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温州九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九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九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九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温州九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温州九校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酚类有机物A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聚砜树脂、聚苯醚树脂等多种高分子材料。下列关于有机物A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B.1molA最多可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C.A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1molA最多可与2molBr2发生反应2、八十年代,我国化学家打破了西方国家对维生素C的垄断,发明的“两段发酵法”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某课外小组利用碘滴定法测某橙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为取代反应 B.维生素C水解得到2种产物C.维生素C有酯基不能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D.该反应表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3、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4、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σ键又含π键的是()A.N2B.CO2C.C2H6OD.H2O25、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结构简式为,它可以承受高温蒸煮,也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下列有关PVDC的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B.聚合度为n,属于混合物C.单体可由乙烯与氯气加成制得D.单体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等反应6、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Li1-xCoO2C+LiCoO2,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SLi2S,有关上述两种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锂离子电池放电时,Li+向负极迁移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理论上两种电池的比能量相同D.上图表示用锂离子电池给锂硫电池充电7、下列氯元素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A.HClO B.HClO2 C.HClO3 D.HClO48、绿水青山是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已知:NO+NO2+2OH-=2N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CO3、CaSO4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的反应为:NH4++5NO2-+4H+=6NO↑+4H2OD.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9、根据相应的图像,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①中,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a+b=c)或使用催化剂B.图②是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关系,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p2>p1C.图③是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T关系,则反应为放热反应D.图④是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且A、B、C、D一定均为气体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①酸性溶液中:Fe2+、Al3+、NO3-、Cl-、I-②pH=13的溶液:Na+、CO32-、SO32-、AlO2-、S2-③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NH4+、K+、NO3-、S2O32-④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Na+、HCO3-、Cu2+、SO42-⑤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NO3-A.①②B.②③C.②④⑤D.②⑤11、在一定量铁的氧化物中,加入45mL4mol/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Fe2+能恰好被标准状况下672mL氯气氧化。则该固体中氧原子和铁原子的个数之比为()A.9:7 B.3:2 C.6:5 D.4:312、下列物质仅用溴水即可鉴别的是()A.苯、己烷、己烯 B.己烷、己烯、己炔C.苯、四氯化碳、苯乙烯 D.溴苯、四氯化碳、己烯13、下列实验事实中,能用共价键强弱来解释的是()①稀有气体一般较难发生化学反应②金刚石比晶体硅的熔点高③氮气比氯气的化学性质稳定④通常情况下,溴是液态,碘是固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14、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还原性:I->Fe2+>Br-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C.原溶液中:n(Fe2+):n(I-):n(Br-)=2:1:3D.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15、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升高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大的是()A.c(H+)B.c(H+)·c(OH-)C.D.16、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e均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a原子核外电子分占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b基态原子的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少1c位于第2周期,原子核外有3对成对电子、两个未成对电子d位于周期表中第1纵列e基态原子M层全充满,N层只有一个电子请回答:(1)c属于_____________区的元素。(2)b与其同周期相邻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3)若将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对应的正盐酸根离子表示为A,则A的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A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4)d的某氯化物晶体结构如图,每个阴离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阴离子数为________;在e2+离子的水溶液中逐滴滴加b的氢化物水溶液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18、有一透明溶液,已知其中可能含有Fe3+、Mg2+、Cu2+、Al3+、NH4+,加入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放出,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当加入0.4mol淡黄色粉末时,产生气体0.3mol,继续加入淡黄色粉末时,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加入淡黄色粉末时产生白色沉淀的量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淡黄色粉末为____________(填名称)。(2)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离子,肯定没有__________离子。(3)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①淡黄色粉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沉淀部分减少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为证明C2H5X(X=Cl、Br或I)中存在溴原子,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Ⅰ.向C2H5X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Ⅱ.向C2H5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Ⅲ.取Ⅱ中……。(1)Ⅰ为对照实验,目的是_______。(2)写出Ⅱ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补全Ⅲ中的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说明C2H5X中含溴原子。20、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滴定终点的判断:溶液由_____________。(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_mL。(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平均耗用盐酸体积/mL第一次25.000.0026.15①V=__________第二次25.000.5630.30第三次25.000.2026.35②依据上表数据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计算结果取4位有效数)。21、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下图为电池示意图,该电池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铂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1)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_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用a、b和箭头表示)。(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__。(4)使用上述电池电解(均为Pt电极)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原理如下图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5)氢气的制备和存储是氢氧燃料电池能否有效推广的关键技术。有人提出利用光伏发电装置电解尿素的碱性溶液来制备氢气。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利用太阳能最主要方式之一。图1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图2为电解尿素[CO(NH2)2](C为+4价)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泄中隔膜可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①图1中N型半导体为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该系统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2+8OH--6e-

=CO32-+N2↑+6H2O,若A极产生7.00

g

N2,则此时B极产生_____L

H2(标准状况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题分析】

分子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和2个酚羟基,能表现烯烃和酚的性质。【题目详解】A项、有机物A含有酚羟基,属于烃的衍生物,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B项、有机物A中苯环、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A最多可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项、有机物A含有酚羟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错误;D项、有机物A中碳碳双键和酚羟基,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取代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则1molA最多可与4molBr2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2、D【解题分析】

A项,从题给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维生素

C与

I2反应时,脱去分子中环上-OH

中的氢,形成C=O双键,不属取代反应,属氧化反应,故A项错误;B项,维生素

C含有羟基,碳碳双键,酯基三种官能团,其中酯基能发生水解,由于是环酯,所以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故B项错误;C项,维生素C含有多个羟基,易溶于水,故C项错误;D项,从题给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维生素

C与

I2反应时,维生素C被氧化,表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3、B【解题分析】

A.氧化剂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还原剂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和是否含氧元素无关,故A不选;B.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实质就是电子的转移,故B选;C.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电离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与导电性无必然的联系,故C不选;D.根据分散质颗粒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1nm,浊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大于100nm,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大于1nm小于100nm。故D不选。故选B。4、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N2是单质,错误;B.CO2是化合物,既含σ键又含π键,正确;C.C2H6O是化合物,只含有σ键,错误;D.H2O2只含有σ键,错误。考点:考查物质分子中的化学键的知识。5、C【解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详解:A.该物质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正确;B.聚合度为n,属于混合物,故正确;C.单体为1,1-二氯乙烯,不能由乙烯和氯气加成得到,故错误;D.单体为1,1-二氯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故正确。故选C。6、B【解题分析】

A、电池放电时,电解质内部Li+向正极移动,A错误;B、锂硫电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得电子反应,为还原反应,B正确;C、两种电池的变价不同,所以比能量不相同,C错误;D、充电时正接正,负接负,所以Li电极连接C电极,D错误;答案选B。7、D【解题分析】

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酸性越强,则酸性为HClO4>HClO3>HClO2>HClO,故选D。8、D【解题分析】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碳酸钙、亚硫酸钙,则固体1中主要含有CaCO3、CaSO3,A错误;B.X可以是空气,且至少保证生成的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即可,不需过量,B错误;C.处理含NH4+废水时,生成无污染的气体氮气,发生的反应为:NH4++NO2-=N2↑+2H2O,C错误;D.CO与石灰乳、NaOH均不反应,则气体2为CO,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正确;答案为D。9、D【解题分析】

A.若a+b=c,则可逆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由题给信息可知,平衡后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始终相等,且平衡不移动,说明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或使用催化剂,A项正确;B.由图可知,压强一定时,随着温度的升高,A的平衡转化率逐渐减小,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题中可逆反应方程式,可知可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在保持温度不变时,p2条件下A的平衡转化率大于p1条件下A的平衡转化率,说明p2>p1,B项正确;C.由图中T2~T3可知。平衡后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项正确;D.由图可知,反应达第一次平衡时,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正向移动,说明生成物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物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A、B、C、D不一定均为气体;可逆反应达第二次平衡时,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正向移动,说明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D。【题目点拨】化学平衡图像题解题步骤:(1)看图像一看面(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线(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起点、拐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2)想规律联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3)做判断利用原理,结合图像,分析图像中所代表反应速率变化或化学平衡的线,做出判断。1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①酸性溶液中,H+、NO3-与Fe2+、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②给定条件下,组内离子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③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可能呈酸性,酸性条件下,H+、NO3-和S2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也可能呈碱性,碱性条件下,OH-和NH4+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错误;④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酸性,酸性条件下,H+和HCO3-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也可能呈碱性,碱性条件下,OH-和Cu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⑤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组内离子间不反应,正确;选D。考点:考查离子反应、离子共存11、A【解题分析】

铁的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由H、O守恒可知,n(H2O)=n(H2SO4)=n(氧化物中的O),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45L×4mol/L=0.18mol,可知氧化物中含O为0.18mol;Fe2+能恰好被标准状况下672mL氯气氧化,由电子守恒可知n(Fe2+)×1=0.672L/22.4L∙mol-1×2×1,n(Fe2+)=0.06mol;铁的氧化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n(Fe3+)=x,则3x+0.06×2=0.18×2,解得x=0.08mol,该固体中氧原子和铁原子的个数之比为0.18mol:(0.08mol+0.06mol)=9:7,故选项A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题目点拨】解题依据:物料守恒和氧化还原中的电子守恒进行解答即可。12、C【解题分析】

A、苯、己烷、己烯中只有己烯能使溴水褪色,苯、己烷都不与溴水反应,且不溶于水、密度都比水小,所以苯、己烷、己烯仅用溴水不能鉴别,故不选A;B.己烯、己炔都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所以己烷、己烯、己炔仅用溴水不能鉴别,故不选B;C.苯、四氯化碳、苯乙烯中只有苯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苯、四氯化碳都不与溴水反应,且不溶于水,但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苯、四氯化碳、苯乙烯仅用溴水能鉴别,故选C;D.溴苯、四氯化碳、己烯中只有己烯能使溴水褪色,溴苯、四氯化碳都不与溴水反应,且不溶于水、密度都比水大,所以溴苯、四氯化碳、己烯仅用溴水不能鉴别,故不选D。13、B【解题分析】分析:①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②原子晶体熔点与共价键强弱有关;③共价键越强化学性质稳定;④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

详解:①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分子内不存在化学键,①错误;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强,晶体熔点越高,C-C的键长<Si-Si,所以金刚石的熔点高于晶体硅,②正确;氮气分子内为氮氮三键,键能大,氯气分子内氯氯单键,键能较小,氮氮三键的共价键比较强,化学性质稳定,③正确;分子晶体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而与键能大小无关,④错误;所以说法正确的是②③,正确选项是B。14、B【解题分析】

A、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I->Fe2+>Br-,A正确;B、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碘离子先被氧化,即碘化亚铁是1mol。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亚铁离子被氧化,碘化亚铁中亚铁离子是1mol,所以溴化亚铁中亚铁离子是3mol,则溴化亚铁是3mol,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n(Fe2+)∶n(I-)∶n(Br-)=2∶1∶3,C正确;D、当通入2molCl2时,碘完全被氧化,亚铁离子有2mol被氧化,则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D正确。答案选B。15、C【解题分析】分析: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促进电离,c(H+)减小,c(OH-)增大,温度不变,K和Kw不变,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促进电离,c(H+)减小,故A错误;B.稀释过程,促进电离,c(H+)减小,c(OH-)增大,c(H+)•c(OH-)=Kw,Kw不变,故B错误;C.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促进电离,但c(CH3COO-)减小,根据K=c(H+)c(CH3COO-)c(CH3COOH)16、B【解题分析】

A.锌粒与加入的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置换出单质铜,形成锌铜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选项A正确。B.用盐酸滴定碳酸氢钠溶液,滴定终点时,碳酸氢钠应该完全反应转化为氯化钠、水和二氧化,此时溶液应该显酸性(二氧化碳在水中形成碳酸),应该选择酸变色的甲基橙为指示剂,选项B错误。C.用铂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行焰色反应,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选项C正确。D.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选项D正确。【题目点拨】本题选项B涉及的是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选择。一般来说,应该尽量选择的变色点与滴定终点相近,高中介绍的指示剂主要是酚酞(变色范围为pH=8~10)和甲基橙(变色范围为pH=3.1~4.4)。本题中因为滴定终点的时候溶液一定为酸性(二氧化碳饱和溶液pH约为5.6),所以应该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对于其他滴定,强酸强碱的滴定,两种指示剂都可以;强酸滴定弱碱,因为滴定终点为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所以应该使用甲基橙为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因为滴定终点为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所以应该使用酚酞为指示剂。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pN>O>Csp2平面三角形12先产生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解题分析】

a原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占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确定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2,则a为C元素;b原子基态原子的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少1,确定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则b为N元素;c位于第2周期,原子核外有3对成对电子、两个未成对电子,确定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则c为O元素;a、b、c、d、e均为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位于周期表中第1纵列,则d为元素Na或K;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则e为Cu,据此分析;【题目详解】(1)c为氧元素,位于第六主族,属于p区的元素;答案:p(2)b为N元素,与其同周期相邻元素为C、O,因为N核外电子排布处于半满状态,比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C、O;O的非金属性强与C,第一电离能大于C;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答案:N>O>C(3)CO32-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sp2,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答案:sp2平面三角形(4)根据晶体结构可以看出,每个阴离子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阴离子数为12;在铜盐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该过程中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氢氧化铜溶解在氨水中生成配离子,得到深蓝色溶液,发生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答案:12先产生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溶解,生成深蓝色溶液18、过氧化钠NH4+、Mg2+、Al3+Cu2+、Fe3+n(Mg2+):n(Al3+):n(NH4+)=2:1:12Na2O2+2H2O=4NaOH+O2↑Al(OH)3+OH-═AlO2-+2H2O【解题分析】

有一透明溶液,加入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时,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混合气体放出,同时生成白色沉淀,则淡黄色固体为Na2O2,图象中加入0.4molNa2O2后,沉淀减小,且没有完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没有Fe3+和Cu2+,一定有NH4+、Al3+、Mg2+,由图可知Mg(OH)2为0.2mol,Al(OH)3为0.3mol-0.2mol=0.1mol,根据元素守恒计算Al3+、Mg2+物质的量,加入0.4molNa2O2之后,产生气体0.3mol,继续加入淡黄色粉末时,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此时NH4+完全反应,所以产生气体0.3mol,即为Na2O2与H2O反应生成的O2和NH4+生成的NH3。【题目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淡黄色固体为:Na2O2,名称为过氧化钠;(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肯定有离子NH4+、Al3+、Mg2+,肯定没有Fe3+和Cu2+离子;(3)根据纵坐标:n(Mg2+)=n[Mg(OH)2]=0.2mol,n(Al3+)=0.3mol-n[Mg(OH)2]=0.1mol,当n(Na2O2)=0.4mol时,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n(O2)=0.4mol×1/2=0.2mol,所以n(NH4+)=n(NH3)=0.3mol-n(O2)=0.1mol,n(Mg2+):n(Al3+):n(NH4+)=0.2mol:0.1mol:0.1mol=2:1:1;(4)①由上述分析可知,淡黄色固体为: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氨气产生为铵根与氢氧根离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③沉淀部分减少即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19、证明C2H5X中没有游离的Br–C2H5Br+NaOHC2H5OH+NaBr取Ⅱ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至弱酸性,滴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解题分析】

只有Br-与Ag+发生反应形成AgBr浅黄色沉淀;向C2H5X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说明C2H5X中无Br-;向C2H5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为无色溶液,说明C2H5X难溶于水,然后将溶液加热,发生反应C2H5Br+NaOHC2H5OH+NaBr,再将溶液酸化,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含有Br-,反应产生了AgBr浅黄色沉淀。【题目详解】(1)Ⅰ为对照实验,目的是证明C2H5X中没有游离的Br-,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沉淀反应;(2)Ⅱ中C2H5Br与NaOH水溶液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产生乙醇、NaBr,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Br+NaOHC2H5OH+NaBr;(3)要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溴元素,由于Ag+与OH-也会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因此要先加入酸酸化,然后再加入AgNO3溶液,若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C2H5X中含溴原子。【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卤代烃中卤素的存在及检验方法的知识。卤代烃中卤素以原子形式存在,只有卤素离子才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在检验之前,一定要先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根据产生沉淀的颜色判断所含的卤素种类。20、溶液恰好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D26.1027.350.1046mol/l【解题分析】

(1)因碱遇酚酞变红,酸遇酚酞不变色,所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为由浅红色变成无色。(2)利用c(碱)=进行分析: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消耗酸的体积增大;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无影响;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读取酸的体积增大;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读数偏小,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差值偏小,即读取的消耗酸的体积偏小。(3)由图可知,开始V=0.20mL,结束时V=26.30mL,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6.30mL-0.20mL。(4)①由三次盐酸溶液的体积可知,平均值为;②根据数据的有效性,舍去第2组数据,然后求出1、3组平均消耗V(盐酸)=26.15mL,由c(碱)=代入数据求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