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度河北省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典型题题库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5题)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
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B.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C.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D.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3.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确立了班集体的奋斗目标B.选择和培养了得力的班干部C.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D.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4.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别、活生生的个体,对他们的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长期性与间接性B.复杂性与创造性C.主体性与示范性D.连续性与广延性
5.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
A.个别特征B.整体特征C.本质特征D.动力特征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
7.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B.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C.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D.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8.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
A.永恒性B.继承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9.决定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水平C.民族文化传统D.人口结构
10.德国的狄尔泰等人倡导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研究教育,主张通过“陶冶”和“唤醒”来培养儿童的完整人格。这种观点属于哪种理论派别()。
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合作教育学
1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
A.继承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独立性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B.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D.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
13.中国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元朝末年B.明朝末年C.清朝末年D.民国初期
14.基本的情绪分类可以将情绪分为四种,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基本的情绪分类()
A.快乐B.悲哀C.愤怒D.嫉妒
15.为使学生理解“果实”概念,老师在课堂上将课前准备好的果实切开,让学生观察并报告观察结果。该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演示法C.讲授法D.实验法
16.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体质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17.系统阐述绅士教育思想的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赫尔巴特D.杜威
18.“思维着的知觉”指的是()。
A.观察B.判断C.推理D.表象
19.我国现行课程方案中规定,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A.选修课程B.必修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
20.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1.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是()
A.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职业人才培训
B.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C.加强农业知识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
D.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
2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B.学校的规章制度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23.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其中的主要矛盾是()。
A.学生道德认识深与浅的矛盾
B.学生道德认识多与少的矛盾
C.学生道德认识正确与错误的矛盾
D.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自身品德基础的矛盾
2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情境D.问题对象
25.在心理咨询的性格A-BC理论中,B代表的是
A.诱发事件B.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C.行为结果D.对非理性信念的辨析
二、判断题(8题)26.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A.正确B.错误
27.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A.正确B.错误
28.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A.正确B.错误
29.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了知识,其能力自然就会得到发展。
A.正确B.错误
30.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
A.正确B.错误
31.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
A.正确B.错误
32.课外校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继续。
A.正确B.错误
33.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
A.正确B.错误
三、填空题(2题)34.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____
35.手舞足蹈、挺胸阔步、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___表情
四、简答题(10题)36.教师劳动创造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7.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
38.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39.我国中小学德育应贯彻哪些主要原则?
40.论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41.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42.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自的基本特点。
4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44.简述培养助人行为的方法。
45.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
参考答案
1.C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和实践性。
2.C
3.C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4.B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袁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机智”。
5.A
6.C暂无解析
7.A
8.C暂无解析
9.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10.B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2)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3)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辨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4)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台”
11.B
12.D为了教育好下一代,要求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这三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
13.C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14.D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
15.B本题考查常用的教学方法
16.A
17.B
18.A观察是人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在观察过程中自始至终伴随着思维和言语的活动,所以观察又叫“思维着的知觉”。
19.B我国各级学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我国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0.D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问题。
21.B
22.D
23.D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24.A
25.B性格的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余,C代表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26.A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才能抓住根本。题干说法正确。
27.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28.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
29.B学生掌握了知识,其能力未必能够得到发展。因为从掌握知识到发展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知识的数量有关,还与掌握知识的方法、手段等有关。
30.A教育制度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制中关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学制年限、入学条件等要直接受统治阶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制约,反映统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31.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32.B课外校外教育的任务是根据自身的特点、优势,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完全按照国际规定的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课外校外教育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
33.B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
34.感觉对比/继时对比
35.姿态或身段或肢体
3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从总体上来讲,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其次,表现在对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的不断更新。再次,表现在教的“教育机智”。
37.意志的品质:(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自制性。(4)意志的坚韧性。意志品质的培养:(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38.(1)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2)转移自己的注意;(3)合理宣泄负面情绪;(4)主动运用语言控制自己的情绪。
39.(1)现实性与方向性相结合的原则;(或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或因材施教原则,或有的放矢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或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或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5)正面教育启发诱导的原则;(或疏导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或长善救失原则)(7)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0.(1)生物遗传因素。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接收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的言行等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5)个人主观因素。环境因素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
41.(1)传授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4)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42.(1)学科课程的特点:第一,重视对未来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第二,主张分科教学:第三,强调教材的逻辑组织和训练的价值。(2)活动课程的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主张“做中学”: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43.(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
44.(1)提高助人报酬。摩根和帕克认为,帮助别人时要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做出助人行为时所主要考虑的,随着助人报酬的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提高。(2)将社会规范内化。个人将利他的社会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规范形成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