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_第1页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_第2页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_第3页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_第4页
第一章 经济法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的基本理论一、法的概念和特征二、法的渊源三、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四、民事法律行为第二节经济法概述一、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二、经济法的概念三、经济法体系第三节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三、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四、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灋廌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解字》法

第一节

法的基本理论一、法的概念和特征(一)法的概念

1、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法律)的定义为: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国家)意志,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2、法无统一的定义,不同的法学家站在不同的立场,可以对法作出不同的定义(1)自然法学说:法是与正义同名的,而正义乃是最高的善的具体表现,因而法是自然的,合乎公道而朝向善的。(亚里士多德)(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法律是道德标准的最低底线(4)实证分析法学派:我们所说的准确意义上的法,是一种命令。作为一套规则,法律是由特定的主权者对其统治下的人们制定的,具有命令、义务、制裁三位一体的特征。(约翰▪奥斯汀)(二)法的特征

1、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意志性2、是调控人的行为、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普遍适用性

3、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特定性4、法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强制性;

天津大妈摆射击摊获刑案

2016年8月到10月12日间,赵春华在天津河北区李公祠大街亲水平台附近,摆设射击摊位进行营利活动。公安机关在巡查过程中将赵春华控制,当场查获涉案枪形物9支及相关枪支配件、塑料弹,经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鉴定,涉案9支枪形物中的6支为能正常发射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

2016年12月27日,河北区法院在经过审理后对赵春华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赵春华违反国家对枪支的管理制度,非法持有枪支,情节严重,已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3年6个月。

宣判后,赵春华提出上诉。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持有、私藏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二支以上或者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五支以上的;我国对仿真枪入刑的参考标准主要有三个:《仿真枪认定标准》(2008)、《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2008)、《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2010)。根据《仿真枪认定标准》,只要枪状物“所发射金属弹丸或其他物质的枪口比动能小于1.8J/cm2,大于0.16J/cm2”,则被认定为枪支。”

我国《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非制式枪支致伤力判据为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J/cm2”,即被认为具有致伤力,认定为枪支。对于枪状物的鉴定,根据《公安机关涉案枪支弹药性能鉴定工作规定》执行,其中“对不能发射制式弹药的非制式枪支,按照《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GA/T718-2007)的规定,当所发射弹丸的枪口比动能大于等于1.8J/cm2时,一律认定为枪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2018)

“对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持有、私藏、走私以压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枪支的行为,在决定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如何裁量刑罚时,不仅应当考虑涉案枪支的数量,而且应当充分考虑涉案枪支的外观、材质、发射物、购买场所和渠道、价格、用途、致伤力大小、是否易于通过改制提升致伤力,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动机目的、一贯表现、违法所得、是否规避调查等情节,综合评估社会危害性,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确保罪责刑相适应。”二、法的渊源(一)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经过严格的程序制定(二)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除宪法以外的基础性法律(三)行政法规:国务院依照宪法制定和发布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特定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五)行政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及特定的地方政府依法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六)规定;(七)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八)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三、法律体系(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法律体系,也称部门法体系,通常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法律体系的构成:法律部门及其划分

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中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有两个: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和法律规范的调整方法。

(三)法律体系中的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根据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和调整方法,由不同的立法机构、法律执行和适用机构针对将特定的社会关系归入到一定的法律领域内并运用相应的机制处理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最重要的法律部门包括宪法法律部门、行政法律部门、刑事法律部门、民事法律部门、经济法律部门、诉讼法律部门等。

2021年9月,某县城修路,路边停放车位都被隔挡。王某将自己的奥迪A6停放在张某的小吃店门前空地上,张某认为王某这样停车会挡着自己做生意,于是要求王某移车。王某解释自己在附近办一些事情很快就会返回把车开走,张某不同意。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引起路人围观。争吵过程中,气头上的王某突然说了一句“你当着大家的面跪下来叫我一句′爸爸′,别说挪车,我把车送给你都行。”结果在围观路人的起哄声中,张某真的跪下来对着王某喊了一句“爸爸”,王某愣住了,没有想到张某真的会这么做,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弃车而逃。张某找来轮胎锁锁住了车,天天找王某要求他把车赠与自己。王某不胜其烦,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主张撤销自己说过的话。四、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1、以达到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

2、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二)分类标准类型示例按意思表示的个数单方法律行为如债务免除、委托代理的撤销、无权代理的追认多方法律行为如签合同、设立公司的协议是否互为给付一定代价有偿法律行为如买卖行为、租赁、承揽行为等无偿法律行为如赠与行为、无偿委托、借用等是否必须有一定形式要式法律行为融资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不要式法律行为如一般的买卖合同是否独立存在主法律行为【注意】主法律行为无效或消灭,从法律行为也无效或消灭。

如: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从法律行为例题:(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陈某捡到一个钱包B、李某种植果树C、杨某与某商场签订购买机器的合同D、王某盗窃他人财物

(三)法律行为的要件

1、成立要件:意思表示

2、生效要件(已成立的法律行为不一定必然发生法律效力)(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和法人第十八条  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条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一条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第二十二条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二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多选题)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

)A、张某,20周岁,待业人员,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B、刘某,16周岁,网店店主,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全部生活来源C、李某,18周岁,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由父母负担D、王某,7周岁,小学生,已参与拍摄电视剧两部,获酬3000元(2)意思表示真实;①行为人的内心意愿与外部的表示行为相一致②意思表示自由,未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强迫下作出违背其内心意愿的行为(3)不违反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四)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将来该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为法律行为发生或消灭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1)条件的特点

①具有未来性

②具有或然性

③具有意定性

④具有合法性

(2)条件的种类

①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按条件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是否产生所起的作用

②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以某种客观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为标准

当事人恶意促使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没有成就;当事人恶意阻止条件成就的,应当认定条件已经成就。2、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并以该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解除的根据。(1)特征①必须是民事法律行为实施时尚未到来的时日②期限应当是在将来确定发生的,具有未来性③是当事人约定的,不是法定的(2)种类①延缓期限和解除期限:根据期限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作用②确定期限和不确定期限:按期限的约定内容【示例】甲打算卖房,问乙是否愿买,乙一向迷信,就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十分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一群喜鹊停在甲家的屋顶上。(1)如果这群喜鹊到7点没有飞走,如何处理?(2)如果乙把喜鹊赶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如何处理?(3)如果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如何处理?(多选题)甲乙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约定,合同自甲方将出租房屋的钥匙交给乙方生效。根据合同法律制度,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合同尚未成立B、合同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C、该合同属于附生效条件的合同D、该合同属于附生效期限的合同

(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A、李某与王某签订3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如果李某儿子3年内从国外回来定居,租赁合同终止B、赵某与家政人员林某约定:如果林某负责护理的赵某的爷爷去世,家政服务合同终止C、郑某与其朋友蔡某约定:若蔡某一年内应聘到甲大学工作,郑某将在甲大学附近的房屋借给蔡某使用两年D、张某与其外甥孙某于2018年9月约定:若孙某2019年考上研究生,张某将把自己的闲置轿车一辆赠与孙某(五)无效法律行为:从从行为开始时就没有法律约束力1、种类(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2)当事人通谋虚假表示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4)违法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例1:甲乙为大学同学,感情甚笃。然乙因为各方面时运不济,年近40依然穷困潦倒,生活无着。甲与其妻子商量后,决定赠与乙一套房屋,以资助其生活。然而,甲担心正在上高中的儿子有意见及避免他人议论二带来人情困扰,于是和乙商量表面上做成买卖关系。后甲乙办理了过户登记。例2:甲购买乙的房屋,合同订立后,房价大涨。为避免甲依据合同起诉并请求强制履行,乙于是找到第三人丙,与丙假装做成买卖,办理了过户手续,将房屋登记在丙的名下,丙将房屋交付于丙。问:例1中甲乙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认定?例2中甲乙丙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认定?2、后果(1)恢复原状(2)赔偿损失《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六)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可因行为人行使撤销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撤销而归于无效的法律行为。(撤销权人有选择权)1、种类(1)重大误解(2)欺诈:第三人实施欺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3)胁迫(4)趁人之危、显失公平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2、法律后果: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3、撤销权的行使期限(1)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3个月内,当事人受胁迫的,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行使撤销权。(2)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示例:2017年1月1日张三受李四欺诈,花费30万元向李四购买了一件“清代皇家御用玉摆件”。2020年2月1日经专家鉴定为现代仿品,市场估价3万元。张三应如何行事能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多选)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无效法律行为的是()A、甲医院以国产假肢冒充进口假肢,高价卖给乙B、甲乙双方为了在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时避税,将实际成交价为100万元的房屋买卖合同价格写为60万元C、某照相机实际价格为7998元,营业员赵某误看为1998元并售出D、6周岁的王某将自己的电话手表赠与同学赵某五、代理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一)特征1、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法律行为2、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独立地向第三人进行意思表示3、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二)代理的种类1.委托代理:被代理人的授权,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2.法定代理: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23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下列行为可以由他人代理实施的是A、签订房屋租赁合同B、签订收养子女协议C、订立遗嘱D、婚姻登记3、表见代理:无权代理人的代理行为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相信其有代理权的情况,且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因而可以向被代理人主张代理的效力。(单选)甲为乙公司业务员,负责某小区的订奶业务多年,每月月底在小区摆摊,更新订奶户并收取下月订奶款。2017年5月29日,甲从乙公司辞职。5月30日,甲仍照常前往小区摆摊收取订奶款,订奶户不知内情,照例交款,甲亦如往常开出盖有公章的订奶款收据,之后甲下落不明。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甲的行为构成无权处分,应由乙公司向订奶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再向甲追偿B.甲的行为构成狭义无权代理,应由甲向订奶户承担损害赔偿责任C.甲的行为与乙公司无关,应由甲向订奶户承担合同履行义务D.甲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应由乙公司向订奶户承担合同履行义务

第二节

经济法基础理论

引例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里,随着生产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现象:(1)为了“在企业变成一头垄断的野猪时,防止它到处乱撞”,美国于1890年制定了《谢尔曼法》,于1914年制定了《克莱顿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1890年,美国首创竞争法《谢尔曼反托拉斯法》(ShermanAnti-TrustAct),有力地确定了自由市场在美国体制中的未来。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一个国家政府承担责任调查并且在必要时起诉垄断集团。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标准石油公司违反反托拉斯法,并将之拆解为34家新公司。19世纪一幅政治漫画,称坐在油桶上的洛克菲勒为“世界之王”

此后,美国在1914年又相继推出《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它们和《谢尔曼法》合称“反不正当竞争三大基本法案”。新法律通过限制任何企业在市场上主宰其竞争对手的能力,使美国的经济体系更富有活力,对新的竞争对手和新技术更加开放,进而导致美国在随后一个世纪中经济大规模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微软公司卷入反垄断诉讼(2)1906年,作家辛克莱尔描写屠宰业黑幕的小说《丛林》,出版后很多美国人连肉都不敢吃了。因这本书所引发的的讨论,促使美国政府制定了《食物和药品法案》、

《肉品检疫法》等产品责任法,组建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建立起美国食品安全的信誉。

"Iaimedatthepublic'sheart,andbyaccidentIhitinthestomach."一、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生活客观需要经济法产生局限性法律创制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概念出现在蒲鲁东1865年的《论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1775年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家摩莱里,他在其著名的《自然法典》中使用经济法一词来解释社会运动的规则和未来社会的分配法则。1842年法国人德萨米在《公有法典》中也使用了这一概念。不过,这时的经济法也不是指国家制定的规则,而是指一种规律。我国经济法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无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经济法律规范出现并得到发展1992年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法得到全面发展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道路与指导思想的不同,在经济法的作用和调整方式、调整范围等方面,各国的做法是不尽相同的。如美国强化反垄断法的作用,而德国则侧重于对经济生活的整合、统一和规制。

我们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修正市场运行的缺陷、实现社会整体效益而制定的调整需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概念

调整特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

2、经济法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

经济法——调整在国家干预、管理和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

民间经济关系—以个体利益为本—民法调整范围

国家经济关系—以社会和国家利益为本位—经济法调整范围

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

是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关系。经济法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

国家干预、管理和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国家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律关系。

2、市场规制关系:国家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干预市场所发生的经济关系。

3、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国际从长远和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因素,实行全局性的管理过程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具有隶属性或指导性的社会经济关系。

4、社会经济保障关系:对作为劳动力资源的劳动者实行社会保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