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末试卷2021年_第1页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2021年_第2页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2021年_第3页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2021年_第4页
初二语文期末试卷2021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六中2021-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初二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L7题22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画线的字注音。(4分)

⑴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2)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o

⑶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yMyi长

江的故事。

(4)yiri早晨八点多,我们便徒步出发。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各家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强盛、活跃和存在。

C.9月16日,首届传统文化艺术国际交流活动拉开帷幕,吸引书画、紫砂、陶、

瓷、微雕等行业的近百家企业参展。

D.中国历来将发展中国家作为中国外交的基础,高度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积极倡导

和支持南南合作。

3.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秦皇岛市将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

会道的林霄同学参赛。

B.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行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C.湖南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湘江水面上劈波斩浪,

络绎不绝。

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

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②"水清鱼读月,山静鸟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③我们为什么活着?

④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的享受。

⑤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A.③①⑤②④B.②⑤①④③C.③①④②⑤D.①②④③⑤

5.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像雄奇瑰丽。《北冥有鱼》塑造“鹏”的

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B.陕北民歌“信天游”,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吴伯箫正是化用这

种形式创作《回延安》,抒发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热爱之情。

C.演讲稿要充分考虑听者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

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D.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写到“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

而作也”,这正符合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主张。

6.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8分)

①公然抱茅入竹去,,。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

是,O

⑶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⑷李白的《送友人》用比喻修辞,设想友人离去后漂泊无依境况的句子

是:,。

⑸野马也,尘埃也,o(庄子《北冥有鱼》)

7.口语交际。(2分)

为了学生阅读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二面对这一提议,学生

反应不一,展开了讨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

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又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会影响活动的空间。

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8~24题3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10题。(5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

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

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8.下列对诗歌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口分)()

A.全诗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依次写了烧炭、运炭、卖炭和炭被夺这几个情节。

B.“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C.“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宫使的蛮横凶残。

D.本诗以叙事结尾,与直接议论相比,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思索空间。

9.从描写角度赏析诗中画线语句。(2分)

10.”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反映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4题。(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

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

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注释]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

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L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标1处)(1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12.解释下面加横线词的意思、。(3分)

⑴一食或尽粟一石⑵堡之不以其道

(3)赦小过_________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

1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文用托物寓意的

写法,强调;(乙)文用的论证方法,强调。

三、阅读名著片段,回答15、16题。(4分)

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

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

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

工。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

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

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⑵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他一生中还从来

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

是他的灭亡。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

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5、选文中两个人物分别是、。(2分)

16、联系整部作品,简要概括他在成长过程中一次冲破“铁环”的经历。(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7分)

在大数据中“精准"生活

①万物皆互联,无处不计算。因为互联网、手机、无线传感器的普及,实时

监测、远程协作、SOH。工作、数据管理已成为平常之事,信息像水电一样通过

网络供应汩汩传输,计算机上有形数据转化为无形的财富,深入并造福于现实生

活。

②这标志着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开启。智能管理、社交网站、物联网、IPv6,

当新技术风驰电掣般地驶入生活,我们如同搭上高铁列车,还来不及看清楚窗外

的风景,就已呼啸着越过下一个站台。大数据应用于健康管理,几乎表现了新媒

体技术层面的全部特征:电子档案高度个性化;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细分信息;远程

协同记录用户的行为模式;数据挖掘预测人们的未来需要。而智能终端与“可穿

戴”计算设备的出现,更使得行为、位置、生理数据等细微变化成为可供记录和

分析的精准对象。

③尽管大数据这个名词并不新鲜,但社会对于大数据价值的认识尚在深化。20

世纪80年代,美国人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雅虎的科学家发现,得益于计算机

技术和海量数据库的发展,个人在真实世界的活动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记录。随

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如今,大数据的概念逐渐拓展,涵盖了从数字图像、新闻

跟帖、文本记录、视频文档、社交平台互动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不仅如此,它还

被视作一种能力,引发了社会和国家战略层面的深刻关注。

④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容量,更在于社会对其价值的洞悉:在大数据所

重塑的后信息环境中,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世界扑面而来。正如

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说,它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

一眼只能看到一角,绝大部分隐藏于表面之下。

⑤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察觉到大数据给社会带来的一些改变。从

谷歌的流行病分析系统到沈阳浑南居民的数据查询终端,基于信息的创新成为服

务的先导,连接民生,可以救助更广泛的普通大众;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存储、

分享和挖掘手段,推动着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新知,创

造新的价值;作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大数据也影响到传统学科研究的分化,

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有学者将大数据比作观察人类自

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和仪表盘。而我们看到,这个新的测量工具,再一次引领新

的繁荣,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⑥作为发掘价值、征服数据的强大引擎,大数据所带来的更多改变蓄势待发。

站在创新、竞争和生产率提高的前沿,思索大数据对于生活的意义,如何将数据、

信息转化为知识,扩大人类的理性,实现技术与智能服务的跨越?如何规避风险、

应对它对管理世界所提出的挑战?如何借助于大数据的力量将人类的观察和理解

推向“精准”,并衍生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答案还存在于人类智慧的彼此交融之中。

17.简要概括第⑤段中大数据给社会带来了哪些改变?(3分)

18.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9.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0~24题。(11分)

慈母心

①十三岁那年,我顺利地考进离家二十多里的县三中,成了母亲最大的骄傲。

那时,父亲还是大山里的一名伐木工,为节约开支,他数年难得一次省亲,贫寒

的家境使母亲也愈发省吃俭用艰苦度日。

②那是一个霭雨霏霏的深秋的一天,当父亲兴冲冲地踏进院坝时,母亲的眼

眶一下就湿润了。接过父亲的行囊,母亲就发现了那个白面做成的馒头。

③这是父亲路上吃剩下的干粮。对于当时以玉米、红薯为主食的我家来说,

白面馒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享受。母亲走进灶屋,在点燃茅草给父亲烧洗脸水的

同时,将蒸笼也放在了锅.•…看着锅上四溢的热气,母亲喜盈盈地从房里拿出几

块干净的纱布,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好那香气扑鼻的馒头,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头顶一块蓝花布就向二十里外的县城走来。

④走到学校,已是下午。整齐的校舍、琅琅的读书声使大字不识的母亲顿生

敬畏。蹑手蹑脚,屏息而行,母亲沿着每一间教室寻找心爱的儿子。几乎走遍了

整个学校,她终于看见了正在上课的我。许是怕老师呵斥,母亲哈着腰,从窗户

上露出半个脑袋,一边用手向我比划,眼睛又怯怯地瞅着老师。半个脑袋、奇怪

的手势和母亲颇为滑稽的眼神立即吸引了同学们好奇的目光。

⑤就这样在窗口呆了好一会儿,在老师背过身写板书之际,母亲突然做出了

一个令人震惊的动作。她直起身,从怀中掏出那个雪白纱布紧裹的馒头,从窗外

迅速向我掷来。“咚!”因用力过猛,馒头掠过我的头顶砸在了前面同学的课桌上,

随后又一骨碌滚在了地上。当沾满尘土的纱布一层层散开,那个干干净净的馒头

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时,教室里哄然而起的笑声瞬间刺痛了我的耳膜。

⑥面对老师严肃的询问,母亲慌张地说:“我,我来给娃送个馒头。”在我那

些生活颇为优裕的城里同学听来,这样的回答无疑是一种荒谬的笑料一一走几十

里路就为送一个馒头?看着他们前仰后合地笑个不停,憨厚的母亲全然不知所以,

竟还怀着敬意频频向她心目中的“秀才”们点头。母亲补丁缀补丁的衣服、头上

己歪斜的蓝花布和这种尴尬的神态再次掀起了他们的笑浪..…在这一阵紧似一阵

的笑声中,我的自尊被践踏得支离破碎。

⑦拾起馒头,我快步走出教室,拉起母亲就向操场走去。此时,我丝毫没有

感到馒头上尚存的体温,没有注意到每间教室窗下湿漉漉的泥脚印,更没有看到

母亲眼中那慈爱的目光!站在操场边,我气急败坏而又语无伦次地向母亲大喊大

叫:“哪个要你到学校来?哪个要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