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8讲为新中国而奋斗解放战争_第1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8讲为新中国而奋斗解放战争_第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8讲为新中国而奋斗解放战争_第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8讲为新中国而奋斗解放战争_第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8讲为新中国而奋斗解放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

1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是民主革命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因为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转折时期,旧中国在此时灭亡,新中国在此时诞生,局势变化之迅猛,前进过程中不确定因素之多,是其它时期难以见到的。2毛泽东说:“从整个形势看来,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30页。3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定胜负的斗争,构成了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本内容。4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二、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三、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四、中国革命的胜利及其根本经验主要内容5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早已确立的战略目标。抗战胜利前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中国人民实现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战略目标是有利的。**战后国际国内形势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6从国际上看,国际帝国主义力量受到明显的削弱和多方面的牵制,其势力已今非昔比。它们难以形成足够的集中的力量来镇压包括中国革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这对于中国革命无疑是极为有利的。7从国内看,“中国在这一次有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之可能性,为近百年来、五四以来、有党以来所仅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产党,一个强大的解放区,全国人民的援助,国际人民的援助〞,“这些条件,在中国是从来没有过的。〞〔?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97页、第19页。〕8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说过:“蒋在抗战中有功绩,同时人民心理厌恶内战,故我们应争取在抗战后与国民党建立和平局面〞。〔?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9中国共产党七大重申“联合政府〞的主张。毛泽东认为“中国如果成立联合政府,可能有几种形式。其中的一种就是现在的专制加假设干民主,并将存在相当长的时期。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政府,我们还是要参加进去,进去是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10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说明中共中央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专制的方针。并为争取和平建国早日实现做出努力。1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实践12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治舞台上举世瞩目的头号事件中共代表参加重庆谈判1314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的原因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的强大“我们解放区有一万万人民、一百万军队、两百万民兵,这个力量,任何人也不敢小视。我们党在国内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已经不是1927年时候的情况了,也不是1937年时候的情况了。国民党从来不肯成认共产党的平等地位,现在也只好成认了。我们解放区的工作,已经影响到全中国、全世界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8页。〕15美国观察组认为:“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受积极的广阔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他们预言:“中国的命运不是属于蒋,而是属于中国共产党。〞16客观原因:国民党的军队主力在大前方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华南和华东仍被日本占领着。长江以北那么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70页。〕17抗战结束时,“人们却发现政府军已处于异常不利的劣势地位。它最优秀的军队都与华北、华中的沿海城市遥隔数百英里之远。〞〔?中国的惊雷?,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页。〕18牵制因素:大前方人民反对内战国民党内局部人不赞成内战国际影响:苏、美、英等国际力量不希望中国马上发生内战

19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其回忆录中明确说:“十分清楚的是,日本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失去作为一个东方大国的资格,唯一真正的东方大国因此就是中国了。〞“因而,倘假设能在远东获得稳定的话,那么确保这种稳定,任何安排就得以中国为中心来进行。〞20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英、美、苏三国首脑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签订《雅尔塔协定》21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们断然认为,摆在我们面前唯一的行动途径就是用一切方法在中国帮助维护和平,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一定限度内在军事上支持蒋委员长。但是我们不能卷入中国的这场阋墙之争。〞22“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线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事情是很清楚地摆在我们面前,假设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末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就必须采取异乎寻常的步骤,利用敌人来做守备队〞,“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持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并开进海港,我们便将他们送回日本。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方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72页。〕23何应钦命令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凡非蒋委员长或本总司令所指定之部队指挥官,日本陆海空军不得向其投降缴械,及接洽交出地区与交出任何物资〞;“绝对不得将行政机关移交非蒋委员长或本总司令所指定之行政官吏或代表人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纪实?,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78-79页。〕24美国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美国军事参谋训练国民党军队25历史的花絮1945年8月25日,刘伯承、邓小平乘美军观察组飞机飞回太行。同机飞抵太行的还有:陈毅、薄一波、陈赓、萧劲光、李天佑、邓华、江华、聂鹤亭、陈锡联、陈再道、宋时轮、滕代远、张际春、杨得志、林彪、王近山、傅秋涛、邓克明等。26飞赴重庆成都?华西晚报?社评:毛泽东亲临重庆“对于中国人民,这是一个比之日本突然宣布无条件投降更使人欣喜的消息〞。“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派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重庆之行,将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重庆?大公报?评论文章?毛泽东先生来了!?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27“主席站在飞机舱口,取下头上的帽子,注视着送行的人们,像是抚慰,像是鼓励。人们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拚命地一齐挥手,像是机场上蓦地刮来一阵狂风,千百条手臂挥舞着,从下面,从远处,伸向主席。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举起来,举起来;等到举过了头顶,突然用力一挥,便停止在空中,一动不动了。〞“挥手之间”28国民党重庆谈判的根本原那么1945年8月28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政治与军事应整体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那么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张秀章编著:?蒋介石日记揭秘?第730页。298月29日蒋介石拟定谈判三原那么:“〔一〕不得于现在政府法统之外来谈改组政府问题。〔二〕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必须现时整个解决一切问题。〔三〕归结于政令、军令之统一,一切问题,必须以此为中心也。〞——?蒋介石日记揭秘?第734页。30上党战役〔〕重庆谈判期间,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解放战争时期打的第一个歼灭战,这一胜利打击了国民党的内战气焰,加强了中共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对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31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电报:“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那么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3233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归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柳亚子诗赠毛润之老友3435重庆谈判签订的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定?361945年10月11日蒋介石日记:“今晨8时,约毛泽东早餐后,余再与之恳切对谈,说明数次谈论要旨,明告其所谓解放区问题,政府决不能再有迁就,否那么不成其为国家之意,坚决表示望其了解也。彼去后,散步林园一周毕,记事,批阅公文,甚叹共党之不可与同群也。〞〔?蒋介石日记揭秘?第745页。〕37“和平民主新阶段〞1945年10月20日?中央关于过渡时期的形势和任务的指示?:“目前开始的六个月左右期间,是为抗日阶段转变至和平建设阶段的过渡期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70页。)38国共正式签订停战协定1946年1月10日,毛泽东签发《停战通告》39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和?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等五项协议。中国共产党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40政协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各区党委、各纵队发出内部指示:“从此,中国即走上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虽然一切决议尚待实行,即是实行,离开全国彻底民主化还是很远;但是,只要各党派在全国合法化,人民有了初步民主自由,民主运动即可能逐步开展,成为不可抗御的力量,破坏封建专制主义,推动国家继续走上民主化。〞并且指出:“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党的全部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第62、63页。)41中国共产党履行政协协议的措施第一,整编军队。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指出:“我党即将参加政府〞,“各党派亦将到解放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以至参加解放区政权,我们的军队即将整编为正式国军及地方保安队、自卫队等。在整编后的军队中,政治委员、党的支部、党务委员会等即将取消,党将停止对于军队的直接指导,不再向军队发出直接的指令,我党与军队的关系,将依照国民党与其军队的关系。〞〔?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第63页、第63-64页。〕42“我党所创立的军队,在今天只有采取这种形式才能取得合法地位,被国内各党派及各国政府所成认而保存起来,并且换得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与国家的民主化,换得国民党军队脱离国民党所有,个人私有与派系所有。因此,这种退让是适合全国人民利益的,它丝毫也不改变我们军队作为人民军队的本质,相反要更进一步改造全国军队,使之逐步民主化,最后变成人民的军队。〞(?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第64页。)43第二,在内部初步商定参加国民政府委员会和经过改组后的行政院的名单。中共中央致电在重庆的代表团,告诉他们:“‘国府委员会仍照周在延所提八人,即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周〔恩来〕、刘少奇、范明枢、张闻天为适宜,以便将来指导中心移至外边。第一次会议少奇可不出席。范明枢能否出外,已去电询问,尚未得复。如范不就,那么提命傅茂公〔彭真〕。’‘同意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王〔假设飞〕分任行政院副院长、两部长及不管部部长。’〞(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页。)44第三,准备将指导中心转移到接近南京的苏北淮阴。当时在担任苏皖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的李一氓回忆道:“其实从中国共产党来讲,是真心愿意和国民党合作建国的。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似乎在我们的预料之内,也似乎在我们的预料之外。因为在淮阴的时候,我曾经得到华中局一个通知,说党中央要从延安搬到淮阴来。参加南京工作的同志有事情要开会就去南京,没有事情又不开会就可以回到淮阴的总部。中共中央的总部就要建在淮阴,就由我负责找一个适宜的地方,建立中共中央总部。当时我的设想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地势要高,不会被水淹。我也曾和少数同志到淮阴城外走过几遍,看了些地势较高的位置。还没有定下来的时候,解放战争就开始了,这个方案自然没有实现。〞〔李一氓:?模糊的荧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4页。〕45在努力争取和平建国的同时,中国共产党没有放弃武装斗争这个武器。因为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两手都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方法,也拿起刀来,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这就是说,和平的途径能否走得通并“不取决于我们,而取决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页。〕46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悍然挑起全面内战。47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比照〔1946.7〕项别数目百分比兵力共产党方面120万人1国民党方面430万人3.58地区面积共产党方面228.5800万平方公里23.8%国民党方面731.1720万平方公里76.2%城市共产党方面464座(中小城市)23%国民党方面1545座(大中城市)77%人口共产党方面13606.7万人28.6%国民党方面33893.3万人71.4%参见?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6页。48蒋介石对于作战取胜非常自信:“比较敌我的实力,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军队的装备、作战的技术和经验,匪军不如我们,尤其是空军、战车以及前方交通运输工具,如火车、轮船、汽车等,更完全是我们国军所独有,一切军需补给,如粮秣弹药等,我们也比匪军丰富十倍,重要的交通据点、大都市和工矿的资源,也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中。〞所谓“一切可能之条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二十二,135页。〕49蒋介石认为:“现代作战最紧要的莫过于交通,而要控制交通就先要能控制都市,因为都市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一切人才物资集中之所,而且在地理形势上,他一定是水陆交通的要点。我们占领重要都市之后,四面延伸,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交通线,交通线如果在我们控制之下,那么匪军即使有广阔的正面,也要为我所分割,所截断,使其军队运动的范围缩小,联络断绝,后勤补给都要感到困难,终至处处陷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而且,“没有大城市作为根据地的匪军,就永远只能流窜,永远只能算是流寇,不能使别人相信他的力量。〞〔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二十二,20页。〕50内战爆发之初,国民党军采取的是全面进攻战略,如蒋介石所部署:“第一是要占领匪军的政治根据地,使他不能建立政治中心,在国内外丧失其号召力。第二是要摧毁其军事根据地,捣毁其军需工厂与仓库,使其兵力不能集中,补给发生困难。第三是封锁其国际交通路线,使之不能获得国际的援助。〞〔秦孝仪:?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二十二,292页。〕51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起草?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52“我们以为在共产党方面,战是他根本不愿意的,因为战是他们的损失;可是应战是他们不能防止而且愿意的,因为不应战而坐待消灭,当然没有这样的道理。〞〔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第32页。〕马叙伦53二、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

的包围中**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开展**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第二条战线的形成54**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开展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是在独特的形势中以独特的方式展开的。

55所谓“独特形势〞,即经过一年作战,国共两军兵力比照的悬殊情况虽然有了很大改变,但强弱形势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国民党军虽然已在几个战场上转入守势,但在陕北和山东两个主要战场上仍然保持着比较强劲的攻势。在这种状况下,捉住战机,就果断地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取得巨大成功。这自然是独特的。

56战争进行一年后的1947年7月,国民政府军队的总兵力从430万下降到373万人,其中正规军由200万人下降为15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那么由130万人增至195万人,其中正规军近100万人。57所谓“独特方式〞,即担任战略进攻任务的人民解放军主力,采取了不要前方,不是正面稳步推进,而是千里跃进的方式;外线作战和内线作战同时并存,密切配合,在战略上双方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也是独特的。58在制定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方案时,毛泽东曾提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反攻是防御战的最精彩最活泼的阶段,也就是防御战的最后阶段。1947年12月,毛泽东在杨家沟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以前,我们把转到外线作战称为反攻,不完全妥当,以后都要叫进攻。〞〔?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28页。〕为什么是“进攻〞而不是“反攻〞?59“军事上,今年7月我们转入进攻以来,蒋介石转入防御地位,于是军事上完全改观。十年二十年来我们长期处于防御、被‘围剿’地位,没有进剿敌人,进攻敌人。抗战时期,我们也还是处于分散防御地位。1947年7月,我们历史上第一次转入进攻。这是革命的进攻,不要说‘反攻’,反攻是带着防御意味,不能完全概括这一形势的内容。战争在初期是自卫性质,我们那时的方针是迟滞内战。现在要消灭蒋介石,已不是自卫性质。〞〔?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36页注释〔3〕。〕60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外线作战内线作战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林彪、罗荣桓率军解放东北彭德怀、贺龙率军收复延安聂荣臻率军解放石家庄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陈粟率军进攻豫皖苏地区解放军战略进攻61毛泽东生动地比喻:蒋介石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就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中间薄弱。于是有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战略部署。6263三军配合,两翼牵制64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从抗日战争向解放战争过渡的阶段,我们的口号是自卫战争,这时候就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无疑是不行的。国民党的军队有400万,不是一下子就能打倒的,如果条件不具备我们就提,广阔人民群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一局部中间分子“会不相信,不接受〞。〔?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4页。〕65全面内战打起来以后,我们如果提出“打倒蒋介石〞,他就会反过来说中国共产党要打内战,要进攻他。这就是把自卫口号变成进攻的口号了,就成为国共双方都要进攻,就抵销了。而我们坚持自卫,就是抵抗蒋介石国民党的进攻。66那是不是就不打倒蒋介石了呢?不是!而是要以取得自卫战争的胜利来实现,让不相信、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人,树立“蒋必败,我必胜〞的信心。1946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会议上说:“现在是否要提出打倒蒋介石?我们做这个工作而不提这个口号〞。〔?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671947年10月10日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正式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把创立新中国的战略任务公开提出来。68为什么时候在这个时候提出建立新中国呢?“把建立新中国提到现实议事日程上来着手准备,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人民革命力量能在总体上取得优势,另一个是建立新中国已成为全国大多数人的普遍要求〞。随着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并不断取得胜利,中国人民革命已经开展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69这个时候,“蒋介石遭到人民反对,政治上破了产〞,“一方面,我们已用事实证明给老百姓看,我们有力量打倒蒋介石;另一方面,老百姓也不要蒋介石,就连上层分子〔除了少数反动集团外〕、中产阶级也不想给蒋介石抬轿子了,也要推翻他了〞,这个时候提出,“正合时宜〞。(?周恩来选集?上卷,第276页。)70

这个时候“全国绝大多数人民,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都认识了蒋介石的滔天罪恶,盼望本军从速反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37页。)71十大军事原那么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阔乡村,后取大城市。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比照下有胜利的把握。72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那么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73**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经历了从减租减息到实现“耕者有其田〞,再到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过程。

741948年4月1日晋绥干部会议上系统说明了土地革命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开展农业生产。75领到土地证踊跃支前积极参军努力生产76**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学生运动的兴起和高涨学生运动是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的先导,从昆明“一二·一〞运动开始,到北平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学生运动从争取民主开展到了反帝爱国。“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即“五·二〇运动〕和“反饥饿、反迫害〞运动那么是学生运动开展的高潮阶段,也是第二条战线形成的标志。77一二·一运动78抗暴运动79“反饥饿反内战〞运动80反饥饿反迫害运动811947年5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评论?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指出:“中国境内已经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锋利斗争〞。〔?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24-1225页。〕82人民民主运动的开展1947年,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有120万工人罢工;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等省的40多个城镇发生“抢米〞风潮;在农村,不断掀起对抗国民党当局征丁、征粮、征税的“反三征〞浪潮,300多个县发生民变;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内蒙,也掀起人民革命运动。83台湾“二·二八〞起义“二·二八起义〞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是当时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反专制、反专制、争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局部。但是,国民党对起义群众提出的进行政治改革、反对专制腐败、实行民主自治等正确主张难以容忍,竟然调集大批军警进行血腥镇压,给刚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下挣脱出来的台湾人民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致使台湾当局与台湾人民之间,台湾本省同胞与外省籍同胞之间长期存在隔膜和矛盾,其对台湾现代社会留下的阴影几十年不散,至今仍存。直到1995年2月,台湾当局才给予“二·二八起义〞平反,并正式向起义中死难者家属抱歉。起义群众烧毁专卖局84应该说,“第二条战线并不是直接拿起武器来反对国民党政府。它对第一条战线的武装斗争所起的仍然是配合作用。如果没有第一条战线上军事斗争的节节胜利,很难会有第二条战线的出现,更谈不上它的胜利了。但这种配合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第216页。〕85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第一,在政治上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根基。

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影响,逐步使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战略思想深入人心,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武装斗争。86第三,在军事上牵制了国民党局部军队的兵力,使之不能全部投入前线作战,直接配合了军事战线的作战,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一方面使国民党军队要分出兵力来警戒前方,加强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守备;另一方面,那么需要抽调前线兵力对付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村武装斗争〕。第四,为输送干部支援解放战争,配合人民军队接管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87第五,第二条战线也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执政的借鉴。88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共有“188万官兵起义投诚和接受和平改编,其中陆军240个师;海军3800余人,大小舰艇97艘;空军4000余人,各种飞机128架,合占国民党军被歼总人数的22%强〞,从而打乱了蒋介石的军事部署,动摇了国民党的军心,削弱了国民党的力量,“对促进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综合册,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第三条战线〞89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工作设立专门机构——国军工作部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方法明确政策界限形成解决国民党军队的三种方式90三、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开展〔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91〔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开展92〔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专制。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根本一致;在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时,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内战、专制;积极参加和支持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做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策反工作;等等。93〔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抗战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主张“中间路线〞,企图在国共两党之外,走“第三条道路〞。94“中间路线〞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但不准地主官僚资本家操纵;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进的资本主义〞,但不容官僚买办资本横行;实行的方法,走和平的改进的道路。95中间路线提倡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他们所主张的,实质上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也不为蒋介石国民党所容。1947年10月,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11月6日民盟被迫发表解散公告。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第三条道路的彻底幻灭。96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这次会议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与此同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公开成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9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9899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认定中共提出的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符合全国人民群众的要求〞,恳切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和平、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100毛泽东与民主党派人士通信手迹101四、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根本经验102锦州长春沈阳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东北解放军徐州北平天津张家口南京国民党军总部辽沈战役1948年9—11月共歼国民党军47万人平津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淮海战役1948年11月—1949年1月共歼国民党军55万人103向全国进军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04渡江战役105106紫石英号1071949年4月20日,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快速护卫舰,闯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部队长江北岸防区。我方立即鸣炮警告,但英舰置之不理,继续前行,于是我方开始炮击英舰致其搁浅。英舰“伴侣〞号、“伦敦〞号和“黑天鹅〞号先后前来报复,但都受到重创。“紫石英〞舰死亡17人,重伤20人,舰长斯金勒少校伤重身亡。“伴侣〞号死亡10人,伤12人。“伦敦〞号死亡15人,伤13人。“黑天鹅〞号也因伤重留在镇江以东的江面上。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紫石英号事件。108109人民政协与临时宪法——

?共同纲领?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