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专题总结提升目录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整理课件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整理课件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整理课件1.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课标展示整理课件►知识点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新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两大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课前梳理整理课件另起炉灶
一边倒整理课件3.初步成果(1)苏联政府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十多个国家相继与新中国建交。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第一次建交热潮。(2)1949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问的政府代表团。双方签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加强和稳固中苏两国的友谊与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平安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整理课件[思考]如何区别“另起炉灶〞和“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两个方针?[答案]“另起炉灶〞是针对以前国民政府的外交关系而言,也就是不成认国民政府与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与新中国重新建立;“清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帝国主义而言,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各项特权,然后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整理课件►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提出1.历史背景(1)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________的国际环境(目的)。2.提出(1)1953年12月,中印就两国在________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2)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根本原那么。
和平西藏整理课件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预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根本原那么,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整理课件整理课件►知识点三走向国际舞台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特点: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2)成果: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2.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1)特点: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殖民主义
整理课件(2)方针: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方针。(3)成果:会议最后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形成了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即“______________〞。求同存异
万隆精神整理课件[思考]亚非国家之间的“同〞和“异〞分别指什么?[答案](1)同: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开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2)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整理课件►探究点一“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及评价1.含义: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但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倒向苏联一边,或是与美国绝对对抗。事实上,中国在联苏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独立自主的原那么立场;在抗美的同时,也存在一定条件下的讲和。2.评价(1)积极: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会处于孤立境地。要点探究整理课件(2)消极: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由于明确了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对外关系上就不可能不受该阵营的制约,所以在独立自主的行动上多少受到限制。在实施过程中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整理课件例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可以表达此理念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A.不结盟B.“一边倒〞C.开展多边外交D.改善中美关系B[解析]此题考查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结合材料所述的“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和“骑墙是不行的〞等信息可知表达了B项。整理课件►探究点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外交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比较整理课件三大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的以维护独立和主权完整为主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特点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影响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整理课件例2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外交政策与活动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唯一国家B.“另起炉灶〞的方针,改变了旧中国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C.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参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D.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成为社会主义阵营国与国关系的根本准那么整理课件B[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以苏联为首的17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成为世界各国关系的根本准那么,排除A、C、D,选择B项。整理课件
总结归纳整理课件二外交关系的突破
整理课件1.简述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根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课标展示整理课件►知识点一重返联合国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蒋介石集团所占据。(2)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广阔亚非拉开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3)美国政府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孤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逐渐破产。课前梳理整理课件(4)随着中国____________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通过了______________、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__________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
阿尔巴尼亚
平安理事会整理课件[思考]1971年中国为什么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参加?[答案]1945年联合国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国又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按照国际惯例,新政府就自然取得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这一问题被搁置,直到1971年才得到彻底解决。因此说合法席位是恢复。整理课件►知识点二中美关系解冻1.原因(1)中国:苏联对中国平安构成威胁;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对峙。(2)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2.中美关系缓和的表现(1)“小球转动大球〞: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正式访问中国。这在世界外交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__〞,它翻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轰动。
乒乓外交整理课件(2)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美国总统国家平安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3)尼克松访华和?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双方在公报中申诉了各自的原那么立场,双方都表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威胁。?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联合公报
整理课件3.中美建交(1)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在公报中再次成认______________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局部。(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整理课件[比较]?中美联合公报?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有何异同?[答案]同:成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局部,从台湾撤军。异:?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国没有成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的政府;?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国成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约和撤军。整理课件►知识点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2)________关系的改善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3)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和团体的积极推动,以及田中角荣首相的推动。2.历程(1)________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订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2)1973年初,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签订一系列协定,促进各方面开展。中美1972整理课件3.影响: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翻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整理课件3.实践(1)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2)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整理课件
[思考]联系现实,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2)日本对历史问题的认识。(3)领土争端与台湾问题。(4)由经济问题引发的政治问题。(5)政治家的见识、胸怀。整理课件►探究点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和意义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主要原因;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对联合国的控制力相对减弱,而许多亚非拉国家参加联合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大为加强,这是客观因素;新中国历来重视开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而第三世界国家在第26届联大上支持中国,这是直接原因。要点探究整理课件2.意义: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影响。这是中国人民和一切坚持正义的国家的胜利。这一胜利说明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已是举足轻重的力量,改变着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整理课件例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操纵下的联合国将新中国拒之门外。直至1971年中国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以下哪一因素无关()
A.美国霸权地位开始衰落B.第三世界国家支持C.香港回归D.中国在内政外交上取得的成就
整理课件C[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C项发生在1997年,不可能作为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因素。整理课件►探究点二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美国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成认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趋缓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2)中国方面:为了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了牵制和对付苏联的威胁;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2.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它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使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整理课件例220世纪70年代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由过去的“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等变为了“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C.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D.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整理课件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故排除B项;通过材料中的表述,可知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了解比较真实和客观,这和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和D项虽表述正确,但缺乏以让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有这样的变化。整理课件►探究点三对20世纪70年代中日关系演变的认识1.变化:由敌对关系转变为邦交正常化。2.原因(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间交往,为两国的关系正常化打下了根底。(2)直接原因: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3)根本原因:符合中日国家利益。(4)田中角荣采取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方针。3.意义:中日关系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和开展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开展,打破了西方社会封锁中国的铁幕。整理课件例3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称:“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国际上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C.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D.中美关系的缓和B[解析]此题考查中日关系改善的因素。B项不符合题意,因为该情况的出现是在中美和中日改善关系之后。整理课件总结归纳整理课件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整理课件1.识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2.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开展所做出的努力。课标展示整理课件►知识点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背景(1)国际形势的开展。(2)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依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________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判断。
课前梳理邓小平整理课件3.内容(1)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________,这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3)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是新时期建立和开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4.意义:丰富和开展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结盟整理课件[思考]怎样理解不结盟政策?[答案](1)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和搞战略关系,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根底上改善开展同它们的关系,同时坚决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政策。(2)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政策。(3)不结盟不等于不关心国际事务。在反对霸权主义的同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根底上继续同美国和苏联改善开展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在国际舞台上伸张正义,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理课件►知识点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_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那么,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表现: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1)时间: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独立自主整理课件(2)成就:他在大会上阐述了中国关于促进人类________________、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那么的立场。在________建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并发表会晤文件。(3)影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和平与开展中国整理课件[思考]为什么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答案](1)联合国主要宗旨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平安,开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2)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地区冲突加剧,联合国维持和平的行动,在缓解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中国在维和领域做出了积极奉献,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因此,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整理课件►知识点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1.根底: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开展多边外交。2.表现(1)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①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________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九整理课件(2)上海合作组织建立①建立:2001年6月,上海。②成员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③建立过程A.1996年4月,五国元首共同签署了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相互信任的协定,并确立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B.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开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________________。C.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整理课件④意义:上海合作组织的开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平安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伴而不结盟整理课件►探究点一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方面,中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在历届联合国大会上和安理会上,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的和平;积极谋求重大国际关系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为推动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等重大地区冲突的公正、合理的解决,发挥了独特作用。2.中国十分重视联合国在维和领域的工作,并做出了自己的奉献。
要点探究整理课件3.积极参加与联合国有关的多边国际机构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工作。4.在多边经济领域,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显著的成绩。1980年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席位,随后又为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2001年底中国正式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5.两极格局结束后,以中国为代表的广阔第三世界国家,为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整理课件例12021年1月,海地发生大地震,中国八名维和警察在地震中荣耀牺牲。中国在海地的维和行动表达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C.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D.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整理课件B[解析]此题考查对新时期外交政策特点的理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因此B项符合题意。整理课件►探究点二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特点1.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外交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那么应该成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根底。3.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根底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开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主张国家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4.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建立新型外交区域合作模式。整理课件例2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2周年。12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兴旺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平安的协作模式整理课件B[解析]此题考查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解。结合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知识可知,其是一种新型区域合作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皮革加工机械设计与研发考核试卷
- 柑橘种植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考核试卷
- 纸制品行业生产成本降低与效益提升考核试卷
- 煤化工气体净化与分离技术考核试卷
- 电子商务初步认识
- 液压系统在热能发电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篷布制造企业面临的环保挑战与对策考核试卷
- 电子出版物广告与推广考核试卷
- 湘教版二下美术课件
- 幼儿舞蹈教育的基本原则
- (二模)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
- 陕西省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化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GB/T 12706.2-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 kV(Um=7.2 kV)到30 kV(Um=36 kV)电缆
- GB 4351.1-2005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 毕业设计(论文)-雾炮除尘系统的设计
- 运动处方的制定课件
- 肿瘤学概论规培教学课件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施工安全责任承诺书doc
- 八十天环游地球-完整版PPT
- DB32-T 1072-2018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