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的起源税收的起源/税收的起源税收的起源税收,历史上又称租税、捐税或赋税,是国家的产物。税收的形成历经一个漫长的过程,故曰“起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税收是伴随国家的起源而起源,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终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税收和国家一样,是个历史的范畴,存在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一、税收的起源税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国家起源而起源。夏王朝是我国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从夏代开始就有了税收的雏形。有无早于“夏贡”的税收雏形!《史记》:“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可追溯至高辛氏时代。高辛氏即帝喾,为‘五帝“之一,相传为黄帝曾孙,约在公元前26世纪至21世纪之间。帝喾果有其人!据《中国历代食货典》卷一百一十赋役部记载上古时代赋役二则,其中之一就是“帝喾[帝喾(kù),姓姬,为上古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高辛氏正畛均赋”(畛同畎,即深圳的圳),将“均赋”列入“赋役部”,可见帝喾时代就有每种税收的雏形,距今已逾4000多年。有人质疑,上古时代没有文字,有了文字记载税收的也少见。孟子关于税收的论述也是后来追记。孟子生活在公元前372年——289年间,是东周战国时代,距夏代1500多年,论述的依据和准确性如何!更何况三代历经1500多年,其税收负担“其实皆什一也”,百分之十的税率一直没有变化?可信呼!试从社会发展看,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原始社会晚期,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农业的发展,畜牧业、原始手工业的出现,产生了社会分工,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开始有了剩余产品,从此有了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的私人占有,出现贫富差距,直至产生阶级。为了把阶级利益冲突限制在一定“秩序”范围内,需要有执行这一社会职能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出现了管理公共事务的国家雏形。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推动社会变革,原始社会晚期向奴隶社会发展。尧舜禅让,夏禹传子家天下,为强化其统治,国家起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就是国家的雏形。税收伴随国家起源而起源,国家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为了执行其社会职能提供物质基础,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这就是税收。税收与国家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恩格斯对此也有阐述:“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要公民交纳费用——捐税。捐税是从前的氏族社会完全没有的,但是现在我们却十分熟悉它了。”由此可见,后人对历史的追记,也是有所依据的,我国税收起源于4000多年前,应是可信的。我国税收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向奴隶社会的变革时期,形成于奴隶社会晚期向封建社会的变革时期。税收由起源不完全形态到完全形态,经历了发展演变的漫长过程,形成历时1600多年。我国税收历史上称呼较多,一般多谓“赋税”。关于“赋”字。古代对于军事、战争的征用为“赋”,与后代的田赋是两回事。后来的“一条鞭法”、“摊丁(兵役)入地”,将“赋”按人、户计征,改为按土地田亩计征,形成后代的田赋制度。“赋”由“贝”、“武”两字组成。“贝”者货币也,“贝”字代表货币。古代曾以贝壳代替货币,至今含有价值因素的汉字,多由“贝”字组成,如买卖、赚赔、贵贱等等。“武”字词典解释,关于军事、投击为“武,。武装、武器、武术等。史料介绍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常遭不测事件,发生不安定、不安全等事故,人们在向国家纳“赋(贝)”后,国家组成武力,保卫、保护人民的安定、安全,使之安居乐业。我国汉字的形成以象形文字为主,在其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又不断融入“音、义”等含义。“税”由“禾”、“兑”两字组成,“禾”者为农产品,古代实物税赋主要为从土地收获的谷物。“兑”者兑换也,即交换之意。人民将生产的谷物交纳给国家,换取国家保护人民的生产、生活平安。古字释义,多为后人推论和理解,限于史料,难以还其原意,释义差异难免。我国税收从起源历经几千年,不断改革发展,说明有其因果关系。用现代义务与权利相应的理念,理解古代“赋税”的释义,也是颇有道理的。我国历代统治者横征暴敛,义务与权利不相应,导致农民反抗捐税,反对统治。农民运动、农民战争成为改朝换代、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二、税收的发展税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奴隶社会的夏“贡”、商“助”、周“彻”,三代不同的赋税形态,反映了税收的发展变化;春秋鲁国的“初税亩”(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1)背景:\o"编辑本段"公元前594年,鲁国为了增加收人,规定不论公私田,一律按亩收税。此后,楚国、郑国、晋国等国家也陆续实行了税亩制。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应用和普及,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后,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有财产;同时贵族之间通过转让、互相劫夺、赏赐等途径转化的私有土地急剧增加。在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施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2)内容:\o"编辑本段"“初税亩”从字面上解释,初,为开始的意思;税亩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对公田征收其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税赋,对公田之外的份田、私田同样根据其实际亩数,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这种按耕地的实际亩数收取实物赋税的做法与“桓管改革”中的“均田分力”、“相地衰征”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区别。“桓管改革”后的“均田分力”与“相地衰征”政策仍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基础之上的,而鲁国初税亩的实施等于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桓管改革后的农业税收征收的前提是农户租用了属于国家的土地,税收还带有“地租”的性质;而初税亩则是在认可了土地私有的前提下,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赋。也就是说,初税亩更接近于现代的税收。所以大多数研究者倾向于把鲁国的初税亩作为我国农业税征收的起点。)开创了我国土地赋税制度;秦商鞅变法,改革“禄厚而税多”,实行“官属少,征不烦”的官不多、税不重、征不繁的赋税,使秦富强,奠定统一中国的基础;唐代实行“租、庸、调”的均田、均税制度,促使盛唐的经济发展;中唐时期的“两税法”,将地税、户税和杂税合并为夏秋两季征收,不分主户、客户,同样按贫富等级征收,适应农民负担能力;明代的“一条鞭法”(初称“一条编”),地主豪绅兼并土地激烈,农民失地日多,财政枯竭,改革赋、役合一,按亩征税,以银缴纳,简化手续。商品货币的发展,明代开创我国由实物税向货币税的重大转变;清初社会稳定,农业发展,农民人口增加,土地不增加,不堪重负。为缓和矛盾,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推行“地丁合一,摊丁入地”,废除人头税,取消地主豪绅特权,农业发展,财政增加;中华民国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民党不断内战,抗日战争爆发,长期处于战争,政局不统一的混乱状态。是我国历史政治最黑暗、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也是税收最混乱、赋税最繁重的时代。国民党统治地区,田赋层层加倍征收,四川等地预征多年,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民怨沸腾,不堪重负,讽刺国民党“万税”。我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全国税收,建立新税制。将各解放区的税制和新解放区沿用的旧税制废除,按照《共同纲领》制定的《全国税制实施要则》执行,除农业税外,征收144种税,其中,薪给报酬所得税、遗产税未开征,以后又开征契税;1953年税制修正。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后,根据“保证税收,简化税制”的精神,合并税种,商品从产到销一次课征商品流通税,简并货物税税目、税率,改变营业税纳税环节;1958年改革税制。1956年我国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多种税、多次征的复税制,按照保持原税负,“简化税制”的方针,合并税种,试行“工商统一税”,减少中间产品征税,适当调整税率,同时统一全国农业税制;1973年试行工商税。“十年浩劫”期间,在“斗、批、改”的口号下,按照“合并税种,简化征收办法,改革不合理的工商税收制度”的原则,试行“工商税”,对国营(有)企业征收一种工商税,对集体企业征收工商税、所得税;1984年改革工商税制。根据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改革单一税制为复税制,开征增值税、产品税、营业税等17种税,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1994年再次改革税制。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WTO和国际接轨的新情况,本着“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关系,保证财政收入”的指导思想,扩大增值税,实行税款抵扣制度,对高消费产品开征消费税,合并内资企业所得税,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地方各税。人民共和国的税收经历半个世纪的发展,终于建立了适应国情的税收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历经几个世纪,经济高度发展,税收也随着改革和发展。税收制度日趋复杂,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国家公民纳税需要聘请税务顾问,才能正确计算纳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仍能较快发展,与其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税收制度,必然有其可供我们借鉴之处。三、税收的消亡税收终将伴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有人认为现在议论“税收的消亡”未免为时过早!历史和现实不断向人们揭示这样的问题,又是难以回避的,有必要进行探讨。一个多世纪前,1871年3月18日法国工人阶级在巴黎发动起义,28日宣布成立“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公社试图对社会产品通过分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换和税收的职能,仅仅存在60天就失败了,公社的理想成为泡影;80多年后,1958年我国一哄而起成立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试图替代基层政权,成为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实行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一时席卷全国。终因生产力低下,公社产品匮乏,经过不断调整,名存实亡,1978年为家庭承包制代替,80年代名也不存。上世纪60年代“十年浩劫”期间,不断刮起阵阵共产风,也刮到税务战线。谣传什么朝鲜、蒙古和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取消税收或者将要取消税收,国内外的“非税论”、“无税论”,一时甚嚣尘上。国内也在“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和“斗、批、改”等口号下,推波助澜,税收受到冲击,何去何从!在此背景下,1971年天津市开始对国营(有)企业实行一种税一个税率,集体企业两种税的模式,1973年按照天津模式“合并税种,简化税制,改革不合理的工商税收制度”的精神,全国实行工商税,简化为单一税制。加上“文革”风暴冲击,税务机构先后撤并,人员精简下放,南通市机关当时仅留下我一人管理税收业务,“税收无用论”、“税收消亡论”一时占了上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国家非常重视税收工作,需要运用税收集中财力,调节经济,为促进经济高速发展服务。税收不能消亡,还要加强。上世纪80年代起不断强化税务机构建设,多次大幅度增招税务干部,不断改革、完善税收制度,到了90年代,我国税收进入历史最辉煌时期。税收和其他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从它的起源开始,经过发展,终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国家,也没有税收。恩格斯对此做了精辟的阐述:“今后,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世界上私有制和阶级的彻底消亡,国家将因其丧失作用,而逐步地自行消亡。”税收也将伴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税收的消亡和起源一样,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亚当·斯密的税收思想亚当·斯密(1733-1790)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斯密一生从事过多种学科的研究,在经济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他仅出版过一本经济学论著,即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但就是这本划时代的著作,建立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对财政税收理论作了系统的研究。斯密的政府观斯密所处的年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时代;反映自由经济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在斯密的经济理论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亚当·斯密以"人的本性"研究为出发点,认为社会经济只有充分的自由,资本才能得以有利地使用,社会利益才会最大。因此,他积极主张自由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在此思想指导下,他认为国家的职能是有限的,国家应仅仅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仅能充当"守夜者"或"夜警"的角色。他指出,国家的职能应是:"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其建设与维持绝对不是为任何个人或任何少数人的利益)。"根据其政府职能理论,亚当·斯密将国家的经费划分为国防费、司法费、公共事业费和公共设施费以及维持君主尊严的费用。他进一步指出,这些费用都是非生产性费用,应当将其压低到最低程度;这些费用过多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增加税收负担的结果。斯密的税收来源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个人的私收入,最终总是出于三个不同的源泉,即地租、利润和工资。每种赋税,归根结底,必定是由这三个收入源泉的这一种或那一种或无区别的由这三种收入源泉共同支付的。"这里,亚当·斯密揭示了税收的来源。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中。将地租、利润、利息看作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加上他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他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在斯密看来,税收是来自收入的,而人们的收入或者是来自劳动,这部分收入称为工资;或者是来自资本,这部分收入称为利润;或者是来自土地,这部分收入称为地租。既然人们的收入总是由这三部分组成,而税收是来自收入,因而税收不是对这部分收入的扣除,就是对那部分收入的分割。应当看到,亚当·斯密的税收来源理论虽然从本质上并未揭示税收的真正来源,但同过去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所分析的关于税收来源的理论相比,还是大大进了一步。斯密的税收四原则税收原则理论。在论述税收源泉之后,为了便于对各种赋税的分析,亚当·斯密提出了他著名的税收四原则,这就是"公平"、"确定"、"便利"和"最少费用"。在其所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税收四原则。即税收平等原则、税收确定原则、税收便利原则和税收经济原则。一、平等原则斯密认为“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各自在国家保护下享有收入的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亚当·斯密所说的平等,包括以下的含义(1)主张所有公民应平等纳税,反对贵族免税特权,反对按身份定税以及富者轻税平民重税的不公平情况。(2)税收应均衡地分担到地租、利润和工资上,不应仅由其中一种收入负担,这样是不公平的。(3)按照自然形成的社会财富分配情况,按比例税率征税,税收不要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此点具有税收中性的含义。二、确定原则公民应缴纳的税收,必须是明确规定的不得随意变更。如纳税日期、纳税方法、缴纳数额等,都应当让所有的纳税人及其他人了解清楚明白,否则纳税人将不免要受税吏权力的任意左右。这一原则是为了杜绝征税人的任意专断征税,加重税收负担,以及恐吓、勒索等行为的。斯密认为税收不确定比税收不公平对人民的桅更为严重。三、便利原则纳税日期和纳税方法,应该给纳税人以最大的方便。如纳税时期,应该规定在纳税人收入丰裕的时期;征收方法,应力求简便易行;征收地点,应该设立在交通便利的场所;征收形式,应该尽量采取货币征收,以避免因运输事物增加纳税人的负担等。四、经济原则即最少征收费用的原则。在征税时要尽量节约征收费用,使纳税人付出的,应该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这一原则是针对当时税收制度致使征收费用过高的弊端提出的。一是税吏过多,不仅耗去相当部分税收作为税吏的薪俸,而且还在正税以外,苛索人民,增加负担;二是税收妨碍人民的勤劳和产业的经营,减少或破坏了可供纳税的基金;三是不适当的税收可能成为逃税的诱因,严惩逃税,又将引起倾家荡产违反了一般的正义原则;四是税吏的频繁访问和检查,这些虽然不会给纳税人带来金钱上的损失,但将会给纳税人带来不必要的烦忧。在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中,第一条是税收的负担公平原则,其余三条是属于税务行政方面的原则。斯密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工场手工业开始向大工业过渡,资本主义上升的时期。他的课税原则,是针对当时封建主义苛重复杂的税收制度,税负不公以及征收机构的腐败苛扰情况,在总结吸取前人的课税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对资本主义课税原则理论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制度的理论指导。斯密的赋税各论关于地租税。地租税是对土地地租征收的税。亚当·斯密分析,在地租税实行的定额征收和变动征收两种方法中,英国选择的是第一种方法。定额征收不考虑土地、地理等因素,是不公平的;与变动征收相比较,虽然不公平,但确定和便利得多。对地租征税,亚当·斯密认为是可行的,地租"是最宜于负担特定税收的收入",因为地租是土地所有者不用亲自劳动便可取得的收入;地租税是不能转嫁的。关于利润税。利润税是对资本收入征收的税。亚当·斯密将资本收入分为利息和利润两部分。在亚当·斯密看来,利润是不适合征税的,因为它"是投资危险和困难的报酬"。如果征税,资本家将会把这部分税收负担转嫁到货币利息上去。对于利最,亚当·斯密认为也不宜征税,因为个人的资本难以准确确定,而且对利息征税会使得资本流出。关于工资税。工资税是对工人工资征收的税。亚当·斯密认为,工资税虽由工人支付,但实际是由雇主负担;不仅如此,由工资税所引起的超过工资税的工资增加额也是由雇主垫支的。至于最后的支付,则在不同场合由不同的人支付。如制造业工资因征税而提高的数额,由制造业主支付,再由制造业主提高商品价格,将税负转嫁给消费者。关于人头税。亚当·斯密将人头税的征收分为按纳税人的财富或收入比例征收和按每一纳税人的身份征收。按纳税人财富或收入比例征收的方法使得征税成为任意和不确定,曰为人们的财富收入是经常变化的。按纳税人身份征收是不公平的,因为同一身份的人财富多少是不一样的。因此,亚当·斯密不赞成征收人头税。关于消费税。消费税可以对必需品征税和对奢侈品征税。亚当·斯密认为,对必需品征税会使其价格提高,从而使劳动工资成比例提高,否则必然会减低人们养家的能力。而对奢侈品的征税不一定引起劳动工资的提高;奢侈品税无差别地落在地租、利润及工资收入上。税收的基础知识一、课税的理论依据纳税人为什么必须缴纳税收,即课税依据的问题,自17世纪以来,西方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从而形成了有关课税依据的理论。这些理论一旦为官方采用,即可用来为其税收存在的合理性进行有力的辩护,同时也会对立法思想和相关税收法律概念的形成造成很大的影响。1.公需说该说也称公共福利说,起源于17世纪德国官府学派的奥布利支、克洛克和法国的波丹。公需说从国家职能出发,认为国家职能在于满足公共需要,增进公共福利,为此需要支出费用。税收就是实现这种职能的物质条件,国家及公共团体是为了充实公共需要才要求人民纳税的。克洛克曾说过,政府行使课税权时,第一需要经过民众承诺,不经承诺,税法无效;第二需要证明是为公共需要,若不是出于公共需要就不应当征收,如果征收了,就不能称之为正当的税收。公需税提出以满足公共需要、增进公共福利为课税的依据,这在当时欧洲封建主义经济逐渐转向资本主义经济的时代具有进步意义。但对国民为什么必须纳税说明得不够充分,把税收简单地看成人民应当承担的义务。2.交换说该说也称买卖交易说、均等说、利益说或代价说,始于18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国家契约主义发展而逐渐形成。它首先由重农主义学派所提倡,后来自亚当•斯密以后成为英国传统学派的主张,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栖聂和法国的巴斯德。交换说以自由主义的国家学说和个人主义为基础,认为国家和个人是各自独立平等的实体,因国家的活动而使人民受益,人民就应当向国家提供金钱,税收就是这两者的交换。交换说主张受益者纳税,废除免税特权,要求普遍课税,这与当时要求尊重人权的政治思想和要求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观点遥相呼应,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地位的稳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学说掩蔽了国家的阶级性和税收的强制性,无法解释税收现象中不同于商品交换关系的地方。3.义务说该说起源于19世纪英国所倡导的税收牺牲学说,经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瓦格纳进一步完善,强调国家的权力。为了实现其职能,国家必须强制课征税收,否则个人生活就无法想象。对于纳税人来说,纳税是强制义务。19世纪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远非英国落后,为了求得快速发展,必须依赖国家的保护和干预。因此,主张税收既不是利益的交换,也不是交纳保险费,而纯粹是一种义务的社会政策学派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纳税人并未获得任何具体的代价,义务说又称牺牲说。4.经济调节说该说也称市场失灵说,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阶段以后产生的、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理论观点。这种学说认为,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机制失灵,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因此需要社会政策予以矫正。税收是国家政策的重要手段,是完善市场机制、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税收除实施聚集财政收入等基本职能外,还对国家有效调整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有效利用,调节国民收入与财富的分配,增进社会的福利,刺激有效需求,调节社会总供求及产业结构、地区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发挥作用。以上各种关于课税依据的理论观点都是一定历史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提示了课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特别加以强调的理由,这对于税收观念深入人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起过积极的作用的。至于其内容不够全面,不能解释国家为什么征税的方方面面,这一方面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另一方面也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理论需要有关。这些观点至今都可能为人们所引用来论证税收存在的合理性,说明其的确是有一些生命力的。二、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概念是西方财政税收学界开创理论体系的奠基石,因此学者们很早就对之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和思想内容。亚当•斯密于1776年最早回答了什么是税收的问题。他指出:“公共资本和土地,即君主或国家所特有的二项大收入源泉,既不宜用以支付也不够支付一个大的文明国家的必要费用,那么,这必要费用的大部分就必须取决于这种或那种税收,换言之,人民须拿出自己一部分私人的收入,给君主或国家,作为一笔公共收入。”[见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83页。]孟德斯鸠于1784年将税收定义为:“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的财产的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见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2页。]德国财政学家海因里森•劳于1832年指出:“税收并不是市民对政府的回报,而是政府根据一般市民的义务,按照一般的标准向市民的课征。”[《财政学》德文版,第383页。]美国财政学家塞里格曼则于1895年指出:“赋税是政府对于人民的一种强制征收,用于支付谋取公共利益的费用,其中并不包含是否给予特别利益的关系。”[《租税各论》,英文版,第432页。]在现代西方国家一些有重要影响的辞书中也不乏对税收概念的阐释。英国的《新大英百科全书》对税收的定义是:“在现代经济中,税收是国家收入最重要的来源。税收是强制和固定的征收,它通常被认为是对政府财政收入的捐献,用以满足政府开支的需要,而并不表明是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税收是无偿的,它不是通过交换来取得。这一直与政府的其他收入大不相同,如出售公共财产和发行债券等等。税收总是为了全体纳税人的福利而征收,每一个纳税人在不受任何利益支配的情况下承担了纳税的义务。”[“TheNewEncyclopaediaBritannica”,Vol.17,HelenHemingwayBenton,Publisher,1973-1974,P1076.]美国的《现代经济学词典》中指出:“税收的作用在于为了应付政府开支的需要而筹集稳定的财政资金。税收具有强制性,它可以直接向公民个人或公司课征。”[TheConciseMcGrawHillDictionaryofModernEconomics,"McGrawHillBookCompany,1984,P347《美国经济学辞典》则认为:“税收是居民个人、公共机构和团体向政府强制转让的货币(偶尔也采取实务或劳务的形式)。它征收的对象是财产、收入或资本收益,也可以来自附加价格或大宗的畅销货。”[“TheAmericanDictionaryofEconomics”,Factson.1983,P311.]日本的《世界大百科事典》中对税收的阐释更为详细:“所谓税收,就是国家及其他公共团体以满足其一般经费开支为目的而运用财政权力向人民强制地征收金钱或实物。税收既不同于捐款这种仅体现提供者单方面意志表示的奉献收入,也不同于公有财产收入和公共事业收入这种根据提供者与作为接受者的国家及其他公共团体之间的合同而取得的合同收入,它是不必得到纳税人承诺的强制性收入。……税收并不象手续费、公共设施使用费和受益费那样仅仅向获得利益的人征收,它是以支付国家及其他公共团体的经费开支为目的的一般性收入。为了特殊的经费而课征的特定的税收称为目的税,这是一种例外。”[《世界大百科事典》第18卷,株式会社平凡社,1972年版,第442页。]正如西方经济学家对税收概念的表述众说纷纭一样,我国经济学界对税收的认识也是不尽一致的。受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治学说的影响,一般地将税收理解为国家出现之后的产物,对不具有国家资格的公共团体是否具备课税资格则缄默不言。此外,还特别强调国家课税时的身份特征和所凭借的权力属性,将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权力界定为一种凌驾于私有财产所有权之上的、也不同于国家财产所有权的政治权力,并不以国家付出相应的代价为条件,故而税收被理解为一种强制性的义务,不接受西方国家流行的“公需说”、“交换说”或“经济调节税”等观点。只是在表述方式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着重点。如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把税收看作是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认为“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无偿地集中一部份社会产品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见《国家税收》(第二次修订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5月版,第9页。],或者认为“税收是国家为满足一般的社会公共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标准,对社会剩余产品所进行的强制、无偿的分配。”[见侯梦蟾:《税收经济学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另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则不同意把税收说成是一种分配关系,认为从概念上讲,税收只能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如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税务百科全书》中把税收定义为“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参与国民收入中剩余产品分配的一种规范形式。”[见《中国税务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1页。]其实不论是分配范畴还是收入范畴,这都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站在分配剩余产品的角度,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站在国家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角度,它又是一个收入范畴,其间并无多大的差别。还有一些经济学者虽然同意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但是不赞成税收是对社会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或者把税收的价值实体说成是剩余产品价值。他们认为,在我国流行的“剩余产品分配论”是建立在政府不是一个经济活动部门因而不创造任何价值的基础上,而在我们把政府视为一个经济活动部门时,这种立论就难以成立了。现在我国正在改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逐步与西方接轨,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劳务也被包括在生产活动范围中,而且事实上也是把政府部门的活动作为机构部门帐户之一进行核算的。因此他们认为,把税收看作是对国民收入(或GNP)的分配,即国民收入中属于政府支配的部份,比把税收看作是对剩余产品价值的分配,在理论上更科学、更严密。[参见袁振宇等编著:《税收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17-18页。]税收法律概念的形成系在19世纪以后,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理想的定论。由于财政税收学界对税收的概念研究较为深入系统,且早已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因此税收法律概念的形成深受财政税收学的概念的影响。西方在税收的法律概念上一般作如下解释: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对其国家主权的服从者,以公共的一般收入为目的,依据其合法律所规定的要件事实可确定有金钱给付义务时,强制征收的金钱给付。其中包含六个要素:(1)征收税收的主体为国家或地方政府;(2)纳税的主体为对国家主权的服从者;(3)征收税收的目的为公共的一般收入;(4)征收税收的根据和原因是符合法律规定要件的事实存在;(5)征收税收的方法是强制性的;(6)税收的内容是金钱给付。对比而言,西方国家关于税收的法律概念的这种界定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包括台湾地区税法学者对税收的认识。有学者认为:“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以国家政权体现者身份,强制地向纳税人征取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见刘剑文主编:《财政税收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41页];还有的学者认为,“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或手段”,[见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10页]。我国台湾学者陈清秀认为,“税捐乃是公法人团体为获得收入之目的,而对于所有满足法律所定给付义务之构成要件之人,以高权所课征无对待给付之金钱给付”,[见陈清秀:《税捐法定主义》,载《当代公法理论——翁岳生教授六秩诞辰祝寿论文集》,台湾月旦出版公司出版,第589页三、税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探讨税法在法系体中的地位实际上就是找寻税法在法律体系中是否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存在的理由和价值,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税法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依据一般的法理,一国的法律体系由多层次的部门法组成,而部门法则由具有共同调整对象的、或称调整相同性质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组成。对税法的调整对象国内税法学者并无多大的争议,一般认为包括税收体系关系和税收征纳关系,但对税法是否构成独立的法律部门以及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位阶则意见不完全统一。有的学者认为,税法和预算法、会计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都属于财政法的子部门法,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所谓财政法,是调整国家与经济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居民个人之间,以及调整国家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这类法规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财政收入法、财政支出法和财政管理法。税法属于财政收入法中居主导地位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税法在历史上的沿续性,以及税法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因此,税法在财政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十分特殊,它和预算法一起共同构成财政法律部门的主导法。与众不同的是,该学者并不是将财政法纳入经济法的范畴,而是将二者并立,使之和民法、刑法等一样归入法律体系的第二层次的法律部门。[参见许建国等编著:《中国税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版,第7-8页。]有的学者认为,税法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即税收关系,因而所有的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就可以组成税法这一独立的法律部门,并且,该法律部门能够与其他法律部门相区别,从而使税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了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该学者将经济法分为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两大类,而在宏观调控法中则包括财政法、税法、金融法、计划法等子部门,故而特别强调,税法是经济法的一个部门法,并且是经济法中宏观调整法的重要组成部份,税法不能成为行政法或狭义的财政法的部门法。[参见张守文著:《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9页。]还有的学者在将税法收入财政法后,通过对财政法在历史上逐渐从诸法合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北师大版劳动实践】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漂流的图书·“漂流”吧图书》
- 开题报告: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发展的关键瓶颈与突破路径研究
- 季华路西延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开题报告:新时代香港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培育研究
- 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合作合同
- 《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设计与实践》周考卷1答
- 2024年中班教案社会《我升中班啦》
- 2024年xyz科技公司关于虚拟现实产品研发合同
- 《全面的骨科讲义》课件
- 2024常用施工监理协议格式范本版B版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 第2课时数量关系 教学课件
- 第七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 《联合国教科文: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中文版
- 2023-2024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全文
- 军队文职2024年考试真题
- 2024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师教学用书各章节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
- 脊椎动物-(一)鱼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 市政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方案
-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5.1《人口与人种》精美课件
- 智联招聘国企笔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