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学案导学、合作与探究、启发式、探讨式、提问式。

2学习目标

掌握离子键的概念和离子键的形成,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

程。

通过对离子键概念的引出和讨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度和合作精神。

3重难点

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课时一课时

5导学案

第三节化学键

第1课时离子键

学习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和离子键的形成,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化合

物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离子键概念的引出和讨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3.通过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

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学习重难点

•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自主预习]

我们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种类有多少种?而物质的种类却有三千多万种,

物质的种类为什么远远多于元素的种类呢?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原子、离子、分子等,他们如何构成物质??

化学键

基本粒子-------------------物质

[P21实验1-2】

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干表面煤油,放在石棉

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化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

的集气瓶倒扣在钠的上方。观察现象。

试回答:

(1)现象:。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加热的情况下氯气分子先被破坏分化成氯原子,

氯原子再和钠原子组鱼生成新的物质。

氯原子和钠原子又是以什么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的?

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作用力?

知识点一离子键

[探究活动]

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NaCI为例)

[模型构建]

图相。#!与兼气反应形成黑化的

[微观探析]

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不稳定

较稳定

更稳定,能量低

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异性相吸如正负电荷相吸);

静电斥力(同性相斥如原子核与原子核、电子与电子相斥)

2.离子键

(1)离子键的概念是:

(2)探究讨论

①形成离子键的微粒是什么?

②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离子间有哪些相互作用?

③离子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④哪些元素的原子间会明显的以离子键结合呢?

⑤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形成的一定是离子键吗?

⑥是不是所有的非金属化合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呢?

[学以致用]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T、H3O2、CaJ

3、N1OH4,那叫

5、NW6,CQt

7、N/Oj8、NB^a

1

9、皿io.m

知识点二.离子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是:

2.请举例说明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类型:

[学以致用]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

Na2OMgCI2S02HCINa2O2NaOHKNO3NH4CI

[辨析探究]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V”“X”表示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2)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三个“一定”

(3)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1)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2)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两个”不一定

知识点三电子式J

[探究活动]

1.电子式

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发生变化,为了方便,

我们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X"(叉号)表示原子或离子的

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以第三周期元素原子为例):钠原子、

镁原子、铝原子、硅原子、磷原子、

硫原子,氯原子,氮原子O

(2)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形成的,其电子

式就是其阳离子,例Na+、Mg2+等。

(3)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氯离子、硫离子。

(4)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氯化钠,氯化镁

[归纳总结]

电子式书写中的注意事项

⑴原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单阳离子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阴离子和复杂阳离子电子式的书写: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最外层电子,

(4)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把阴、阳离子的电子式写出并遵循阴、阳离子交

替的原则排布。

[学以致用]

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硫原子,硫离子,铝原子,铝离子,氯化钾,硫化钾,氯化钙

[探究活动]

3.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愁GNnf」[这可飞才

[归纳总结]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时需要注意:

(1)左侧原子电子式,右侧化合物的电子式,用箭头连接。

(2)弧形箭头由失电子的金属原子指向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

(3)相同原子和相同离子不合并

[学以致用]

1.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7+[:Cl:];

•t

B.Na+[:S:]-2Na+

D.K+[:F;]-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cl2

活泼金属

原子

活泼非金

属原子

电子

【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d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2、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A.H,0B.CaBr

22

C.KOHD.NaNO3

|3、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SBrBrS?K,

4、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2+

A,Na:CUB、N%[疸:p-CSK[:0:]~K

5、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a(1.NaFMgS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

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所以对于学习原子之间是如何构成物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本节课理论

性只是占有一定的篇幅,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新知识需要的抽象思维能

力还是不足的。对此情况,用实验和视频将知识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抽象的概念

直观化,将理性的概念感性化,让学生能通过实验和相关视频来直接看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观看视频和动画展示及对离子键形成过程中的讨论,培养学

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思的能力。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问题

的方法。是学生理解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和形成条件,并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

程。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知识的传授,能够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用微

观的观点看化学反应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备课,要着重于

学生这一块,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自己去总结、

去归纳。总体来说,这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的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探究,获得成功。

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化学键在高

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初中的原子构成物质,以及分子的

结构,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供理论知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和离子键的形成,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典型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通过对离子键概念的引出和讨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3.通过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

作精神。

三、重难点

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课型:新授课

评测练习

[基础过关]

1.对于NaCI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一个氯化钠分子

B.Na+与CI-之间存在离子键

C.Na+与C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相同

D.在氯化钠中存在钠原子和氯原子

2.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ABCD

3.用电子式表示MgB「2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Mg:+-Br:2---*xBr:2

2

B.Mg;+-Br:+-Br:-[:Br;]"Mg"[xBr:]'

久••・・••・・

・•••・•

C.Mg:+-Br:4--Br:----*[:Br-]'Mg2+[*Br:]-

D.Mg•Br:+•Br;-*[:Br;Br:]-

4.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A.:0:产-B.Na,:C1:-

TT,,

♦・・・・・

C.[:Br:]-Ca2^[:Br:]-D.[:0:]2'

«•V«••♦

5.下列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A.NaCIB.LiCI

C.MgOD.Na2S

6.M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

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Z可表示为MY

B.Z可表示为M2Y

Y

C.Z的电子式可表示为M2+[X:]2_

D.M形成+2价阳离子

7.两种元素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11和8B.6和8

C.7和8D.12和9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

D.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而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

9.下列有关阳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阳离子都是由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②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③阳离子的电子排布一定与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相同④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⑤阳离子都是稳

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

A.①④B.②④

C.③D.①②③④⑤

[能力提升]

10.已知X、丫为短周期元素,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XY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丫所在的族为;

(2)XY2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丫所在的族为。

11.A元素的最高价离子0.5mol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要得到6.02X1023个

电子。它的单质同盐酸充分反应时,放出0.02gH2,用去0.4gA。B元素的原

子核外电子层数与A相同,且B元素形成的单质是红棕色液体。

⑴写出这两种元素的名称:A.,B.=

⑵用结构示意图表示A、B两元素常见离子:A,

B.o

(3)用电子式表示A、B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1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C为金属元素,

D为非金属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和A相等;C、D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

为A、B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的3倍。请回答:

(1)A为,B为,C为,D为

(2)A、B、C、D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

(3)A和C形成的化合物CA的电子式为

(4)用电子式表示C与D形成化合物C?D的过程:

13.设X、Y、Z代表三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丫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

③丫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四核42个电子的一1价阴离子。

据此,请填空:

(1月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X,Y,Z.

(2)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