楼呈正方形;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但宽敞且别致美观文化特征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传统

傣家竹楼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34页。

作者介绍民居的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34页。皖南民居皖南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皖南古村落讲究与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结合。皖南古村落民居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建小庭院,开凿水池,安置漏窗、巧设盆景、雕梁画栋、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均体现了当地居民极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皖南民居选址、建设遵循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和精神是双重需求,有科学的基础和很高的审美观念。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34页。北京

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国最为普遍、历史是为久远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为正房,北面为偏房,两侧为厢房,阳光充足,四间房由一个院子紧紧地联接在一起,俗称“四合院”。其布局常为“一正两厢”,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开间、进深、高度和装饰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两侧的厢房、陪衬着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并配以绿化,成为休息与家庭活动的中心。

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34页。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34页。土家吊脚楼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