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8800字】_第1页
【浅析如何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8800字】_第2页
【浅析如何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8800字】_第3页
【浅析如何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8800字】_第4页
【浅析如何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88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如何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目录TOC\o"1-2"\h\u3027关键词:一流大学;教育;人才;文化;创新 131908一、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解读 127802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 328777三、当前我国大学软实力建设上的不足 322806(一)人文教育缺失 413619(二)创新能力不足 418212(三)精英人才短缺 59318(四)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5399四、建设一流大学的思考 616568(一)加强人文教育 67937(二)培养创新人才 74555(三)推进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811692(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926042五、结语 10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社会的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肩负社会责任、与时代同脉搏,并洞察、引领时代变化,培养时代需求的人才,不断迸发出影响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与科学技术。如今的大学已经不是固化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封闭组织,其不仅由先前的象牙塔走向了社会的中心,而且走向了国际的舞台,走向了全球的中心。因此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世界各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路径之一。现在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成为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关键词:一流大学;教育;人才;文化;创新虽然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建设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但是拔尖的学科其实并不是特别多,与同等类别的中国科技大学相比,学术氛围也没有那么浓厚,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华中科技大学如何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还需要对我国大学建设暴露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找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设之路。一、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解读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要的就是对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概念有一个深层次的解读。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许多国家都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而各个大学自身也在为落实这一战略而付出扎实的努力。我国于20世纪末期就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我国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目标。然而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大家似乎并没有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正如阿特巴赫所说:“每个国家都想拥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但没有人知道世界一流大学到底指的是什么,也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拥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对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遵循客观规律。首先要观念正确,通过对国际公认的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去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而不至于盲人摸象,各言其辞。那么究竟何谓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界,国内外也有学者尝试对其加以界定,虽然认识和理解很多,但是没有统一的定义。本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课程的学习得出:世界一流大学指在教育和科研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拥有先进科研设备和理念,汇聚高等人才学者,资金充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显著贡献的高等学府。另外,拥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明确的社会贡献宗旨和高.质量的教员和学生,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各项世界一流大学指在教育和科研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拥有先进科研设备和理念,汇聚高等人才学者,资金充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显著贡献的高等学府。另外,拥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明确的社会贡献宗旨和高质量的教员和学生,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一般来说,各项世界大学排名中都能在前两百位的学校都可以称作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目前能进入主流排行榜前二百位的大学仅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三所。目前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印度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根据弗莱克斯那的一流大学观,大学应该是学问的中心,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学者的乐园。大学的职能应该是集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并且大学应该进行真正的专业教育。所以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要真正做到大学自主办学,形成学术自由的氛围。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前提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规模是衡量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和大学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2022年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各类高等教育入学总规模达到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1年的57.8%,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是当之无愧的高等教育大国。但是,教育大国并不意味着教育强国,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准之一。2022年QS世界排名前20名的大学,有9所来自美国,仅2所来自中国,分别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根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清华大学由2015年的47名上升至目前的17名,北京大学由2015年的57名上升至目前的18位。上升速度还是很快的。随着“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推进,我国高校外部环境建设和硬件条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并不单纯只靠优美环境、教学大楼和设备设施,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众多闻名世界的高校,是因为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步建设,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加快一流大学建设,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加速高素质人才培养任务艰巨,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任重而道远。历史反复证明一个真理,大学的进步是在竞争中逐渐积累出来的。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依托硬件设施,还依赖高质量的人才、自由的学术氛围、创新知识思想和科技发明创造、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等因素。当前我国高校基本完成了外延式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途径,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三、当前我国大学软实力建设上的不足通过查阅我国大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我国大学已经进入了提升质量的阶段,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长期以来不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导致的弊端十分明显,具体如下。(一)人文教育缺失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缺失,主要表现之一是对人文教育理解片面:一些高校将人文课程理解为“概论、原理加通史”,认为这些课程就代表了人文教育,这种理解太片面,作为高校基本的公共理论课是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其更重要的教学目的是在政治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表现之二是人文课程偏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学开设科学教育课程占总开设课程的80%以上,而人文教育课程开设仅占不到20%,这是一个非常悬殊的课程设置比例。表现之三是人文专业和人文课程不受学生重视:许多高校开设了人文学科专业,有的甚至历史悠久,如中文、历史、哲学、伦理等,也设置了人文课程,.如大学语文,中西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思想史,宗教学、中外艺术鉴赏等,受市场经济影响和利益驱动,学生们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认为有用的课程就学,没有用的就不学,实用主义倾向十分明显,以致人文教育在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和独立学院难有成效。表现之四是人文教有的师资力量薄弱:一些高校在引进人才上偏向理工科专业,动辄花上十万引进理工科的博士、教授,进修、出国也优先理工科专业教师,文科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有些高校甚至没有人文类教师。表现之五是学校不重视人文教育。1999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好转,大学里科学教育依然是主流,人文教育依然处于边缘。许多高校的领导依然将发展重点倾向理工科专业,将硬指标、硬实力作为学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人文教育上走形式务实少。(二)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截至今日,我国高校创新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科研人数,科技论文数量,发明专利数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从我国高校教育所呈现出来的后劲看却是创新能力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大学生创新能力低下。由于长期应试教有的训练,学生来到大学时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知识学习习惯,被动地掌握知识,普遍缺乏创新的观念和想法。据有关统计,我国大学生有创业愿望的比例仅为1%,不少大学生在学习上满足于拿学分,考试过关,在作业、论文、发言、讨论中应付了事,懒于思考,这些都表明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严重欠缺。高校也开展一些活动诸如“挑战杯”竞赛等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的潜力,但是多数学生缺乏挑战自我的兴趣和毅力。其次是投入不够,从人才投入上看,据我国教育部公布的高校顶尖人才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比重,仅占高等教育总人数的3%,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院校中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2%,英国大学为13%,德国接近17%,可见我国和发达国家顶尖人才存在着较大的距离。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1》显示,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但是截止2021年底只有68家,而起步较晚的德国2007年大学科技园达到300多家。(三)精英人才短缺长期以来,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指导下,很多大学有关外籍人才、留学人员的引进实践偏重实效,不惜以重金“特聘”海外学术精英进入“短期”或“兼职”岗位,以充实绩效考核指标,展示国际化成果,表明面向世界、对标一流、赶超跨越的雄心壮志。如此,比较而来的学术精英短缺、人才资源匮乏等问题必然普遍地存在于后发赶超型高等教育及其大学的一流化阶段。在中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不论区位、基础与类型如何,大学都认为学术精英数量难以支撑和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根据“双一流”建设大学2018年度进展报告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特别是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不多:北京理工大学,高端人才数量不足,外籍教师数量短缺,世界前百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仍然比较低,优秀青年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济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还需要进一步破解,高层次领军人才数量不足,优秀年轻人才总量不够;中山大学,人才队伍缺帅才,院士数量较少,诸多学科方向急缺学科带头人。总之,由于学术精英短缺,中国大学尚处于数量积累阶段,而为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这些大学必将继续引进更多的学术精英以扩大人才总量与增长量。(四)精神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的个性所在,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独有的品质,它通过自己的校训校歌,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展现出来。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校徽和校歌,它们不仅从视觉和听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承载了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和精神追求,是最能直接感受一所大学魅力的方面。这些能够体现一所大学文化个性的东西,在今天的中国高校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境地。如高校的校训,据对我国250多所大学校训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大学的校训是四个词八个字,口号化、标语化,同质化严重,给人的印象是校训既不美好深刻又缺乏个性特色。“求实”“求是”“明德”“自强”“至善”“博学”等词语多次出现在不同.大学的校训中,看得出很多大学的校训重在强调修身立德,追求实事,这固然重要,但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创新、民主等未能体现在高校大学的校训中不能不说令人遗憾,不能不让人感到落伍于时代。还有的专业院校,原来的校训还有一定的专业特征,但后来跟风模仿也改成了毫无个性的专有名词。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相互模仿。校园文化包括三个方面,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等设施完备整齐,可是大部分学校这些建筑未能展现学校的文化意蕴:大学校园的制度建设,如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建立与践行,未能体现一所学校的独特管理方式;校园学生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兴趣爱好,学校文体娱乐活动等等,都还不能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未能给学生带来深层的人生思考和启迪。同时网络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也给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挑战,许多高校目前似乎还没找到将网络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建设的途径。四、建设一流大学的思考(一)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实质就是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主要关注角度是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做事。高等教育注重人文建设,则是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树立学生的人文精神,唤醒学生的人文理性。人文教育的价值核心是培养人文精神,离开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就无从谈起。科学教育给人以灵性,人文教育赋予人性。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的人文底蕴和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首先,高校可以利用各种教有手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如开设全校选修的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有关课程,让大学生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如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品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天降大任的使命感,崇尚自然,尊重人的价值的情怀:还可以通过举办人文讲座的形式邀请专家学者讲授传统文化,拓宽学生的视野:还有诵读经典的活动,将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经典文化典籍以学生喜爱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深邃思想和丰富内涵。其次,大学应该开设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做到“通中有专”。在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历史、哲学、文学、思想、艺术、宗教等课程中选一门作为必修。使学生的人文知识既广博又深入。第三是高校要大力扶持人文学科的发展。高校要改变只重视科学教育的现状,从资金和人才上切实扶持人文学科,不断提升人文学科的影响力,形成科学与人文交融发展,在此基础上创造新学科。最后,与时俱进地利用新技术实现人文教育的内化与践行。人文教育要内化于心才能转化为人文精神。网络信息化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最多的人群,高校应开发利用当下流行的网站、微博、QQ、微信、微电影等网络传媒手段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还可以探索建立主题网站,选取优秀的古典文化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开创网络动漫节,用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可以扩大文化电子出版物的储备量,让学生不限时间地点尽情享受传统文化的乐趣,自觉的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命去体验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人。(二)培养创新人才针对我国高校创新能力不强和学生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大学需要改进现有人才培养方式。首先,优化课程结构和学科设置,通识与专业相结合培养人才。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应该在课程结构上加宽加深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艺术类修养的课程设置,实现理、工、文等知.识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认识问题,探索思考的能力。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大学采取“核心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设置形式。核心课程重在打牢专业能力,必修课程既有专业方面的也有扩展视野的,而选修课程包括美术、音乐、英文、古典作品、语言和文学、哲学、道德和宗教等。让学生既了解专业知识,又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远。其次,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引路人,他们跟学生打交道最多,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更有发言权.优秀的教师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引路人。要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尤其要改变大学目前考核教师以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论文数量为导向,评职称以科研成果来衡量的机制,这些评价考核方式无法让教师对教学倾注心血的,无法让教师安心于三尺讲台。一些高校名师名教授忙于跑项目经费,没有时间给本科生上课,有的甚至让研究生顶替,这种考评方式不改变不仅“名师出不了高徒”,甚至连“师傅引进门”的作用都发挥不出来。最后,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创新人才不仅要有创新的意识,宽厚的知识,还要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与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有关部门合作,通过实习、志愿活动、产学研结合、课题研究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还可以通过各类竞争性的活动如小发明竞赛、知识竞赛等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的积极性。总之,应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激发他们探知的好奇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思考、学习与实践的素质。(三)推进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当前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已成为阻碍人才流动效能正常发挥的主要因素。面向世界,学习先进,加深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有利于增强一般性进而消解特殊性。首先,“扩存量”是增强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一般性的题中之义。“扩存量”指的是着眼世界,扩大海外学术精英引进量,提高中国大学人才队伍国际化程度。大学是国际化的活跃参与者,努力为自己和国家、地区最大限度地发挥竞争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学术精英规模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需求,有效支撑世界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拔尖型人才缺口仍然较大。因此,中国只有更大力度地以国际视野、国际标准引进国际人才,尤其是外籍学术精英,并使其安心从事教学、科研活动,进而产生声望效应和名人效应,实现“以人引人”,才能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扩存量”不能忽视“高质量”与“适配性”。引进海外学术精英不能为了“引进”而引进,而要把好人才引进质量关,一方面努力吸引国际项尖人才,另一方面减少海外人才兼职型“柔性引进”,增加全职型“刚性引进”。为把最聪明的头脑用到最需要的岗位上,需要提高海外人才引进的适配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重要意义在于优化智力资源配置,减少智力资源浪费。对中国大学而言,绝不能头脑发热根据“头衔”盲目或随意引进学术精英,而是深思熟虑“应该”引进哪些学术精英。只有想对了方针,定对了标准,找对了人才,才能一切都对。其次,“促改革”是增强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一般性的必由之路。“促改革”意味着面对“恶性竞争”“无序流动”等现实问题与负面评价,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宜疏不宜堵。“疏”重在改革,“革”去异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文化,“改”掉扭曲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政策。一是改革学术精英“头衔文化”。虽然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是经全国竞争、集中评比而胜出的,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其较高的学术水准,但在大学引才实践中既有的“人才头衔”不能凌驾于或直接取代教师入职评价机制,不能直接与薪酬待遇相挂钩。规范的引才是遵循规则与程序的引才,大学应对目标人才进行二次评价,着重考察其学术成长轨迹、科研创新能力、学术发展潜力以及个人道德素质等,最终以此为据协商确定薪资水平、科研配备与福利待遇等支持条件。二是改革海外精英引进政策。改就是要与国际接轨,树立国际规则意识。正如了解、把握和遵守世界贸易组织法律体系及其规则那样,了解、把握和遵守世界学术劳动力市场规则、标准与制度,以符合国际惯例的人才引进机制竞争海外学术精英,采取国际通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对海外学术精英进行评估、定价与服务,推进国际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应坚持弘扬学术精神与求真精神并重,坚持理性精神和自由精神共同发展,使大学精神成为学校文化的精神统领:其次,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建立健全的科学制度、全面的规章流程。培养师生对制度的尊重和敬畏,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和严谨的学风教风。合理的制度体现了对大学精神和大学理想的追求,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方向和质量,提高了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和特色、形成了大学的个性文化和科学制度。第三,个性高层建设方面,树立个性的校长文化和高层思维对坚守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和营造品味文化氛围起到重要的作用,形成大学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例如,清华大学已经坚持了近二十年的“良师益友评选”活动,积极树立教书育人典范、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独具特色的个性校园文化已经成为清华大学的重要隐性资源。第四,自主办学体制建设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