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卷_第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卷_第2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卷_第3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卷〔选择题,共52分〕.“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君,务在弱民。……民,辱那么贵爵,弱那么尊官,贫那么重赏〞。上述言论表达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董仲舒认为:“〔人〕性比于禾,善比于谷,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在荀子人性论的根底上创立“天人合一〞思想 B.在孟子人性论的根底上创立“君权神授〞思想 C.与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如出一辙 D.排斥其他学说,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3.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苏轼的书法主张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矛盾锋利 B.理学思想的影响 C.书法艺术以进入自觉阶段 D.反封建意识的出现4.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那么愈益贱。〞材料说明王夫之主张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根源6.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7.希腊人认为神是和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仅是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这一看法直接源于希腊人 A.长期的海外贸易 B.繁荣的商品经济 C.丰富的人文精神 D.成熟的民主制度8.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东西,建立起地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是指 A.商业征服 B.财富侵蚀 C.宗教皈依 D.文化同化9.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们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B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C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D.反宗教的民族革命10.欧洲启蒙思想家大都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B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C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D.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11.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以下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据史载,元代前期,“九儒十丐〞,文人纷纷将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促进了元杂剧的兴盛;元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投入减少,加之表演模式呆板僵化,元杂剧由巅峰状态衰落下来。由此我们获得的启示是①戏曲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的②戏曲的兴衰与政府的政策直接相关③新戏曲的开展直接导致了旧戏曲的衰落④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是戏曲兴盛的根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13.城市的开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能表达这一观点的是 A.汉赋在武帝时期走向创作全盛时期B.唐田园派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南宋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沉郁悲凉D.明清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世情小说14.19世纪初,英国兴起抵抗教会的“新大学运动〞,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剑桥、牛津大学也进行改革,取消必须信奉加尔文教的宗教宣誓,并增设许多自然科学课程。进入20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稳固 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 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开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15.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的原因是A.科学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创新B启蒙运动传播的科学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C.技术工人因现实需要改进原有机械装置D.英国从印度殖民地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16.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开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开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①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②造成了贫富差距扩大③打击了千百万群众对理性王国的憧憬④加剧了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对手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幅漂亮的拳击手套。〞以下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A.李鸿章 B.郑观应 C.康有为 D.孙中山18.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 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19.1966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组长梯塞留斯访华,目睹中国同行在薄弱根底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不禁感慨:“人们可以从教科书中知道怎么造原子弹,但不可能从教科书中学会人工合成胰岛素。〞得出这样的结论的原因是 A.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领先世界的成就 B.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 C.中国原子弹和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都属于创新 D.中国科技根底薄弱但水平却领先世界20.1957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的潮流向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这在当时违背了 A.“百花齐放〞的方针 B.“百家争鸣〞的方针 C.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21.以下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井冈山——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B.遵义——中共找到了革命的新路:工农武装割据 C.延安——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D.西柏坡——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22.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开展。这里的“开展〞主要表达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不动摇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3.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电影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送,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纪录。以下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蓝色的多瑙河》 C.《安娜·卡列尼娜》 D.《马拉之死》24.1876年春天,阳光明媚,某画家背着甲板到野外写生,在同一个地点,同一处景物,同一个角度,画出的三幅作品景物色彩却不一样,呈现出光与色的明度差异及新鲜感。他的画应该属于 A.文人山水画派 B.印象画派 C.现代画派 D.风俗画派25.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播送26.将近现代历史看做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以这种视野来研究历史属于A.全球史观 B.革命史观 C.唯物史观 D.现代化史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分〕27.〔12分〕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材料二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尚书》中的日食记录;《竹书纪年》记载的流星雨;《淮南子》中记载的太阳黑子;《春秋》中的哈雷彗星记录;《汉书》中的新星记录;僧一行对子午线的测量。材料三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宋〕朱熹材料四中国印刷术传到欧洲后,约在15世纪中期,德国人首先采用了铅活字印刷技术。自此,铅活字统领世界印刷业500年。马克思认为,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创造之一,它是“变成制造精神开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材料五10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西方重大科技成就简表时期中国世界10~15世纪〔宋元到明清〕印刷、火药、指南针、远洋航海技术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明中期〕《本草纲目》“太阳中心说〞17世纪〔明后期到清初〕《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天文望远镜、近代化学、力学、解析几何、血液循环学说18~19世纪〔清〕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细胞学说、进化论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3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答复,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2分)依据材料三,指出造成中国古代科技开展缓慢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四并结合15至16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印刷术对欧洲早期资本主义开展所产生的“强大的推动力〞。(3分)据材料五,指出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指出中西方科技在开展趋势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方文明碰撞中导致了怎样的结果?〔6分〕(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开展科学技术事业,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试举一项突破性的科技成就和一位成就卓著的科学家。(2分)28.〔17分〕近代西方科技、思想、文化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那么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疑心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规律和法,在包括法文在内的主要西方语言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词〕。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鼓励下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马克盎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三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材料四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既然是人人平等的,所以全体就可以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同时又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做的事。这是使政治体得以活动与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主权者在创立政府时赋予君主的,也正是这种权利。——卢梭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牛顿的物理学成就及对法国思想界的影响。〔3分〕材料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主义开展到怎样的高度?〔6分〕材料四表达了卢梭哪些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文学和美术开展之间的关系。〔8分〕29.〔19分〕中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交流、融合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材料二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那么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那么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三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开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之情势〞的含义及孙中山“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表现。〔8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政治主张的理论根底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7分〕〔3〕对材料三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4分〕30、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之后,基督教会对西方世界近千年的思想统治,使人们的个人意识受到极大的压制。为此,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杰出人士不顾教会势力的迫害和世俗的误解,在欧洲掀起了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带着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10分〕请答复:〔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各自的内容加以说明。〔3〕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计5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BABBCDAACC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BCDADABDBCBBD27、〔12分〕〔1〕领域: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1分〕原因: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2分〕〔2〕差异: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只局限于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对这些现象和数据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观测根底上的科学规律总结和严密推算。(2分)〔3〕原因:在儒家正统思想影响下,科学技术研究被知识分子看不起(2分)〔4〕《圣经》等宗教典籍的印刷普及,打破了封建教会对文化的垄断;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诗歌、小说和科学著作通过印刷,广泛传播,成为摧毁封建制度的强大推动力。〔举出一例即可〕〔3分〕〔5〕开展趋势差异: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开展。〔2分〕结果: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列强逐步使落后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开始艰难地向工业文明转型。〔4分〕〔6〕科技成就: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神舟〞系列飞天成功等〔只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任意一项重大成果即可得1分〕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1分。答对任意一个即可)28、〔17分〕〔1〕成就:发现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创立经典力学体系;〔1分〕影响:启发法国思想家思考人类社会的开展规律,为法国启蒙思想奠定科学根底。〔2分〕〔2〕观点:人生而平等。〔1分〕积极意义:批判了封建等级观念,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思想自由;〔3分〕新高度:从对人性的尊重开展到对理性的推崇。〔2分〕〔3〕主张:社会契约论思想,包括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2分〕关系: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做了充分的思想发动;〔2分〕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开展,但剧烈的革命、频繁的战争、腐朽的政治,使启蒙思想家曾经渴望的“理性王国〞一时幻灭,文学家、艺术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