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全套课件_第1页
管理学全套课件_第2页
管理学全套课件_第3页
管理学全套课件_第4页
管理学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学

掌握管理、效率与效益、管理基本职能等基本概念;了解管理者的分类、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掌握管理学的性质特点;认识管理学的价值。

点什么是管理与管理职能?管理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

一、管理(Management)的概念1、人、人性、人类活动与管理“在人类的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PeterDruke管

学2、多样化的管理定义强调管理作用—(F.W.Taylor)“管理就是谋取剩余”,“投入大于产出”,强调管理的效益效率

强调管理者作用—(M.P.Follert1868-1933)“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将事情办妥的艺术”。

强调管理过程—(Henri.Fayol-1916)“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H.L.Sisk)“管理就是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诸过程来协调所有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的目标”

强调决策作用—(H.A.Simon-1978诺贝尔经济学奖)“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全过程与所有方面。

综合性与系统论观点定义—(Haroldkoontz&HeinzWeihrich)P4-6系统论者—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与这个系统,从而使该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3、管理定义多样化的原因●

管理科学的不成熟性—100年历史●

研究立场、方法、角度的不同●

管理是个历史概念●

管理的内涵极其丰富管

学4、管理活动的内涵: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组织资源,以有效实现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内容是协调●

管理的实质是组织实现其目标的一种手段●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管

学二、管理职能研究思路:Fayol于本世纪初首次论述了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计划执行组织实现管理者领导组织目标控制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

反馈管理的基本过程管

学三、管理者及其素质1、管理者及其分类管理者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在组织中协调的工作,从而有效的实现组织的目标。操作工:组织中从事具体业务,不承担监督职责的人。例如:工人、厨师、教师、医生、营业员等。管理者:组织中指挥别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显著特点是有下属汇报工作。例如厂长、校长、处长等。管理者的分类按组织中的地位:高层、中层、低层。按在组织中的作用:业务、人事、财务、行政等。管

学2、管理者的素质一个人的素质通常包括品德、知识水平和能力三大方面。品德是推动个人行为的主观力量,决定了一个人工作的愿望和干劲。知识和能力代表了一个人的智能水平,他决定了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素质:who.why,how)管理者的素质:品德:责任感和管理意愿,良好的精神素质。知识:政治、经济、法律、工程技术。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

学3、管理者素质的培养

管理者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管理技能的途径:教育和实践。

学四、管理学:科学还是艺术?1、管理学及其学科体系2、管理学的特点不精确性:没有精确的函数关系,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的原因。综合性:实践性: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发展性: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进步3、学习管理学的必要性社会的需要个人的需要

第二章组织目标学

理解组织目标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能区分组织宗旨和组织目标的关系;掌握组织目标的基本特点、基本原则,确定过程,了解目标管理理论。

点组织的定义、类型

组织目标及特点

组织目标的确定过程

目标管理思想

标组

标德鲁克“该是企业探索根本问题的时候了。你的事业是什么样的?谁是你的顾客?你对顾客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你的事业将何去何从?你的事业应该变成什么样?”一、组织

1、组织的概念作为实体(Entity)的组织(Organization):为达到组织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的、具有正式关系的一群人。作为过程(Process)的组织(Organizing):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过程。组

标2、组织要素:

组织目标、人、组织规范。3、组织的分类营利与非营利组织(赢利、盈利)

标二、组织目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组织目标的定义

Mission→Goals→Objectives→Actions/Tasks→Control→Rewards

组织哲学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立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社会活动中所起作用的一个抽象的反映。PhilosophyLoveandpursuitofwisdombyintellectualmeansandmoralself-discipline.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通过智力途径和道德上的自律来达到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来自希腊语philosophia<philo-爱+sophy智慧,其原义是对知识的热爱,组

标组织宗旨:社会赋予这个组织的基本职能,对组织现在和将来从事的事业的描述。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样的,将来要变成什么样?TenetAnopinion,doctrine,orprincipleheldasbeingtruebyapersonorespeciallybyanorganization.宗旨是一个人,尤指一个组织所坚信的信念、理念或原则军队—保卫国家,医院—救治病人,学校—教育科研。

标组织目标:组织成员的行动指南,应该是组织宗旨的具体化。

总目标:世界一流的电器企业文化员工福利投资生产利润人力资源培训

5千套住房10亿

电视10万洗衣机20万冰箱30万空调40万【例】组

2、组织目标的内容或构成德鲁克(7个方面)市场—市场占有率、竞争地位技术—R&D,新产品的开发和改进物质和财务资源—渠道及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人才的获得、培养、利用利润—利润率员工积极性—激励与报酬社会责任—社会影响、公共责任贝叶斯(4类)盈利能力、顾客等受益者的服务、员工的需要和福利、社会责任。

3、组织目标的特点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目标—差异性同一组织有多个目标,且目标是分层次的—多元性和层次性不同时期和发展阶段的组织目标不同—时间性组

4、组织目标的作用决策依据;效率前提(南辕北辙):协调准则(个人目标):考核标准组

三、组织目标的制定1、制定的原则

需求导向,经济性,可实现,社会责任。关键性、可行性、定量化、一致性、激励性、稳定性组

标2、利益相关人内部要求者外部要求者董事会顾客管理阶层使命、目标供应商股东竞争者雇员政府当地社区普通公众组

“利益相关者分析”(1)利益相关者的确认

通过特殊事件来考察如企业改制上市:企业兼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证券监管机构、股民、主管部门、管理层、顾客、经销商、供应商、关联企业、员工等。态度:支持、反对、不支持不反对、暧昧(2)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统战:地主富农中农贫农贫下中农、大地主、买办、大资本家、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组

(3)利益相关者权力的来源组织内部①等级制度(职权);②影响力(个人魅力);③战略资源(资金、技术);④能力与知识(专家);⑤对环境的控制(谈判能力);⑥参与战略实施(自主权)。组织外部①战略资源(资金、技术、信息);②参与战略实施(分销代理);③能力与知识(专家);④非正式联系。

(4)利益相关者期望的冲突常见类型:增长-利润;规模-控制;上市-财务、信息;批量-质量;效益-工作机会;质量-效益等。组

3、目标制定的过程制定过程:环境分析→拟订总体目标→评估目标并选择方案→目标具体化→目标优化目标分解过程:最高管理层宣布企业使命→确定实现使命的战略目标→由战略目标建立企业的短期战术目标→SBU等经营单位目标→职能部门的目标→逐步分解直至个人目标组

四、目标管理理论(MBOManagingByObjectives)Objectives:组织所要达到的结果。1、背景1954年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提出的。社会背景:应急式救火式管理:分工细化、专业性加强而滋生的部门本位。命令式管理:理性管理向人性管理转变的过程。组

2、基本思想目标化、系统化、人性化首先由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制定组织目标,由此确定组织成员的责任和分目标,明确职责范围,最后再用这些目标进行评价部门和个人的业绩,从而决定奖惩。3、程序确定目标体系、实施目标和评价业绩。组

4、评价目的明确、参与管理、利于控制、系统性利于协调。实践中的问题:理解的偏差、目标制订草率、习惯越权、不兑现奖惩组

第三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

任道德与责任:永恒的困境

一、道德缺乏普遍现象—坑蒙拐骗、假冒伪劣、寻租、腐败、信用缺乏

任二、道德困境(dilemma)1、产生原因:(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信息问题“买的不如卖的精”、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人性问题理性有限、利益驱动、利己投机现象2、利益关系人(stakeholder赌金保管者:坑害对象)股东、经理、员工、顾客、供应商、社会公众改进的压力:竞争、消费者团体、政府、社会公众

任3、道德的影响因素道德的发展阶段、个人特征(成熟度)、自我强度(自信心)、控制中心(自我控制和自我决策能力)、结构变量(组织设计、奖罚原则、上级态度)、组织文化(内容和强度)、问题的强度(道德对管理者的重要程度)—危害、议论、后果管

任4、管理道德的改善员工甄选:陈章良于微软研究院对话

道德准则:做一个可靠的组织公民、不做损害组织的事、为顾客着想以身作则合理的工作目标社会监督管

任三、社会责任1、社会责任观念的演进早期:最大利润现代(—60):霍华德.鲍恩《企业家德社会责任》1953当代(60—):墨菲、雅各比管

任2、两种论点古典社会责任观(利润)社会经济观(生存)支持论据公众期望、长期利润、规避政府法规、问题可以变成利润、权责对等、拥有资源、预防优于治理、公众形象、股东利益。反对论据违反利润最大化、淡化企业使命、成本、权力过大、缺乏广泛社会支持、缺乏社会技能。管

任第四章古代管理思想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一)先秦时期三皇五帝伏羲氏"八卦""捕鱼畜牧"黄帝统一中国尧“禅让”管理人才的挑选——将女儿嫁给舜,担任各种官职考验舜划分行政区域12州、度量衡、修订礼法委派官员:土地,农业,牧业,司法,文化,祭祀,教育等禹治水“家天下”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启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周朝(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7世纪)《尚书.洪

范》

武王灭商,箕子,禹传治国大法“洪范九畴”1.“五行”(自然的认识)2.“五事”“五事”(领导者的行为规范)貌—容貌庄重、言—言论正当、视—观察明白、听—听闻广远、思—思考通达3.“八政”(治国事务)粮,财务,祭祀,建筑,教育,治安,外交,军队4.“五时”(天文历法)年,日月,星辰历数5.“皇极”(政治原则)行为规范、为民造福、选任贤能、赏罚、服从王法6.“三德”(治理臣民的方式)一般—正直乱臣贼子—强硬良民—平和7.“稽疑”(决策方式)君主,大臣,民众,龟卜8.“庶征”(领导行为)追求—肃敬,治理,明哲、多谋,圣明;反对—狂妄,僭越,放肆,急噪,昏昧9.“五福”(治民目标)长寿、富裕、康宁、有德、善终“六极”夭折,多病,忧愁,贫穷,邪恶,懦弱

周朝的

管理

1.分封制

2.治国思想:“敬天爱民,明德慎刑”3.《周礼》天辅政三公三卿五官地农业,土地春文化,祭祀夏军队,防务秋法,刑冬工程,手工业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汉书》儒,道,阴阳,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儒孔子“仁”——人际关系为基点管理手段“为政以德,感化为主”管理途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墨墨子“兼相爱,交相利”体制:天子—三公—诸侯—乡长——里长管理原则:尚贤使能,众贤而已,众贤之术(唯才是举,放手使用,赏罚分明)诸子百家法韩非子“法、术、势”法治“中人”中等才能,制度,法规术(权术)①全面考察②有罪必罚③有功必奖④兼听⑤不确切命令,观察反应⑥明知故问⑦颠倒说话办事势自然,人为①聪明:集庶民智慧②威严:权威,说一不二,言出必行,君无戏言道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方式:道:无为,不言,不争,不有,不长。反对不遵循客观规律胡作非为管理艺术:静观待变、守弱用柔、知盈处虚、居上谦下、不争之争、见微知著、欲取先予、委曲求全、藏而不露兵道、天、地、将、法因形、因敌、因变中国古代管理(二)秦汉隋唐(公元前221公元—960年)秦朝(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央集权:由“分封制”→“郡县制”郡(36)→县→乡建制:左右丞相,御史大夫,监督思想:法家为主,“焚书坑儒”汉刘邦黄老之术《淮南子》:萧何、曹参。无为而无不为,无治而无不治。休养生息汉武帝(140—87)董仲舒“独尊儒术”皇权专制:天地君亲师中央集权:三公九卿,丞相→政务太尉→军务御史→监察地方制度:“郡国制”汉武帝州→郡→县→乡一里→什→伍中国古代管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曹操→惟才是举诸葛孔明→权谋,权变,兵,法,儒佛道教兴起公元1.2.唐朝贞观之治(618—907)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不论亲疏,不拘一格,用人不疑纳谏:用人所长、赏罚得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爱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决策三部:吏.户.礼.兵.刑.工.执行官员考核: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三品以上皇帝亲自考核科举:“文官制度“公务员制度”中国古代管理(三)宋明清宋朝《资治通鉴》“杯酒释兵权”枢密院→兵权将帅→握兵轮换兵员设禁军削夺地方权利财,司法,任免限制:分解→财,政,军牵制→知州,通判变法范仲淹:“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中国古代管理明代朱元璋极端专制(集权的极端化)废丞相制度,强化中央集权。司法行政军队分离思想钳制:钦定《四书五经》八股取士“户籍制度”清代1644绝对君主制度中央辅政军机处—秘书,机密。内阁—例行、公开、正式省,府,州,县,“保甲制”十户一牌→甲一保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使民国管理思想民国孙中山(三民主义)—林肯

ofthepeople民权

bythepeople民生

forthepeople民主“五权宪法”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二.欧洲古代管理(一)古希腊罗马时期1.城邦制度(巴儿干半岛)原始社会→部落→城邦→统一大规模国家原始民主没有消亡,延续5个世纪并且不断完善。原因(1)多山临海,难统一,海洋通商贸易,殖民事业。(2)梭伦、伦伯里克利等杰出政治家城邦:以城市为中心以人民公社为纽带,执行国家功能,推行民主政治。亚里士多德:150个(数百个)最高政治寄托于公民团体=城邦制欧洲古代管理2.雅典民主制度(提修斯改革,克里斯担尼改革,伯里克利)①

城邦公民:一律为公民、财产多寡定等级②

选举制度:打破氏族血缘关系③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均有表决权④

议会:按选区选议员⑤

民众法庭:公民陪审员制度⑥

行政官员:执行官选举,不可连任。将军管军政,可连选连任⑦

行政职位:抽签⑧

参政津贴:官员一日膳食,会议戏剧津贴缺点:①不完全:50%自由民不是公民,奴隶②不健全:财产多,权利大。③对内民主,对外专政。④群众专政:陶片放逐法欧洲古代管理罗马(1).共和制:两名执行官,任期一年——战争挂帅监察官——财产,风尚执行官——诉讼。财政官——财政,档案。市政官——治安,市场。元老院平民会议——保民官更开明的政策,全部或部分公民权。罗马公民权——拉丁公民权法典:十二铜板法(公元前450年)——欧洲大陆法律基础西塞罗(公元前106——公元前43年):帝王制——执政官——权威贵族制——元老院——影响民主制——平民会议——自由欧洲古代管理(2).罗马帝制(殊途同归)——大权独揽才能控制好庞大的帝国屋屋大维(奥古斯都。至尊至圣):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税收制度,职业常备军制度戴克里先:集分权结合,4大区—12行政区—100行省,军队中央控制。基督教,公元1世纪,犹太教的一个教派,神教,创世说,救世主奥古斯都—神,庙,祭坛。戴克里先—朱庇特之子神庙无统一信仰公元313,君士坦丁“米兰赦令”合法化公元392,荻奥多西兰闭异教神庙,成为国教君权神授,逆来顺受,寄托来世。公元323,主教大会。“尼西亚信条”统一教义,严密组织,罗马教会欧洲古代管理(二)中世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中世纪开始,成型于公元800年“查理曼帝国”推行于十一世纪1、封建—分封土地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基本政治社会制度。特征(1).(等级制度)—金字塔式组织国王→诸侯→陪臣→小陪臣→骑士(2).封君义务:“保护”财产荣誉生命,“维护”土地衣食等必需品(3)封臣义务:“效忠”维护封君尊严财务生命(4)帮助”提供物资金钱战时自带装备服兵役(5)“劝告”发表意见帮助决策问题:克劳得.乔治(ClaudeGeorge)局部与集体利益冲突集权与分权欧洲古代管理2、

教权与王权的合作与斗争合作(SaintAugustise公元354—430)《上帝之城》“双城说”灵魂与肉体“双剑说”教会君主*法兰克王丕平得到罗马教廷支持,加冕、涂油仪式—维护教皇(751年)其子查理大帝帮助被罗马贵族驱逐的教皇复位、教皇对之加冕(800年)斗争:1.格列高利七世发布赦令:至高无上,“任免主教”“废黜帝王”1075德皇亨利四世企图废黜教皇,教皇则解除封臣义务,开除教会,迫使亨利四世赤足冒雪哀求三天,才得宽恕1122其子亨利五世妥协,与教皇订立《沃尔姆斯协议》、归还其父侵占教皇的财产和权力、教皇仅仅允许皇帝出席主教选举会议发表意见,说明教权占上风。2..公元13—14世纪,法王腓力四世——卜尼法斯,禁止财富出境,切断教廷财富来源,为筹军费军,费征主教及神职人员税,将教皇软禁,七任教皇均听令于法王,甚至将教廷移至法国,“阿维尼翁”之囚历时68年。启示:权利的划分与权利的制约欧洲古代管理3、教会组织《圣经·旧约·出埃及记》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十夫长—管理幅度、例外原理1.

分权管理主教—长老—执事,英诺森三世(1198—1216)教皇—大主教—主教—教士—教徒规范教徒生活:洗礼、婚礼、忏悔、临终等7项集权与分权“宗教大会”欧洲古代管理(三)近代(

公元1295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国会上下两院1302法“三级会议”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市民代表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1469—1527)

《君主论》启蒙时期佛罗伦萨文艺复兴*人是自私、恶的*尽量善良有必要也要为恶权变;原则与策略的有机统一*为国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欧洲古代管理孟德斯鸠(Montesgnieu.1689-1755)三权分立英君主立宪制18世纪“立法权”制订修改废除法律的权力“行政”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司法”惩治犯罪及裁决私人诉讼自由:作应做之事、不受强迫、做法律许可一切事的权利相应制约:立法系统内部—贵族与贫民,贵族是应有反对权、不应有创制权立法与行政—立法监督行政、行政制约立法司法独立——特殊情况受立法系统监督欧洲古代管理

卢梭(Jean-JacgwesRousseau。1712—1778)人民民权论管理权利的来源:一个人凭什么对另一个人行使权利?社会契约论:秘密在于为全体人民所自由接受的契约,一个人即可以保留个人意见,又愿意受他人制约。社会管理的基础:就在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公意主权者/政府=政府/臣民人民身份变换双重身份第五章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思想简介

产生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代表流派.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德.韦伯“理想官僚组织理论”产生背景.经济发展:提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要求唯理哲学:理性分析-牛顿力学

实利主义经济学:经济人新教伦理:自制.勤奋和节约是美德,倡导人们通过个人努力和奋斗实现理想传统管理(棍棒.高压)体制缺陷太多“血汗工厂”向开明政策转化古典管理思想简介

代表人物.1.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美2.

HenriFayol.1841~1925法3.

MaxWever.1864~1920德4.

LutherGulick.1892~美5.

LyndallUriwick.1891~英代表人物生平及

主要思想.

泰罗与“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韦伯与“理想官僚组织理论”一、泰罗与

科学管理理论

1、生平事迹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1878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学徒→工人→班长→车间工厂→总技师1884夜校自学.业余学习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任总工.1890~1893制造业投资公司总经理1898~1901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hemSteelcompany]顾问

1903~1914哈佛大学

1910东部铁路公司1911沃特敦兵工厂工人罢工1911年10月到1912年2月国会听证会充满敌意

1915--50岁生日第二天去世一、泰罗与

科学管理理论

2、泰罗-研究重点(1)提高效率:“磨洋工”问题:原因:①天性懒惰(先天)②故意的:人际关系和自我保护A.劳动总额.B.缺陷制度.C.师徒相传操作方法(2)盈余分配与与生产率提高:劳资双方应关心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一、泰罗与

科学管理理论

3、泰罗-基本观点①用科学代替经验:"动作研究":第一流工人动作分解.②在集体活动用协调一致代替不一致.搬运生铁(每天12.5吨到47.4吨)、③合作代替个人主义④为最大产出而劳动,不应限制产出量⑤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从而使工人和企业都取得最大成就。一、泰罗与

科学管理理论

4、

评价:

*过分关注于“车间生厂”-被工厂主利用,提高效率,但不付报酬*“人道主义”挑选工人,培训被反对的原因:资本家――→权威,增加工资地方政府-→失业工人―――→谈判,剥削加重工会―――→失去自己的存在价值、工作

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1、生平事迹:法约尔,法国工业家

Ⅰ.1860~1872.12年低级管理和技术人员.采矿工程,特别是防火1866.科芒特里矿井矿长.Ⅱ.1872~1888.16年经理.领导几个矿.考虑经济情况.技术+管理+计划

Ⅲ.1888~1918.30年.公司处于破产边缘,任总经理,贯彻自己的理念,改革整顿企业,关闭老矿,开采新矿.一战期间,提供大量资源,培养了大量人才.77岁退休时,很成功.其企业至今仍是法国采矿冶金集团一部分.

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2、学术贡献1918~1925.17年1900---行政管理论文.矿业学会

1908论管理一般理论

1916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1918~1925创立管理研究中心说服政府重视管理1916.《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文1929.日内瓦国际管理学院.英文.英国

1949.美国全面接触—法国学习泰罗的学说

1923.萨特.格里尔论文古利克.厄威克《论文集》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3、主要理论概况(1)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分为六种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财务活动—筹集和最恰当的利用资本安全活动—保护财产和人员会计活动—财产清点、资产负债表、成本、统计等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2)管理人员的品质和能力身体智力品德一般文化专业知识经验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3)14条原则劳动分工原则权责相当原则纪律严明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运转过程统一领导原则—机构设置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原则报酬原则集权原则等级链原则秩序原则公平原则人员稳定原则主动性原则—首创精神团体精神原则—团结三、韦伯与“理想官僚组织理论”

1、生平简介1883.施特拉斯堡服兵役,在施特拉斯堡大学上课.姨夫与姨妈.赫尔曼·施姆加滕、史学家.大学教授、自由主义者的.批判俾斯麦与其父保守主义对立。1889.师从施密特,完成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企业史——源于意大利城市的家庭工业联合体的无限商业公司的连带责任原则及专财产的发展》1891.-柏林大学讲师,1892.副教授.1893.结婚玛丽安·施尼策

1897.与父亲争吵、其父因此去世,患精神病~神经官能症.在欧美旅行4年.1902.赴海德堡大学任教.1904起至去世期》著作许多,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法学、哲学三、韦伯与“理想官僚组织理论”

2、学术思想1904发表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1947年英文版.科层组织著作.50年代随着西方企业组织规模扩张、机构日渐复杂韦伯的组织理论影响日深,逐渐承认…

主要思想: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人们进行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①

明确分工:权利与义务②

等级链:自上而下③

任用制:考试与教育训练④

职业管理人员:固定薪金及升迁制度⑤

纪律与规程:严格办事程序⑥

理性原则,不受感情影响的人际关系古

克古利克目标原则一个目标相符原则权力与组织相符职责原则上级对下级的职责是绝对的组织阶层原则控制广度5~6人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厄

克厄威克POSDCORBPlanningOrganizingStaffDirectingCoordinatingReportingBudgeting第六章行为科学的发展简介

源于20世纪30年代,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作为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学派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组织行为理论

产生背景:1929—1933,经济危机、人的观念变化。工人地位的提高——引起注意。科学管理的片面性。对人的认识逐渐深刻,心理学的发展。早期的行为科学

一、人际关系学说的先驱Hugo.munsterberg玛丽.福莱特二、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InterpersonalBehaviorApproach)侧重于研究员工在生产中的人际关系,包括研究人的工作动机,情绪.行为等工作间的关系,并研究按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刺激人的积极性.代表人物:梅奥(1880~1949)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

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1.

霍桑实验.(1924~1932)在美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①

照明实验:工作环境,物资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②

继电器装配室:工作条件→职工情绪③

访谈:真实感受④

接线板小组: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2、人际关系学说.①"社会人"假设,不仅仅追求金钱,还有社会心理的需要。②非正式组织:自我保护③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技术→人际关系→战略行为科学的发展

三、行为科学的发展继梅奥之后,许多人投身于该项研究。

1949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一次跨学科会议上,首先提出行为科学的名称。为免于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专指管理中的行为科学。发展:①人性假设:“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②

研究侧重点:人的需要,动机,激励,组织中人性,非正式组织及群体行为。行为科学的发展(一)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理论。

理论要点1、人是有需求的,只有尚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行为。2、需求是有层次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会出现另一种满足。行为科学的发展

自我实现

(施展才能,实现理想↗自我创造、自我发展)

尊重(自尊,自信)↗

社交(社交,归属感)↗

安全(伤病,事故)↗

生理(生活,生殖)行为科学的发展(二)双因素理论(Herzberg)赫兹伯格在阿基里斯(Chris.Argyris)“成熟~不成熟”理论的基础上,调查了3000名工程人员和会计师。保健因素:没有,会引起不满意。有,也不会产生巨大的激励。激励因素:没有,不会产生不满意。有,产生巨大激励与满足。

保健不满←――-→没有不满激励满意←――――→没有满意行为科学的发展(三)X-Y理论(DouglasMeGregor)麦格雷戈《企业的人性方面》

管理是对员工的行为有不同的假设,可以分成两类:“X”理论⑴厌恶,逃避工作⑵不愿承担责任,情愿受领导⑶缺乏进取心,没有抱负,对生理和安全的需求高于一切。⑷大多数人必须用强制,控制,指令,甚至惩罚,才能实现组织目标。

行为科学的发展“Y”理论:⑴厌恶工作不是人的本性,使脑力的消耗象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⑵人是有责任心的,人们愿意接受,追求责任。⑶控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努力工作的手段,人们愿意自我管理,实现组织目标。⑷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有工业社会条件下。只得到部分发挥。行为科学的发展

管理的重点是“X”→“Y”,创造一个使人得以发挥才能的工作环境,领导的主要职能是指导和服务,要让下属担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赋予更多的责任和自主权,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决策。人性假设四.人性假设和管理人性假设:对人的基本看法,-→左右管理人员的行为(一)“经济人”:亚当。斯密“道德哲学”教授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自私的动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把人看作是主要凭直观感性行动的,以追求物质利益、需要为最大满足。

人性假设

(二)“社会人”梅奥1933《工业文明中的人性问题》

内在特性→社会心理需→参与式管理外在特性→经济(三)“自我实现人”需求层次+“Y”理论给予更多的自主权,促使使其参与管理,创造条件使个人和组织目标一致人性假设(四)“复杂人”“超Y理论”60~70年代-→“权变理论”1.人不仅是复杂人,而且是高度可变的2.

通过组织经验能熟悉新的动机。3.

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中的人的动机不同。4.人能对管理策略作出反应(能动的)人性假设(五)孔茨(HaroldKoontz)1.

人主要关心个人事务2.

利益>代价,人就愿意工作3.

人是受引导的4.

个人通过组织服务个人需要5.

个人要求在社会环境下工作6.

一般人的人是不存在的7.

个人能应付挑战行为科学的发展第七章现代管理理论一、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1、二战之后经济发展对提高效率提出新的要求: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经营观念的变化2、科技的发展为管理发展提出挑战、提供思想和方法:老三论3、对“人”本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巴纳德“决策人”—组织目标+个人目标、西蒙“管理人”—非程序化决策二、关于“管理丛林”现象

(一)1961年12月,孔茨的论文、美国《管理学会杂志》、将管理理论分为六种: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学学派。(二)引发讨论:1、存在“管理丛林”现象吗?2、要不要走出“管理丛林”?3、怎样走出“管理丛林”?关于“管理丛林”现象

(三)1962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举行了讨论会,孔茨任主席。讨论的结果: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戴尔:否认管理普遍性观点:1、世界上管理最好的三个组织—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罗马天主教会、共产党,三个组织领导能互换吗?2、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管理人员—军人、企业家、政府官员。西蒙:不存在“管理丛林”:得益于系统理论,为系统理论做贡献。企业家布朗:听不懂,“先生们,坦白的说,我对讨论中的大部分都不能理解”。关于“管理丛林”现象

(四)讨论的结果1980年,孔茨又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发展为11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学派、权变学派、经理人角色学派、

三、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1、过程学派。哈罗德·孔茨(1908~1984)

生平:1908生于俄亥俄州。1931年入美西北大学攻读企管硕士科尔孟特大学任助理教授战时生产运输主任。铁路联合会副主席助理特郎斯世界航空公司总经理加州大学管理研究院管理学教授1935获美耶鲁大学PHD1963美国管理学会主席1962加州大学管理学教授1974获美管理促进会~“泰罗金钥匙”1978~1982任国际管理研究院院长其著作《管理学》已再版十次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将数学,系统理论,权变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等看成是管理办法,本身不构成管理学,根据管理者工作的职能分类,把管理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而协调是管理的本质。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2、经理角色学派明茨伯格1939.9出生于较富裕家庭里父亲是一小制造公司总经理小时侯,对父亲的工作十分不解:签收文件,与人谈话,产生疑问?作博士论文,小时侯的疑问又浮现,选此题目作博士论文,其导师就此问了政府官员,肯定了其想法,承担了此课题。主要观点:经理的三类角色人际关系信息方面决策方面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3、社会系统学派

ChesterBarnard切斯特·巴纳德。出生于美马塞诸塞州,五岁时母亲去世,由外祖母,外祖父抚养。

1906~1909勤工俭学(物理化学)因生计压迫,未获经济学学位。成绩十分优异,获七个荣誉博士。

1909,到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统计部工作,升任工程师,1922转入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1927任总经理,退休名著《组织与管理》人道主义思想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①协作系统构成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联系②权威接受论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4、经验(案例)学派

PeterDrucker

原籍奥地利,后移居美国。1929成为英国一家不列颠银行的报纸通讯员和经济分析师。1937躲纳粹,移居美国,先后任GM,克莱斯勒,IBM的顾问,1942,在纽约大学商学院任教授,1945创管理咨询公司。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①

管理者要权衡长期和短期利益②

树立目标并将目标传达给相关人员→目标管理③

鼓励员工,通过协调沟通信息来整合企业活动④

确立评价标准⑤

使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5、权变理论

弗雷德.E.菲得勒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51到伊利诺伊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69到华盛顿大学任教。100多篇论文和4部著作,主要观点:没有最好,一成不变的管理。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6、社会系统技术学派英国人特里斯特主要观点:组织是社会技术系统、个人的态度和行为都受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影响。主要研究工业工程、人—机系统。各学派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7、系统学派费理蒙特.卡斯特主要观点:组织是环境大系统的分系统、又由许多分系统组成。

8、权变学派: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没有最好的管理管理=F(环境)9、决策学派西蒙四、“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四、“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1、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无限理性→有限理性人①提出所有备选方案②预测方案的结果③依据一定的价值体系比较结果。不可能的原因:①理性的局限性②未来的不确定性③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偏好形成的原因2、语义,基本概念的理解组织,领导,管理3、对管理的定义:基本看法4、先验的假设5、对原则的误解6、管理学者不愿意相互了解第八章组织环境研究权变管理:管理=F(环境)环境?组织环境构成

一般环境:间接影响组织业绩组织外部环境

任务环境:直接影响组织业绩

组织环境

组织文化:间接影响组织业绩组织内部环境

经营条件:直接影响组织业绩第一节、外部环境分析一、组织环境概述环境:存在于组织内外、影响组织业绩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总和。1.特点:①复杂性。②动态性③不确定性。总量多,千变万化,多样化,不断变化,动荡。复杂性简单性质动态性

静态不确定性一、环境概述一、环境概述第一节、外部环境分析一、组织环境概述2.分类: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

组织产业环境宏观环境一、环境概述一、组织环境概述3、环境研究的目的

了解变化,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与稳定性,制定相应对策来处理环境的影响。①

natureoftheorganizationenvironment性质②

auditingofenvironmentinfluences影响③

structuralanalysis结构分析—要素④

structuralpositioncompetitoranalysis地位strategicgroupanalysisanalysisofmarketsegmentsAndmarketpowergrowthshareanalysisattractivenessanalysis.一、环境概述一、组织环境概述4、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外部环境:土壤与生存条件

机会与威胁内部环境:资源与能力

优势与劣势二、外部环境分析

1、PEST分析

政治/法律

经济垄断法,环境法,税法。经济周期,GNP利外贸规定,劳动法,货币供给,通胀,失业率政府稳定性可支配收入,能源,成本,社会文化

技术人口统计,收入,社会稳定政府对研究的投入生活方式,对工作及休闲行业技术,新技术发展的态度,教育水平。消费技术传播,折旧速度自然环境资源,(水,煤,石油)灾害二、外部环境分析

检验列表:什么因素影响组织?什么最重要?找出关键影响。:什么是最关键的发现变化的驱动力:技术?全球化?外部环境对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二、外部环境分析

2、行业分析:行业的性质,行业是泛指由于产品类似而相互竞争的满足同类买主需要的一组企业。由竞争者,消费者,供应商,中间商,社会公众等构成。分析的项目1:产品生命周期引入期:sale慢、产品未定型.竞争少.利润大成长期:sale↗产品差别化,竞争者逐渐介入,利润丰厚成熟期:sale饱和,生产过剩,竞争激烈.衰退期:sale↘利润↘,竞争放缓

二、外部环境分析

2、行业分析分析的项目2:

行业活力分析.行业长期增长率:进入或退出行业,从而改变行业相对供求强度竞争.产品创新:差别化,成本,拓宽需求政府法规和调控政策:电信“单向收费”,“新经济”消费者及偏好的变化:生活水平提高,实用-艺术多样化二、外部环境分析

3、竞争分析.波特的五要素模型

潜在进入者进入成功∣∣讨价还价↓讨价还价

供应商――――→直接竞争←―――购买者↑∣替代成功∣替代品二、外部环境分析

结构分析要点1.找出关键要素:不同厂商,不同性质阶段,不同行业要素不同.2.要素会变化吗?全球化3.特定对手的地位与态度"春都与双汇"4.竞争战略5.行业的选择.石化-韩国二、外部环境分析4、竞争对手分析.分析要素.长远目标现行战略↘↙满意度转移弱点报复↗↖假设能力1.组织目标:扩大市场还是利润2.资源优势,弱势.3.业绩-财务报表二、外部环境分析5、战略集团分析

同产业具有类似战略的一组企业.

分析战略集团的特点:1.产品多样化程度.2.各地区交叉程度3.细分市场的数目4.新使用的分销手段.5.品牌的数量6.营销力度.7.纵向一体化程度8.产品的服务质量.9.技术领先程度.10.R&D能力11.成本定位12.价格政策13.所有者结构.14.与新的集团关系15.组织规模

二、外部环境分析6、市场位置辩识市场领先者、追赶者、追随者、缝隙填补者真真假假-反映竞争对手意图,动机,和目标及内部情况[例]艾德塞汽车7、任务环境因素:资源供应者:人、财.物,信息-股东、雇员、协作商服务对象:顾客竞争对手政府管理部门社会特殊利益代表组织三、内部环境分析

组织环境:外部环境①一般环境因素(间接)②任务环境因素(直接)内部环境①组织文化(间接):内部气氛,价值观,行为原则②经营条件(直接):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三、内部环境分析

1、组织文化。(1)定义: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群体意识,风格习惯等。本质是组织成员的共同观念小统,存在的共同理解,通过价值观,仪式,规章,习惯等体现。文化:人类群体世代相传的本质特征。〔“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美国传统词典》原始部落:图腾,禁忌。体现层面:深层:基本价值观念表层:经营方式,行为方式:勤劳,诚实,刻板保守。三、内部环境分析

(2)描述方法(组织文化是描述式的)方法一①控制的程度:规章制度的多少,监控程度。②导向性:目标明确程度,业绩要求。③对员工的基本看法:信任与否,责任,自由和独立程度。④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技术与帮助的程度。⑤风险容忍度:开创,创新,冒险的程度。⑥纷争容忍度:自由发表意见,公开批评的程度。⑦沟通的模式:正式。⑧协作,整体意见:团对精神。⑨奖罚的指向:业绩,好恶。例如:风格*严格控制,不相信员工,鼓励团体,忠诚,努力工作,上级决定。*规章少,依赖员工,鼓励自己解决问题,分工明确,争议。三、内部环境分析

方法二组织哲学,组织目标,民主意识,道德观念,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等。例如:Buildtolast(3)组织文化特点①

客观性:创始人的志向理想(早期文化)——环境合力——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②

各异性:海尔:“真诚到永远”TCL:“为顾客创造价值”雪佛龙:“精诚合作”③

民族性:地域,民族,时代。中国——集体主义日本,韩国——家族主义美国——个人主义。稳定性:GE:30年代没有人情味,正规,保守的公司。80年代相似如此。三、内部环境分析

(4)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用户至上”——不允许员工与客户的争执。“平稳,保守”——不允许冒太大的风险例如:H.P公司Hair(5)组织文化的改变:(短期几乎不可变)①

危机②

领导层变动③

成立不久,规模较小。④

文化薄弱三、内部环境分析

2、经营条件人,才,物,市场,产品,R&D——拥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3、核心能力:独特的,难以模仿的能力,别人不具备的。(1)资源:例如:GE——EMI(CT机)诺贝尔奖,专利保护。(2)建立模仿障碍FORD—GM大规模流水线谋略:挖人,信息例如GM——奔驰乔布斯——苹果品牌等难以模仿:软性,集成性。第九章决策理论一、西

(一)、简介

HerbertA·Simon

管理就是决策一、西

生平:美国管理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他早年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于1943年获得博士学位。自1949年担任美国卡内基一梅隆大学计算机与心理学教授,他由于“对经济组织内的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西

派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1945)、《公共管理》(1950,与史密斯伯格等合写)、《人的模型》(1957)、《组织》(1958,与马奇合写)、《经济学和行为科学中的决策理论》(1959)、《管理决策的新科学》(1960)、《自动化的形成》(1960)、《人工的科学》(1969)、《人们的解决问题》(1972,与纳斯维尔合写)、《发现的模型》(1977)、《思维的模型》(1979)等。一、西

派(二)、理论要点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人”代替“经济人”。决策满意化与次优化。决策是一个过程。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决策中的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

一、西

派1、管理就是决策。

任务开始前的抉择任务的执行一、西

派2、“管理人”代替“经济人”。“理性”的“经济人”,它可以在复杂的现实世界中,从各种备选方案中找出最有利于自己经济利益的最优方案。“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其一它用满意原则来代替最优原则,其二,它在决定自己行动时,不考虑真实世界的全部关联和现象,只考虑那些自己认为最要紧的、最关键的因素。“管理人”在决定是否从事一项行动时,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理性分析,往往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学习。得到知识和经验,不需要对每个备选方案进行逐个检验。记忆。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利用过去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习惯。对类似的刺激产生类似的反应,节省脑力资源。符合目的的人类决策行动有两类:踌躇—选择型,刺激—反应型。一、西

派3、决策满意化与次优化。最优化的基本条件:列出所有备选方案考察所有可能后果统一的价值准则一、西

派次优化的原因:决策人的知识有限。决策人的计算能力有限。决策人对物的注意力有限。人的想象力有限。实际生活和决策环境的高度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多边性。决策人主观效用和追求的多目标的不一致性,而且往往是相互矛盾。科学方法的合理性有限。一、西

派4、决策是一个过程。

Simon认为,决策过程属于一个连续的统一体,这一连续区间的范围从高度的结构化到高度的非结构化。这个过程可以被分为四个阶段:情报阶段、设计阶段、选择阶段、实现阶段(情报→设计→抉择→审查)。对决策者来说,通常的决策程序包括: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收集情报、探索方案、方案选定和决策执行等几个阶段。一、西

派5、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日常的例行事务。非程序化—一次性的、新出现的、战略决策。一、西

派6、决策中的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目标的确定与目标的实现,价值要素不能通过检验和实验来判断其真伪。而事实要素是可以通过检验来确定其真伪。二、决

一个完整的决策包括:决策者;至少两个以上的可供选择的方案;存在决策者无法控制的若干状态;可以测知各个方案与可能出现的状态相对应的结果;衡量各种结果的价值标准。二、决

现代的决策体系由五大部分组成一个统一整体。决策系统参谋系统信息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二、决

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实现某一目的而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1.定义:二、决

2.决策要素:

①决策主体(Decisionbody)②备选方案(Decisionoption)③不可控因素(Uncontrollablefactors)④结果(consequence)二、决

决策矩阵

Stateofnature

1

2

3

………M1

M×Nresult

2···N

UncontrollableFactors

option

二、决

3.概念解析.

①目的,目标:标准,判断准则,效用---价值观②若干可行方案:多方案,可行性③方案的分析比较④满意⑤分析判断过程:受决策主体的价值准则和经验影响三.决

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始终

决策关系到组织生存与发展

决策能力决定管理者水平高低

例三国演义-隆中对

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