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常用知识_第1页
林业常用知识_第2页
林业常用知识_第3页
林业常用知识_第4页
林业常用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金常用知识术语和定义一、材积计算公式(一) 一元材积计算公式:1、 杉木:V=0.000065474D2.6819249082、 马尾松:V=0.000075828D2.5956339773、 云南松:V=0.000059324D2.7245290254、 华山松:V=0.000063075D2.6294174865、 柏类、杉类(如柳杉):V=0.000076934D2.644699576、 阔叶类(北亚热带种类):V=0.000083056D2.582627286(二) 二立木材积式:1、 杉木:V=0.000058777042D1.9699831H0.896461572、 马尾松:V=0.000062341803D1.8551497H°.956824923、 云南松:V=0.000058290117D1.9796344H0.90715144、 华山松:V=0.000059973839D1.8334312H1.02953155、 柏类:V=0.000057173597D1.8813305H0.995688456、 阔叶类:V=0.000050479055D1.9085054H0.99076507断面积(公式):胸径的平方X0.00007854(G二D2*0.00007854)。径阶蓄积(公式):V径阶=V单株X径阶株数公顷蓄积(公式):[样地蓄积=(样地总断面/标准断面)*标准蓄积]*15(样地为一亩时)。疏密度(公式):样地总断面/标准断面

二、龄级及龄组划分:龄级及龄组划分表单位:年树种(组)起源龄组划分龄级期限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杉木、柳杉、水杉、秃杉人工^1011-2021-2526-35N365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及各类松天然^2021-3031-4041-60N6110人工^1011-2021-3031-50N5110泡桐、杨、柳、桉、檫、楝人工W56-1011-1516-25N265楸、梓、桦、榆、桤、槐、椿、枫香、木荷、琪桐等软阔类天然^2021-4041-5051-70N7110人工^1011-2021-3031-50N5110栋、柞、楮、栲、樟、楠等硬阔类天然^4041-6061-8081-120N12120人工^2021-4041-5051-70N7110柏木、铁杉、冷杉、油杉等树种天然^4041-6061-8081-120N12120人工^2021-4041-6061-80N8120

三、经济林生产期划分经济林生产期划分表单位:年树种苗木类型产前期生产初产期阶段盛产期衰产期油桐实生苗^34-1011-30N31乌柏实生苗W56-1011-50N51漆树实生苗W78-1516-50N51山苍子实生苗^23-45-15N16黄栀子实生苗^34-1011-20N21棕榈实生苗^45-1011-20N21油茶实生苗W56-1011-80N81杜仲实生苗^45-1011-30N31黄柏、厚朴实生苗^1011-1516-20N21金银花打插苗^23-45-20N21盐肤木实生苗^34-78-17N18吴茱萸实生苗^23-45-15N16银杏嫁接苗W56-1516-50N51花椒实生苗^34-56-20N21核桃嫁接苗^45-1516-30N31板栗嫁接苗^45-1011-20N21柑桔、柚橙类嫁接苗^45-1011-20N21梨、桃、李、樱桃、葡萄嫁接苗^34-67-20N21枣、枇杷嫁接苗^34-1011-30N31桂圆、荔枝、石榴嫁接苗W56-1011-30N31柿树嫁接苗W56-1011-50N51猕猴桃嫁接苗W56-1011-20N21粗壮女贞(苦J茶)打插苗^23-45-20N21茶叶实生苗^34-910-25N26蚕桑嫁接苗^23-56-20N21

紫云自治县乡(镇)村编码表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坝羊乡1板当镇2猫营镇3松山镇4白石岩乡5水塘镇6板桐村1齐星村1长兴村1一村1大坪村1长田村1茶英村2青山村2狗场村2二村2大水井村2大关村2大坡村3沙子哨村3关口村3三村3底桶村3二关村3红院村4新河村4红星村4四村4干水井村4格井村4基塘村5摆羊村5黄土村5五村5狗场村5金山村5坪塘村6丙贡村6龙场村6岜易村6猛德寨村6坝寨村6山嘎村7扯角塘村7龙井村7坝荡村7群联村7落科村7四联村8大坝村8猫营村8白合村8小湾村8旁如村8下坝村9大地村9牛场坡村9摆纳村9新池村9桥头村9下关村10硐口村10牛角井村10摆山村10新院村10沙坝村10新阳村11关泉村11普卡桥村11板乡村11幸福园村11沙戈村11井同村12沙坝村12打莱村12岩上村12塘房村12克卜村13沙坎村13大桥村13岩脚村13落麦村14捏不拢村14枫香村14羊场村14青力村15翁弄村15甘桥村15银山村15青塘村16新寨村16海子村16三合村17岩腊村17红光村17三联村18新院村18马鞍村18沙坝村19新苑村19青枫村19河边村20格东村20青林村20塘兴村21大白岩村21青山村21五星村22打扒河村22同心村22小寨关村23大坪寨村23团丰村23新场村24格幺村24星红村24跃进村25青河村25中心村26

紫云自治县乡(镇)村编码表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单位名称编码火花乡7宗地乡8猴场镇9大营乡10四大寨乡11达帮乡12坝雨村1坝绒村1茶山村1邑茅村1把才村1岜岔村1懂桑村2打毫村2打哈村2打彩村2高坪村2关坪村2红山村3打郎村3打联村3打壤村3关口村3红星村3火烘村4打饶村4打身小村4打哇村4绞卜村4克田村4甲四村5E村5大田村5大进村5卡坪村5轮山村5江纳村6大地坝村6高山村6大龙村6卡色村6纳磨村6交坪村7大田坝村7猴场村7大坡村7克哨村7纳座村7联合村8德昭村8克座村8大营村8噜嘎村8新合村8罗城村9戈枪村9黎明村9金星村9茅草村9罗坪村10锅岜村10麻思坪村10联八村10猛林村10纳容村11红岩村11马寨村11龙洞村11牛场村11弄河村12火石关村12猫场村12龙屯村12冗厂村12平寨村13落湾村13猫寨村13妹场村13晒瓦村13破关村14猛坑村14平坝村14三合村14喜凯村14田坎寨村15牛角村15坪上村15五关村15新寨村15喜湾村16山脚村16平洋村16五星村16喜档村16这角村17鼠场村17冗瓦村17新坝村17喜翁村17歪寨村18曙光村18岩脚村18湾塘村19四合村19大坪村19新寨村20塘贯村20竹林村21田堡村21宗地村22田坝村22瓦厂村23小湾村24新龙堡村25腾道村26四、术语和定义林业: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地类):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1、 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1) 、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2) 、竹林地:由胸径2厘米(含2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0.2以上的林地。2、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

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3、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它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它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4、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年内)未成林地。5、苗圃地:5、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6、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它无立木林地。7、 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其它宜林地。8、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十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天然更新:利用林木自身繁殖能力形成新一代幼林的过程。这种更新是利用森林自然恢复的能力重新形成幼林。有两种方式:有性更新,即种子更新,由轨迹上原有母树或邻近林木天然下种而实现;无性更新,即萌芽更新,由伐根上发生萌芽条或根蘖而长成,天然更新成本低,但一般形成森林的时间较长(如天然下种)或质量不高(如萌芽更新)。森林分类(既:林种):森林分为以下5类: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⑶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①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②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叫做一个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它因子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立木:包含两层意思:①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②林地上未伐倒的生活着的树木。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优势树种: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如马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林相:有两种含义:①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②森林的林木质量和健康状况。林木价值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称为不良。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0.90.8 0.1。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龄级: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一般慢生树种以20年为一个龄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之分。同龄林:林木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林分。异龄林:林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上的林分。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止。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枯立木林分)中,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出材量与出材率: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条、原木、小规格材和薪材的数量。不包括枝桠、树皮、伐根等。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采伐蓄积量的比率。它是反映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出材率高,表明林木资源利用好;反之,说明利用差。总生长量:指树木自生长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时间内的生长总量。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它等于:(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X100%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林木绿化率是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土地总面积X100%。1、 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地方式。2、 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3、 植苗造林: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方法。4、 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5、 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6、 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7、 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起伏较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8、 山地:地势相对高起,表而起伏很大的地区。9、 低山:海拔绝对高度500〜1000米,相对高度200〜500米的山地。10、 中山:海拔绝对高度1000〜2000米,相对高度500〜1000米的山地。11、 高山:海拔绝对高度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的山地。12、 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土壤中富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土质粘重,酸性大,含有效磷少。13、 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土中铁

铝丰富呈红色,土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而深厚。14、紫色土:在紫色砂叶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土层浅薄。15、石灰性土壤:15、石灰性土壤:由碳酸岩发育起来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石灰性强的土壤在剖面中下部常形成石灰结核,石灰磬层等石灰集聚层。16、 石漠化: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石砾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17、 石漠化土地: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土地。①植被综合盖度<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②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③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④非梯土化旱地。18、 造林质量管理“八率”:指造林面积核实率、造林质量合格率、良种使用率、作业设计率、幼林抚育率、林木管护率、检查验收率、资料建文件率。目前要求造林质量管理“八率”均为100%。面积核实率=(E调查小班的核实面积/】调查小班的上报而积)X100%造林质量合格率=(E调查合格小班面积/E调查小班上报面积)X100%良种使用率=(E调查造林使用良种的小班面积/】调查造林小班

面积)X100%作业设计率=(E调查有作业设计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幼林抚育率=(】调查抚育合格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林木管护率=(E调查有管护措施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检查验收率=(E调查检查验收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资料建文件率=(】调查建禧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19、母树和母树林:供采种的树叫做母树。很多母树生长在一起就叫做母树林。20、优良母树20、优良母树:指具有优良遗传质量的林木个体。21、木,其比例占21、木,其比例占75%以上的母树林称为优质种源。优质种源:生长旺盛,干直、枝小和冠形紧凑、无病虫害的优势22、林木种子园:是用有性法或无性法繁殖人工精选的个体或综合育种法培育的新品种的植株而建立起来的林木良种繁育场。22、23、采穗圃:对于容易扦插繁殖的树种,用被选优树的种条(插穗)建立的采穗圃,作为往后常年采穗造林之用,它相当于种子园,只不过种条代替了种子。24、主伐:在成熟林中以取得木材收获为主要目的的采伐。25、抚育采伐:根据森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在不同龄期,伐除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发挥其有益的效能。26、 更新采伐:在森林的有益效能开始减退时所进行的一种采伐,这种采伐以不降低森林有益效能为前提,以保护防护效能和特种作用持续稳定的发挥。27、 皆伐:整个林分一次伐除,通过人工植树或天然下种(自临近林分或伐倒的树木)达到更新目的。28、 择伐:把林分中部分适合和应该采伐的林木进行采伐的方式,主要用于复层异龄林。29、 渐伐:把成熟林分的林木在一个龄级期内分两次或数次伐除。30、 疏伐:在林木向高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所进行的抚育方式。伐去过密的树木中质量较差的植株而保留较好的植株,以使林木形成良好的干形,并促进生长。31、 生长伐:在林木生长最旺盛时期一直到主伐前一个龄级的阶段内所进行的抚育方式。目的是使林木得到更多营养空间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产量和质量。卫生伐:为除去森林中不健康的植株而进行的抚育方式。32、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即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在国家林业局组织下实施,复查间距期为5年。其目的是通过查清全国或省、自治区的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消长变化情况,为制定全国林业方针、政策,制定全国和各省区及大林区的各种林业计划、规划和预测资源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这类调查以省、市、区或大林区为单位进行。33、 二类森林资源清查:亦称森林经理调查。此类调查是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一部署,由省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地州市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在林业生产单位内进行。复查间距为10年。其目的是为林业基层单位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分析检查经营活动效果,编制或修订森林经营方案及有关规划提供依据。这类调查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要落实到小班,其准确度优于一类调查。34、 三类调查:即作业设计调查。是林业基层生产单位为满足伐区设计、造林设计和抚育采伐设计而进行的调查。35、 森林抽样调查:对一定范围内的森林,应用数理统计学原理抽出部分样地进行调查,根据样地调查结果推算该范围内全部森林的数量和质量的方法。36、 森林区划:为了便于森林调查和开展营林活动,按一定经营规模将林区划分成不同森林经营管理单位的工作。37、 林班:一种永久性的林地区划,为便于经营管理,把林地划分为许多林班。因经营集约度的高低不同,林班的平均面积不一,由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其界线或用人工伐开,或利用山脊、河流、道路等自然地形线而形成。用号码或地名命名。38、 小班:是指在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时将森林按不同的权属、土地类别、起源、森林类别、林种、优势树种组、龄组、郁闭度等级、立地类型、经济林产期(经营集约度等级)和林业工程类别等划成不同的小区,每个小区称为小班。小班是森林区划的最小单位。39、 小班调查:在小班范围内进行的测树因子、土壤植被、地形地势等调查项目。40、 标准地:用代表选样或随机、机械选样选取一定面积的林地作为调查样本,称为标准地。41、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由于“森林病虫害”不能包括可

对林业造成危害的杂草、软件动物、脊柱动物和其它植物,近年来改称为“林业有害生物”)。42、 林业外来有害生物:是指原产于国(境)外,传入我国后已经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43、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我国境内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禁止传播的有害生物。44、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局部地区或国内其它地区局部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发布禁止在本辖区内传播的有害生物。45、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45、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是指依法必须经过检疫才允许调运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也包括根据疫情应实施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的包装材料、运输工具、土壤等。46、 产地检疫:是指国内调运、邮寄或出口的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原产地进行的检疫调查、除害处理并得出检疫结果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旨在防止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出的措施。47、 调运检疫:是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在调出原产地之前、运输途中及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之后,根据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的森检法规,由法定的专门机构,对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疫检验和除害处理措施。根据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的方向,可将调运检疫分为调出检疫和调入检疫两部分。48、 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是指那些为害严重、防治困难、能够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有害生物。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由国家林业局发布。本省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由省林业厅发布。49、 疫区:是指根据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依照森林植物检疫(简称“森检”)法规,按照法定程序划定,并且采取相应检疫措施的地区。疫区的划定,由省林业厅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50、 野生保护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我国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大类: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为两级,即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②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即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前称三级保护野生动物)。③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④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协议中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林: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上通过人工措施形成、恢复或改善森林、林木、灌木林的过程。人工造林: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的总称。播种造林:把林木种子通过人工直接播种到造林地而培育森林的造林方法。穴播:在局部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的行间距挖穴(坑)播种的方法。条播:在经过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的行距进行条带状播种的方法。植苗造林: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分殖造林: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枝、十、根、地下茎等)作为造林材料直接造林的方法。插木造林:利用树木的一段树干,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做插穗,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插条造林: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做插穗,直接插植于造林地的方法。插干造林:将幼树树干或大树粗枝直接插于造林地的方法。地下茎造林:利用竹类地下茎的繁殖能力进行竹类造林的方法。移栽母竹:从原有竹林中挖取母竹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移鞭:从成年竹林中挖取2年〜5年生鞭芽饱满的竹鞭进行造林的方法。分蔸造林:利用合轴型竹类蔸的芽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四旁(零星)植树:在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栽植竹、木,连续而积达不到0.067hm2。伐前更新:在结束主伐或更新伐之前形成更新层的森林更新方式。更新造林: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上通过人工造林重新形成森林的过程。林冠下造林:为了伐前更新,或改善森林结构与功能进而提高其质量,或培育需要在林冠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树种而在已有林分中进行造林的过程。伐前更新造林:在森林采伐前通过人工造林措施进行更新的过程。包括用材林成过熟林主伐以前的更新造林和生态公益林更新采伐以前的更新造林。有林地补植:为提高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以及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和森林多功能效益而在有林地上补植苗木的过程。造林地:实施造林作业的地块。造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当前的林业发展状况相对一致,造林目的相同并采取相似的造林措施、在域上相连的区域。幼树:生长稳定尚未长大的树,其年龄处于幼龄龄组阶段。对于天然林,特点通常为与主林层不属于同一林木世代,其胸径多在检尺径以下,或高度不及主要层一半。对于人工林,则年龄在三年(南方,不包括三年)或五年(北方,不包括五年)以上、胸径在检尺径以下生长稳定的林木。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或虽由多种树种组成,但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80%(不含)以上的森林。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森林,其中主要树种的株数或断面积或蓄积量占总株数或总断面积或总蓄积量的80%(含)以下。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以及植生组混交等。株间混交:在同种植行内隔株种植两种以下树种的混交方法。行间混交:一种树种的单行和其它树种的单行依次栽植的混交方法。带状混交:一种树种边疆种植2行以上构成的“带”,与其它树种构成的“带”依次种植的混交方法。块状混交:将一种树种栽成一小片,与另一栽成一小片的树种依次配置的混交方法。植生组混交:种植点为群状配置时,在一小块地上密集栽植同一树种,与相距较远的密集种植另一树种的小块状地相混交的方法。造林典型设计:造林典型设计是在某一造林地区,分别不同的立地类型,按其适宜的造林树种,依据造林技术规程,编制适用于该造林地区一定立地类型、一定林种和树种的造林技术设计图表。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栽植密度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点数或播种点(穴)数。整地:植苗或播种前清理造林地上有碍于造林作业的地被物或采伐剩余物,以蓄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为目的而进行的局部或全面的翻松土壤措施。树种配置:营造混交林时种混交树种的比例及混交方式。种植点配置:播种点或栽植点在造林地上的间距及其排列方式。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动植物等有害生物。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对其受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已经发生但分布不广,由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为检疫性的林业有害生物。感病指数:将感染病害的植株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划分为若干个发病等级,然后给给每个发病等级赋予一个适当的代表数值,以该数值乘以该发病等级的植株数得该发病级别的总代表数值,各发病等级的总代表数值之和除以最高一级的代表数值与总植株数之积为感病指数。造林成活率:以小班或造林地块为单位,造林一年或一个生长季后,造林地上具有成活苗木的种植点数与作业设计的总种植点数的百分比。造林株数以穴为单位计算。造林面积保存率:对于某一年度的造林面积,达到成林年限后,达到成林验收标准的造林地面积与造林总面积(即通过成林验收面积与未通过成林验收面积之和)的百分比。森林采伐术语和定义森林米伐forestharvesting对森林和林木所进行的根据生产需要和树木的生长特性,将森林中的林木伐倒和集运出伐区,并清理和恢复森林的一项经营活动。伐区cuttingarea同一年度内用相同采伐类型进行采伐作业的、在地域上相连的森林地段,是森林采伐作业设计、施工、管理与监督的基本单位。缓冲区bufferzone为保护作业区域内溪流、湖泊、湿地的水环境或在周边划定的不应采伐、机械进入或经营作业而保留的森林地段。限伐区noncommercialcuttingarea按国家、地方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只应进行抚育、改造、更新等非商业性采伐活动的森林地域。3.5禁伐区nocuttingzone按国家、地方政府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应进行任何采伐活动的森林地域。禁伐林prohibitioncuttingforest要求实行长期或定期全面封禁管护的森林,包括生态地位极端重要或生态环境极端脆弱地区的森林,以及分布在规定不能进行采伐作业的其它地域内的森林。树木标记treemarking对伐区采伐对象木或者在采伐作业过程中需要特别保护或保留的树木作上记号,以利于在采伐时识别。标记的方法遵循树木标记手册。主伐finalcutting为获取木材而对用材林中成熟林和过熟林分所进行的采伐作业。皆伐clearcutting将伐区上的林木一次全部伐除或几乎伐除的主伐方式。在皆伐迹地上的更新方式多采用人工更新,形成的新林一般为同龄林。择伐selectioncuttiing在一定地段上,每隔一定时期,单株或群状地采伐达到一定径级或具有一定特征的成熟林木的主伐方式。渐伐shelterwoodcutting在较长时间内(通常为一个龄级),分数次将成熟林分逐渐伐除的主伐方式。实践中往往分二次、三次或四次,典型的四次渐伐包括预备伐、下种伐、受光伐和后伐。数量成熟quantitative树木或林分的材积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数值时的状态。经济成熟economicalmaturity树木或林分生长到经济收益最高时的状态。工艺成熟technologymaturity树木或林分在生长过程中,目的材种平均生长量最大时的状态。主伐年龄cuttingage经营单位内对成熟林进行正常主伐时的最低年龄。又称伐期龄。3.16起伐胸径DBH择伐时被采伐木应达到的最小胸高直径。抚育采伐tendingcutting从幼林郁闭起,到主伐前一个龄级为止,为促进留存林木的生长,对部分林木进行的采伐。简称抚育伐。又称间伐或抚育间伐。透光伐lightingcutting在用材林林分的幼龄阶段、开始郁闭时进行的抚育采伐。对混交林,主要是调整林分组成,同时伐去日的树种中生长不良的林木;对纯林,主要是间密留匀、留优去劣。生长伐accretioncutting在中龄林阶段进行的抚育采伐。主要是为了加速林木生长和促进林木结实,伐除生长过密和生长不良的林木,提高林分的经济和防护效益。定株抚育伐spacingtendingcutting在防护林和特用林幼龄阶段伐除非目的树种和过密幼树,并在稀疏地段补植目的树种的抚育性采伐。生态疏伐ecologicialthinning为使森林形成林冠梯级郁闭,林内大、中、小立木都能直接接受阳光,诱导形成复层异龄林,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防护功能,而在防护林和特用林中龄阶段进行的抚育采伐。更新采伐regenerationcutting为了恢复、提高或改善防护林和特用林的生态功能、进而为林分的更新创造良好条件所进行的米伐。径阶diameterclass林木胸径的整化,即根据树种径级大小,把一定范围内的胸径,用该范围的中间值来表示。最小径阶一般为6cm或8cm。龄级ageclasses树木或林分平均年龄的分级。即根据森林经营要求及树种生物学特性,按一定年数作为间距划分成若干个的级别。每一龄级所包括的年数称为龄级期限,常用的有20年,10年,5年,2年,各龄级期限的中值为该龄级的平均年龄。用罗马数字表示龄级的大小,数字大越大,表示龄级越高,年龄越大。龄组agegroups林分或小班根据主伐年龄龄级的不同,划分的年龄组别。又称龄组。通常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五个龄组。亦有将成熟林和过熟林合并称为成过熟林的。林带forestbelt从整体上看,以长条状或行状为主要形状的森林地段。林带间伐intermediatecuttinginforestbelt在不影响林带总体结构和防护效益的前提下,按去劣存优、去弱留强、间密留匀的原则对林带进行抚育间伐。全带采伐fullforestbeltcutting对林带进行的一次全部采完的采伐。分行采伐cuttinglinebylineinforestbelt在林带内按行(带)进行的分期多次采伐。断带采伐cuttingsectionbysectioninforestbelt对林带进行的分段多次采伐。树木标记手册handbookoftreemarking用来指导树木标记的工作手册。内容包括标记木类型(采伐木、珍贵树木和其他)、标记符号、标记位置(方向、高度)和标记工具等。低产(效)林采伐lowyieldorefficiencyforestcutting对生长不良、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很低的各种低产(效)林分,通过砍伐低产(效)林木,引进优良目的树种,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使之成为高效林分的一种采伐类型。作业区operatingarea根据集材系统,把一个楞场或装车场所吸引的采伐范围划分作业区。林木采伐许可证treecuttinglicence也称采伐许可证或者采伐证。是指采伐林木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的准许采伐林木的凭证。林木采伐许可证格式由国家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有关部门依法核发,采伐许可证上注有采伐的地点、面积、数量(蓄积或株数)、树种、方式和完成更新造林时间等内容。楞场wooddepot伐区内集材作业的衔接点,是木材的中转和暂存场地。归楞deckinglogs在楞场或贮木场将木材按材种、材长及等级堆放的过程。集材skidding把分散在采伐带上的原条、原木或伐倒木集中到伐区楞场、推河场、装车场或运材道路旁的作业过程。索道集材skylineskidding用架空起来的钢丝绳集运木材的作业过程。人力集材handskidding指人利用工具,采用抬、扛、拉、推方式将木材集中的作业过程。畜力集材animalskidding靠牛、马等牲畜牵引,采用爬犁或架子车将木材集中的作业过程。滑道集材slideskidding在山坡上利用木材自重力或水流力运送木材的方式。伐木cutting把立木从根基部锯(砍、剪)断,使其倒地的作业过程。打枝limbing将伐倒木的枝丫紧贴树干表面砍(锯)掉的作业过程。造材bucking按一定尺寸规格并考虑木材质量和不同树种利用价值,把原条锯截成原木的作业过程,造材分为伐区造材和贮木场造材。留弦holdingwood伐木时在上口和下口之间留下一条不锯透的木材沟。叫楂soundofholdingwoodbroken被采伐木开始倾倒时,留弦部分的木材纤维拉断的咔咔响声。伐根高stumphight被采伐木下口的上表面离地面(或第一岐根的起点处)的距离。迎门树treeinthefallingdirectionofanothertree被采木树倒方向的障碍树。搭挂树hanging叩felledtree在实施采伐作业的林地上,由于伐桩上未完全伐下而立着或斜靠于其它树上的树木、或已伐下但斜靠于其它树上而未躺倒的树木。保留木remainedtree在伐区内,不作为采伐对象的林木。原条treestem将伐倒木只经过打枝、截去直径不足6cm的梢头,所剩下的树干。原木log原条经过材种造材工序而锯截成的木段。原木径级logdiamterclass通过原木小头断面中心量得的最小直径(不包括树皮的厚度),经进舍后的尺寸。产品标志productionmark将原木产品的径级、长级、等级和生产单位以特殊的符号形式加盖在木材上,也称号印。借向dutchman借助于树木本身纤维内力或外力(留弦、加楔和支杆等)达到人为控制树倒方向的一种方法。森林更新forestryregeneration森林采伐后,通过天然或人工方法,使新一代森林重新形成的过程。森林更新通常分为人工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三种方式,或按森林的起源分为有性更新或无性更新,还可按更新发生在主伐之前或之后,分为伐前更新和伐后更新。更新频度youngseedlingdistributionproportion用来说明更新幼苗、幼树分布均匀与否的程度。用出现幼苗、幼树的调查样方总数占总样方的百分数表示。植生组plantgroup林分内树木的一种群状分布形式,通常是指几株集聚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小的稳定生物群,群与群之间的距离往往较大。森林经营单位forestmanagementunit指一个依照长期的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经营,能达到一系列明确目标的、有明确边界的经营管理单位。原木材积计算公式原木材积计算表(GB4814-84)1985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适用于所有树种的原木材积计算。1.1检尺径自4-12厘米的小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为:2=0.7854L(D+0.45L+0.2)/100001.2检尺径自14厘米以上的原木材积计算公式为:2 2 2=0.7854L(D+0.5L+0.005L+0.000125L(14-L) (D-10)〕/100001.3长原木(材长大于10米)与短原木(材长小于2米)计算公式为:2V=0.8L(D+0.5L)/10000立木材积计算公式一元材积计算公式:杉木:V=0.000065474D2.681924908马尾松:V=0.000075828D2.595633977云南松:V=0.000059324D2.724529025华山松:V=0.000063075D2.629417486柏类、杉类(如柳杉):V=0.000076934D2.64469957阔叶类(北亚热带种类):V=0.000083056D2.582627286上述公式为部颁标准LY208-77,仅适用于森林资源连清复查。2.2二元立木材积计算公式:杉木:V=0.000058777042D1-9699831H0-89646157马尾松:V=0.000062341803D1,8551497H0-95682492云南松:V=0.000058290117D1,9796344H0-90715154华山松:V=0.000059973839D1-8334312H1-0295315柏类、杉类(如柳杉):V=0.000057173591D1.8813305H0.99568845阔叶类(北亚热带种类):V=0.000050479055D19085054H0.99976507上述公式为部颁标准LY208-77,适用于全省各地立木蓄积计算。杉原条材积计算公式(GB4815-84)检尺径8公分的杉原条材积计算公式为:V=0.4902#L#100检尺径自10公分以上的杉原条材积计算公式:V=0.39(3.50+D)(0.48+L)/10000疏密度1.0断面积、蓄积量标准表林分平均高杉木(标准表)小数位杉木林分平均高马尾松(标准表)小数位马尾松断面积(5m)断面积(6m)蓄积量(5m)蓄积量(6m)断面积(G)蓄积量(V)断面积(5m)断面积(6m)蓄积量(5m)蓄积量(6m)断面积(G)蓄积量(V)5米16.521.050750.116.9552.55米14.817.450650.115.0651.516.521.050750.217.45514.817.450650.215.325316.521.050750.317.8557.514.817.450650.315.5854.516.521.050750.418.36014.817.450650.415.845616.521.050750.518.7562.514.817.450650.516.157.516.521.050750.619.26514.817.450650.616.365916.521.050750.719.6567.514.817.450650.716.6260.516.521.050750.820.17014.817.450650.816.886216.521.050750.920.5572.514.817.450650.917.1463.56米21.025.4751100.121.4478.56米17.420.065850.117.666721.025.4751100.221.888217.420.065850.217.926921.025.4751100.322.3285.517.420.065850.318.187121.025.4751100.422.768917.420.065850.418.447321.025.4751100.523.292.517.420.065850.518.77521.025.4751100.623.649617.420.065850.618.967721.025.4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