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思想-第一章-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_第1页
社会福利思想-第一章-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_第2页
社会福利思想-第一章-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_第3页
社会福利思想-第一章-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_第4页
社会福利思想-第一章-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福利思想》第二章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工业革命为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产生与开展提供了社会条件。这个时期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根本上还附属于对当下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向往之中,社会福利还只是经济、政治制度的副产品,还没有作为人的根本权利和社会制度的独立部门来讨论。第一节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一、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的根本特征:——大量使用机器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也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工厂和企业的建立要求集中劳动,人群的聚集带来骚乱和群众运动的可能,也促成劳工阶级的形成。关于社会问题——失业带来的生活危机前现代时期的劳动家庭式作坊式非制度化自我雇佣现代时期的劳动企业式工厂制制度化雇佣劳动贫困问题贫困是19世纪欧美国家的另外一副面貌贫富分化和原始积累导致的贫困现象在19世纪的欧美国家比比皆是。参考文献: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克拉潘《英国现代经济史》童工和女工问题童工

女工工厂工作条件问题平安问题环境问题职业病住房问题贫民窟自来水传染病二、18、19世纪的阶级斗争英国是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多少年来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阔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

请愿书上写道:“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为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效劳,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收入是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

请愿人员认为,在人民没有获得政权之前,消灭某一种垄断并不能使劳动者从贫困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而在人民获得政权以后,所有的垄断和所有的压迫形式都应该停止。请愿人员所说的“垄断〞,指的是当时对选举权和纸币的垄断,对机器和土地的垄断,对报刊和宗教特权的垄断。

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4月10日,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美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

虽然这些斗争最终没有成功,但给当时的资产阶级及其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迫使欧洲各国的资本金和政府认识到,在经济上提高工人阶级经济及福利待遇,以及在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欧洲各国政府不断扩大社会民主,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福利立法。18、19世纪的阶级斗争说明:〔1〕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实质上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结果;〔2〕产业革命,及其大工业为无产阶级的联合与革命提供了物质和社会条件;〔3〕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从一开始就是资产阶级用以缓和阶级矛盾的工具。三、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一〕英国1601年旧《伊丽莎白济贫法》1834年通过的新《济贫法》1905年《失业工人法》1908年《养老金法》1911年《国民健康保险法》〔二〕德国

1883年《疾病保险法》1884年《工人赔偿法》1889年《老年与病残强制保险法》〔三〕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1、老年人、遗属、残疾人保险,其支付来源是从工资中扣税,有雇主和雇员平等分担。2、联邦政府失业保险制度,其财政来源是联邦工资税3、向州政府拨款用于协助老年人、补助抚养儿童的家庭和救济盲人。4、提供母子健康、残疾儿童、儿童福利和职业康复效劳,并支持在公共健康方面采取的措施。〔四〕瑞典1962年《国家保险法》:年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与工伤保险、社会救济、家庭补助、免费教育、住房补贴。瑞典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福利国家的楷模〞第二节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空想社会主义亦译作“乌托邦社会主义〞指空想社会主义者在科学社会主义出现前的一种社会理想。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制度、政制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的要求和设想。它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客观上反映无产者的要求,梦想建立美好的社会。公有制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点,追求以平等劳动,共同享受生产成果,照顾公民的教育、健康、住房、环境卫生等生活需求,其缺陷是没有可操作性,大多停留在纸面上,过多的道德说教和对人性的理想主义理解使其不可行。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16-17世纪,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主要代表: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乌托邦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解决现实社会矛盾和表达社会理想的方式。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纯粹的乌托邦,在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中,许多思想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其中所表达的福利思想,不仅代表了一种社会的理想,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幸福的要求。〔一〕莫尔的乌托邦社会福利思想英国托马斯•莫尔1516年《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它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运用虚构的故事体裁,记录了杰出的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关于某一个国家大同盛世的谈话。乌托邦是莫尔所虚构的理想的社会组织的名称。通过抨击现实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描述乌托邦的理想国,提出了以消除剥削和压迫为前提,实行财产公有、实现人民的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空想社会主义主张。

莫尔的《乌托邦》

乌托邦是南半球的一个岛屿,岛上的一切事物都做得尽善尽美。曾经有一个叫拉斐尔•希斯洛德的航海人偶然来到这个岛上,度过五年,为了让人知道岛上的贤明制度才返回了欧洲。乌托邦中有五十四个城市,除一个首都外,全部仿同样格局。门不装锁,人人可以进入任何人家,每隔十年调换一次房屋——这显然是为了杜绝占有感。《乌托邦》的主要内容第一局部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挖苦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批判英国的“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第二局部描绘了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财产公有和按需分配,消除城乡差异;人人都要学习专门技艺,参加生产劳动,以增进国家财富,提高社会福利,改进全体公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生活状况;以务农为本,保证所有居民的粮食和蛋禽副食供给充足;在《乌托邦》中,莫尔从六个方面对理想社会的福利状态进行了描述:4.进行城市规划,控制城市规模和人口居住规模,防止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种种问题;5.提高卫生健康水平,要通过开展医疗、维护环境卫生、提倡健康的文艺活动等福利事业,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卫生健康水平;6.要开展学术研究、推行国民教育,以培养公民的良好知识能力和道德素质,消除愚昧无知和犯罪现象。

莫尔所表达的是一个以公有制为根底的、没有阶级剥削和等级差异、人人平等的福利社会。莫尔的乌托邦理想的局限性:莫尔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根底的城市公社,其原型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它保存了奴隶劳动和殖民地,整个社会的平等和福利建筑在开拓殖民地和奴隶劳动的根底上;他理想的小型互助社会和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批评,以及他因为拒绝成认英国国王是国家的宗教领袖、反对宗教改革的态度,使他在政治上又带有保守主义的倾向。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在《太阳城》里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家庭是实现公有制的前提。在社会福利思想方面要注重通过全体公民的共同劳动来保人们的根本需要的满足。参加生产劳动是全体公民的义务,对于懒惰者要给予惩罚。对私有制的批判:私有制违反人性。人为了金钱尔虞我诈,自私贪婪。〔二〕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康帕内拉和他的《太阳城》太阳国:一个以爱为中心,按照自然原那么建立的公有制社会,“使大家都成为富人,同时又都是穷人。因为大家共同占有一切,而每个人又没有任何私有财产。〞政治平等:贤人主政,实行民主共和制和谐的劳动分工:人人劳动融洽的人际关系:协调一致的标准化生活公妻制的复活

在社会福利方面,康帕内拉还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对教育的重视,不仅包括知识和技术的内容,也包括道德的内容,他提倡人们应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要克制自己的欲望,过一种简朴而充实的生活,反对任何的奢侈、虚荣和浪费。

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普遍参加劳动和平等分配生活必需品这三个根本原那么之上的,它把消灭私有制、消除贫富对立、实现社会平等当作改造社会的目标,阐述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和幸福生活的理想。社会的福祉和人民生活的幸福是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相联系的现象,社会福利是一种促进社会平等和保护人民根本生活需要的手段,只有在解决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安排的问题后,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才能得到保障。康帕内拉的社会福利信念:局限性:男权主义相信占星术无条件的财产公有由国家来控制生活必需品的分配这些思想说明,它们只能作为一种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想象来解决,而不可能成为改变现实社会的实践加以实施。

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1.揭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给被剥削、被压迫者带来的灾难和罪恶;2.借鉴古希腊柏拉图思想、早期基督教平等思想和正在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潮;3.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理想;4.以虚幻的文学游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5.带有明显的小生产者思想的烙印,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①实行公有制;②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③由国家统一组织生产,产品归公,按需分配,集体消费;④以“贤人〞治国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教合一的共和国;⑤建立在优生学原那么上的婚姻制度。孩子由国家抚养,不存在家庭;⑥实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共产主义论〕主要代表人物:

梅叶《遗书》摩莱里《自然法典》

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梅叶〔1664——1729年〕他出生于法国香槟省一个农村家庭。宗教学校毕业以后梅叶担任了40年的神甫,与数百名教民生活在一起。他熟悉农村,同情农民,立志改变现存制度。他唯一的著作《遗书》是在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后临时写成的,他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火一样的革命热忱使他成为18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梅叶和他的唯一著作《遗书》批判宗教神学教权和神权的联合造成了社会祸害要进行斗争,就必须依靠教育改变群众的无知状态梅叶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公有制社会,平等劳动与平等享受梅叶的平等观反映的是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他寄希望于人民群众用革命暴力推翻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他相信,经过有组织有准备的革命斗争,人民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解放。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指出了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现实之路,从而使得他的社会平等福利观有了现实性的根底。摩莱里〔?——1780年〕摩莱里是十八世纪法国学术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一生写了许多著作,但都用不同的笔名发表,“摩莱里〞是他笔名,真实名字不详。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巴齐里阿达》和《自然法典》。摩莱里和他的《自然法典》从需求理论出发提出公有制最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要求,因而是理性制度;“自然法典〞是他认为可以消灭私有制的方法,包括暴力,但主要是说服教育;指出了人类社会开展从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的必然规律;在儿童教育方面的独特见解: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摩莱里企图依靠理性和法的力量来改造社会。在他看来,消灭私有制,建立以共产主义原那么为根底的幸福社会,不应该靠群众的革命斗争,而要靠说服教育,使人们接受理性的指导。当人民认清私有制害处和公有制的好处时,理想社会便可实现。马布利〔1709-1785年〕马布利是18世纪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同孟德斯鸠和卢梭一样享有声名的学者。政治法律方面的主要著作有《论法制或法律的原那么》、《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论波兰的政治和法律》、《英国政府和法律概观》。他对自然状态、自然人、自然权利、社会契约都有研究和论述。他也是高度重视法律作用的法治主义者。他认为制定法律、实行法治是实行社会改造的主要杠杆。马布利的社会福利思想坚持理性论,认为原始社会是最符合自然秩序的“黄金时代〞。私有制的开展,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严重对立的阶级社会。如何建立理想的公有制社会,和平改进〔1〕限制商业,制定“反豪华法〞;〔2〕限制和取消财产继承权,追求财产平等;〔3〕公布土地法,禁止贵族收购农民土地马布利企图通过改革来实现社会平等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小资产阶级平均主义的愿望。他的每一项改革措施都是针对私有制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现象,以及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和穷奢极欲的寄生生活,都是为了早期无产者和其他劳动人民谋福利。他公开主张人民为对抗压迫应该进行革命和内战,这些都具有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色彩。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1.用理性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从法理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2.把社会主义建立在自然法学说根底上;3.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理想社会的根本原那么:消灭私有财产、土地和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平等;4.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三、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顶峰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圣西门(1760~1825年):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傅立叶(1772~1837年):法国哲学家、经济学家欧

文(1771~1858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1.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2.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根底,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

3.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4.不仅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并且不同程度的进行了社会主义的实验。圣西门〔1760——1825年〕他出生于巴黎一贵族家庭。早年受启蒙运动影响,曾参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1781年在约克镇任炮兵上尉。1803年发表《一个日内瓦居民给当代人的信》,主张应由科学家代替牧师的社会地位。圣西门拥护法国大革命,主动放弃伯爵爵位。为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学说,倾注了毕生精力。1805年开始著书立说。1814年开始,他周围聚集一批门徒,形成圣西门主义团体。圣西门“按劳分配〞的社会福利观〔1〕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改革;〔2〕社会开展的五阶段论;〔人类“开化初期〞、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中世纪神学和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解体的“过渡〞时期、未来的“实业制度〞〕“实业制度〞是圣西门为人类设计的理想和永久正义王国的蓝图。在实业制度中,圣西门提出了“劳动权〞和“按劳分配〞的社会福利观;不平等,将能力优势作为政治权力的根底,择优任用;成认各种特权,在家庭出身方面实行尽可能大的权利在实业制下,必须有方案地组织社会生产,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圣西门提出了“协作制〞;〔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将各个实业家的活动纳入统一的方案,以满足人数最多和最贫穷阶级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通过明确合理的工作方案和有组织的分工把人们紧密联系起来,使生产和消费处于协调状态〕在分配方面,提出了个人的收入应与他的才能和奉献成正比〔按劳分配〕。克服了早期空想主义者倡导的粗陋的平均主义。后来进一步提出了“按能力计报酬,按成效定能力〞的原那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傅立叶〔1772——1837年〕傅立叶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因早年丧父,按照母亲的要求继承父业,从1790年开始学习经商。经商过程中屡屡被反革命政权征用其商品,并被强行拉做了叛军,险些丧命,后还被视作叛军而几次被捕。这些经历使他十分痛恨暴力革命,晚年退休后才专门从事写作。傅立叶的“和谐制度论〞〔1〕人类社会开展分为蒙昧、宗法、野蛮和文明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都要经历童年、成长、衰落、凋谢四个阶段;〔2〕未来社会制度--“和谐制度〞,是以普遍的协作为特征来组织生产、生活,以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条件下的无政府状态,消除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使人们摆脱贫困、痛苦、灾难和不幸,充分满足自己的情欲,得到最大的幸福,从而实现普遍的和谐;〔3〕和谐社会的基层组织——“法郎吉〞〔法郎吉是指严整的步兵队伍,喻示着内部团结协作的整体〕〔4〕法郎吉试验〔P46-47〕傅立叶不主张按劳分配,也不主张按需分配,而是主张实行混合的多种分配方式。全社会根据劳动、资本、才能三方面的投入进行按比例的分配。法郎吉保证每个成员有最低收入以满足其根本生活需求。在和谐制度下,傅立叶认为,家庭失去了经济单位的意义;社会承担儿童的教育与抚养,普遍重视教育,通过教育使社会成员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全面的开展。在和谐社会制度的设计中,傅立叶提出了许多珍贵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如,全社会进行有组织的协作生产,劳动是人们乐生的需要,人人自由劳动,消除城乡差异和脑、体力劳动差异,实行按比例分配原那么,重视教育以及男女平等思想,能极大地促进社会成员的平等和福利。欧文〔1771——1858年〕他出生于英国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完小学就离开了学校。9岁开始在商店当学徒,18岁时与人合伙办了一家小工厂且取得了不错的效益。1791年他关闭工厂并受聘管理一家500人的工厂,4年后他又与人合伙创办了“查尔顿公司〞,1800年,他接手其岳父的一家大纺织厂并取名“新拉纳克〞,从此开始了工厂改革和社会试验。1824年他辞去新拉纳克的工作,带着4个儿子和一些门徒前往美国,开始其新和谐公社的试验。欧文本着既有利于厂主,又有利于工人;既能为厂主获得较高利润,也能为工人谋取较多福利的原那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实验。欧文:在新拉纳克自己管理的工厂中进行改革,诸如开设为工人供给廉价物品的商店,把劳动时间缩短到10个半小时,提高工人工资,禁止雇佣童工,改善工人居住条件,为工人子女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和师范学校,取消对工人的惩罚制度等。新拉纳克的试验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了模范移民区,那里没有警察、刑事法庭、没有酗酒、诉讼、贫困等现象,因此而获得“幸福之乡〞的美称,欧文成为闻名欧洲的改革家和“慈善家〞。1817年又提出组织合作村安置失业者的方案,1820年左右,这个方案开展成一套完整的合作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他建议普遍设立合作村,按照财产公有、权利平等和共同劳动的原那么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新的理性社会。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1832年他在伦敦建立全国公平劳动交换商场,试图通过劳动交换商场来防止中间剥削。1834年又发起成立全国产业大联合,但均告失败。虽然欧文的一系列实验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坚持不停地著书立说,宣扬他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直到逝世。欧文的学说比圣西门、傅立叶更加进步,他既提出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实行产品的按需分配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张,同时又把他的理论主张在共产主义实验区进行了实践。几点思考:1、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表达了人类人道主义的价值追求,今天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成为鼓励人类前进的巨大动力。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人类绝大多数人共同的追求:共同富裕〔普遍幸福主义〕2、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政策主张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社会开展的客观规律。〔1〕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开展的过程,没有现成的模式;〔2〕断言人类的共同富裕只有在公有制根底上才能实现,有失偏颇。〔3〕在公有制的实现条件上,把理想当作现实,注定了实践的失败。思考:空想社会主义留给我们的难题〔1〕我们能在私有制根底上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吗?〔2〕公有制能够实现高效率吗?第三节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一〕古典经济学的产生与开展1、古典经济学含义古典经济学是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学理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力量根底。古典经济学与政治的关系对经济问题的探索也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社会福利思想。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2、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在西欧资本主义开展过程中,在15-17世纪以前,人们对经济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商业关系上,并且把商业看作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而对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那么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因此,这个时代在经济学的开展史上被称作重商主义时代。〔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学说是以流通过程为中心,以商业资本的运动为研究对象,以维护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增加金银货币为目的。其认为金银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惟一形态,财富的直接来源除开采金银矿外就是流通领域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原那么是少买多卖,主张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保护本国商业和工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开展。〔2〕古典经济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展,到17世纪中叶,重商主义的经济学说和政策,尤其是它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对外贸易的主张和做法,已经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开展。由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开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生产和流通关系的变化,产业支配商业,生产支配流通。重商主义已经过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取而代之。〔1〕威廉ּ配第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由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创立的。他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代表了当时英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论述了如何增加社会财富,开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3、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以最低工资理论为根本内容的分配理论;国家的所有租税应由土地和劳动收入来负担的租税理论;最有效地利益资源和劳动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增进社会财富的理论。威廉ּ配第的奉献:配第在最低工资理论中指出,工资确实定,要考虑劳动者为了“生存、劳动和传宗接代〞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工人的工资等于最低生活资料价值,这就是配第的最低工资规律。第一次论述了利润与工资的对立关系;把工资看作是保证劳动力供给的要素,工资应该限制在不超过根本生活费用的法定工资的最高限额。〔为什么?〕增加社会财富的关键是提高资源与劳动力的利用效率。如何实现?配第建议:产业的设置应尽量靠近资源丰富而价格低廉的地方,以降低生产本钱;尽量减少非生产性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运用税收和其他的经济手段促进投资,促进资本的集中,扩大生产;将无业游民集中起来,组织他们兴建公共设施,以增进社会的财富。〔2〕亚当·斯密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他所写的政治经济学经典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不仅是对自由经济即市场经济的系统阐述,而且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成了所有崇尚市场经济和“看不见的手〞的经济学家的“圣地〞。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开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他的著作《国富论》以开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根底,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学科的各方面内容,已经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亚当·斯密看来,经济学关心的是个人幸福,而道德哲学关心的是人类幸福,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个人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虽然是一种利己的活动,但他不是邪恶的。如果能把每个人追求物质财富的活动合在一起,就会促进人类的幸福。从这点来看,利己主义是人的正当属性。在利己主义的社会里,公共利益如何得到保证?斯密认为:可以通过实行充分的自由竞争来使公共利益得到开展。“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在社会福利思想方面,亚当·斯密把自由竞争当作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好方法,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和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的角色。除了那些绝对必要的干预,国家应该把自己的作用降到最低。所谓必要的干预,指国家只能充当维护根本的生活秩序,保证经济的自由的作用。政府的主要职能:保护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通过严格公正的司法制度保护公民权利;举办对私营企业无利可图的公共福利事业。要关心劳动者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制定最低工资率,保证工人自己及其家庭的根本生活需要,从而保证劳动力的供给能持续;根据国民财富的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调整工资率,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工人的工资,使劳动者能分享到经济繁荣的成果。前提条件:不应该破坏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应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开展根底上实现。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放任自由主义竞争原那么出发,系统阐述了他对个人、市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的看法,围绕着如何使市场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说明了他对待个人与社会、市场与国家的关系的态度。〔3〕大卫·李嘉图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秉承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主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福利政策。经济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核心问题是反对国家干预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竞争的作用,用更多的投资来开展生产性劳动,以增加资本积累,增进国家财富。积极的经济政策和福利政策应该是增加收入,而不是靠节约,减少支出来增加财富。国家的职能应该是在保护私有财产、革新政治和开展教育方面,但不能成为凌驾于市场社会之上的超级力量。同时要限制政府的规模,建立一个廉价和节约的政府,把最多的钱投入到生产劳动中,为扩大生产积累更多的资本。〔4〕马尔萨斯马尔萨斯从人口学的角度论述了古典经济学关于贫困和社会福利的思想。他对贫困问题的解释根本上是在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进行的,但马尔萨斯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因素对穷人贫困的作用。他认为: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人口法那么〞的作用下,穷人的生育过快,导致了劳动力的供大于求,从而引起了贫困。因此,消除贫困的方法只能是通过抑制穷人的人口增殖,而采用济贫和社会改革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5〕西斯蒙第西斯蒙第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通过经营并研究农业而进入经济学领域,又通过研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而成为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并在积累大量研究成果的根底上,形成了他不同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学思想。资本主义的开展是大生产对小生产的胜利,同时也给广阔劳动群众带来了破产和贫困。小资产阶级一方面要保存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制度的根底,另一方面力图对抗大资本家对小生产者的威胁,因而产生了以理想的小生产方式阻止或延缓资本主义迅速开展的梦想。西斯蒙第就是19世纪这种思潮的主要代表。从研究分配与消费在社会的经济关系中的作用,西斯蒙第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矛盾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快速开展和财富的迅速增加与劳动者阶级通过工作收入得到的生活资料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西斯蒙第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将“财富〞当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主张要通过研究收入的分配来解释经济运行的规律。西斯蒙第认为,由于过分强调财富积累,生产脱离了消费,以至于“有效需求〞缺乏,出现所谓的生产过剩,才导致了社会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他把消费看作是生产的发动机和目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他从法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与生产特点出发,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带有深深的怨恨,而对小商品生产时代作一种理想化的认识,将它看做是经济和谐、平衡的代表,在这种小商品生产中,需要决定生产、引导生产,从而使需要永远走在供给的前面。财富的增加是为了人的消费,政治经济学应该以收入或财富分配作为研究的中心任务,研究什么样的经济政策能够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物质福利。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1〕在人口过剩问题上,西斯蒙第提出了不同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看法。他认为,马尔萨斯和李嘉图把资本主义人口过剩问题归结为自然原因,而不是从社会的经济制度方面寻找原因是错误的。西斯蒙第认为人口过剩是由于“机器排挤人〞造成的,是一种相对过剩,为了防止这种人口过剩,就要阻止机器大工业的开展。这种代表小手工业和农业的小生产者对资本主义的看法,无疑是不符合资本主义开展的要求的。但如果把这种观点同他的需求引导供给的主张联系起来,显然他提出了一种关于合理的财富增长和平衡生产与人的需要的思想。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他将人的幸福与福利的开展建立在了合理的满足人的需要的根底上。〔2〕直接鼓吹经济干预主义,强调要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实际福利,必须依靠国家运用行政干预的杠杆,而不是把国家的作用限制到最小,主张无限放任的经济自由。〔3〕主张实行劳动力法并建立强制性劳动保险制度,以此来保护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幸福。西斯蒙第的社会福利思想,是一种站在小生产社会的立场反对放任自由主义的竞争,保护劳动者利益,实现他们的福利与幸福需要的思想。“他对简单的和往昔时光农业社会的个人型经济关系的特征有一种浪漫的向往〞〔斯皮格尔,1999〕。他同情劳动人民,提出了一系列改善劳动群众福利条件的改进措施。但是,他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反对资本主义大生产,试图复活小生产的根底,却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倾向。〔二〕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特点1、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核心是经济增长产生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即资本积累进一步推动了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开展,而劳动分工反过来通过提高总产出使得社会可生产更多的资本积累,让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产领域,就会形成这种开展的良性循环。2、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一是在国内经济中政府的不干预主义;二是在国际贸易中,一些经济学家由此提出了自由贸易理论。3、在社会福利思想方面,社会福利是保障劳动力供给的需要。〔三〕古典经济学的反思1、自由竞争与垄断2、自由主义与经济危机3、生产与分配、消费第四节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边沁。从思想渊源关系来看,功利主义也属于自由主义思潮的一局部。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根底,从趋乐避苦的人性假设出发,阐述了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幸福论和功利主义的福利观。〔一〕边沁的功利主义边沁〔1748-1832〕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功利主义的创始人和18世纪法国革命的哲学家。功利主义的观点:一种行为的对与错取决于人们认为其结果是善还是恶,而所谓的善就是指它能给人带来的快乐,恶那么指它给人带来的痛苦。边沁的功利主义在社会福利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位置。一方面它秉承古典自由主义思想传统,重视公民自由和个人权利,提倡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提倡个人在谋求个人利益方面的主动精神,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张建立“守夜人式的政府〞来保障个人自由、私有制和人们的生活平安;另一方面,汲取人道主义和政治学与伦理学的思想,把谋求人类幸福当作功利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创立了功利主义。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包括:功利主义原那么、福利最大化原理、立法改革思想。1、功利主义原那么功利主义原那么的思想渊源:从心理学的联想和伦理学的最大幸福原理出发,把人对幸福的追求看作是受人的心理感受支配所引起的心理联想。边沁说“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失、痛苦、祸害或不幸;如果利益有关者是一般共同体,那就是共同体的幸福,如果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就是这个人的幸福〞〔边沁,2000,P.58〕判断一种事态是否合于功利,一种行为和一项政策是否正当,根本的标准就是他们是否增加个人或社会的幸福,并且这些增加幸福的趋势大于引起人们痛苦的趋势。功利原那么:与功利原那么相违背的其他道德原那么,如禁欲主义、同情与反感,乃至神圣原那么都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之上的。唯一能够满足人的本性要求的只有功利原那么。2、福利最大化原理〔最大幸福原理〕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幸福:边沁首先从区分简单的乐苦和复杂的乐苦开始,认为人对乐与苦的感受可分为两类:简单的乐与苦是指那些由直接的感官快乐或痛苦组成的;〔如:感觉引起的快乐、财富或技能带来的快乐,和睦、虔诚、声望、权力、仁慈、期望和解除痛苦等带来的快乐&由上述感觉引起的痛苦〕复杂的快乐与痛苦是指各种简单的快乐与痛苦的集合为了精确计算乐与苦的比例,使人们能够把握幸福的趋势,将所能得到的福利最大化,边沁提出了计算乐与苦的方法,试图以量化的方式为人民追求幸福的行为提供指导。〔P59〕

快乐计算法包括七项指标:快乐强度、延续时间、发生概率、发生时间、产生有益后果的概率、产生有害后果的概率和发生范围。

如果快乐总量大于痛苦总量,便是善、正义,反之就是邪恶和不正义。幸福有2种:一是个人幸福,即通过个人的苦乐量的计算来衡量个人的快乐。二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功利原那么,是边沁的社会理想,也是他的立法改革与法律改革的目标。个人幸福也就是个人利益,社会幸福也就是社会利益,用边沁的话说:“社会是一种虚构的团体,由被认作其成员的个人所组成。那么社会利益又是什么呢?——它就是组成社会之所有单个成员的利益之总和。3、立法改革思想为保证福利最大化,并使功利原那么成为社会的根本原那么,边沁提出了立法改革的要求。趋乐避苦既是一个根本的道德原那么,也是立法的原那么。要通过立法来增进人类的幸福,公益是立法的根底,立法的任务是计算苦乐,立法的目的是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的政策主张在立法方面:边沁主张改革宪法、刑法和民法,以适应资本主义开展的要求,并起草了这些法律条文,向多国政府递交了自己的立法改革方案。在社会经济方面,边沁重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把自由竞争、市场调节当作刺激经济开展的杠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在对外政策方面,从功利主义的原那么和福利最大化的主张出发,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行为,主张殖民地独立并使殖民地人们也能同样追求最大的幸福。〔二〕穆勒的功利主义福利思想穆勒〔1806—1873年)1.穆勒对功利主义的奉献穆勒对幸福的理解:他认为幸福或者大多数人的幸福是至善。快乐与痛苦不仅有量的差异,而且还有质的区别。精神快乐比感官快乐具有更高的价值。穆勒认为:功利主义主张行为者都要平等地看待自己的幸福和别人的幸福,要像《圣经》中所写的那样,“对待别人要像你期望别人对待你一样,爱你的邻居像爱你自己〞。提倡每个人都为增加社会幸福的总量而作出牺牲,为了别人的幸福或作为别人幸福的工具而牺牲。这样就能调节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的关系,使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公共幸福结合起来。穆勒关于个人价值观的公式:个性=人的价值=创造性=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穆勒认为,社会和个人之间应互相协调,方法是让他们各得其所,个人行为的正当性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