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丰都县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1页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丰都县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2页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丰都县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3页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丰都县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4页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丰都县七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重庆市丰都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研究使水稻亩产大幅提高。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以下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

)A.半坡人 B.河姆渡人 C.山顶洞人 D.北京人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禹 C.齐桓公 D.汤3.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代替……,……天下变成……天下。”残缺部分是()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D.选举制,禅让制;共,家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有(

)①周王室地位下降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③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④为了恢复周王室的威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6.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B.增强秦国实力C.限制商业活动D.废除旧贵族的实权7.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能够灭六国、统一全国,主要得益于谁的改革(

)A.吴起 B.管仲 C.商鞅 D.李悝8.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他引用经典名句:“夫孝,德之本也。”用的这处典故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也彰显了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9.中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陈涉世家》,还有《鸿门宴》(节选自《项羽本纪》)等文章,“世家”“本纪”这种历史记述方式的开创者是(

)A.关汉卿 B.诸葛亮 C.司马迁 D.司马光10.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①实行郡县制②建造阿房宫③统一度量衡④修建骊山陵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1.中国古代统治者秦始皇、汉武帝在处理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中央集权 B.儒家思想 C.外族骚扰 D.国家统一12.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13.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4.“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社会政治大转型”是指(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分裂到统一15.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下列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的古人类B.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C.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D.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70分)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皇帝都城治国措施主要政绩秦始皇咸阳建立皇帝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焚书坑儒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长安尊儒术兴太学;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货币、垄断盐铁经营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促进汉朝进入鼎盛时期.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1)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定都咸阳(

)(2)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

)(3)为了打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4)秦始皇和汉武帝都大力推崇儒学(

)(5)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农业生产(一)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二)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根据材料一,说出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哪些原始居民种植的。(4分)材料二房屋建筑,如下图:材料二中图1、2所示建筑样式的名称是什么?(4分)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分什么?(2分)材料三

……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3)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水利工程建成后的情况?它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8分)(5)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2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者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一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4分)材料二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所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写国名)?当时该国国君是谁?在这一变革下,该国对地方的管理采取什么制度?(6分)材料三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中,廷尉李斯认为“置诸侯不便”,建议秦始皇实行什么制度?有何历史意义?(6分)材料四

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四中,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地方诸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效果如何?(4分)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4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率,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2分)答案选择题1--5:BBBAC6--10:BCACB11--15:BCBBC二、非选择题16题(1)×(2)√

(3)○

(4)×

(5)√

17题(1)粟:半坡原始居民。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2)图1:干栏式建筑

图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原因: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3)水利工程:都江堰。影响: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证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地区农业丰收提供了条件(或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4)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5)略(言之有理及可)【小题1】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半坡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故答案为粟:半坡原始居民;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小题2】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相比较长江流域少雨多风且昼夜温差大,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多用木头做柱子,屋内有灶坑,故图1建筑是干栏式建筑,图2建筑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南北自然环境的差异。【小题3】水利工程:都江堰。影响:既解决了洪水泛滥的问题,也保证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为周边地区农业丰收提供了条件(或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小题4】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小题5】略(言之有理及可)18题西周;分封制。秦国;秦孝公。确立县制。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略(言之有理及可)【详解】(1)根据“天子适诸侯,日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可得出是西周的分封制。(2)根据“于是以鞅为大良造……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可得出是秦国的商鞅变法;根据所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根据“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得出是确立县制。(3)根据“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可得出是实行郡县制。(4)根据材料“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略(言之有理及可)19题观点:都江堰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论述: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示例2观点: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论述: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创造力。【详解】(2)开放性题目,观点:都江堰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论述:建于公元前3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