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_第1页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_第2页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_第3页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_第4页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政治哲学选择题(5)第五部分

成语中的哲理选择题集锦1.“按图索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C.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既要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2.“按图索骥”的做法属于(

A.唯物主义

B.本位主义

C.经验主义

D.教条主义3.宋朝画家文与可擅长画竹,友人写诗赞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里的“胸有成竹”主要出自于(

)A.画家的创作灵感

B.文与可的美术天赋C.诗人的夸张和画家的想象力

D.文与可平时细心观察形成的主观映象4.“胸有成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5.“画饼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1)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2)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不同(3)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4)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A.(2)(3)(4)

B.(3)(4)

C.(3)

D.(4)6.“望梅止渴”说明了(

)(1)望梅确实能解渴(2)望梅可暂时起到止渴的作用(3)空想可以暂时安慰人,但终究不能代替现实(4)曹操的这种作法完全是唯心主义的A.(1)(2)

B.(1)(2)(3)

C.(2)(3)

D.(2)(4)“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7.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实践的重要性8.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9、“掩耳盗铃”的错误,在于违背这样的哲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3)意识能动作用要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

(4)意识决定于物质A.(1)(2)(3)(4)

B.(1)(2)(3)

C.(1)(3)(4)

D.(2)(3)(4)10.“拔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经验

B.发挥主观能动性往往失败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因而导致失败“拔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答11.“拔苗助长”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D.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2.“拔苗助长”的哲学寓意是(

)(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2)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3)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主观能动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A.(1)(2)(4)

B.(2)(3)(4)

C.(1)(2)(3)

D.(1)(2)(3)(4)13.“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

)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运动中把握规律B.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C.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D.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14.这两个成语共同说明了(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认识与利用创造规律C.实践决定认识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15.“智子疑邻”的主要错误在于(

)A.对墙坏必被盗未能预见

B.不及时筑墙,造成其财产损失

C.凭主观经验办事

D.凭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16.“智子疑邻”告诉我们(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17.“审时度势”是说(

)A.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B.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端正主观动机C.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分析利用条件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D.主观能动性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制约18.将上题中的观点运用于市场经济中,要取胜必须(

)A.改造和利用规律

B.自觉遵循和运用规律

C.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D.实行对外开放19.“尽力而为”符合下列哲理(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20.我们之所以要“尽力而为”是(

)(1)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的需要

(2)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需要(3)运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的需要

(4)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需要A.(1)(2)(3)

B.(1)(3)(4)

C.(2)(3)(4)

D.(1)(2)(4)21.“削足适履”违背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22.“杞人忧天”错在(

)A.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B.否认物质世界是运动的C.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D.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3.“人定胜天”思想(

)A.是正确的,人的力量是无穷的B.是错误的,它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C.是不科学的,它片面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而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A.(1)(2)(3)

B.(2)(3)(4)

C.(1)(2)(4)

D.(1)(2)(3)(4)47.下列成语、俗语、古语与有关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1)防微杜渐-----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2)严师出高徒-------内外因辩证关系(3)好事多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4)千里之堤,潰于蚁穴--内外因辩证关系A.(1)(2)

B.(1)(2)(3)

C.(3)(4)

D.(2)(3)(4)48.下列说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1)守株待兔(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4)物极必反(5)墨守成规(6)吃一堑长一智

(7)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8)失败为成功之母

(9)断章取义

(10)统筹兼顾A.(2)(3)(7)

B.(4)(5)(6)(8)

C.(1)(9)(10)

D.(3)(6)(9)49.上题中的说法属于形而上学观点的有(

)A.(1)(2)(3)(4)

B.(5)(6)(7)(8)

C.(1)(5)(9)

D.(2)(8)(10)50.上题中的说法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观点的有(

)A.(1)(2)(3)

B.(4)(5)(6)(7)

C.(6)(7)(8)(9)

D.(4)(6)(8)51.“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一说法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

B.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C.要善于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D.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52.“防微杜渐”的哲学寓意是(

)(1)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2)矛盾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3)要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4)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A.(1)(3)

B.(2)(3)

C.(1)(2)

D.(3)(4)53.“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B.量变质变原理与静止孤立观点的对立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内外因关系原理与外因决定论的对立54.“依葫芦画瓢”、“照猫画虎”错在(

)(1)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2)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3)违背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4)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A.(1)(2)(3)(4)

B.(1)(2)(3)

C.(1)(3)(4)

D.(2)(3)(4)5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哲学寓意是(

)(1)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4)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5)事物内部特殊矛盾规定其特殊本质A.(1)(2)(3)(4)

B.(1)(2)(3)(5)

C.(1)(2)(5)

D.(2)(3)(5)5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因为(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D.内因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5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四季循环,昼夜更替”的共同点是(

)A.都是一种因果联系

B.都是事物的质变和发展C.都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D.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据此回答:58.该成语主要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C.普遍联系的观点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59.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指导意义有(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要正视而不能躲避矛盾(2)我们要懂得“福”与“祸”是对立的,因“福”得“祸”是绝对的,日常生活中要善待“祸”(3)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且都是积极的,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矛盾双方的转化(4)老翁因其儿子没被应征入伍,战死沙场而认为是“福”是不对的,因为他的观点违背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混淆了战争的性质界限A.(1)(4)

B.(2)(3)

C.(1)(2)(4)

D.(1)(3)(4)60.下列看法最能体现矛盾的统一的是(

)A.积劳成疾

B.声东击西

C.因材施教

D.居安思危61.下列成语与“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诗句包含共同哲理的是(

)A.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C.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D.满招损,谦受益62.“过犹不及”在哲学上符合

的辩证关系(

)A.内因和外因

B.量变和质变

C.认识和实践

D.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6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

)A.包含了矛盾特殊性原理

B.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C.揭示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

D.反映了事物联系的具体性6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认识论看是(

)A.实事求是的态度

B.从客观实际出发的态度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D.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的方法65.“盲人摸象”的哲学寓意是(

)(1)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2)要坚持全面观点,克服片面性(3)要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占有感性材料必须全面完整(4)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联系,只从感知事物局部特征下结论是错误的A.(1)(2)(3)(4)

B.(1)(2)(3)

C.(1)(3)(4)

D.(2)(3)(4)66.“生不逢时”包含的哲理是(

)A.人生价值实现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人生价值实现首先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D.提高全面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67.“愚公移山”与“田忌赛马”这两个故事共同包含的哲理是(

)A.事物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