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孝信院士:构建新一代能源系统的设想周孝信院士:构建新一代能源系统的设想2015年6月1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智能电网建设技术与设备展览会、第五届国际分布式能源及储能技术设备展览会及同期举行的第五届全球智能电网(中国)峰会、第五届全球分布式能源及储能(中国)峰会、2015中-美智慧城市论坛、2015中国国际电力及清洁能源合作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在论坛做了题为“构建新一代能源系统的设想”的主旨报告。在此我们将报告主要内容与大家分享,以满足未能亲聆报告的专家学者的需求。新能源革命与电网使命的变化以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更大的份额,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系统,是新能源革命的主要目标。在新能源革命的条件下,电网面临着新的使命:1)电网将成为大规模新能源电力传输和分配的网络;2)与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源综合高效利用系统有机融合,成为灵活高效的能源网络;3)具有极高的供电、供能可靠性,基本排除大面积停电的风险;4)与信息通信系统广泛融合,建成电力、能源、信息综合服务体系。三代电网的发展历史和主要特征第一代电网(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其特点是小机组、低等级输配电电压(220kV及以下),小电网。第二代电网(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的特点是:大机组、超/特高压输电,大型互联电网。第三代电网(21世纪初到21世纪50年代)是在新能源革命的条件下,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驱动下电网实现的转型,其特点是清洁能源发电占比有望超过60%~70%,骨干电源与分布式电源结合,大型主干电网与局域电网及微网结合。第三代电网支持大规模新能源电力、大幅度降低电网的安全风险,广泛融合信息和通信系统,是电网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化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从第二代电网向第三代电网过渡的阶段。从第三代电网到新一代能源系统我国国民经济和能源电力发展面临严峻形势。2014年我国碳排放占全球总量29%,位居第一,化石燃料污染造成的雾霾现象严重,急需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截至2014年底,我国风能、太阳能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但发电量仅占总量3.2%,仍然难担大任。我国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综合能源效率不足40%,2013年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亟需大幅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的总量。电网承受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受限,电网对大规模、高比例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仍然未找到经济有效的解决途径,需要寻求综合的解决方案。新一代能源系统是以电力为中心,以电网为主干,各种一次、二次能源的生产、传输、使用、存储和转换装置,建新一代能源系统的关键步骤;4)构建新一代能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街旺铺出租合同模板
- 与孩子成长合同之一:教育规划
- 个人住宅抵押借款合同模板
- 临街店面租房合同模板
- 中外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合同
- 中学食堂用品采购合同
- 个人与物业承包合同细则
- 个人贷款合同升级:抵押房屋保险新变化解析
- 个人就业合同样本
- 个人向企业借款正式合同
- 公益捐助活动影响力评估方法
- 2025年中国陪诊服务行业现状、发展环境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第七讲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手法
- 2024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含附表-带只更改标红部分-操作简单)
- 数独6宫格300试题
- 24年注安-管理的题
- 2024至2030年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国际贸易地理 全套课件
- 广西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1
- GB/T 20878-2024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