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试卷类型:A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安徽凌家滩文化和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大致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前者最大的墓葬中随葬了与红山文化器型相似的玉人(如图1、图2)、玉龟、玉猪、玉鹰等,后者的墓葬中发现了与凌家滩风格相近的玉璜、玉钺等。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社会阶级的分化日益明显 B.两地先民以采集渔猎为生C.中原文化辐射到周边地区 D.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新石器时代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两处不同区域文化遗存出土相似的玉制器物,反映了当时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D项正确;A项只反映材料中的部分意思,但不能完整反映材料含义,排除A项;新石器时期已进入原始农业时代,排除B项;两处文化遗存不在中原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2.汉代在秦代行政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监察体系,如县派出廷掾部对乡实施监察之职。这体现了当时()A.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B.监察权对行政权的干预C.吏治腐败得到根治 D.地方治理体系趋向严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汉代从郡国到乡里基层组织建立起新的监察体系,趋向严密,D项正确;材料是监察机构,不是行政机构,排除A项;材料反映监察体系的建立,而不是干预行政权,排除B项;“根治”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3.北魏迁都后仍保留了饮用酪酒(以马乳制成)饮食习惯,在洛阳周边畜养了数量庞大的牝马,就近生产马乳,每天消耗大量谷物。朝廷曾因旱灾禁畜牝马,但不久后,复“通牝马之禁”。这反映了()A.北魏贵族盛行享乐之风 B.文化惯性影响政府决策C.保守势力固守族群文化 D.社会改革推动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魏(洛阳)。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北魏迁都后,鲜卑族因保留饮酪酒习惯而大量畜养牝马,朝廷曾禁畜牝马,但不久又取消,这说明国家政策仍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魏政策与传统饮食文化的关系,而不是贵族的享乐之风,排除A项;饮用酪酒是鲜卑族的饮食习惯,不是保守势力的专属,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鲜卑族的传统饮食习惯,没有涉及与其他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B项。4.宋代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明确规定了商税种类及税率。此外,政府还采取了将征税条例公布于众、维护商人正当权益、禁“伪恶”产品上市、防止牙人作弊、整顿和统一度量衡等商业政策。这些举措()A.重在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B.说明重商政策成为主流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D.反映社会价值观念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宋代。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宋代政府制定了完整的商税制度,将规定公布于众,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王朝的税收制度主要目的是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宋代抑商政策松动,而不是重商,排除B项;宋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而不是政治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政府重视商税的征收,而没有提到社会价值观,排除D项。故选A项。5.一条鞭法最初在江南地区顺利实施,在北方推行时却遭到抵制。有官员认为,“务本者,子立之身,并应租庸;逐末者,不占一役”“地愈多者,苦愈甚。富者贫,贫者逃,而田卒污莱(荒废)”。据此可推知,一条鞭法在当时()A.具有较强地域色彩 B.奖励工商加剧贫富分化C.已彻底废除了人头税 D.征税标准不一激化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明朝。一条鞭法在江南地区顺利实施,但在北方推行时遭到抵制。官员认为地愈多者苦愈甚,富者贫,贫者逃,而田地荒废。这表明一条鞭法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因为在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同,对于征税政策的接受程度也不同,A项正确;材料涉及一条鞭法的实施情况,而不是奖励工商,且一条鞭法是赋役制度,与奖励工商无关,排除B项;清朝实行的“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排除C项;材料反映在北方遭到抵制,没有提到征税标准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A项。6.1884年10月,清朝翰林院官员专折上奏,指出:“南北洋局皆滨海,万一敌兵闯入,闽厂即前车之鉴…可否于江西、湖北近水处,添置一二厂,以备不虞。”上述主张()A.意在均衡发展民用工业 B.吸取了中法战争教训C.提倡中央集中规划洋务 D.注重发展内地工商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和选项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84年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884年10月,清朝翰林院官员上奏,要吸取中法战争期间法军炮击福建马尾船厂的教训,主张在江西、湖北近水处建造军用船厂来防备,B项正确;材料中提到的是军事工业,排除A项;该官员的主张是在江西、湖北近水处建造,而没有提到由中央集中规划洋务,排除C项;材料提到的是军事工业,而不是工商业,排除D项。故选B项。7.1901年,《国民报》创刊号发文:“然所谓秦、汉、唐、宋、元、明者,一家之谓也;其争夺相杀,循环无已,皆一家之私事也……国家人人有之,人人对国有应尽之义务和应得之权利,任何人不能有专制之权。”这一观点意在()A.激发民族民主意识 B.辨析国家与王朝的区别C.宣扬三民主义思想 D.为清末新政提供理论依据【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01年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01年《国民报》发文批判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提倡国家的主权在国民,国民的权利与义务。由此来激发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A项正确;B项表述表面,该报主要目的是唤醒国人的民族民主意识,排除B项;1905年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排除C项;清末新政改革仍然实行君主专制,而该报批判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8.1926年9月,毛泽东指出:“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他意在强调,在国民革命中()A.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B.农民问题应是中心问题C.要扩大统一战线的范围 D.以解放农村为主要目标【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26年中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26年9月,毛泽东认为国民革命是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因此,农民问题应该是中心问题,B项正确;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24年国共合作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其中就包括了农民阶级,排除C项;国民革命以反帝反封建军阀为主要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图为1949年2月廖冰兄发表的漫画《打和》。(画中字:这只谈和,那只喊打。非蛇即鼠,射之可也。)该漫画()A.揭露了国民党划江而治的阴谋 B.暴露了国民党的内部矛盾C.宣传了解放军渡江战役的胜利 D.表达了对战略决战的期待【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49年2月中国。据漫画中“长江”“打和”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假借和谈来拖延时间,企图划江而治,该漫画揭露了国民党这一阴谋。A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国民党划江而治的阴谋,无法体现国民党内部矛盾,排除B项;1949年4月解放军开始渡江战役,排除C项;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战略决战发生在材料时间前,排除D项。故选A项。10.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村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如1980年中国有建制镇2600个,1985年增加到6600个,1994年底达到16702个。农村城镇数量的增加()A.说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标志着城市化基本实现C.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表明城乡一体化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改革开放后。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改革开放后,农村城镇数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数量的增加,C项正确;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排除A项;材料是农村城镇化,不是城市化、城乡一体,排除B、D项。故选C项。11.在罗马帝国前期,军队主要由公民构成,公民必须服兵役。后来,军队中的外国雇佣军(蛮族为主体)和奴隶达到总人数的90%左右。这一变化()A.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B.根源于罗马帝国的扩张C.增强了公民政治权利 D.潜藏着严重的统治危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罗马帝国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公民兵役制度被破坏,罗马军队使用雇佣军和奴隶,使罗马帝国潜藏严重的统治危机,D项正确;罗马士兵来源的变化,与军队战斗力无关,排除A项;材料的变化根源于公民兵役制度的破坏,B项正确;罗马公民政治权利没有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2.在日耳曼人扩张过程中,国王为获得贵族的忠诚而分封土地。由于家庭结构的双重归属性(既可随父姓,也可随母姓),家族关系模糊不清,契约超越了血缘成为封建关系的基础。由此可知,西欧封建制度()A.具有天然的不稳定性 B.有效强化了中央集权C.摈弃血缘纽带的作用 D.强调权利与义务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中世纪西欧。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中世纪西欧国王分封土地给贵族而获取其对国王的忠诚。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实行封君封臣制,双方形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构成了封建制度的政治基础。D项正确;西欧封臣封君制度具有稳定性,以权利与义务为关系,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实际上造成地方分裂割据,排除B项;“摒弃”说法绝对,血缘纽带作用仍然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13.有学者认为,新教的改革开始时是纯粹的宗教运动,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动,工商业者开始寻求建立一个能使其行为合法化的政治体制,以及能被认可和为之辩护的宗教。他旨在说明宗教改革()A.顺应了社会转型趋势 B.促进了人文精神发展C.引发了经济结构变动 D.反映了民主共和愿望【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宗教改革时期。根据“,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动,工商业者开始寻求建立一个能使其行为合法化的政治体制”可知该学者说明工商业者之所以开始寻求建立一个能使其行为合法化的政治体制,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动,所以他是在说明宗教改革顺应了社会转型趋势,A项正确;材料说明宗教改革顺应了社会转型趋势,并没有体现促进人文精神发展和引发经济结构变动,更没有体现民主共和的愿望,排除BCD项。故选A项。14.下表是18世纪英国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单位:百万,(%)年份农村人口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17004.212.78(66.0)1.43(34.0)17504.552.64(58.0)1.91(42.0)这一变化()A.加速了小农经营模式发展 B.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兴起 D.使农村的发展走向衰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世纪英国。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从1700年-1750年英国农村人口结构中农业人口下降,非农业人口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前,农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因此非农业人口增加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英国农村进行圈地运动,出现农业资本主义,不是小农经济,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18世纪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农村走向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联)外交活动的重大事件时间事件1922年与德国恢复外交关系,开展经贸往来1924年英、法承认苏联,苏联与英法恢复外交关系1934年苏联加入国际联盟,担任国联行政院常设理事这说明苏俄(联)()A.逐步放弃意识形态上的对抗 B.坚持维护战后凡尔赛体系C.灵活调整与西方的外交关系 D.力图团结欧洲与美国争霸【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苏俄(联)与德国、英国、法国先后建立外交关系。苏联加入国联。结合所学可知,苏俄(联)成立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封锁,而材料反映了苏俄(联)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改善,体现了苏俄外交政策的灵活性,C项正确;苏俄(联)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不能得出意识形态对抗就放弃了,排除A项;一战后西方排斥苏俄(联),因此苏联不会维护凡尔赛体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苏联灵活挑战与西方的外交关系,而不能得出团结欧洲与美国争霸,排除D项。故选C项。16.1960年,第15届联大通过《非殖民化宣言》,认为外来统治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同年,非洲共有17国宣告独立。1961-1969年,非洲又有16个国家独立。这说明,这一时期非洲的独立运动()A.源于宗主国主动放弃殖民统治 B.主要是依靠非暴力斗争的方式C.在有利的国际环境下迅速发展 D.都在联合国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960年非洲。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非殖民化宣言》,有利于地促进了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C项正确;非洲独立运动源自于非洲人民的长期斗争,排除A项;材料反映二战后联合国支持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而不是反映民族独立运动的方式,排除B项;联合国支持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但不是直接领导,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植物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一—(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河南、山东等地爆发饥荒。陈振龙的六世孙陈世元拖家带口从福建北上,将陈家拿手的番薯种植技术传到北方,饥荒危机得以缓解。因“教种有效”,陈世元被清廷授予举人头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因种植、推广农作物而获得举人头衔的人。—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材料三18世纪,许多欧洲大国开始大规模引种外来高价值植物,并逐渐形成全球植物流动网络。欧洲的政治经济学家认为:精确的自然知识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所在,由此可以影响国家实力。英国皇家植物园尤其注重对外来高价值植物的收藏,该植物园栽培的物种由1769年的60种增加到1813年的11000种。1760至1808年,西班牙国王共派出了57支探险队去调查殖民地的植物群。18世纪末,这些欧洲国家以海外殖民地为主要基地,在全球建立了约1600座不同类型的植物园。有学者指出:“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对植物种质进行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核心与全球边缘之间历史关系的持久特征之一。”一摘编自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番薯在中国种植推广的原因。(2)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植物引种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方国家植物引种的看法。【答案】(1)自然灾害的发生,番薯成为灾民的救济粮食;番薯可以在多砂石、贫瘠土地上种植;政府的鼓励支持。
(2)特点:外来高价值的植物品种;建立各种植物园来培养;殖民者到他国来掠夺植物品种。看法:客观上有利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植物种类的交流培育,丰富了当地植物的种类;伴随着西方殖民扩张,植物品种被掠夺到西方国家,破坏了他国的物种安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明代中国。据材料一“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可知,明代海外贸易的发展;据材料一“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18世纪60年代,河南、山东等地爆发饥荒。陈振龙的六世孙陈世元拖家带口从福建北上,将陈家拿手的番薯种植技术传到北方,饥荒危机得以缓解”可知,自然灾害的发生,番薯成为灾民的救济粮食;据材料一“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可知,番薯可以在多砂石、贫瘠土地上种植;据材料“”陈世元被清廷授予举人头衔,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因种植、推广农作物而获得举人头衔的人”可知,政府的鼓励支持。【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近代中国。带小院试试看据材料二“18世纪,许多欧洲大国开始大规模引种外来高价值植物,并逐渐形成全球植物流动网络”可知,外来高价值的植物品种;据材料二“英国皇家植物园尤其注重对外来高价值植物的收藏”与材料二“18世纪末,这些欧洲国家以海外殖民地为主要基地,在全球建立了约1600座不同类型的植物园”可知,建立各种植物园来培养;据材料二“1760至1808年,西班牙国王共派出了57支探险队去调查殖民地的植物群”可知,殖民者到他国来掠夺植物品种。第二小问是看法,结合所学从客观上有利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植物种类的交流培育、丰富了当地植物的种类、伴随着西方殖民扩张,植物品种被掠夺到西方国家、破坏了他国的物种安全的角度分析。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广东沿海一带出现大量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随着远洋轮船开航,前往海外的人数大增。由外国人主导建立的移民体制包括自愿和非自愿移民两种类型。根据移民筹措移民经费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受助移民”“契约劳工”等多种移民途径。在此之前,当时出洋的中国人几乎都是去往东南亚地区,但是进入新的移民时代后,中国移民走向了全球的不同地区。他们大多侨居泰国、马来亚、柬埔寨经商、务工,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也吸引着部分移民。移民会聚居在唐人街,依赖同宗或同乡的帮助,在他国谋求生存。—摘编自[美]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法国大量招募外国工人参与本国的经济与社会重建。在引进大量外国男性劳动力工作多年后,政府实施了家庭团聚政策。来自原欧洲国家的外国人占全法国外国移民的比例逐步下降,而来自非欧洲国家特别是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的移民比例迅速上升。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移民人数已经超越了西班牙移民和葡萄牙移民。这些外国人得以长期居留,但居民身份、社会福利、法律权利等问题日益显现。—摘编自宋全成《欧洲移民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广东地区海外移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出现移民高潮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法国移民现象产生的影响。【答案】(1)特点:外国人主导;移民途径多样;移民范围不断扩大;移民聚居在唐人街。原因:鸦片战争造成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出国;远洋轮船开航;西方列强掠夺廉价劳动力;清朝中国人口增长;中国社会动荡。(2)影响: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改变了法国人口结构;促进了多元文化发展;带来了居民身份、社会福利、法律权利等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的中国。特点:根据“外国人主导建立的移民体制”得出外国人主导;根据“多种移民途径”得出移民途径多样;根据“当时出洋的中国人几乎都是去往东南亚地区,但是进入新的移民时代后,中国移民走向了全球的不同地区”得出移民范围不断扩大;根据“移民会聚居在唐人街”得出移民聚居在唐人街。原因:根据“鸦片战争后,广东沿海一带出现大量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得出鸦片战争造成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根据“契约劳工”得出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出国;根据“远洋轮船开航”得出远洋轮船开航;根据“契约劳工”得出西方列强掠夺廉价劳动力;根据所学,还可从清朝中国人口增长;中国社会动荡等角度进行总结。【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法国。影响:根据“法国大量招募外国工人参与本国的经济与社会重建”得出促进社会经济恢复发展;根据“来自原欧洲国家的外国人占全法国外国移民的比例逐步下降,而来自非欧洲国家特别是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的移民比例迅速上升”得出改变了法国人口结构;还可从促进了多元文化发展等总结其积极影响;根据“但居民身份、社会福利、法律权利等问题日益显现”得出带来了居民身份、社会福利、法律权利等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19.图像史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美术作品时,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描述”,即观者眼中直接看到的事物;第二层次“图像志分析”,即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识别,需要确认图像中的内容与主题,并将其中的象征物加以阐释与简单联系;第三层次“图像学阐述”,则需要辨认出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的深意,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挖掘艺术家表达的更深层次内涵。—摘编自《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材料二新中国经典美术作品节选一选自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官网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大数据分析服务合同续签协议
- 2025年度旅游策划顾问劳动合同(专业版)
- 2025年度合作社股权转让与农业产业扶贫合作开发合同
- 二零二四年企业员工招聘与人才引进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古建筑修缮工程质量监督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国内旅游度假村租赁合同
- 2025年护士特殊技能培训聘用合同范本
- 2025版国际公路运输车辆维修保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施工环境监测与保护合同规范2篇
- 2025年度房地产公司股东股权置换合同范本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JD37-009-2024 山东省存量更新片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GB/Z 44765.3-2024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和电网侧管理系统间的接口第3部分:架构
- 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
- 商标基础知识课件
- 涉诈风险账户审查表
- 2023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模拟真题及答案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寒假辅导提高班课件 第1讲 眼花缭乱的数据(66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