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章末整合提升知识·体系构建考向·链接高考【考向1常见的地貌类型】[命题视角]常见的地貌类型包括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是高考题中的常考点,选择题、综合题均有出现。该类题主要以地形剖面图、地貌景观图等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地貌类型的判断、地貌成因的分析(内力、外力作用)、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相关的问题,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1.(2022年1月浙江选考)以下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读图可知,①是角峰、刃脊,是冰川侵蚀地貌;②是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③是风蚀蘑菇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④是岩石裂隙,由风化作用形成的。因此②④正确,①③错误。[答案]D(2021年6月浙江选考)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且有序地重复出现。据此完成第2~3题。2.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堆积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堆积3.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且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C.地形 D.光照[解析]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由于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作用下使得黄土高原产生崎岖不平的景观,B项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到冰川侵蚀影响不大,C项错误。与风力堆积、流水堆积无关,A、D项错误。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到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项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且有序地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项错误。[答案]2.B
3.C【考向2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命题视角]大气的受热过程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该类题主要以热点材料、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学科素养方面注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较低。[真题展示](2022年新课标全国乙卷)我国一海滨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陆风明显。下图示意当日该市不同高度的风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2题。1.据图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2.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场的特点是 (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解析]第1题,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可知,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由图可知,该城市夜间风向偏北,白天风向偏东、偏南,故可推测陆地大致位于海洋的西北方。第2题,材料中显示该地某日海陆风明显,说明当日该市所处的气压梯度较弱(如果气压梯度较强,则当地盛行风强于海陆风,则海陆风不明显);海拔越高受地面的海陆热力性质影响越小,受当地一般的盛行风影响大,由图可知,高空500米处偏北风实力强,故当地气压场为北高南低。[答案]1.D
2.B【考向3等压线的判读】[命题视角]等压线图的判读是高考试题中的高频考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综合题形式也有考查。该类题主要以某一时段等压线图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等压线图中气压场、风力和风向、天气状况、常见的天气系统、与时间相关问题的判断与分析,知识的综合性较强,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19年江苏高考地理)右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该月最可能是 (
)A.3月 B.6月C.8月 D.10月2.此时,澳大利亚 (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解析]第1题,图中澳大利亚西北部出现低压,海洋上出现高压,所以最可能为南半球的夏秋季节。第2题,①地受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②地附近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③地为偏东风;④地为西南风。[答案]1.A
2.A【考向4水循环】[命题视角]水循环的内容是高考题中的易考考点,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该类题主要以示意图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水循环的基本环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水循环的意义,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较低。[真题展示](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第1~2题。
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该湖泊入湖地表径流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结合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第2题,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答案]1.D
2.B【考向5海水的运动】[命题视角]海水的运动这一部分知识中海浪、潮汐为新增内容,知识方面该部分会在以往以区域图为载体,重点考查洋流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基础上,增加海浪、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20年7月浙江选考)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甲洋流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2.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解析]第1题,图中甲洋流是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副极地环流圈,A项错误;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流动,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B项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项错误;西风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D项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①处洋流向北流,应该是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作用,A项错误;②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和洋流关系不大,B项错误;③处位于西风带,有西风漂流流经,西风风力大,导致西风漂流流速快,洋流遇陆地阻挡,形成大浪,因此行船时流急浪高,C项正确;④处受极地东风影响,不是离岸风,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因此没有世界著名渔场,D项错误。[答案]1.D
2.C【考向6土壤】[命题视角]土壤这部分内容作为新增知识点,在以往的考查中经常与其他知识点结合,知识方面考查土壤特性及其成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等,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中等。[真题展示](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甘薯、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下图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
分析白浆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在不同季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答案]雨季降水多,下层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渗,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高;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气性好,有利于土壤水蒸发,导致土壤含水量过低。【考向7植被特征与地理环境】[命题视角]植被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选择题、综合题均可出现。该类题主要以景观图、示意图为载体,学科知识方面考查植被类型的判断、植被的特征、植被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科素养方面注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考查,难度较低。[真题展示](2023年山东高考地理)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第1~2题。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C.水分 D.土壤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 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 D.物种多样性高[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适合生长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B项正确。第2题,亚寒带针叶林分布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较短,A项错误;因温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B项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C项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低,D项错误。[答案]1.B
2.B(2022年湖南高考地理)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第3~5题。离河岸距离/m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1)50乔—灌—草30.339165.731.410.36200乔—灌—草34.009175.041.500.59350乔—灌—草40.339144.421.500.37500乔—灌—草46.6791418.511.412.56离河岸距离/m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群落结构群落盖度/%海拔/m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率/(mS·cm-1)650乔—灌—草74.3391319.271.370.40800乔—灌—草68.6791315.231.381.02950乔—草45.009127.781.400.501100乔—草40.339163.061.580.661250乔—草34.339152.321.621.983.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①海拔②土壤含水量③土壤有机质含量④土壤含盐量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4.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镇江丹阳市消防救援大队招录政府专职消防队员笔试真题2024
- 秦农银行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金华市永康市应急管理局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及时调整宠物饮食方案试题及答案
- 汽车维修工考试文献回顾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迎丰桥镇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章 生命之源-水 4.3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版
-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复述与转述》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江苏省常州市潞城中学九年级化学《VC泡腾片中的化学》教学设计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6.2《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
- 高中信息技术 1.2网络的连接策略上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3
- 空调改造安装合同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非选择题答题指导与答题模板 课件67张
- 患者隐私保护培训课件
- 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考调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分包单位负责人岗位责任制度模版(3篇)
- 2023年高考化学试卷(河北)(解析卷)
- 2025年国家信息中心招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基于STM32单片机的人体感应灯设计
- 教学课件英语人教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1a1d2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期末试卷(二)
- 畜牧业边境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