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小史同学在世界古代史的研究性学习中,归纳整理出如下内容。这些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地理因素决定历史进程 B.古代帝国兴起的因素C.文化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D.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因素”“对外贸易和扩张、增加了实力、官僚机构和军事实力、发达的文化并向四周地区扩展渗透、吸收借鉴不同地区文明”等信息可得出这些都有利于古代帝国的兴起,所以材料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古代帝国兴起的因素,B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古代帝国兴起的诸多因素,不是文化传播对世界的影响,排除C项;据材料“政治因素:奴隶制国家”可知不是维护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2.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在政治上实行行省制,在文化上推广一种新的以希腊语为主要载体的希腊化文化。这折射出()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文化交流 B.希腊完成对东方文化的同化C.文化差异导致亚历山大东征 D.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根据材料“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建立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在政治上实行行省制,在文化上推广一种新的以希腊语为主要载体的希腊化文化”可知,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政治上实行行省制,文化上推广一种新的以希腊语为主要载体的希腊化文化,在此期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帝国继承了波斯帝国文化和希腊文化,说明亚历山大东征促进文化交流,A项正确;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融、交流,而非同化,也没有完成,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财富,实现奴化波斯帝国的野心,而非文化差异,排除C项;历史学率先突破西方中心论,“率先”“突破”等词语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故选A项。3.有学者描写到:德意志君主已夺取罗马帝国的权力,但缺乏维持官僚机构、法院和军队所需的资金,唯一可供选择的办法是将地产作为服务的报酬,但接受者,即封臣们倾向于将地产当做私人领地来管理。封臣们的做法()A.引发了西罗马帝国灭亡 B.形成君主专制集权制度C.导致西欧出现割据局面 D.促成近代自治城市出现【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德意志君主虽然夺取罗马帝国的权力,但是缺乏强有力的手段维系统治,为了维系统治只能地产作为服务的报酬赏赐给封臣们,土地是古代重要的生产材料,也是财富的重要来源,封臣们掌握了土地容易形成割据局面,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德意志是指历史上的神圣罗马帝国,始建于911年,之前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封臣们的做法不利于君主专制集权,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近代自治城市不相关,材料涉及时间也是中世纪,排除D项。故选C项。4.如图是5—6世纪君士坦丁堡平面图,据此可知,该城()A.突出皇权至上 B.盛行庄园经济 C.信奉伊斯兰教 D.侧重军事防卫【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5-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据材料中的“狄奥多西城墙、黄金角、蓄水池”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君士坦丁堡外围有双层城墙和一条水道,这是古代最先进的防御工事之一,广场、元老院、宫殿区等基本都在防御工程的后方受到保护,综上可知,该城侧重军事防卫,D项正确;宫殿区虽在地图的最右下区域,但不能得出是否“突出”皇权“至上”,排除A项;平面图中没有庄园经济的信息,B项材料不体现,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信奉基督教,且图中有教堂,也说明其信奉基督教而非伊斯兰教,排除C项。故选D项。5.11世纪之前,在欧洲,童年被看作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过渡阶段,对儿童普遍冷漠、忽视。15、16世纪,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儿童逐渐被发现。这主要是因为()A.殖民扩张 B.文艺复兴 C.科学革命 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1世纪以前、15-16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从11世纪前到15、16世纪,欧洲对儿童的看法发生转变,儿童逐渐被发现,并通过世俗画表现出了其天真与可爱,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与文艺复兴主张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有关,B项正确。殖民扩张与掠夺开始与新航路开辟之后,是欧洲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A项;科学革命兴起于16-17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与材料所述现象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18世纪法国成为中心,时间与材料现象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6.如表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议会颁布的部分法案,据此可知,此时英国()1688年《权利法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非法行为;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保持常备军。1690年《财政法案》将国王的正常岁入和议会特别拨款明确分开,前者供王室、宫廷和政府日常开支所用,后者用于战争及其他非常需要。1701年《王位继承法》安妮女王之后国王必须国教徒,国王未经许可不可出国。1707年《任职方案》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的资格。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责任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C.君主立宪制正在逐步形成 D.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国)。据表格内容可知,英国议会通过颁布法案,限制国王的立法权、征税权、财政权、王位继承权以及官员任免权等,说明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逐渐受到限制,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正在逐步形成,C项正确;国王的统而不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排除A项;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7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材料并未提及责任内阁的权力信息,排除B项;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19世纪中期,美国东北部工业资本主义初步形成;与此同时,西部也逐步由“南部的孩子”长大成人,通过运河和铁路与东北部紧密联系在一起,昔日西部这个南部的主要贸易伙伴,现在变成了北部的主要贸易伙伴。这一变化()A.引发了南北战争 B.导致了邦联危机C.带来了殖民扩张 D.形成了统一市场【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世纪中期(美国)。据材料“美国东北部工业资本主义初步形成……通过运河和铁路与东北部紧密联系在一起,昔日西部这个南部的主要贸易伙伴,现在变成了北部的主要贸易伙伴”,可知西部和东北部联系紧密,与南部的经贸关系减弱,结合所学可知,南北双方都希望将自己的生产方式推广到中西部,所以材料中的变化,会间接导致南北方产生矛盾,从而引发战争,A项正确;邦联危机是美国建国之初的危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内部之间的联系以及矛盾,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C项;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实现统一,才形成统一市场,排除D项。故选A项。8.在1870年之后的20年里,德国的煤产量涨了一倍,钢铁产量则涨了三倍,经济的崛起使得德国那些很可观的陆地和海上军事力量得到了更多的投资。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国()A.蒸汽机发明推动军事力量的发展 B.共和政体确立推动经济飞速发展C.工业实力增长助推其殖民扩张 D.在民族主义旗帜下统一趋势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后期的德国。据材料“经济的崛起使得德国那些很可观的陆地和海上军事力量得到了更多的投资”并结合所学,1870年之后的20年,德国开展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的发展为军事力量的加强提供了经济基础,助推了其殖民扩张,C项正确;1870年后主要动力是电力,不是蒸汽,排除A项;1870年之后的20年里,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德国在1871年完成了统一,与材料时间“1870年之后的20年里”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9.1880—1913年,英国在世界工业品出口中所占份额从41.4%下降为29.9%,德国从19.3%上升为26.5%;1887—1912年,英国对外贸易增长率为113.1%,德国为214.7%,到一战前英国仍保持外贸总量第一,却逐渐在拉美、中东和远东输给了德国商人。上述现象导致()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英国在殖民地争夺中落于下风C.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 D.重新瓜分世界的冲突不可避免【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欧洲。根据材料中的数据变化以及“一战前英国仍保持外贸总量第一,却逐渐在拉美、中东和远东输给了德国商人”可以看出英德矛盾突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希望按照实力的强弱重新瓜分世界,而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保持既得利益,坚决不肯退让,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就不可避免了,D项正确;英德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对材料现象的概括,而不是其所导致的影响,排除A项;根据材料“一战前英国仍保持外贸总量第一”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仍然在殖民地上保持优势,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0.二月革命中,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参加其执行委员会的11名代表中,布尔什维克只有3名代表;而在11月7日晚召开的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出席会议的625人中有布尔什维克390名。这一变化()A.说明二月革命的功绩被抹杀 B.表明革命方向发生根本转变C.源于欧洲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D.基于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俄国)。根据材料“二月革命中,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参加其执行委员会的11名代表中,布尔什维克只有3名代表;而在11月7日晚召开的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出席会议的625人中有布尔什维克390名。”可知,二月革命是俄国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共同推翻了沙皇君主专制制度的反动统治,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而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材料中代表人数的变化,体现的正是革命方向的转变,B项正确;二月革命的功绩没有被抹杀,仍是俄国革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推翻了沙皇君主专制制度的反动统治,排除A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时期,欧洲正处于一战期间,而非欧洲革命,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是基于革命形势和革命方向的变化,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是基础条件,排除D项。故选B项。11.1941年和1942年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的《大西洋宪章》及《联合国家宣言》中体现了美国关于战后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则,强调战后世界秩序应符合美式原则和价值观,体现国际集体安全和自由贸易、门户开放等原则。这些原则被以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式具体化了。由此可见()A.经济全球化取得重大进展 B.美国企图控制西欧的野心C.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难共存 D.国家间力量对比变化巨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40年代(英国、美国)。根据材料“美国关于战后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则,强调战后世界秩序应符合美式原则和价值观,体现国际集体安全和自由贸易、门户开放等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实力大增,而欧洲普遍衰落,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符合美式原则和价值观的世界秩序逐渐确立下来,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经济全球化,无法得出经济全球化发展状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建立符合自己利益和价值观的国际秩序,没有体现美国控制西欧的史实,美国主要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国家,排除B项;材料中的英国和美国都属于资本主义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12.如表是1961—1971年美国与苏联载人航天大事记。它体现出()国家时间活动苏联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为第一位进入地球轨道的宇航员美国1961年5月5日谢泼德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美国人苏联1963年6月14—19日拜科夫斯基创造了单人飞船飞行5天的纪录苏联1965年3月18—19日利奥诺夫实现首次舱外活动美国1965年6月3—7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舱外活动,创造连续飞行4天的纪录美国1969年7月16—24日第一次载人登月苏联1971年4月23—25日第一次空间站任务A.冷战对科技发展的巨大作用 B.苏联在空间技术的领先地位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空前激烈 D.发展航天严重拖累美国经济【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期间的航天活动体现了一种竞争态势,两者几乎同步发展,体现了冷战对当时科技发展的巨大作用,A项正确;苏联虽是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但美国科技并未落后,排除B项;航天技术虽与军事技术有关,但并非军备竞赛的一部分,排除C项;1961—1971年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航天经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3.在苏联领取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者的人数各10%,他们之间的收入对比在1956年为4:1,1975年底则为3:1。到1977年,每千名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中,受过高等和中等教育的有700人,而在每千名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中,受过高等或中等教育者达970人。这反映出苏联()A.在冷战中具有足够优势 B.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以社会平等为发展目标 D.已经进入发达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苏联。据材料“在苏联领取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者的人数各‘10%’”,也就是说大多数人的工资比较居中,据材料在苏联“他们之间的收入对比从4:1变成3:1”,也就是说工资差距进一步缩小,据材料,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人中,“受过高等或中等教育者”都很多,说明不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在国家、人民的观念中,社会地位差不多,综上可得出当苏联以社会平等为发展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点,C项正确;美国的整体优势大一些,排除A项;二战后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弊端凸显,改革效果有限,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当时苏联没进入发达社会主义阶段,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4.1970年,阿连德以其和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理念当选智利总统,上台后随即实施摆脱外国垄断资本对智利经济控制的政策。1973年,得到美国支持的智利军人皮诺切特发动政变,打死阿连德,建立其个人独裁统治。上述史实可以用来证明拉美()A.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普遍认同 B.仍需巩固民族民主革命成果C.饱受冷战与热战交替的打击 D.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趋势【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拉丁美洲)。根据材料“得到美国支持的智利军人皮诺切特发动政变,打死阿连德,建立其个人独裁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智利的民选总统因执行了不符合美国利益的政策,就被美国以各种手段赶下台,美国另扶持了代表美国利益的总统当政,美国随意插手智利的内政,反映出智利仍需巩固民族民主革命成果,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材料虽然发生在冷战时期,但强调的是美国对智利内政的干涉,和冷战与热战交替打击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排除D项。故选B项。15.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结果显示,55%的苏格兰选民出于货币与市场的考虑,拒绝从英国中独立;但在2016年英国全民公投以52%微弱优势决定“脱欧”后,苏格兰独立意愿高涨。这一变化说明()A.苏格兰尚未融入英国市场 B.全球化妨害了苏格兰经济C.逆全球化的举措遭到抵制 D.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失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4-2016年(英国)。2014年,苏格兰多数拒绝独立,是因为货币与市场的关系,希望能够融入世界,顺应全球化的浪潮,并抓住发展机遇,而到了2016年,英国决定采取脱欧这一逆全球化的举动后,苏格兰独立意愿高涨,说明苏格兰反对逆全球化的举措,C项正确。A项“尚未融入”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反映全球化对苏格兰经济的阻碍,反而是从苏格兰2014年多数选民拒绝独立的原因中可以看出,苏格兰积极融入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是苏格兰独立意识的变化,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的失利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6.【个人与时代】材料见证者:一个非洲人的漫长而奇异的返乡之旅1760—1792年间,一个史称托马斯·彼得斯的西非人四次过大西洋。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彼得斯,将他送到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在种植园工作。他试图逃跑过至少三次,遭到殴打并被戴上脚镣等。1770年,北卡罗来纳的一个苏格兰地主买了他。18世纪70年代,当北美英属殖民地进行独立战争,他和逃亡奴隶一起,为殖民地的英国统治而战。殖民地战胜英军之后,彼得斯全家逃亡到加拿大东南部的新斯科舍。在这里黑人在法律上是自由的,但白人统治者强迫他们开垦边疆的土地。二百个黑人家庭推选彼得斯为代表到伦敦请愿,争取改善待遇。1790年,彼得斯来到英格兰,他建议在非洲塞拉利昂为重获自由的奴隶建立一块殖民地,他的建议得到了采纳,翌年他回到加拿大的新斯科舍。1792年他带领1196名黑人和15艘船,第四次渡过大西洋。他们安全抵达塞拉利昂的弗里敦,彼得斯成为那里的黑人社群领袖。但由于安置移民及领导社群的巨大压力,抵达塞拉利昂后不到四个月,他就因病去世了。——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托马斯·彼得斯漫长而奇异的返乡之旅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托马斯·彼得斯返乡历程。【答案】(1)背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新航海的开辟与殖民扩张;北美独立战争;启蒙运动(2)历程:托马斯在法国殖民地种植园工作,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付出劳动;托马斯作为代表到伦敦请愿,为改善黑人待遇做出努力;托马斯建议为重获自由的奴隶建立一块殖民地并成为黑人社群领袖,推动了黑人解放运动。(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背景类材料题。背景:根据材料时间“1760—1792年间”可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彼得斯,将他送到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在种植园工作”可知,新航海的开辟与殖民扩张;根据材料“18世纪70年代,当北美英属殖民地进行独立战争,他和逃亡奴隶一起,为殖民地的英国统治而战”可知,北美独立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启蒙运动思想广泛传播。【小问2详解】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历程:根据材料“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彼得斯,将他送到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在种植园工作”可知,托马斯在法国殖民地种植园工作,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付出劳动;根据材料“二百个黑人家庭推选彼得斯为代表到伦敦请愿,争取改善待遇。1790年,彼得斯来到英格兰,他建议在非洲塞拉利昂为重获自由的奴隶建立一块殖民”可知,托马斯作为代表到伦敦请愿,为改善黑人待遇做出努力、建议为重获自由的奴隶建立一块殖民地并成为黑人社群领袖,推动了黑人解放运动。17.【棉花与经济发展】材料一将工人迁入工厂的能力成为棉花帝国胜利的关键。结果,一道鸿沟横跨在世界上那些能够动员劳动力的政治家和资本家与那些做不到的人之间。多达一半的棉花工人是孩子和妇女,事实上,棉花制造业成为18世纪和19世纪女性主导的产业,他们只能拿到男性工资的30%到50%。工厂里生产环境恶劣,机器震耳欲聋,对工人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工业化伴随着抵抗运动,1811—1812年,英国的卢德主义者捣毁数百台机器。19世纪30年代,工人阶级更注重组织协会,发起罢工运动,提出自己的政治要求。1844年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叛乱就非常有名,工人的集体行动和世界棉花产业的空间布局交织在一起。材料二贝拉尔是印度西部地区中心,长久以来以其优质棉花闻名于世。到了19世纪70年代,贝拉尔的大部分经济活动都围绕着全球市场生产棉花。一位英国殖民官员观察到,在贝拉尔,“棉花的种植几乎完全是为了出口。国内家用布的制造受到英国商品进口的冲击,许多织布阶层的人已成为普通劳动者”。事实上,自铁路通车以来,欧洲成品得以进口,贝拉尔曾经欣欣向荣的传统棉花制造业几乎全部消失了,大量原本从事纺纱和织布的人口转变为农业劳动力,棉花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贝拉尔“已经成为完美的棉花花园。”——以上材料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工人这种生活近况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贝拉尔“已经成为完美的棉花花园”所带来的影响。【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阶级对立;政府奉行自由主义政策。(2)影响: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便利了英国对印度进行经济掠夺;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印度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世纪前期(西欧)。由材料“工厂里生产环境恶劣,机器震耳欲聋,对工人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工业化伴随着抵抗运动”可知,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度的建立;由材料“19世纪30年代,工人阶级更注重组织协会”可知阶级对立;据所学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形成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生活状况恶化除了与上述因素相关外,还和当时欧洲诸国奉行自由主义政策相关。【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主要时空是19世纪70年代左右印度、英国。由材料“大量原本从事纺纱和织布的人口转变为农业劳动力,棉花的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贝拉尔‘已经成为完美的棉花花园。’”可知,贝拉尔“已经成为完美的棉花花园”的意思是贝拉尔是当时重要的棉花种植基地;由材料“铁路通车以来,欧洲成品得以进口,贝拉尔曾经欣欣向荣的传统棉花制造业几乎全部消失了,大量原本从事纺纱和织布的人口转变为农业劳动力”可知,打破了印度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材料“国内家用布的制造受到英国商品进口的冲击”可知,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一位英国殖民官员观察到,在贝拉尔,‘棉花的种植几乎完全是为了出口’”可知,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便利了英国对印度进行经济掠夺;据所学可知,伴随着贝拉尔成为全球著名的棉花种植基地,而且贝拉尔产品面向世界市场,此举进一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8.【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体系】材料一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其要点为: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国联盟约成为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但国际联盟的成立未使美国获得多少实际利益,也未实现美国取得战后世界领导权的计划,威尔逊的政敌操纵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1分册等材料二雅尔塔会议将苏联与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提出要“用民主方式解决他们迫切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这一精神在被托管地区的独立和自治等方面都得以体现。雅尔塔体系承认了苏联与英美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几乎每项协议都包含着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伍德罗·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答案】(1)目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尽快结束;美国企图取得战后的领导权;加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希望建立战后的国际秩序。(2)同:都是世界大战后对和平秩序的安排;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反苏反共,雅尔塔体系包容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凡尔赛—华盛顿由英法操控,雅尔塔体系为美苏主导;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阻止世界大战再爆发,雅尔塔体系维持了世界总体和平。【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目的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8年的世界。根据材料“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是美国总统威尔逊为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出的纲领,为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尽快结束;根据材料“美国取得战后世界领导权的计划”并结合所学可知,威尔逊的真实意图是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取得战后世界的领导权;根据材料“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可以得出目的包括加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十四点原则”表达了美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希望建立由自己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小问2详解】本题是比较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二战后的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同点:从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背景、实质以及影响等角度分析,都是在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和新秩序;都是大国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和相互妥协的产物,都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不同点:根据材料“雅尔塔会议将苏联与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凡尔赛会议举起了反苏、反共的旗帜,直接导致了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而雅尔塔会议则将苏联与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根据材料“雅尔塔体系承认了苏联与英美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几乎每项协议都包含着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并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国际舞台的中心,英法起着主宰作用,雅尔塔体系则是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结合所学可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本质是帝国主义间对世界的瓜分,雅尔塔体系由于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介入,而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 防震疏散演练主题班会
- 2024年非公路矿用车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3.3.2盐类的水解影响因素及应用 课件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智慧航安培训方案
- 吉林省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有理数阶段综合训练范围1.9~1.14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生命安全教育我的烦恼
- 草原上教案及教学反思
- 食堂食品安全培训
- 水利资源利用审批管理办法
- 复合风管制作工艺
- 多元智能测试题及多元智能测试量表
- 出货检验报告三篇
- 完整版平安基础性向测试智商测试题及问题详解
- (完整版)基层版创伤中心建设指南(试行)
- 无公害生姜生产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学习乡村振兴知识竞赛100题及答案
- 05s502图集阀门井安装图集
- 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培训
- 人工智能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复旦大学
- 风险管理工具及方法FME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